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一十一部分

關燈
标題:摹mó 注解:規也。

    規者,有法度也。

    以法度度之亦曰規。

    廣韻曰:摹者,以手摹也。

    楊雄傳:參摹而四分之。

    三摹九據。

    或手在旁作摸。

    今人謂之摸□,讀入聲,實一字。

    摹與模義略同。

    韻會此下有謂所規仿也五字,葢庾俨默注語之存者。

    仿當作放。

    從手□聲。

    莫胡切。

    五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二卷□手部 标題:拙zhuō 注解:不巧也。

    不能為技巧也。

    從手出聲。

    職說切。

    十五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二卷□手部 标題:□tà 注解:縫指□也。

    縫指□者,謂以針紩衣之人恐針之栔其指,用韋為箍韬于指以藉之也。

    □之言重沓也。

    射鞴亦謂之臂□。

    從手沓聲,讀若眔。

    徒合切。

    八部。

    一曰韋韬。

    謂如射鞴韬于臂者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二卷□手部 标題:抟tuán 注解:□手圜之也。

    各本作圜也,語不完,今依韻會所據補。

    以手圜之者,此篆之本義,如禮經雲抟黍,曲禮雲抟飯是也。

    因而凡物之圜者曰抟,如考工記抟以行石、抟身而鴻、相笴欲生而抟是也。

    俗字作團。

    古亦借為專壹字,左傳雲若琴瑟之抟壹,秦琅邪台刻石曰抟心揖志是也。

    專壹,許女部作嫥壹。

    從手專聲。

    度官切。

    十四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二卷□手部 标題:□hú 注解:手推之也。

    從手圂聲。

    戶骨切。

    十三、十五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二卷□手部 标題:捄jū 注解:盛土于梩中也。

    木部曰:□者,徙土輂也。

    或作梩。

    大雅:捄之陑陑。

    傳曰:捄,虆也。

    陑陑,眔也。

    箋雲:築牆者捊聚壤土,盛之以虆,而投諸版中。

    孟子虆梩并言,趙曰:虆梩,籠臿之屬。

    可以取土者也。

    許說專為釋大雅而言。

    從手求聲。

    舉朱切。

    古音在三部。

    一曰捊也。

    各本作擾,今依韻會本正。

    捊者,引埾也。

    于前義相近。

    捊之乃後盛之。

    《詩》曰:“捄之陑陑。

    ”大雅綿文。

    陑音而。

    亦作□。

    各本作陾,誤,今依玉篇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二卷□手部 标題:拮jié 注解:口手共有所作也。

    豳風:予手拮據。

    傳曰:拮據,撠挶也。

    手病口病故能免于大鳥之難。

    韓詩曰:口足為事曰拮據。

    韓之足,卽毛之手也。

    許葢合毛、韓為此訓。

    從手吉聲。

    古□切。

    十二部。

    《詩》曰:“予手拮據。

    ”□鸮文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二卷□手部 标題:搰hú 注解:掘也。

    吳語:夫諺曰:狐埋之而狐搰之,是以無成功。

    韋注:搰,發也。

    玉篇雲:左傳搰褚師定子之墓。

    本亦作掘。

    從手骨聲。

    戶骨切。

    十五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二卷□手部 标題:掘jué 注解:搰也。

    二篆疊韻轉注。

    按凡字書、韻書謂掘亦作阙者,似是而非也。

    左傳:阙地及泉。

    阙地下冰而床焉。

    國語:阙為深溝,通于商魯之閑。

    韋雲。

    阙,穿也。

    凡雲阙者,皆謂空之,與掘義别。

    從手□聲。

    衢勿切。

    十五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二卷□手部 标題:掩yǎn 注解:斂也。

    小上曰掩。

    釋器:圜弇上謂之鼒。

    弇上當作掩上。

    從手奄聲。

    衣檢切。

    八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二卷□手部 标題:摡ɡài 注解:滌也。

    滌者,灑也。

    灑,先禮切。

    詩:摡之釡鬵。

    傳曰:摡,滌也。

    今本作漑者,非。

    凡周禮、禮經摡字本皆從手,釋文不誤,而俗本多訛。

    從手旣聲。

    古代切。

    古音在十五部。

    《詩》曰:“摡之釜鬵。

    ”匪風文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二卷□手部 标題:揟xū 注解:取水沮也。

    沮,玉篇、廣韻作具,非也。

    取水之具或以木,或以瓦缶,則制字不當從手矣。

    沮,今之渣字。

    集韻九麻曰:□,滓也。

    亦作渣。

    取水渣者,必浚之漉之,如酾酒然。

    然則揟與水部之湑音義皆同,今所謂濾水也。

    周禮謂伺捕盜賊為胥,亦此意。

    淺人不得其解,遂改沮為具,非制字之意。

    從手胥聲。

    相居切。

    五部。

    武威有揟次縣。

    見漢地理志、郡國志。

    孟康曰:揟,子如反。

    次音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二卷□手部 标題:播bō 注解:穜也。

    穜者,□也。

    □者,穜也。

    堯典曰:播時百榖。

    從手番聲。

    補過切。

    十四、十七部。

    一曰布也。

    周禮瞽蒙注曰:播謂發揚其音。

    □,古文播。

    九歌:□芳椒兮成堂。

    補注:□,古播字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二卷□手部 标題:挃zhì 注解:獲禾聲也。

    周頌良耜曰:擭之挃挃。

    傳曰:挃挃,獲聲也。

    從手至聲。

    陟栗切。

    十二部。

    《詩》曰:“擭之挃挃。

    ”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二卷□手部 标題:□zhì 注解:剌也。

    刺者,直傷也。

    方言曰:□,到也。

    廣雅曰:□,至也。

    從手緻聲。

    陟利切。

    十五部。

    一曰剌之财至也。

    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