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部分

關燈
據許是以兕角為之。

    詩正義引禮圖:先師雲刻木為之。

    非許意。

    又按凡觵觯觞觚字皆從角,許不言其義。

    考工記飲器為于梓人。

    梓人者,攻木之工也。

    飲器惟觵多連兕言。

    許雲兕牛角可以飲。

    其它不以角為而字從角者,葢上古食鳥獸之肉,取其角以飲,飲之始也。

    故四升曰角,猶仍角名,而觚觯字從角與。

    黃聲。

    古橫切。

    古音如光。

    在十部。

    其狀觵觵,故謂之觵。

    觵觵,壯皃,猶僙僙也。

    後漢書曰:□東觥觥郭子橫。

    觥,俗觵從光。

    今毛詩從俗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四卷□角部 觯zhìp187上 注解:鄉飲酒觯。

    鄉當作禮。

    禮經十七篇用觯者多矣,非獨鄉飲酒也。

    因下文一人洗舉觯之文見鄉飲酒篇,淺人乃改鄉字。

    觯,铉本作角,非。

    當同觚下作爵。

    從角單聲。

    支義切。

    十六部。

    按鄭駁異義雲:今禮角旁單。

    然則是今文禮作觯也。

    單聲而支義切。

    由古文本作觗,從氏聲。

    後遞變其形從辰、從單為聲,而古音終不改也。

    《禮》曰:“一人洗,舉觯。

    ”鄉飲酒曰:一人洗升舉觯于賓。

    鄉射禮曰:一人洗舉觯于賓。

    禮經言觯多矣,略舉其一耳。

    觯受四升。

    異義雲:今韓詩一升曰爵。

    □也,足也。

    二升曰觚。

    觚,寡也。

    飲當寡少。

    三升曰觯。

    觯,适也。

    飲當自适也。

    四升曰角。

    角,觸也。

    不能自适,觸罪過也。

    五升曰散。

    散,讪也。

    飲不能自節,人所謗讪也。

    緫名曰爵,其實曰觞。

    觞者,饷也。

    觥,廓也,箸明之皃。

    君子有過,廓然箸明,非所以饷,不得名觞。

    古周禮說:爵一升,觚三升。

    獻以爵而酬以觚。

    一獻而三酬,則一豆矣。

    食一豆肉,飲一豆酒,中人之食。

    許慎謹案:周禮雲一獻而三酬當一豆。

    若觚二升,不滿一豆矣。

    鄭駁之曰:周禮獻以爵而酬以觚。

    觚,寡也。

    觯字角旁箸友(誤字)。

    汝颍之閑,師讀所作。

    今禮角旁單,古書或作角旁氏,則與觚字相近。

    學者多聞觚,寡聞觯,寫此書亂之而作觚耳。

    又南郡太守馬季其說:一獻而三酬則一豆。

    豆當為鬥,與一爵三觯相應。

    按駁異義從韓詩說,觯受三升,謂考工記觚三升,觚為觗誤。

    其注考工記同。

    其注禮特牲篇雲:舊說爵一升,觚二升,觯三升,角四升,散五升。

    謂韓詩說也。

    士冠禮注亦雲:爵三升曰觯。

    而許雲觯受四升,葢從周禮不改字,觚受三升,則觯當受四升也。

    〇按馬季長說與一爵三觯相應,此觯字乃觚之誤。

    改觚為觯始于鄭,馬不尒也。

    馬注論語雲:爵一升,觚三升。

    □,觯或從辰。

    辰聲而讀支義切,此如古袛振多通用也。

    考工記疏引鄭駁異義雲:觯字角旁友。

    汝颍之閑,師讀所作。

    今本皆如是,友字無理,葢辰之誤。

    韻會徑改友作支,雲古作□,于形聲合矣。

    而玉篇、廣韻、集韻、類篇、釋行均書皆有□觗無□,則不可信也。

    觗,禮經觯。

    此謂古文禮也。

    鄭駁異義雲:今禮角旁單,古書或作角旁氏。

    然則古文禮作觗。

    或之雲者,改竄之後不畫一也。

    燕禮:媵觚于公。

    鄭雲:酬之禮皆用觯。

    言觚者,字之誤也。

    古者觯字或作角旁氏,由此誤耳。

    按上文主人北面盥坐取觚洗。

    注:古文觚皆為觯。

    此亦謂古文作觗而誤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四卷□角部 觞shānɡp187下 注解:實曰觞,虛曰觯。

