柳南随筆卷四
關燈
小
中
大
康熙丁巳、戊午間,入赀得官者甚衆。
繼複薦舉博學鴻儒,于是隐逸之士亦争趨辇毂,惟恐不與。
四明姜西溟【宸英】有詩雲:「北阙已成輸粟尉,西山猶貢采薇人。
」時以為實錄。
又吾邑吳蒼符【龍錫】偶成二首雲:「終南山下草連天,種放猶慚古史箋。
到底不曾書鹄闆,江南惟有顧書年。
【謂顧甯人。
】」又雲:「薦雄征牍挂衡門,欽召金牌插短轅。
京兆酒錢分賜後,大家攜醵衆春園。
」 古來高士勝流為俗人所辱,往往而有,如倪雲林見撻于張士信,沈石田受役于曹太守是也。
近有周青士【篔】、恽正叔【壽平】二事,亦頗相類。
青士嘗遊嘉善,館柯氏園,月夜吟詩,意得,遂至達旦。
适郡丞季某以按部至,署與園鄰,聞周吟聲,亦達旦不成寐,恚甚,诘旦遣吏逮至,杖而逐之。
有某監司延正叔畫,偃蹇不即赴,後迫緻蘇州,拘系廳事,明旦将辱之,一急足疾走至婁水,乞援于相國太原公,時已抵暮矣。
相國以指擊案曰:「事急矣!非快馬疾馳不可。
」遽跨馬,以竹竿挑燈,縛仆背上去,五鼓達郡城,門尚未啟。
有頃入城,直造監司署,力争以釋之。
周青士家禾郡之梅裡,以賣米為業,自晨至午居肆中,過午辄閉肆,登小樓讀書。
工詩好客,與朱彜尊、李良年、锺淵映比鄰相善,詩酒往來無虛日。
晚遊京師,至宿遷堕水死。
後其友張博山泊舟宿遷,夢青士僧衣相顧,吟詩雲:「生因見道晚,死恨出家遲。
」天明問之,即其死處也。
平湖僧借山【璟】,亦與青士善,嘗作詩懷之雲:「吟到白頭騎赤鲸,因君割斷朱絲繩。
從來詩是窮生活,身後知為無學僧。
」 薛芬,字祥荪,一字東濱,本吳門人。
為吾邑潘氏壻,遂遷居于邑之珍門泾。
初為諸生,以試文不合格被黜,乃專意為詩,囊書出遊,足迹幾半天下,卒以客死。
薛孝穆【熙】依歸集有祥荪詩序,稱其思如出月穿天,氣如巨海涵地。
又宋商邱筠廊二筆雲:「丙辰、丁巳間,遇薛東濱于長安,頗極文酒之樂,其感懷和阮亭尚書諸什,大有少陵風格。
别去将三十年,訪其迹不可得,即吳下亦無一人知者。
因錄其詩四首。
」見複修昭文志,予頗代為搜訪,如東濱者,自當在文苑之列,惜知之晚,志事已竣,不及錄也。
龔義林,字圓石,邑人也。
工于詩,其貧樂一首,最為人傳誦。
詩雲:「憔悴山妻苦恨貧,誰知貧裡得天真。
菜蔬作飯甘于米,稻草鋪床暖似茵。
戶乏荊扉偏得月,袖多繩結好攜春。
宵來莫厭長醒坐,不飲原來最養神。
」又詠樵一律,惜不記其全,其後四句雲:「背揎兩袖風生手,倒插雙鐮雪滿腰。
薄載不多妻笑問,半船猶恐礙低橋。
」 龐眉叟,名某,吾邑鹿苑人也。
有行舟十詠詩,系和燕都友人韻者。
錢木庵【良擇】極賞其落韻之穩,命意之工,每為人誦之不置。
今摘其警句于此。
■〈舟兆〉雲:「去來人迹因霜見,深淺苔花逐雨消。
」桅雲:「風裡着旗高樹見,夜深懸火隔江分。
」纖雲:「滿衣塵土争前路,一背斜陽問斷津。
」篙雲:「一春點盡三湘水,半夜敲殘五色冰。
」錨雲:「淺深到處經行慣,波浪掀時不在忙。
