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三十部分

關燈
aacuten 注解:小矛也。

    矛者,酋矛,長二丈,建于兵車者也。

    其小者可用戰曰鋋。

    坶誓立爾矛是也。

    鄭風、魯頌有二矛。

    秦風有厹矛。

    方言曰:矛或謂之鋋。

    師古注漢書曰:鋋,□把短矛也。

    從金延聲。

    市連切。

    十四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金部 标題:鈗yǔn 注解:侍臣所執兵也。

    從金允聲。

    《周書》曰:“一人冕,執鈗。

    ”讀若允。

    按顧命作執銳。

    僞孔傳雲:銳,矛屬也。

    陸氏音義雲:銳,以稅反。

    不言說文作鈗,讀若允,與其說文作黺,作□,作□,作憑,作□,詳引許書之例不合。

    此可疑一也。

    顧氏玉篇無鈗字,有銳字。

    雲徒會切,矛也。

    在钑鋋之下,铊鏦锬之上,正與說文列字次弟同,惟易鈗為銳耳。

    此可疑二也。

    漢書長揚賦:兖鋋瘢耆。

    張佖引說文同今本以釋兖,謂兖當作鈗。

    是說文今本至南唐張佖乃見之,與小徐本同。

    此可疑三也。

    廣韻十七準無鈗字,惟十四泰銳杜外切,矛也。

    是可知陸法言切韻、孫愐唐韻皆無鈗矣。

    此可疑四也。

    集韻十四太銳徒外切,矛屬。

    毛氏禮部韻略、黃氏韻會皆同。

    以至毛居正六經正誤雲:銳,矛屬。

    許氏說文音兌。

    廣韻徒外切。

    今音以稅切,非也。

    當從說文、廣韻音。

    嶽珂九經三傳沿革例雲:顧命執銳。

    說文以為兵器,注中釋為矛屬。

    是則南宋時所據許書古本尚有釋銳為兵器讀若兌者,非純用大小徐本也。

    此可疑五也。

    □謂顧命本作銳。

    說文亦本有銳,無鈗。

    銳篆廁于鋋下铊上,訓曰矛屬,從金兌聲。

    周書曰:一人冕執銳。

    一曰芒也。

    次出□篆,訓雲籒文銳也。

    今校說文當如是改移,而徑删鈗篆。

    ○又徒外切者,執銳舊音。

    必許雲讀若兌,故相沿如此音也。

    以稅切者,訓芒之音。

    尚書音義以稅反,恐是李昉、陳鄂所擅改,而非陸氏本書也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金部 标題:铊shī 注解:短矛也。

    方言曰:矛,吳揚江淮南楚五湖之閑謂之鍦,或謂之鋋,或謂之縱。

    按鍦卽铊字,廣雅作□。

    晉書:丈八铊矛左右盤。

    從金它聲。

    食遮切。

    古音在十七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金部 标題:鏦cōnɡ 注解:矛也。

    從金從聲。

    七恭切。

    九部。

    今楚江切。

    □,鏦或從彖。

    非聲也。

    未詳。

    玄應曰:字诂雲:古文□二形今作□,同。

    麤亂切。

    字林雲:□,小矛也。

    按□與鏦當是各字而同義。

    從金彖聲,今說文轉寫有誤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金部 标題:锬tán 注解:長矛也。