    投壸:命酌曰:請行觞。

    觞者,實酒于爵也。

    韓詩說爵觚角散五者,緫名曰爵。

    其實曰觞。

    觞者,饷也。

    觥者罰爵,非所以饷,不得名觞。

    然投壸之請行觞固罰爵也。

    凡禮經曰實者皆得曰觞。

    獨于觯言者,觯之用多舉觯以該他也。

    下文雲觞受三升者曰觚。

    從角,□省聲。

    □從矢,矢從入,故曰□省聲也。

    式陽切。

    十部。

    □,籒文觞,或從爵省。

    〖注〗爵,古文作□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四卷□角部 觚ɡū 注解:鄉飮酒之爵也。

    鄉亦當作禮。

    鄉飲酒禮有爵觯,無觚也。

    燕禮、大射、特牲皆用觚。

    一曰觞受三升者觚。

    觚受三升,古周禮說也。

    言一曰者,許作五經異義時從古周禮說,至作說文則疑焉,故言一曰,以見古說未必□是。

    則韓詩說觚二升未必非也。

    不先言受二升者,亦疑之也。

    上文觯實四升,文次于從角單聲、引禮之下,其意葢與此同。

    或雲亦當有一曰二字。

    從角瓜聲。

    古平切。

    五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四卷□角部 □xuān 注解:角匕也。

    匕下曰:匕所以比取飯。

    一名柶。

    柶下曰:匕也。

    按士冠禮有角柶,卽□也。

    從角亘聲,讀若讙。

    況袁切。

    十四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四卷□角部 □xí 注解:杖端角也。

    杖端謂杖首也。

    司馬彪禮儀志:仲秋之月,民始七十者,授之以玉杖,餔之糜粥。

    八十、九十有加賜。

    玉杖長尺,端以鸠鳥為飾。

    謂玉長尺飾杖首,玉之颠複為鸠形也。

    廣韻曰:□,以角飾杖策頭。

    小徐謂飾拄地處,誤甚。

    從角敫聲。

    胡狄切。

    古音在二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四卷□角部 觼juép188上 注解:環之有舌者。

    秦風曰:沃以觼軜。

    爾雅:環謂之捐。

    捐者,觼之假借字。

    詩容有作捐者。

    通俗文曰:缺環曰鐍。

    許與服不同,服謂如玦,許謂環中有橫者以固系。

    從角敻聲。

    古穴切。

    十五部。

    夐在十四部,合韻也。

    鐍,觼或從金矞。

    矞聲也。

    莊子:固扃鐍。

    崔雲:鐍,環舌也。

    按通俗文直謂鐍為玦字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四卷□角部 □nuò 注解:調弓也。

    手部雲:搦,按也。

    鄭注矢人雲:撓搦其幹。

    亦是調意。

    弓人曰:和弓□摩。

    注:和猶調也。

    将用弓,必先調之,拂之,摩之。

    引大射禮:大射正以袂順左右隈,上再下一。

    小雅:觲觲角弓。

    毛傳曰:觲觲,調利也。

    世說新語曰:輕在角□中,為人作議論。

    角□,方俗語言也。

    從角,弱省聲。

    于角切。

    古音在二部。

    按廣韻女角切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四卷□角部 □fèi 注解:隿射收□具也。

    葢以角為之。

    從角發聲。

    方肺切。

    十五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四卷□角部 □qiú 注解:隿射收□具。

    按兩字同義,葢其物名□□。

    上字當雲□□,隿射收□具也。

    下字當雲□□也。

    今本恐非舊,但無證據,未敢專辄。

    從角,酋聲。

    讀若鳅。

    字秋切。

    三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四卷□角部 觳hú 注解:盛觵□也。

    盛字當是衍文。

    觵□謂大□。

    觵者,酒器之大者也。

    韋注越語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