柳南續筆卷二
關燈
小
中
大
殆亦以其疊韻事對也。
唐人近體詩,如元、白、溫、李,于聲律尤細,讀其應用之體,亦須以是求之。
○陳眉公 崇祯初,華亭錢龍錫以相召,過辭陳眉公。
眉公從容言曰:「拔一毛而利天下。
」龍錫莫知所謂。
入都,則總督袁崇煥以誅島帥毛文龍為請,龍錫悟曰:「此眉公教我者耶?」報袁,令速誅之。
未幾,邊事益壞,上大以誅毛為悔,袁論磔,而錢以檻車征,幾不免。
或曰:「士大夫谒眉公者,必強令贈言,不得則不歡,眉公一再讓,後則緩頰,不暇計當否矣!」 ○杜詩注 工部胡馬詩雲:「竹批雙耳峻。
」錢注引魯國黃伯仁為龍馬頌雲雲,又引唐太宗叙十骥雲雲。
而錢湘靈則雲:「相馬者,耳欲如劈竹,故雲竹批。
」近吾友陳見複雲:周禮廋人散馬耳注雲:「以竹掊押其耳項,無使善驚。
」工部蓋用此也。
此注較之兩錢似為典切。
然吾以為竹者鞭也,批,即批其頰之批,所謂策其馬也。
凡馬,策之則兩耳辄豎,故雲「雙耳峻」也,其義不過如此,若過為征引,反失物情矣。
又許仲晦傷虞将軍詩雲:「胡馬調多解漢行。
」何義門抹「解漢行」三字,而批其旁雲:「語有番、漢之别,馬行豈有二耶?」不知俗所謂小行者,是即漢行也。
看書注書,亦須識盡物情,方好動筆。
○僧大涵 大涵,吳江人也,号吃雪子,既而遊鴈蕩、黃山,愛其勝,遂合兩處以自号曰鴈黃。
嘗耕黃山,土堅,劚之有聲。
忽聞半空有響者,仰視之,樵伐木也。
因吟雲:「築土登登登,伐木丁丁丁。
」遂大悟,詩從此進。
後以語人,人曰:「何乃竊詩經語?」大涵實未誦詩,索觀之,笑曰:「彼疊二字,實不如三字肖也!」嘗論子字雲:「象謂父母俱存,子也。
一不存,則孑矣。
俱亡,則了矣。
是以孝子愛日。
」又雲:「篆文色字象如蛇,故君子遠色。
」 ○王厈【音漢】 王厈,河南蘭陽人。
舉崇祯辛未進士,性好優。
當家居時,邑令往谒,值厈方傅胡粉、衣婦人服,登場而歌。
令入,同為優者皆散去。
厈不易服,直前迎令。
令愕然,厈為婦人拜,徐告令曰:「奴家王厈是也。
」其女嫁某家,既婚,婿設席候之,朱其面像關壯缪,綠袍乘馬而往,至門,壻出迎,殊不顧,下馬胡旋,口唱大江東一曲而入,坐賓駭匿,引滿數叵羅而歸。
厈工為制義。
戊辰會試,七藝俱為主司所賞,閱至論,忽見用莺莺、杜麗娘,主司大駭,置之。
後每見上公交車者,辄戒之曰:「後場中慎勿用古人姓名也。
」 ○竹器 嘉定竹器為他處所無,他處雖有巧工,莫能盡其傳也。
而始其事者,為前明朱鶴。
鶴号松鄰,子纓,号小松,孫稚征,号三松。
三人皆讀書識字,操履完潔,而以雕刻為遊戲者也。
今婦人之簪,有所謂「朱松鄰」者,即以創始之人名之耳。
○上番下脫 上番下脫,俗語也。
而少陵詩有「會須上番看成竹」之句;太拙詩有「下脫文君取次遊」之句。
近吾邑錢湘靈耆年會上巳日,限蘭字韻,詩雲:「永和年月玉峯寒,上番桃花下脫蘭。
」上番、下脫并是俗語,而皆經唐人用過,所以為佳。
○阿膠 山東兖州府有阿井,舊屬東阿縣,今又割屬陽谷。
其井之始也,或曰由于虎跑,如杭州定慧禅院泉井之類。
