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四部分
關燈
小
中
大
虩xì
注解:《易》:“□虎□虩虩。
”□九四爻辭。
今易虩虩作愬愬。
釋文曰:愬愬,子夏傳雲恐懼貌。
馬本作虩虩,雲恐懼也。
說文同。
按震卦辭:震來虩虩。
馬雲:恐懼貌。
鄭同馬。
鄭用費易,許用孟易,而字同義同也。
虩虩,二字今補。
恐懼也。
已上引易而釋之。
一曰蠅虎也。
崔豹曰:蠅虎,蠅狐也。
形似踟跦而色灰白,善捕蠅。
一名蠅蝗,一名蠅豹。
從虎,按此篆下先引經者,以□虎□說字之從虎也。
□聲。
許逆切。
古音在五部,故易一作愬也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虎部 虢ɡuó 注解:虎所攫畫明文也。
攫者□所扟也,畫者□所劃,故有明文也。
虢字本義久廢,罕有用者。
從虎寽。
各本衍聲字,今正。
寽在十五部,虢在五部,非聲也。
□部曰:寽,五指寽也。
虎所攫畫,故從虎寽會意。
今音古伯切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虎部 虒sī 注解:委虒,□韻。
虎之有角者也。
虎無角,故言者以别之。
廣韻曰:虒,似虎,有角,能行水中。
按韻會引說文,羼以廣韻語,非偁古之法。
從虎□聲。
息移切。
十六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虎部 □ténɡ 注解:黑虎也。
從虎騰聲。
徒登切。
六部。
按此篆當與虪為伍,今非其次,或轉寫失而補之,或後人羼綴,未可定也。
文十五 重二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虎部 虤yánp211下 注解:虎怒也。
從二虎。
此與□,□犬相齧也同意。
五閑切。
十四部。
凡虤之屬皆從虤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虤部 □yín 注解:□虎争聲。
從虤從曰。
會意。
讀若慭。
語巾切。
十二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虤部 贙xuàn 注解:分别也。
魏都賦:蒹葭贙。
謂蒹葭茂密,若争地而生也。
釋獸之贙,獸名也。
從虤對争貝。
争則分别矣。
讀若回。
古音在十五部。
今音在胡畎切。
0782文三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虤部 皿mǐn 注解:飯食之用器也。
飯,汲古閣作飮,誤。
孟子:牲殺器皿。
趙注:皿所以覆器者。
此謂皿為幎之假借。
似非孟意。
象形。
與豆同意。
上象其能容,中象其體,下象其底也。
與豆略同而少異。
凡皿之屬皆從皿。
讀若猛。
按古孟猛皆讀如芒。
皿在十部。
今音武永切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皿部 盂yú 注解:飮器也。
飮,大徐及篇、韻、急就篇注作飯,誤。
小徐及後漢書注、禦覽皆作飮,不誤。
木部椲,木也。
可屈為杅者。
杅卽盂之假借字。
既夕禮□敦□杅注:杅盛湯漿。
公羊傳:古者杅不穿。
何注:杅,飮水器。
孫□子曰:盤圓而水圓,杅方而水方。
史記滑稽傳:操一豚蹏,酒一盂而祝。
後漢書孝明紀:盂水脯糒而已。
方言:盂,宋楚魏之閑或謂之盌。
又曰:盂謂之柯。
又曰:盂謂之□。
河濟之閑謂之□□。
又曰:盂謂之铫□。
從皿虧聲。
羽俱切。
五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皿部 盌wǎn 注解:小□也。
方言曰:盌謂之盂,或謂之铫□。
又曰:盌謂之棹。
又曰:椀謂之□。
從皿夗聲。
于夗皆坳曲意,皆以形聲包會意也。
烏管切。
十四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皿部 盛chénɡ 注解:黍稷在器中□祀者也。
盛者,實于器中之名也,故亦□器為盛,如左傳旨酒一盛,喪大記食粥于盛是也。
引伸為凡豐滿之偁。
今人分平去,古不分也。
如左傳盛服将朝,盛音成。
本亦作成。
從皿成聲。
形聲包會意。
小徐無聲字,會意兼形聲也。
氏征切。
十二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皿部 齍zī 注解:黍稷器,所□祀者。
各本作黍稷在器以祀者,則與盛義不别,今從韻會本。
按周禮一書,或兼言齍盛,或單言齍,單言盛,皆言祭祀之事,他事絕不言齍盛,故許皆雲以祀者。
兼言齍盛,若甸師、舂人、肆師、小祝是也。
單言齍,若大宗伯、小宗伯、大祝也。
單言盛,若饎人、廪人是也。
小宗伯逆齍注雲:受饎人之盛以入。
