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三十四部分
關燈
小
中
大
标題:□juǎn
注解:河東安邑陬也。
從□卷聲。
居遠切。
十四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□部 标題:陭yì 注解:上黨陭氏阪也。
地理志:上黨郡有陭氏縣。
葢因有陭氏阪以名也。
今本郡國志作猗氏,因河東猗氏而誤。
從□奇聲。
于離切。
按當依漢書于義切。
古音在十七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□部 标題:隃shù 注解:北陵西隃鴈門是也。
此八字用爾雅釋地。
郭注曰:鴈門山是也。
史記趙世家作先俞,古西先同音也。
地理志:鴈門郡,秦置,句注山在陰館。
按句注山一名西陉山,一名鴈門山。
今在山西代州西北二十五裡,有鴈門關。
從□。
俞聲。
傷遇切。
古音在四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□部 标題:阮yuán 注解:代郡五阮關也。
地理志:代郡有五原關,阮者正字,原者叚借字也。
成帝紀作五阮關。
如淳曰:近卷反。
從□元聲。
虞遠切。
十四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□部 标題:□kū 注解:大□也。
前雲大□曰陵矣,此雲大□曰哠。
未聞。
一曰右扶風郿有□□。
□又為□名。
從□吿聲。
苦沃切。
三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□部 标題:陚fù 注解:丘名。
從□武聲。
方遇切。
五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□部 标題:□zhēnɡ 注解:丘名。
從□貞聲。
陟盈切。
十一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□部 标題:□dīnɡ 注解:丘名。
從□丁聲,讀若丁。
當經切。
十一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□部 标題:□huī 注解:鄭地阪。
從□為聲。
許為切。
釋文于詭切。
古音在十七部。
《春秋傳》曰:“将會鄭伯于□。
”于當作于,□今經傳皆作鄬。
襄七年十有二月:公會晉侯、宋公、陳侯、衛侯、曹伯、莒子、邾子于鄬。
三經同。
左氏傳曰:及将會于鄬,子驷相,又不禮焉。
句本無鄭伯字,許以此叙鄭事,故增此二字。
凡引古書不無異同者例此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□部 标題:陼zhǔ 注解:如渚者陼丘,水中高者也。
釋水曰:水中可居者曰州,小州曰渚。
釋丘曰:如渚者陼丘。
謂在水中高而平,如水中小州然也。
許本之為說。
今爾雅作小洲曰陼,如陼者陼丘。
溷淆通用。
從□者聲。
當古切。
五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□部 标題:陳chén 注解:宛丘也,韻會有也。
舜後妫滿之所封。
毛傳諩曰:陳者,大皞虙戲氏之墟,帝舜之胄。
有虞阏父者,為周武王陶正,武王賴其利器用,與其神明之後,封其子妫滿于陳,都于宛丘之側,是曰陳胡公。
按今河南陳州府治是其地。
許必言宛丘者,為其字從□也。
毛傳曰:四方高中央下曰宛丘。
卽釋丘之宛中曰宛丘也,陳本大皞之虛正字,俗叚為敶列之敶,陳行而敶廢矣。
從□,從木,大皞以木德王,故字從木。
□聲。
直珍切。
十二部。
□,古文陳。
按古文從□不從木。
〖注〗□、敶,亦古文陳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□部 标題:陶táo 注解:再成丘也。
在濟陰。
釋丘曰:一成為敦丘,再成為陶丘。
禹貢曰:道沇水東流為濟,入于河,泆為熒,東出于陶丘北。
地理志曰:濟陰郡定陶縣。
禹貢陶丘在西南。
按定陶故城在今山東曹州府定陶縣西南,古陶丘在焉。
從□匋聲。
徒刀切。
古音在三部。
《夏書》曰:“東至于陶丘。
”禹貢文。
陶丘有堯城,堯嘗所凥,故堯号陶唐氏。
謂堯始居于陶丘。
後為唐侯,故曰陶唐氏也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□部 标題:□zhào 注解:耕□臿浚出下垆土也。
