柳南随筆卷五

關燈
尊号予敵乎?總之論古人者,不審時勢,而望影亂談,便如無理取鬧,其不為有識所掩口者幾希。

     釋石林寄巢集有七護詩,其序雲:「剩道人姓劉,大名人也。

    為長洲廣文。

    鼎革後不複歸,因隐于南沙之畢澤,四壁蕭然,晏如也。

    為七護詩以寄意。

    餘高其人,和其詩,僅達意而已。

    」吾友沈确士,嘗作有明學博劉先生傳,蓋即剩道人也。

    傳雲:「先生名永錫,字欽爾,号剩庵。

    中崇祯丙子鄉試。

    癸未選長洲學教谕,署崇明縣事。

    未幾遭鼎革,隐居相城,尋移居陽城湖之濱,妻子織席以食,先生攜席市中,見者呼「席先生」。

    又幾年窮餓死,友人陸泓經紀其喪,葬先生于虎邱之山塘。

    」按:畢澤近陽城湖,陸泓即畢澤人也。

    先生一學博,守初志至死不變。

    确士謂古之入山蹈海者,亦無以加之。

    後有修常熟志者,當采先生入流寓中。

    餘故識其大略如此。

     五車韻瑞一書,今日詩人所家置一編者也,而其中訛處頗多,恐習非成是,贻誤後學不淺,聊一正之。

    如支韻「靡」字,亡池反,音麋,系也,與縻通。

    易中孚「我有好爵,吾與爾靡之」是也。

    又散也,禮少儀:「國家靡敝」是也。

    他若封靡、披靡、嫚靡、妖靡、侈靡、妙靡、绮靡、猗靡之類,并應讀上聲,入紙韻,而韻瑞則收入平聲矣。

    又「嶷」字,在支韻,音宜;在質韻,則音逆。

    毛詩:「克岐克嶷,以就口食。

    」嶷,與食葉也。

    而韻瑞則以岐嶷作平聲矣。

    又支韻「厘」字,鄰其切,音離,理也。

    而史記孝文本紀之「祝厘」,如淳曰:「福也。

    」賈誼傳之「受厘」,徐廣曰:「祭祀福胙也,并音禧,與禧同。

    」而韻瑞則與讀為離音之丕厘、允厘、保厘、帝厘之類并收矣。

    又魚韻「譽」字,羊諸切,音餘,稱美也。

    禦韻「譽」字,餘據切,音豫,美稱也。

    兩音分死活,故朱子于四書諸譽字,獨注「誰毀誰譽」、「如有所譽」者,兩譽字為平聲,而他處不注。

    韻瑞則以廣譽、虛譽、嘉譽、名譽、光譽并作羊諸切矣。

    又齊韻「齊」字,前題切,音臍,平也,整也。

    而禮記月令「火齊必得」,内則「食齊、羹齊、醬齊、飲齊」,陳澔并音去聲,即劑字之省也,當入霁韻。

    而玉藻「趨中采齊」,陳澔音慈,他書有竟作采茨者。

    以記所雲「采齊」,即指楚茨之詩也。

    此又當入支韻,而韻瑞則與讀為臍音之思齊、得齊、物不齊、歌齊、夷齊、嬰齊、宓不齊之類并收矣。

    又文韻「斤」字,舉欣切,音與巾同。

    而毛詩「斤斤其明」,「斤」字,朱子音去聲,讀如僅字。

    爾雅釋訓雲:「斤斤察也。

    」故毛傳解亦如之,與平聲作斧類及斤兩解迥别。

    而韻瑞則與讀為巾音之宋斤、金百斤、郢斤,匠石辍斤之類并收矣。

    又「觀」字,在寒韻,音官;在翰韻,則音貫。

    蓋物在前而自我觀之,此「觀」字當平聲讀,如仰觀、縱觀、相觀、遊觀、旁觀之類是也。

    有以示人而使之來觀,此「觀」字當去聲讀,如大觀、貞觀、京觀、容觀、甲觀、壯觀之類是也。

    而韻瑞則不分死活,并收一處矣。

    又陽韻「行」字,寒剛切,音杭,列也。

    而史、漢「大父行」、「丈人行」之「行」字,又當讀去聲,入漾韻。

    按漢書蘇武傳:「漢天子,我丈人行也。

