柳南續筆卷二
關燈
小
中
大
澤之禁,與民同利也。
然古者山澤隸于官,故有山虞、澤虞、林衡、川衡之設。
今則山澤之間,民以價買,各有所屬,租賦出焉。
是舍禁之法,不得行于今也。
以昆山近事言之,馬鞍雖小,而林木茂密,有郁郁蔥蔥之象。
其邑科第蟬連,戶口饒裕,勝于他處。
自乙巳水災,有盜取林木者,山主鳴之于縣令,令隐持舍禁之說,不為深究。
于是盜取紛如,不及半載而山竟濯濯矣。
自此風水大壞,遂緻科第寥落,戶口貧瘠,有一跌不複振之勢,而其害實自上一念之姑息贻之。
昔宓子治單父,齊師将至,父老請曰:「麥已熟矣,請使邑人出,自刈傅郭。
」三請,宓子不許,曰:「甯使齊人刈之,令吾民有自取之心,則其創必數年不息。
」此其深識遠慮,非素奉聖人之教者,不能如是也。
學優則仕,不當于此處求之乎? ○薛太守 武進薛太守諧孟,方山先生之玄孫也。
鼎革後為頭陀,居玄墓,自以名寀,吾今不冠,當去「宀」,又削發,當去「丿」,僅存米字。
元墓有米堆山,因名米,号堆山。
○倪文正公 倪文正公元璐,甲申死節名臣也。
愛構園亭,頗極工巧。
新安所出之墨有方于魯、程君房制者,名品也。
公嘗以方、程墨調朱砂,塗塈門窗,并及牆壁。
門生魯元寵為徽州司李,公索取方、程墨,元寵徧覓以應之。
間數日又索,元寵曰:「先生染翰雖多,亦不應如是易盡。
」既乃知其故。
園中構三層樓,其兩旁種竹數百竽,頗極蕭踈之緻。
公嘗謂人曰:「衛詩雲:『瞻彼淇澳,綠竹漪漪。
』竹固水産也,今托根百尺之上,君以為何如?」其可笑如此。
○僧大汕 康熙間,廣東旱,當事祈雨不應。
有浮屠大汕者,榜其門曰:「老僧有風雲雷雨出賣。
」當事亟禮緻之,禱果得雨,大汕以是名聞百粵。
安南國王阮某厚币招往,饋珍寶無算,至以黃金填寺額雲。
○芷崖贈妓詩 蕭中素,字芷崖,松郡木工也。
善為詩,所著有釋柯集。
贈妓二首,雖遊戲弄筆,而有運斤成風之妙,因錄之。
其詩雲:「我年八十君十八,相隔戊申一花甲。
颠之倒之是同庚,好把紅顔對白發。
」又雲:「我年九九君十九,配成百歲真佳偶。
天孫恰與長庚對,千古風流一杯酒。
」 ○瑁湖謝恩詩 華亭王相國瑁湖,侍禦農山長子也。
嘗官禮部右侍郎,弟薛澱同官而居左。
聖祖問兄弟齒,因瑁湖長,轉左,作謝恩詩雲:「忝佐秩宗方八月,新綸轉左出黃扉。
朝廷異數恩誠渥,兄弟同官事更稀。
拜命随肩依雁序,得銜聯袂似鹣飛。
遭逢何幸傳佳話,但愧才庸報答微。
」 ○辛醜奏銷 辛醜奏銷一案,昆山葉公方霭以欠折銀一厘左官,公具疏有雲:「所欠一厘,準今制錢一文也。
」時有「探花不值一文錢」之謠。
公蓋為己亥進士及第第三人雲。
○女貴墳 洞庭山吳昺,字景東。
明宣德初,嘗為父蔔葬地于高峯之俞塢。
形家言葬此,子孫當有官至一品者。
後公長孫女适王文恪公,诰封一品夫人,而吳氏子孫,訖未有登第者。
有識者以為此以外沙特佳故也,至今土人稱之曰女貴墳。
○刺稱同學 自前明崇祯初,至本朝順治末,東南社事甚盛,士人往來投刺,無不稱社盟者。
後忽改稱同學,其名較雅,而實自黃太沖始之。