」 馮定遠梅花詩有「惡風正暴翻添思」之句,此本韓緻光梅花詩,而定遠襲之者,中間不過以「正」字易「雖」字耳。
至君複「雪後園林」一聯,本古今梅花詩絕唱,定遠訾為重方玄英早梅語意。
然視彼之直抄舊句,不有間乎? 某宗伯關壯缪靈應記雲:「按祀典,當稱漢前将軍、漢壽亭侯、壯缪關公之神。
餘考建安二十四年,先主為漢中王拜關某為前将軍。
後主七年,追谥壯缪侯,則前将軍者公生前之官,壯缪者公死後之谥,以此稱公方允。
若漢壽亭侯,乃曹操所表,非公意也。
又漢壽地名,亭侯,爵名。
俗人據小說三國志稱公為壽亭侯,尤可噴飯。
」 談次掉文,書生習氣,最為可厭。
如稱昆山必曰「玉峯」,稱江陰必曰「澄江」,稱常熟必曰「虞山。
」不知即作古文,猶當直書縣名,忌換字也。
一友頗喜掉文,而胸中實空疎無有。
一日談及時事,曰:「年羹堯死矣!」餘因戲問之曰:「瘐死請室乎?懸首藳街乎?盤水加劍乎?」其人不能對,以他語亂之而已。
黃四娘、林行婆,村媪也,而見于少陵、東坡之詩。
杏花村竹林中老妪,吳小仙春遊,酒後老妪辄以茶飲之。
迨老妪死,小仙目想心存,遂寫其像惟肖。
老妪子得之,大哭不休。
近薛孝穆遊文武陵,有畢原老婦為設雞黍,孝穆賢之,載諸遊記。
婦人與文士結少緣,辄得留名詩文,留形畫幅。
彼成都富人,以百金請揚子雲載名法言,子雲弗許。
視此不有餘愧乎? 「從軍有苦樂,但問所從誰。
」王仲宣作也,而鮑明遠亦雲:「客行有苦樂,但問客何行。
」「雞鳴高樹巅,狗吠深宮中。
」古樂府語也,而陶淵明亦雲:「犬吠深巷中,雞鳴桑樹巅。
」「水田飛白鹭,夏木啭黃鹂。
」李嘉佑詩也,而王摩诘亦雲:「漠漠水田飛白鹭,陰陰夏木啭黃鹂。
」「竹影橫斜水清淺,桂香浮動月黃昏。
」江為詩也,而林君複亦雲:「疎影橫斜水清淺,暗香浮動月黃昏。
」近王阮亭集中亦多此類,如「白鳥破溪光」,劉長卿句也,而阮亭亦雲:「白鳥破溪煙。
」「青山帶行騎」,王摩诘句也,而阮亭亦雲:「青山帶行客。
」「心與浮雲閑」,李太白句也,而阮亭亦雲:「心與孤雲間。
」昔弇州先生謂:「裒覽既富,機鋒亦圓,古語出口吻間,若不自覺。
」而近日李安溪相國亦謂:「意之所至,豈必詞自己出?不本于性情之教,但以不沿襲剽竊為工,非至極之論也。
」雖然,兩先生之論,皆為學問已成者言之,若初學亦以此借口,則偷句為鈍賊,難免杼山所诃矣! 何大複雲:「文靡于隋,韓力振之,然古文之法亡于韓。
詩溺于陶,謝力振之,然古詩之法亦亡于謝。
」某宗伯斥其說之妄,非過論也。
近日慈溪姜西溟【宸英】為古文學大蘇,以縱橫恣肆為主,遂以左氏内外傳為衰世之文,而病其委靡繁絮。
夫左氏之文直繼六經,而西溟以一人之好惡謬為诋諆,其妄正與大複同。
同時如阮亭先生,固所稱文章宗主也,乃不加是正而反稱許之,何欤? 前明成、弘間,吳郡東北夷亭鎮有張小舍者,善捕賊盜,能視盜之貌,察其眉睫之間,而得其情,百無遺一,蓋後世之]雍也。
于時盜賊為之語曰:「天不怕,地不
