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部分
關燈
小
中
大
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卽狄切,音歷。
【說文】木也。
【邢昺曰】似樗之木。
【詩秦風】山有苞櫟。
【疏】引《爾雅》雲:櫟,其實梂,橡也。
【陸璣疏】秦人謂柞櫟爲櫟,其子房生爲梂。
河内人謂木蓼爲櫟,椒榝之屬也。
其子亦房生,此秦詩宜從其方土之言柞櫟是也。
又不材之木也。
【莊子人閒世】匠石見櫟社樹,其大蔽牛,觀者如市,匠石不顧。
又不生火之木也。
【淮南子時則訓】十二月,其樹櫟。
【高誘註】木不生火,惟櫟爲然。
又地名。
【春秋桓十五年】鄭伯突入于櫟。
又鳥名。
【山海經】天帝之山有鳥,黑文而赤翁,名曰櫟。
又與擽通。
【詩周頌】鞉磬柷圉。
【疏】圉狀如伏虎,背上有二十七鉏鋙,刻以木長尺櫟之。
又【唐韻】以灼切,音鑰。
櫟陽,縣名。
【前漢地理志】屬左馮翊。
又【集韻】式灼切,音爍。
地名。
在晉。
又【集韻】歷各切,音洛。
【詩秦風】山有苞櫟,隰有六駁。
【唐韻】櫟駁通葉,無二音。
又【唐韻】魯刀切,音勞。
【史記楚元王世家】詳爲羹盡櫟釜。
【漢書】作轑釜。
考證:〔【詩秦風】山有苞櫟。
【註】引爾雅雲。
〕謹照原文註改疏。
〔陸璣疏河南人謂木蓼爲櫟。
秦風苞櫟從其方土之言柞櫟也。
〕謹照原文南改内。
秦風以下改爲此秦詩宜從其方土之言柞櫟是也。
〔【淮南子時則訓】官獄其樹櫟。
〕謹照原文文義,官獄爲十二月三字。
栳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栳 【唐韻】盧皓切【集韻】魯皓切,□音老。
【廣韻】栲栳,柳器也。
【元史儀衞志】玉輅用栲栳輪,言其形曲也。
亦作□。
【正字通】栲栳,盛物器,卽古之簝,屈竹爲之。
栴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栴 【集韻】【類篇】【正韻】□諸延切,音旃。
栴檀,香木。
或作。
【古今註】栴檀木出扶南,色紫,亦謂之紫檀。
栵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栵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良辥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力孽切,□音列。
【說文】作□,栝也。
【廣韻】栵,栭。
江東呼栭栗,楚呼茅栗。
【爾雅陸璣疏】葉如楡木,理堅韌而赤,可爲車轅。
又歐陽脩曰:屋枅上栭。
又【集韻】力制切【正韻】力地切,□音例。
【詩大雅】其灌其栵。
【傳】木行生者爲栵。
樣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樣 【廣韻】與章切【集韻】餘章切,□音陽。
【廣韻】槌也。
【方言】懸蠶柱,自關而東謂之槌,齊謂之樣。
又【集韻】徐羊切,音詳。
又茲郞切,音臧。
義□同。
(樣)【集韻】似兩切,音象。
栩實。
橡或作樣。
詳橡字註。
又【集韻】弋亮切【韻會】餘亮切,□音漾。
法也。
【廣韻】作。
【唐書柳公權傳】公權在元和閒書法有名,劉禹錫稱爲柳家新。
【長編】宋太祖謂陶穀曰:聞草制皆檢舊本,依樣畫葫蘆。
【文獻通考】政和八年,令禮部造履三十副,下開封府舖戸爲樣。
原作柳家新樣。
核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核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下革切,音覈。
果中核也。
【爾雅釋木】桃李醜核。
【禮曲禮】賜果于君前,其有核者懷其核。
又【玉藻】食棗、桃、李,弗緻于核。
又籩實曰核,豆實曰殽。
【詩小雅】殽核維旅。
傳核,加籩也。
箋桃梅之屬。
又通覈。
【周禮地官大司徒】三曰丘陵,其植物宜覈物。
【註】覈,李梅之屬。
又剋核。
【莊子人閒世】剋核太甚,則必有不肖之心應之。
又綜核。
【前漢宣帝紀】綜核名實。
又肴覈,與殽核同。
【班固典引】斟酌道德之淵源,肴覈仁義之林藪。
又【正韻】胡德切,音劾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胡骨切,入聲。
果核也。
又【說文】古哀切【集韻】柯開切,□音陔。
【說文】蠻夷以木皮爲篋,狀如籢尊。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居諧切,音皆。
義同。
又根核也。
又口漑切,音慨。
檐也。
又戸代切,音。
義同。
考證:〔【詩小雅】殽核維旅,【申傳】非穀實而食之曰殽核。
〕謹按鄭箋非穀而食之曰殽,無核字。
今改傳核,加籩也。
箋桃梅之屬。
梯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梯 【唐韻】土雞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天黎切,□體平聲。
【說文】木階也。
【虎韜兵略篇】視城中,則有雲梯飛樓。
【孫武九地篇】如登樓而去梯階。
又凡階皆謂之梯。
【越語】毋曠其衆,以爲亂梯。
【釋名】階梯也。
如梯之有差等也。
又憑也。
【山海經】西王母梯幾戴勝。
又無隅角者謂之突梯。
【楚辭蔔居】突梯滑稽,如脂如韋。
又【正韻】杜兮切,音題。
木稚也。
械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械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胡介切,音邂。
【說文】四解:一曰桎梏也。
【孔穎達曰】械者,戒也。
戒止人不得遊行也。
一曰器之總名。
《禮王制》器械異制。
註:謂禮樂之器及兵甲也。
一曰持也。
一曰有盛爲械,無盛爲器。
【周禮司書】三歲大計羣吏之治,以知民器械之數。
【疏】器,禮樂之器。
械,謂弓矢戈殳矛戟也。
又術之巧者曰械。
【孟子】爲機械變詐之巧者,無所用恥焉。
考證:〔【周禮天官】三歲大計羣吏之治,以知民器械之數。
【註】器,禮樂之器。
械謂弓矢戈殳矛戟也。
〕謹照原文天官改司書。
註改疏。
梱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梱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苦本切,音閫。
【說文】門橛也。
【徐曰】門兩旁挾門短限也。
古者多乗車,門限必去之也。
又【韻會】梱,猶款也。
款,扣也。
人物出入多扣觸之也。
【禮曲禮】外言不入于梱,內言不出于梱。
或作閫。
【周禮大司□軍□疏】梱外之事,將軍裁之。
又【揚子方言】梱,就也。
【註】梱梱,成就貌。
又【集韻】【類篇】【正韻】□苦悶切,音困。
齊等也。
【儀禮大射儀】旣拾取矢梱之。
又梱復,謂矢至侯不著而復反也。
【大射儀】中離維綱,揚觸梱復。
公則釋獲,衆則不與。
又【廣韻】牛昆切,音。
【爾雅釋木】髠梱。
【註】未詳。
梲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梲 【唐韻】職悅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朱劣切,□音拙。
【玉篇】同棳。
梁上楹也。
【爾雅釋宮】杗廇謂之梁,其上楹謂之梲。
【註】梲,侏儒柱也。
梁上短柱。
【禮禮器】管仲山節藻梲,君子以爲濫矣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他括切,音脫。
【說文】大杖也。
【淮南子說山訓】執彈而招鳥,揮梲而呼狗。
又與脫通。
【荀子禮論】凡禮,始乎梲,成乎文,終乎悅。
【史記】作始乎脫。
又【廣韻】他骨切,音突。
又【類篇】【韻會】□徒活切,音奪。
又【唐韻】職芮切【集韻】【類篇】兪芮切【正韻】于芮切,□音叡。
義□同。
旦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旦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得案切【正韻】得爛切,□丹去聲。
【說文】明也。
從日見一上。
一,地也。
【玉篇】朝也,曉也。
【爾雅釋詁】旦,早也。
【書大禹謨】正月朔旦。
【詩陳風】穀旦于差。
又【大雅】昊天曰旦。
【淮南子天文訓】日至于曲阿,是謂旦明。
又【詩衞風】信誓旦旦。
【箋】言其懇惻款誠。
【疏】旦旦猶怛怛。
【釋文】旦旦,《說文》作□□。
又【詩衞風朱傳】旦旦,明也。
又【前漢惠帝紀】當爲城旦舂者。
【註】城旦者,旦起行治城。
舂者,婦人不豫外徭但舂作米,皆四歲□也。
又震旦,西域稱中國之名。
【樓炭經】蔥河以東名震旦。
又盍旦。
【禮坊記】相彼盍旦。
【註】盍旦,夜鳴求旦之鳥。
又與神同。
【禮郊特牲】所以交於旦明之義也。
【註】旦當爲神,篆字之誤也。
又【韻補】葉都眷切。
【庾敳意賦】宗統竟初不別兮,大德亡其情願。
天地短於朝生兮,億代促於始旦。
舊 【未集下】【臼字部】 舊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巨救切【正韻】巨又切,□音柩。
【說文】鴟舊,舊留也。
【徐曰】卽怪鴟也。
又【廣韻】故也。
【增韻】對新之稱。
【詩豳風】其新孔嘉,其舊如之何。
【左傳僖二十八年】輿人誦,原田每每,舍其舊,而新是謀。
【公羊傳莊二十九年】新延廄者何。
修舊也。
又久也。
【詩大雅】於乎小子,告爾舊止。
【箋】舊,久也。
又【韻會】昔也,老宿也。
又姓。
漢上黨太守舊彊。
又與柩同。
【金史蔡珪傳】燕靈王舊。
舊,古柩字通用。
又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巨九切,音臼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許尤切,音休。
與鵂同。
又【韻補】葉巨己切,音技。
【詩大雅】匪上帝不時,殷不用舊。
時音氏。
【又】維今之人,不尚有舊。
葉上裡。
又葉巨寄切,音忌。
