柳南随筆卷三

關燈
泉山四代進士,江西之彭文憲二世閣老,以為卓異。

    而本朝桐城張氏亦二世閣老,昆山徐氏則兄弟三鼎甲,宜興吳氏則五代進士,長洲沈氏、磁州張氏、泰州宮氏、吾邑蔣氏則四代進士,長洲彭氏則祖孫會狀,德清蔡氏則從叔侄兩狀元,可謂超越前代矣。

     徐充暖姝由筆雲:「淮安楊林會試投卷。

    夏桂洲呼謂之曰:『近日大同逆首有楊林,汝當易此名。

    』遂增一字作楊上林。

    」本朝康熙間,有滿洲人揆叙者,曾為掌院學士,至雍正時其人已殁矣。

    而以生前犯不韪,上怒其為人。

    吾友太倉張冰璜以庠名與之同,欲請鄧學使改之。

    黃中丞昆圃與冰璜善,教以措詞,謂:「揆叙得罪朝廷,士子以此二字為名,恐幹未便。

    」冰璜如所戒。

    鄧乃是其言,遂援筆去一「揆」字。

    餘謂夏桂州之增一「上」字,與鄧學使之去一「揆」字,其意正同也。

    冰璜既改今名,遂于雍正壬子中南省經魁。

     蘇俗娶婦者,不論家世何等,輙用掌扇、黃蓋、銀瓜等物,習以為常,殆十室而九,而掌扇上尤必粘「翰林院」三字。

    有蘇州人周蔔世者,嘗客揚州,一揚人卒問曰:「何故蘇郡庶民俱不娶婦?」周訝而诘之,揚人曰:「我前寓蘇,所見迎娶者,無非翰林院執事,何嘗有一庶民邪?」其言雖戲,然蘇俗惡薄,貴賤無等,不免為他郡人所笑。

    即此一端,可知其餘。

     玉溪錦瑟詩,從來解者紛紛,訖無定說。

    而何太史義門【焯】以為此義山自題其詩以開集首者,首聯雲:「錦瑟無端五十弦,一弦一柱思華年。

    」言平時述作,遽以成集,而一言一詠,俱足追憶生平也。

    次聯雲:「莊生曉夢迷胡蝶,望帝春心托杜鵑。

    」言集中諸詩,或自傷其出處,或托諷于君親,蓋作詩之旨趣,盡在于此也。

    中聯雲:「滄海月明珠有淚,藍田日暖玉生煙。

    」言清詞麗句,珠輝玉潤,而語多激映,又有根柢,則又自明其匠巧也。

    末聯雲:「此情可待成追憶,隻是當時已惘然。

    」言詩之所陳,雖不堪追憶,庶幾後之讀者,知其人而論其世,猶可得其大凡耳。

     家露湑翁【譽昌】精于論詩,嘗語予曰:「作詩須以不類為類乃佳。

    」予請其說。

    時适有筆、硯、茶瓯并列幾上,翁指而言曰:「筆與硯類也,茶瓯與筆、硯即不類。

    作詩者能融鑄為一,俾類與不類相為類,則入妙矣!」予因以社集分韻詩就正,翁舉「小摘園蔬聯舊雨,淺斟家釀詠新晴」一聯雲:「即如園蔬與舊雨、家釀與新晴,不類也,而能以意聯絡之,是即不類之類。