繼複薦舉博學鴻儒,于是隐逸之士亦争趨辇毂,惟恐不與。
四明姜西溟【宸英】有詩雲:「北阙已成輸粟尉,西山猶貢采薇人。
」時以為實錄。
又吾邑吳蒼符【龍錫】偶成二首雲:「終南山下草連天,種放猶慚古史箋。
到底不曾書鹄闆,江南惟有顧書年。
【謂顧甯人。
】」又雲:「薦雄征牍挂衡門,欽召金牌插短轅。
京兆酒錢分賜後,大家攜醵衆春園。
」 古來高士勝流為俗人所辱,往往而有,如倪雲林見撻于張士信,沈石田受役于曹太守是也。
近有周青士【篔】、恽正叔【壽平】二事,亦頗相類。
青士嘗遊嘉善,館柯氏園,月夜吟詩,意得,遂至達旦。
适郡丞季某以按部至,署與園鄰,聞周吟聲,亦達旦不成寐,恚甚,诘旦遣吏逮至,杖而逐之。
有某監司延正叔畫,偃蹇不即赴,後迫緻蘇州,拘系廳事,明旦将辱之,一急足疾走至婁水,乞援于相國太原公,時已抵暮矣。
相國以指擊案曰:「事急矣!非快馬疾馳不可。
」遽跨馬,以竹竿挑燈,縛仆背上去,五鼓達郡城,門尚未啟。
有頃入城,直造監司署,力争以釋之。
周青士家禾郡之梅裡,以賣米為業,自晨至午居肆中,過午辄閉肆,登小樓讀書。
工詩好客,與朱彜尊、李良年、锺淵映比鄰相善,詩酒往來無虛日。
晚遊京師,至宿遷堕水死。
後其友張博山泊舟宿遷,夢青士僧衣相顧,吟詩雲:「生因見道晚,死恨出家遲。
」天明問之,即其死處也。
平湖僧借山【璟】,亦與青士善,嘗作詩懷之雲:「吟到白頭騎赤鲸,因君割斷朱絲繩。
從來詩是窮生活,身後知為無學僧。
」 薛芬,字祥荪,一字東濱,本吳門人。
為吾邑潘氏壻,遂遷居于邑之珍門泾。
初為諸生,以試文不合格被黜,乃專意為詩,囊書出遊,足迹幾半天下,卒以客死。
薛孝穆【熙】依歸集有祥荪詩序,稱其思如出月穿天,氣如巨海涵地。
又宋商邱筠廊二筆雲:「丙辰、丁巳間,遇薛東濱于長安,頗極文酒之樂,其感懷和阮亭尚書諸什,大有少陵風格。
别去将三十年,訪其迹不可得,即吳下亦無一人知者。
因錄其詩四首。
」見複修昭文志,予頗代為搜訪,如東濱者,自當在文苑之列,惜知之晚,志事已竣,不及錄也。
龔義林,字圓石,邑人也。
工于詩,其貧樂一首,最為人傳誦。
詩雲:「憔悴山妻苦恨貧,誰知貧裡得天真。
菜蔬作飯甘于米,稻草鋪床暖似茵。
戶乏荊扉偏得月,袖多繩結好攜春。
宵來莫厭長醒坐,不飲原來最養神。
」又詠樵一律,惜不記其全,其後四句雲:「背揎兩袖風生手,倒插雙鐮雪滿腰。
薄載不多妻笑問,半船猶恐礙低橋。
」 龐眉叟,名某,吾邑鹿苑人也。
有行舟十詠詩,系和燕都友人韻者。
錢木庵【良擇】極賞其落韻之穩,命意之工,每為人誦之不置。
今摘其警句于此。
■〈舟兆〉雲:「去來人迹因霜見,深淺苔花逐雨消。
」桅雲:「風裡着旗高樹見,夜深懸火隔江分。
」纖雲:「滿衣塵土争前路,一背斜陽問斷津。
」篙雲:「一春點盡三湘水,半夜敲殘五色冰。
」錨雲:「淺深到處經行慣,波浪掀時不在忙。
」 馮定遠梅花詩有「惡風正暴翻添思」之句,此本韓緻光梅花詩,而定遠襲之者,中間不過以「正」字易「雖」字耳。
