柳南續筆卷三

關燈
:「漁家日住湖中,自無不肌粗面黑,間有生女瑩白者名曰白囡,以志其異,漁人戶口冊中兩見之。

    又湖船延師課子,每四隻共一人,修儀必具白金二三镒。

    每船各供膳三月,所食不外水族,極四時之鮮美。

    」友篁常語餘雲:「欲遊七十二峯,須館漁船三年,始能徧曆。

    」暮年遊興方濃,而不幸下世矣。

    漁風又載:「康熙三十八年四月初四日,駕幸太湖,漁戶蔣漢賓等網銀魚以獻,賜銀二十七兩。

    漢賓子孫至今珍為世寶,舟中有病瘧者,縛銀于臂即止。

    」 ○嚴孝廉 吾邑嚴孝廉闇公,相國文靖公之裔孫也。

    少負才華,跅弛自喜。

    嘗應郡試,兩藝立就,而日尚未中,納卷而出,則深自得意,旁若無人,一路以手指作圈點狀。

    适過府學,有系馬在焉,孝廉竟撫其腹而圈點之,遂為馬蹄所傷,其陰囊創甚,仆地,幾緻殒命。

    一時傳以為笑雲。

     ○仁兄仁弟 近世作劄與人者,同輩辄有「仁兄」之稱。

    按此二字,始于後漢書趙壹傳,乃壹之所以稱皇甫規也,而顔魯公祭侄文亦有此稱,則謂己之兄耳。

    又孔叢子下卷有與從弟安國書,稱安國為「仁弟」。

    此二字他處卻未見,頗覺出新。

     ○呼兄為況 宜興人呼兄為況,卻亦有本。

    按廣雅釋親雲:「兄,況也。

    」何遜贈江長史别詩雲:「況事兼年德。

    」況事猶兄事也。

     ○阮亭詩序 阮亭之詩,以淡遠為宗,頗與右丞襄陽左司為近,而某宗伯為之序,謂其詩:「文繁理富,銜華佩實。

    感時之作,恻怆于少陵;言情之什,纏綿于義山。

    」其說與阮亭頗不相似。

    餘按:阮亭為季木從孫。

    而季木之詩,宗法王、李,阮亭入手,原不離此一派。

    林古度所謂「家學門風,淵源有自」也。

    顧王、李兩家,乃宗伯所深疾者,恐以阮亭之美才,而堕入兩家雲霧,故以少陵、義山勖之。

    序末所謂用古學相勸勉者,此也。

    若認「文繁理富,銜華佩實」等語以為稱贊阮亭,則失作者之微旨矣。

     ○河梁詩 今人贈行詩,辄以河梁為比,以李陵與蘇武詩有「攜手上河梁,遊子暮何之」句也,而不知河梁之作,吳越春秋中已有之。

    按:勾踐攻秦,軍士苦之,會秦怖懼,逆自引咎。

    越乃還軍,軍人悅樂,乃作河梁之詩。

     ○淵明自挽自祭 淵明有自挽詩三首,其詞酸楚,讀之使人不樂。

    乃祁寬謂「其情詞俱達,其于晝夜之道,了然如此。

    」直是望影而談,非其實也。

    若自祭之作,庶幾近于達矣。

    但考顔延之靖節征士诔,淵明年六十三而卒,而祭文中乃有「壽涉百齡」之語,則又何也? ○李存我書 雲間李待問,字存我,工書法,自許出董宗伯上。

    凡裡中寺院有宗伯題額者,李辄另書,以列其旁,欲以示己之勝董也。

    宗伯聞而往觀之,曰:「書果佳,但有殺氣,恐不得其死耳!」後李果以起義陣亡,宗伯洵具眼矣。

    又宗伯以存我之書若留于後世,必緻掩己之名,乃陰使人以重價收買,得即焚之。

    故李書至今日殊不多見矣。

     ○天寶鹿 康熙壬子歲,于清端公成龍官黃州司馬。

    一日,偶駐皮亭,野人獻一死鹿,其高如馬,角大而斑,其頂間有銀環,重一十七兩,镌「天寶二載華清宮」七字,角下堅徹如瓊,蓋所謂「鹿玉」也。

    黃岡陳太史大章,為作天寶鹿歌。

     ○賣文 東澗先生晚年貧甚,專以賣文為活。

    甲辰夏卧病,自知不起,而喪葬事未有所出,頗以為身後慮。

    适鹾使顧某求文三篇:一為其父雲華墓志,一為雲華詩序,一為莊子注序,潤筆千金。

    先生喜甚,急倩予外曾祖陳公金如代為之。

    然文成而先生不善也,會餘姚黃太沖來訪,先生即以三文屬之。

    太沖許諾,而請稍稽時日。

    先生不可,即導太沖入書室,反鎖其門,自晨至二鼓,三文悉草就。

    先生使人以大字謄真,從枕上視之稱善,乃叩首以謝,越數日而先生逝矣。

     ○何義門論文 何義門雲:「某宗伯自是異才,其為古文,惜乎反為元人所拘縛,争逐歐、蘇之末流耳。

    」此言亦未盡然。

    宗伯好言宋、元,亦為學王、李者發藥耳,若其自為文,亦有上攀史、漢,平揖韓、柳之作,如高陽行狀、應山墓志諸大篇是也,何嘗為元人拘縛乎?況元人之文,清真雅正,不離本色,而宗伯則詞華較勝,其派别故自不同。

     ○茅選唐宋八家 世傳所謂唐、宋八大家者,系歸安茅氏所定,而臨海朱伯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