    子固已得其法矣。

    」 王實甫西廂記、湯若士還魂記,詞曲之最工者也。

    而作詩者入一言半句于篇中,即為不雅,猶時文之不可入古文也。

    馮定遠嘗言之,最為有見,此亦不可不知。

     凡為人作詩文集序及墓志銘,文末署名,于同輩當自稱同學,或友人,或友弟,于前輩當自稱後學,或後進,或通家子,方為得體。

    若稱眷弟、眷侄,及眷晚生,則陋甚矣!嘗見沈石田全集内附唐六如和詩,自稱後生唐寅,亦雅甚。

     元周公謹雲:「上巳當作日幹之己,古人用日,如上辛、上戊之類,皆用日幹,無用支者。

    若首午尾卯,首未尾辰,則上旬無巳矣。

     術數家有六壬法者,相傳黃帝受式法于元女,用以戰勝蚩尤,遵式而立文也。

    按六壬之義,謂天一生水,壬水建祿于亥,亥乃幹天之位,數六,屬金。

    金生水,故名六壬。

     吾邑魚公侃,字希直,居官廉明正直,人比之包孝肅。

    自開封守緻仕歸,随身止一竹箱,箱内存俸銀八兩。

    适學宮宣聖前缺香爐、花瓶二物,公即以此銀鑄之,爐、瓶至今尚存。

    居家饔飱不繼,家人愠見。

    公偶感得疾,日卧一小床,足不能履地。

    家不畜仆妾,起居無扶掖之者,床懸二绹,夫人間以麥粥進,必曰:「清官,麥粥在此。

    」公乃緣绹以起,食竟,複緣之就枕。

    其苦如此。

    殁而僅存葛衣,竟用以殓焉。

    墓在北山報慈裡。

    崇祯丙子,直指使者路公振飛行部至吾邑,谒墓緻祭,且立石碣,曰「第一清官魚公墓。

    」同時立碣墓門者,一為仲雍,一為子遊,與公而三雲。

    公之為人,具在邑乘、國史,無容贅述。

    餘與公之裔孫元傅善,得其一二佚事,附記于此。

     顧文甯【士榮】雲:今人以十歲為一旬,故稱五十則曰五旬,六十則曰六旬,七十、八十、九十亦如之。

    按:十日為旬,徐铉曰:「周帀十日而言之也。

    」書:「三百有六旬,又十旬弗反。

    」孟子:「五旬而舉之。

    」皆以十日為旬。

    漢書翟方進傳:「旬歲免兩司隸。

    」師古曰:「旬歲猶言滿歲,若十日之一周也。

    」則又以一歲為旬。

    徧考書傳,總未有以十歲為旬者。

    世俗習非成是,亦不典甚矣。

     吾邑李文安公,諱傑,字世賢,前明成、弘間名臣。

    夫人某氏,自少患遺溺。

    其溺也,辄夢兩宮人捧溺器至,而溺器兩傍悉畫龍鳳,每夕所夢皆合。

    然公琴瑟之好甚笃,不以遺溺為嫌也。

    迨公晉禮部侍郎,贊皇太子大婚禮,夫人亦入宮稱賀。

    适小遺甚急,作颦顣狀,皇後怪而诘之。

    夫人以直告,遂命兩宮人引至一處,以龍鳳溺器進,恍如平日夢中。

    嗣後遺溺遂止。

     古人詩中用「番」字,往往平仄互見。

    如昌黎筍詩雲:「庸知上幾番。

    」山谷雲:「一霎社公雨,數番花信風。

    」此作平聲用。

    老杜雲:「會須上番看成竹。

    」元微之雲:「飛舞先春雪,因依上番梅。

    」此作仄聲用。

    又「上番」二字,或謂應切竹說。

    今觀微之句,知又不必拘。

    而錢圓沙解杜詩,謂「上番」猶上緊也。

    然則「番」字是虛字矣,而微之又何以用對「春」字乎?即可以證其說之謬矣。

     吾邑言博士侶白【德堅】為子遊七十三世裔孫。

    少負才望,而困于諸生,貧窮颠頓,餬口四方,最後授徒雲間,離家幾二十年矣。

    主人張翰編趾肇趣其歸裡省視,厚有贈遺。

    歸舟經吳淞江,夜遇胠箧者,乃從容語之曰:「财物盡爾取,有茄硯一枚,我自少習用,不忍舍也。

    」盜曰:「真書呆子!」因笑而擲還之。

    此事頗與吾家子敬遇盜留取青氈相類雲。

     馮定遠梅花詩有「錦川最惜文君寡,銀漢新傳織女亡」之句,此學西昆而入于癡者。

    然出句意,明人曹宏已有之。

    曹詩雲:「清香疎影獨躊蹰,脈脈黃昏思有餘。

    恰似文君新寡後,不施脂粉嫁相如。

    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