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部分

關燈
俗也。

    □者,正字也。

    策者,叚借字也。

    □者,□之古文也。

    左氏述春秋傳以古文,然則□其是欤。

    〖注〗冊,笧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□部 嗣sìp86上 注解:諸侯嗣國也。

    引伸為凡繼嗣之偁。

    從□口,小徐曰:□必于廟,史讀其□,故從口。

    按當是從囗,音圍。

    囗者,國象也,故曰諸侯嗣國。

    司聲。

    祥吏切。

    一部。

    孠,古文嗣。

    從子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□部 扁biǎn 注解:署也。

    署者,部署有所網屬也。

    從戶□。

    戶□者,署門戶之文也。

    署門戶者,秦書八體,六曰署書。

    蕭子良雲:署書,漢高六年蕭何所定,以題蒼龍、白虎二阙。

    方沔切。

    古音在十二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□部 文三 重二 三十部文六百九十三三,小徐作二。

    重八十七。

    宋本七作八。

    小徐作重七十九。

    凡八千四百九十八字。

    此第二篇都數。

     □jíp86下 注解:衆口也。

    從四口。

    凡□之屬皆從□。

    讀若戢。

    阻立切。

    七部。

    一曰呶。

    锴曰:呶,讙也。

    铉本作又讀若呶。

    集韻五肴不載此字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三卷□部 嚚yín 注解:語聲也。

    左傳曰:口不道忠信之言為嚚。

    引伸之義也。

    從□臣聲。

    語巾切。

    十二部。

    □,古文嚚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三卷□部 嚣xiāo 注解:聲也。

    左傳:湫隘嚣塵。

    杜曰:嚣,聲也。

    廣韻曰:喧也。

    氣出頭上。

    欠部曰:歊歊,氣上出皃。

    歊與嚣音同義近。

    孟子:人知之亦嚣嚣,人不知亦嚣嚣。

    言人自得無欲,如氣上出悠閑也。

    從□頁。

    聲出而氣随之。

    故從□頁會意。

    許嬌切。

    二部。

    頁,亦首也。

    頁部曰:頁,頭也。

    □,嚣或省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三卷□部 嘂jiào 注解:高聲也。

    此與口部叫噭聲同義異。

    一曰大嘑也。

    嘑,各本訛呼,今正。

    此與叫噭義略同。

    小雅:或不知嘂号。

    周禮:禁嘂呼歎嗚于國中者。

    夜嘑旦以嘂百官。

    從□丩聲。

    古吊切。

    古音在三部。

    《春秋公羊傳》曰:言公羊者,以别于凡偁左氏徑雲春秋傳也。

    序言其偁春秋左氏,葢主左氏而不廢公羊。

    “魯昭公嘂然而哭。

    ”嘂,各本作叫,訛,今正。

    昭卄五年傳文。

    今本:昭公于是噭然而哭。

    何雲:噭然,哭聲皃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三卷□部 □huàn 注解:嘑也。

    嘑,各本作呼,今正。

    嘑,号也。

    廣雅:□,鳴也。

    玉篇雲:□,荒貫切。

    與喚同。

    廣韻同。

    按說文無喚字。

    然則□、喚古今字也。

    從□萈聲。

    讀若讙。

    呼官切。

    十四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三卷□部 器qì 注解:皿也。

    皿部曰:皿,飯食之用器也。

    然則皿專謂食器,器乃凡器統偁。

    器下雲皿也者,散文則不别也。

    木部曰:有所盛曰器,無所盛曰械。

    陸德明本如是。

    象器之口,謂□也。

    與上文從□字不同。

    犬所□守之。

    會意。

    去冀切。

    冀當作旣。

    十五部。

    文六 重二 舌shé 注解:在口,所□言别味者也。

    言下各本有也,剩字。

    者依韻會補。

    口下曰:人所以言食也。

    口雲食,舌雲别味,各依文為義。

    舌後字有互訛者,如左傳舌庸訛後庸,周書美女破後訛破舌是也。

    從幹口。

    幹,犯也。

    言犯口而出之。

    食犯口而入之。

    幹亦聲。

    幹在十四部,與十五部合韻。

    食列切。

    十五部。

    凡舌之屬皆從舌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三卷□舌部 □tàp87上 注解:歠也。

    歠,□也。

    曲禮曰:毋嚃羹。

    廣韻:嚃,歠也。

    然則嚃卽□也。

    羹之無菜者不用梜,直歠之而已。

    禮禁□羹者何也。

    □者流歠。

    許渾言之耳。

    從舌沓聲。

    他合切。

    八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三卷□舌部 舓shì 注解:□舌取食也。

    從舌易聲。

    神旨切。

    按旨當作紙。

    十六部。

    □,舓或從也。

    也聲古在十七部,與十六部合韻冣近。

    或作舐,或作狧。

    漢書:狧庸及米。

    文三 重一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三卷□舌部 幹ɡān 注解:犯也。

    犯,侵也。

    毛詩幹旄、幹旌假為竿字。

    從一,從反入。

    反入者,上犯之意。

    古寒切。

    十四部。

    凡幹之屬皆從幹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三卷□幹部 □rěn 注解:□也。

    □,刺也。

    甘泉賦:洪台崛其獨出兮,□北極之嶟嶟。

    從幹。

    入一為幹,入二為□。

    說會意之恉。

    讀若饪。

    同音也。

    如審切。

    七部。

    南從□聲。

    言稍甚也。

    饪、甚同音。

    入二甚于入一。

    故讀若饪,卽讀若甚也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三卷□幹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