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部分

關燈
:觥,大也。

    瓬人曰:豆實三而成□。

    鬲部曰:鬥二升曰□。

    鄭注考工記同。

    按簋庾鬲甗盆□量皆以□計,小者曰□,可以飲;大□曰□,可甯酒漿以待酌也。

    觵之大極于□,故引伸之曰□,□也。

    見釋诂。

    禮經牲體之跗曰□,謂牲體之□也。

    一曰□具。

    從角□聲,讀若斛。

    胡谷切。

    三部。

    按此篆當廁觛篆之下,而廁此者,此器屬陶瓬之事,非角為之,亦非角飾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四卷□角部 □bì 注解:羌人所龡角屠□。

    □驚馬也。

    羌人,西戎也。

    屠□,羌人所吹器名,以角為之,以驚中國馬。

    後乃以竹為管,以蘆為首,謂之觱篥,亦曰筚篥。

    唐以編入樂部。

    徐廣車服儀制曰角者,前世書記不載。

    或雲本出羌胡,以驚中國之馬也。

    按仌部□冹,今詩作觱發。

    水部畢沸,今詩作觱沸。

    皆假借字也。

    從角□聲。

    卑吉切。

    按□聲古音在十五部。

    □,古文誖字。

    古當為籒。

    言部雲籒文。

    文三十九重六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四卷□角部 四十五部文七百四十七今肉部補二字。

    刀部删一字。

    七,宋本作八。

    重百一十六。

    六,宋本作二。

    凡七千六百三十八字。

    此第四篇都數。

     竹zhúp189上 注解:冬生艹也。

    雲冬生者,謂竹胎生于冬,且枝葉不凋也。

    雲艹者,爾雅竹在釋艹,山海經有雲其艹多竹,故謂之冬生艹。

    戴凱之雲:植物之中有艹木竹,猶動品之中有魚鳥獸也。

    象形。

    象□并生。

    陟玉切。

    三部。

    按廣韻張六切。

    下□者,箁箬也。

    恐人未曉下□之恉,故言之。

    凡竹之屬皆從竹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竹部 箭jiàn 注解:矢竹也。

    各本無竹,依藝文類聚補。

    矢竹者,可以為矢之竹也。

    周禮及釋地注皆曰:箭,筱也。

    方言:箭,自關而東謂之矢,江淮之閑謂之□,關西曰箭。

    郭雲:箭者,竹名,因以為号。

    按今天下語言皆謂矢為箭。

    從竹前聲。

    子賤切。

    古音在十一部。

    周禮故書箭為晉,杜雲:晉當為箭。

    按吳越春秋:晉竹十廋。

    晉竹卽箭竹,假借字也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竹部 箘jùn 注解:箘簬,竹也。

    竹字今補。

    禹貢鄭注曰:箘簬,阾風也。

    按箘簬二字一竹名,吳都賦之射筒也;劉逵曰:射筒竹細小通長,長丈餘,無節,可以為矢笴,名(此三字補)射筒。

    及由梧竹皆出交趾九眞。

    招□:昆蔽象棊。

    王曰:昆或言箟簬,今之箭囊也。

    箟卽箘之異體,箭囊卽射筒之異詞,無底曰囊,通箫曰筒,皆自其無節言之,謂之好箭幹耳。

    古者絫呼曰箘簬,戰國策箘簬之勁不能過是也。

    單呼曰箘,呂氏春秋越駱之箘是也。

    書正義及戴凱之說箘簬為二竹,缪矣。

    從竹囷聲。

    渠隕切。

    十三部。

    一曰簙棊也。

    方言簙或謂之蔽,或謂之箘。

    秦晉之閑謂之簙,吳楚之閑或謂之蔽,或謂之棊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竹部 簬lù 注解:箘簬也。

