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之生業

關燈
書·郭泰傳》注引周遷《輿服雜事》。

    《玉篇》:帢,帽也)。

    ]巾以覆髻曰帻。

    [《獨斷》謂帻古卑賤執事不冠者之所服,後世以巾為野人處士之服,蓋沿之自古也。

    ]朝祭之服,别有冕弁。

    冕以木為幹,其形長方,[《周官·并師·疏》引叔孫漢禮器制度,廣八寸,長尺六寸。

    《續漢書·輿服志》:明帝永平二年,用歐陽、夏侯說制,廣七寸,長尺二寸。

    前圓後方。

    《禮記·王制·疏》引應劭《漢官儀》,廣七寸,長八寸。

    ]以布包之。

    [《論語·子罕》:子曰:麻冠禮也。

    《禮記·王制·疏》:以三十升玄布為之,裹用朱,不知布缯。

    ]上玄下朱,[是為延,亦作。

    ][前俯後仰。

    ]前有旒,旁有纩(黃綿丸),[纩,薛綜《東京賦注》雲:以黃綿大如丸,懸冠兩邊當耳,後易以玉;曰瑱,懸瑱之繩曰。

    見《左氏》桓公二年《疏》。

    ]以為最尊之服。

    蓋野蠻時代之飾,以古而見尊重也。

    [所謂“英主纩掩聰,垂旒蔽明”者,乃後世為之解釋之辭也。

    ]弁以皮為之,冕前俯後仰,弁前後平。

    [弁制略與冕同。

    所異者,“弁前後平,冕則前低一寸餘耳”。

    (《弁師·疏》)弁為初制,冕其後起加飾者。

    ] 足衣曰(襪)(初用皮,故字從韋)。

    外有履及屦,以革及絲麻為之,以革為之曰屦。

    [《左氏》僖公四年《疏》引《方言》曰:“絲作者謂之履,麻作者謂之扉。

    ”《禮記·少儀》言:“國家靡敝,君子不履絲屦。

    ”則絲履君子之所服也。

    ]又有今之綁腿,謂之行縢,[《戰國·秦策》言蘇秦“羸縢履,負書儋橐”。

    ]亦作邪幅,[《詩》曰:“赤芾在股,邪幅在下。

    ”]亦曰偪,行路則用之,然亦為裝飾。

    [其初所以自逼束,便行走,後以為飾也。

    ]古入室必脫屦,為之跣。

    [古者席地而坐,故必解屦而後升堂。

    既解屦,則踐地者襪也,久立或漬污,故必解襪而後就席。

    屦皆脫于戶外,惟尊者一人脫于戶内。

    此禮至後世猶沿之。

    至舉國胡坐時,跣禮始廢也。

    ] 帶有大帶,有革帶(女絲帶)。

    革帶束于腰間,所謂“當無骨者”(《禮記·深衣》)。

    大帶[以素絲為之,亦曰鞶。

    其垂者曰紳。

    ]較高,以之佩物。

    ——德佩及事佩。

    [德佩謂玉,事佩則《内則》所謂紛帨等也。

    又有笏,亦插于帶,笏佩之制,皆見《玉藻》。

    ] 宮室,從巢居、穴居進化而來。

    [《禮記·禮運》曰:“昔者先王未有宮室,冬則居營窟,夏則居橧巢。

    ”《孟子》言:“當堯之時,水逆行,泛濫于中國,龍蛇居之,民無所定,下者為巢,上者為營窟。

    ”(《滕文公》上)《淮南子》言:“舜之時,江、淮流通,四海溟涬,民上丘陵,赴樹木。

    ”(《本經訓》)即其事。

    穴居多在寒地,巢居則在溫熱而多毒蛇猛獸之區。

    《禦覽·皇王部》引項峻《始學篇》曰:“上古皆穴處,有聖人教之巢居,号大巢氏,今南方人巢居,北方人穴處,古之遺俗也。

    ”可見其一起于南、一起于北也。

    ](穴居有二種:一是真正的穴;一在地面上累土為之,形如後世的窯,是為,亦但作複。

    [《詩》雲:“古公亶父,陶複陶穴。

    ”《禮記·月令·疏》曰:“古者窟居,随地而造,若平地則不鑿,但累土為之,謂之複。

    若高地則鑿為坎,謂之為穴。

    ”其形皆如陶竈。

    故《詩》雲陶複陶穴也(《詩·疏》不甚清晰,故引《禮記·疏)。

    ])以木為骨幹,以土為肌肉,[磚即熟土。

    ]則成宮室矣。

    [《易·系辭傳》曰:“上古穴居而野處,後世聖人易之以宮室,上棟下宇,以待風雨。

    ”《淮南子·修務訓》曰:“舜作室築牆茨屋,辟地樹谷,令民皆知去岩居,各有家室。

    ”棟宇者,巢居之變,築牆則穴居之變也。

    ] [鄭玄雲:天子、諸侯左右房,大夫士僅有東房。

    見《詩·斯幹·箋》、《禮·公食大夫禮·注》。

    ][欲知古代宮室之詳,可閱焦循《群經宮室圖》。

    ]平民之居,漢晁錯謂其有一堂二内。

    [張晏曰:“二内,二房也。

    ”](《論移民塞下書》。

    所述乃古說。

    )蓋以室為堂,以堂為房。

    [《史記·孔子世家》:“故所居堂,弟子内,後世因廟,藏孔子衣冠琴車書。

    ”蓋改一堂二内之居,為廟寝之制也。

    ] 古命士以上,父子皆異宮,後世則數世合居,廳即古之堂,其後多進房屋,即其房及室,蓋多組房室共一堂也。

    [古代造宮室,非專門之技術,人人能為之;命士以上等貴族,且有其所屬之平民奴隸為之工作矣;其時所用土木等材料,皆可不費而得;地又多空曠,故得父子異宮也。

    後世此三點有異,勢不能矣。

    ] 古代生業,初以農業為主。

    井田之制,昔人以為普遍施行于全國;近人[胡适等]又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