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一部分
關燈
小
中
大
筵yán
注解:竹席也。
周禮司幾筵注曰:筵亦席也。
鋪陳曰筵,藉之曰席,然其言之筵席通矣。
按司幾筵掌五幾五席之名物,筵席不别也。
五席不用竹,惟後鄭說次席是桃枝席,又說顧命蔑席、厎席、豐席、筍席皆為竹席。
許釋筵為竹席者,其字從竹也。
從竹延聲。
以然切。
十四部。
《周禮》曰:“度堂以筵。
”匠人職曰:室中度以幾,堂上度以筵。
筵一丈。
此釋周禮也。
周禮曰:度九尺之筵。
此不合,未詳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竹部 簟diàn 注解:竹席也。
毛詩箋曰:竹葦曰簟。
從竹覃聲。
徒念切。
廣韻上聲。
七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竹部 籧qú 注解:籧篨,粗竹席也。
方言曰:簟,宋魏之閑謂之笙,或謂之籧□。
自關而西或謂之簟,或謂之□。
其麤者謂之自籧篨,自關而東或謂之葢棪。
郭雲:江東呼籧篨為□,音廢。
按此雲粗者,與上筵簟别言之,筵簟其精者也。
晉語、毛詩皆雲:籧篨不可使俯。
此謂卷籧篨而豎之,其物不可俯。
故詩風以言□惡,爾雅以名口柔也。
從竹遽聲。
強魚切。
五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竹部 篨chú 注解:籧篨也。
從竹除聲。
直魚切。
五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竹部 籭shāi 注解:竹器也。
可□取麤去細。
俗雲簁籮是也。
廣韻雲:簏,□也,能使麤者上存,細者□下。
籭、簁古今字也。
漢賈山傳作篩。
從竹麗聲。
所宜切。
十六部。
今音山佳切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竹部 籓fān 注解:大箕也。
廣雅曰:籓籮箕也。
從竹潘聲。
甫煩切。
十四部。
一曰蔽也。
艹部曰:藩,屏也。
屍部曰:屏,蔽也。
是則籓與藩音義皆同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竹部 □yù 注解:漉米籔也。
方言曰:炊□謂之縮,或謂之□,或謂之□。
郭注:漉米□,江東呼淅簽。
按史索隠引纂要雲:□,淅箕也。
此注簽字正箕之誤。
今江蘇人呼淘米具曰溲箕是也。
從竹奧聲。
于六切。
三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竹部 籔sǒup192下 注解:炊□也。
本漉米具也。
旣浚幹則可炊矣,故名炊□。
方言□同籔,縮卽籔之入聲也。
毛詩伐木傳曰:以筐曰酾,以籔卽曰湑。
籔卽今之溲箕也,今誤從艹作薮。
筐者,盛飯之器,較細。
籔者,滰淅之器,較麤。
皆可以漉酒者。
從竹數聲。
稣後切。
三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竹部 箅bì 注解:蔽也,此戶護也,門聞也之例。
所□蔽甑底。
甑者,蒸飯之器,底有七穿,必以竹席蔽之米乃不漏。
雷公炮炙論雲:常用之甑中箅能淡鹽味。
煑昆布用弊箅。
哀江南賦曰:敝箅不能救監池之鹹。
從竹□聲。
必至切。
十五部。
按廣韻博計切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竹部 □shāo 注解:飯筥也。
受五□。
方言曰:□,南楚謂之筲。
郭曰:盛餅筥也。
按□卽筥字,筲卽□字也。
論語:□筲之人。
鄭曰:筲,竹器,容□二□。
與許說受五□異。
從竹稍聲。
山樞切。
古音在二部。
廣韻十虞無此。
秦謂筥曰□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竹部 □shāo 注解:陳留謂飯帚曰□。
飯帚者,所以埽□餘之飯。
從竹捎聲。
所交切。
