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六部分
關燈
小
中
大
,籒文從虘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述shù 注解:循也。
述循疊韻。
述或叚借術為之,如詩報我不述,本作術是也。
古文多叚借遹為之。
如書柢遹乃文考,詩遹駿有聲,遹追來孝。
釋言、毛傳皆曰:遹,述也是也。
孫炎曰:遹,古述字。
葢古文多以遹為述,故孫雲爾,謂今人用述,古人用遹也。
凡言古今字者視此。
從辵術聲。
食聿切。
十五部。
□,籒文從秫。
術者秫之省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遵zūnp71上 注解:循也。
遵循疊韻。
見釋诂。
從辵尊聲。
将倫切。
十三部。
〖注〗□、□,古文遵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适shì 注解:之也。
釋诂:适之往也。
方言:逝徂适往也。
适,宋魯語也。
按此不曰往而曰之,許意葢以之與往稍别。
逝、徂、往自發動言之。
适,自所到言之。
故變卦曰之卦,女子嫁曰适人。
從辵啻聲。
施隻切。
十六部。
适,宋魯語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過ɡuò 注解:度也。
引伸為有過之過。
釋言:郵,過也。
謂郵亭是人所過,愆郵是人之過,皆是。
分别平去聲者,俗說也。
從辵呙聲。
古禾切。
十七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遦ɡuàn 注解:習也。
此與手部掼音義同。
從辵貫聲。
工患切。
十四部。
亦假貫,或假串。
左傳曰:貫渎鬼神。
釋诂:貫,習也。
毛詩曰:串夷載路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□dú 注解:媟□也。
女部作媟嬻,黑部作黩。
今經典作渎。
從辵□聲。
徒谷切。
三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進jìn 注解:登也。
從辵,閵省聲。
卽刃切。
十三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造zào 注解:就也。
造就疊韻。
廣雅:造,詣也。
從辵吿聲。
七到切。
古音在三部。
譚長說:造,上士也。
王制:升于司徒者不征于鄉,升于學者不征于司徒,曰造士。
注:造,成也。
能習禮則為成士。
按依鄭則與就同義。
艁,古文造,從舟。
釋水:天子造舟。
毛傳同。
陸氏雲:廣雅作艁。
按艁者,謂并舟成梁,後引伸為凡成就之言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逾yú 注解:□進也。
□進,有所超越而進也。
從辵俞聲。
羊朱切。
四部。
《周書》曰:“無敢昏逾。
”顧命文。
昏從民者誤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沓tà 注解:□也。
廣韻:□沓,行相及也。
文賦:紛葳蕤以馺沓。
方言:迨沓,及也。
東齊曰迨,關之東西曰沓,或曰及。
公羊傳:祖之所逮聞也。
漢石經作沓聞。
從辵眔聲。
目部雲:眔,目相及也。
是沓亦會意。
徒合切。
八部。
按褱□字皆眔聲,是合韻之理也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□hé 注解:沓也。
□沓疊韻。
從辵合聲。
侯合切。
七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迮zé 注解:迮迮,起也。
此與人部作音義同。
公羊傳:今若是迮而與季子國。
何雲:迮,起也。
倉卒意,按孟子:乍見孺子将入于井。
乍者倉卒意。
卽迮之叚借也。
引伸訓為迫迮,卽今之窄字也。
從辵乍聲。
阻革切。
古音在五部。
子各切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逪cuò 注解:□逪也。
□各本作迹,依廣韻、玉篇正。
小雅:獻酬交錯。
毛曰:東西為交,邪行為錯。
儀禮:交錯以辯,旅酬行禮,一□一逪也。
從辵昔聲。
倉各切。
五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遄chuánp71下 注解:往來□也。
數,所角桑谷二切。
釋诂曰:遄,疾也,速也。
崧高、蒸民傳同。
從辵端聲。
市緣切。
十四部。
《易》曰:“巳事遄往。
”巳,依韻會。
虞翻曰:祀舊作巳是也。
今本铉作□,锴作以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速sù 注解:疾也。
見釋诂。
從辵束聲。
