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一部分
關燈
小
中
大
曰左個右個。
竹從二個者,謂竹易分也。
分曰個,因之□者亦曰個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竹部 筊jiǎo 注解:竹索也。
謂用析竹皮為繩索也,今之□纜也。
漢溝洫志曰:搴長茭兮湛美玉。
如淳曰:茭,草也。
一曰竿也。
臣瓒曰:竹索緪謂之茭,所以引置土石也。
師古曰:瓒說是也。
茭字宜從竹。
風俗通、後漢禮儀志皆言葦筊,謂葦索也。
從竹交聲。
胡茅切。
二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竹部 筰zuóp195上 注解:筊也。
廣韻曰:笮、筰二同,竹索也。
西南夷尋之以渡水。
按西南夷有筰縣,在越巂,其名本此。
或從艹作筰,非也。
從竹作聲。
在各切。
五部。
〖注〗筰當為莋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竹部 □qián 注解:潎絮箦也。
潎,各本作蔽,今正。
廣韻曰:□,漂絮箦也。
漂與潎同義。
水部曰:潎,于水中擊絮也。
潎絮箦卽今做紙密緻竹簾也。
潎絮,莊子所謂洴澼纩,卽做紙之事。
纟部曰:紙,絮一□也。
謂絮一□成一紙也。
紙之初起用敝布魚網為之,用水中擊絮之法成之。
紙字、□字載于說文,則紙之由來遠矣。
從竹沾聲,讀若錢。
昨鹽切。
七部。
按讀若錢者,合韻也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竹部 箑shà 注解:扇也。
戶部曰:扇扉也。
扉可開合,故箑亦名扇。
方言:扇,自關而東謂之箑,自關而西謂之扇。
郭曰:今江東亦通名扇為箑。
按今江東皆曰扇,無言箑者。
凡江東方言見于郭注者,今多不同,葢由時移世易,士民遷徙不常故也。
士喪禮下注曰:翣,扇也。
此言經文假翣為箑也。
從竹疌聲。
山洽切。
八部。
□,箑或從妾。
妾聲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竹部 籠lónɡ 注解:□土器。
木部曰:□,一曰徙土輂,齊人語也。
一作梩。
手部曰:捄,盛土于梩中也。
是則籠卽梩也。
一曰笭也。
笭下雲一曰籯也。
周禮繕人:凡乘車充其籠箙。
注雲:充籠箙者以矢。
從竹龍聲。
盧紅切。
九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竹部 □ránɡ 注解:袌也。
衣部曰:袌,褱也。
此謂竹器可以中藏一切者。
音義如瓜瓤之瓤。
篇、韻皆雲:□,□米竹器。
從竹襄聲。
如□切。
十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竹部 □hù 注解:可□收繩者也。
者字今補。
收當作糾,聲之誤也。
糾,絞也。
今絞繩者尚有此器。
從竹象形,謂其物像工字。
中象人手所推握也。
謂??像人手推之持之。
胡誤切。
五部。
互,□或省。
或字當作古文二字,故枑以為聲。
唐□度雲:□古文互,□省。
誤也。
周禮:牛牲之互。
注雲:縣肉格也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竹部 簝liáo 注解:宗廟盛肉竹器也。
牛人:共盆簝以待事。
注:盆所以盛血。
簝,受肉籠也。
從竹尞聲。
洛箫切。
二部。
《周禮》:“供盆簝□待事。
”供,當依周禮作共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竹部 □jǔ 注解:食牛筐也。
食,各本作飲,誤。
韻會作飯。
按萎下曰食牛,□下曰食馬。
今正作食。
匸部曰:匡,飯器,筥也。
□,匡之圜者,飯牛用之。
今字通作筥。
許豦與筥别。
從竹豦聲。
居許切。
五部。
方曰筐,圜曰□。
召南傳:方曰筐,圓曰筥。
筥當作□。
月令:具曲植□筐。
