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二十六部分
關燈
小
中
大
韻曰:吳人謂堤封為埂,今江東語謂畦埒為埂。
此又别一方語,非許所謂。
從土□聲。
讀若井汲□。
古杏切。
古音在十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三卷□土部 标題:圹kuànɡ 注解:塹穴也。
謂塹地為穴也,墓穴也。
周禮方相氏,及墓入圹。
以戈擊四隅。
鄭曰:圹,穿地中也。
從土廣聲。
苦謗切。
十部。
一曰大也。
孟子曰:水之就下,獸之走圹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三卷□土部 标題:垲kǎi 注解:高燥也。
燥者,幹也。
左傳:請更諸爽垲者。
杜曰:爽,明也。
垲,燥也。
從土豈聲。
苦亥切。
十五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三卷□土部 标題:毀huǐ 注解:缺也。
缺者,器破也。
因為凡破之偁。
從土,毇省聲。
許委切。
十六部。
□,古文毀,從□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三卷□土部 标題:壓yā 注解:壞也。
此與廠部厭義絕不同。
而學者多不能辨。
廣韻壓下雲:鎭也,降也,笮也,乃皆厭之訓也。
一曰□補也。
從土厭聲。
烏狎切。
七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三卷□土部 标題:壞huài 注解:敗也。
敗者,毀也。
從土褱聲。
下怪切。
十五部。
按毀壞字皆謂自毀、自壞。
而人毀之、人壞之其義同也。
不必有二音。
□,籒文壞,從攴。
□,古文壞省。
褱省聲也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三卷□土部 标題:坷kě 注解:坎坷也。
坎坷雙聲,謂不平也。
從土可聲。
康我切。
十七部。
梁國甯陵有坷亭。
郡國志,梁國甯陵,故屬陳留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三卷□土部 标題:□xià 注解:□也。
與缶部之罅音義皆同。
從土虖聲。
評訝切。
古音在五部。
□,□或從□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三卷□土部 标題:坼chè 注解:裂也。
裂者,缯餘也。
因以為凡隙之偁。
從土□聲。
醜格切。
古音在五部,讀如托。
《詩》曰:“不□不疈。
”大雅生民文。
今詩作副。
許作□者,所據用籒文也。
毛傳曰:不坼不副,言,易也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三卷□土部 标題:坱yǎnɡ 注解:□埃也。
塵者,鹿行土也。
引申為土飛揚之偁。
坱者,塵埃廣大之皃也。
賈□賦曰:大鈞播物兮坱圠無垠。
王逸楚辭注曰:坱,霧昧皃。
從土央聲。
于亮切。
十部。
按文□烏黨切。
篇、韻皆同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三卷□土部 标題:塺méi 注解:□也。
楚辭:愈氛霧其如塺。
王逸曰:塺,塵也。
按塺之言蒙也。
從土麻聲。
亡果切。
十七部。
廣韻去聲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三卷□土部 标題:塿lǒu 注解:塺土也。
從土婁聲。
洛侯切。
四部,俗書附婁作培塿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三卷□土部 标題:坋fèn 注解:□也。
凡為細末糁物若被物者皆曰坋。
如左氏芥其雞。
賈逵雲:季氏搗芥為末,播其雞翼,可以坌郈氏雞。
五行志,棄灰于道者黥。
孟康雲:商鞅以棄灰于道必坋人,坋人必鬥。
故設黥□以絕其源,貨殖傳胃脯。
晉灼雲:燖羊胃以末椒姜坋之,皆是也。
其音則後漢東夷傳注引說文蒲頓反為長,今俗語如蓬去聲,按坋之言被也。
從土分聲。
房吻切。
十三部。
一曰坋,大防也。
周南傳曰。
墳,大防也。
許釋墳乃墓,然則汝墳乃叚借字也。
此義音當平聲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三卷□土部 标題:□fèi 注解:□也。
塵玉篇作塺,□之言沸也。
從土非聲。
房未切。
十五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三卷□土部 标題:埃āi 注解:□也。
莊子曰:野馬也。
塵埃也,生物之以息相吹也。
絫言之曰塵埃。
從土矣聲。
烏開切。
一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三卷□土部 标題:□yī 注解:□埃也。
