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三十五部分

關燈
标題:己jǐ 注解:中宮也。

    戊己皆中宮。

    故中央土,其日戊己。

    注曰:己之言起也。

    律曆志曰:理紀于己。

    釋名曰:己,皆有定形可紀識也。

    引申之義為人己,言己以别于人者。

    己在中,人在外,可紀識也。

    論語:克己複禮為仁。

    克己言自勝也。

    象萬物辟藏诎形也。

    辟藏者,盤辟收斂,字像其诘诎之形也。

    此與已止字絕不同。

    宋以前分别,自明以來書籍閑大亂,如論語莫己知也,斯己而巳矣。

    唐石經不訛。

    宋儒乃不能了。

    居拟切。

    一部。

    己承戊,象人腹。

    冡大一經。

    凡己之屬皆從己。

    □,古文己。

    己亥訛三豕者,己與三形似也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己部 标題:卺jǐn 注解:謹身有所承也。

    承者,奉也,受也。

    按禮記借為合□字。

    □見豆部。

    從己丞。

    會意。

    丞卽承也。

    讀若《詩》雲“赤舄幾幾”。

    幾幾各本作己己。

    非韻。

    昏義釋文作幾幾,今據以正之。

    許讀同幾。

    今居隠切。

    十五十三部之轉也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己部 标題:□jì 注解:長居也。

    居各本用踞,俗字也。

    □部曰:居者,蹲也。

    長居謂箕其股而坐。

    許雲□居者,卽他書之箕踞也。

    玉篇雲:□卽跽字,長跪也。

    非許意。

    許于足部跽下雲:長跪也。

    與□别。

    從己其聲,讀若杞。

    曁巳切。

    一部。

    按集韻□古國名。

    衛宏說與杞同,葢衛宏以□為杞宋之杞。

    此出唐人所謂衛宏官書,多不可信。

    卽如此條,乃因許語而附會之也。

    文三 重一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己部 标題:巴bā 注解:蟲也。

    謂蟲名。

    或曰食象它。

    山海經曰:巴蛇食象,三歲而出其骨。

    象形。

    伯加切。

    古音在五部。

    按不言從己者,取其形似而軵之,非從己也。

    凡巴之屬皆從巴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巴部 标題:□bǎ 注解:□擊也。

    □者,反手擊也。

    今之琵琶,古當作□□。

    從巴帚,阙。

    阙者,阙其會意、形聲之說也。

    大徐博下切。

    按此字當是從帚巴聲。

    文二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巴部 标題:庚ɡēnɡ 注解:位西方,律書曰:庚者,言陰氣更萬物。

    律曆志:斂更于庚。

    月令注曰:庚之言更也。

    萬物皆肅然更改,秀實新成。

    象秋時萬物庚庚有實也。

    庚庚,成實皃。

    服□漢書注曰:庚庚,橫皃也。

    字象形。

    古行切。

    古音在十部。

    讀如岡。

    庚承己,象人□。

    冡大一經。

    按小徐駁李陽冰說:從幹,廾象人兩手把幹立。

    不可從。

    今各本篆皆從陽冰,非也。

    中口者,象人□。

    凡庚之屬皆從庚。

    文一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庚部 标題:辛xīn 注解:秋時萬物成而□。

    律書曰:辛者,言萬物之新生,故曰辛。

    律曆志曰:悉新于辛。

    釋名曰:辛,新也。

    物初新者,皆收成也。

    金剛味辛,謂成孰之味也。

    辛痛卽泣出。

    故以為艱辛字。

    從一□。

    一者,陽也。

    陽入于辛,謂之愆陽。

    息鄰切。

    十三部。

    □,辠也。

    辛痛泣也,辠人之象。

    凡辠宰辜嶭辭皆從辛者,由此。

    辛承庚,象人股。

    冡大一經。

    凡辛之屬皆從辛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辛部 标題:辠zuì 注解:犯灋也。

    從辛自,辛自,卽酸鼻也。

    徂賄切。

    十五部。

    言辠人蹙鼻苦辛之□。

    戚今之蹙字。

    此釋從辛自之恉。

    秦□辠佀皇字,改為罪。

    此志改字之始也。

    古有叚借而無改字。

    罪本訓捕魚竹網。

    從網非聲。

    始皇易形聲為會意。

    而漢後經典多從之,非古也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辛部 标題:辜ɡū 注解:辠也。