或訛作籧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竹部 篼dōup195下 注解:食馬器也。
方言:飤馬橐,自關而西謂之裺囊,或謂之裺篼,或謂之□篼。
燕齊之閑之帪。
從竹兜聲。
當侯切。
四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竹部 籚lú 注解:積竹矛□矜也。
積竹見殳部。
矝,柄也。
考工記:攻木之工,輪輿弓廬匠車梓。
注:廬,矛□矜柲也。
按廬者,籚之假借字也。
釋文曰:廬,本或作籚。
從竹盧聲。
洛乎切。
五部。
《春秋國語》曰:“朱儒扶籚。
”晉語文。
今本朱籚作侏盧。
朱儒扶籚,西京賦所謂都盧尋橦也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竹部 箝qián 注解:籋也。
拑,脅持也。
以竹脅持之曰箝,以鐡有所劫束曰鉗,書史多通用。
從竹拑聲。
巨淹切。
七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竹部 籋niè 注解:箝也。
二字雙聲。
夾取之器曰籋。
今人以銅鐵作之,謂之鑷子。
從竹爾聲。
尼辄切。
古音十五、十六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竹部 簦dēnɡ 注解:笠葢也。
笠而有柄如葢也,卽今之雨傘。
史記:蹑屩擔簦。
按簦亦謂之笠,渾言不别也。
士喪禮下篇:燕器杖笠翣。
注曰:笠,竹□葢也。
雲葢則簦也。
又按疏雲:□,竹靑皮。
恐非是。
□疑同箁,竹箬也,今人謂之箬帽。
從竹登聲。
都滕切。
六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竹部 笠lì 注解:簦無柄也。
汪氏龍曰:笠本以禦暑,亦可禦雨。
故良耜傳:笠所以禦暑雨。
無羊傳:蓑所以禦雨,笠所以備暑。
都人士傳:台所以禦雨,笠所以禦暑。
三傳相合,今都人士暑雨互訛,以南山有台疏、文□注正。
從竹立聲。
力入切。
七
竹從二個者,謂竹易分也。
分曰個,因之□者亦曰個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竹部 筊jiǎo 注解:竹索也。
謂用析竹皮為繩索也,今之□纜也。
漢溝洫志曰:搴長茭兮湛美玉。
如淳曰:茭,草也。
一曰竿也。
臣瓒曰:竹索緪謂之茭,所以引置土石也。
師古曰:瓒說是也。
茭字宜從竹。
風俗通、後漢禮儀志皆言葦筊,謂葦索也。
從竹交聲。
胡茅切。
二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竹部 筰zuóp195上 注解:筊也。
廣韻曰:笮、筰二同,竹索也。
西南夷尋之以渡水。
按西南夷有筰縣,在越巂,其名本此。
或從艹作筰,非也。
從竹作聲。
在各切。
五部。
〖注〗筰當為莋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竹部 □qián 注解:潎絮箦也。
潎,各本作蔽,今正。
廣韻曰:□,漂絮箦也。
漂與潎同義。
水部曰:潎,于水中擊絮也。
潎絮箦卽今做紙密緻竹簾也。
潎絮,莊子所謂洴澼纩,卽做紙之事。
纟部曰:紙,絮一□也。
謂絮一□成一紙也。
紙之初起用敝布魚網為之,用水中擊絮之法成之。
紙字、□字載于說文,則紙之由來遠矣。
從竹沾聲,讀若錢。
昨鹽切。
七部。
按讀若錢者,合韻也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竹部 箑shà 注解:扇也。
戶部曰:扇扉也。
扉可開合,故箑亦名扇。
方言:扇,自關而東謂之箑,自關而西謂之扇。
郭曰:今江東亦通名扇為箑。
按今江東皆曰扇,無言箑者。
凡江東方言見于郭注者,今多不同,葢由時移世易,士民遷徙不常故也。
士喪禮下注曰:翣,扇也。
此言經文假翣為箑也。
從竹疌聲。
山洽切。
八部。
□,箑或從妾。
妾聲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竹部 籠lónɡ 注解:□土器。