或曰濟水發源于王屋,其流伏而不見。
神禹治水,鑿地探之,後遂成井。
其性下,其質厚,用以煎膠,治痨瘵之勝藥也。
按:東阿城中有狼溪,欲煎膠者,須用烏驢皮浸狼溪中百日,刮淨毛垢,汲阿井水熬之,火用桑柴,三晝夜始成。
以麻油收者,其色微綠;以鹿膠收者,其色微紫:并光亮如鏡,味甘鹹,無皮臭。
其真者如是止矣,他說皆妄。
若今之貨者,俱雜收敗革,用他水煮之,若系濟水,猶可用也。
本草雲:「真者質脆易斷,假者質軟難敲,然以假者置石灰中,則軟者亦脆」。
此又不可不知也。
○時文選家 本朝時文選家,惟天蓋樓本子風行海内,遠而且久。
嘗以發賣坊間,其價一兌至四千兩,【見錢圓沙集。
】可雲不胫而走矣。
然而浙中汲古之士如黃梨州、萬季野輩,頗薄其所為,目為「紙尾之學」雲。
○飯僧求嗣 吾邑山塘王氏之先某君,年四十無子,頗以為憂,因向蓮池大師請焉。
大師謂多飯僧可以有濟,某君立願以二萬為率。
迨已如數,乃往雲栖建水陸道場,以告圓滿。
道場既畢,師乃謂某君曰:「君自此可得六子矣。
」已而果然。
某君請其故,師曰:「當建道場之日,僧之化去者六人。
此六人者,或銜君德,或豔君富,皆願為君嗣者也,随念往生,佛固嘗言之矣,餘是以預知之。
」 ○馮氏之學 吾邑馮鈍吟之學,以熟精文選理為主,文必如揚雄、鄒衍、李斯、司馬相如,以至徐、庾、王、楊、盧、駱輩,而後為正體也;詩必自蘇、李、曹、劉,以至李、杜,而得李、杜之真者,李義山也。
其相傳則以韓昌黎為大宗之支子
唐人近體詩,如元、白、溫、李,于聲律尤細,讀其應用之體,亦須以是求之。
○陳眉公 崇祯初,華亭錢龍錫以相召,過辭陳眉公。
眉公從容言曰:「拔一毛而利天下。
」龍錫莫知所謂。
入都,則總督袁崇煥以誅島帥毛文龍為請,龍錫悟曰:「此眉公教我者耶?」報袁,令速誅之。
未幾,邊事益壞,上大以誅毛為悔,袁論磔,而錢以檻車征,幾不免。
或曰:「士大夫谒眉公者,必強令贈言,不得則不歡,眉公一再讓,後則緩頰,不暇計當否矣!」 ○杜詩注 工部胡馬詩雲:「竹批雙耳峻。
」錢注引魯國黃伯仁為龍馬頌雲雲,又引唐太宗叙十骥雲雲。
而錢湘靈則雲:「相馬者,耳欲如劈竹,故雲竹批。
」近吾友陳見複雲:周禮廋人散馬耳注雲:「以竹掊押其耳項,無使善驚。
」工部蓋用此也。
此注較之兩錢似為典切。
然吾以為竹者鞭也,批,即批其頰之批,所謂策其馬也。
凡馬,策之則兩耳辄豎,故雲「雙耳峻」也,其義不過如此,若過為征引,反失物情矣。
又許仲晦傷虞将軍詩雲:「胡馬調多解漢行。
」何義門抹「解漢行」三字,而批其旁雲:「語有番、漢之别,馬行豈有二耶?」不知俗所謂小行者,是即漢行也。
看書注書,亦須識盡物情,方好動筆。
○僧大涵 大涵,吳江人也,号吃雪子,既而遊鴈蕩、黃山,愛其勝,遂合兩處以自号曰鴈黃。
嘗耕黃山,土堅,劚之有聲。
忽聞半空有響者,仰視之,樵伐木也。
因吟雲:「築土登登登,伐木丁丁丁。
」遂大悟,詩從此進。
後以語人,人曰:「何乃竊詩經語?」大涵實未誦詩,索觀之,笑曰:「彼疊二字,實不如三字肖也!」嘗論子字雲:「象謂父母俱存,子也。