埃當從玉篇作□,□之言翳也。
從土殹聲。
烏雞切。
十五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三卷□土部 标題:垽yìn 注解:澱也。
水部曰:澱,滓垽也。
是二篆為轉注。
二字義同,音亦同部。
從土沂聲。
魚僅切。
十三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三卷□土部 标題:垢ɡòu 注解:濁也。
濁,水部曰水名也。
而濁穢字用之。
從土後聲。
古厚切。
四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三卷□土部 标題:□yì 注解:天侌□起也。
依玉篇補起字較完。
《詩》曰:“□其陰。
”邶風終風文。
今詩□作曀。
毛傳曰:如常陰曀曀然。
許所據作□,其訓曰天陰塵。
葢雨部所雲天氣下地不應曰霿。
霿,晦也。
從土壹聲。
于計切。
十二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三卷□土部 标題:壞pī 注解:丘一成者也。
一各本作再。
今正。
水經注曰:河水又東徑成臯大伾山下。
爾雅:山一成謂之伾,許愼、呂忱等并以為丘一成也。
孔安國以為再成曰伾。
據此,是俗以孔傳改易許書,今本非善長所見也。
一曰瓦未燒。
今俗謂土壞,古語也。
瓦者、土器已燒之緫名。
然則壞者,凡土器未燒之緫名也。
此與墼字異義同,但墼專謂磚耳。
國語:趙□子使尹铎堕晉陽壘培,尹铎增之。
韋注:壘墼曰培。
此培字正壞之叚借。
月令:壞垣牆,壞城郭。
注曰:壞,益也。
是又叚壞為培也。
從土不聲。
芳桮切。
古音在一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三卷□土部 标題:垤dié 注解:蟻封也。
蟻封者,其土似封畍之高。
故謂之封。
周禮注:聚土曰封,此亦其意也。
詩毛傳曰:垤,蟻冢也,按垤之言突也。
從土至聲。
徒結切。
十二部。
《詩》曰:“雚鳴于垤。
”豳風東山文。
雚各本作鹳。
今依萑部所引詩更正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三卷□土部 标題:坥qū 注解:益州部謂螾場曰坥。
郡國志:自漢中至犍為屬國郡國十二,益州刺史部也。
螾,丘蚓也。
場,失羊切。
俗作場,古作壤。
谷梁傳:吐者外壤,食者内壤,徐邈、麋信皆作場。
音傷,是也。
螾場謂其外吐之土。
方言曰:梁宋之閑蚍蜉□
此又别一方語,非許所謂。
從土□聲。
讀若井汲□。
古杏切。
古音在十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三卷□土部 标題:圹kuànɡ 注解:塹穴也。
謂塹地為穴也,墓穴也。
周禮方相氏,及墓入圹。
以戈擊四隅。
鄭曰:圹,穿地中也。
從土廣聲。
苦謗切。
十部。
一曰大也。
孟子曰:水之就下,獸之走圹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三卷□土部 标題:垲kǎi 注解:高燥也。
燥者,幹也。
左傳:請更諸爽垲者。
杜曰:爽,明也。
垲,燥也。
從土豈聲。
苦亥切。
十五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三卷□土部 标題:毀huǐ 注解:缺也。
缺者,器破也。
因為凡破之偁。
從土,毇省聲。
許委切。
十六部。
□,古文毀,從□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三卷□土部 标題:壓yā 注解:壞也。
此與廠部厭義絕不同。
而學者多不能辨。
廣韻壓下雲:鎭也,降也,笮也,乃皆厭之訓也。
一曰□補也。
從土厭聲。
烏狎切。
七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三卷□土部 标題:壞huài 注解:敗也。
敗者,毀也。
從土褱聲。
下怪切。
十五部。
按毀壞字皆謂自毀、自壞。
而人毀之、人壞之其義同也。
不必有二音。
□,籒文壞,從攴。
□,古文壞省。
褱省聲也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三卷□土部 标題:坷kě 注解:坎坷也。
坎坷雙聲,謂不平也。
從土可聲。
康我切。
十七部。
梁國甯陵有坷亭。
郡國志,梁國甯陵,故屬陳留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三卷□土部 标題:□xià 注解:□也。
與缶部之罅音義皆同。
從土虖聲。
評訝切。
古音在五部。
□,□或從□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三卷□土部 标題:坼chè 注解:裂也。
裂者,缯餘也。
因以為凡隙之偁。
從土□聲。
醜格切。
古音在五部,讀如托。
