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七部分
關燈
小
中
大
作連,大鄭讀為辇。
巾車連車,本亦作辇車。
管子海王:服連轺輂。
立政,□餘戮民。
不敢服絻,不敢畜連。
負車者,人挽車而行,車在後如負也。
字從辵車會意,猶辇從□車會意也。
人與車相屬不絶,故引伸為連屬字。
耳部曰:聯,連也。
大宰注曰:古書連作聯。
然則聯連為古今字,連辇為古今字。
假連為聯,乃專用辇為連。
大鄭當雲連今之辇字,而雲讀為辇者,以今字易古字,令學者易曉也。
許不于車部曰連古文辇而入之辵部者,小篆連與辇殊用。
故雲聯連也者,今義也。
雲連負車。
者,古義也。
從辵車。
會意。
依韻會訂。
力延切。
古力展切。
十四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逑qiú 注解:斂聚也。
勹部曰:勼,聚也。
音義略同。
從辵求聲。
巨鸠切。
三部。
《虞書》曰:虞書當本是唐書,轉寫□改之耳。
凡許偁堯典曰唐書。
說詳禾部。
“旁逑孱功。
”今堯典之方鸠□功也。
人部□下作旁救□功。
凡儀禮古文作旁,今文作方。
凡尙書古文作方,今文作旁。
然則此所偁者,今文尙書也。
今堯典逑作鸠,說者亦雲鸠聚。
又曰:“怨匹曰逑。
”又曰與一曰同,别一義也。
桓二年左傳曰:嘉耦曰妃,怨耦曰仇,古之命也。
謂古者命名之法如是。
逑仇古多通用。
關睢:君子好逑。
亦作仇。
兔罝雲好仇,毛傳:逑,匹也。
釋诂:仇,匹也。
孫炎曰:相求之匹。
則孫本釋诂亦作逑可知。
逑為怨匹而詩多以為美□者,取匹不取怨也。
渾言則不别,爾雅仇妃匹也是也。
析言則别,左氏嘉耦怨耦異名是也。
許所據左氏、爾雅作逑。
大玄、方言之□卽逑字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□bàip74上 注解:□也。
攵部曰:□,毀也。
□與敗音義同。
從辵貝聲。
薄邁切。
十五部。
《周書》曰:“我興受其□。
”微子文。
雲周書者,葢許所據不系于商書也。
亦見口部咈下。
〖注〗□,古文□。
今敗字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逭huàn 注解:逃也。
缁衣引大甲曰:天作孽可違也,自作孽不可以□。
□本又作逭。
鄭注:逭,逃也。
亦見釋言。
從辵官聲。
胡玩切。
十四部。
□,逭或從雚從兆。
從兆者,從逃省也。
從雚者,雚聲也。
〖注〗□,古文逭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遯dùn 注解:逃也。
鄭注周易曰:遯者,逃去之名。
從辵豚聲。
徒困切。
十三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逋bū 注解:亡也。
亡部曰:亡,逃也。
訟九二曰:歸而逋。
從辵甫聲。
博孤切。
五部。
□,籒文逋,從捕。
亦形聲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遺yí 注解:亡也。
廣韻:失也,贈也,加也。
按皆遺亡引伸之義也。
從辵貴聲。
以追切。
十五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遂suì 注解:亡也。
廣韻:達也,進也,成也,安也,止也,往也,從志也。
按皆引伸之義也。
從辵□聲。
徐醉切。
十五部。
□,古文遂。
按不得其所從。
疑是從艹木□孛之□。
〖注〗□從辵桼。
□、□、□,也古文遂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逃táo 注解:亡也。
亡逃互訓。
從辵兆聲。
徒刀切。
二部。
〖注〗□,古文逃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追zhuī 注解:逐也。
詩、禮假為治金玉之錘。
從辵□聲。
陟隹切。
十五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逐zhú 注解:追也。
從辵,豖省聲。
按铉本作從豚省,锴本、韻會作豕省,二字正豖省聲三字之誤也。
直六切。
三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逎qiú 注解:迫也。
大雅:似先公酋矣。
正義:酋作遒。
按酋者,遒之叚借字。
釋诂、毛傳皆曰:酋,終也。
終與迫義相成。
逎與揫義略同也。
從辵酉聲。
字秋切。
三部。
遒,逎或從酋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近jìn 注解:附也。
許附為附婁字,坿為坿益字。
疑附近當作坿也。
經典釋文:遠近上聲,近之去聲。
古無此分别。
從辵斤聲。
渠遴切。
古音十三部。
廣韻其謹巨靳切。
□,古文近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邋liè 注解:拹也。
手部曰:拹,折也。
公羊傳曰:拹幹而殺之。
邋拹疊韻。