一不存,則孑矣。
俱亡,則了矣。
是以孝子愛日。
」又雲:「篆文色字象如蛇,故君子遠色。
」 ○王厈【音漢】 王厈,河南蘭陽人。
舉崇祯辛未進士,性好優。
當家居時,邑令往谒,值厈方傅胡粉、衣婦人服,登場而歌。
令入,同為優者皆散去。
厈不易服,直前迎令。
令愕然,厈為婦人拜,徐告令曰:「奴家王厈是也。
」其女嫁某家,既婚,婿設席候之,朱其面像關壯缪,綠袍乘馬而往,至門,壻出迎,殊不顧,下馬胡旋,口唱大江東一曲而入,坐賓駭匿,引滿數叵羅而歸。
厈工為制義。
戊辰會試,七藝俱為主司所賞,閱至論,忽見用莺莺、杜麗娘,主司大駭,置之。
後每見上公交車者,辄戒之曰:「後場中慎勿用古人姓名也。
」 ○竹器 嘉定竹器為他處所無,他處雖有巧工,莫能盡其傳也。
而始其事者,為前明朱鶴。
鶴号松鄰,子纓,号小松,孫稚征,号三松。
三人皆讀書識字,操履完潔,而以雕刻為遊戲者也。
今婦人之簪,有所謂「朱松鄰」者,即以創始之人名之耳。
○上番下脫 上番下脫,俗語也。
而少陵詩有「會須上番看成竹」之句;太拙詩有「下脫文君取次遊」之句。
近吾邑錢湘靈耆年會上巳日,限蘭字韻,詩雲:「永和年月玉峯寒,上番桃花下脫蘭。
」上番、下脫并是俗語,而皆經唐人用過,所以為佳。
○阿膠 山東兖州府有阿井,舊屬東阿縣,今又割屬陽谷。
其井之始也,或曰由于虎跑,如杭州定慧禅院泉井之類。
或曰濟水發源于王屋,其流伏而不見。
神禹治水,鑿地探之,後遂成井。
其性下,其質厚,用以煎膠,治痨瘵之勝藥也。
按:東阿城中有狼溪,欲煎膠者,須用烏驢皮浸狼溪中百日,刮淨毛垢,汲阿井水熬之,火用桑柴,三晝夜始成。
以麻油收者,其色微綠;以鹿膠收者,其色微紫:并光亮如鏡,味甘鹹,無皮臭。
其真者如是止矣,他說皆妄。
若今之貨者,俱雜收敗革,用他水煮之,若系濟水,猶可用也。
本草雲:「真者質脆易斷,假者質軟難敲,然以假者置石灰中,則軟者亦脆」。
此又不可不知也。
○時文選家 本朝時文選家,惟天蓋樓本子風行海内,遠而且久。
嘗以發賣坊間,其價一兌至四千兩,【見錢圓沙集。
】可雲不胫而走矣。
然而浙中汲古之士如黃梨州、萬季野輩,頗薄其所為,目為「紙尾之學」雲。
○飯僧求嗣 吾邑山塘王氏之先某君,年四十無子,頗以為憂,因向蓮池大師請焉。
大師謂多飯僧可以有濟,某君立願以二萬為率。
迨已如數,乃往雲栖建水陸道場,以告圓滿。
道場既畢,師乃謂某君曰:「君自此可得六子矣。
」已而果然。
某君請其故,師曰:「當建道場之日,僧之化去者六人。
此六人者,或銜君德,或豔君富,皆願為君嗣者也,随念往生,佛固嘗言之矣,餘是以預知之。
」 ○馮氏之學 吾邑馮鈍吟之學,以熟精文選理為主,文必如揚雄、鄒衍、李斯、司馬相如,以至徐、庾、王、楊、盧、駱輩,而後為正體也;詩必自蘇、李、曹、劉,以至李、杜,而得李、杜之真者,李義山也。
其相傳則以韓昌黎為大宗之支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