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六部分

關燈
标題:恻cè 注解:痛也。

    從心則聲。

    初力切。

    一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卷□心部 标題:惜xī 注解:痛也。

    從心□聲。

    思積切。

    古音在五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卷□心部 标題:愍mǐn 注解:痛也。

    與闵義殊。

    從心敃聲。

    眉殒切。

    十三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卷□心部 标題:殷yīn 注解:痛也。

    柏舟:耿耿不寐,如有隐憂。

    傳曰:隐,痛也。

    此謂隐卽殷之叚借,痛憂猶重憂也。

    桑柔:憂心殷殷。

    釋訓:殷殷,憂也。

    謂憂之切者也。

    凡經傳隐訓痛者,皆柏舟詩之例。

    從心殷聲。

    于巾切。

    古音在十三部。

    樊光于謹反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卷□心部 标題:□yī 注解:痛聲也。

    閑傳:斬衰之哭,若往而不反。

    齊衰之哭,若往而反。

    大功之哭,三曲而偯。

    注曰:一舉聲而三折也。

    偯聲餘從容。

    孝經:哭不偯。

    鄭注雲:氣竭而息聲不委曲。

    按音義皆雲《說文》作□。

    然則許雲痛聲者,委曲自見其痛于聲,非痛之至者也。

    從心依聲。

    于豈切。

    十五部。

    《孝經》曰:“哭不□。

    ”此許所學孔氏古文也。

    作偯者俗字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卷□心部 标題:□jiǎn 注解:□,在也。

    各本作□存也三字,今正。

    釋訓曰:存存、□,在也。

    許本之。

    今爾雅作存存□萌萌,在也。

    郭雲:未見所出,音武庚反。

    可謂疏于□覆矣。

    釋文曰:施亡朋反,字或作蕄。

    廣韻引爾雅存存、蕄蕄,在也。

    音武登切。

    玉篇艹部引爾雅存存、蕄蕄,在也。

    音莫耕切。

    又曰□同蕄。

    或作萌。

    玉裁按:蕄與□相似,而竹艹不同。

    又後人音切與讀□大異。

    葢蕄者,□之訛,竹誤而為艹也。

    □者,蕄之訛,門誤而為明也,又誤而去心作萌。

    而郭反以武庚。

    玉篇從之。

    又誤而以萌為萠。

    而陳博士施幹反以莫登,廣韻本之。

    此展轉貤缪之故。

    叚令景純解讀許書,何難正其形,說其音義也。

    論語:簡在帝心。

    卽□字之叚借。

    從心,□省聲,讀若□。

    古限切。

    十四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卷□心部 标題:慅sāo 注解:動也。

    月出:勞心慅兮。

    常武:徐方繹騷。

    傳曰:騷,動也。

    此謂騷卽慅之叚借字也。

    二字義相近,騷行而慅廢矣。

    從心蚤聲。

    稣遭切。

    古音在三部。

    一曰起也。

    别一義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卷□心部 标題:感ɡǎn 注解:動人心也。

    許書有感無憾。

    左傳、漢書憾多作感。

    葢憾淺于怨怒,才有動于心而已。

    從心鹹聲。

    古禫切。

    古音在七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卷□心部 标題:憂yòu 注解:心動也。

    各本作不動也,今正。

    玉篇曰:心動也。

    廣韻曰:動也。

    與頁部之□義近。

    從心尤聲,讀若佑。

    于救切。

    古音在一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卷□心部 标題:□qiú 注解:怨□也。

    各本作怨仇也,今正。

    廣韻亦作怨□,謂怨惡之也。

    □與咎音同義别,古書多叚咎字為之,咎行而□廢矣。

    從心咎聲。

    此與人部倃皆謂歸咎于彼,舉形聲包會意也。

    其久切。

    三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卷□心部 标題:愪yún 注解:□皃。

    以下□字卄二見,倂上文四見。

    各本皆作憂,淺人用俗行字改之也。

    許造此書,依形立解,斷非此形彼義、牛頭馬脯,以自為矛盾者。

    □者,愁也。

    憂者,和行也。

    如今本,則此卄餘篆将訓為和行乎。

    他書可用叚借,許自為書不可用叚借。

    從心員聲。

    王分切。

    十三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卷□心部 标題:怮yōu 注解:□皃。

    從心幼聲。

    于虬切。

    三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卷□心部 标題:忦jiá 注解:□也。

    從心介聲。

    此與上介下心之字義别。

    五介切。

    十五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卷□心部 标題:恙yànɡ 注解:□也。

    古相問曰不恙,曰無恙,皆謂無憂也。

    從心□聲。

    餘亮切。

    十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卷□心部 标題:惴zhuì 注解:□懼也。

    釋訓、毛傳皆曰:惴惴,懼也。

    許意懼不足以盡之。

    故增□字。

    從心端聲。

    之瑞切。

    古音在十四部。

    《詩》曰:“惴惴其栗。

    ”詩者,秦風黃鳥文。

    栗當作栗,轉寫之誤也。

    古戰栗、堅栗皆作栗,戰栗及禮經栗階皆取栗駭之意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卷□心部 标題:憌qiónɡ 注解:□也。

    從心鈞聲。

    常倫切。

    十二部。

    廣韻作□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十卷□心部 标題:怲bǐnɡ 注解:□也。

    釋訓曰:怲怲,憂也。

    毛傳曰:怲怲,憂盛滿也。

    怲怲與彭彭音義同,故雲憂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