耕謂耕者也。
臿當依十二篇甾部作疀,古田器。
鬥部引爾雅□謂之疀是也。
郭樸曰:□疀古鍬锸字。
浚者,抒也。
抒者,挹也。
垆者,黑剛土也。
耕者用鍬抒取地下黑剛土謂之□。
釋名曰:锸,插地起土也。
或曰銷,或曰铧。
其闆曰葉。
铧卽木部之□。
□者,□刃臿也。
一曰耕休田也。
謂爰田易耕者。
從□,從土,召聲。
之少切。
二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□部 标題:阽yán 注解:壁危也。
引申為凡物之危。
漢文帝诏曰:或阽于元亡。
如淳曰:阽,近邊欲堕之意。
從□壁高故從□。
占聲。
餘廉切。
古音在七部。
服虔音反坫之坫,孟康音屋檐之檐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□部 标題:除chú 注解:殿陛也。
殿謂宮殿,殿陛謂之除。
因之凡去舊更新皆曰除,取拾級更易之義也。
天保:何福不除。
傳曰:除,開也。
從□取以漸而高之意。
餘聲。
直魚切。
五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□部 标題:階jiē 注解:陛也。
因之凡以漸而□皆曰階。
木部曰:梯,木階也。
從□皆聲。
古諧切。
十五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□部 标題:阼zuò 注解:主階也。
階之在東者。
古者天子踐阼臨祭祀,故國軍曰阼。
從□乍聲。
昨誤切五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□部 标題:陛bì 注解:□高陛也。
□登古今字,古叚□為登也。
自卑而可以登高者,謂之陛。
賈□曰:陛九級上廉遠地,則堂高。
陛無級廉近地,則當卑。
獨□曰:羣臣與至尊言,不敢指斥,故呼在陛下者而吿之。
從□坒聲。
旁禮切。
十五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□部 标題:陔ɡāi 注解:階次也。
近階之處也。
小雅有南陔序曰:南陔,孝子相戒以養也。
束晢詩曰:循
從□卷聲。
居遠切。
十四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□部 标題:陭yì 注解:上黨陭氏阪也。
地理志:上黨郡有陭氏縣。
葢因有陭氏阪以名也。
今本郡國志作猗氏,因河東猗氏而誤。
從□奇聲。
于離切。
按當依漢書于義切。
古音在十七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□部 标題:隃shù 注解:北陵西隃鴈門是也。
此八字用爾雅釋地。
郭注曰:鴈門山是也。
史記趙世家作先俞,古西先同音也。
地理志:鴈門郡,秦置,句注山在陰館。
按句注山一名西陉山,一名鴈門山。
今在山西代州西北二十五裡,有鴈門關。
從□。
俞聲。
傷遇切。
古音在四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□部 标題:阮yuán 注解:代郡五阮關也。
地理志:代郡有五原關,阮者正字,原者叚借字也。
成帝紀作五阮關。
如淳曰:近卷反。
從□元聲。
虞遠切。
十四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□部 标題:□kū 注解:大□也。
前雲大□曰陵矣,此雲大□曰哠。
未聞。
一曰右扶風郿有□□。
□又為□名。
從□吿聲。
苦沃切。
三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□部 标題:陚fù 注解:丘名。
從□武聲。
方遇切。
五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□部 标題:□zhēnɡ 注解:丘名。
從□貞聲。
陟盈切。
十一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□部 标題:□dīnɡ 注解:丘名。
從□丁聲,讀若丁。
當經切。
十一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□部 标題:□huī 注解:鄭地阪。
從□為聲。
許為切。
釋文于詭切。
