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四部分

關燈
字從穴。

    毛詩:罙入其阻。

    傳曰:罙,深也。

    此罙字見六經者,毛公以今字釋古字,而許襲之,此罙之音義原流也。

    鄭箋易罙為□,訓為冒也,葢以字形相似易之。

    罙在侵韻,□在脂韻,鄭注經有易字之例。

    他經雲某讀為某,箋詩不尒。

    讀經者誤謂毛、鄭同字。

    作音義者當各字各音分别載之雲:毛作罙,式針反,深也。

    鄭作□,面規反,冒也。

    說文罙作□,□作□,乃為明析。

    而陸釋文則曰:罙,面規反,毛深也,鄭冐也。

    說文作□,從網米,雲冒也。

    此條之獘有七:以罙切面規,絶非毛音,一也。

    以鄭箋作罙,非鄭所易字,二也。

    以說文之罙作□,而不知說文罙作□,□别一字,或體作□,與□無交涉,三也。

    □字不見他經,惟見商頌,而陸亡其音,遂亡其義,四也。

    許用商頌毛傳造說文,而失許之原本,緻許書□下義晦,□下遂有妄人□詩曰□入其阻六字,鄭箋所改之字,許時代在前,安能用其說,五也。

    □□作罙。

    猶□□作深,而各字書、韻書因陸罙切面規,□下不敢載罙,張參五經文字曰:□,罙音彌。

    上說文,下釋文,相承□省。

    見詩。

    集韻、類篇皆曰:罙、□、□三形同字。

    此皆陸為作甬,六也。

    唐石經作罙,尚不誤,自宋及今日,毛詩刻本竟作冞,不罙不□,為從古所無之字,陸實召之,七也。

    許水部不載深淺一義,故全書深淺字用□,今發其例于此。

    一曰□突。

    廣雅:竈窻謂之堗。

    呂氏春秋雲:竈突決則火上焚棟。

    葢□上突起以出煙火,今人謂之煙囪,卽廣雅之□□。

    今人高之出屋上,畏其焚棟也。

    以其颠言謂之突,以其中深曲通火言謂之□。

    廣雅突下謂之□,今本正奪□字耳。

    漢書雲:曲突徒薪,則有曲之令火不直上者矣。

    趙宧光欲□改故書之□突為□□,眞瞽說也。

    從穴火,求省。

    穴中求火,□之意也。

    此會意字。

    式針切。

    七部。

    讀若《禮》三年導服之導。

    導服卽禫服也。

    說詳木部棪下。

    按□卽□淺字,不當有異音。

    葢□□可讀如禫,與突為雙聲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穴部 穿chuānp344下 注解:通也。

    從牙在穴中。

    召南曰:誰謂鼠無牙,何以穿我墉。

    昌緣切。

    十四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穴部 竂liáo 注解:穿也。

    倉颉篇曰:寮,小空也。

    西京賦曰:交绮豁以疏寮。

    薛曰:疏,刻穿之也。

    善曰:倉颉篇雲:寮,小窗。

    魏都賦:皦日籠光于绮寮。

    按大雅:及爾同寮。

    左傳曰:同官為寮。

    毛傳曰:寮官也。

    箋雲:與汝同官,俱為卿士。

    葢同官者同居一域,如俗雲同學一處為同窗也,亦假僚字為之。

    左傳:泉丘人女奔孟僖子,其僚從之。

    杜注:鄰女為僚友。

    從穴尞聲。

    洛蕭切。

    二部。

    俗省作寮。

    《論語》有“公伯竂”。

    憲問篇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穴部 □yuè 注解:穿也。

    從穴叏聲。

    大徐作決省聲,此不知古音者為之也。

    于決切。

    十五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穴部 □yuè 注解:□抉也。

    抉之深故從穴。

    從穴抉。

    此以會意包形聲。

    小徐作抉聲,亦通。

    于抉切。

    十五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穴部 窦dòu 注解:空也。

    空孔古今語。

    凡孔皆謂之窦,古亦借渎為之,如周禮注四窦卽四渎,左傳襄三十年墓門之渎徐音豆是也。

    從穴□聲。

    徒奏切。

    四部。

    按古音去入不分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穴部 竅qiào 注解:空也。

    空孔古今字。

    老子:常有欲以觀其竅。

    從穴敫聲。

    牽吊切。

    二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穴部 空kōnɡ 注解:竅也。

    今俗語所謂孔也,天地之閑亦一孔耳。

    古者司空主土。

    尚書大傳曰:城郭不繕,溝池不修,水泉不修,水為民害,責于地公。

    司馬彪曰:司空公一人,掌水土事。

    凡營城,起邑,浚溝洫,修墳防之事,則議其利,建其功。

    是則司空以治水土為職。

    禹作司空,治水而後晉百揆也。

    治水者必通其渎,故曰司空猶司孔也。

    從穴工聲。

    形聲包會意也。

    苦紅切。

    九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穴部 □qìnɡp345上 注解:空也。

    空虛、孔穴本無二義,但有孔穴則是空虛也。

    從穴巠聲。

    去徑切。

    十一部。

    《詩》曰:“瓶之□矣。

    ”小雅蓼莪文。

    今詩作罄。

    傳曰:罄,空也。

    與爾雅釋诂合。

    空與□義相因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穴部 穵yà 注解:空也。

    铉本作空大也,非是。

    廣韻引同,亦誤本耳。

    今依小徐及玉篇。

    今俗謂盜賊穴牆曰穵是也。

    從穴乙聲。

    烏黠切。

    十五部。

    按此篆當是□鳥之□,非甲乙也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穴部 □xuè 注解:空皃。

    孔之皃也。

    從穴矞聲。

    呼決切。

    十五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穴部 窠kē 注解:空也。

    雙聲為訓,其字亦作窾,高誘曰窾空也是。

    或借科為之,孟子盈科而後進是。

    或借薖為之,如衛風碩人之薖,毛雲寛大皃,鄭雲饑意皆是。

    從穴果聲。

    苦禾切。

    十七部。

    一曰鳥巢也。

    一曰者,義近而有别者也。

    蜀都賦曰:窠宿異禽。

    在樹曰巢,在穴曰窠。

    此析言之也,與巢部合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穴部 窻chuānɡ 注解:通孔也。

    從穴悤聲。

    楚江切。

    九部。

    按此篆淺人所增,古本所無,當删。

    十篇囪下曰:在牆曰牗,在屋曰囪。

    囪或從穴作窗。

    古隻有囪字,窗已為或體,何取乎更取悤聲作窻字哉。

    自東江韻分,淺人多所僞□。

    據廣韻四江□下雲:說文作窗,通孔也。

    則篆體之不當有心明矣。

    依廣韻宜囪部去窗篆,此窻篆改為窗。

    然囪窗本一字,宜囪部仍舊而此從删也。

    許但作空不作孔,此雲通孔也,則非許氏原文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穴部 窊wā 注解:污衺,下也。

    史記:瓯寠□篝,污邪□車。

    司馬彪曰:污邪,下地田也。

    按凡下皆得謂之窊。

    水部洿者,窊下也。

    吳都賦:窊隆異等。

    從穴瓜聲。

    烏瓜切。

    五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穴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