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七部分
關燈
小
中
大
aveu
注解:止也。
逗□從辵豆聲。
田□切。
四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□qì 注解:曲行也。
□曲雙聲。
□部曰:□曲隐蔽。
孟康注子虛賦曰:文理茀郁□曲。
軍法有逗留,有□桡。
光武紀:不拘以逗留法。
如淳曰:軍法行而逗留畏偄者,要斬。
此謂止而不進者。
史、漢韓安國傳:廷尉當恢□桡,當斬。
服虔曰:□,音企。
應劭曰:□,曲行避敵也。
桡,顧望也。
軍法語也。
此謂有意回遠遲誤者。
淮南書雲:兩軍相當,屈桡者要斬是也。
漢書一本作逗桡,蘇林逗,音豆。
小顔、小司馬從之。
而改服、應之注作逗,不可通矣。
□通作枳。
明堂位注:枳椇謂曲桡之。
莊子:吾行卻曲。
卻曲卽□曲,異部叚借也。
從辵隻聲。
绮戟切。
字林丘亦反。
服子愼音企。
十六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逶wēip73上 注解:逶迤,疊韻。
衺去皃。
從辵委聲。
于為切。
十六十七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迤yǐ 注解:衺行也。
從辵也聲。
移尒切。
十六十七部。
《夏書》曰:“東迤北,會于彙。
”禹貢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遹yù 注解:回辟也。
依韻會作辟。
小雅:謀猶回遹。
毛曰:回邪,遹辟也。
按辟僻古今字。
大雅兩言回遹,箋皆雲:回邪。
韓詩遹作穴,或作泬,或作鴥,皆叚借字也。
遹古多假為述字。
釋言雲:遹,述也。
言叚借也。
釋诂雲:遹遵率循。
釋訓雲:不遹,不迹也。
皆謂遹卽述字也,言轉注也。
不遹者,今邶風之報我不述也。
從辵矞聲。
餘律切。
十五部。
避bì 注解:回也。
上文回辟之回訓衺,□之叚借字也。
此回依本義訓轉,俗作迥是也。
然其義實相近。
從辵辟聲。
毗義切。
十六部。
經傳多假辟為避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違wéi 注解:離也。
邶風:中心有違。
毛曰:違,離也。
從辵韋聲。
羽非切。
十五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遴lìn 注解:行難也。
漢書:遴柬布章。
遴□謂難行封也。
引伸為遴選。
選人必重難也。
從辵粦聲。
良刃切。
十二部。
《易》曰:“以往遴。
”見口部吝下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逡qūn 注解:複也。
彳部曰:複,往來也。
方言:躔逡循也。
日運為躔,月運為逡。
從辵夋聲。
七倫切。
十三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□dǐ 注解:怒不進也。
一曰驇也。
惟锴本有此四字,而驇從鳥則誤。
馬部曰:驇,馬重皃。
□部曰:□,驇不行也。
從辵氐聲。
都禮切。
十五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達dá 注解:行不相遇也。
此與水部滑、泰字音義皆同,讀如撻。
今俗說不相遇尙有此言,乃古言也。
讀徒葛切。
訓通達者,今言也。
從辵羍聲。
十五部。
《詩》曰:“挑兮□兮。
”鄭風文。
挑當同又部作□。
□,滑也。
達,□或從大。
亦形聲也。
或曰疊。
下脫字字。
或曰:此疊字之異體也。
鳥部隼,一曰鷻字。
□部□,一曰螟字。
彳部□,一曰此與馺同,是其例也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逯lùp73下 注解:行謹逯逯也。
張衡賦□趗謂局小皃。
義與此同。
廣雅:□□。
衆也。
女部:娽,随從也。
蕭相國世家、平原君列傳作錄錄,義皆相近。
從辵彔聲。
盧谷切。
三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迵dònɡ 注解:迵,此複舉字之未□者。
疊也。
疊當作達。
玉篇雲:迵,通達也。
是也。
水部:洞,疾流也。
馬部:駧,馳馬洞去也。
義皆相同。
倉公傳曰:臣意診其脈曰迵風。
裴曰:迵音洞,言洞徹入四肢。
從辵同聲。
徒弄切。
九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疊dié 注解:更疊也。
或假佚字、疊字、臷字為之。
從辵失聲。
徒結切。
十二部。
一曰達。
下脫字字。
一曰此達字之異體也。
葢達疊二字互相為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迷mí 注解:惑也。
見釋言。
惑,宋本作或。
心部曰:惑,亂也。
從辵米聲。
莫兮切。
十五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連lián 注解:負車也。
負車,各本作贠連,今正。
連卽古文辇也。
