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一部分
關燈
小
中
大
天降嘉榖,維虋維芑。
虋芑,爾雅謂之赤苗、白苗。
許艹部皆謂之嘉榖,皆謂禾也。
公羊何注曰:未秀為苗,已秀為禾。
魏風:無食我黍,無食我麥,無食我苗。
毛曰:苗,嘉榖也。
嘉榖謂禾也。
生民傳曰:黃,嘉榖也。
嘉榖亦謂禾。
民食莫重于禾,故謂之嘉榖。
嘉榖之連稿者曰禾,實曰□。
□之人曰米,米曰梁,今俗雲小米是也。
□二月始生,八月而孰,得之中和,故謂之禾。
依思玄賦注、齊民要術訂。
和禾疊韻。
禾,木也。
木王而生,金王而死。
謂二月生,八月孰也。
伏生、淮南子、劉向所著書皆言張昏中種榖,呼禾為榖。
思□賦注引此下有故曰木禾四字。
從木,禾,木也,故從木。
象其穗。
各本作從木從□省,□象其穗九字。
淺人增四字,不通,今正。
下從木,上筆□者象其穗,是為從木而象其穗。
禾穗必下垂。
淮南子曰:夫子見禾之三變也。
滔滔然曰:狐向丘而死,我其首禾乎。
高注雲:禾穗垂而向根,君子不忘本也。
張衡思玄賦曰:嘉禾垂穎而顧本。
王氏念孫說:莠與禾絕相似,雖老農不辨,及其吐穗,則禾穗必屈而倒垂,莠穗不垂,可以識别。
艹部謂莠揚生。
古者造禾字,屈筆下垂以象之。
戶戈切。
十七部。
凡禾之屬皆從禾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禾部 秂xiùp320下 注解:上諱。
上諱二字許書原文。
秀篆許本無,後人沾之。
雲上諱,則不書其字宜矣,不書故義形聲皆不言,說詳一篇示部。
伏侯古今注曰:諱秀之字曰茂,葢許空其篆,而釋之曰上諱。
下文禾之秀實為稼,則本作茂實也。
許旣不言,當補之曰:不榮而實曰秀,從禾人。
不榮而實曰秀者釋艹、毛詩文。
按釋艹雲:木謂之榮,艹謂之華。
榮、華散文則一耳。
榮而實謂之實,桃、李是也。
不榮而實謂之秀,禾、黍是也。
榮而不實謂之英,牡丹、勺藥是也。
凡禾黍之實皆有華,華瓣收卽為稃而成實,不比華落而成實者,故謂之榮可,如黍稷方華是也。
謂之不榮亦可,實發實秀是也。
論語曰:苗而不秀,秀而不實。
秀則已實矣。
又雲實者,此實卽生民之堅好也。
秀與□義相成。
□下曰:禾成秀也。
□自其□言之,秀自其挺言之,而非實不謂之秀,非秀不謂之□。
夏小正:秀然後為萑葦。
周禮注:荼,茅秀也。
皆謂其□而實。
引伸之為俊秀、秀傑。
從禾人者,人者,米也,出于稃謂之米,結于稃内謂之人,凡果實中有人。
本艹本皆作人,明刻皆改作仁,殊謬。
禾稃内有人是曰秀。
玉篇、集韻、類篇皆有秂字,欲結米也。
而鄰切。
本秀字也。
隸書秀從乃,而秂别讀矣。
息救切。
三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禾部 稼jià 注解:禾之秀實為稼,旣言秀又言實者,論語說也,謂禾□之成曰稼也。
甫田:曾孫之稼。
箋雲:稼,禾也,謂有稿者也。
莖節為禾。
全體為禾,渾言之也。
聘禮禾三十車是也,禹貢所謂總也。
莖節為禾,别于□而言,析言之也,下文之稭稈也。
從禾家聲。
古訝切。
古音在五部。
一曰稼,家事也。
此取從家為義。
史記曰:五榖蕃孰,穰穰滿家。
邠風:八月其獲。
謂禾可獲也。
九月築場圃,十月納禾稼。
謂治于場而納之囷倉也。
此說與穑義略同。
一曰在野曰稼。
稼之言嫁也。
毛傳曰:種之曰稼。
周禮司稼注曰:種榖曰稼,如嫁女以有所生。
此說與穑義别。
呂覽君守篇曰:後稷作稼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禾部 穑sèp321上 注解:谷可收曰穑。
毛傳曰:斂之曰穑。
許不雲斂之雲可收者,許主謂在野成孰。
不言禾言榖者,晐百榖言之,不獨謂禾也。
古多叚啬為穑。
從禾啬聲。
此舉形聲包會意。
所力切。
一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禾部 穜zhònɡ 注解:埶也。
丮部曰:埶,穜也。
小篆埶為穜,之用切。
種為先穜後孰,直容切。
而隸書互易之,詳張氏五經文字。
種者以榖播于土,因之名榖可種者曰種。
凡物可種者皆日種,别其音之隴切。
生民曰:種之黃茂。
又曰:實種實裦。
箋雲:種生不雜也。
。
從禾童聲。
之用切。
九部。