然則齍盛可互偁也。
甸師注雲:秶,稷也。
榖者稷為長,是以名雲。
肆師注雲:秶,六榖也。
大祝注雲:秶号謂黍稷皆有名号也。
舂人注雲:齍盛謂黍稷稻粱之屬,可盛以為簠簋實。
經文齍字,注三易為秶。
而小宗伯六齍注雲:齍讀為秶。
六秶謂六榖,黍稷稻粱麥苽。
此則易齍為秶之恉,謂齍、秶古今字也。
考毛詩甫田作齊,亦作齍,用古文。
禮記作秶盛,用今文。
是則齍秶為古今字憭然。
左傳作秶盛,則用今字之始。
左傳曰:絜秶豐盛。
毛曰:器實曰齍,在器曰盛。
鄭注周禮:齍或專訓稷,或訓黍稷稻粱。
盛則皆訓在器。
是則齍之與盛别者,齍謂榖也,盛謂在器也。
許則雲器曰齍,實之則曰盛,似與毛、鄭異。
葢許主說字,其字從皿,故謂其器可盛黍稷曰齍。
要之齍可盛黍稷,而因謂其所盛黍稷曰齍。
凡文字故訓引伸每多如是。
說經與說字不相妨也。
從皿□聲。
□,禾麥吐□上平也。
形聲包會意。
卽夷切。
十五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皿部 □yòup212上 注解:小瓯也。
瓯,小盆也。
廣韻:□,抒水器也。
從皿有聲,讀若灰。
灰有二聲,古音皆在一部也。
今音于救切。
一曰若賄。
賄從有聲,古音亦在一部。
□,□或從右。
右聲也。
古亦在一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皿部 盧lú 注解:盧,飯器也。
凵部曰:凵盧,飯器,以桺為之。
士昏禮注曰:笲,竹器而衣者,如今之筥、□籚矣。
筥、□籚二物相似,□籚卽凵盧也。
方言:□,趙魏之郊謂之去□。
注:盛飯筥也。
錢氏大昕曰:去□卽凵盧也。
從皿□聲。
洛乎切。
五部。
□,籒文盧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皿部 □ɡǔ 注解:器也。
從缶皿,古聲。
公戶切。
五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皿部 盄zhāo 注解:器也。
從皿吊聲。
止遙切。
二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皿部 盎ànɡ 注解:盆也。
釋器:盎謂之缶。
注雲:盆也。
假借為酒名。
周禮盎齊注曰:盎猶翁也,成而翁翁然,蔥白色,如今酇白矣。
按翁者,滃之假借。
滃滃猶泱泱也,酒之成似之。
孟子
”□九四爻辭。
今易虩虩作愬愬。
釋文曰:愬愬,子夏傳雲恐懼貌。
馬本作虩虩,雲恐懼也。
說文同。
按震卦辭:震來虩虩。
馬雲:恐懼貌。
鄭同馬。
鄭用費易,許用孟易,而字同義同也。
虩虩,二字今補。
恐懼也。
已上引易而釋之。
一曰蠅虎也。
崔豹曰:蠅虎,蠅狐也。
形似踟跦而色灰白,善捕蠅。
一名蠅蝗,一名蠅豹。
從虎,按此篆下先引經者,以□虎□說字之從虎也。
□聲。
許逆切。
古音在五部,故易一作愬也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虎部 虢ɡuó 注解:虎所攫畫明文也。
攫者□所扟也,畫者□所劃,故有明文也。
虢字本義久廢,罕有用者。
從虎寽。
各本衍聲字,今正。
寽在十五部,虢在五部,非聲也。
□部曰:寽,五指寽也。
虎所攫畫,故從虎寽會意。
今音古伯切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虎部 虒sī 注解:委虒,□韻。
虎之有角者也。
虎無角,故言者以别之。
廣韻曰:虒,似虎,有角,能行水中。
按韻會引說文,羼以廣韻語,非偁古之法。
從虎□聲。
息移切。
十六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虎部 □ténɡ 注解:黑虎也。
從虎騰聲。
徒登切。
六部。
按此篆當與虪為伍,今非其次,或轉寫失而補之,或後人羼綴,未可定也。
文十五 重二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虎部 虤yánp211下 注解:虎怒也。
從二虎。
此與□,□犬相齧也同意。
五閑切。
十四部。
凡虤之屬皆從虤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虤部 □yín 注解:□虎争聲。
從虤從曰。
會意。
讀若慭。
語巾切。
十二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虤部 贙xuàn 注解:分别也。
魏都賦:蒹葭贙。
謂蒹葭茂密,若争地而生也。
釋獸之贙,獸名也。
從虤對争貝。
争則分别矣。
讀若回。
古音在十五部。
今音在胡畎切。
0782文三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虤部 皿mǐn 注解:飯食之用器也。