    本義也。

    史記:锬戈在後。

    又非锬于句□長铩。

    叚為铦利字也。

    劉伯莊雲:四廉反。

    而毛晃讀同剡。

    從金炎聲,讀若老耼。

    徒甘切。

    八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金部 标題:鏠fēnɡ 注解:兵端也。

    兵械也。

    端,物初生之題,引申為凡物之顚與末。

    凡金器之尖曰鏠,俗作鋒,古亦作夆。

    山之顚曰夆,古無峯字。

    從金逢聲。

    敷容切。

    九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金部 标題:镦duì 注解:矛□柲下銅鐏也。

    柲,攢也。

    攢,積竹杖也。

    矛□之矝以積竹杖為之,其首非銅裹而固之□易散,故有銅鐏,故字從金。

    秦風毛傳曰:□,鐏也。

    從金□聲。

    徒對切。

    古音在十三部。

    方言:鐏謂之焊。

    注曰:或名為镦,音頓。

    玄應書卷廿一引說文作镦,而謂梵經作錞乃樂器錞于字。

    然則東晉唐初說文作□可知。

    玉篇、廣韻皆镦為正字。

    錞注同上。

    曲禮:進矛□者前其镦。

    釋文雲又作錞而已。

    舊本皆作□聲,篆作□,今更正。

    《詩》曰:“厹矛□□。

    ”秦風文。

    厹各本作叴,今正。

    □今詩作鋈。

    車部引詩□以觼軜,字亦作□。

    許書無〈□下金〉字之證也。

    以白金固鐏,謂塗銀于銅也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金部 标題:鐏zùn 注解:柲下銅也。

    曲禮曰:進戈者前其鐏,後其刃。

    進矛□者前其镦。

    注雲:後刃,敬也。

    三兵鐏镦雖在下,猶為首也。

    銳底曰鐏,取其鐏地。

    平底曰镦,取其镦地。

    按鐏地,可入地。

    镦地,箸地而已。

    知古镦讀如敦也。

    鄭析言之。

    許渾言不析者,葢銳鈍皆可為,非必戈銳而矛□鈍也。

    曲禮或互文耳。

    從金尊聲。

    徂寸切。

    十三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金部 标題:镠liú 注解:弩睂也。

    從金翏聲。

    力幽切。

    三部。

    一曰黃金之美者。

    見爾雅釋器。

    鄭本尚書厥貢镠□注同。

    漢地理志亦作镠。

    韋昭雲:紫磨金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金部 标題:□hóu 注解:矢金族翦羽謂之□。

    族各本作镞,今正。

    □部曰:族,矢鏠也,束之族族也。

    是可以證矣。

    大雅傳曰:□矢參亭。

    參亭者,考工記所謂一在前,二在後也。

    釋器曰:金镞翦羽謂之□。

    從金矦聲。

    乎鈎切。

    四部。

    按此篆锴無,铉有。

    考儀禮記作□矢。

    羽部□,羽本也。

    一曰羽初生皃。

    翦,羽生也。

    一曰矢羽。

    然則□矢以翦羽得名,不以金族為義。

    小徐本是,大徐非也,當從小徐删正。

    ○按爾雅翦羽、不翦羽,依許說一有羽,一無羽也。

    孫炎訓翦為□,非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金部 标題:镝dí 注解:矢鏠也。

    謂矢族之入物者。

    古亦作鍉,是聲啻聲同部也。

    從金啇聲。

    都曆切。

    十六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金部 标題:铠kǎi 注解:甲也。

    甲本十幹之首,從木戴孚甲之象,因引申為甲冑字。

    古曰甲,漢人曰铠。

    故漢人以铠釋甲。

    從金豈聲。

    苦亥切。

    古音在一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金部 标題:焊hàn 注解:臂铠也。

    管子戒曰:弛弓脫焊。

    房注:焊所以扞弦。

    按房非也。

    禮射時箸左臂者謂之遂,亦謂之拾。

    若戰陣所用臂铠謂之焊,□臂皆箸之。

    又非無事時所箸臂衣謂之鞴也。

    從金幹聲。

    矦旰切。

    十四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金部 标題:铔yā 注解:铔鍜,疊韻字也。

    頸铠也。

    漢□法志:三屬之甲。

    蘇林曰:三屬者,兜鍪也,盆領也,髀裈也。

    按盆疑當作益,益領卽铔鍜。

    許□部曰:兜鍪,首铠也。

    冃部曰:冑,兜鍪也。

    此雲铔鍜,頸铠也,則與蘇說三屬同矣。

    從金亞聲。

    烏牙切。

    古音在五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金部 标題:鍜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