柳南随筆卷二
關燈
小
中
大
衣服,宜直書一時制度,使人知某時如此,某時如彼。
不當以秃屑淺俗,漫取前代名品,以就簡編。
」朱晦庵雲:「舊見徐端,言石林嘗雲:『今人于官名、地名,樂用前代名目以為古,将一代制度疆宇,皆溷亂不可曉,亦是一弊。
』餘謂小小撰着,若序記等作,不妨以古銜貌時事,如孫礦所雲。
若碑志及傳,蓋所以取信後世者,即與國史一例,斷不宜用前代名目。
」予觀馮嗣宗【複京】常熟先賢事略,其叙事略仿史記,頗有可觀。
而官名喜用古銜,如左都禦史稱禦史大夫,巡撫稱中丞,吏部尚書稱冢宰,刑部尚書稱司寇,左布政稱左轄,按察副使稱臬副之類,不一而足。
恐非作傳之體,故特為之一辨。
廬山僧光熊幻住哭兄詩雲:「身經刀過頭方貴,屍不泥封骨始香。
」某宗伯稱為沉着痛快,一字一血。
近婁東某人詩,有「題無軒冕詩方貴,囊絕锱铢手亦香」之句,其句法似從幻住詩脫化,惜忘作者姓名。
錢爾弢【陸燦】先生九日登山樓句雲:「更上一層如世外,閑思千載幾斜陽。
」不惟詩句之佳,而此老胸襟高曠,亦可想見。
昔人所稱文外獨絕,此殆足以當之。
爾弢先生為舊常熟令趙公題魯橋萬柳條雲:「五柳先生萬柳條,罷官猶戀綠絲縧。
魯橋一帶垂垂意,歲歲春風簇舞腰。
」先生詩學杜甫,骨格老蒼,此首獨婉約可誦,大似晚唐名作。
馮定遠【班】梅花詩:「若教帶影和香賞,難得無風有月時。
」名句也。
近馬扶曦【元馭】反其意雲:「無風有月尋常事,難得人間對此花。
」亦佳。
明初闱中命題與今制異。
有首二三皆論語者,如洪武丁卯應天鄉試,首題「興于詩」三句,二題「老者安之」三句,三題「克己複禮為仁」三句是也。
有首題論語,二三題皆中庸者,如永樂乙未會試,首題「老者安之」三句,二題「中也者至萬物育焉」三句,三題「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」一節是也。
有首二題皆論語,三題中庸者,如宣德庚戌會試,首題「孔子于鄉黨」二節,二題「立則見其參于前也」一節,三題「洋洋乎至待其人而後行」是也。
有首題大學,二題論語,三題中庸者,如正統丙戌會試,首題「堯、舜帥天下以仁」一句,二題「克己複禮為仁」五句,三題「凡事豫則立」二句是也。
十二年為一紀,取歲星一周天之義。
孔子猗蘭操雲:「年紀逝邁,一身将老。
」「年紀」二字始此。
俗稱天氣涼為「風涼」,亦有本。
邢昺論語疏「風涼于舞雩之下」。
杜詩「何似兒童歲,風涼出舞雩」。
物之無意而得者,俗謂之「傥來物」。
莊子刻意篇:「物之傥來,寄也。
」俗語本此。
俗謂輕物為重物所壓而緻極碎者曰「■〈欶上韭下〉粉」。
莊列禦寇篇:「宋王之猛,非直骊龍也,子能得車者,必遭其睡也,使宋王而寤,子為■〈欶上韭下〉粉夫!」「■〈欶上韭下〉粉」二字始此。
春秋襄二十五年傳:「楚薳子馮卒。
」「舒鸠人卒叛楚。
令尹子木伐之,及離城,吳人救之。
子木遽以右師先,子強帥左師以退,吳人居其間七日。
」又史記遊俠傳:「洛陽有相仇者,邑中賢豪居間者以十數。
」此世俗「居間」二字之始。
俗以「葬柩」為「舉襄」。
按左傳定十五年:「葬定公,雨,不克襄事,禮也。
」此必俗語所本。
但杜注:「襄,成也。
」襄事,猶言成事,若雲舉襄,殊無文理。
況凡事皆可言襄,何必獨指葬說?又俗以「匡襄」訛作「劻勷」,亦謬甚。
「劻勷」應作「恇勷」,言急遽之狀。
若贊助成事,應作「匡襄」,亦不可不辨。
左氏莊二十一年傳:「鄭伯效尤,其亦将有咎。
」又僖二十四年傳:「尤而效之,罪又甚焉。
」又襄二十一年傳:「尤而效之,其又甚焉!」又國語「尤」作「郵」。
楚子曰:「夫郵而效之,郵又甚焉!」按:尤,過也。
今人不究尤字之義,通作效法語用,大謬。
左氏宣十二年傳:「晉所以霸,師武臣力也。
」蓋言師之武、臣之力,故下文分頂雲:「今失諸侯,不可謂力;有敵而不從,不可謂武。
