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五部分

關燈
大雅召旻:潰潰回遹。

    傳曰:潰潰,亂也。

    按潰潰者,愦愦之叚借也。

    後人皆用愦愦。

    從心貴聲。

    胡對切。

    十五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卷□心部 标題:忌jì 注解:憎惡也。

    從心己聲。

    渠記切。

    一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卷□心部 标題:忿fèn 注解:悁也。

    忿與憤義不同。

    憤以氣盈為義,忿以狷急為義。

    從心分聲。

    敷粉切。

    十三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卷□心部 标題:悁yuān 注解:忿也。

    悁之言獧也。

    獧,急也。

    澤陂曰:中心悁悁。

    傳曰:悁悁猶悒悒也。

    從心肙聲。

    于緣切。

    十四部。

    一曰□也。

    □各本作憂,今正。

    □,愁也。

    □,籒文。

    剈聲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卷□心部 标題:□lí 注解:□也。

    從心黎聲。

    郞屍切。

    十五部。

    一曰怠也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卷□心部 标題:恚huì 注解:怒也。

    怒各本作怨,今依大雅綿正義正。

    下文曰:怒者,恚也。

    二篆互訓。

    從心圭聲。

    于避切。

    十六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卷□心部 标題:恚huì 注解:怒也。

    怒各本作怨,今依大雅綿正義正。

    下文曰:怒者,恚也。

    二篆互訓。

    從心圭聲。

    于避切。

    十六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卷□心部 标題:怨yuàn 注解:恚也。

    從心夗聲。

    于願切。

    十四部。

    □,古文。

    按此篆體葢有誤。

    集韻、類篇雲:古作□。

    又班馬字類、韻會皆引史記封禅書百姓〈死下心〉其法。

    字作〈死下心〉。

    今史記無有如此者,葢古字日卽于亡矣。

    〖注〗□、□、□、□,古文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卷□心部 标題:怒nù 注解:恚也。

    從心奴聲。

    乃故切。

    五部。

    按古無努字。

    隻用怒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卷□心部 标題:憝duì 注解:怨也。

    從心□聲。

    徒對切。

    古音在十三部。

    《周書》曰:“凡民□不□。

    ”康诰文。

    今作凡民自得罪,寇攘奸宄,殺越人于貨,□不畏死,□弗憝。

    孟子引作凡民□不譈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卷□心部 标題:愠yùn 注解:怨也。

    怨各本作怒。

    大雅綿傳曰:愠,恚也。

    正義雲:《說文》愠,怨也。

    恚,怒也。

    有怨者必怒之,故以愠為恚。

    然則唐初本作怨甚明。

    車舝:以慰我心。

    韓詩作以愠我心。

    愠,恚也。

    與毛綿傳合。

    毛閑關傳曰:慰,怨也。

    葢毛詩亦作愠,後人訛為慰耳。

    從心□聲。

    于問切。

    十三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卷□心部 标題:惡è 注解:過也。

    人有過曰惡,有過而人憎之亦曰惡。

    本無去入之别,後人強分之。

    從心亞聲。

    烏各切。

    五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卷□心部 标題:憎zēnɡ 注解:惡也。

    從心曾聲。

    作滕切。

    六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卷□心部 标題:□pèi 注解:□怒也。

    小雅白華:念子懆懆,視我邁邁。

    毛傳曰:邁邁,不悅也。

    釋文雲:韓詩及《說文》皆作□□。

    韓詩雲:意不悅好也。

    許雲:很怒也。

    今《說文》作恨,似宜依很。

    邁者,□之叚借。

    非有韓、許則毛詩不可通矣。

    許宗毛而不廢三家詩。

    從心巿聲。

    蒲昧切。

    十五部。

    《詩》曰:“視我□。

    ”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卷□心部 标題:□yì 注解:怒也。

    從心刀,各本作刀聲,今□正。

    從心刀,謂心中含怒如懷刃也。

    李陽冰雲:當從刈省聲。

    非是。

    本部固有□篆矣。

    讀若顡。

    魚旣切。

    十五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卷□心部 标題:□xié 注解:怨□也。

    廣雅:□,恨也。

    本此。

    從心□聲,讀若膎。

    戸佳切。

    十六部。

    按□,各本誤作彖,篆體誤作□,今改正。

    彖聲在十四部。

    □讀若弛,在十六部。

    蠡□皆□聲,故同在十六部也。

    今俗作蠡□。

    此豕部下所謂今世字,誤以彖為□也。

    口部喙篆疑亦本從□聲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卷□心部 标題:恨hèn 注解:怨也。

    從心□聲。

    胡艮切。

    十三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卷□心部 标題:怼duì 注解:怨也。

    今與憝音義皆同,謂為一字。

    許不尒者,敦聲古在十三部。

    從心對聲。

    大淚切。

    十五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卷□心部 标題:悔huǐ 注解:悔□也。

    按悔乃複舉字之未□者,韻會無,當從之。

    悔者,自恨之意。

    從心每聲。

    荒内切。

    古音在一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卷□心部 标題:□chì 注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