【韋□成詩】天子我監,登我三事。
顧我傷墜,爵復我舊。
又【管子牧民篇】不恭祖舊,則孝弟不備。
◎按唐韻正,舊音忌,則忌亦正音,非葉音。
又葉去九切,音糗。
【前漢敘傳】三枿之起,本根旣朽。
枯楊生華,曷惟其舊。
旨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旨 〔古文〕□□□□【廣韻】職雉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軫視切,□音指。
【說文】美也。
【書說命】王曰旨哉。
【傳】旨,美也。
【詩邶風】我有旨蓄。
【傳】旨,美也。
又【正字通】凡天子諭告臣民曰詔旨,下承上曰奉旨。
又【玉篇】意也,志也。
【易繫辭】其旨遠。
【疏】旨意深遠。
又【韻補】葉脂利切。
【左思魏都賦】蓋比物以錯辭,述淸都之閑麗。
雖選言以□章,徒九復而遺旨。
早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早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子皓切,遭上聲。
【說文】晨也。
又先也。
【易坤卦】由辨之不早辨也。
又與皁同。
【周禮地官司徒】宜皁物。
【註】皁物,柞、栗之屬。
【釋文】皁音早。
本或作早。
【說文】作□。
從日在甲上。
旬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旬 〔古文〕□□【廣韻】詳遵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松倫切【正韻】詳倫切,□音紃。
【說文】徧也。
十日爲旬。
【書堯典】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。
又【大禹謨】三旬。
【傳】旬,十日也。
【禮曲禮】凡蔔筮日,旬之外曰遠某日,旬之內曰近某日。
又【詩大雅】來旬來宣。
【傳】旬,徧也。
又【易豐卦】雖旬無咎。
【註】旬,均也。
又【前漢翟方進傳】旬歲閒,免兩司隷。
【註】師古曰:旬,滿也。
旬歲猶言滿歲也。
又旬始,星名。
【史記天官書】旬始出於北鬥旁,狀如雄雞。
又【正韻】須倫切,音荀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規倫切。
本作均。
《周禮》作旬。
【周禮地官均人】豐年,則公旬用三日焉。
【註】旬,均也。
讀如□原隰之。
《易坤》爲均,今書亦有作旬者。
又【韻補】葉松宣切。
【柳宗元祭從兄文】留連遊歡,涉月彌旬。
夜□膏炬,晝淩風煙。
朎 【辰集上】【月字部】 朎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郞丁切,音靈。
朎朧,月光也。
旭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旭 【廣韻】許玉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籲玉切,□音勗。
【說文】日旦出貌。
讀若勗。
一曰明也。
【詩邶風】旭日始旦。
【疏】旭者,明著之名。
【朱傳】日初出貌。
又【爾雅釋訓】旭旭,蹻蹻,憍也。
【註】皆小人得意憍蹇之貌。
又【前漢揚雄傳】嘻嘻旭旭。
【註】師古曰:自得之貌也。
又【前漢揚雄傳】洶洶旭旭。
【文選李善註】鼓動之聲也。
又【集韻】許元切,音暄。
又許皓切,音好。
義□同。
又【韻補】葉已有切。
【揚子太□經】方出旭旭,朋從爾醜。
旮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旮 【篇海】與旭同。
旰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旰 【廣韻】古案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居案切,□音骭。
【說文】晚也。
【左傳襄十四年】日旰不召。
【前漢張湯傳】日旰,天子忘食。
又【史記司馬相如傳】采邑澔旰。
【王延壽魯靈光殿賦】皓皓旰旰。
【註】盛貌。
又【集韻】侯旰切,音旱。
義同。
又居寒切,音幹。
日行也。
檸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檸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同楮。
(檸)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拏梗切,能上聲。
【集韻】木。
皮入酒浸,治風。
又【集韻】尼庚切,音獰。
義同。
又吳俗謂木榫曰檸頭。
旱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旱 【廣韻】乎旰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侯旰切,□音翰。
【說文】不雨也。
【書說命】若歲大旱,用汝作霖雨。
【詩大雅】旱旣太甚。
又山名。
【詩大雅】瞻彼旱麓。
【傳】旱,山名也。
又【廣韻】胡笴切【集韻】下罕切,□音悍。
義同。
又【韻補】葉形甸切。
【蘇轍沂山祈雨詩】宿雪雖盈尺,不救春夏旱。
籲嗟遍野天不聞,歌舞通宵龍一戰。
旳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旳 【廣韻】都歷切【集韻】丁歷切,□音的。
【說文】明也。
《易》曰:爲旳顙。
○按《易說卦》今作的。
【隷釋魯峻□】矣旳旳。
時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時 〔古文〕旹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市之切【正韻】辰之切,□音蒔。
【說文】四時也。
【釋名】四時,四方各一時。
時,期也,物之生死各應節期而至也。
【書堯典】敬授人時。
【傳】敬記天時以授人也。
【又】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,以閏月定四時成歲。
【禮孔子閒居】天有四時,春秋冬夏。
【淮南子天文訓】隂陽之專精爲四時。
【又】三月而爲一時。
又【韻會】辰也,十二時也。
又【廣韻】是也。
【書堯典】黎民於變時雍。
【傳】時,是也。
【詩大雅】曰止曰時,築室于茲。
【朱傳】可以止于是,而築室矣。
又【博雅】伺也。
【論語】孔子時其亡也,而往拜之。
【疏】謂伺虎不在家時而往謝之。
又【博雅】善也。
【廣韻】中也。
又地名。
【左傳莊九年】戰于乾時。
【註】乾時,齊地。
時水在樂安界,岐流旱則竭涸,故曰乾時。
又姓。
【廣韻】良吏傳有時苗。
《何氏姓苑》雲:今鉅鹿人。
又與塒同。
【詩王風】雞棲于塒。
【釋文】塒,本亦作時。
又【韻補】葉上紙切。
【王粲七釋】不以志易道,不以身後時。
進德修業,與世同理。
又葉側吏切。
【屈原離騷】忳鬰邑餘侘傺兮,吾獨窮苦乎此時也。
葉下態,態音替。
【寅集中】【山字部】【正字通】同岷。
【六書故】岷,別作□□。
【寅集中】【山字部】【集韻】當口切,音鬥。
山名。
曠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曠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苦謗切,音壙。
【說文】明也。
【後漢竇融傳】則曠若發曚。
【註】曠,明也。
又【書臯陶謨】無曠庶官。
【傳】曠,空也。
【前漢賈山傳】曠日十年。
【註】師古曰:曠,空也,廢也。
【劉楨贈五官中郞將詩】彌曠十餘旬。
【註】《倉頡篇》曰:曠,疎曠也。
又【博雅】曠,遠也。
曠曠,大也。
【篇海】久也,豁也。
【廣韻】又姓。
旺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旺 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于放切,王去聲。
同□。
或作旺。
光美也。
【玉篇】日暈。
旻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旻 【廣韻】武巾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眉貧切,□音珉。
【說文】秋天也。
【爾雅釋天】秋爲旻天。
【註】旻猶愍也,愍萬物彫落。
【疏】秋,萬物成熟,皆有文章,故曰旻天。
【釋名】旻,閔也。
物就枯落,可閔傷也。
【書大禹謨】日號泣于旻天于父母。
【傳】仁覆愍下,故曰旻天。
【詩小雅】旻天疾威。
【集韻】或作閔。
通作□。
旾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旾 【集韻】春古作旾。
註詳五畫。
旿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旿 【廣韻】【韻會】疑古切【集韻】阮古切,□音五。
【玉篇】明也。
【正韻牋】日當午而盛明爲旿。
又【集韻】五故切,音誤。
晤或作旿。
昀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昀 【集韻】兪倫切,音勻。
【玉篇】日光也。
昂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昂 【唐韻】五岡切【集韻】魚剛切【韻會】疑剛切【正韻】五剛切,□音卬。
【說文】舉也。
【楚辭遠遊】服偃蹇而低昂兮。
又【楚辭蔔居】寧昂昂若千裡之駒乎。
【註】昂昂,馬行貌。
又【類篇】日升也。
一曰明也。
又【集韻】魚向切,音仰。
昂昂,君之德也。
【韻會】通作卬、仰。
昃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昃 【集韻】劄色切,音側。
【易離卦】日昃之離。
又【豐卦】日中則昃。
【書無逸】自朝至于日中昃。
【周禮地官司市】大市,日昃而市。
【註】日昃,昳中也。
【左傳定十五年】日昃,乃克葬。
【穀梁傳】作日稷。
