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六部分

關燈
系鹿也。

    廣雅:躔□解亢迹也。

    卽爾雅麋迹躔、鹿迹□、麕迹解、兔迹迒也。

    曹憲□音匹迹反。

    集韻雲:迹或作□。

    然則字林從鹿速聲,素蔔反之字,纰缪實甚。

    或以竄入爾雅,又或以羼入鹿部□麛二字之閑,其誤可不辯自明矣。

    〖注〗□,古文迹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□huì 注解:無違也。

    舛部曰:舝,車軸端鍵也。

    □相背從舛。

    □從舝而曰無違,猶祀從巳而曰祭無巳也。

    從辵□聲。

    讀若害。

    胡葢切。

    十五部。

    廣韻音會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□shuài 注解:先道也。

    道,今之導字。

    □,經典假率字為之。

    周禮燕射:帥射夫以弓矢舞。

    故書帥為率,鄭司農雲:率當為帥。

    大鄭以漢人帥領字通用帥,與周時用率不同故也。

    此所謂古今字。

    毛詩率時農夫,韓詩作帥時。

    許引周禮率都建旗,鄭周禮作帥都。

    聘禮注曰古文帥皆為率,皆是也。

    又釋诂、毛傳皆雲:率,循也。

    此引伸之義。

    有先導之者,乃有循而行者,亦謂之□也。

    從辵率聲。

    疏密切。

    十三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邁mài 注解:遠行也。

    釋言、毛傳曰:邁,行也。

    從辵萬聲。

    莫話切。

    十五部。

    萬聲在十四部,合音也。

    □,邁或從虿。

    按蟲部□字,上不從萬。

    而□部、廠部□皆從萬從蟲。

    未聞其詳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巡xún 注解:視行也。

    也,各本作皃,今依篇、韻訂。

    視行者,有所省視之行也。

    天子适諸矦曰巡狩,巡所守也。

    視行一作延行。

    延巡雙聲。

    從辵川聲。

    詳遵切。

    十三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□jiùp70下 注解:恭謹行也。

    從辵□聲。

    讀若九。

    居又切。

    三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□tú 注解:步行也。

    贲初九:舍車而徒。

    引伸為徒搏、徒涉、徒歌、徒擊□。

    從辵土聲。

    同都切。

    五部。

    □隸變作徒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邎yóu 注解:行邎徑也。

    玉篇:□,疾行也。

    按此當作行徑也,或作行由徑也。

    從辵□聲。

    以周切。

    三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□zhēnɡ 注解:正行也。

    釋言、毛傳皆曰:征,行也。

    許分别之。

    征為正行,邁為遠行。

    從辵正聲。

    形聲包會意。

    諸盈切。

    十一部。

    廴部又有延字,行也,征,□或從彳。

    引伸為征伐。

    孟子曰:征之為言正也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随suí 注解:從也。

    行可委曲從迹,謂之委随。

    從辵隋聲。

    旬為切。

    古音在十七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□bó 注解:行皃。

    從辵□聲。

    按各本篆文作□,非也。

    從卽禮切之□,則不得雲□聲,雲蒲撥切矣。

    普活切。

    隸變作巿。

    廣韻:□,北末切,急走也。

    □,蒲撥切,行皃。

    □,上同。

    此三字實一字,二音實一音也。

    許書言剌癶,癶與□音義同。

    自下文□訛為□,因改此□為□,而以蒲撥、北末分隸之。

    其誤久矣。

    十五部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迋wànɡ 注解:往也。

    迋往疊韻。

    從辵王聲。

    于放切。

    十部。

    《春秋傳》曰:“子無我迋。

    ”左傳昭卄一年文。

    鄭風:無信人之言,人實迋女。

    毛曰:迋,诳也。

    傳意謂迋為诳之叚借。

    左氏此迋正同。

    迋本訓往,而經傳叚借為诳,故偁之以明依聲托事。

    如□本人姓,而無有作□借為好字。

    狟本訓犬行,而尚狟狟借為桓桓。

    □本訓火不明,而布重□席借為蔤字。

    皆其理也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逝shì 注解:往也。

    釋诂、方言同。

    方言曰:逝,秦晉語也。

    從辵折聲。

    讀若誓。

    時制切。

    十五部。

    各本篆文不從□艹,非也。

     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□cú 注解:往也。

    釋诂、方言皆曰:徂,往也。

    按鄭風匪我思且箋雲:猶非我思存也。

    此謂且卽徂之叚借。

    釋诂又雲:徂,存也是也。

    從辵且聲。

    全徒切。

    五部。

    □,齊語。

    方言文。

    徂,□或從彳。

    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