渠丘耳夢錄乙集
關燈
小
中
大
。
海以下而納百川,故成其神。
心以下而容萬物,故成其聖。
是讓得人一步,便高得人一頭。
古昔聖王猶自警曰:予視天下愚夫愚婦一能勝予。
天子尚慮下人,況以貧賤之身可不思畏人哉? 天道報善則常遲,報惡則偏速,故馬伏波曰:終身為善,善猶不足;一日為惡,惡自有餘。
無毀便是譽,無禍便是福。
不求得譽,但求無毀。
不求得福,但求無禍而已。
心不足則憂,一旦疾病禍患臨身,方知平安便是福。
人當于見在不足之中設一未來不足之境,則心自足矣。
善取益者,雖無君子以法其長,時對小人以戒其短,則賢愚皆為吾師。
對古人書,如聞古人語;見古人事,如與古人友。
倘不知擇,即如遠君子而交匪人矣。
一開口間,賢者笑其非,而不肖者惡其是,有損無益,莫若多言。
吉人詞寡,從來稱盛德者,每曰某公少言語。
以此思之,智者之聒聒,不若愚者之默默。
玉楮集 王阮亭先生《蠶尾集》雲:安丘張杞園以明經需次翰林孔目,博雅好古,工篆刻,喜交遊,青州名士也。
以寫本宋嶽珂肅之《玉楮集》相寄,集八卷,有嘉熙庚子自序。
肅之,鄂忠武王孫,霖子,官戶部侍郎,著書甚多,如《金陀粹編》、《桯史》、《愧郯錄》,皆傳于世。
又有《東陲事略》未及見。
此集乃衡府高唐王家鈔本,流傳絕少。
高唐王諱某,号岱翁,工篆隸,癖嗜古書,寫錄多秘本。
鼎革後散落市肆,紙墨精好,裝潢工緻。
康熙乙巳,予歸自揚州,一日至青州,與杞園觀書市中,得劉貢父《春秋權衡》、《意林》二書,亦高唐府中物。
杞園雲,曾見岱翁篆書《入藥鏡》一篇,淳整茂密,亦希有也。
洪昉思 贈曲庚申南遊蘇州,顧雲臣為餘寫一浮家泛宅小照,用吾家煙波約徒故事也。
一時題詠幾篇。
作者錢塘洪昉思升,獨贈樂府四阕,字句流麗,似不在其所作《四婵娟》、《長生殿》諸曲之下。
[錦纏道]:望桃花遍青山,遙連水涯,晴日散餘霞,柳蔭中橫着一葉浮槎。
見一個小漁童雙盤髻丫,見一個俊樵青是十五輕娃。
風味果清佳,深坐在短篷低亞,沿流趁淺沙,一直去相通苕霅,這的是張志和泛宅遠浮家。
[普天樂]:綠蓑衣随身挂,青箬笠籠頭大,何須要象簡烏紗,休提起禦酒宮花,綸竿自拿,隻憑着筆床茶竈生涯。
[古輪台]:慢嗟呀,紅塵十丈滿東華,名場宦海風波大,許多驚怕,蟻陣蜂衙,總是霎時銷化。
漢室秦庭争王圖霸,隻忝得幾張殘紙費閑牙,裝聾作啞,總不如随處為家。
黃蘆岸側,白蘋渡口,綠楊堤下,短楫好輕劃。
真潇灑,月明吹笛過平沙。
[尾]:這丹青休道是人兒假,一樣須眉總莫差,少不得西塞山前認着他。
寒輝澯公 釋隆澯,字寒輝,住平等庵,與餘交最久。
讀書不多而欲于文字中求解脫,嘗手書《華嚴經》兩周。
晚年向嘉興購全藏以歸。
性喜吟詠,尤長五律。
有《澹溪詩集》行于世。
《東谷待月留别古宗》雲:疏雨收林末,深岩坐待君。
寒光今夜滿,清影幾人分。
花落仍餘萼,烏栖尚顧群。
明朝随杖去,留愧此山雲。
《天津夜泊》雲:帆落江天暮,林煙靜欲流。
隔溪魚換酒,轉岸月随舟。
一聽關山雁,遙知海岱秋。
鐘聲來處遠,更覺客情幽。
《答止一惠葛》雲:細葛來東海,含風到草堂。
竹窗疑退暑,石榻欲生涼。
鳥喚朝煙濕,花分夜露香。
殘經時在案,敢向坐中忘。
《同寮諸友邀遊東禅寺》雲:曉起開山徑,相将泛渚煙。
先生懷甪裡,白法扣東禅。
秋色荒吳越,鴻聲動海天。
歸期猶不定,徙倚暮雲邊。
《泊無錫期汲惠泉試茶不果》雲:晚煙生斷浦,客棹住寒塘。
北海潮聲香,東吳夜氣涼。
