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二十八部分

關燈
标題:勤qín 注解:勞也。

    慰其勤亦曰勤。

    從力堇聲。

    巨巾切。

    按巾當作斤。

    十三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三卷□力部 标題:加jiā 注解:語相譄加也。

    譄各本作增。

    今正。

    增者,益也。

    義不與此同。

    譄下曰:加也。

    誣下曰:加也。

    此雲語相譄加也。

    知譄誣加三字同義矣。

    誣人曰譄:亦曰加。

    故加從力。

    論語曰: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,吾亦欲無加諸人。

    馬融曰:加,陵也。

    袁宏曰:加,不得理之謂也。

    劉知幾史通曰:承其誣□,重以加諸。

    韓愈争臣論曰:吾聞君子不欲加諸人,而惡讦以為直者。

    皆得加字本義。

    引申之,凡據其上曰加,故加巢卽架巢。

    從力口。

    謂有力之口也。

    會意。

    古牙切。

    十七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三卷□力部 标題:□háo 注解:健也。

    健者,伉也。

    此豪傑眞字。

    自叚豪為之,而□廢矣。

    豪,豕鬣如筆管者。

    從力敖聲。

    讀若豪。

    五牢切。

    按當乎刀切。

    二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三卷□力部 标題:勇yǒnɡ 注解:氣也。

    氣,雲氣也。

    引申為人充體之氣之偁。

    力者,筋也。

    勇者,氣也。

    氣之所至,力亦至焉。

    心之所至,氣乃至焉。

    故古文勇從心。

    左傳曰:共享之謂勇。

    從力甬聲。

    餘隴切。

    九部。

    □,勇或從戈用。

    恿,古文勇,從心。

    孟子曰:志氣之帥也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三卷□力部 标題:勃bó 注解:排也。

    排者,擠也。

    今俗語謂以力旋轉曰勃,當用此字。

    論語:色孛如也。

    許所引乃本字本義,謂□孛,盛氣也。

    今論叚借勃字,殊失其恉。

    從力孛聲。

    蒲□切。

    十五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三卷□力部 标題:勡piào 注解:劫也。

    以力脅止人而取其物也。

    賈誼傳曰:盜者白晝大都之中,勡吏而奪之金。

    貨殖傳曰:攻剽椎埋。

    按此篆諸書多從刀。

    而許刀部剽下曰:一曰剽劫人也。

    是在許時固從力從刀并行,二形不必有是非矣。

    從力□聲。

    匹妙切。

    二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三卷□力部 标題:劫jié 注解:人欲去,□力脅止曰劫。

    脅猶迫也。

    俗作愶。

    古無其字,用脅而已。

    以力止人之去曰劫,不專謂盜。

    而盜禦人于國門之外亦劫也。

    太史公曰:劫人作奸。

    或曰□力去曰劫。

    用力而逃也。

    從力去。

    依韻會補此三字,二義皆力去也。

    此篆從力。

    而俗作刦,從刀。

    葢刀與力相淆之處固多矣。

    居怯切。

    八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三卷□力部 标題:饬chì 注解:緻臤也。

    臤者,堅也。

    緻者,送詣也。

    緻之于堅,是之謂饬。

    考工記曰:審曲面勢以饬五材。

    謂五材皆必堅緻也。

    又曰:饬力以長地材。

    謂整頓其人力也。

    凡人物皆得雲饬,饬人而筋骸束矣,饬物而器用精良矣。

    其字形與飾相似,故古書多有互訛者。

    飾在外,饬在内,其義不同。

    竊謂許書工下雲巧飾也,當作巧也,饬也。

    饬卽記所謂饬五材,辨民器,謂之百工,不徒修飾其外而已。

    凡經傳子史之訛皆可意正之。

    饬與敕義略相近。

    敕,誡也。

    從人力,食聲。

    讀若敕。

    恥力切。

    一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三卷□力部 标題:劾hé 注解:灋有辠也。

    法者,謂以法施之。

    廣韻曰:劾,推窮罪人也。

    從力亥聲。

    按此字俗作□,從刄。

    恐從刀則混于刀部之刻也。

    胡槩切。

    一部。

    亦入海韻、代韻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三卷□力部 标題:募mù 注解:廣求之也。

    依光武紀注增之字。

    從力□聲。

    莫故切。

    五部。

    文四十 重六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三卷□力部 标題:劦xié 注解:同力也。

    同力者,龢也。

    龢,調也。

    從三力。

    會意。

    胡頰切。

    按此字本音戻。

    力制切。

    十五部。

    淺人□謂與恊□協同音,而不知三字皆以劦會意,非以形聲也。

    惟不以劦為聲,故三字皆在八部,而劦聲之荔珕則皆力制切,在十五部。

    《山海經》曰:“惟号之山,其風若劦。

    ”北山經曰:母逢之山,北望雞号之山,其風如□。

    郭傳:□,急風皃也。

    音戾。

    或雲飄風也。

    按郭本與許所據不同。

    郭江賦用□字,許意葢謂其風如幷力而起也。

    凡劦之屬皆從劦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三卷□劦部 标題:恊xié 注解:同心之龢也。

    同心一如同力,故從劦心會意。

    從劦心。

    胡頰切。

    八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三卷□劦部 标題:□xié 注解:同思之龢也。

    同思如同力。

    從劦思。

    胡頰切。

    八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三卷□劦部 标題:協xié 注解:同衆之龢也。

    各本作衆之和同,非是。

    今正。

    同衆之和,一如同力。

    從劦十。

    十,衆也。

    胡頰切。

    八部。

    葉,古文協,從口十。

    字見周禮大史協事注,曰故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