至君複「雪後園林」一聯,本古今梅花詩絕唱,定遠訾為重方玄英早梅語意。
然視彼之直抄舊句,不有間乎? 某宗伯關壯缪靈應記雲:「按祀典,當稱漢前将軍、漢壽亭侯、壯缪關公之神。
餘考建安二十四年,先主為漢中王拜關某為前将軍。
後主七年,追谥壯缪侯,則前将軍者公生前之官,壯缪者公死後之谥,以此稱公方允。
若漢壽亭侯,乃曹操所表,非公意也。
又漢壽地名,亭侯,爵名。
俗人據小說三國志稱公為壽亭侯,尤可噴飯。
」 談次掉文,書生習氣,最為可厭。
如稱昆山必曰「玉峯」,稱江陰必曰「澄江」,稱常熟必曰「虞山。
」不知即作古文,猶當直書縣名,忌換字也。
一友頗喜掉文,而胸中實空疎無有。
一日談及時事,曰:「年羹堯死矣!」餘因戲問之曰:「瘐死請室乎?懸首藳街乎?盤水加劍乎?」其人不能對,以他語亂之而已。
黃四娘、林行婆,村媪也,而見于少陵、東坡之詩。
杏花村竹林中老妪,吳小仙春遊,酒後老妪辄以茶飲之。
迨老妪死,小仙目想心存,遂寫其像惟肖。
老妪子得之,大哭不休。
近薛孝穆遊文武陵,有畢原老婦為設雞黍,孝穆賢之,載諸遊記。
婦人與文士結少緣,辄得留名詩文,留形畫幅。
彼成都富人,以百金請揚子雲載名法言,子雲弗許。
視此不有餘愧乎? 「從軍有苦樂,但問所從誰。
」王仲宣作也,而鮑明遠亦雲:「客行有苦樂,但問客何行。
」「雞鳴高樹巅,狗吠深宮中。
」古樂府語也,而陶淵明亦雲:「犬吠深巷中,雞鳴桑樹巅。
」「水田飛白鹭,夏木啭黃鹂。
」李嘉佑詩也,而王摩诘亦雲:「漠漠水田飛白鹭,陰陰夏木啭黃鹂。
」「竹影橫斜水清淺,桂香浮動月黃昏。
」江為詩也,而林君複亦雲:「疎影橫斜水清淺,暗香浮動月黃昏。
」近王阮亭集中亦多此類,如「白鳥破溪光」,劉長卿句也,而阮亭亦雲:「白鳥破溪煙。
」「青山帶行騎」,王摩诘句也,而阮亭亦雲:「青山帶行客。
」「心與浮雲閑」,李太白句也,而阮亭亦雲:「心與孤雲間。
」昔弇州先生謂:「裒覽既富,機鋒亦圓,古語出口吻間,若不自覺。
」而近日李安溪相國亦謂:「意之所至,豈必詞自己出?不本于性情之教,但以不沿襲剽竊為工,非至極之論也。
」雖然,兩先生之論,皆為學問已成者言之,若初學亦以此借口,則偷句為鈍賊,難免杼山所诃矣! 何大複雲:「文靡于隋,韓力振之,然古文之法亡于韓。
詩溺于陶,謝力振之,然古詩之法亦亡于謝。
」某宗伯斥其說之妄,非過論也。
近日慈溪姜西溟【宸英】為古文學大蘇,以縱橫恣肆為主,遂以左氏内外傳為衰世之文,而病其委靡繁絮。
夫左氏之文直繼六經,而西溟以一人之好惡謬為诋諆,其妄正與大複同。
同時如阮亭先生,固所稱文章宗主也,乃不加是正而反稱許之,何欤? 前明成、弘間,吳郡東北夷亭鎮有張小舍者,善捕賊盜,能視盜之貌,察其眉睫之間,而得其情,百無遺一,蓋後世之]雍也。
于時盜賊為之語曰:「天不怕,地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