柳南續筆卷一
關燈
小
中
大
。
馮定遠評雲:「上句『凋零』二字不妥,下句雲『一枝』亦似梅花。
」但「凋零」二字亦本锺士季菊花賦,「百卉凋瘁,芳菊始榮」之語。
至「一枝」二字,則陳羽詩「節過重陽人病起,一枝殘菊不勝愁」,已先用之矣。
顔黃門有雲:「讀天下書未徧,不得妄下雌黃。
」誠哉是言也! ○青林高會圖 圖為黃存吾手筆,會者七人,為張伯起、王伯谷、趙凡夫、董思白、陳眉公、嚴天池、蓮池大師,蓋存吾仰慕七人,乃合繪其像于一卷,而即請思翁題署者也。
七人各有詩,皆手書,惟蓮公獨缺。
後有某公題跋,謂當精于揀擇,勿濫入,恐為蓮公笑,蓋有所指也。
或曰「指凡夫而言,以凡夫所著說文長箋杜撰不根,為某公所深非也!今圖藏天池後人,而諸公手書已失,僅存臨本矣。
○藥名詩 席啟纮,字文表,吳庠生。
葛震甫遠官滇南,其母年已八旬矣,文表作藥名詩諷之,有「知母年高獨恬淡,當歸奚事向天南」之句。
葛得詩心動,即挂冠歸裡,登文表之堂,再拜曰:「先生教一龍以孝。
一龍母子受賜多矣!」世稱震甫之虛懷,亦多文表之古誼雲。
○方爾止吟詩 桐城方文,字爾止,嘗登鳳凰台吟太白詩雲:「鳳凰台上一個鳳凰遊,而今鳳去耶,台空耶,江水流。
」曼聲長吟,且詠且拍,人皆以為朱翁子之徒,随而笑之。
又考詩甚嚴,見同輩作,即一字未妥,必推敲以定,人嗤之曰「改而止」。
○蟋蟀相公 馬士英在弘光朝,為人極似賈秋壑,其聲色貨利無一不同,羽書倉皇,猶以鬬蟋蟀為戲,一時目為「蟋蟀相公」。
迨大清兵已臨江,而宮中猶需房中藥,命乞子捕蝦蟆以供,而燈籠大書曰「奉旨捕蟾」。
嗟乎!君為蝦蟆天子,臣為蟋蟀相公,欲不亡得乎! ○服禦類優 阮大铖巡師江上,衣素蟒,圍碧玉,見者詫為梨園裝束。
某尚書家姬冠插雉羽,戎服騎入國門,如昭君出塞狀,大兵大禮,而變為倡優排演場,苟非國之将亡,亦焉得有此舉動哉? ○官家 天子為官家,而婦人之稱舅姑亦曰「官家」。
按馬令南唐書:元宗好遊,李家明常從。
初皇弟加爵,而恩未及臣下,因置酒殿中,家明俳優,戲為翁媪列坐,諸婦拜禮頗繁。
翁媪怒曰:「自家官,自家家,何用多拜耶?」元宗笑,于是百官進秩有差。
注雲:「江浙謂『舅』為『官』,謂『姑』為『家』。
」又爾雅釋親:「婦人于舅在,則曰君舅;姑在,則曰君姑。
」 ○繭庵名論 趙家駒,字千裡,号繭庵,華亭諸生,夏考功之友也。
所著說夢一書,頗佳。
其中有雲:「士君子處得為之地,當以利濟為心,若徒知自好,而坐觀沉溺,此亦犯冥譴。
」又雲:「士大夫居鄉,和易近人,最為美事。
然以施于貧士故交,乃見盛德,至于不宜假借之處,亦當稍存風骨,若有意模棱,便近鄉願,恐體統亦從此陵夷矣。
」此兩條議論最善,缙紳宜取以為法。
○墓祭 古不墓祭,見于禮經。
後世儒者多泥其說,而以墓祭為非。
雖朱子亦謂神主在廟,而墓所藏形骸耳,故不宜祭。
至顧亭林日知錄,曆引經傳之說累千百言,以證其非古。
其論誠辨矣,獨是記之所謂古者,安知非指殷、周以上耶?即如墓而不墳,且不樹,是明指殷、周以上矣,而今亦可從之耶?夫周官有墓大夫之設,掌凡邦墓之地域。
是萬民之葬,皆上主之,而樵牧之侵,可無慮也!自周之衰,而墓大夫之官不設,民皆自為蔔地,又未必與所居密迩,苟缺于祭掃,則侵界址,盜松楸,皆在所不免,亦誰知之,而誰禁之?此古今時勢之不同,而禮經之言,斷有不可泥者。
按唐開元二十年,敕寒食上墓,宜編入五禮,永為恒式。
今之清明,是其遺制也。
唐天寶二年八月,有每至九月一日,薦衣于陵寝之诏,亭林謂關中之俗,有所謂送寒衣者,是其遺教也。
而吾鄉祭掃,則用十月一日。
○平望女子 吳江葉元禮,美豐姿。
少時過平望酒家,一女子見而悅之,私問其母曰:「頃來者為誰?」母曰:「吳江葉四郎也。
」女自此遂成病,且死,告父母曰:「兒因葉郎而病,今死矣。
葉如再經此,須一告之。
」父母如其言,元禮入哭之。
事如唐崔護桃花人面,特不回生耳!新城王司寇,元禮之師也,曾賦詩以紀其事雲。
馮定遠評雲:「上句『凋零』二字不妥,下句雲『一枝』亦似梅花。