又【淮南子地形訓】東西方曰昃區。
【集韻】本作□。
又□、□。
昗 【備考】【辰集】【日字部】 昗 【海篇】同昃。
昄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昄 【廣韻】布綰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補綰切,□音版。
【說文】大也。
【詩大雅】爾土宇昄章。
【傳】昄,大也。
【朱傳】昄章,大明也。
或曰昄,當作版。
版章猶版圖也。
又【廣韻】扶闆切【集韻】部版切,□音阪。
又【集韻】披班切,音攀。
又補滿切,音。
又部滿切,音伴。
又博漫切,音半。
又匹見切,音片。
義□同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普版切,音眅。
人名。
【左傳襄二十二年】鄭遊昄將如晉。
【註】遊昄,公孫蠆子。
昆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昆 【唐韻】古渾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公渾切,□音崐。
【說文】同也。
【註】日日比之是同也。
【前漢揚雄傳】噍噍昆鳴。
【註】師古曰:昆,同也。
又【爾雅釋言】昆,後也。
【註】謂先後也。
【書大禹謨】昆命于元龜。
【傳】昆,後也。
又【書仲虺之誥】垂裕後昆。
【傳】垂優足之道示後世。
【釋名】來孫之子曰昆孫。
昆,貫也,恩情轉遠,以禮貫連之耳。
又【詩王風】謂他人昆。
【傳】昆,兄也。
又姓。
【詩商頌】昆吾夏桀。
【傳】昆吾,巳姓也。
【姓氏急就篇】昆氏,夏諸侯昆吾之後。
戰國有賢者昆詳。
又山名。
【史記李斯傳】緻昆山之玉。
【註】正義曰:昆岡在于闐國東北四百裡,其岡出玉。
又【左思魏都賦】昆蟲毒噬。
【註】昆,明也。
明蟲者,陽而生,隂而藏。
又與崑同。
【前漢地理志】昆崙、析支、渠叟,西戎卽敘。
【書禹貢】作崑崙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胡昆切,音魂。
人名。
漢有屬國公孫昆邪。
又【集韻】戸袞切,音混。
義同。
又昆夷亦作混。
又與渾同。
【揚子太□經】昆侖旁薄。
◎按卽渾淪。
又【韻補】葉俱倫切。
【度尚曹娥□】若堯二女,爲湘夫人。
時效髣髴,以詔後昆。
又葉居員切。
【韓愈胡評事墓誌】宜茲人,肖後昆。
五十七,不足年。
【集韻】本作□。
考證:〔【說文】同也。
【註】比之是同也。
〕謹照原文比之上增日日二字。
昇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昇 【唐韻】識蒸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書蒸切,□音陞。
【說文】日上也。
古隻用升。
【正字通】昇,平也。
【類篇】或作陹。
昈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昈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侯古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後五切,□音戸。
【說文】明也。
【前漢揚雄傳】昈分殊事。
又【揚子方言】效、昈,文也。
【註】文彩貌。
又【張衡西京賦】赫昈昈以弘敞。
【註】埤蒼曰:昈,赤文也。
昉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昉 〔古文〕昞【唐韻】分兩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甫兩切【正韻】妃兩切,□音仿。
【說文】明也。
又【玉篇】適也。
【公羊傳隱二年】始滅昉於此乎。
【註】昉,適也。
齊人語。
朝 【辰集上】【月字部】 朝 〔古文〕晁【唐韻】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類篇】【韻會】□陟遙切,音昭。
【說文】旦也。
從倝舟聲。
【爾雅釋詁】朝,早也。
【詩鄘風】崇朝其雨。
【傳】崇,終也。
從旦至食時爲終朝。
又朝鮮,國名。
又姓。
【姓氏急就篇】朝氏,蔡大夫朝吳聲子之後。
唐日本人朝衡。
漢鼂錯,亦作朝。
又【廣韻】直遙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馳遙切,□音潮。
【爾雅釋言】陪朝也。
【註】臣見君曰朝。
【書舜典】羣後四朝。
【周禮春官大宗伯】春見曰朝。
【註】朝,猶早也。
欲其來之早。
【禮曲禮】天子當甯而立,諸公東面,諸侯西面,曰朝。
【疏】凡天子三朝:其一在路門內,謂之燕朝。
其二是路門外之朝,謂之治朝。
其三是臯門之內,庫門之外,謂之外朝。
又【王制】天子無事,與諸侯相見曰朝。
又同類往見亦曰朝。
【史記司馬相如傳】臨邛令謬爲恭敬,日往朝相如。
又郡守聽事亦曰朝。
【後漢劉寵傳】山谷鄙生,未嘗識郡朝。
又【集韻】追輸切,音株。
朝那,縣名。
又【韻補】葉陳如切。
【急就章】向夷吾竺諫朝。
【易林】赤帝懸車,廢職不朝。
叔帶之災,居於氾廬。
又葉蚩於切。
【王逸九思】望舊邦兮路逶隨,憂心悄兮心勤渠。
魂煢煢兮不遑寐,目眇眇兮寤終朝。
又葉張流切。
【韓愈祭□員外文】罔有疑忌,惟其嬉遊。
草木之春,鳥鳴之朝。
又葉株遇切。
【前漢敘傳】賈生矯矯,弱冠登朝。
遭文叡聖,屢抗其疏。
又葉直照切。
【陸雲夏府君誄】旣□其績,英風彌邵。
天子有命,曾是在朝。
頻繁帷幄,祇承皇耀。
又葉直祐切。
【韋孟在鄒詩】微微小子,旣耇且陋。
豈不牽位,穢我王朝。
朞 【辰集上】【月字部】 朞 〔古文〕□□□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居之切,音姬。
稘,或作朞。
復其時也。
【書堯典】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。
【傳】四時曰朞。
【疏】匝時而朞,朞卽匝也。
【集韻】亦作期。
期 【辰集上】【月字部】 期 〔古文〕□□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渠之切,音其。
【說文】會也。
【易歸妹】歸妹愆期。
又【書大禹謨】耄期倦于勤。
【禮曲禮】百年曰期頤。
【註】期,猶要也。
又【書大禹謨】期于予治。
【傳】期,當也,當于治體。
又【前漢路溫舒傳】刻木爲吏,期不對。
【註】期,必也。
又【莊子庚桑楚】志乎期費。
【註】期,卒也。
費,耗也。
又【莊子寓言篇】無經緯本末以期年耆者,是非先也。
【註】期,待也。
又【玉篇】時也,契約也。
【廣韻】信也,限也。
又【爾雅釋宮】八達謂之崇期。
【註】四道交出。
又口吃。
【史記周昌傳】臣期期知其不可。
又【集韻】居之切,音姬。
朞,亦書作期。
【易繫辭】凡三百有六十當期之日。
又【左傳昭二十三年】叔孫旦而立期焉。
【註】從旦至莫爲期。
【釋文】期,本又作朞。
又【韻補】葉渠尤切。
【班婕妤自悼賦】奉供養於東宮兮,托長信之末流。
共灑埽於帷幄兮,永終死以爲期。
又葉巨椅切。
【漢淳于長夏承□】於□皇祖,天挺應期。
佐時理物,紹從先軌。
朠 【辰集上】【月字部】 朠 【玉篇】於京切,音英。
月色也。
朡 【辰集上】【月字部】 朡 【集韻】祖叢切,音。
艐,隷作朡。
船著不行。
又至也。
又三朡,國名。
【川篇】音葼。
狂病也。
【字彙補】與朡字不同,朡從舟。
艐。
又□。
朢 【辰集上】【月字部】 朢 【廣韻】【正韻】巫放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無放切,□音□。
【說文】月滿與日相朢,以朝君也。
從月從臣從□。
○按經典通作望。
詳望字註。
朣 【辰集上】【月字部】 朣 【廣韻】【正韻】徒紅切【集韻】徒東切,□音同。
月初出也。
【潘嶽秋興賦】月朣朧以含光兮。
【註】朣朧,欲明也。
【寅集中】【工字部】【篇海】同□。
昤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昤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郞丁切,音靈。
昤曨,日光。
或作□。
春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春 〔古文〕萅□旾□【廣韻】昌脣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樞倫切,□蠢平聲。
【爾雅釋天】春爲靑陽。
【註】氣淸而溫陽。
【周禮春官宗伯疏】春者出生萬物。
【公羊傳隱元年】春者何,歲之始也。
【註】春者,天地開闢之端,養生之首,法象所出。
昏鬥指東方曰春。
【史記天官書】東方木主春。
【前漢律歷志】陽氣動物,於時爲春。
春,蠢也。
物蠢生,廼動運。
又姓。
【何氏姓苑】春申君黃歇之後。
又酒名。
【唐國史補】酒有郢之富水春,烏程之若下春,滎陽之上窟春,富平之石東春,劒南之燒春。
又花名。
【花木考】鸎粟別種名麗春。
又【集韻】尺尹切,音蠢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】張皮侯而棲鵠,則春以功。
【註】春讀爲蠢。
蠢,作也,出也。
昦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昦 【廣韻】胡老切【集韻】下老切,□音皓。
同昊。
詳昊字註。
昧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昧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莫佩切,音妹。
【說文】□旦明也。
一曰闇也。
【博雅】冥也。
【易屯卦】天造草昧。
【疏】昧謂冥昧。
【書堯典】宅西曰昧谷。
【傳】昧,冥也。
日入於谷而天下冥,故曰昧谷。
又【書太甲】先王昧□丕顯。
【疏】昧是晦冥,□是未明,謂夜向晨也。
【詩鄭風】士曰昧旦。
又【書仲虺之誥】兼弱攻昧。
【傳】闇則攻之。