木部曰:□,一曰徙土輂,齊人語也。
一作梩。
手部曰:捄,盛土于梩中也。
是則籠卽梩也。
一曰笭也。
笭下雲一曰籯也。
周禮繕人:凡乘車充其籠箙。
注雲:充籠箙者以矢。
從竹龍聲。
盧紅切。
九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竹部 □ránɡ 注解:袌也。
衣部曰:袌,褱也。
此謂竹器可以中藏一切者。
音義如瓜瓤之瓤。
篇、韻皆雲:□,□米竹器。
從竹襄聲。
如□切。
十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竹部 □hù 注解:可□收繩者也。
者字今補。
收當作糾,聲之誤也。
糾,絞也。
今絞繩者尚有此器。
從竹象形,謂其物像工字。
中象人手所推握也。
謂??像人手推之持之。
胡誤切。
五部。
互,□或省。
或字當作古文二字,故枑以為聲。
唐□度雲:□古文互,□省。
誤也。
周禮:牛牲之互。
注雲:縣肉格也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竹部 簝liáo 注解:宗廟盛肉竹器也。
牛人:共盆簝以待事。
注:盆所以盛血。
簝,受肉籠也。
從竹尞聲。
洛箫切。
二部。
《周禮》:“供盆簝□待事。
”供,當依周禮作共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竹部 □jǔ 注解:食牛筐也。
食,各本作飲,誤。
韻會作飯。
按萎下曰食牛,□下曰食馬。
今正作食。
匸部曰:匡,飯器,筥也。
□,匡之圜者,飯牛用之。
今字通作筥。
許豦與筥别。
從竹豦聲。
居許切。
五部。
方曰筐,圜曰□。
召南傳:方曰筐,圓曰筥。
筥當作□。
月令:具曲植□筐。
或訛作籧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竹部 篼dōup195下 注解:食馬器也。
方言:飤馬橐,自關而西謂之裺囊,或謂之裺篼,或謂之□篼。
燕齊之閑之帪。
從竹兜聲。
當侯切。
四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竹部 籚lú 注解:積竹矛□矜也。
積竹見殳部。
矝,柄也。
考工記:攻木之工,輪輿弓廬匠車梓。
注:廬,矛□矜柲也。
按廬者,籚之假借字也。
釋文曰:廬,本或作籚。
從竹盧聲。
洛乎切。
五部。
《春秋國語》曰:“朱儒扶籚。
”晉語文。
今本朱籚作侏盧。
朱儒扶籚,西京賦所謂都盧尋橦也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竹部 箝qián 注解:籋也。
拑,脅持也。
以竹脅持之曰箝,以鐡有所劫束曰鉗,書史多通用。
從竹拑聲。
巨淹切。
七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竹部 籋niè 注解:箝也。
二字雙聲。
夾取之器曰籋。
今人以銅鐵作之,謂之鑷子。
從竹爾聲。
尼辄切。
古音十五、十六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竹部 簦dēnɡ 注解:笠葢也。
笠而有柄如葢也,卽今之雨傘。
史記:蹑屩擔簦。
按簦亦謂之笠,渾言不别也。
士喪禮下篇:燕器杖笠翣。
注曰:笠,竹□葢也。
雲葢則簦也。
又按疏雲:□,竹靑皮。
恐非是。
□疑同箁,竹箬也,今人謂之箬帽。
從竹登聲。
都滕切。
六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竹部 笠lì 注解:簦無柄也。
汪氏龍曰:笠本以禦暑,亦可禦雨。
故良耜傳:笠所以禦暑雨。
無羊傳:蓑所以禦雨,笠所以備暑。
都人士傳:台所以禦雨,笠所以禦暑。
三傳相合,今都人士暑雨互訛,以南山有台疏、文□注正。
從竹立聲。
力入切。
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