二部。
一曰飯器,容五□。
此說謂□與□同字也。
一曰宋魏謂箸筩為□。
箸筩者,所以盛飯敧之筩也。
方言曰:箸筩,陳楚宋魏之閑謂之筲,或謂之籯。
自關面而謂之桶檧。
按筲卽□字。
郭雲者鞭鞘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竹部 筥jǔ 注解:□也。
□當作□。
方言:□,南楚謂之筲,趙魏之郊謂之□□。
禮經鄭注雲:笲形葢如今之筥、□籚。
按□籚卽□□也。
從竹呂聲。
居許切。
五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竹部 笥sì 注解:飯及衣之器也。
禮記曲禮注曰:圓曰箪,方曰笥。
禮經士冠禮注曰:隋方曰箧。
許曰:箪,笥也。
又匸部曰:匧,笥也。
許渾言之,鄭别言之也。
曲禮注曰:箪笥,盛飯食者。
此飯器之證。
禮記引兊命曰:惟衣裳在笥。
此衣器之證。
從竹。
大射儀曰:小射正奉決拾以笥。
注:笥,萑葦器。
按此葢笥之小者也,大者以竹為之。
司聲。
相吏切。
一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竹部 箪dān 注解:笥也。
論語孔注同。
皇侃曰:以竹為之,如箱箧之屬。
左傳:夫差以一箪珠問趙孟。
葢亦箪之小者也。
從竹單聲。
都寒切。
十四部。
漢津令:箪,小筐也。
匡,俗作筐。
匸部曰:匡,飯器,筥也。
按筥者,□也,容五□。
漢律令之箪,謂匡之小者也,與經傳所雲箪謂笥者異。
葢匡、箪皆可盛飯,而匡筥無葢,箪笥有葢,如今之箱盒,其制不同,故小匡為别一義。
《傳》曰:“箪食壺漿。
”孟子及他儒家書皆有此言,故約之以傳曰也。
此證前一義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竹部 簁shāip193上 注解:簁箄,竹器也。
按簁箄,器名。
以上下文例之,是盛物之器,而非可以取麤去細之器也。
可以取麤去細之器,其字作籭,不作簁,若廣韻支韻雲:簁,下物竹器。
紙韻
周禮司幾筵注曰:筵亦席也。
鋪陳曰筵,藉之曰席,然其言之筵席通矣。
按司幾筵掌五幾五席之名物,筵席不别也。
五席不用竹,惟後鄭說次席是桃枝席,又說顧命蔑席、厎席、豐席、筍席皆為竹席。
許釋筵為竹席者,其字從竹也。
從竹延聲。
以然切。
十四部。
《周禮》曰:“度堂以筵。
”匠人職曰:室中度以幾,堂上度以筵。
筵一丈。
此釋周禮也。
周禮曰:度九尺之筵。
此不合,未詳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竹部 簟diàn 注解:竹席也。
毛詩箋曰:竹葦曰簟。
從竹覃聲。
徒念切。
廣韻上聲。
七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竹部 籧qú 注解:籧篨,粗竹席也。
方言曰:簟,宋魏之閑謂之笙,或謂之籧□。
自關而西或謂之簟,或謂之□。
其麤者謂之自籧篨,自關而東或謂之葢棪。
郭雲:江東呼籧篨為□,音廢。
按此雲粗者,與上筵簟别言之,筵簟其精者也。
晉語、毛詩皆雲:籧篨不可使俯。
此謂卷籧篨而豎之,其物不可俯。
故詩風以言□惡,爾雅以名口柔也。
從竹遽聲。
強魚切。
五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竹部 篨chú 注解:籧篨也。
從竹除聲。
直魚切。
五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竹部 籭shāi 注解:竹器也。
可□取麤去細。
俗雲簁籮是也。
廣韻雲:簏,□也,能使麤者上存,細者□下。
籭、簁古今字也。
漢賈山傳作篩。
從竹麗聲。
所宜切。
十六部。
今音山佳切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竹部 籓fān 注解:大箕也。
廣雅曰:籓籮箕也。
從竹潘聲。
甫煩切。
十四部。
一曰蔽也。
艹部曰:藩,屏也。
屍部曰:屏,蔽也。
