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七部分

關燈
尤聲。

    羽求切。

    三部。

    □,籒文肬,從黑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四卷□肉部 肒huànp172下 注解:搔生創也。

    手搔皮肉成瘡。

    從肉丸聲。

    胡岸切。

    十四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四卷□肉部 腫zhǒnɡ 注解:癰也。

    □部曰:癰,腫也。

    瘍醫注曰:腫瘍癰而上生創者。

    按凡膨脹粗大者謂之雍腫。

    生民毛傳:種,雍腫也。

    莊子說木盤瘿曰雍腫。

    雍俗作擁。

    從肉重聲。

    之隴切。

    九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四卷□肉部 胅dié 注解:骨差也。

    謂骨節差忒不相值,故胅出也。

    蘇林漢書注雲:窅胅。

    窅謂入,胅謂出。

    爾雅注雲胅起高二尺許,山海經結匈國注雲臆前胅出如人結喉,□應書顀頭胅頟皆是。

    窅胅倉颉篇作□胅,葛洪字苑作凹凸,今俗通用作坳突。

    從肉失聲,讀若跌同。

    踒跌者骨多差,音義皆同。

    徒結切。

    十二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四卷□肉部 脪xìn 注解:創肉反出也。

    今洗冤録所謂皮肉卷凸也。

    從肉希聲。

    香近切。

    十三部。

    □聲讀入殷韻,猶斤聲讀入微韻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四卷□肉部 □zhèn 注解:瘢也。

    □部瘢,痍也。

    痍,傷也。

    從肉引聲。

    羊晉切。

    十二部。

    一曰遽也。

    别一義。

    按篇、韻皆雲:□,脊肉。

    是為胂□字也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四卷□肉部 臘là 注解:冬至後三戌,臘祭百神。

    三戌下玉篇有為字,非也。

    臘本祭名,因呼臘月、臘日耳。

    月令:臘先祖五祀。

    左傳:虞不臘矣。

    皆在夏正十月。

    臘卽蠟也。

    風俗通雲:禮傳夏曰嘉平,殷曰淸祀,周曰大蠟。

    皇侃曰:夏殷蠟在己之歲終。

    皇說是也。

    秦本紀:惠王十二年初臘。

    記秦始行周正亥月大蠟之禮也。

    始皇三十一年十二月更名臘曰嘉平。

    十二月者,醜月也。

    始皇始建亥,而不敢謂亥月為春正月,但謂之十月朔而已。

    項羽紀書漢之二年冬,繼之以春,繼之以四月。

    可證也。

    更名臘為嘉平者,改臘在醜月用夏制,因用夏名也。

    臘在醜月,因謂醜月為臘月,陳勝傳書臘月是也。

    漢仍秦制,亦在醜月。

    而用戌日,則漢所獨也。

    風俗通曰:臘者,接也。

    新故交接,大祭以報功也。

    漢家火行,火衰于戌,故曰臘也。

    高堂隆曰:帝王各以其行之盛而祖,以其終而臘。

    火生于寅,盛于午,終于戌。

    故火家以午祖,以戌臘。

    按必在冬至後三戌者,恐不在醜月也。

    鄭注月令曰:臘謂以田獵所得禽祭也。

    風俗通亦曰:臘者,獵也。

    按獵以祭,故其祀從肉。

    從肉巤聲。

    盧盍切。

    八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四卷□肉部 膢lǘ 注解:楚俗□二月祭□食也。

    風俗通曰:韓子書:山居谷汲者,膢臘而買水。

    楚俗常以十二月祭飲食也。

    按買水,今本韓子作相遺以水,皆謂水少耳。

    風俗通作十二月,劉昭引同,與許書二月異。

    疑十為衍字,仲遠書多襲用說文也。

    劉□傳注引漢書音義雲:冀州北郡以八月朝作飲食為膢,其俗語曰膢臘社伏。

    □應引三倉雲:膢,八月祭也。

    篇、韻皆雲:膢,飲食祭也。

    冀州八月,楚俗二月。

    合說文與漢書音義言之。

    從肉□聲。

    力俱切。

    古音在四部。

    按俱,近铉本誤居。

    廣雅膢作□。

    一曰祈谷食新曰膢。

    铉本膢上有離字。

    風俗通曰:又曰嘗新始殺食曰貙膢。

    劉昭所引如是。

    按後漢禮儀志:立秋之日,武官肄兵,習戰陣之儀,斬牲之禮名曰貙劉。

    劉□傳:立秋貙膢時。

    注引前書音義曰:貙獸以立秋日祭獸,王者亦以此日出獵。

    用祭宗廟,是則貙劉、貙膢同義。

    依風俗通似祈榖二字當作始殺。

    或曰祈榖食新,卽八月祭之說也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四卷□肉部 脁tiǎop172下 注解:祭也。

    祭名也。

    廣雅雲:祧祭也。

    祧當作脁。

    從肉兆聲。

    玉篇通堯、他召二切。

    二部。

    铉本土了切,葢誤以月部之脁當之也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四卷□肉部 胙zuò 注解:祭福肉也。

    福者,皇屍命工祝承緻多福無疆于女孝孫是也。

    周禮:以脤膰之禮親兄弟之國。

    注曰:同福祿也。

    引伸之凡福皆言胙。

    如左傳言天胙明德,無克胙國,國語胙以天下,胙四嶽國是也。

    自後人肊造祚字以改經傳,由是胙祚錯出矣。

    從肉乍聲。

    昨誤切。

    五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四卷□肉部 隋duò 注解:裂肉也。

    衣部曰:裂,缯餘也。

    齊語:戎車待遊車之□。

    韋曰:□,殘也。

    裂訓缯餘,引伸之,凡餘皆曰裂。

    裂肉謂屍所祭之餘也。

    守祧:旣祭則藏其隋。

    注。

    隋,屍所祭肺脊黍稷之屬。

    其儀節詳于禮十七篇。

    其字古文士虞禮作隋,與周禮同。

    特牲、少牢篇今文作綏,古文作挼,或作妥。

    鄭注雲:周禮作隋,隋與挼讀同。

    又雲:挼讀為隋。

    注曾子問亦雲:綏,周禮作隋。

    是鄭以隋為正字,與許同也。

    屍祭刌肺黍稷之屬,已祭則為□餘無用之物,故雲裂肉。

    單言肉者,為其字從肉也。

    從肉,隓省聲。

    徒果切。

    十七部。

    按今儀禮注隋皆作堕,誤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四卷□肉部 膳shàn 注解:具食也。

    此與食部籑字同義。

    具者,供置也。

    欲善其事也。

    鄭注周禮膳夫曰:膳之言善也。

    又雲:膳羞之膳,牲肉也。

    從肉善聲。

    常衍切。

    十四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四卷□肉部 腬 óu 注解:嘉善肉也。

    謂□美。

    小徐雲:晉語曰:若克有成,無亦晉之柔嘉。

    是以甘食,偃之肉腥臊,将焉用之。

    從肉柔聲。

    耳由切。

    三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四卷□肉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