暗芳開燭影,幽意續爐香。
徒有西山色,名泉未許嘗。
《宿金山懷故鄉》雲:日暮煙江碧,潮聲上釣矶。
月高疏磬落,雲動老龍歸。
瞑坐聽鴻雁,遲眠憶蕨薇。
不知今夜裡,誰掩故山扉。
《京口送大蘇請藏歸黃州》雲:樹暗千山雨,江寒萬裡風。
橹聲天地外,鄉夢水雲中。
到岸芙蓉老,還家橘柚紅。
始知京口月,不與上方同。
《江上别懷質》雲:深秋江上别,南北意蕭蕭。
解纜雲根動,牽衣水色搖。
曉霞分去影,疏雨帶回潮。
向晚孤舟泊,思君不可招。
袖石道人梁氏 梁颀,字秀仲,袖石道人其别号也。
适諸生韓朋桓齊鄰,夫婦皆能詩,而秀仲尤以才勝。
予嘗見其《難遊歸來二草》記其《答何征識》雲:宵慚明月曉慚花,弱質如萍寄海涯。
一路雲山千裡樹,凝眸何處是侬家。
《答蘇雪堂》雲:詩語何人妙古今,雪堂歸去好長吟。
蘇君怪得多狂興,自有朝雲是賞音。
《除夕》雲:若個敲門到舍前,鄰兒持紙乞春聯。
舉頭看日低頭想,始悟明朝又一年。
《清明獨坐》雲:離情不喜問清明,惹起傷心百恨生。
猶憶當年溪上事,一番春夢付啼莺。
又:枕上雙痕起未勻,樓頭憑看碧湖春。
癡情欲遣閑情去,柳絮楊花妮煞人。
又與朋桓聯句雲:梨花皓月元同色,風竹流泉不辨聲。
亦佳句也。
朱記室 馬三如孝廉既以文章名一時,家學陶染,童仆知書。
朱廷佐者,其記室也,嘗有《寒河晚眺》一律雲:樓閣連峰翠,鴉歸五柳莊。
松濤鳴野寺,澗水響山房。
策杖觀飛瀑,攜琴卧石床。
沙明疑月上,霜色滿寒塘。
又《真如寺古梅》雲:蘭若幽篁裡,湖光雁影回。
初春寒薜荔,微雨潤蒼苔。
古塔窺高鳥,層樓俯老梅。
夕陽明晚水,舟去鏡中開。
皆琅琅可誦。
渠丘耳夢錄乙集終
海以下而納百川,故成其神。
心以下而容萬物,故成其聖。
是讓得人一步,便高得人一頭。
古昔聖王猶自警曰:予視天下愚夫愚婦一能勝予。
天子尚慮下人,況以貧賤之身可不思畏人哉? 天道報善則常遲,報惡則偏速,故馬伏波曰:終身為善,善猶不足;一日為惡,惡自有餘。
無毀便是譽,無禍便是福。
不求得譽,但求無毀。
不求得福,但求無禍而已。
心不足則憂,一旦疾病禍患臨身,方知平安便是福。
人當于見在不足之中設一未來不足之境,則心自足矣。
善取益者,雖無君子以法其長,時對小人以戒其短,則賢愚皆為吾師。
對古人書,如聞古人語;見古人事,如與古人友。
倘不知擇,即如遠君子而交匪人矣。
一開口間,賢者笑其非,而不肖者惡其是,有損無益,莫若多言。
吉人詞寡,從來稱盛德者,每曰某公少言語。
以此思之,智者之聒聒,不若愚者之默默。
玉楮集 王阮亭先生《蠶尾集》雲:安丘張杞園以明經需次翰林孔目,博雅好古,工篆刻,喜交遊,青州名士也。
以寫本宋嶽珂肅之《玉楮集》相寄,集八卷,有嘉熙庚子自序。
肅之,鄂忠武王孫,霖子,官戶部侍郎,著書甚多,如《金陀粹編》、《桯史》、《愧郯錄》,皆傳于世。
又有《東陲事略》未及見。
此集乃衡府高唐王家鈔本,流傳絕少。
高唐王諱某,号岱翁,工篆隸,癖嗜古書,寫錄多秘本。
鼎革後散落市肆,紙墨精好,裝潢工緻。
康熙乙巳,予歸自揚州,一日至青州,與杞園觀書市中,得劉貢父《春秋權衡》、《意林》二書,亦高唐府中物。
杞園雲,曾見岱翁篆書《入藥鏡》一篇,淳整茂密,亦希有也。
洪昉思 贈曲庚申南遊蘇州,顧雲臣為餘寫一浮家泛宅小照,用吾家煙波約徒故事也。
一時題詠幾篇。
作者錢塘洪昉思升,獨贈樂府四阕,字句流麗,似不在其所作《四婵娟》、《長生殿》諸曲之下。