是則籓與藩音義皆同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竹部 □yù 注解:漉米籔也。
方言曰:炊□謂之縮,或謂之□,或謂之□。
郭注:漉米□,江東呼淅簽。
按史索隠引纂要雲:□,淅箕也。
此注簽字正箕之誤。
今江蘇人呼淘米具曰溲箕是也。
從竹奧聲。
于六切。
三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竹部 籔sǒup192下 注解:炊□也。
本漉米具也。
旣浚幹則可炊矣,故名炊□。
方言□同籔,縮卽籔之入聲也。
毛詩伐木傳曰:以筐曰酾,以籔卽曰湑。
籔卽今之溲箕也,今誤從艹作薮。
筐者,盛飯之器,較細。
籔者,滰淅之器,較麤。
皆可以漉酒者。
從竹數聲。
稣後切。
三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竹部 箅bì 注解:蔽也,此戶護也,門聞也之例。
所□蔽甑底。
甑者,蒸飯之器,底有七穿,必以竹席蔽之米乃不漏。
雷公炮炙論雲:常用之甑中箅能淡鹽味。
煑昆布用弊箅。
哀江南賦曰:敝箅不能救監池之鹹。
從竹□聲。
必至切。
十五部。
按廣韻博計切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竹部 □shāo 注解:飯筥也。
受五□。
方言曰:□,南楚謂之筲。
郭曰:盛餅筥也。
按□卽筥字,筲卽□字也。
論語:□筲之人。
鄭曰:筲,竹器,容□二□。
與許說受五□異。
從竹稍聲。
山樞切。
古音在二部。
廣韻十虞無此。
秦謂筥曰□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竹部 □shāo 注解:陳留謂飯帚曰□。
飯帚者,所以埽□餘之飯。
從竹捎聲。
所交切。
二部。
一曰飯器,容五□。
此說謂□與□同字也。
一曰宋魏謂箸筩為□。
箸筩者,所以盛飯敧之筩也。
方言曰:箸筩,陳楚宋魏之閑謂之筲,或謂之籯。
自關面而謂之桶檧。
按筲卽□字。
郭雲者鞭鞘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竹部 筥jǔ 注解:□也。
□當作□。
方言:□,南楚謂之筲,趙魏之郊謂之□□。
禮經鄭注雲:笲形葢如今之筥、□籚。
按□籚卽□□也。
從竹呂聲。
居許切。
五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竹部 笥sì 注解:飯及衣之器也。
禮記曲禮注曰:圓曰箪,方曰笥。
禮經士冠禮注曰:隋方曰箧。
許曰:箪,笥也。
又匸部曰:匧,笥也。
許渾言之,鄭别言之也。
曲禮注曰:箪笥,盛飯食者。
此飯器之證。
禮記引兊命曰:惟衣裳在笥。
此衣器之證。
從竹。
大射儀曰:小射正奉決拾以笥。
注:笥,萑葦器。
按此葢笥之小者也,大者以竹為之。
司聲。
相吏切。
一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竹部 箪dān 注解:笥也。
論語孔注同。
皇侃曰:以竹為之,如箱箧之屬。
左傳:夫差以一箪珠問趙孟。
葢亦箪之小者也。
從竹單聲。
都寒切。
十四部。
漢津令:箪,小筐也。
匡,俗作筐。
匸部曰:匡,飯器,筥也。
按筥者,□也,容五□。
漢律令之箪,謂匡之小者也,與經傳所雲箪謂笥者異。
葢匡、箪皆可盛飯,而匡筥無葢,箪笥有葢,如今之箱盒,其制不同,故小匡為别一義。
《傳》曰:“箪食壺漿。
”孟子及他儒家書皆有此言,故約之以傳曰也。
此證前一義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竹部 簁shāip193上 注解:簁箄,竹器也。
按簁箄,器名。
以上下文例之,是盛物之器,而非可以取麤去細之器也。
可以取麤去細之器,其字作籭,不作簁,若廣韻支韻雲:簁,下物竹器。
紙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