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禾部 稙zhí 注解:早穜也。
此謂凡榖皆有早種者。
魯頌傳曰:先種曰稙。
謂先種先孰也。
釋名曰:靑徐人謂長婦曰稙長。
禾苗先生者曰稙,取名于此也從禾,凡汜言諸榖而字從禾者,依嘉榖為言也。
直聲。
當職切。
一部。
《詩》曰:“稙稚尗麥。
”魯頌閟宮文。
按稚當作稺。
郭景純注方言曰:稺古稚字。
是則晉人皆作稚,故稺稚為古今字。
寫說文者用今字因襲之耳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禾部 種chónɡ 注解:先穜後孰也。
此謂凡榖有如此者。
邠風傳曰:後孰曰重。
周禮内宰注鄭司農雲:先種後孰謂之穜。
按毛詩作重,叚借字也。
周禮作穜,轉寫以今字易之也。
從禾重聲。
直容切。
九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禾部 稑lù 注解:疾孰也。
謂凡榖有如此者。
邠風傳曰:先孰曰穋。
周禮内宰注鄭司農雲:後穜先孰謂之稑。
按土宜物性卽同一種而有不同,故大司徒必辨十有二壤之物而知其種,司稼掌巡邦野之稼而辨穜缪之種也。
從禾坴聲。
力竹切。
三部。
《詩》曰:“黍稷種稑。
”邠風七月文。
按七月及閟宮皆作重。
許種下不偁而偁于稑下,葢本作重,轉寫易之也。
穋,稑或從翏。
翏聲也。
今周禮作稑,毛詩作穋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禾部 稺zhì 注解:幼禾也。
魯頌毛傳曰:後種曰稺。
許不言後種者,後種固小于先種,卽先種者當其未長亦稺也,先種而中有遟長者亦稺也。
故惟魯頌稙稺對言,毛釋之。
小雅:無害我田稺,彼有不獲稺。
毛不釋者,亦謂□言幼禾。
引伸為凡幼之偁。
今字作稚。
從禾屖聲。
屖者,遟也。
直利切。
十五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禾部 稹zhěnp321下 注解:穜穊也。
此與鬒為稠髪同也。
引伸為凡密緻之偁。
從禾眞聲。
之忍切。
十二部。
《周禮》曰:“稹理而堅。
”考工記輪人文。
鄭雲:稹,緻也。
緻今之緻字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禾部 稠chóu 注解:多也。
本謂禾也,引伸為凡多之偁。
小雅:綢直如髪。
叚綢為稠也。
從禾周聲。
直由切。
三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禾部 穊jì 注解:稠也。
漢書:劉章言耕田曰:深耕穊種,立苗欲疏。
非其種者,鉏而去之。
引伸為凡稠之偁。
從禾旣聲。
己利切。
十五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禾部 稀xī 注解:疏也。
□部曰:疏,通也。
稀與穊為反對之辭。
所謂立苗欲疏也。
引伸為凡疏之偁。
從禾希聲。
許書無希字,而□聲字多有,與由聲字正同,不得雲無□字、由字也。
許時奪之,今不得其說解耳。
香衣切。
十五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禾部 □miè 注解:禾也。
葢禾有名□者也。
廣韻曰:莊子謂之禾也。
從禾蔑聲。
莫結切。
十二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禾部 穆mù 注解:禾也。
葢禾有名穆者也。
凡經傳所用穆字,皆叚穆為□。
□者,細文也。
從彡,□省。
彡言文,□言細,凡言穆穆、于穆、昭穆皆取幽微之義。
釋訓曰:穆穆,敬也。
大雅文王傳曰:穆穆,美也。
從禾□聲。
莫蔔切。
三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禾部 私sī 注解:禾也。
葢禾有名私者也。
今則叚私為公厶。
倉颉作字,自營為厶,背厶為公。
然由古人隻作厶,不作私。
從禾厶聲。
息夷切。
十五部。
北道名禾主人曰私主人。
北道葢許時語,立乎南以言北之辭。
周頌:駿發爾私。
毛曰:私,民田也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禾部