太沖題張魯山後貧交行雲:「誰向中流問一壺,少陵有意屬吾徒。
社盟誰變稱同學,慚愧弇州記不觚。
」自注雲:「同學之稱,餘與沈眉生、陸文虎始也。
」眉生,名壽民,宣城人。
文虎,名符,餘姚人。
皆知名士。
○顧玉川 顧玉川,名大愚,江陰之陽舍人也。
深目戟髯,其狀如羽人劍客。
遇道士授神行法,一晝夜可走八百裡。
所畜多異物。
有仙人李赤肚所贈白布衲,内多名人題贊。
有張益德玉印一方,篆文殊古,寶色斑駁,腰間出一小狝猴,長可五六寸,能行走席上,擎杯送酒。
家有大葫蘆,可貯米三石。
江陰界連常熟,當接壤處,有沙堤一帶頗平衍,每歲中秋,兩邑馳馬較勝負者,恒于斯。
而如臯、泰興有良馬,亦渡江來會,适當羣騎雲集,而玉川牽一黃犢至,頗駿掉,不甚博碩,其鈴辔鞍蹬,一一如馬,曰:「願以此與諸君遊戲。
」衆大笑。
玉川固請,乃曰:「姑試之。
」則選上驷與之并馳,無不落其後者。
後至松江谒陳眉公,以此犢為贽曰:「此青牛也,宜為老子所騎。
」眉公喜而受之,後轉遺于人。
其人托莊仆豢養,而莊仆竊以駕水車,遂緻倒斃,亦所遭之不幸矣。
○糟團禦史 順治中,禦史秦世貞按吳,發撫臣土國寶罪狀,贓累數萬,寶懼誅,自經死。
吳民快之,有鐵面禦史之稱。
繼秦至者,好為長夜飲。
有無名子改崔殷功之詩,大書粘于戟門曰:「三吳士民題贈某老先生雲:『去年今日此門中,鐵面糟團大不同。
鐵面不知何處去?糟團日日醉春風。
』」禦史得詩,判其後曰:「知道了。
」仍揭于門,杖門者三十。
然古者山澤隸于官,故有山虞、澤虞、林衡、川衡之設。
今則山澤之間,民以價買,各有所屬,租賦出焉。
是舍禁之法,不得行于今也。
以昆山近事言之,馬鞍雖小,而林木茂密,有郁郁蔥蔥之象。
其邑科第蟬連,戶口饒裕,勝于他處。
自乙巳水災,有盜取林木者,山主鳴之于縣令,令隐持舍禁之說,不為深究。
于是盜取紛如,不及半載而山竟濯濯矣。
自此風水大壞,遂緻科第寥落,戶口貧瘠,有一跌不複振之勢,而其害實自上一念之姑息贻之。
昔宓子治單父,齊師将至,父老請曰:「麥已熟矣,請使邑人出,自刈傅郭。
」三請,宓子不許,曰:「甯使齊人刈之,令吾民有自取之心,則其創必數年不息。
」此其深識遠慮,非素奉聖人之教者,不能如是也。
學優則仕,不當于此處求之乎? ○薛太守 武進薛太守諧孟,方山先生之玄孫也。
鼎革後為頭陀,居玄墓,自以名寀,吾今不冠,當去「宀」,又削發,當去「丿」,僅存米字。
元墓有米堆山,因名米,号堆山。
○倪文正公 倪文正公元璐,甲申死節名臣也。
愛構園亭,頗極工巧。
新安所出之墨有方于魯、程君房制者,名品也。
公嘗以方、程墨調朱砂,塗塈門窗,并及牆壁。
門生魯元寵為徽州司李,公索取方、程墨,元寵徧覓以應之。
間數日又索,元寵曰:「先生染翰雖多,亦不應如是易盡。
」既乃知其故。
園中構三層樓,其兩旁種竹數百竽,頗極蕭踈之緻。
公嘗謂人曰:「衛詩雲:『瞻彼淇澳,綠竹漪漪。
』竹固水産也,今托根百尺之上,君以為何如?」其可笑如此。
○僧大汕 康熙間,廣東旱,當事祈雨不應。
