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二十九部分

關燈
标題:蓥yìnɡ 注解:器也。

    謂摩锃之器也,以金為之。

    爾雅注曰:鸊鷉膏中蓥刀。

    從金,熒省聲,讀若銑。

    烏定切。

    十一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金部 标題:鑯jiān 注解:□器也。

    葢銳利之器。

    郭注爾雅用為今之尖字。

    融丘,鑯頂者。

    從金韱聲。

    子廉切。

    七部。

    一曰镌也。

    镌,大徐誤作□。

    镌者,穿木琢石也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金部 标題:錠dìnɡ 注解:镫也。

    廣韻曰:豆有足曰錠,無足曰镫。

    玄應引聲類無豆字,誤矣。

    從金定聲。

    丁定切。

    十一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金部 标題:镫dēnɡ 注解:錠也。

    祭統曰:夫人薦豆執校,執醴授之執镫。

    注曰:校,豆中央直者也。

    镫,豆下跗也。

    執醴者以豆授夫人,執其下跗,夫人受之,執其中央直者。

    按跗,說文作柎,闌足也。

    镫有柎,則無足曰镫之說未可信。

    豆之遺制為今俗用燈盞。

    徐氏兄弟遂以膏镫解說文,誤矣。

    生民傳曰:木曰豆,瓦曰登。

    豆薦菹醢,登薦大羹。

    箋雲:祀天用瓦豆,陶器質也。

    然則瓦登用于祭天。

    廟中之镫,笵金為之,故其字從金。

    從金登聲。

    都滕切。

    六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金部 标題:鏶jí 注解:鍱也。

    從金集聲。

    秦入切。

    七部。

    鍓,鏶或從咠。

    咠聲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金部 标題:鍱yè 注解:鏶也。

    此謂金銅鐵椎薄成葉者。

    齊謂之鍱。

    從金枼聲。

    與涉切。

    七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金部 标題:鏟chǎn 注解:鏶也。

    從金産聲。

    初限切。

    十四部。

    一曰平□。

    謂以剛□削平柔□也。

    廣韻曰:鏟,平木器也。

    凡鏟削多用此字,俗多用刬字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金部 标題:爐lú 注解:方爐也。

    方對圜言之。

    凡□炭之器曰爐。

    定公三年左傳:邾莊公自投于床,廢于爐炭,爛,遂卒。

    從金盧聲。

    洛乎切。

    五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金部 标題:旋xuàn 注解:圜爐也。

    玄應曰:周成難字作檈,謂以繩轉軸裁木為器曰擐。

    按圜爐之義之引申也。

    古文苑美人賦:金帀熏香。

    說者以為圜爐。

    從金旋聲。

    辭戀切。

    十四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金部 标題:□tí 注解:器也。

    從金虒聲。

    杜兮切。

    十六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金部 标題:鐪lǔ 注解:煎膠器也。

    煎,熬也。

    膠,作之以皮,故熬之而後成。

    從金虜聲。

    郞古切。

    五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金部 标題:扣kòu 注解:金飾器口。

    謂以金塗器口。

    許所謂錯金,今俗所謂鍍金也。

    漢舊儀:大官尚食,用黃金扣器。

    中官私官尚食,用白銀扣器。

    後漢和熹鄧皇後紀:蜀漢扣器。

    班固西都賦:玄墀扣切。

    謂金塗門限也。

    切者,門限。

    吳語:三軍皆嘩扣以振旅。

    韋曰:嘩扣,喧呼。

    此扣乃叚借字。

    從金口。

    會意。

    口亦聲。

    苦厚切。

    四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金部 标題:錯cuò 注解:金塗也。

    塗俗作塗,又或作□,謂以金措其上也。

    或借為措字,措者,置也。

    或借為摩厝字,厝者,厲石也。

    或借為□逪字,東西曰□,邪行曰逪也。

    從金□聲。

    倉各切。

    五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金部 标題:□yǔ 注解:鉏□也。

    鉏音床呂切,□音魚巨切,疊韻字。

    齒部龃龉,齒不相值也。

    鉏□,葢亦器之能相抵拒錯摩者,故廣韻以不相當釋鉏铻。

    周禮玉人注雲驵牙,左傳人有名鉏吾者,皆此二者之同音叚借。

    從金禦聲。

    魚舉切。

    五部。

    铻,□或從吾。

    吾古讀如魚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金部 标題:锜yǐ 注解:鉏□也。

    豳風:旣破我斧,又缺我锜。

    傳曰:□屬曰锜。

    此葢所謂鉏□者與。

    字或作奇。

    從金奇聲。

    魚绮切。

    古音在十七部。

    按豳風音義巨宜反。

    江淮之閑謂釜锜。

    大徐锜上有曰字。

    召南:維锜及釡。

    傳曰:锜,釡屬,有足曰锜。

    方言曰:鍑,江淮陳楚之閑謂之锜。

    郭雲:或曰三腳釡也,音技。

    按詩、左傳皆锜、釡并言,然則本以有足别于釡,而江淮語同之耳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金部 标題:锸chā 注解:□衣針也。

    □各本作郭,今正。

    郭者,齊之郭氏虛也。

    □者,城□,民所度居也。

    古無廓字,隻用郭字,其實當用□,如□下雲郭皮甲而出。

    此雲郭衣,皆謂恢廓,張衣于版,以針密韱其周使伸直。

    今之治裘者正如此,是曰□衣。

    其針曰锸,锸之言深入也,以為鍬臿字者,失之遠矣。

    從金臿聲。

    楚洽切。

    八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四卷□金部 标題:鉥shù 注解:綦針也。

    綦疑當作長。

    管子:一女必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