」見近時名家,有截去「力」字,用「師武臣」者,于義殊未安。
史記留侯世家:「良學辟谷,呂後強食之,曰:『人生一世間,如白駒過隙,何至自苦如此乎!』」按:「白駒過隙」,本莊子知北遊篇:「人生天地之間,若白駒之過隙,忽然而已。
」注:「白駒,或雲日也。
」「隙,孔也。
」 宋人田元邈江梅詩:「冰膚宛是姑仙女。
」按莊子:「藐姑射之山,有神人居焉,肌膚若冰雪。
」注雲:「藐姑射,北海中山名也。
」據此則「姑仙」二字,用來殊不成語。
且因一「姑」字,而遂誤認為女,尤可笑。
論語:「吾黨有直躬者。
」按呂氏春秋竟作人名,于理亦順。
蓋其人名躬,以其為人之直也,而遂謂之直躬。
如莊子狂接輿、後世颠旭之類。
公羊傳:「古人尚質,雙生以後生者取以為兄。
」而西京雜記則雲:「霍将軍妻産二子,霍光曰:『昔殷王祖甲一産二子,曰嚣,曰良,以卯生嚣,以巳生良,則以嚣為兄,良為弟。
』霍氏亦以先生為兄。
」據此則公羊之說亦未盡然。
記者,記其事不下一斷語,故陳後山雲:「今之記乃論也。
」予謂古人之記之佳者多矣。
然必如應劭漢官、馬第伯封禅儀記、韓公畫記,乃為記之正體。
今人事事不如古人。
而有二事卻勝之,曆法之密也,算法之巧也。
前明隆慶時,吾邑某公為顯官于朝,方以氣節名天下,于是門下厮養輩,多有竊其重以行者。
而同時某公為禦史,其門下亦如之。
獨嚴文靖【讷、】陳莊靖【瓒】兩公,嚴戢家人,不許漁食鄉裡。
裡中為之語曰:「甲[蔣]半分、乙[趙]白奪、陳不管、嚴老佛」。
歸湘,字溶溶,吾邑閨秀也。
有春日[居四首,頗傳誦一時,今錄其半于此。
其一雲:「竹翠沙明迥絕塵,清江荇暖鴨知春。
門前車馬應嫌僻,鏡裡莺花不笑貧。
幾陣疎風開柳絮,一番瘦雨淨苔茵。
年來種得桃千樹,偷仿仙源學避秦。
」其四雲:「碧紗搖綠印芭蕉,花底烹泉卷素濤。
昨夜雨深催芍藥,連朝日麗熟櫻桃。
柳絲拂路綠陰亂,麥隴翻雲翠浪高。
一曲洞箫良夜靜,清風明月任逍遙。
」 蘇
不當以秃屑淺俗,漫取前代名品,以就簡編。
」朱晦庵雲:「舊見徐端,言石林嘗雲:『今人于官名、地名,樂用前代名目以為古,将一代制度疆宇,皆溷亂不可曉,亦是一弊。
』餘謂小小撰着,若序記等作,不妨以古銜貌時事,如孫礦所雲。
若碑志及傳,蓋所以取信後世者,即與國史一例,斷不宜用前代名目。
」予觀馮嗣宗【複京】常熟先賢事略,其叙事略仿史記,頗有可觀。
而官名喜用古銜,如左都禦史稱禦史大夫,巡撫稱中丞,吏部尚書稱冢宰,刑部尚書稱司寇,左布政稱左轄,按察副使稱臬副之類,不一而足。
恐非作傳之體,故特為之一辨。
廬山僧光熊幻住哭兄詩雲:「身經刀過頭方貴,屍不泥封骨始香。
」某宗伯稱為沉着痛快,一字一血。
近婁東某人詩,有「題無軒冕詩方貴,囊絕锱铢手亦香」之句,其句法似從幻住詩脫化,惜忘作者姓名。
錢爾弢【陸燦】先生九日登山樓句雲:「更上一層如世外,閑思千載幾斜陽。
」不惟詩句之佳,而此老胸襟高曠,亦可想見。
昔人所稱文外獨絕,此殆足以當之。
爾弢先生為舊常熟令趙公題魯橋萬柳條雲:「五柳先生萬柳條,罷官猶戀綠絲縧。
魯橋一帶垂垂意,歲歲春風簇舞腰。
」先生詩學杜甫,骨格老蒼,此首獨婉約可誦,大似晚唐名作。
馮定遠【班】梅花詩:「若教帶影和香賞,難得無風有月時。
」名句也。
近馬扶曦【元馭】反其意雲:「無風有月尋常事,難得人間對此花。
」亦佳。
明初闱中命題與今制異。
有首二三皆論語者,如洪武丁卯應天鄉試,首題「興于詩」三句,二題「老者安之」三句,三題「克己複禮為仁」三句是也。
有首題論語,二三題皆中庸者,如永樂乙未會試,首題「老者安之」三句,二題「中也者至萬物育焉」三句,三題「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」一節是也。
有首二題皆論語,三題中庸者,如宣德庚戌會試,首題「孔子于鄉黨」二節,二題「立則見其參于前也」一節,三題「洋洋乎至待其人而後行」是也。