飯,汲古閣作飮,誤。
孟子:牲殺器皿。
趙注:皿所以覆器者。
此謂皿為幎之假借。
似非孟意。
象形。
與豆同意。
上象其能容,中象其體,下象其底也。
與豆略同而少異。
凡皿之屬皆從皿。
讀若猛。
按古孟猛皆讀如芒。
皿在十部。
今音武永切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皿部 盂yú 注解:飮器也。
飮,大徐及篇、韻、急就篇注作飯,誤。
小徐及後漢書注、禦覽皆作飮,不誤。
木部椲,木也。
可屈為杅者。
杅卽盂之假借字。
既夕禮□敦□杅注:杅盛湯漿。
公羊傳:古者杅不穿。
何注:杅,飮水器。
孫□子曰:盤圓而水圓,杅方而水方。
史記滑稽傳:操一豚蹏,酒一盂而祝。
後漢書孝明紀:盂水脯糒而已。
方言:盂,宋楚魏之閑或謂之盌。
又曰:盂謂之柯。
又曰:盂謂之□。
河濟之閑謂之□□。
又曰:盂謂之铫□。
從皿虧聲。
羽俱切。
五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皿部 盌wǎn 注解:小□也。
方言曰:盌謂之盂,或謂之铫□。
又曰:盌謂之棹。
又曰:椀謂之□。
從皿夗聲。
于夗皆坳曲意,皆以形聲包會意也。
烏管切。
十四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皿部 盛chénɡ 注解:黍稷在器中□祀者也。
盛者,實于器中之名也,故亦□器為盛,如左傳旨酒一盛,喪大記食粥于盛是也。
引伸為凡豐滿之偁。
今人分平去,古不分也。
如左傳盛服将朝,盛音成。
本亦作成。
從皿成聲。
形聲包會意。
小徐無聲字,會意兼形聲也。
氏征切。
十二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皿部 齍zī 注解:黍稷器,所□祀者。
各本作黍稷在器以祀者,則與盛義不别,今從韻會本。
按周禮一書,或兼言齍盛,或單言齍,單言盛,皆言祭祀之事,他事絕不言齍盛,故許皆雲以祀者。
兼言齍盛,若甸師、舂人、肆師、小祝是也。
單言齍,若大宗伯、小宗伯、大祝也。
單言盛,若饎人、廪人是也。
小宗伯逆齍注雲:受饎人之盛以入。
然則齍盛可互偁也。
甸師注雲:秶,稷也。
榖者稷為長,是以名雲。
肆師注雲:秶,六榖也。
大祝注雲:秶号謂黍稷皆有名号也。
舂人注雲:齍盛謂黍稷稻粱之屬,可盛以為簠簋實。
經文齍字,注三易為秶。
而小宗伯六齍注雲:齍讀為秶。
六秶謂六榖,黍稷稻粱麥苽。
此則易齍為秶之恉,謂齍、秶古今字也。
考毛詩甫田作齊,亦作齍,用古文。
禮記作秶盛,用今文。
是則齍秶為古今字憭然。
左傳作秶盛,則用今字之始。
左傳曰:絜秶豐盛。
毛曰:器實曰齍,在器曰盛。
鄭注周禮:齍或專訓稷,或訓黍稷稻粱。
盛則皆訓在器。
是則齍之與盛别者,齍謂榖也,盛謂在器也。
許則雲器曰齍,實之則曰盛,似與毛、鄭異。
葢許主說字,其字從皿,故謂其器可盛黍稷曰齍。
要之齍可盛黍稷,而因謂其所盛黍稷曰齍。
凡文字故訓引伸每多如是。
說經與說字不相妨也。
從皿□聲。
□,禾麥吐□上平也。
形聲包會意。
卽夷切。
十五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皿部 □yòup212上 注解:小瓯也。
瓯,小盆也。
廣韻:□,抒水器也。
從皿有聲,讀若灰。
灰有二聲,古音皆在一部也。
今音于救切。
一曰若賄。
賄從有聲,古音亦在一部。
□,□或從右。
右聲也。
古亦在一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皿部 盧lú 注解:盧,飯器也。
凵部曰:凵盧,飯器,以桺為之。
士昏禮注曰:笲,竹器而衣者,如今之筥、□籚矣。
筥、□籚二物相似,□籚卽凵盧也。
方言:□,趙魏之郊謂之去□。
注:盛飯筥也。
錢氏大昕曰:去□卽凵盧也。
從皿□聲。
洛乎切。
五部。
□,籒文盧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皿部 □ɡǔ 注解:器也。
從缶皿,古聲。
公戶切。
五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皿部 盄zhāo 注解:器也。
從皿吊聲。
止遙切。
二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皿部 盎ànɡ 注解:盆也。
釋器:盎謂之缶。
注雲:盆也。
假借為酒名。
周禮盎齊注曰:盎猶翁也,成而翁翁然,蔥白色,如今酇白矣。
按翁者,滃之假借。
滃滃猶泱泱也,酒之成似之。
孟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