桑谷切。
三部。
遬,籒文從欶。
二傳作速,公羊作遬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述shù 注解:循也。
述循疊韻。
述或叚借術為之,如詩報我不述,本作術是也。
古文多叚借遹為之。
如書柢遹乃文考,詩遹駿有聲,遹追來孝。
釋言、毛傳皆曰:遹,述也是也。
孫炎曰:遹,古述字。
葢古文多以遹為述,故孫雲爾,謂今人用述,古人用遹也。
凡言古今字者視此。
從辵術聲。
食聿切。
十五部。
□,籒文從秫。
術者秫之省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遵zūnp71上 注解:循也。
遵循疊韻。
見釋诂。
從辵尊聲。
将倫切。
十三部。
〖注〗□、□,古文遵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适shì 注解:之也。
釋诂:适之往也。
方言:逝徂适往也。
适,宋魯語也。
按此不曰往而曰之,許意葢以之與往稍别。
逝、徂、往自發動言之。
适,自所到言之。
故變卦曰之卦,女子嫁曰适人。
從辵啻聲。
施隻切。
十六部。
适,宋魯語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過ɡuò 注解:度也。
引伸為有過之過。
釋言:郵,過也。
謂郵亭是人所過,愆郵是人之過,皆是。
分别平去聲者,俗說也。
從辵呙聲。
古禾切。
十七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遦ɡuàn 注解:習也。
此與手部掼音義同。
從辵貫聲。
工患切。
十四部。
亦假貫,或假串。
左傳曰:貫渎鬼神。
釋诂:貫,習也。
毛詩曰:串夷載路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□dú 注解:媟□也。
女部作媟嬻,黑部作黩。
今經典作渎。
從辵□聲。
徒谷切。
三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進jìn 注解:登也。
從辵,閵省聲。
卽刃切。
十三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造zào 注解:就也。
造就疊韻。
廣雅:造,詣也。
從辵吿聲。
七到切。
古音在三部。
譚長說:造,上士也。
王制:升于司徒者不征于鄉,升于學者不征于司徒,曰造士。
注:造,成也。
能習禮則為成士。
按依鄭則與就同義。
艁,古文造,從舟。
釋水:天子造舟。
毛傳同。
陸氏雲:廣雅作艁。
按艁者,謂并舟成梁,後引伸為凡成就之言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逾yú 注解:□進也。
□進,有所超越而進也。
從辵俞聲。
羊朱切。
四部。
《周書》曰:“無敢昏逾。
”顧命文。
昏從民者誤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沓tà 注解:□也。
廣韻:□沓,行相及也。
文賦:紛葳蕤以馺沓。
方言:迨沓,及也。
東齊曰迨,關之東西曰沓,或曰及。
公羊傳:祖之所逮聞也。
漢石經作沓聞。
從辵眔聲。
目部雲:眔,目相及也。
是沓亦會意。
徒合切。
八部。
按褱□字皆眔聲,是合韻之理也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□hé 注解:沓也。
□沓疊韻。
從辵合聲。
侯合切。
七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迮zé 注解:迮迮,起也。
此與人部作音義同。
公羊傳:今若是迮而與季子國。
何雲:迮,起也。
倉卒意,按孟子:乍見孺子将入于井。
乍者倉卒意。
卽迮之叚借也。
引伸訓為迫迮,卽今之窄字也。
從辵乍聲。
阻革切。
古音在五部。
子各切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逪cuò 注解:□逪也。
□各本作迹,依廣韻、玉篇正。
小雅:獻酬交錯。
毛曰:東西為交,邪行為錯。
儀禮:交錯以辯,旅酬行禮,一□一逪也。
從辵昔聲。
倉各切。
五部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遄chuánp71下 注解:往來□也。
數,所角桑谷二切。
釋诂曰:遄,疾也,速也。
崧高、蒸民傳同。
從辵端聲。
市緣切。
十四部。
《易》曰:“巳事遄往。
”巳,依韻會。
虞翻曰:祀舊作巳是也。
今本铉作□,锴作以。
路徑:段注說文□第二卷□辵部 速sù 注解:疾也。
見釋诂。
從辵束聲。
桑谷切。
三部。
遬,籒文從欶。
二傳作速,公羊作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