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零九部分
關燈
小
中
大
注解:拊也。
釋名曰:拍,搏也。
手搏其上也。
按許釋搏曰□持,則古經搏訓拍者,字之叚借。
考工記:搏埴之工。
注曰:搏之言拍也。
雲之言者,見其義本不同也。
從手百聲。
普百切。
古音在五部。
讀如粕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二卷□手部 标題:拊fǔ 注解:揗也。
揗者,摩也。
古作拊揗,今作撫循,古今字也,堯典曰:擊石拊石。
拊輕擊重,故分言之。
又皐陶谟搏拊,樂器名。
明堂位作拊搏。
從手付聲。
芳武切。
古音在四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二卷□手部 标題:掊póu 注解:杷也。
杷,各本作把,今正。
木部曰:杷者,收麥器也。
引申為凡用手之偁。
掊者,五指杷之,如杷之杷物也。
史、漢皆言掊視得鼎,師古曰:掊,手杷土也。
杷音蒲巴反,其字從木。
按今俗用之刨字也。
大雅曰:曾是掊克。
傳曰:掊克,自伐而好勝人也。
以自伐釋掊,以好勝人釋克。
未得其解。
定本掊作倍。
正義謂己兼倍于人而自矜伐。
似定本為是矣。
然孟子書亦作掊克,趙注但雲不良也,知詩本不作掊。
毛意謂掊為倍之叚借字。
掊有聚意,與捊音義近。
有深取意,則不同捊也。
毛詩釋文雲:掊克,聚斂也。
此謂同捊也。
方言曰:掊,深也。
郭注雲:掊克,深能。
以深釋掊,以能釋克。
此亦必古說。
但皆非毛義。
方言掊訓深,與許說合。
〇六書故引唐本作捊也,不若顔氏本作杷。
從手咅聲。
父溝切。
廣韻薄矦切。
古音在一部。
今鹽官入水取鹽為掊。
百官志注引胡廣曰:鹽官掊坑而得鹽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二卷□手部 标題:捋luō 注解:取易也。
按捋與寽二篆義别。
寽見□部,雲五指寽也。
五指寽者,如用指取禾□之榖是也。
捋則訓取易而義不同。
詩:薄言捋之,捋采其劉。
傳曰:捋,取也。
此捋之本義也。
若董逌詩诂曰:以指歴取也。
朱子詩集傳曰:捋取其子也。
此于今之俗語求其義,而不知今之俗語,許書自有本字。
凡訓诂之宐審愼如此。
〇寽下雲五指捋也。
宋本雲五指持也。
皆未是。
廣韻六術雲:寽,持取。
今寽禾是。
是則許當本作五指持取也。
五指持而取之,于義乃合。
從手寽聲。
郞□切。
十五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二卷□手部 标題:撩liáo 注解:理之也。
之字依□應書卷十五補。
下雲謂撩捋整理也。
今多作料量之料。
通俗文曰:理亂謂之撩理。
從手尞聲。
洛蕭切。
二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二卷□手部 标題:措cuò 注解:置也。
置者,赦也。
立之為置,舍之亦為置。
措之義亦如是。
經傳多叚錯為之。
賈誼傳叚厝為之。
從手□聲。
倉故切。
五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二卷□手部 标題:插chā 注解:刺内也。
内各本作肉,今正。
内者,入也。
刺内者,刺入也。
漢人注經多叚捷字、扱字為之。
從手臿聲。
楚洽切。
八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二卷□手部 标題:掄lún 注解:擇也。
晉語。
君掄賢人之後有常位于國者而立之。
韋注:掄,擇也。
周禮:凡邦工入山林而掄材,不禁。
鄭注:掄猶擇也。
按鄭意掄之本訓不為擇,故曰猶。
從手侖聲。
盧昆切。
十三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二卷□手部 标題:擇zé 注解:柬選也。
柬者,分别□之也。
□者,存也。
今小徐本作□選,乃是訛字。
韻會作揀,乃是俗字。
辵部選下曰:一曰選擇也。
從手睪聲。
丈伯切。
古音在五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二卷□手部 标題:捉zhuō 注解:搤也。
從手足聲。
側角切。
三部。
一曰握也。
上文雲握者,搤持也。