有浮屠大汕者,榜其門曰:「老僧有風雲雷雨出賣。
」當事亟禮緻之,禱果得雨,大汕以是名聞百粵。
安南國王阮某厚币招往,饋珍寶無算,至以黃金填寺額雲。
○芷崖贈妓詩 蕭中素,字芷崖,松郡木工也。
善為詩,所著有釋柯集。
贈妓二首,雖遊戲弄筆,而有運斤成風之妙,因錄之。
其詩雲:「我年八十君十八,相隔戊申一花甲。
颠之倒之是同庚,好把紅顔對白發。
」又雲:「我年九九君十九,配成百歲真佳偶。
天孫恰與長庚對,千古風流一杯酒。
」 ○瑁湖謝恩詩 華亭王相國瑁湖,侍禦農山長子也。
嘗官禮部右侍郎,弟薛澱同官而居左。
聖祖問兄弟齒,因瑁湖長,轉左,作謝恩詩雲:「忝佐秩宗方八月,新綸轉左出黃扉。
朝廷異數恩誠渥,兄弟同官事更稀。
拜命随肩依雁序,得銜聯袂似鹣飛。
遭逢何幸傳佳話,但愧才庸報答微。
」 ○辛醜奏銷 辛醜奏銷一案,昆山葉公方霭以欠折銀一厘左官,公具疏有雲:「所欠一厘,準今制錢一文也。
」時有「探花不值一文錢」之謠。
公蓋為己亥進士及第第三人雲。
○女貴墳 洞庭山吳昺,字景東。
明宣德初,嘗為父蔔葬地于高峯之俞塢。
形家言葬此,子孫當有官至一品者。
後公長孫女适王文恪公,诰封一品夫人,而吳氏子孫,訖未有登第者。
有識者以為此以外沙特佳故也,至今土人稱之曰女貴墳。
○刺稱同學 自前明崇祯初,至本朝順治末,東南社事甚盛,士人往來投刺,無不稱社盟者。
後忽改稱同學,其名較雅,而實自黃太沖始之。
太沖題張魯山後貧交行雲:「誰向中流問一壺,少陵有意屬吾徒。
社盟誰變稱同學,慚愧弇州記不觚。
」自注雲:「同學之稱,餘與沈眉生、陸文虎始也。
」眉生,名壽民,宣城人。
文虎,名符,餘姚人。
皆知名士。
○顧玉川 顧玉川,名大愚,江陰之陽舍人也。
深目戟髯,其狀如羽人劍客。
遇道士授神行法,一晝夜可走八百裡。
所畜多異物。
有仙人李赤肚所贈白布衲,内多名人題贊。
有張益德玉印一方,篆文殊古,寶色斑駁,腰間出一小狝猴,長可五六寸,能行走席上,擎杯送酒。
家有大葫蘆,可貯米三石。
江陰界連常熟,當接壤處,有沙堤一帶頗平衍,每歲中秋,兩邑馳馬較勝負者,恒于斯。
而如臯、泰興有良馬,亦渡江來會,适當羣騎雲集,而玉川牽一黃犢至,頗駿掉,不甚博碩,其鈴辔鞍蹬,一一如馬,曰:「願以此與諸君遊戲。
」衆大笑。
玉川固請,乃曰:「姑試之。
」則選上驷與之并馳,無不落其後者。
後至松江谒陳眉公,以此犢為贽曰:「此青牛也,宜為老子所騎。
」眉公喜而受之,後轉遺于人。
其人托莊仆豢養,而莊仆竊以駕水車,遂緻倒斃,亦所遭之不幸矣。
○糟團禦史 順治中,禦史秦世貞按吳,發撫臣土國寶罪狀,贓累數萬,寶懼誅,自經死。
吳民快之,有鐵面禦史之稱。
繼秦至者,好為長夜飲。
有無名子改崔殷功之詩,大書粘于戟門曰:「三吳士民題贈某老先生雲:『去年今日此門中,鐵面糟團大不同。
鐵面不知何處去?糟團日日醉春風。
』」禦史得詩,判其後曰:「知道了。
」仍揭于門,杖門者三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