秦、漢時之新局勢

關燈
1.内戰乍息,[秦末之亂為例外,通常可謂息内戰矣。]民生獲蘇。尤其交通上之限制廢除,[前此國際間并一國内之交通,皆有種種限制,觀《周官》之《夏官》、《秋官》可知。至是則關津雖存,而譏察無矣。]得以完成廣大之分工,國富總量之增加,殆非前此所能想象。

    2.統一則國力強盛,便于對外;然中國在此時,開始與騎寇相遇。(蒙古高原之遊牧民族。黃河流域之戎、狄皆居山,如今西南諸族,所謂山戎也。[居山戎、狄,遠不若騎寇之強盛。])[前此中國與蒙古高原遊牧民族間,為山戎所隔。其時,遊牧民族之不南侵者,固由其本身未臻強盛,而其南向之山戎之不足侵,實一大緣故也。至戰國末而北方諸國拓地與遊牧民族相遇矣。]

    3.封建制度告終。秦盡廢封建。[“父兄有天下,子弟為匹夫。”無尺土之封。]秦亡後,諸侯相王(此語見《史記·自序》),[分王諸侯,決非項籍一人所能為。]義帝猶周天子,西楚霸王猶春秋時霸主,其餘之王猶列國,其下為侯,猶戰國時之王封其臣民為侯(王侯列爵二等,漢亦沿之),乃恢複東周時之局面也。但封建之基礎,(各區域内之自足經濟。[封建非政治力之所為;實政治随經濟情形而如此耳。]《王制》等之經濟計劃即如此。)業已不存,故卒不能持久。經(1)楚、漢之争。(2)漢初之剪滅異姓。(3)吳、楚七國之亂。而封建之實,遂蕩然無存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