又【左傳文二十六年】楚王是故昧於一來。
【註】昧,猶貪冒。
又【屈原離騷】路幽昧以險隘。
【註】幽昧,不明也。
又樂名。
【禮明堂位】《昧》,東夷之樂也。
又縣名。
【類篇】在益州。
又與沬同。
【易豐卦】日中見沬。
【釋文】沬,《字林》作昧,雲鬥杓後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莫貝切,音眛。
義同。
又【韻補】葉莫結切。
【鮑昭詩】年貌不可還,身意會盈歇。
智哉衆多士,服理辨明昧。
昨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昨 【唐韻】在各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疾各切,□藏入聲。
【說文】累日也。
【廣韻】昨日,隔一宵也。
【莊子外物篇】周昨來,有中道而呼者。
又姓。
【廣韻】複姓有昨和氏。
又與酢同。
【周禮春官司幾筵】祀先王昨席亦如之。
【註】昨,讀曰酢。
昪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昪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皮變切,音卞。
【說文】喜樂貌。
【廣韻】日光貌。
【玉篇】明也。
昫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昫 【唐韻】火于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匈于切,□音訏。
【說文】日出溫也。
【玉篇】暖也。
同煦。
【淮南子原道訓】昫嫗覆育。
【註】昫,溫恤也。
又縣名。
【後漢光武紀】進圍董憲、龐萌於昫。
【註】昫,縣名,屬東海郡。
又【廣韻】香句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籲句切,□音煦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火羽切,音詡。
義□同。
又【集韻】詡拱切,音洶。
【司馬法】鼓,旦明五通爲發昫。
昬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昬 【正字通】同昏。
唐本《說文》從民省,徐本從氐省。
晁補之雲:因唐諱民,改從氏,則昬非俗字明矣。
《精薀》以昬爲昬旦之昬,以昏爲昏姻之昏,蓋不考唐諱昬改從氏,遂分爲二字也。
昭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昭 【唐韻】止遙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之遙切,□音招。
【說文】日明也。
【爾雅釋詁】昭,見也。
【博雅】明也。
【玉篇】光也。
【廣韻】著也,覿也。
【易晉卦】君子以自昭明德。
【書堯典】百姓昭明。
【詩大雅】於昭于天。
又【禮王制】天子七廟,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而七。
又【祭統】夫祭有昭穆。
昭穆者,所以別父子、遠近、長幼、親疏之序而無亂也。
【魯語】明者爲昭,次者爲穆。
又【禮樂記】蟄蟲昭蘇。
【註】昭,曉也。
蟄蟲以發生爲曉,更息曰蘇。
又姓。
【戰國策】楚有昭奚恤。
【屈原離騷註】三閭之職,掌王族三姓,曰:昭、屈、景。
又【集韻】時饒切【正韻】時昭切,□音韶。
廟中佋穆,或作昭。
【佩觽集】說文自有佋穆之字,以佋爲昭,蓋借音耳。
李祭酒涪說爲晉諱昭,改音韶,失之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止少切,音沼。
【詩魯頌】其馬蹻蹻,其音昭昭。
【釋文】昭,之繞反。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之笑切。
照,或省作昭。
又【韻補】葉蚩於切。
【前漢敘傳】受命之初,贊功剖符。
奕世弘業,爵土乃昭。
又葉之由切。
【楚辭九章】臨沅湘之□淵兮,遂自忍而沈流。
卒沒身而絕名兮,惜壅君之不昭。
考證:〔爵士乃昭。
〕謹照前漢敍傳原文,爵士改爵土。
昮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昮 【玉篇】才用切,從去聲。
功人也。
【字彙】作工人。
是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是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承紙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上紙切,□音姼。
【說文】作昰。
直也。
從日正。
【釋名】是,嗜也,人嗜樂之也。
【玉篇】是,是非也。
【禮曲禮】夫禮者,所以定親疎、決嫌疑、別同異、明是非也。
又【博雅】是,此也。
【易乾卦】不見是而無悶。
【又】是故居上位而不驕。
又姓。
【姓氏急就篇】是氏,吳有是儀,唐有是光。
又【集韻】田黎切,音題。
【公羊傳僖十六年】是月者何,僅逮是月也。
【註】是,月邊也。
魯人語也。
【釋文】是,如字。
一音徒兮反。
又與氏通。
【前漢地理志】氏爲莊公。
【註】氏,與是同。
古通用。
又【韻補】葉市之切。
【蔡邕釋誨】予惟悼哉,害其若是。
天高地厚,跼而蹐之。
昰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昰 【說文】是本字。
又【集韻】夏古作昰。
註詳夊部七畫。
昱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昱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餘六切,音毓。
【說文】明日也。
又【玉篇】日明也。
【廣韻】日光也。
【揚子太□經】日昱乎晝。
昳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昳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徒結切【正韻】杜結切,□音耋。
【說文】日□也。
【書無逸】自朝至于日中昊。
【傳】朝至日昳。
【疏】昊亦名昳,言日蹉跌而下,謂未時也。
【前漢遊俠傳】至日昳皆會。
鉘 【戌集上】【金字部】 鉘 【玉篇】浮勿切,音佛。
飾也。
昴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昴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莫飽切,音卯。
【說文】作□,白虎宿星。
【爾雅釋天】大梁,昴也。
西陸,昴也。
【註】昴,西方之宿。
別名旄頭。
【書堯典】日短星昴。
【傳】昴,白虎之中星。
又【集韻】謨交切,音茅。
義同。
又【韻補】葉力求切。
【詩召南】嘒彼小星,維參與昴。
葉下裯、猶。
【疏】《元命苞》雲:昴六星,昴之爲言留也,言物成就繫留是也。
又□。
朊 【辰集上】【月字部】 朊 【玉篇】虞遠切,音阮。
【篇海】月光微也。
【子集上】【乙字部】【類篇】餘支切,音移。
粵中猺種。
【北史】後魏主猗。
昵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昵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尼質切,音匿。
【說文】暱或從尼。
【書說命】官不及私昵。
【傳】昵,近也。
又【泰誓】昵比罪人。
【疏】昵,親近也。
又【集韻】入質切,音日。
義同。
又乃禮切,音禰。
【書高宗肜日】典祀無豐于昵。
【釋文】昵,考也,謂禰廟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質力切,音職。
黏也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】凡昵之類不能方。
【音義】昵,又音職。
【註】鄭司農雲:謂膠善戾,故書昵。
或作樴。
杜子春雲:樴讀爲不義不昵之昵。
或爲。
,黏也。
又【韻補】葉尼結切。
【殷臣奇布賦】燎無爍而不焦,在茲林而獨昵。
火焚木而不枯,木吐火而無竭。
昶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昶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醜兩切,音敞。
【說文】日長也。
【博雅】通也。
【嵆康琴賦】固以和昶而足耽矣。
【註】昶,通也。
又【玉篇】明久也。
【廣韻】舒也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醜亮切,音悵。
達也。
【嵆康琴賦】雅昶唐堯。
【註】昶,與暢同。
又,《字彙補》同昶。
昷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昷 【廣韻】烏渾切【集韻】烏昆切,□音溫。
□,隸省作昷。
【說文】□,仁也。
從皿,以食囚也。
暚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暚 【集韻】餘招切,音遙。
明也。
【玉篇】日光也。
桒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桒 【正字通】俗桑字。
昸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昸 【篇韻】同。
昺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昺 【廣韻】昞亦作昺。
晝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晝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陟救切,音呪。
【說文】日之出入,與夜爲界。