與此為轉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二卷□手部 标題:搤è 注解:捉也。
婁敬傳曰:搤其亢,拊其背。
楊雄傳曰:搤熊罴,拕豪豬,搤其咽,炕其氣。
皆謂捉持之。
師古雲:搤與□同。
依許則搤、□音雖同,而義迥别也。
從手益聲。
于革切。
十六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二卷□手部 标題:挻shān 注解:長也。
商頌:松桷有挻。
傳曰:挻,長皃。
此許所本也。
字林雲:挻,長也。
醜連反。
此又本許也。
自寫詩者訛從木作梴,又以梴竄入說文木部,而終古長誤矣。
此義醜連反。
若老子挻埴以為器,其訓和也,柔也。
其音始氏反,音膻。
其俗字作埏。
見于詩、老子音義甚明。
而今本訛舛。
又方言:挻,取也。
凡取物而逆謂之篡,楚部或謂之挻。
此義音羊膻反。
從手延,延亦聲。
小徐本作從手延聲四字。
式連切。
按當作醜延切。
十四部。
篆體右葢從□。
□,醜連切。
解當依小徐作從手□聲四字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二卷□手部 标題:揃jiǎn 注解:搣也。
搣之訓見下。
揃謂搣也。
急就篇:沐浴揃搣寡合同。
莊子:皆□可以休老。
本亦作揃搣。
揃搣者,道家修養之法,故莊雲可以休老。
史遊與沐浴寡合同類言。
寡合同,卽啬精寡欲之說也。
若士喪禮、士虞禮之蚤*揃。
蚤*讀為爪,謂□爪。
揃讀為翦。
許作□,謂□須也。
士虞禮揃或為鬋。
曲禮亦作蚤*鬋,注雲:鬋鬓也。
釋鬋為□理鬓髪,是禮經揃字為□若鬋之叚借,而不用揃之本義。
顔師古注急就曰:揃搣,謂□拔眉髪也,葢去其不齊整者。
顔氏誤以禮經之揃釋莊史之揃搣,是誤以叚借為本義也。
訓诂不通其源,斯誤有如此者。
〇莊子釋文引三倉雲:揃猶翦也。
雲猶翦,則翦非本義。
三倉不妨言叚借。
惟說文解字不言叚借。
從手□聲。
卽淺切。
十四部。
〖注〗蚤*原為從蟲□聲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二卷□手部 标題:搣mi&egr
釋名曰:拍,搏也。
手搏其上也。
按許釋搏曰□持,則古經搏訓拍者,字之叚借。
考工記:搏埴之工。
注曰:搏之言拍也。
雲之言者,見其義本不同也。
從手百聲。
普百切。
古音在五部。
讀如粕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二卷□手部 标題:拊fǔ 注解:揗也。
揗者,摩也。
古作拊揗,今作撫循,古今字也,堯典曰:擊石拊石。
拊輕擊重,故分言之。
又皐陶谟搏拊,樂器名。
明堂位作拊搏。
從手付聲。
芳武切。
古音在四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二卷□手部 标題:掊póu 注解:杷也。
杷,各本作把,今正。
木部曰:杷者,收麥器也。
引申為凡用手之偁。
掊者,五指杷之,如杷之杷物也。
史、漢皆言掊視得鼎,師古曰:掊,手杷土也。
杷音蒲巴反,其字從木。
按今俗用之刨字也。
大雅曰:曾是掊克。
傳曰:掊克,自伐而好勝人也。
以自伐釋掊,以好勝人釋克。
未得其解。
定本掊作倍。
正義謂己兼倍于人而自矜伐。
似定本為是矣。
然孟子書亦作掊克,趙注但雲不良也,知詩本不作掊。
毛意謂掊為倍之叚借字。
掊有聚意,與捊音義近。
有深取意,則不同捊也。
毛詩釋文雲:掊克,聚斂也。
此謂同捊也。
方言曰:掊,深也。
郭注雲:掊克,深能。
以深釋掊,以能釋克。
此亦必古說。
但皆非毛義。
方言掊訓深,與許說合。
〇六書故引唐本作捊也,不若顔氏本作杷。
從手咅聲。
父溝切。
廣韻薄矦切。
古音在一部。
今鹽官入水取鹽為掊。
百官志注引胡廣曰:鹽官掊坑而得鹽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二卷□手部 标題:捋luō 注解:取易也。
按捋與寽二篆義别。
寽見□部,雲五指寽也。
五指寽者,如用指取禾□之榖是也。
捋則訓取易而義不同。
詩:薄言捋之,捋采其劉。
傳曰:捋,取也。
此捋之本義也。
若董逌詩诂曰:以指歴取也。
朱子詩集傳曰:捋取其子也。
此于今之俗語求其義,而不知今之俗語,許書自有本字。
凡訓诂之宐審愼如此。
〇寽下雲五指捋也。