」但「凋零」二字亦本锺士季菊花賦,「百卉凋瘁,芳菊始榮」之語。
至「一枝」二字,則陳羽詩「節過重陽人病起,一枝殘菊不勝愁」,已先用之矣。
顔黃門有雲:「讀天下書未徧,不得妄下雌黃。
」誠哉是言也! ○青林高會圖 圖為黃存吾手筆,會者七人,為張伯起、王伯谷、趙凡夫、董思白、陳眉公、嚴天池、蓮池大師,蓋存吾仰慕七人,乃合繪其像于一卷,而即請思翁題署者也。
七人各有詩,皆手書,惟蓮公獨缺。
後有某公題跋,謂當精于揀擇,勿濫入,恐為蓮公笑,蓋有所指也。
或曰「指凡夫而言,以凡夫所著說文長箋杜撰不根,為某公所深非也!今圖藏天池後人,而諸公手書已失,僅存臨本矣。
○藥名詩 席啟纮,字文表,吳庠生。
葛震甫遠官滇南,其母年已八旬矣,文表作藥名詩諷之,有「知母年高獨恬淡,當歸奚事向天南」之句。
葛得詩心動,即挂冠歸裡,登文表之堂,再拜曰:「先生教一龍以孝。
一龍母子受賜多矣!」世稱震甫之虛懷,亦多文表之古誼雲。
○方爾止吟詩 桐城方文,字爾止,嘗登鳳凰台吟太白詩雲:「鳳凰台上一個鳳凰遊,而今鳳去耶,台空耶,江水流。
」曼聲長吟,且詠且拍,人皆以為朱翁子之徒,随而笑之。
又考詩甚嚴,見同輩作,即一字未妥,必推敲以定,人嗤之曰「改而止」。
○蟋蟀相公 馬士英在弘光朝,為人極似賈秋壑,其聲色貨利無一不同,羽書倉皇,猶以鬬蟋蟀為戲,一時目為「蟋蟀相公」。
迨大清兵已臨江,而宮中猶需房中藥,命乞子捕蝦蟆以供,而燈籠大書曰「奉旨捕蟾」。
嗟乎!君為蝦蟆天子,臣為蟋蟀相公,欲不亡得乎! ○服禦類優 阮大铖巡師江上,衣素蟒,圍碧玉,見者詫為梨園裝束。
某尚書家姬冠插雉羽,戎服騎入國門,如昭君出塞狀,大兵大禮,而變為倡優排演場,苟非國之将亡,亦焉得有此舉動哉? ○官家 天子為官家,而婦人之稱舅姑亦曰「官家」。
按馬令南唐書:元宗好遊,李家明常從。
初皇弟加爵,而恩未及臣下,因置酒殿中,家明俳優,戲為翁媪列坐,諸婦拜禮頗繁。
翁媪怒曰:「自家官,自家家,何用多拜耶?」元宗笑,于是百官進秩有差。
注雲:「江浙謂『舅』為『官』,謂『姑』為『家』。
」又爾雅釋親:「婦人于舅在,則曰君舅;姑在,則曰君姑。
」 ○繭庵名論 趙家駒,字千裡,号繭庵,華亭諸生,夏考功之友也。
所著說夢一書,頗佳。
其中有雲:「士君子處得為之地,當以利濟為心,若徒知自好,而坐觀沉溺,此亦犯冥譴。
」又雲:「士大夫居鄉,和易近人,最為美事。
然以施于貧士故交,乃見盛德,至于不宜假借之處,亦當稍存風骨,若有意模棱,便近鄉願,恐體統亦從此陵夷矣。
」此兩條議論最善,缙紳宜取以為法。
○墓祭 古不墓祭,見于禮經。
後世儒者多泥其說,而以墓祭為非。
雖朱子亦謂神主在廟,而墓所藏形骸耳,故不宜祭。
至顧亭林日知錄,曆引經傳之說累千百言,以證其非古。
其論誠辨矣,獨是記之所謂古者,安知非指殷、周以上耶?即如墓而不墳,且不樹,是明指殷、周以上矣,而今亦可從之耶?夫周官有墓大夫之設,掌凡邦墓之地域。
是萬民之葬,皆上主之,而樵牧之侵,可無慮也!自周之衰,而墓大夫之官不設,民皆自為蔔地,又未必與所居密迩,苟缺于祭掃,則侵界址,盜松楸,皆在所不免,亦誰知之,而誰禁之?此古今時勢之不同,而禮經之言,斷有不可泥者。
按唐開元二十年,敕寒食上墓,宜編入五禮,永為恒式。
今之清明,是其遺制也。
唐天寶二年八月,有每至九月一日,薦衣于陵寝之诏,亭林謂關中之俗,有所謂送寒衣者,是其遺教也。
而吾鄉祭掃,則用十月一日。
○平望女子 吳江葉元禮,美豐姿。
少時過平望酒家,一女子見而悅之,私問其母曰:「頃來者為誰?」母曰:「吳江葉四郎也。
」女自此遂成病,且死,告父母曰:「兒因葉郎而病,今死矣。
葉如再經此,須一告之。
」父母如其言,元禮入哭之。
事如唐崔護桃花人面,特不回生耳!新城王司寇,元禮之師也,曾賦詩以紀其事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