從畫省,從日。
【易晉卦】晝日三接。
又地名。
【孟子】三宿,而後出晝。
又姓。
【風俗通】晝邑大夫之後,因氏焉。
又【韻補】葉株遇切。
【張衡西京賦】衞尉八屯,警夜巡晝。
植鎩懸瞂,用戒不虞。
虞去聲。
顯 【戌集下】【頁字部】 顯 〔古文〕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呼典切,音憲。
【爾雅釋詁】光也。
又見也。
【玉篇】明也,覿也,著也。
【書泰誓】天有顯道,厥類惟彰。
【傳】言天有明道,其義類惟明。
又達也。
【左傳僖二十五年】是求顯也。
【孟子】而未嘗有顯者來。
【疏】言未嘗有富貴顯達者來家中。
又姓。
【風俗通】周卿顯甫。
又【正韻】曉見切,音韅。
覿也。
又人名。
【禮檀弓】子顯緻命于穆公。
【釋文】顯,呼遍切。
又葉馨煙切,音羶。
【郭璞朝鮮贊】箕子避商,自□朝鮮。
善者所壯,豈有隱顯。
【說文】顯,頭明飾也。
從頁聲。
俗作□,非。
晀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晀 【篇韻】他了切,挑上聲。
明也。
晎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晎 【集韻】虎孔切,音嗊。
晎晎,日欲明也。
晁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晁 【廣韻】直遙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馳遙切,□音潮。
鼂,或作晁。
【前漢景帝紀】禦史大夫晁錯。
【註】師古曰:晁,古朝字。
【本傳】作鼂。
又【司馬相如上林賦】晁采琬琰。
【李善註】晁,古朝字。
又【集韻】直紹切,音肇。
晁陽,縣名。
在東陽。
時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時 〔古文〕旹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市之切【正韻】辰之切,□音蒔。
【說文】四時也。
【釋名】四時,四方各一時。
時,期也,物之生死各應節期而至也。
【書堯典】敬授人時。
【傳】敬記天時以授人也。
【又】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,以閏月定四時成歲。
【禮孔子閒居】天有四時,春秋冬夏。
【淮南子天文訓】隂陽之專精爲四時。
【又】三月而爲一時。
又【韻會】辰也,十二時也。
又【廣韻】是也。
【書堯典】黎民於變時雍。
【傳】時,是也。
【詩大雅】曰止曰時,築室于茲。
【朱傳】可以止于是,而築室矣。
又【博雅】伺也。
【論語】孔子時其亡也,而往拜之。
【疏】謂伺虎不在家時而往謝之。
又【博雅】善也。
【廣韻】中也。
又地名。
【左傳莊九年】戰于乾時。
【註】乾時,齊地。
時水在樂安界,岐流旱則竭涸,故曰乾時。
又姓。
【廣韻】良吏傳有時苗。
《何氏姓苑》雲:今鉅鹿人。
又與塒同。
【詩王風】雞棲于塒。
【釋文】塒,本亦作時。
又【韻補】葉上紙切。
【王粲七釋】不以志易道,不以身後時。
進德修業,與世同理。
又葉側吏切。
【屈原離騷】忳鬰邑餘侘傺兮,吾獨窮苦乎此時也。
葉下態,態音替。
晃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晃 【廣韻】同晄。
【博雅】明也,暉也。
【釋名】光,晃也,晃晃然也。
【左思吳都賦】炫晃芬馥。
【郭璞江賦】或爆采以晃淵。
【正字通】日光耀也。
【醜集上】【口字部】【集韻】盧谷切,音祿。
笑也。
又鳥聲。
朜 【辰集上】【月字部】 朜 【集韻】他昆切,音燉。
或省作朜。
月光也。
曞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曞 【集韻】力制切,音厲。
日光盛也。
晊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晊 【廣韻】之日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職日切,□音鑕。
【爾雅釋詁】晊,大也。
【疏】郭氏讀晊爲至。
【類篇】一曰明也。
晉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晉 【正字通】俗字。
(晉)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卽刃切。
【說文】作,進也,日出萬物進也。
【類篇】隸省作晉。
【易晉卦】晉,進也。
【疏】以今釋古,古之晉字,卽以進長爲義。
【又】明出地上晉。
又【周禮春官典瑞】王晉大圭。
【疏】晉,插也。
又【周禮夏官田僕】凡田,王提馬而走,諸侯晉大夫馳。
【註】晉,猶抑也。
又【周禮地官鼓人】以晉鼓鼓金奏。
【註】晉鼓長六尺六寸。
又【周禮冬官考工記廬人】凡爲殳,去一以爲晉圍。
【註】鄭司農雲:晉謂矛戟下銅鐏也。
【釋文】晉如字。
又國名。
【詩唐風譜】成王封母弟叔虞於堯之故墟,曰唐侯。
南有晉水,至子燮改爲晉侯。
又姓。
【廣韻】本自唐叔虞之後,以晉爲氏,魏有晉鄙。
又【集韻】子賤切,音箭。
水名。
又【周禮冬官考工記廬人】晉圍。
【釋文】又音箭。
又【陸雲登臺賦】長發其祥,天鑑在晉。
肅有命而龍飛兮,跚重斯而肇建。
晌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晌 【篇海】始兩切,音賞。
晌,午也。
晍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晍 【集韻】徒東切,音同。
與曈同。
詳曈字註。
晏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晏 【唐韻】烏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於諫切,□音曣。
【說文】天淸也。
【小爾雅】晏明陽也。
【前漢郊祀志】中山晏溫。
【註】如淳曰:三輔謂日出淸濟爲晏。
又【揚雄傳】於是天淸日晏。
【註】師古曰:晏,無雲也。
又【玉篇】晚也。
【儀禮士相見禮】問日之早晏。
【淮南子天文訓】日至于桑野,是謂晏食。
【屈原離騷】及年歲之未晏兮。
又和也。
【詩衞風】言笑晏晏。
【傳】和柔也。
又鮮盛也。
【詩鄭風】羔裘晏兮。
【傳】晏,鮮盛貌。
又【禮月令】百官靜,事毋□,以定晏隂之所成。
【註】晏,安也。
又【爾雅釋詁】晏晏,忒也。
又姓。
【史記管晏傳】晏平仲嬰者,萊之夷維人也。
又【廣韻】烏旰切【集韻】於旰切,□音按。
義同。
晐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晐 【廣韻】古哀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柯開切,□音該。
【說文】兼晐也。
【註】日光兼覆也。
【博雅】晐,鹹也。
【玉篇】備也。
【集韻】通作該、賅。
晑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晑 【篇海】香兩切,音嚮。
明也。
又□,同。
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【唐韻】【類篇】【集韻】□與梌同。
又【玉篇】木枝四布。
曬 【補遺】【辰集】【日字部】 曬 【字彙補】與曬同。
(曬)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所寄切,音躧。
【說文】暴也。
【前漢中山靖王傳】臣聞白日曬光,幽隱皆照。
【註】師古曰:曬,暴也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所賣切,音□。
【玉篇】暴乾物也。
亦作。
又【集韻】所嫁切,音嗄。
義同。
又抽知切,音摛。
舒也。
曉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曉 【唐韻】呼皛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馨鳥切,□囂上聲。
【說文】明也。
【玉篇】曙也。
又【揚子方言】知也。
【史記西南夷傳】指曉南越。
又【前漢元後傳】末曉大將軍。
【註】曉,猶白也。
又【揚子方言】遇也。
又嬴也。
又【博雅】說也。
又快也。
又【玉篇】慧也。
暈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暈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王問切【正韻】禹慍切,□音運。
日旁氣也。
【釋名】暈,捲也。
氣在外捲結之也,日月俱然。
【史記天官書】兩軍相當,日暈。
晖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暉 【廣韻】許歸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籲韋切,□音輝。
【說文】光也。
【易未濟】君子之光,其暉吉也。
【玉篇】或作煇。
晙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晙 【唐韻】子峻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祖峻切,□音俊。
【說文】明也。
【爾雅釋詁】晙,早也。
【註】晙亦明也。
又【廣韻】私閏切【集韻】【類篇】須閏切,□音峻。
義同。
晚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晚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無遠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武遠切,□音挽。
【說文】莫也。
【博雅】後也。
【史記李斯傳】君何見之晚。
【前漢天文志】伏見蚤晚。
