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三十部分
關燈
小
中
大
标題:镛yōnɡ
注解:大鐘謂之镛。
爾雅文。
大雅、商頌毛傳皆同。
惟商頌字作庸,古文叚借。
考工記曰:大鐘十分其□閑以其一為之厚。
從金庸聲。
餘封切。
九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金部 标題:鐘zhōnɡ 注解:樂鐘也。
當作金樂也。
秋分之音,萬物穜成,故謂之鐘。
萬故謂之鐘五字今補。
猶□者春分之音,萬物郭皮甲而出故謂之□。
笙者正月之音,物生故謂之笙。
管者十二月之音,物開地牙故謂之管也。
鐘與穜疊韻。
從金童聲。
職茸切。
九部。
經傳多作锺,叚借酒器字。
古者□作鐘。
葢出世本作篇。
銿,鐘或從甬。
鐘柄曰甬,故取以成字。
甬亦聲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金部 标題:钫fānɡ 注解:方鐘也。
廣韻曰:镬屬。
今義也。
從金方聲。
形聲包會意。
府良切。
十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金部 标題:镈bó 注解:镈鱗也。
也衍。
鐘上橫木上金□也。
縣鐘者直曰□,橫曰筍。
考工記雲:鱗屬以為筍。
明堂位雲:夏後氏之龍簨虡。
注雲:飾簨以鱗屬,又于龍上刻畫之為重牙。
然則橫木刻為龍,而以黃金塗之,光□爛然,是之謂镈鱗。
镈之言薄也,迫也,以金傅箸之也。
徐廣之言車亦曰金薄蟉龍。
徐楚金以金博山釋之。
随書音樂志雲:近代加金博山于簨上。
此非許所謂。
淮南說金尊雲:華藻镈鮮。
镈之意略同耳。
镈訓迫。
故田器曰镈,周頌之镈,毛曰鎒也。
鄭注考工記曰田器,正謂鎒迫地披艹而有此偁。
釋名以為镈亦鉏類。
镈,迫也。
今本釋名用鑮,非。
從金尃聲。
補各切。
五部。
一曰田器。
《詩》曰:“庤乃錢镈。
”周頌文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金部 标題:锽huánɡ 注解:鐘聲也。
從金皇聲。
乎光切。
十部。
《詩》曰:“鐘□锽锽。
”周頌文。
今詩作□□。
毛傳曰:和也。
按□,大也。
故聲之大,字多從□。
詩曰:其泣□□。
□□厥聲。
玉部曰:□,玉聲也。
執競以□統于鐘,總言□□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金部 标題:鎗chēnɡ 注解:鎗鏓,二字各本無。
今依全書例補之。
雙聲字也。
鐘聲也。
引申為他聲。
詩采□:八鸾鎗鎗。
毛曰:聲也。
韓奕作将将,烈祖作鸧鸧,皆叚借字。
或作锵锵,乃俗字。
漢書禮樂志铿鎗,藝文志作铿锵,廣雅作銵鎗。
從金倉聲。
楚庚切。
按古音七羊反,在十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金部 标題:鏓cōnɡ 注解:鎗鏓也。
學記曰:善待問者如撞鐘,叩之以小者則小鳴,叩之以大者則大鳴。
待其松容,然後盡其聲。
注曰:松容謂重撞擊也。
鎗鏓善狀鐘聲,今尟用此者。
從金悤聲。
倉紅切。
九部。
一曰大鑿,中木也。
中木也各本作平木者。
玉篇,廣韻竟作平木器,今正。
鑿非平木之器。
馬融長笛賦:鏓硐隤墜。
李注雲:說文曰:鏓,大鑿中木也。
然則以木通其中皆曰鏓也。
今按中讀去聲。
許正謂大鑿入木曰鏓,與種植舂杵聲義皆略同。
詩曰:鑿冰沖沖。
傳曰:沖沖,鑿冰之意。
今四川富順縣卭州鑿鹽井,深數十丈,口徑不及尺,以□為杵,架高缒而鑿之,俗偁中井。
中讀平聲。
其實當作此鏓字。
囪者多孔,蔥者空中,聰者耳順,義皆相類。
凡字之義必得諸字之聲者如此。
釋名曰:□言輻□入毂中也。
□入正鏓入之訛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金部 标題:铮zhēnɡ 注解:金聲也。
後漢書曰:□中铮铮。
□堅則聲異也。
玉篇雲:铮同鎗。
非是。
從金争聲。
側莖切。
十一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金部 标題:镗tānɡ 注解:鐘□之聲也。
□部曰:鼞,□聲也。
引詩擊□其鼞,為其字之從□也。
此引詩擊□其镗,葢有韓、毛之異與。
邶風傳曰:镗,擊□聲也。
許以其從金,故先之以鐘曰鐘□之聲。
相如賦作闛□。
司馬法曰:□聲不過阊。
皆叚借字。
從金堂聲。
土郞切。
十部。
《詩》曰:“擊□其镗。
”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金部 标題:鑋qìnɡ 注解:金聲也。
從金輕聲。