虋芑,爾雅謂之赤苗、白苗。
許艹部皆謂之嘉榖,皆謂禾也。
公羊何注曰:未秀為苗,已秀為禾。
魏風:無食我黍,無食我麥,無食我苗。
毛曰:苗,嘉榖也。
嘉榖謂禾也。
生民傳曰:黃,嘉榖也。
嘉榖亦謂禾。
民食莫重于禾,故謂之嘉榖。
嘉榖之連稿者曰禾,實曰□。
□之人曰米,米曰梁,今俗雲小米是也。
□二月始生,八月而孰,得之中和,故謂之禾。
依思玄賦注、齊民要術訂。
和禾疊韻。
禾,木也。
木王而生,金王而死。
謂二月生,八月孰也。
伏生、淮南子、劉向所著書皆言張昏中種榖,呼禾為榖。
思□賦注引此下有故曰木禾四字。
從木,禾,木也,故從木。
象其穗。
各本作從木從□省,□象其穗九字。
淺人增四字,不通,今正。
下從木,上筆□者象其穗,是為從木而象其穗。
禾穗必下垂。
淮南子曰:夫子見禾之三變也。
滔滔然曰:狐向丘而死,我其首禾乎。
高注雲:禾穗垂而向根,君子不忘本也。
張衡思玄賦曰:嘉禾垂穎而顧本。
王氏念孫說:莠與禾絕相似,雖老農不辨,及其吐穗,則禾穗必屈而倒垂,莠穗不垂,可以識别。
艹部謂莠揚生。
古者造禾字,屈筆下垂以象之。
戶戈切。
十七部。
凡禾之屬皆從禾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禾部 秂xiùp320下 注解:上諱。
上諱二字許書原文。
秀篆許本無,後人沾之。
雲上諱,則不書其字宜矣,不書故義形聲皆不言,說詳一篇示部。
伏侯古今注曰:諱秀之字曰茂,葢許空其篆,而釋之曰上諱。
下文禾之秀實為稼,則本作茂實也。
許旣不言,當補之曰:不榮而實曰秀,從禾人。
不榮而實曰秀者釋艹、毛詩文。
按釋艹雲:木謂之榮,艹謂之華。
榮、華散文則一耳。
榮而實謂之實,桃、李是也。
不榮而實謂之秀,禾、黍是也。
榮而不實謂之英,牡丹、勺藥是也。
凡禾黍之實皆有華,華瓣收卽為稃而成實,不比華落而成實者,故謂之榮可,如黍稷方華是也。
謂之不榮亦可,實發實秀是也。
論語曰:苗而不秀,秀而不實。
秀則已實矣。
又雲實者,此實卽生民之堅好也。
秀與□義相成。
□下曰:禾成秀也。
□自其□言之,秀自其挺言之,而非實不謂之秀,非秀不謂之□。
夏小正:秀然後為萑葦。
周禮注:荼,茅秀也。
皆謂其□而實。
引伸之為俊秀、秀傑。
從禾人者,人者,米也,出于稃謂之米,結于稃内謂之人,凡果實中有人。
本艹本皆作人,明刻皆改作仁,殊謬。
禾稃内有人是曰秀。
玉篇、集韻、類篇皆有秂字,欲結米也。
而鄰切。
本秀字也。
隸書秀從乃,而秂别讀矣。
息救切。
三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禾部 稼jià 注解:禾之秀實為稼,旣言秀又言實者,論語說也,謂禾□之成曰稼也。
甫田:曾孫之稼。
箋雲:稼,禾也,謂有稿者也。
莖節為禾。
全體為禾,渾言之也。
聘禮禾三十車是也,禹貢所謂總也。
莖節為禾,别于□而言,析言之也,下文之稭稈也。
從禾家聲。
古訝切。
古音在五部。
一曰稼,家事也。
此取從家為義。
史記曰:五榖蕃孰,穰穰滿家。
邠風:八月其獲。
謂禾可獲也。
九月築場圃,十月納禾稼。
謂治于場而納之囷倉也。
此說與穑義略同。
一曰在野曰稼。
稼之言嫁也。
毛傳曰:種之曰稼。
周禮司稼注曰:種榖曰稼,如嫁女以有所生。
此說與穑義别。
呂覽君守篇曰:後稷作稼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禾部 穑sèp321上 注解:谷可收曰穑。
毛傳曰:斂之曰穑。
許不雲斂之雲可收者,許主謂在野成孰。
不言禾言榖者,晐百榖言之,不獨謂禾也。
古多叚啬為穑。
從禾啬聲。
此舉形聲包會意。
所力切。
一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禾部 穜zhònɡ 注解:埶也。
丮部曰:埶,穜也。
小篆埶為穜,之用切。
種為先穜後孰,直容切。
而隸書互易之,詳張氏五經文字。
種者以榖播于土,因之名榖可種者曰種。
凡物可種者皆日種,别其音之隴切。
生民曰:種之黃茂。
又曰:實種實裦。
箋雲:種生不雜也。
。
從禾童聲。
之用切。
九部。
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禾部 稙zhí 注解:早穜也。
此謂凡榖皆有早種者。