晛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晛 【廣韻】奴甸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形甸切,□音見。
【說文】日見也。
【詩小雅】雨雪瀌瀌,見晛曰消。
【傳】晛,日氣也。
【釋文】《韓詩》作曣,日出也。
又【集韻】呼典切,音顯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胡典切,音峴。
【玉篇】明也。
又【集韻】乃見切,音。
日光也。
或作。
晝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晝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陟救切,音呪。
【說文】日之出入,與夜爲界。
從畫省,從日。
【易晉卦】晝日三接。
又地名。
【孟子】三宿,而後出晝。
又姓。
【風俗通】晝邑大夫之後,因氏焉。
又【韻補】葉株遇切。
【張衡西京賦】衞尉八屯,警夜巡晝。
植鎩懸瞂,用戒不虞。
虞去聲。
暛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暛 【集韻】想可切,音娑。
春也。
【玉篇】明朗也。
枛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枛 【集韻】阻敎切,音醮。
【玉篇】木刺也。
晞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晞 【唐韻】香衣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香依切,□音希。
【說文】乾也。
【詩秦風】白露未晞。
【傳】晞,乾也。
【禮玉藻】髮晞用象櫛。
【註】晞,乾也。
又【詩齊風】東方未晞。
【傳】晞,明之始升。
【疏】晞謂將旦之時,日之光氣始升于上。
又【揚子方言】晞,暴也。
東齊、北燕之閒謂之晞。
又【玉篇】燥也。
或作烯。
晟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晟 【廣韻】承正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時正切,□音盛。
【說文】明也。
【正字通】日光充盛也。
又熾也。
又《大晟》,宋樂名。
又【集韻】時征切,音成。
義同。
又飯匱也。
又【集韻】咨盈切。
晶,或作晟。
精光也。
晠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晠 【集韻】晟或書作晠。
梛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梛 【集韻】【類篇】□囊何切,音那。
木名。
【桂海虞衡志】拘那,花葉瘦長,略似楊柳,夏開淡紅花,一朶數十萼,秋深猶有之。
晡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晡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奔模切,音逋。
【玉篇】申時也。
【前漢五行志】日中時食從東北,過半,晡時復。
【淮南子天文訓】日至於悲谷,是謂晡時。
晢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晢 【唐韻】旨熱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之列切,□音折。
【說文】昭晢,明也。
【書洪範】明作晢。
【傳】照了。
○按《蔡沈集傳》作哲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征例切,音制。
星光也。
【詩陳風】明星晢晢。
【傳】晢晢猶煌煌也。
晣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晣 【集韻】同晢。
【詩小雅】庭燎晣晣。
【傳】晣晣,明也。
【朱傳】小明也。
【類篇】或作。
晤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晤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五故切,音誤。
【說文】明也。
引《詩》:晤辟有摽。
◎按《詩邶風》今作寤。
又【詩陳風】可與晤歌。
【傳】晤,遇也。
【箋】晤,猶對也。
又【詩陳風朱傳】猶解也。
晥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晥 【集韻】戸版切【韻會】合版切,□音睅。
皖,亦作晥。
明貌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戸管切【正韻】胡管切,□音浣。
縣名。
在廬江。
【後漢馬援傳】攻沒晥城。
【註】晥,縣名,屬廬江郡。
晦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晦 【唐韻】荒內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呼內切【正韻】呼對切,□音誨。
【說文】月盡也。
【釋名】晦,灰也。
火死爲灰,月光盡似之也。
【左傳成十六年】陳不違晦。
【註】晦,月終。
又【易隨卦】君子以嚮晦入宴息。
【註】晦,晏也。
又【詩陳風】風雨如晦。
【傳】晦,昏也。
又【詩周頌】遵養時晦。
【傳】晦,昧也。
又【左傳成十四年】《春秋》之稱,微而顯,志而晦。
【註】晦亦微,謂約言以紀事,事敘而名微。
又【左傳昭元年】六氣,曰隂、陽、風、雨,晦、明也。
【註】晦,夜也。
又【公羊傳僖十五年】晦者何,冥也。
又【爾雅釋天】霧謂之晦。
又【班固幽通賦】鮮生民之晦在。
【註】晦,亡幾也。
晧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晧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胡老切【集韻】下老切,□音昊。
【說文】日出貌。
【註】日初見,其光白也。
又【集韻】古老切,音藳。
光也。
【玉篇】明也。
【曹植七啓】戈殳晧旰。
晨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晨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植鄰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丞眞切,□音辰。
【說文】曟,或省作晨。
房星爲民田時者。
【周語】農祥晨正。
【註】晨正謂立春之日,晨中於午也。
又【廣韻】食鄰切【集韻】乗人切,□音神。
【說文】作,早昧爽也。
從臼從辰。
辰,時也。
【九經字樣】,隷省作晨。
【爾雅釋詁】晨,早也。
【釋名】晨,伸也。
旦而日光復伸見也。
【玉篇】明也。
【周禮秋官司寤氏】禦晨行者。
又【集韻】慈鄰切,音秦。
關中語也。
又【集韻】鷐通作晨。
【爾雅釋鳥】晨風,鸇。
【註】鷂屬。
【詩秦風】鴥彼晨風。
又【韻補】葉時連切。
【陸機挽歌】側聽隂溝湧,臥觀天井懸。
廣宵何寥廓,大暮安可晨。
晪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晪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他典切,音腆。
明也。
晫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晫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竹角切,音琢。
【博雅】明也。
【玉篇】明盛貌。
又【集韻】敕角切,音逴。
義同。
晬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晬 【唐韻】子對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祖對切,□音。
【說文】周年也。
【類篇】子生一歲也。
一曰晬時者周時也。
【寅集中】【山字部】【字彙補】才緣切。
同泉。
亦作□。
晭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晭 【集韻】同。
又【玉篇】日光也。
暊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暊 【玉篇】孚武切,音府。
明也。
朳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朳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博拔切,音八。
【玉篇】無齒杷也。
【類篇】□具。
又【集韻】必列切,音鼈。
義同。
□ 【子集上】【一字部】 □ 【字彙補】籀文箕字。
普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普 【唐韻】滂古切,音浦。
【說文】作暜,日無色也。
【註】日無光則遠近皆同,故從竝。
今隷作普。
又【廣韻】博也,大也,徧也。
【易乾卦】見龍在田,德施普也。
又姓。
【姓氏急就篇】普氏,後漢十姓有之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頗五切,音溥。
義同。
景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景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居影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舉影切,□音警。
【說文】光也。
【釋文】景,境也。
明所照處有境限也。
又【爾雅釋詁】景,大也。
