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部分
關燈
小
中
大
人用此字,取義于旁而已。
從水尋聲。
徐林切。
七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一卷□水部 标題:泙pínɡ 注解:谷也。
廣韻曰:水名。
玉篇曰:谷名。
從水平聲。
符兵切。
十一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一卷□水部 标題:泏zhú 注解:水皃。
廣韻曰:水出皃。
文子曰:原流泏泏,沖而不盈。
從水出聲,讀若窋。
竹律切。
十五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一卷□水部 标題:瀳jiàn 注解:水至也。
至疑當作巟。
巟,大也。
廣韻曰:水荒曰洊。
洊者,瀳之異文。
周易曰:水洊至,習坎,洊雷震。
釋言:薦,再也。
薦同洊。
從水薦聲,讀若尊。
今音在甸切。
古音十三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一卷□水部 标題:□zhí 注解:土得水沮也。
魏風、毛傳雲:沮洳,其漸洳者。
衆經音義引倉颉篇雲:沮者,漸也。
許君沮字下未舉此義。
今俗謂水稍稍侵物入其内曰潪□,當作此字。
從水□聲,讀若□。
竹隻切。
十六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一卷□水部 标題:滿mǎn 注解:盈溢也。
從水□聲。
莫旱切。
十四部。
〖注〗□,古文滿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一卷□水部 标題:滑huá 注解:利也。
古多借為汩亂之汩。
從水骨聲。
戸八切。
十五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一卷□水部 标題:濇sè 注解:不滑也。
止部曰:歰,不滑也。
然則二字雙聲同義。
七發:邪氣襲逆,中若結轖。
此假轖為濇也。
從水啬聲。
色立切。
按當依職韻所力切。
一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一卷□水部 标題:澤zé 注解:光潤也。
又水艹交厝曰澤。
又借為釋字。
從水□聲。
丈伯切。
古音在五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一卷□水部 标題:淫yín 注解:浸淫随理也。
浸淫者,以漸而入也。
司馬相如難蜀父老曰:六合之内,八方之外,浸淫衍溢。
史記作浸浔。
從水□聲。
餘箴切。
七部。
一曰久雨曰淫。
月令曰:淫雨蚤降。
左傳曰:天作淫雨。
鄭曰:淫,霖也。
雨三日以上為霖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一卷□水部 标題:瀸jiān 注解:漬也。
公羊傳莊十七年:齊人瀸于遂。
瀸者何。
瀸,積也。
衆殺戍者也。
積本又作漬。
何曰:積死非一之辭。
按傳文及說文皆當作積為長。
許雲漬,漚也。
瀸篆不與漬篆聯,可以知許說矣。
從水韱聲。
子廉切。
七部。
《爾雅》曰:“泉一見一不為瀸。
”釋水文。
此與上文别一義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一卷□水部 标題:泆yì 注解:水所蕩泆也。
蕩泆者,動蕩奔突而出。
禹貢:道沇水入于河,泆為熒。
本作泆。
周禮疏、師古漢書注所引不誤。
且史記,水經注皆作泆。
惟漢地理志作轶。
轶,車相出也。
正與泆義同。
左傳:彼徒我車,懼其侵轶我。
又曰:疊我殽地。
疊卽泆轶之假借也。
凡言淫泆者,皆謂太過。
其引伸之義也。
衛包改禹貢之泆為溢,淺人以滿釋之,固可歎矣。
從水失聲。
夷質切。
十二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一卷□水部 标題:潰kuì 注解:漏也。
漏當作屚。
屋穿水下也。
左傳:凡民逃其上曰潰。
此引伸之義。
小雅、大雅毛傳皆曰:潰,遂也。
此皆謂假潰為遂。
從水□聲。
胡對切。
十五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一卷□水部 标題:沴lì 注解:水不利也。
河東賦:秦神下詟,跖魂負沴。
服□曰:沴,河岸之坻也。
晉灼申之曰:沴,渚也。
按坻,礙水。
令水不行,故謂之沴。
從水□聲。
郞計切。
按□聲本音當在十二部,鄭訓沴為殄是也。
今音郞計者,依如淳音拂戾之戾也。
《五行傳》曰:“若其沴作。
”其當作六,字之誤也。
五行傳,謂伏生洪範五行傳也。
若六沴作。
見洪範五行傳文。
鄭曰:沴,殄也。
服□曰:沴,害也。
司馬彪引五行傳說曰:氣之相傷謂之沴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一卷□水部 标題:淺qiǎn 注解:不深也。
許于深下但雲水名,不雲不淺,而測下淺下□下可以補足其義,是亦一例。
按不深曰淺,不廣亦曰淺,故考工記曰:以博為帴。
帴者,淺之假借。
又馬、鄭古文尚書夤淺納日。
馬雲:淺,滅也。
馬意讀為戬滅之戬,謂伺日入也。
從水戋聲。
七衍切。
十四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一卷□水部 标題:洔zhǐ 注解:水暫益且止,未減也。
此義未見,葢與待偫歭字義相近。
爾雅釋水亦借為沚字。
從水寺聲。
直裡切。
一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一卷□水部 标題:渻shěnɡ 注解:少減也。
今減省之字當作渻,古今字也。
女部又曰:□者,減也。
□渻音義皆同。
左傳有渻竈,人姓名也。
一曰水門。
此義未見。
玉篇雲一曰水門名。
廣韻、集韻則雲一曰水名。
從水省聲。
息井切。
十一部。
又,水出丘前謂之渻丘。
爾雅釋丘文也。
釋名作址丘。
址,基址也。
按址丘疑本作杫丘。
