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五部分

關燈
得與聞大謀,常恐眯夢漏洩,以益臣罪。

    語本裴松之引傅子,胡身之引說文□字解之。

    從□省,米聲。

    此篆今本說文作□,考廣雅作□。

    玉篇、廣韻皆作□,不載□字,可知古本說文作□也。

    若集韻雲:□或作□。

    類篇有□無□,則铉本盛行之故耳,今正。

    莫禮切。

    十五部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部 □jì 注解:孰寐也。

    從□省,水聲,讀若悸。

    求癸切。

    十五部。

    按大徐用唐韻也。

    玉篇、廣韻、集韻、類篇皆隻渠季切一音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部 寎bìnɡp348上 注解:卧驚病也。

    以疊韻為訓。

    爾雅三月為寎月,作此字。

    從□省,丙聲。

    皮命切。

    古音在十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部 寱yì 注解:瞑言也。

    瞑,目翕也。

    瞑言者,寐中有言也。

    寱亦作□,俗作呓。

    從□省,臬聲。

    牛例切。

    十五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部 寣hū 注解:卧驚也。

    廣雅曰:寣,覺也。

    義相近。

    今江蘇俗語曰睡一寣。

    一曰小兒号寣寣。

    别一義也。

    寣寣者,号聲。

    一曰河内相□也。

    又别一義也。

    □者,召也,今字作呼。

    相召曰寣,如言咄少卿良苦,言嚄大□之比。

    河内人語如此。

    從□省,從言。

    會意。

    火滑切。

    十五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部 文十 重一 □nè 注解:倚也。

    倚與□音相近。

    人有疾痛也,也字玉篇有。

    象倚箸之形。

    橫者直者相距,故曰象倚箸之形。

    若謂卽床狀牆戕之左旁,不知其音迥不相同也。

    女戹切。

    十六部。

    凡□之屬皆從□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□部 疾jí 注解:病也。

    析言之則病為疾加,渾言之則疾亦病也。

    按經傳多訓為急也,速也,此引伸之義,如病之來多無期無迹也。

    止部曰:疌,疾也。

    從□矢聲。

    矢能傷人,矢之去甚速,故從矢會意。

    聲字疑衍。

    秦悉切。

    十二部。

    □,籀文疾。

    從廿者,古文疾也。

    從□者,□省也。

    廿,古文。

    各本篆體作□,是仍與小篆無異,今正。

    考□篆下曰:廿,古文疾。

    童篆下曰:廿,古文以為疾。

    此廿為古文疾之明證。

    而集韻、類篇皆曰:廿,古文疾。

    □,籒文疾。

    此丁度所見不誤之明證也。

    其曰籒文作□又作□者,乃當其時已有誤本同今本,而因并入之,又訛古為籒也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□部 痛tònɡ 注解:病也。

    從□甬聲。

    他貢切。

    九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□部 病bìnɡ 注解:疾加也。

    苞鹹注論語曰:疾甚曰病。

    從□丙聲。

    皮命切。

    古音在十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□部 瘣huì 注解:病也。

    從□鬼聲。

    胡罪切。

    十五部。

    《詩》曰:“譬彼瘣木。

    ”今小雅小弁作壞木,傳曰:壞,瘣也。

    謂傷病也。

    箋雲:猶内傷病之木内有疾,故無枝也。

    按疑今毛傳壞瘣二字互訛,許及樊光所引皆作瘣木為是。

    一曰腫旁出也。

    此别一義。

    釋木:瘣木,苻婁。

    郭雲:謂木病尫伛瘿腫無枝條。

    考工記:凡揉牙,外不廉而内不挫,旁不腫。

    注:腫,瘣也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□部 疴kēp348下 注解:病也。

    鴻範五行傳鄭注同。

    從□可聲。

    烏何切。

    十七部。

    《五行傳》曰:“時卽有口疴。

    ”五行傳者,伏生鴻範五行傳也。

    言之不從,是謂不義,時則有口舌之疴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□部 痡pū 注解:病也。

    釋诂、毛傳同。

    從□甫聲。

    普胡切。

    五部。

    《詩》曰:“我仆痡矣。

    ”周南卷耳文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□部 瘽qín 注解:病也。

    釋诂曰:瘽,病也。

    字亦作懃。

    從□堇聲。

    巨斤切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□部 瘵zhài 注解:病也。

    釋诂曰:瘵,病也。

    小雅菀桺毛傳同。

    箋雲:瘵,接也。

    則謂詩叚瘵為際也。

    從□祭聲。

    側介切。

    十五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□部 瘨diān 注解:病也。

    大雅雲漢傳同。

    按今之顚狂字也。

    廣雅:瘨,狂也。

    急就篇作顚疾。

    從□眞聲。

    都年切。

    十二部。

    一曰腹張。

    張,汲古閣作脹,誤,今依宋本訂。

    古無脹字。

    左傳:晉侯獳将食,張,如廁。

    卽今之脹字也。

    瘨與□瞋字意略同。

    集韻稱人切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□部 瘼mò 注解:病也。

    小雅曰:亂離瘼矣。

    釋诂、毛傳皆雲:瘼,病也。

    方言曰:瘼,病也。

    東齊海岱之閑曰瘼。

    從□莫聲。

    慕各切。

    五部。

     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