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五部分
關燈
小
中
大
七卷□穴部
竁cuì
注解:穿地也。
周禮小宗伯、冢人皆曰甫竁,注曰:甫,始也。
鄭大夫讀竁皆為穿,杜子春讀竁如毳,皆謂葬穿圹也。
今南陽名穿地為竁,聲如腐脆之脆。
按此注讀竁為穿者,易其字也。
讀竁如毳者,拟其音也。
下文鄭伸子春之說,以南陽語證子春說之不誤。
從穴毳聲。
充芮切。
十五部。
一曰小鼠聲。
謂鼠聲之小者也。
聲字依玉篇補。
宋本小鼠下皆空一字,必是聲字耳。
竁入聲如猝,于鼠聲相似。
《周禮》曰:“大喪甫竁。
”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穴部 窆biǎnp347上 注解:葬下棺也。
土部曰:堋,葬下土也。
春秋傳朝而堋,禮謂之封,周官謂之窆。
按禮謂十七篇也。
士喪禮下篇曰:及窆,主人哭踴無筭。
注:窆,下棺也。
今文窆為封,然則許十七入篇從今文,鄭從古文而疊今文也。
凡戴記皆作封,戴記從今文也。
周官謂之窆者,周禮鄉師雲及窆執斧以莅匠師。
先鄭雲:窆謂葬下棺。
春秋傳所謂傰,禮記所謂封也。
按堋窆封三字分蒸侵東三韻,而一聲之轉。
從穴乏聲。
方驗切。
古音在七部。
《周禮》曰:“及窆執斧。
”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穴部 窀zhūn 注解:窀穸,各本删此二字,今依全書例補。
厚釋窀,夕釋穸。
葬之厚夕也。
襄十三年左傳曰:惟是春秋窀穸之事,所以從先君于祢廟者。
杜曰:窀,厚也。
穸,夜也。
厚夜猶長夜。
春秋謂祭祀,長夜謂葬薶。
按窀淳同音,窀訓厚。
從穴屯聲。
陟輪切。
十三部。
《春秋傳》曰:“窀穸從先君于地下。
”與今左傳異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穴部 穸xī 注解:窀穸也。
從穴夕聲。
孔宙碑作窀夕,乃蒙上穴而省耳。
詞亦切。
古音在五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穴部 □yā 注解:入衇刺穴謂之□。
葢古醫經之言。
齊民要術說相牛有□字。
從穴甲聲。
烏狎切。
八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穴部 文五十一 重一 □mènɡ 注解:寐而覺者也。
寐而覺,與酲字下醉而覺同意。
今字叚夢為之,夢行而□廢矣。
從宀從□,夢聲。
宀者□也。
□者,倚着也。
夢者,不明也。
夢亦聲。
古音在六部。
今莫鳳切。
《周禮》:“□日月星辰占六□之吉兇:鄭注詳矣。
一曰正□,鄭雲:無所感動,平安自夢也。
二曰□,□者,嘩訟也,借為驚遻之遻。
周禮作噩夢。
杜子春雲:當為驚愕之愕,謂驚愕為夢也。
三曰思□,鄭雲:覺時所思念之而夢也。
思,小徐作觭,誤。
四曰寤□,鄭雲:覺時所道之而夢也。
寤,大徐作悟。
五曰喜□,鄭雲:喜悅而夢也。
六曰懼□。
”鄭雲:恐懼而□也。
已上周禮占夢文。
凡□之屬皆從□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部 □qǐnp347下 注解:病卧也。
□者,卧也。
□者,病卧也。
此二字之别。
今字□作寝矣。
從□省,□省聲。
□者,籒文□。
七荏切。
七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部 寐mèi 注解:卧也。
俗所謂睡着也。
周南毛傳曰:寐,寝也。
從□省,未聲。
蜜二切。
十五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部 寤wù 注解:寐覺而有言曰寤。
有言,今锴本作省信,铉本作有信,皆誤,今依會所據锴本。
釋□應引倉颉篇:覺而有言曰寤。
左傳季寤字子言是其證。
按周南毛傳曰:寤,覺也。
衛風鄭箋同,言其大略而已。
鄭釋周禮寤夢雲:覺時道之而夢。
亦與倉颉篇同也。
古書多叚寤為悟。
從□省,吾聲。
五故切。
五部。
一曰晝見而夜□也。
葢亦周禮寤夢之說。
陳風傳雲:晤,遇也。
箋雲:晤,對也。
寤與晤義相通。
□,籒文寤。
周禮占夢釋文雲:寤本又作□。
此用籒文而小變也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部 □rǔ 注解:楚人謂寐曰□。
□猶□也。
□,黏也。
從□省,女聲。
依倨切。
廣韻亦音女。
五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部 □mǐ 注解:寐而厭也。
铉本作未厭,誤甚。
胡身之通鑒釋文辨誤引作米厭,米卽□之訛。
葢古本作寐,而□厭一訛作米,再訛作未,要不若小徐本為長。
廣雅曰:□,□,厭也。
按厭魇正俗字。
大徐于鬼部妄增魇字,雲夢驚也,由不解此處厭字故耳。
倉颉篇曰:伏合人心曰厭。
字苑曰:厭,眠内不祥也。
皆見□應書。
廣韻五十□厭注厭魅,二十九葉厭注惡夢,可見魇字之晚出冣俗矣。
西山經:翼望之山,鳥名鵸□,服之使人不厭。
此用厭字之冣古者。
□古多叚借眯為之。
郭注山海經引周書服之不眯,為不厭之證。
莊子天運:彼不得夢,必且數眯焉。