【詩小雅】以介景福。
【箋】受大福也。
又【詩小雅】景行行止。
【箋】景,明也。
又【詩小雅】景行。
【朱傳】大道也。
又【博雅】景景,白也。
【篇海】韶也。
又像也,慕也,仰也。
又【詩鄘風】景山與京。
【傳】景山,大山。
又山名。
【詩商頌】景員維河。
【朱傳】景,山名,商所都也。
又衣也。
【儀禮士昏禮】婦乗以幾,姆加景。
【註】景之制如明衣,加之以爲行道禦塵,令衣鮮明也。
景亦明也。
又星名。
【史記天官書】天晴而見景星。
景星者,德星也。
又風名。
【史記律書】景風居南方。
景者,言陽氣道竟。
又姓。
景差,見【史記屈原傳】。
又【廣韻】【正韻】於丙切【集韻】於境切,□音影。
物之隂影也。
【詩邶風】汎汎其景。
【疏】汎汎然見其影之去往而不辨。
【周禮地官大司徒】以土圭之灋測土深,正日景。
【釋文】景本或作影。
【佩觽】形景爲影,本乎稚川。
又【韻補】葉舉兩切。
【夏侯湛抵疑】黎苗之樂函夏,若遊形之招惠景。
葉上響。
晰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晰 【集韻】先的切,音錫。
明也。
【醜集上】【口字部】【集韻】都感切,音黕。
鳥聲。
又【五音集韻】高聲。
晱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晱 【篇海】失冉切,音閃。
晱電也。
又弋照切,音曜。
義同。
晲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晲 【集韻】吾禮切,音堄。
【玉篇】日昳也。
【淮南子要略篇】有符曮晲。
晳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晳 【正韻】思積切,音析。
【五經文字】晳從白。
相承多從日,非。
【正韻】曾點字晳,本從白,《論》《孟》《史記》皆譌從日。
今不可改,故收入。
【正字通】按從白者爲白色之皙。
從日者爲明辨之晳。
二字義各異也。
晴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晴 【唐韻】疾盈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慈盈切,□音情。
夝或作晴暒。
【玉篇】雨止也,晴明也,無雲也。
【史記天官書】天晴而見景星。
又【韻補】葉慈良切。
【張籍祭韓愈詩】公因同歸還,居處各一方。
中秋十六夜,魄圓天差晴。
又【說文】夝,雨而夜除星見也。
【註】今俗作晴,非。
晵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晵 【唐韻】康禮切【集韻】遣禮切,□音啓。
【說文】雨而晝夝也。
又【廣韻】去戰切,音譴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輕甸切,音俔。
霽也。
又姓。
【姓氏急就篇】後漢將軍晵倫。
晶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晶 【唐韻】子盈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咨盈切,□音精。
【說文】精光也。
從三日。
【宋之問詩】八月涼風天氣晶。
又晶晶,光也。
【歐陽詹秋月賦】晶晶盈盈。
又【方嶽詩】江樹曉晶晶。
【集韻】或作晟。
【通雅】古精、晶通。
《易林》陽晶隱伏,卽陽精。
【讀書通】水精,卽水晶。
晷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晷 【唐韻】居洧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矩鮪切【正韻】古委切,□音軌。
【說文】日景也。
【博雅】晷,柱景也。
【釋名】晷,規也。
如規畫也。
【玉篇】以表度日也。
【前漢天文志】去極遠近難知,要以晷景。
晷景者,所以知日之南北也。
【正字通】晷者,歷數所自出。
其法:望高處爲體,立長短二竿爲用,二竿與高齊等,度三物兩閒修短若幹,句股而求之,寒暑短長暸然自見。
從咎何也,日景有差也,天行有常,不能不小有贏縮,歲差由此生,故立日景以測之,卽《周禮考工記》置槷眡景之法也。
又【韻補】葉果許切。
【陸雲詩】願登扶桑,仰結飛晷。
伊人匪存,遺芳孰與。
又葉已有切。
【王延壽魯靈光殿賦】蔥翠紫蔚,礧碨瓌瑋含光晷兮。
窮奇極妙,棟宇以來未之有兮。
晸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晸 【集韻】知領切,貞上聲。
【玉篇】日初出貌。
晹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晹 【廣韻】羊益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夷益切,□音亦。
【說文】日覆雲暫見也。
【廣韻】日無光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施隻切,音釋。
義同。
智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智 〔古文〕□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知義切,音置。
同□。
或作智。
【說文】識詞也。
從白從虧從知。
○按經典相承作智。
【釋名】智,知也。
無所不知也。
【孟子】是非之心,智之端也。
【荀子正名篇】知而有所合謂之智。
○按經典或通用知。
又姓。
【廣韻】晉有智伯。
晻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晻 【唐韻】烏感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鄔感切,□音黯。
【說文】不明也。
【博雅】晻,障也。
又冥也。
【前漢元帝紀】三光晻昧。
【註】師古曰:晻與暗同。
【荀子不苟篇】是姦人將以盜名於晻世者。
【註】晻與暗同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衣儉切【正韻】於檢切,□音奄。
晻晻,日無光也。
【楚辭九歎】日晻晻而下頹。
又【集韻】烏紺切,音闇。
義同。
晼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晼 【廣韻】於阮切【集韻】委遠切,□音宛。
景昳也。
【楚辭哀時命】白日晼晚其將入兮。
煿 【巳集中】【火字部】 煿 【集韻】伯各切,音博。
本作爆。
詳爆字註。
暬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暬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私列切【正韻】先結切,□音薛。
【說文】日狎習相慢也。
【詩小雅】曾我暬禦。
【傳】暬禦,侍禦也。
【五經文字】與褻同。
又【類篇】一曰瞑晦也。
又【集韻】諾葉切,音撚。
義同。
晾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晾 【篇韻】音拱。
義闕。
【字彙補】音亮。
曬暴也。
【呂毖小史】曬晾。
晿 【補遺】【辰集】【日字部】 晿 【字彙補】川張切,音昌。
人名。
顧晿,蘇州人。
見《馮少墟集》。
暫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暫 【唐韻】藏濫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昨濫切,□音鏨。
【說文】不久也。
【類篇】須臾也。
【書盤庚】暫遇姦宄。
【左傳僖三十三年】婦人暫而免諸國。
【註】暫,猶卒也。
【五經文字】暫作蹔,訛。
暄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暄 【廣韻】況袁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許元切,□音煊。
煖或作暄。
溫也。
【玉篇】春晚也。
【篇海】又日煖也。
【劉峻廣絕交論】敘溫郁則寒谷成暄。
暆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暆 【唐韻】弋支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餘支切,□音移。
【說文】日行暆暆。
【越絕書】日昭昭浸以暆,與子期兮蘆之漪。
又地名。
【前漢地理志】樂浪郡東暆。
暇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暇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胡駕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亥駕切,□音夏。
【說文】閑也。
【書酒誥】不敢自暇自逸。
【傳】不敢自寬暇自逸豫。
又【揚子方言】凡物之壯大者而愛偉之謂之夏,周鄭之閒謂之暇。
【註】暇音賈。
又與假同。
【王粲登樓賦】聊暇日以銷憂。
【註】暇,古雅反。
或作假。
又【韻補】葉後五切。
【詩小雅】迨我暇矣,飮此湑矣。
【毛詩古音考】暇音甫。
又葉胡故切。
【張衡東京賦】因秦宮室,據其府庫。
作洛之制,我則未暇。
暈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暈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王問切【正韻】禹慍切,□音運。
日旁氣也。
【釋名】暈,捲也。
氣在外捲結之也,日月俱然。
【史記天官書】兩軍相當,日暈。
暉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暉 【廣韻】許歸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籲韋切,□音輝。
