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一十一部分

關燈
,今纔字。

    甘泉賦曰:洪台崛其獨出兮,□北極之嶟嶟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二卷□手部 标題:扤wù 注解:動也。

    詩正月:天之扤我。

    傳曰:扤,動也。

    考工記:是以大扤。

    從手兀聲。

    五忽切。

    十五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二卷□手部 标題:抈yuè 注解:□也。

    晉語:其為本也固矣,故不可抈也。

    韋雲:抈,動也。

    按依韋注,是謂此抈為扤之叚借字也。

    其本義則訓折。

    舊音雲抈音月。

    又五括反。

    從手月聲。

    魚厥切。

    十五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二卷□手部 标題:摎jiū 注解:縛殺也。

    縛殺者,以束縛殺之也。

    凡縣死者曰缢,亦曰雉經。

    凡以繩帛等物殺人者曰縛殺,亦曰摎,亦曰絞。

    廣韻曰:摎者,絞縛殺也。

    多絞字為長。

    今之絞罪,卽古所謂摎也。

    引申之,凡繩帛等物二股互交皆得曰摎,曰絞,亦曰糾。

    喪服曰:絞帶。

    又曰:殇之绖,不摎垂。

    注雲:不絞其帶之垂者。

    周禮、雜記注皆雲:環绖者一股纏而不糾。

    丩部曰:糾,三合繩也。

    檀弓作缪绖,缪卽摎之叚借,故注雲缪讀為不摎垂之摎也。

    喪服及檀弓注摎垂字,今本訛為樛木之樛,遂不可通矣,惟玉篇不誤。

    從手翏聲。

    居求切。

    亦力周切。

    三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二卷□手部 标題:撻tà 注解:鄉□酒罰不敬,撻其背。

    周禮闾胥:凡事掌其比,觵撻罰之事。

    故書或言觵撻之罰事。

    鄭雲:觵撻者,失禮之罰。

    觵用酒,其爵以兕角為之。

    撻,撲也。

    按鄭但雲失禮。

    許必系之□飮酒者,禮莫大于此,惟此可登時行觵撻也。

    從手□聲。

    他□切。

    十五部。

    □,古文撻。

    從虍者,言有威也。

    《周書》曰:“□□記之。

    ”周當作虞。

    此臯陶谟文。

    壁中古文作□也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二卷□手部 标題:掕línɡ 注解:止馬也。

    掕馬,猶勒馬也。

    疑易拯馬壯,拯乃掕之叚借。

    從手夌聲。

    裡甑切。

    六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二卷□手部 标題:抨pēnɡ 注解:彈也。

    彈,大徐誤作撣,今依小徐及□應正。

    彈者,開弓也。

    開弓者,弦必反于直。

    故凡有所糾正謂之彈。

    廣雅曰:彈,拼也。

    拼卽抨。

    布莖切。

    □應曰:抨彈,繩墨也。

    補耕切。

    又普耕切,江南音也。

    按孟康漢書注曰:引繩以抨彈。

    從手平聲。

    普耕切。

    十一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二卷□手部 标題:卷quán 注解:氣埶也。

    謂作氣有勢也。

    此與拳音同而義異。

    小雅巧言:無拳無勇。

    毛傳曰:拳,力也。

    齊語:桓公問曰:于子之□,有拳勇股肱之力秀出于衆者。

    韋雲:大勇為拳。

    此皆叚拳為卷,葢與古本字異。

    齊風箋雲:□,勇壯也。

    □者,卷之異體。

    從手卷聲。

    巨贠切。

    十四部。

    按五經文字本部權字下曰:從手作□者,古拳握字。

    從手之□,字書、韻書皆不□,惟盧令鄭箋雲:鬈讀當為□。

    □,勇壯也。

    又吳都賦:覽将帥之□勇。

    李注雲:毛詩無拳無勇。

    □與拳同。

    此□處字,今雖訛作權,從木,然可知其必五經文字所謂從手之字也。

    是可以知字書、韻書遺屚之古字甚多,莫之能補。

    古書之訛缪亦甚多,莫之諟正也。

    《國語》曰:“有卷勇。

    ”齊語文。

    廣韻引說文,有上有子字。

    一曰卷,收也。

    此别一義,卽今人所用舒卷字也。

    論語:卷之懷之。

    叚卷字為之。

    廣韻書弮字亦當作卷。

    此義音居轉切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二卷□手部 标題:扱xī 注解:收也。

    收者,捕也。

    曲禮:以箕自□而扱之。

    此扱之本義也。

    儀禮注雲:扱柶。

    此插之叚借字也。

    從手及聲。

    楚洽切。

    七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二卷□手部 标題:摷jiǎo 注解:拘擊也。

    拘止而擊之也。

    集韻、類篇作擊也,拘也,非是。

    又謂此卽鈔之别體,亦非許意也。

    以下十七篆皆言擊,而冣後釋擊曰撲也。

    許書文法往往如是。

    從手巢聲。

    子小切。

    廣韻作□,楚交切。

    二部。

    漢書:命摷絕而不長。

    叚摷為剿也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二卷□手部 标題:挨āi 注解:擊背也。

    列子:擋□挨抌。

    張注曰:烏駭反。

    推也。

    從手矣聲。

    于駭切。

    一部。

    今俗音平聲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二卷□手部 标題:撲pū 注解:挨也。

    撲與撲、□,義皆别,今人溷之。

    廣韻一屋雲:拂箸。

    今義也。

    從手菐聲。

    蒲角切。

    廣韻普木切。

    一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二卷□手部 标題:□qiào 注解:旁擊也。

    公羊傳曰:公怒,以鬥摮而殺之。

    注:摮猶□也。

    □謂旁擊頭項。

    莊子:撽以馬捶。

    從手敫聲。

    苦吊切。

    二部。

    小徐本手在左旁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二卷□手部 标題:扚diǎo 注解:疾擊也。

    疾速擊之也。

    史記天官書扚雲,索隠曰:劉氏音時酌反。

    說文音丁了反。

    許愼注淮南雲:扚,引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