《詩》曰:“不□不疈。
”大雅生民文。
今詩作副。
許作□者,所據用籒文也。
毛傳曰:不坼不副,言,易也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三卷□土部 标題:坱yǎnɡ 注解:□埃也。
塵者,鹿行土也。
引申為土飛揚之偁。
坱者,塵埃廣大之皃也。
賈□賦曰:大鈞播物兮坱圠無垠。
王逸楚辭注曰:坱,霧昧皃。
從土央聲。
于亮切。
十部。
按文□烏黨切。
篇、韻皆同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三卷□土部 标題:塺méi 注解:□也。
楚辭:愈氛霧其如塺。
王逸曰:塺,塵也。
按塺之言蒙也。
從土麻聲。
亡果切。
十七部。
廣韻去聲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三卷□土部 标題:塿lǒu 注解:塺土也。
從土婁聲。
洛侯切。
四部,俗書附婁作培塿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三卷□土部 标題:坋fèn 注解:□也。
凡為細末糁物若被物者皆曰坋。
如左氏芥其雞。
賈逵雲:季氏搗芥為末,播其雞翼,可以坌郈氏雞。
五行志,棄灰于道者黥。
孟康雲:商鞅以棄灰于道必坋人,坋人必鬥。
故設黥□以絕其源,貨殖傳胃脯。
晉灼雲:燖羊胃以末椒姜坋之,皆是也。
其音則後漢東夷傳注引說文蒲頓反為長,今俗語如蓬去聲,按坋之言被也。
從土分聲。
房吻切。
十三部。
一曰坋,大防也。
周南傳曰。
墳,大防也。
許釋墳乃墓,然則汝墳乃叚借字也。
此義音當平聲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三卷□土部 标題:□fèi 注解:□也。
塵玉篇作塺,□之言沸也。
從土非聲。
房未切。
十五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三卷□土部 标題:埃āi 注解:□也。
莊子曰:野馬也。
塵埃也,生物之以息相吹也。
絫言之曰塵埃。
從土矣聲。
烏開切。
一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三卷□土部 标題:□yī 注解:□埃也。
埃當從玉篇作□,□之言翳也。
從土殹聲。
烏雞切。
十五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三卷□土部 标題:垽yìn 注解:澱也。
水部曰:澱,滓垽也。
是二篆為轉注。
二字義同,音亦同部。
從土沂聲。
魚僅切。
十三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三卷□土部 标題:垢ɡòu 注解:濁也。
濁,水部曰水名也。
而濁穢字用之。
從土後聲。
古厚切。
四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三卷□土部 标題:□yì 注解:天侌□起也。
依玉篇補起字較完。
《詩》曰:“□其陰。
”邶風終風文。
今詩□作曀。
毛傳曰:如常陰曀曀然。
許所據作□,其訓曰天陰塵。
葢雨部所雲天氣下地不應曰霿。
霿,晦也。
從土壹聲。
于計切。
十二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三卷□土部 标題:壞pī 注解:丘一成者也。
一各本作再。
今正。
水經注曰:河水又東徑成臯大伾山下。
爾雅:山一成謂之伾,許愼、呂忱等并以為丘一成也。
孔安國以為再成曰伾。
據此,是俗以孔傳改易許書,今本非善長所見也。
一曰瓦未燒。
今俗謂土壞,古語也。
瓦者、土器已燒之緫名。
然則壞者,凡土器未燒之緫名也。
此與墼字異義同,但墼專謂磚耳。
國語:趙□子使尹铎堕晉陽壘培,尹铎增之。
韋注:壘墼曰培。
此培字正壞之叚借。
月令:壞垣牆,壞城郭。
注曰:壞,益也。
是又叚壞為培也。
從土不聲。
芳桮切。
古音在一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三卷□土部 标題:垤dié 注解:蟻封也。
蟻封者,其土似封畍之高。
故謂之封。
周禮注:聚土曰封,此亦其意也。
詩毛傳曰:垤,蟻冢也,按垤之言突也。
從土至聲。
徒結切。
十二部。
《詩》曰:“雚鳴于垤。
”豳風東山文。
雚各本作鹳。
今依萑部所引詩更正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三卷□土部 标題:坥qū 注解:益州部謂螾場曰坥。
郡國志:自漢中至犍為屬國郡國十二,益州刺史部也。
螾,丘蚓也。
場,失羊切。
俗作場,古作壤。
谷梁傳:吐者外壤,食者内壤,徐邈、麋信皆作場。
音傷,是也。
螾場謂其外吐之土。
方言曰:梁宋之閑蚍蜉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