宋本雲五指持也。
皆未是。
廣韻六術雲:寽,持取。
今寽禾是。
是則許當本作五指持取也。
五指持而取之,于義乃合。
從手寽聲。
郞□切。
十五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二卷□手部 标題:撩liáo 注解:理之也。
之字依□應書卷十五補。
下雲謂撩捋整理也。
今多作料量之料。
通俗文曰:理亂謂之撩理。
從手尞聲。
洛蕭切。
二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二卷□手部 标題:措cuò 注解:置也。
置者,赦也。
立之為置,舍之亦為置。
措之義亦如是。
經傳多叚錯為之。
賈誼傳叚厝為之。
從手□聲。
倉故切。
五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二卷□手部 标題:插chā 注解:刺内也。
内各本作肉,今正。
内者,入也。
刺内者,刺入也。
漢人注經多叚捷字、扱字為之。
從手臿聲。
楚洽切。
八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二卷□手部 标題:掄lún 注解:擇也。
晉語。
君掄賢人之後有常位于國者而立之。
韋注:掄,擇也。
周禮:凡邦工入山林而掄材,不禁。
鄭注:掄猶擇也。
按鄭意掄之本訓不為擇,故曰猶。
從手侖聲。
盧昆切。
十三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二卷□手部 标題:擇zé 注解:柬選也。
柬者,分别□之也。
□者,存也。
今小徐本作□選,乃是訛字。
韻會作揀,乃是俗字。
辵部選下曰:一曰選擇也。
從手睪聲。
丈伯切。
古音在五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二卷□手部 标題:捉zhuō 注解:搤也。
從手足聲。
側角切。
三部。
一曰握也。
上文雲握者,搤持也。
與此為轉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二卷□手部 标題:搤è 注解:捉也。
婁敬傳曰:搤其亢,拊其背。
楊雄傳曰:搤熊罴,拕豪豬,搤其咽,炕其氣。
皆謂捉持之。
師古雲:搤與□同。
依許則搤、□音雖同,而義迥别也。
從手益聲。
于革切。
十六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二卷□手部 标題:挻shān 注解:長也。
商頌:松桷有挻。
傳曰:挻,長皃。
此許所本也。
字林雲:挻,長也。
醜連反。
此又本許也。
自寫詩者訛從木作梴,又以梴竄入說文木部,而終古長誤矣。
此義醜連反。
若老子挻埴以為器,其訓和也,柔也。
其音始氏反,音膻。
其俗字作埏。
見于詩、老子音義甚明。
而今本訛舛。
又方言:挻,取也。
凡取物而逆謂之篡,楚部或謂之挻。
此義音羊膻反。
從手延,延亦聲。
小徐本作從手延聲四字。
式連切。
按當作醜延切。
十四部。
篆體右葢從□。
□,醜連切。
解當依小徐作從手□聲四字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二卷□手部 标題:揃jiǎn 注解:搣也。
搣之訓見下。
揃謂搣也。
急就篇:沐浴揃搣寡合同。
莊子:皆□可以休老。
本亦作揃搣。
揃搣者,道家修養之法,故莊雲可以休老。
史遊與沐浴寡合同類言。
寡合同,卽啬精寡欲之說也。
若士喪禮、士虞禮之蚤*揃。
蚤*讀為爪,謂□爪。
揃讀為翦。
許作□,謂□須也。
士虞禮揃或為鬋。
曲禮亦作蚤*鬋,注雲:鬋鬓也。
釋鬋為□理鬓髪,是禮經揃字為□若鬋之叚借,而不用揃之本義。
顔師古注急就曰:揃搣,謂□拔眉髪也,葢去其不齊整者。
顔氏誤以禮經之揃釋莊史之揃搣,是誤以叚借為本義也。
訓诂不通其源,斯誤有如此者。
〇莊子釋文引三倉雲:揃猶翦也。
雲猶翦,則翦非本義。
三倉不妨言叚借。
惟說文解字不言叚借。
從手□聲。
卽淺切。
十四部。
〖注〗蚤*原為從蟲□聲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二卷□手部 标題:搣mi&eg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