    從竹,路聲。

    洛故切。

    五部。

    《夏書》曰:“惟箘簬枯。

    ”禹貢文。

    枯,各本作楛,今依木部正。

    簵,古文簬從辂。

    當作簬或從辂,轉寫之誤也。

    篇、韻皆雲簵同簬,今尙書、史記皆作簵。

    若古文四聲韻雲簵古文,卽取諸誤本說文也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竹部 筱xiǎo 注解:箭屬。

    小竹也。

    釋草曰:筱,箭。

    周禮注曰:箭,筱也。

    二京賦解曰:筱,箭竹也。

    此雲箭屬,小異。

    從竹攸聲。

    先杳切。

    今字作筱。

    古音在三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竹部 簜dànɡ 注解:大竹也。

    大射儀:簜在建□之閑。

    注:簜,竹也,笙箫之屬。

    按簜者竹名,以竹成器亦曰簜。

    笙箫皆用小竹而雲簜者,大之也。

    從竹湯聲。

    徒朗切。

    十部。

    《夏書》曰:“瑤琨筱簜。

    ”禹貢文。

    簜可為幹,幹,弓幹也。

    弓人曰:凡取幹之道七。

    竹為下。

    筱可為矢。

    筱簜之用不止于此,而此為冣宜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竹部 □wéip189下 注解:竹也。

    竹名。

    按□、篃古今字也,如禮經古文眉作微,爾雅湄作□之比。

    西山經英山其陽多箭多篃。

    今本作□。

    郭雲:今漢中郡出,厚裡而長節,根□,筍冬生。

    戴凱之雲:生非一處,江南山谷所饒也。

    故是箭竹類,一尺數節,葉大如履,可以作篷,莖中作矢,俗謂之□笴。

    按郭雲長節,戴雲穊節,不合。

    旣雲中作矢,則一尺數節當作數尺一節也。

    從竹微聲。

    無非切。

    十五部。

    按廣韻雲又武悲切。

    □,籒文從微省。

    按當雲從□。

    省字衍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竹部 筍sǔn 注解:竹胎也。

    醢人注曰:筍,竹萌。

    按許與鄭稍異,胎言其含苞,萌言其已□也。

    吳都賦曰:苞筍抽節。

    引伸為竹靑皮之偁,尙書雲□重筍席,禮器如竹箭之有筍,聘義浮筍旁逹皆是。

    其音為赟切。

    今字作筠。

    從竹旬聲。

    思允切。

    十二部。

    今字作筍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竹部 □tái 注解:竹萌也。

    釋草曰:□,箭萌。

    醢人鄭注同。

    許意筍□不以大竹小竹分别。

    筍從旬,旬從勹,取裹妊之意。

    □從怠,與始同音,取始生之意。

    筍謂掘諸地中者,如今之冬筍。

    □謂已抽出者,如今之春筍。

    與鄭說不同也。

    按周禮箈菹本作菭菹。

    故大鄭雲菭,水中魚衣也,與艹部菭水青衣也合。

    後鄭讀為□,用釋草箭萌之訓,故郭注爾雅引周禮□菹鴈醢也。

    今本周禮作箈,非菭非□,乃是訛字。

    注中亦奪菭當為□四字。

    從竹怠聲。

    徒哀切。

    一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竹部 箁póu 注解:竹箬也。

    從竹咅聲。

    薄侯切。

    四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竹部 箬ruò 注解:楚謂竹皮曰箬。

    今俗雲筍箨,箬是也。

    毤而陊地,故竹篆下垂者像之。

    從竹若聲。

    若,擇菜也。

    擇菜者絶其本末,此形聲包會意也。

    而勺切。

    五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竹部 節jié 注解:竹約也。

    約,纏束也。

    竹節如纏束之狀。

    吳都賦曰:苞筍抽節。

    引伸為節省、節制、節義字。

    又假借為符卪字。

    從竹卽聲。

    子結切。

    十二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五卷□竹部 筡ú 注解:析竹笢也。

    析,各本訛折,今正。

    方言:筡,析也。

    析竹謂之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