司馬彪曰:眯,厭也。
通鑒:劉晔曰:臣
周禮小宗伯、冢人皆曰甫竁,注曰:甫,始也。
鄭大夫讀竁皆為穿,杜子春讀竁如毳,皆謂葬穿圹也。
今南陽名穿地為竁,聲如腐脆之脆。
按此注讀竁為穿者,易其字也。
讀竁如毳者,拟其音也。
下文鄭伸子春之說,以南陽語證子春說之不誤。
從穴毳聲。
充芮切。
十五部。
一曰小鼠聲。
謂鼠聲之小者也。
聲字依玉篇補。
宋本小鼠下皆空一字,必是聲字耳。
竁入聲如猝,于鼠聲相似。
《周禮》曰:“大喪甫竁。
”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穴部 窆biǎnp347上 注解:葬下棺也。
土部曰:堋,葬下土也。
春秋傳朝而堋,禮謂之封,周官謂之窆。
按禮謂十七篇也。
士喪禮下篇曰:及窆,主人哭踴無筭。
注:窆,下棺也。
今文窆為封,然則許十七入篇從今文,鄭從古文而疊今文也。
凡戴記皆作封,戴記從今文也。
周官謂之窆者,周禮鄉師雲及窆執斧以莅匠師。
先鄭雲:窆謂葬下棺。
春秋傳所謂傰,禮記所謂封也。
按堋窆封三字分蒸侵東三韻,而一聲之轉。
從穴乏聲。
方驗切。
古音在七部。
《周禮》曰:“及窆執斧。
”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穴部 窀zhūn 注解:窀穸,各本删此二字,今依全書例補。
厚釋窀,夕釋穸。
葬之厚夕也。
襄十三年左傳曰:惟是春秋窀穸之事,所以從先君于祢廟者。
杜曰:窀,厚也。
穸,夜也。
厚夜猶長夜。
春秋謂祭祀,長夜謂葬薶。
按窀淳同音,窀訓厚。
從穴屯聲。
陟輪切。
十三部。
《春秋傳》曰:“窀穸從先君于地下。
”與今左傳異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穴部 穸xī 注解:窀穸也。
從穴夕聲。
孔宙碑作窀夕,乃蒙上穴而省耳。
詞亦切。
古音在五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穴部 □yā 注解:入衇刺穴謂之□。
葢古醫經之言。
齊民要術說相牛有□字。
從穴甲聲。
烏狎切。
八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穴部 文五十一 重一 □mènɡ 注解:寐而覺者也。
寐而覺,與酲字下醉而覺同意。
今字叚夢為之,夢行而□廢矣。
從宀從□,夢聲。
宀者□也。
□者,倚着也。
夢者,不明也。
夢亦聲。
古音在六部。
今莫鳳切。
《周禮》:“□日月星辰占六□之吉兇:鄭注詳矣。
一曰正□,鄭雲:無所感動,平安自夢也。
二曰□,□者,嘩訟也,借為驚遻之遻。
周禮作噩夢。
杜子春雲:當為驚愕之愕,謂驚愕為夢也。
三曰思□,鄭雲:覺時所思念之而夢也。
思,小徐作觭,誤。
四曰寤□,鄭雲:覺時所道之而夢也。
寤,大徐作悟。
五曰喜□,鄭雲:喜悅而夢也。
六曰懼□。
”鄭雲:恐懼而□也。
已上周禮占夢文。
凡□之屬皆從□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部 □qǐnp347下 注解:病卧也。
□者,卧也。
□者,病卧也。
此二字之别。
今字□作寝矣。
從□省,□省聲。
□者,籒文□。
七荏切。
七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部 寐mèi 注解:卧也。
俗所謂睡着也。
周南毛傳曰:寐,寝也。
從□省,未聲。
蜜二切。
十五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部 寤wù 注解:寐覺而有言曰寤。
有言,今锴本作省信,铉本作有信,皆誤,今依會所據锴本。
釋□應引倉颉篇:覺而有言曰寤。
左傳季寤字子言是其證。
按周南毛傳曰:寤,覺也。
衛風鄭箋同,言其大略而已。
鄭釋周禮寤夢雲:覺時道之而夢。
亦與倉颉篇同也。
古書多叚寤為悟。
從□省,吾聲。
五故切。
五部。
一曰晝見而夜□也。
葢亦周禮寤夢之說。
陳風傳雲:晤,遇也。
箋雲:晤,對也。
寤與晤義相通。
□,籒文寤。
周禮占夢釋文雲:寤本又作□。
此用籒文而小變也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部 □rǔ 注解:楚人謂寐曰□。
□猶□也。
□,黏也。
從□省,女聲。
依倨切。
廣韻亦音女。
五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部 □mǐ 注解:寐而厭也。
铉本作未厭,誤甚。
胡身之通鑒釋文辨誤引作米厭,米卽□之訛。
葢古本作寐,而□厭一訛作米,再訛作未,要不若小徐本為長。
廣雅曰:□,□,厭也。
按厭魇正俗字。
大徐于鬼部妄增魇字,雲夢驚也,由不解此處厭字故耳。
倉颉篇曰:伏合人心曰厭。
字苑曰:厭,眠内不祥也。
皆見□應書。
廣韻五十□厭注厭魅,二十九葉厭注惡夢,可見魇字之晚出冣俗矣。
西山經:翼望之山,鳥名鵸□,服之使人不厭。
此用厭字之冣古者。
□古多叚借眯為之。
郭注山海經引周書服之不眯,為不厭之證。
莊子天運:彼不得夢,必且數眯焉。
司馬彪曰:眯,厭也。
通鑒:劉晔曰: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