古音在十七部。
《春秋傳》曰:“将會鄭伯于□。
”于當作于,□今經傳皆作鄬。
襄七年十有二月:公會晉侯、宋公、陳侯、衛侯、曹伯、莒子、邾子于鄬。
三經同。
左氏傳曰:及将會于鄬,子驷相,又不禮焉。
句本無鄭伯字,許以此叙鄭事,故增此二字。
凡引古書不無異同者例此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□部 标題:陼zhǔ 注解:如渚者陼丘,水中高者也。
釋水曰:水中可居者曰州,小州曰渚。
釋丘曰:如渚者陼丘。
謂在水中高而平,如水中小州然也。
許本之為說。
今爾雅作小洲曰陼,如陼者陼丘。
溷淆通用。
從□者聲。
當古切。
五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□部 标題:陳chén 注解:宛丘也,韻會有也。
舜後妫滿之所封。
毛傳諩曰:陳者,大皞虙戲氏之墟,帝舜之胄。
有虞阏父者,為周武王陶正,武王賴其利器用,與其神明之後,封其子妫滿于陳,都于宛丘之側,是曰陳胡公。
按今河南陳州府治是其地。
許必言宛丘者,為其字從□也。
毛傳曰:四方高中央下曰宛丘。
卽釋丘之宛中曰宛丘也,陳本大皞之虛正字,俗叚為敶列之敶,陳行而敶廢矣。
從□,從木,大皞以木德王,故字從木。
□聲。
直珍切。
十二部。
□,古文陳。
按古文從□不從木。
〖注〗□、敶,亦古文陳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□部 标題:陶táo 注解:再成丘也。
在濟陰。
釋丘曰:一成為敦丘,再成為陶丘。
禹貢曰:道沇水東流為濟,入于河,泆為熒,東出于陶丘北。
地理志曰:濟陰郡定陶縣。
禹貢陶丘在西南。
按定陶故城在今山東曹州府定陶縣西南,古陶丘在焉。
從□匋聲。
徒刀切。
古音在三部。
《夏書》曰:“東至于陶丘。
”禹貢文。
陶丘有堯城,堯嘗所凥,故堯号陶唐氏。
謂堯始居于陶丘。
後為唐侯,故曰陶唐氏也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□部 标題:□zhào 注解:耕□臿浚出下垆土也。
耕謂耕者也。
臿當依十二篇甾部作疀,古田器。
鬥部引爾雅□謂之疀是也。
郭樸曰:□疀古鍬锸字。
浚者,抒也。
抒者,挹也。
垆者,黑剛土也。
耕者用鍬抒取地下黑剛土謂之□。
釋名曰:锸,插地起土也。
或曰銷,或曰铧。
其闆曰葉。
铧卽木部之□。
□者,□刃臿也。
一曰耕休田也。
謂爰田易耕者。
從□,從土,召聲。
之少切。
二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□部 标題:阽yán 注解:壁危也。
引申為凡物之危。
漢文帝诏曰:或阽于元亡。
如淳曰:阽,近邊欲堕之意。
從□壁高故從□。
占聲。
餘廉切。
古音在七部。
服虔音反坫之坫,孟康音屋檐之檐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□部 标題:除chú 注解:殿陛也。
殿謂宮殿,殿陛謂之除。
因之凡去舊更新皆曰除,取拾級更易之義也。
天保:何福不除。
傳曰:除,開也。
從□取以漸而高之意。
餘聲。
直魚切。
五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□部 标題:階jiē 注解:陛也。
因之凡以漸而□皆曰階。
木部曰:梯,木階也。
從□皆聲。
古諧切。
十五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□部 标題:阼zuò 注解:主階也。
階之在東者。
古者天子踐阼臨祭祀,故國軍曰阼。
從□乍聲。
昨誤切五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□部 标題:陛bì 注解:□高陛也。
□登古今字,古叚□為登也。
自卑而可以登高者,謂之陛。
賈□曰:陛九級上廉遠地,則堂高。
陛無級廉近地,則當卑。
獨□曰:羣臣與至尊言,不敢指斥,故呼在陛下者而吿之。
從□坒聲。
旁禮切。
十五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□部 标題:陔ɡāi 注解:階次也。
近階之處也。
小雅有南陔序曰:南陔,孝子相戒以養也。
束晢詩曰: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