有首題大學,二題論語,三題中庸者,如正統丙戌會試,首題「堯、舜帥天下以仁」一句,二題「克己複禮為仁」五句,三題「凡事豫則立」二句是也。
十二年為一紀,取歲星一周天之義。
孔子猗蘭操雲:「年紀逝邁,一身将老。
」「年紀」二字始此。
俗稱天氣涼為「風涼」,亦有本。
邢昺論語疏「風涼于舞雩之下」。
杜詩「何似兒童歲,風涼出舞雩」。
物之無意而得者,俗謂之「傥來物」。
莊子刻意篇:「物之傥來,寄也。
」俗語本此。
俗謂輕物為重物所壓而緻極碎者曰「■〈欶上韭下〉粉」。
莊列禦寇篇:「宋王之猛,非直骊龍也,子能得車者,必遭其睡也,使宋王而寤,子為■〈欶上韭下〉粉夫!」「■〈欶上韭下〉粉」二字始此。
春秋襄二十五年傳:「楚薳子馮卒。
」「舒鸠人卒叛楚。
令尹子木伐之,及離城,吳人救之。
子木遽以右師先,子強帥左師以退,吳人居其間七日。
」又史記遊俠傳:「洛陽有相仇者,邑中賢豪居間者以十數。
」此世俗「居間」二字之始。
俗以「葬柩」為「舉襄」。
按左傳定十五年:「葬定公,雨,不克襄事,禮也。
」此必俗語所本。
但杜注:「襄,成也。
」襄事,猶言成事,若雲舉襄,殊無文理。
況凡事皆可言襄,何必獨指葬說?又俗以「匡襄」訛作「劻勷」,亦謬甚。
「劻勷」應作「恇勷」,言急遽之狀。
若贊助成事,應作「匡襄」,亦不可不辨。
左氏莊二十一年傳:「鄭伯效尤,其亦将有咎。
」又僖二十四年傳:「尤而效之,罪又甚焉。
」又襄二十一年傳:「尤而效之,其又甚焉!」又國語「尤」作「郵」。
楚子曰:「夫郵而效之,郵又甚焉!」按:尤,過也。
今人不究尤字之義,通作效法語用,大謬。
左氏宣十二年傳:「晉所以霸,師武臣力也。
」蓋言師之武、臣之力,故下文分頂雲:「今失諸侯,不可謂力;有敵而不從,不可謂武。
」見近時名家,有截去「力」字,用「師武臣」者,于義殊未安。
史記留侯世家:「良學辟谷,呂後強食之,曰:『人生一世間,如白駒過隙,何至自苦如此乎!』」按:「白駒過隙」,本莊子知北遊篇:「人生天地之間,若白駒之過隙,忽然而已。
」注:「白駒,或雲日也。
」「隙,孔也。
」 宋人田元邈江梅詩:「冰膚宛是姑仙女。
」按莊子:「藐姑射之山,有神人居焉,肌膚若冰雪。
」注雲:「藐姑射,北海中山名也。
」據此則「姑仙」二字,用來殊不成語。
且因一「姑」字,而遂誤認為女,尤可笑。
論語:「吾黨有直躬者。
」按呂氏春秋竟作人名,于理亦順。
蓋其人名躬,以其為人之直也,而遂謂之直躬。
如莊子狂接輿、後世颠旭之類。
公羊傳:「古人尚質,雙生以後生者取以為兄。
」而西京雜記則雲:「霍将軍妻産二子,霍光曰:『昔殷王祖甲一産二子,曰嚣,曰良,以卯生嚣,以巳生良,則以嚣為兄,良為弟。
』霍氏亦以先生為兄。
」據此則公羊之說亦未盡然。
記者,記其事不下一斷語,故陳後山雲:「今之記乃論也。
」予謂古人之記之佳者多矣。
然必如應劭漢官、馬第伯封禅儀記、韓公畫記,乃為記之正體。
今人事事不如古人。
而有二事卻勝之,曆法之密也,算法之巧也。
前明隆慶時,吾邑某公為顯官于朝,方以氣節名天下,于是門下厮養輩,多有竊其重以行者。
而同時某公為禦史,其門下亦如之。
獨嚴文靖【讷、】陳莊靖【瓒】兩公,嚴戢家人,不許漁食鄉裡。
裡中為之語曰:「甲[蔣]半分、乙[趙]白奪、陳不管、嚴老佛」。
歸湘,字溶溶,吾邑閨秀也。
有春日[居四首,頗傳誦一時,今錄其半于此。
其一雲:「竹翠沙明迥絕塵,清江荇暖鴨知春。
門前車馬應嫌僻,鏡裡莺花不笑貧。
幾陣疎風開柳絮,一番瘦雨淨苔茵。
年來種得桃千樹,偷仿仙源學避秦。
」其四雲:「碧紗搖綠印芭蕉,花底烹泉卷素濤。
昨夜雨深催芍藥,連朝日麗熟櫻桃。
柳絲拂路綠陰亂,麥隴翻雲翠浪高。
一曲洞箫良夜靜,清風明月任逍遙。
」 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