魯頌傳曰:先種曰稙。
謂先種先孰也。
釋名曰:靑徐人謂長婦曰稙長。
禾苗先生者曰稙,取名于此也從禾,凡汜言諸榖而字從禾者,依嘉榖為言也。
直聲。
當職切。
一部。
《詩》曰:“稙稚尗麥。
”魯頌閟宮文。
按稚當作稺。
郭景純注方言曰:稺古稚字。
是則晉人皆作稚,故稺稚為古今字。
寫說文者用今字因襲之耳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禾部 種chónɡ 注解:先穜後孰也。
此謂凡榖有如此者。
邠風傳曰:後孰曰重。
周禮内宰注鄭司農雲:先種後孰謂之穜。
按毛詩作重,叚借字也。
周禮作穜,轉寫以今字易之也。
從禾重聲。
直容切。
九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禾部 稑lù 注解:疾孰也。
謂凡榖有如此者。
邠風傳曰:先孰曰穋。
周禮内宰注鄭司農雲:後穜先孰謂之稑。
按土宜物性卽同一種而有不同,故大司徒必辨十有二壤之物而知其種,司稼掌巡邦野之稼而辨穜缪之種也。
從禾坴聲。
力竹切。
三部。
《詩》曰:“黍稷種稑。
”邠風七月文。
按七月及閟宮皆作重。
許種下不偁而偁于稑下,葢本作重,轉寫易之也。
穋,稑或從翏。
翏聲也。
今周禮作稑,毛詩作穋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禾部 稺zhì 注解:幼禾也。
魯頌毛傳曰:後種曰稺。
許不言後種者,後種固小于先種,卽先種者當其未長亦稺也,先種而中有遟長者亦稺也。
故惟魯頌稙稺對言,毛釋之。
小雅:無害我田稺,彼有不獲稺。
毛不釋者,亦謂□言幼禾。
引伸為凡幼之偁。
今字作稚。
從禾屖聲。
屖者,遟也。
直利切。
十五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禾部 稹zhěnp321下 注解:穜穊也。
此與鬒為稠髪同也。
引伸為凡密緻之偁。
從禾眞聲。
之忍切。
十二部。
《周禮》曰:“稹理而堅。
”考工記輪人文。
鄭雲:稹,緻也。
緻今之緻字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禾部 稠chóu 注解:多也。
本謂禾也,引伸為凡多之偁。
小雅:綢直如髪。
叚綢為稠也。
從禾周聲。
直由切。
三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禾部 穊jì 注解:稠也。
漢書:劉章言耕田曰:深耕穊種,立苗欲疏。
非其種者,鉏而去之。
引伸為凡稠之偁。
從禾旣聲。
己利切。
十五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禾部 稀xī 注解:疏也。
□部曰:疏,通也。
稀與穊為反對之辭。
所謂立苗欲疏也。
引伸為凡疏之偁。
從禾希聲。
許書無希字,而□聲字多有,與由聲字正同,不得雲無□字、由字也。
許時奪之,今不得其說解耳。
香衣切。
十五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禾部 □miè 注解:禾也。
葢禾有名□者也。
廣韻曰:莊子謂之禾也。
從禾蔑聲。
莫結切。
十二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禾部 穆mù 注解:禾也。
葢禾有名穆者也。
凡經傳所用穆字,皆叚穆為□。
□者,細文也。
從彡,□省。
彡言文,□言細,凡言穆穆、于穆、昭穆皆取幽微之義。
釋訓曰:穆穆,敬也。
大雅文王傳曰:穆穆,美也。
從禾□聲。
莫蔔切。
三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禾部 私sī 注解:禾也。
葢禾有名私者也。
今則叚私為公厶。
倉颉作字,自營為厶,背厶為公。
然由古人隻作厶,不作私。
從禾厶聲。
息夷切。
十五部。
北道名禾主人曰私主人。
北道葢許時語,立乎南以言北之辭。
周頌:駿發爾私。
毛曰:私,民田也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七卷□禾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