苦定切。
十一部。
篇、韻皆有去盈切。
讀若《春秋傳》“□而乘它車”。
昭公廿六年左氏傳文。
今左傳作鑋而乗他車,則不可通矣。
□,葢卽胫字,亦或作踁。
林雍旣□足,乃以胫築地而行,故謂之胫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金部 标題:镡xín 注解:劍鼻也。
考工記、曲禮、少儀所謂劍首也。
通藝錄曰:劍鼻謂之镡,镡謂之珥,又謂之環。
一謂之劍口。
有孔曰口,視其旁如耳然曰珥,面之曰鼻,對末言之曰首。
玉裁按:莊子說劍凡五事,曰鋒锷脊镡夾。
鋒者其端,許書之鏠字,左傳所謂劍末也。
锷者其刃,許之□字。
脊者其身中隆處,記因之有□從臘廣之偁也。
镡者其鼻,玉部所謂設璏處也。
夾者其柄,镡在其端,記所謂莖,許刀部所謂□也。
印鼻、劍鼻、瓜鼻皆謂鼻者。
鼻猶初也。
始生子為鼻子。
從金□聲。
徐林切。
七部。
廣韻徒含切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金部 标題:镆mò 注解:镆釾,大□也。
大徐無大□字。
小徐及臣瓒賈誼傳注、李善羽獵賦注、李賢杜笃傳注引許皆同。
淺人但知莫邪為劍,故删之也。
應劭、司馬貞、顔師古皆主劍說,非許意。
史記趙良、司馬相如皆雲幹将之雄□。
張揖曰:吳王劍師幹将所造者也。
然則幹将、莫邪古說皆謂□矣。
從金□聲。
慕各切。
五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金部 标題:釾yé 注解:镆釾也。
從金牙聲。
以遮切。
古音在五部。
疊韻字也。
漢郭究碑作铘。
杜笃傳注引同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金部 标題:镖biāo 注解:刀削末銅也。
削者,刀鞞也。
私妙切。
俗作韒。
刀室之末,以銅飾之曰镖。
鞞用革,故其末飾銅耳。
而高誘注天文訓雲:标讀如刀末為镖。
通俗文曰:刀鋒為□。
皆自刀言,不自刀室言,與許說異矣。
從金□聲。
撫招切。
二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金部 标題:钑sà 注解:鋋也。
廣韻雲:□也。
又雲:钑镂。
皆非古義。
從金及聲。
稣合切。
七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金部 标題:鋋ch&
爾雅文。
大雅、商頌毛傳皆同。
惟商頌字作庸,古文叚借。
考工記曰:大鐘十分其□閑以其一為之厚。
從金庸聲。
餘封切。
九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金部 标題:鐘zhōnɡ 注解:樂鐘也。
當作金樂也。
秋分之音,萬物穜成,故謂之鐘。
萬故謂之鐘五字今補。
猶□者春分之音,萬物郭皮甲而出故謂之□。
笙者正月之音,物生故謂之笙。
管者十二月之音,物開地牙故謂之管也。
鐘與穜疊韻。
從金童聲。
職茸切。
九部。
經傳多作锺,叚借酒器字。
古者□作鐘。
葢出世本作篇。
銿,鐘或從甬。
鐘柄曰甬,故取以成字。
甬亦聲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金部 标題:钫fānɡ 注解:方鐘也。
廣韻曰:镬屬。
今義也。
從金方聲。
形聲包會意。
府良切。
十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金部 标題:镈bó 注解:镈鱗也。
也衍。
鐘上橫木上金□也。
縣鐘者直曰□,橫曰筍。
考工記雲:鱗屬以為筍。
明堂位雲:夏後氏之龍簨虡。
注雲:飾簨以鱗屬,又于龍上刻畫之為重牙。
然則橫木刻為龍,而以黃金塗之,光□爛然,是之謂镈鱗。
镈之言薄也,迫也,以金傅箸之也。
徐廣之言車亦曰金薄蟉龍。
徐楚金以金博山釋之。
随書音樂志雲:近代加金博山于簨上。
此非許所謂。
淮南說金尊雲:華藻镈鮮。
镈之意略同耳。
镈訓迫。
故田器曰镈,周頌之镈,毛曰鎒也。
鄭注考工記曰田器,正謂鎒迫地披艹而有此偁。
釋名以為镈亦鉏類。
镈,迫也。
今本釋名用鑮,非。
從金尃聲。
補各切。
五部。
一曰田器。
《詩》曰:“庤乃錢镈。
”周頌文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金部 标題:锽huánɡ 注解:鐘聲也。
從金皇聲。
乎光切。
十部。
《詩》曰:“鐘□锽锽。
”周頌文。
今詩作□□。
毛傳曰:和也。
按□,大也。
故聲之大,字多從□。
詩曰:其泣□□。
□□厥聲。
玉部曰:□,玉聲也。