古□杫字同,故渻丘亦為□丘。
路徑:段注
從水尋聲。
徐林切。
七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一卷□水部 标題:泙pínɡ 注解:谷也。
廣韻曰:水名。
玉篇曰:谷名。
從水平聲。
符兵切。
十一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一卷□水部 标題:泏zhú 注解:水皃。
廣韻曰:水出皃。
文子曰:原流泏泏,沖而不盈。
從水出聲,讀若窋。
竹律切。
十五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一卷□水部 标題:瀳jiàn 注解:水至也。
至疑當作巟。
巟,大也。
廣韻曰:水荒曰洊。
洊者,瀳之異文。
周易曰:水洊至,習坎,洊雷震。
釋言:薦,再也。
薦同洊。
從水薦聲,讀若尊。
今音在甸切。
古音十三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一卷□水部 标題:□zhí 注解:土得水沮也。
魏風、毛傳雲:沮洳,其漸洳者。
衆經音義引倉颉篇雲:沮者,漸也。
許君沮字下未舉此義。
今俗謂水稍稍侵物入其内曰潪□,當作此字。
從水□聲,讀若□。
竹隻切。
十六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一卷□水部 标題:滿mǎn 注解:盈溢也。
從水□聲。
莫旱切。
十四部。
〖注〗□,古文滿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一卷□水部 标題:滑huá 注解:利也。
古多借為汩亂之汩。
從水骨聲。
戸八切。
十五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一卷□水部 标題:濇sè 注解:不滑也。
止部曰:歰,不滑也。
然則二字雙聲同義。
七發:邪氣襲逆,中若結轖。
此假轖為濇也。
從水啬聲。
色立切。
按當依職韻所力切。
一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一卷□水部 标題:澤zé 注解:光潤也。
又水艹交厝曰澤。
又借為釋字。
從水□聲。
丈伯切。
古音在五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一卷□水部 标題:淫yín 注解:浸淫随理也。
浸淫者,以漸而入也。
司馬相如難蜀父老曰:六合之内,八方之外,浸淫衍溢。
史記作浸浔。
從水□聲。
餘箴切。
七部。
一曰久雨曰淫。
月令曰:淫雨蚤降。
左傳曰:天作淫雨。
鄭曰:淫,霖也。
雨三日以上為霖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一卷□水部 标題:瀸jiān 注解:漬也。
公羊傳莊十七年:齊人瀸于遂。
瀸者何。
瀸,積也。
衆殺戍者也。
積本又作漬。
何曰:積死非一之辭。
按傳文及說文皆當作積為長。
許雲漬,漚也。
瀸篆不與漬篆聯,可以知許說矣。
從水韱聲。
子廉切。
七部。
《爾雅》曰:“泉一見一不為瀸。
”釋水文。
此與上文别一義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一卷□水部 标題:泆yì 注解:水所蕩泆也。
蕩泆者,動蕩奔突而出。
禹貢:道沇水入于河,泆為熒。
本作泆。
周禮疏、師古漢書注所引不誤。
且史記,水經注皆作泆。
惟漢地理志作轶。
轶,車相出也。
正與泆義同。
左傳:彼徒我車,懼其侵轶我。
又曰:疊我殽地。
疊卽泆轶之假借也。
凡言淫泆者,皆謂太過。
其引伸之義也。
衛包改禹貢之泆為溢,淺人以滿釋之,固可歎矣。
從水失聲。
夷質切。
十二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一卷□水部 标題:潰kuì 注解:漏也。
漏當作屚。
屋穿水下也。
左傳:凡民逃其上曰潰。
此引伸之義。
小雅、大雅毛傳皆曰:潰,遂也。
此皆謂假潰為遂。
從水□聲。
胡對切。
十五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一卷□水部 标題:沴lì 注解:水不利也。
河東賦:秦神下詟,跖魂負沴。
服□曰:沴,河岸之坻也。
晉灼申之曰:沴,渚也。
按坻,礙水。
令水不行,故謂之沴。
從水□聲。
郞計切。
按□聲本音當在十二部,鄭訓沴為殄是也。
今音郞計者,依如淳音拂戾之戾也。
《五行傳》曰:“若其沴作。
”其當作六,字之誤也。
五行傳,謂伏生洪範五行傳也。
若六沴作。
見洪範五行傳文。
鄭曰:沴,殄也。
服□曰:沴,害也。
司馬彪引五行傳說曰:氣之相傷謂之沴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一卷□水部 标題:淺qiǎn 注解:不深也。
許于深下但雲水名,不雲不淺,而測下淺下□下可以補足其義,是亦一例。
按不深曰淺,不廣亦曰淺,故考工記曰:以博為帴。
帴者,淺之假借。
又馬、鄭古文尚書夤淺納日。
馬雲:淺,滅也。
馬意讀為戬滅之戬,謂伺日入也。
從水戋聲。
七衍切。
十四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一卷□水部 标題:洔zhǐ 注解:水暫益且止,未減也。
此義未見,葢與待偫歭字義相近。
爾雅釋水亦借為沚字。
從水寺聲。
直裡切。
一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一卷□水部 标題:渻shěnɡ 注解:少減也。
今減省之字當作渻,古今字也。
女部又曰:□者,減也。
□渻音義皆同。
左傳有渻竈,人姓名也。
一曰水門。
此義未見。
玉篇雲一曰水門名。
廣韻、集韻則雲一曰水名。
從水省聲。
息井切。
十一部。
又,水出丘前謂之渻丘。
爾雅釋丘文也。
釋名作址丘。
址,基址也。
按址丘疑本作杫丘。
古□杫字同,故渻丘亦為□丘。
路徑:段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