[錦纏道]:望桃花遍青山,遙連水涯,晴日散餘霞,柳蔭中橫着一葉浮槎。
見一個小漁童雙盤髻丫,見一個俊樵青是十五輕娃。
風味果清佳,深坐在短篷低亞,沿流趁淺沙,一直去相通苕霅,這的是張志和泛宅遠浮家。
[普天樂]:綠蓑衣随身挂,青箬笠籠頭大,何須要象簡烏紗,休提起禦酒宮花,綸竿自拿,隻憑着筆床茶竈生涯。
[古輪台]:慢嗟呀,紅塵十丈滿東華,名場宦海風波大,許多驚怕,蟻陣蜂衙,總是霎時銷化。
漢室秦庭争王圖霸,隻忝得幾張殘紙費閑牙,裝聾作啞,總不如随處為家。
黃蘆岸側,白蘋渡口,綠楊堤下,短楫好輕劃。
真潇灑,月明吹笛過平沙。
[尾]:這丹青休道是人兒假,一樣須眉總莫差,少不得西塞山前認着他。
寒輝澯公 釋隆澯,字寒輝,住平等庵,與餘交最久。
讀書不多而欲于文字中求解脫,嘗手書《華嚴經》兩周。
晚年向嘉興購全藏以歸。
性喜吟詠,尤長五律。
有《澹溪詩集》行于世。
《東谷待月留别古宗》雲:疏雨收林末,深岩坐待君。
寒光今夜滿,清影幾人分。
花落仍餘萼,烏栖尚顧群。
明朝随杖去,留愧此山雲。
《天津夜泊》雲:帆落江天暮,林煙靜欲流。
隔溪魚換酒,轉岸月随舟。
一聽關山雁,遙知海岱秋。
鐘聲來處遠,更覺客情幽。
《答止一惠葛》雲:細葛來東海,含風到草堂。
竹窗疑退暑,石榻欲生涼。
鳥喚朝煙濕,花分夜露香。
殘經時在案,敢向坐中忘。
《同寮諸友邀遊東禅寺》雲:曉起開山徑,相将泛渚煙。
先生懷甪裡,白法扣東禅。
秋色荒吳越,鴻聲動海天。
歸期猶不定,徙倚暮雲邊。
《泊無錫期汲惠泉試茶不果》雲:晚煙生斷浦,客棹住寒塘。
北海潮聲香,東吳夜氣涼。
暗芳開燭影,幽意續爐香。
徒有西山色,名泉未許嘗。
《宿金山懷故鄉》雲:日暮煙江碧,潮聲上釣矶。
月高疏磬落,雲動老龍歸。
瞑坐聽鴻雁,遲眠憶蕨薇。
不知今夜裡,誰掩故山扉。
《京口送大蘇請藏歸黃州》雲:樹暗千山雨,江寒萬裡風。
橹聲天地外,鄉夢水雲中。
到岸芙蓉老,還家橘柚紅。
始知京口月,不與上方同。
《江上别懷質》雲:深秋江上别,南北意蕭蕭。
解纜雲根動,牽衣水色搖。
曉霞分去影,疏雨帶回潮。
向晚孤舟泊,思君不可招。
袖石道人梁氏 梁颀,字秀仲,袖石道人其别号也。
适諸生韓朋桓齊鄰,夫婦皆能詩,而秀仲尤以才勝。
予嘗見其《難遊歸來二草》記其《答何征識》雲:宵慚明月曉慚花,弱質如萍寄海涯。
一路雲山千裡樹,凝眸何處是侬家。
《答蘇雪堂》雲:詩語何人妙古今,雪堂歸去好長吟。
蘇君怪得多狂興,自有朝雲是賞音。
《除夕》雲:若個敲門到舍前,鄰兒持紙乞春聯。
舉頭看日低頭想,始悟明朝又一年。
《清明獨坐》雲:離情不喜問清明,惹起傷心百恨生。
猶憶當年溪上事,一番春夢付啼莺。
又:枕上雙痕起未勻,樓頭憑看碧湖春。
癡情欲遣閑情去,柳絮楊花妮煞人。
又與朋桓聯句雲:梨花皓月元同色,風竹流泉不辨聲。
亦佳句也。
朱記室 馬三如孝廉既以文章名一時,家學陶染,童仆知書。
朱廷佐者,其記室也,嘗有《寒河晚眺》一律雲:樓閣連峰翠,鴉歸五柳莊。
松濤鳴野寺,澗水響山房。
策杖觀飛瀑,攜琴卧石床。
沙明疑月上,霜色滿寒塘。
又《真如寺古梅》雲:蘭若幽篁裡,湖光雁影回。
初春寒薜荔,微雨潤蒼苔。
古塔窺高鳥,層樓俯老梅。
夕陽明晚水,舟去鏡中開。
皆琅琅可誦。
渠丘耳夢錄乙集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