周禮:鄉師輂辇。
故書辇
逗□從辵豆聲。
田□切。
四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□qì 注解:曲行也。
□曲雙聲。
□部曰:□曲隐蔽。
孟康注子虛賦曰:文理茀郁□曲。
軍法有逗留,有□桡。
光武紀:不拘以逗留法。
如淳曰:軍法行而逗留畏偄者,要斬。
此謂止而不進者。
史、漢韓安國傳:廷尉當恢□桡,當斬。
服虔曰:□,音企。
應劭曰:□,曲行避敵也。
桡,顧望也。
軍法語也。
此謂有意回遠遲誤者。
淮南書雲:兩軍相當,屈桡者要斬是也。
漢書一本作逗桡,蘇林逗,音豆。
小顔、小司馬從之。
而改服、應之注作逗,不可通矣。
□通作枳。
明堂位注:枳椇謂曲桡之。
莊子:吾行卻曲。
卻曲卽□曲,異部叚借也。
從辵隻聲。
绮戟切。
字林丘亦反。
服子愼音企。
十六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逶wēip73上 注解:逶迤,疊韻。
衺去皃。
從辵委聲。
于為切。
十六十七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迤yǐ 注解:衺行也。
從辵也聲。
移尒切。
十六十七部。
《夏書》曰:“東迤北,會于彙。
”禹貢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遹yù 注解:回辟也。
依韻會作辟。
小雅:謀猶回遹。
毛曰:回邪,遹辟也。
按辟僻古今字。
大雅兩言回遹,箋皆雲:回邪。
韓詩遹作穴,或作泬,或作鴥,皆叚借字也。
遹古多假為述字。
釋言雲:遹,述也。
言叚借也。
釋诂雲:遹遵率循。
釋訓雲:不遹,不迹也。
皆謂遹卽述字也,言轉注也。
不遹者,今邶風之報我不述也。
從辵矞聲。
餘律切。
十五部。
避bì 注解:回也。
上文回辟之回訓衺,□之叚借字也。
此回依本義訓轉,俗作迥是也。
然其義實相近。
從辵辟聲。
毗義切。
十六部。
經傳多假辟為避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違wéi 注解:離也。
邶風:中心有違。
毛曰:違,離也。
從辵韋聲。
羽非切。
十五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遴lìn 注解:行難也。
漢書:遴柬布章。
遴□謂難行封也。
引伸為遴選。
選人必重難也。
從辵粦聲。
良刃切。
十二部。
《易》曰:“以往遴。
”見口部吝下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逡qūn 注解:複也。
彳部曰:複,往來也。
方言:躔逡循也。
日運為躔,月運為逡。
從辵夋聲。
七倫切。
十三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□dǐ 注解:怒不進也。
一曰驇也。
惟锴本有此四字,而驇從鳥則誤。
馬部曰:驇,馬重皃。
□部曰:□,驇不行也。
從辵氐聲。
都禮切。
十五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達dá 注解:行不相遇也。
此與水部滑、泰字音義皆同,讀如撻。
今俗說不相遇尙有此言,乃古言也。
讀徒葛切。
訓通達者,今言也。
從辵羍聲。
十五部。
《詩》曰:“挑兮□兮。
”鄭風文。
挑當同又部作□。
□,滑也。
達,□或從大。
亦形聲也。
或曰疊。
下脫字字。
或曰:此疊字之異體也。
鳥部隼,一曰鷻字。
□部□,一曰螟字。
彳部□,一曰此與馺同,是其例也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逯lùp73下 注解:行謹逯逯也。
張衡賦□趗謂局小皃。
義與此同。
廣雅:□□。
衆也。
女部:娽,随從也。
蕭相國世家、平原君列傳作錄錄,義皆相近。
從辵彔聲。
盧谷切。
三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迵dònɡ 注解:迵,此複舉字之未□者。
疊也。
疊當作達。
玉篇雲:迵,通達也。
是也。
水部:洞,疾流也。
馬部:駧,馳馬洞去也。
義皆相同。
倉公傳曰:臣意診其脈曰迵風。
裴曰:迵音洞,言洞徹入四肢。
從辵同聲。
徒弄切。
九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疊dié 注解:更疊也。
或假佚字、疊字、臷字為之。
從辵失聲。
徒結切。
十二部。
一曰達。
下脫字字。
一曰此達字之異體也。
葢達疊二字互相為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迷mí 注解:惑也。
見釋言。
惑,宋本作或。
心部曰:惑,亂也。
從辵米聲。
莫兮切。
十五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連lián 注解:負車也。
負車,各本作贠連,今正。
連卽古文辇也。
周禮:鄉師輂辇。
故書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