執競以□統于鐘,總言□□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金部 标題:鎗chēnɡ 注解:鎗鏓,二字各本無。
今依全書例補之。
雙聲字也。
鐘聲也。
引申為他聲。
詩采□:八鸾鎗鎗。
毛曰:聲也。
韓奕作将将,烈祖作鸧鸧,皆叚借字。
或作锵锵,乃俗字。
漢書禮樂志铿鎗,藝文志作铿锵,廣雅作銵鎗。
從金倉聲。
楚庚切。
按古音七羊反,在十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金部 标題:鏓cōnɡ 注解:鎗鏓也。
學記曰:善待問者如撞鐘,叩之以小者則小鳴,叩之以大者則大鳴。
待其松容,然後盡其聲。
注曰:松容謂重撞擊也。
鎗鏓善狀鐘聲,今尟用此者。
從金悤聲。
倉紅切。
九部。
一曰大鑿,中木也。
中木也各本作平木者。
玉篇,廣韻竟作平木器,今正。
鑿非平木之器。
馬融長笛賦:鏓硐隤墜。
李注雲:說文曰:鏓,大鑿中木也。
然則以木通其中皆曰鏓也。
今按中讀去聲。
許正謂大鑿入木曰鏓,與種植舂杵聲義皆略同。
詩曰:鑿冰沖沖。
傳曰:沖沖,鑿冰之意。
今四川富順縣卭州鑿鹽井,深數十丈,口徑不及尺,以□為杵,架高缒而鑿之,俗偁中井。
中讀平聲。
其實當作此鏓字。
囪者多孔,蔥者空中,聰者耳順,義皆相類。
凡字之義必得諸字之聲者如此。
釋名曰:□言輻□入毂中也。
□入正鏓入之訛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金部 标題:铮zhēnɡ 注解:金聲也。
後漢書曰:□中铮铮。
□堅則聲異也。
玉篇雲:铮同鎗。
非是。
從金争聲。
側莖切。
十一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金部 标題:镗tānɡ 注解:鐘□之聲也。
□部曰:鼞,□聲也。
引詩擊□其鼞,為其字之從□也。
此引詩擊□其镗,葢有韓、毛之異與。
邶風傳曰:镗,擊□聲也。
許以其從金,故先之以鐘曰鐘□之聲。
相如賦作闛□。
司馬法曰:□聲不過阊。
皆叚借字。
從金堂聲。
土郞切。
十部。
《詩》曰:“擊□其镗。
”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金部 标題:鑋qìnɡ 注解:金聲也。
從金輕聲。
苦定切。
十一部。
篇、韻皆有去盈切。
讀若《春秋傳》“□而乘它車”。
昭公廿六年左氏傳文。
今左傳作鑋而乗他車,則不可通矣。
□,葢卽胫字,亦或作踁。
林雍旣□足,乃以胫築地而行,故謂之胫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金部 标題:镡xín 注解:劍鼻也。
考工記、曲禮、少儀所謂劍首也。
通藝錄曰:劍鼻謂之镡,镡謂之珥,又謂之環。
一謂之劍口。
有孔曰口,視其旁如耳然曰珥,面之曰鼻,對末言之曰首。
玉裁按:莊子說劍凡五事,曰鋒锷脊镡夾。
鋒者其端,許書之鏠字,左傳所謂劍末也。
锷者其刃,許之□字。
脊者其身中隆處,記因之有□從臘廣之偁也。
镡者其鼻,玉部所謂設璏處也。
夾者其柄,镡在其端,記所謂莖,許刀部所謂□也。
印鼻、劍鼻、瓜鼻皆謂鼻者。
鼻猶初也。
始生子為鼻子。
從金□聲。
徐林切。
七部。
廣韻徒含切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金部 标題:镆mò 注解:镆釾,大□也。
大徐無大□字。
小徐及臣瓒賈誼傳注、李善羽獵賦注、李賢杜笃傳注引許皆同。
淺人但知莫邪為劍,故删之也。
應劭、司馬貞、顔師古皆主劍說,非許意。
史記趙良、司馬相如皆雲幹将之雄□。
張揖曰:吳王劍師幹将所造者也。
然則幹将、莫邪古說皆謂□矣。
從金□聲。
慕各切。
五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金部 标題:釾yé 注解:镆釾也。
從金牙聲。
以遮切。
古音在五部。
疊韻字也。
漢郭究碑作铘。
杜笃傳注引同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金部 标題:镖biāo 注解:刀削末銅也。
削者,刀鞞也。
私妙切。
俗作韒。
刀室之末,以銅飾之曰镖。
鞞用革,故其末飾銅耳。
而高誘注天文訓雲:标讀如刀末為镖。
通俗文曰:刀鋒為□。
皆自刀言,不自刀室言,與許說異矣。
從金□聲。
撫招切。
二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金部 标題:钑sà 注解:鋋也。
廣韻雲:□也。
又雲:钑镂。
皆非古義。
從金及聲。
稣合切。
七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金部 标題:鋋ch&