    周禮:殺王之親者辜之。

    鄭注:辜之言枯也,謂磔之。

    按辜本非常重罪。

    引申之,凡有罪皆曰辜。

    從辛古聲。

    古乎切。

    五部。

    □,古文辜,從死。

    從古文死也。

    〖注〗□、□、□,古文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辛部 标題:辥xuē 注解:辠也。

    此字古書内罕見。

    從辛□聲。

    □見□部。

    私列切。

    十五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辛部 标題:辭cí 注解:不受也。

    聘禮:辭,曰非禮也敢。

    注曰:辭,不受也。

    按經傳凡辭讓皆作辭說字,固屬叚借,而學者乃罕知有辭讓本字,或又用辭為辭說而愈惑矣。

    禮經一書,多言辭曰,謂其文辭如是也。

    聘禮之辭曰非禮也敢,則于辭為逗,謂辭則其辭如是也。

    故鄭特注之,以别于他處之言辭曰者。

    哀六年左傳:五辭而後許。

    釋文曰:辭本又作辭。

    從受辛。

    會意。

    受辛宜辭之也。

    釋會意之恉。

    世說新語:蔡邕題曹娥碑:黃絹幼婦,外孫虀臼。

    解之曰:虀臼所以受辛,辭字也。

    按此正當作辭。

    可證漢人辭辭不别耳。

    似茲切。

    一部。

    辝,籒文辭。

    和悅以卻之,故從台。

    〖注〗同辭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辛部 标題:辭cí 注解:說也。

    今本說訛訟。

    廣韻七之所引不誤。

    今本此說訛為訟,讻字下訟訛為說,其誤正同。

    言部曰:說者,釋也。

    從□辛。

    會意。

    似茲切。

    一部。

    □辛猶理辜也。

    釋會意之恉。

    依小徐本訂正。

    □,籒文辭,從司。

    易□辭本亦作□。

    文六 重三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辛部 标題:辡biǎn 注解:辠人相與訟也。

    從二辛。

    會意。

    方免切。

    十二部。

    凡辡之屬皆從辡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辡部 标題:辯biàn 注解:治也。

    治者,理也。

    欲多與辨不别。

    辨者,判也。

    從言在辡之閑。

    謂治獄也。

    會意。

    符蹇切。

    十二部。

    文二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辡部 标題:壬rén 注解:位北方也。

    侌極昜生,月令鄭注:壬之言任也。

    時遇物懷任于下。

    律書曰:壬之為言任也。

    言陽氣任養萬物于下也。

    律曆志曰:懷任于壬。

    釋名曰:壬,妊也。

    陰陽交,物懷妊,至子而萌也。

    故《易》曰:“龍戰于野。

    ”坤上六爻辭。

    戰者,接也。

    釋易之戰字。

    引易者,證陰極陽生也。

    幹□度曰:陽始于亥,幹位在亥。

    文言曰:為其兼于陽,故稱龍。

    許君以亥壬合德。

    亥壬包孕陽氣,至子則滋生矣。

    象人褢妊之形。

    如林切。

    七部。

    承亥壬□子生之叙也。

    故舉坤上六爻辭。

    坤上六在亥。

    壬與巫同意。

    巫像人兩袖舞,壬像人腹大也。

    壬承辛,象人胫。

    胫,任體也。

    冡大一經。

    凡壬之屬皆從壬。

    文一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壬部 标題:癸ɡuǐ 注解:冬時,水土平,可揆度也。

    □□疊韻。

    律書曰:□之為言□也。

    言萬物可□度。

    律曆志曰:陳□于□。

    象水從四方流入地中之形。

    居诔切。

    十五部。

    癸承壬,象人足。

    冡大一經。

    凡癸之屬皆從癸。

    □,籒文,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