從辵巤聲。
良涉切。
八部。
巾車連車,本亦作辇車。
管子海王:服連轺輂。
立政,□餘戮民。
不敢服絻,不敢畜連。
負車者,人挽車而行,車在後如負也。
字從辵車會意,猶辇從□車會意也。
人與車相屬不絶,故引伸為連屬字。
耳部曰:聯,連也。
大宰注曰:古書連作聯。
然則聯連為古今字,連辇為古今字。
假連為聯,乃專用辇為連。
大鄭當雲連今之辇字,而雲讀為辇者,以今字易古字,令學者易曉也。
許不于車部曰連古文辇而入之辵部者,小篆連與辇殊用。
故雲聯連也者,今義也。
雲連負車。
者,古義也。
從辵車。
會意。
依韻會訂。
力延切。
古力展切。
十四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逑qiú 注解:斂聚也。
勹部曰:勼,聚也。
音義略同。
從辵求聲。
巨鸠切。
三部。
《虞書》曰:虞書當本是唐書,轉寫□改之耳。
凡許偁堯典曰唐書。
說詳禾部。
“旁逑孱功。
”今堯典之方鸠□功也。
人部□下作旁救□功。
凡儀禮古文作旁,今文作方。
凡尙書古文作方,今文作旁。
然則此所偁者,今文尙書也。
今堯典逑作鸠,說者亦雲鸠聚。
又曰:“怨匹曰逑。
”又曰與一曰同,别一義也。
桓二年左傳曰:嘉耦曰妃,怨耦曰仇,古之命也。
謂古者命名之法如是。
逑仇古多通用。
關睢:君子好逑。
亦作仇。
兔罝雲好仇,毛傳:逑,匹也。
釋诂:仇,匹也。
孫炎曰:相求之匹。
則孫本釋诂亦作逑可知。
逑為怨匹而詩多以為美□者,取匹不取怨也。
渾言則不别,爾雅仇妃匹也是也。
析言則别,左氏嘉耦怨耦異名是也。
許所據左氏、爾雅作逑。
大玄、方言之□卽逑字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□bàip74上 注解:□也。
攵部曰:□,毀也。
□與敗音義同。
從辵貝聲。
薄邁切。
十五部。
《周書》曰:“我興受其□。
”微子文。
雲周書者,葢許所據不系于商書也。
亦見口部咈下。
〖注〗□,古文□。
今敗字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逭huàn 注解:逃也。
缁衣引大甲曰:天作孽可違也,自作孽不可以□。
□本又作逭。
鄭注:逭,逃也。
亦見釋言。
從辵官聲。
胡玩切。
十四部。
□,逭或從雚從兆。
從兆者,從逃省也。
從雚者,雚聲也。
〖注〗□,古文逭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遯dùn 注解:逃也。
鄭注周易曰:遯者,逃去之名。
從辵豚聲。
徒困切。
十三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逋bū 注解:亡也。
亡部曰:亡,逃也。
訟九二曰:歸而逋。
從辵甫聲。
博孤切。
五部。
□,籒文逋,從捕。
亦形聲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遺yí 注解:亡也。
廣韻:失也,贈也,加也。
按皆遺亡引伸之義也。
從辵貴聲。
以追切。
十五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遂suì 注解:亡也。
廣韻:達也,進也,成也,安也,止也,往也,從志也。
按皆引伸之義也。
從辵□聲。
徐醉切。
十五部。
□,古文遂。
按不得其所從。
疑是從艹木□孛之□。
〖注〗□從辵桼。
□、□、□,也古文遂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逃táo 注解:亡也。
亡逃互訓。
從辵兆聲。
徒刀切。
二部。
〖注〗□,古文逃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追zhuī 注解:逐也。
詩、禮假為治金玉之錘。
從辵□聲。
陟隹切。
十五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逐zhú 注解:追也。
從辵,豖省聲。
按铉本作從豚省,锴本、韻會作豕省,二字正豖省聲三字之誤也。
直六切。
三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逎qiú 注解:迫也。
大雅:似先公酋矣。
正義:酋作遒。
按酋者,遒之叚借字。
釋诂、毛傳皆曰:酋,終也。
終與迫義相成。
逎與揫義略同也。
從辵酉聲。
字秋切。
三部。
遒,逎或從酋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近jìn 注解:附也。
許附為附婁字,坿為坿益字。
疑附近當作坿也。
經典釋文:遠近上聲,近之去聲。
古無此分别。
從辵斤聲。
渠遴切。
古音十三部。
廣韻其謹巨靳切。
□,古文近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邋liè 注解:拹也。
手部曰:拹,折也。
公羊傳曰:拹幹而殺之。
邋拹疊韻。
從辵巤聲。
良涉切。
八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