    」顔師古雲:「行,音胡浪反。

    」杜詩:「王孫丈人行,垂老見飄零。

    」又雲:「豈如吾甥不流宕,丞相中郎丈人行。

    」皆仄用。

    而韻瑞則與讀為杭音之雁行、太行、顔行、淚千行之類并收矣。

    又「商」字,内從八,為屍張切,音傷,入陽韻,而「商」字,内從十,為丁曆切,音的,入錫韻。

    詩「東方未明。

    」注疏雲:「尚書緯謂刻為啇。

    」古今韻略引士昏禮雲:「日入三啇為昏。

    」此啇字與商字迥别。

    而韻瑞則以「三啇」收入商韻矣。

    又青韻「庭」字,唐丁切,音亭,門屏之内也。

    而莊子逍遙遊「大有徑庭」,陸德明經典釋文雲:「庭,勅定反,徑庭,謂激過也。

    」按:此當讀如聽字,入敬韻。

    而韻瑞則與讀為亭音之趨庭、中庭、王庭、後庭、大庭、明庭之類并收矣。

    又「凷」字,邱位切,與塊同,入隊韻。

    禮喪大記「父母之喪,寝苫枕凷」是也。

    而韻瑞則以「凷」字與由字筆畫相近,誤認為「由」,收入尤韻矣。

    又鹽韻「占」字,職瞻切,音詹,視兆問也。

    而「口占」二字則當入霰韻,作去聲讀,音戰。

    按漢書陳遵傳:「遵馮幾,口占書數百封。

    」注雲:「占,隐度也,口隐其詞,以授吏也。

    」又朱博傳:「口占檄文。

    」顔師古并音之贍反。

    又通雅「唐王劇當五王出閣,劇召五吏分占」,亦與口占同義,皆言不起草也,音亦當讀去聲。

    而韻瑞則與讀為詹音之不占、玩占、官占之類并收矣。

    其謬不可殚述,此特摘其十之四五耳。

    至正字通一書,其謬亦複不少。

    而此書盛行于世,與韻瑞正同。

    吾邑毛斧季【扆】固深于小學者也,嘗謂此書之誤,視梅氏字彙,殆有甚焉。

    其言良是。

    餘故并以告世之學者,俾知取正于唐韻、廣韻、集韻、韻補等書,而無為俗學所誤雲。

     三國志龐統傳雲:「先主進圍洛縣,統率衆攻城,為流矢所中,卒。

    」按:統緻命處在鹿頭山下,今其墓尚存。

    而通俗三國演義載,統進兵至此,勒馬問其地,知為落鳳坡,驚曰:「吾道号鳳坡。

    此處有落鳳坡,其不利于吾乎?」落鳳坡之稱,蓋小說家妝點之辭,而後人遂以名其地。

    所謂俗語不實,流為丹青者,此類是也。

    而王新城詩中,有吊龐士元之作,竟以「落鳳坡」三字着之于題。

    然則演義又有曹操表關羽為「壽亭侯」,羽不受,加一「漢」字,羽乃拜命之說,亦可據為典要,而以「壽亭侯」三字入之詩文乎?此不容以作者名重而遂置不論,開後人用小說之門也。

    又牡丹亭詞曲,有「雨絲風片」之語,而新城秦淮雜詩中用之,亦是一敗阙。

    嘗聞康熙間雁門有盧制府者,以限韻「春閨」題,屬諸名士賦之,而傅征君青主【山】、李太史天生【因笃】以蓋頭、雨絲、風片、煙波、畫船為曲中語,遂一笑而罷。

    夫詞曲不可入詩,予前已言之。

    觀于傅、李兩公而鄙言益信。

    然則新城秦淮之作,其亦難免後人之指摘矣。

     昆山歸元恭先生,狂士也。

    家貧甚,扉破至不可阖,椅敗至不可坐,則俱以緯蕭縛之,遂書其匾曰「結繩而治」。

    又除夕嘗署其門雲:「一鎗戳出窮鬼去,雙鈎搭進富神來。

    」其不經多此類,時人呼為「歸癡」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