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五部分

關燈
:小怒也。

    從心壴聲。

    充世切。

    按廣韻□在十三祭,引《說文》小怒也,尺制切。

    □在四十四有,四十九宥,小怒也。

    芳否、敷救二切。

    集韻則祭韻有□,有韻□□二同,匹九切。

    類篇從之,而無□字。

    葢□□三字同。

    以《說文》咅或作□及《說文》侸字廣韻作□求之,定為一字異體。

    古音壴尌樹豎皆讀近受,□斷不讀充世切也。

    咅者,相與語唾而不受也,天口切,與小怒義亦相近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卷□心部 标題:怏yànɡ 注解:不服怼也。

    按當作不服也,怼也。

    奪一也字,遂不可解矣。

    集韻作不服對也,尢非。

    怏葢倔強之意。

    方言曰:鞅,侼,怼也。

    集韻于陽韻曰:怏然自大之意。

    考王逸少蘭亭序曰:怏然自足。

    自來石刻如是。

    本非快字,而學者尟知之。

    或叚鞅為之,方言是也。

    周亞夫傳曰:此鞅鞅非少主臣。

    從心央聲。

    于亮切。

    十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卷□心部 标題:懑mèn 注解:煩也。

    煩者,熱頭痛也。

    引申之,凡心悶皆為煩。

    問□曰:悲哀志懑氣盛。

    古亦叚滿為之。

    從心滿。

    滿亦聲。

    廣韻莫旱切。

    十四部。

    大徐莫困切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卷□心部 标題:憤fèn 注解:懑也。

    從心贲聲。

    房吻切。

    十三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卷□心部 标題:悶mèn 注解:懑也。

    從心門聲。

    莫困切。

    十三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卷□心部 标題:惆chóu 注解:失意也。

    荀卿子:惆然不嗛。

    陸機歎逝賦:心惆焉而自傷。

    廣雅曰:惆,痛也。

    從心周聲。

    敕鸠切。

    三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卷□心部 标題:怅chànɡ 注解:望□也。

    望其還而不至為恨也。

    從心長聲。

    醜亮切。

    十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卷□心部 标題:忾xì 注解:大息皃。

    大各本作太,皃各本作也,皆誤,今正。

    古無太息連文者,淺人為之也。

    口部歎下曰:大息也。

    大息者,呼吸之大者也。

    呼,外息也。

    吸,内息也。

    曹風下泉:忾我寤歎。

    歎或作歎者,誤。

    箋雲:忾,歎息之意。

    許雲大息者謂歎,雲皃者謂忾也。

    祭義曰:入戸而聽,忾然必有聞乎其歎息之聲是也。

    若哀公問則忾乎天下矣注雲:忾,至也。

    此叚忾為訖。

    從心氣聲。

    許旣切。

    陸引《說文》火旣反。

    十五部。

    《詩》曰:“忾我寤歎。

    ”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卷□心部 标題:懆cǎo 注解:愁不安也。

    當依韻會本作懆懆,愁也。

    懆訓愁,慘訓毒,音義皆殊,而寫者多亂之。

    白華作懆。

    見于許書。

    月出、正月、抑皆作懆,人韻,且毛傳曰:懆懆,憂不樂也。

    懆懆,猶戚戚也。

    正為許說所本。

    而陸氏三者皆雲七感反。

    其愦亂有如此者。

    從心喿聲。

    七早切。

    二部。

    《詩》曰:“念子懆懆。

    ”小雅白華文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卷□心部 标題:怆chuànɡ 注解:傷也。

    怆訓傷,猶創訓傷也。

    祭義曰:必有凄怆之心。

    從心倉聲。

    初亮切。

    十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卷□心部 标題:怛dá 注解:憯也。

    匪風:中心怛兮。

    傳曰:怛,傷也。

    甫田勞心怛怛,傳曰:怛怛猶忉忉也。

    按上章傳曰:忉忉,憂勞也。

    此因其義相同,故曰猶。

    從心旦聲。

    得案切,又當割切,在十四、十五部。

    □,怛或從心在旦下。

    《詩》曰:“信誓□□。

    ”衛風氓傳文,按詩曰:信誓旦旦。

    傳曰:信誓□□然。

    謂旦即□之叚借字。

    箋雲:言其□恻款誠是也。

    許偁詩傳而雲詩曰者,此詩曰不醉而怒謂之奰,虞書曰仁覆闵下則偁旻天之例也。

    □□下當有然字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卷□心部 标題:憯cǎn 注解:痛也。

    從心朁聲。

    七感切。

    古音在七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卷□心部 标題:慘cǎn 注解:毒也。

    毒,害也。

    從心參聲。

    七感切。

    古音在七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卷□心部 标題:凄qī 注解:痛也。

    從心妻聲。

    七稽切。

    十五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卷□心部 标題:恫tōnɡ 注解:痛也。

    大雅思齊傳曰:恫,痛也。

    康诰:恫□乃身。

    從心同聲。

    他紅切。

    九部。

    一曰呻吟也。

    呻吟見口部。

    匡謬正俗曰:太原俗呼痛而呻吟為通喚,周書痌瘝是其意。

    江南謂呻喚,關中謂呻恫。

    按前說可包後說,此等恐皆後人入也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卷□心部 标題:悲bēi 注解:痛也。

    按憯者,痛之深者也。

    恫者,痛之專者也。

    悲者,痛之上騰者也。

    各從其聲而得之。

    從心非聲。

    府眉切。

    十五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卷□心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