【說文】光也。
【易未濟】君子之光,其暉吉也。
【玉篇】或作煇。
暋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暋 【廣韻】眉殞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美殞切,□音愍。
與敃同。
【爾雅釋詁】暋,強也。
【書康誥】暋不畏死。
【傳】暋,強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彌鄰切,音民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眉貧切,音珉。
與忞同。
悶也。
【莊子外物篇】慰暋沈屯。
【註】慰,鬱也。
暋,悶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呼昆切,音昏。
義同。
杅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杅 【唐韻】羽俱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雲俱切,□音于。
【公羊傳宣十二年】杅不穿,皮不蠹,則不出於四方。
【何休註】杅,飮水器。
又【類篇】浴器。
【禮玉藻正義】浴時入杅,浴竟出杅。
又【儀禮旣夕註】杅亦作桙,盛湯漿盤也。
【荀子君道篇】槃圓而水圓,杅方而水方。
又杅杅猶于于,自足貌。
【荀子儒效篇】杅杅富人,豈不貧而富哉。
又大杅,山名。
【山海經】崑崙之丘,黑水出焉,西流於大杅。
又地名。
【前漢武帝紀】遣因杅將軍公孫敖,築受降城。
【註】因杅,匈奴地名。
又【集韻】王遇切,音芋。
義同。
又【史記秦本紀】秦得燒掇焚杅君之國。
【註】一孤切,音烏。
○按古文杅同杇,今分。
考證:〔【禮旣夕註】杅亦作桙,盛湯漿器也。
〕謹照原文禮上增儀字。
器也改盤也。
暌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暌 【玉篇】去圭切。
音恢。
違也。
【正韻牋】睽孤之睽從目,暌違之暌從日,俗多誤用。
【寅集中】【山字部】【正字通】俗□字。
枰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枰 【唐韻】符兵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蒲兵切【正韻】蒲明切,□音平。
【說文】平也。
【釋名】枰,平也。
以闆作其體平正也。
又博局。
【揚子方言】所以投博謂之枰。
【韋曜博奕論】所志不過一枰之上。
又枰
【說文】木也。
【邢昺曰】似樗之木。
【詩秦風】山有苞櫟。
【疏】引《爾雅》雲:櫟,其實梂,橡也。
【陸璣疏】秦人謂柞櫟爲櫟,其子房生爲梂。
河内人謂木蓼爲櫟,椒榝之屬也。
其子亦房生,此秦詩宜從其方土之言柞櫟是也。
又不材之木也。
【莊子人閒世】匠石見櫟社樹,其大蔽牛,觀者如市,匠石不顧。
又不生火之木也。
【淮南子時則訓】十二月,其樹櫟。
【高誘註】木不生火,惟櫟爲然。
又地名。
【春秋桓十五年】鄭伯突入于櫟。
又鳥名。
【山海經】天帝之山有鳥,黑文而赤翁,名曰櫟。
又與擽通。
【詩周頌】鞉磬柷圉。
【疏】圉狀如伏虎,背上有二十七鉏鋙,刻以木長尺櫟之。
又【唐韻】以灼切,音鑰。
櫟陽,縣名。
【前漢地理志】屬左馮翊。
又【集韻】式灼切,音爍。
地名。
在晉。
又【集韻】歷各切,音洛。
【詩秦風】山有苞櫟,隰有六駁。
【唐韻】櫟駁通葉,無二音。
又【唐韻】魯刀切,音勞。
【史記楚元王世家】詳爲羹盡櫟釜。
【漢書】作轑釜。
考證:〔【詩秦風】山有苞櫟。
【註】引爾雅雲。
〕謹照原文註改疏。
〔陸璣疏河南人謂木蓼爲櫟。
秦風苞櫟從其方土之言柞櫟也。
〕謹照原文南改内。
秦風以下改爲此秦詩宜從其方土之言柞櫟是也。
〔【淮南子時則訓】官獄其樹櫟。
〕謹照原文文義,官獄爲十二月三字。
栳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栳 【唐韻】盧皓切【集韻】魯皓切,□音老。
【廣韻】栲栳,柳器也。
【元史儀衞志】玉輅用栲栳輪,言其形曲也。
亦作□。
【正字通】栲栳,盛物器,卽古之簝,屈竹爲之。
栴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栴 【集韻】【類篇】【正韻】□諸延切,音旃。
栴檀,香木。
或作。
【古今註】栴檀木出扶南,色紫,亦謂之紫檀。
栵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栵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良辥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力孽切,□音列。
【說文】作□,栝也。
【廣韻】栵,栭。
江東呼栭栗,楚呼茅栗。
【爾雅陸璣疏】葉如楡木,理堅韌而赤,可爲車轅。
又歐陽脩曰:屋枅上栭。
又【集韻】力制切【正韻】力地切,□音例。
【詩大雅】其灌其栵。
【傳】木行生者爲栵。
樣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樣 【廣韻】與章切【集韻】餘章切,□音陽。
【廣韻】槌也。
【方言】懸蠶柱,自關而東謂之槌,齊謂之樣。
又【集韻】徐羊切,音詳。
又茲郞切,音臧。
義□同。
(樣)【集韻】似兩切,音象。
栩實。
橡或作樣。
詳橡字註。
又【集韻】弋亮切【韻會】餘亮切,□音漾。
法也。
【廣韻】作。
【唐書柳公權傳】公權在元和閒書法有名,劉禹錫稱爲柳家新。
【長編】宋太祖謂陶穀曰:聞草制皆檢舊本,依樣畫葫蘆。
【文獻通考】政和八年,令禮部造履三十副,下開封府舖戸爲樣。
原作柳家新樣。
核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核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下革切,音覈。
果中核也。
【爾雅釋木】桃李醜核。
【禮曲禮】賜果于君前,其有核者懷其核。
又【玉藻】食棗、桃、李,弗緻于核。
又籩實曰核,豆實曰殽。
【詩小雅】殽核維旅。
傳核,加籩也。
箋桃梅之屬。
又通覈。
【周禮地官大司徒】三曰丘陵,其植物宜覈物。
【註】覈,李梅之屬。
又剋核。
【莊子人閒世】剋核太甚,則必有不肖之心應之。
又綜核。
【前漢宣帝紀】綜核名實。
又肴覈,與殽核同。
【班固典引】斟酌道德之淵源,肴覈仁義之林藪。
又【正韻】胡德切,音劾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胡骨切,入聲。
果核也。
又【說文】古哀切【集韻】柯開切,□音陔。
【說文】蠻夷以木皮爲篋,狀如籢尊。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居諧切,音皆。
義同。
又根核也。
又口漑切,音慨。
檐也。
又戸代切,音。
義同。
考證:〔【詩小雅】殽核維旅,【申傳】非穀實而食之曰殽核。
〕謹按鄭箋非穀而食之曰殽,無核字。
今改傳核,加籩也。
箋桃梅之屬。
梯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梯 【唐韻】土雞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天黎切,□體平聲。
【說文】木階也。
【虎韜兵略篇】視城中,則有雲梯飛樓。
【孫武九地篇】如登樓而去梯階。
又凡階皆謂之梯。
【越語】毋曠其衆,以爲亂梯。
【釋名】階梯也。
如梯之有差等也。
又憑也。
【山海經】西王母梯幾戴勝。
又無隅角者謂之突梯。
【楚辭蔔居】突梯滑稽,如脂如韋。
又【正韻】杜兮切,音題。
木稚也。
械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械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胡介切,音邂。
【說文】四解:一曰桎梏也。
【孔穎達曰】械者,戒也。
戒止人不得遊行也。
一曰器之總名。
《禮王制》器械異制。
註:謂禮樂之器及兵甲也。
一曰持也。
一曰有盛爲械,無盛爲器。
【周禮司書】三歲大計羣吏之治,以知民器械之數。
【疏】器,禮樂之器。
械,謂弓矢戈殳矛戟也。
又術之巧者曰械。
【孟子】爲機械變詐之巧者,無所用恥焉。
考證:〔【周禮天官】三歲大計羣吏之治,以知民器械之數。
【註】器,禮樂之器。
械謂弓矢戈殳矛戟也。
〕謹照原文天官改司書。
註改疏。
梱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梱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苦本切,音閫。
【說文】門橛也。
【徐曰】門兩旁挾門短限也。
古者多乗車,門限必去之也。
又【韻會】梱,猶款也。
款,扣也。
人物出入多扣觸之也。
【禮曲禮】外言不入于梱,內言不出于梱。
或作閫。
【周禮大司□軍□疏】梱外之事,將軍裁之。
又【揚子方言】梱,就也。
【註】梱梱,成就貌。
又【集韻】【類篇】【正韻】□苦悶切,音困。
齊等也。
【儀禮大射儀】旣拾取矢梱之。
又梱復,謂矢至侯不著而復反也。
【大射儀】中離維綱,揚觸梱復。
公則釋獲,衆則不與。
又【廣韻】牛昆切,音。
【爾雅釋木】髠梱。
【註】未詳。
梲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梲 【唐韻】職悅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朱劣切,□音拙。
【玉篇】同棳。
梁上楹也。
【爾雅釋宮】杗廇謂之梁,其上楹謂之梲。
【註】梲,侏儒柱也。
梁上短柱。
【禮禮器】管仲山節藻梲,君子以爲濫矣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他括切,音脫。
【說文】大杖也。
【淮南子說山訓】執彈而招鳥,揮梲而呼狗。
又與脫通。
【荀子禮論】凡禮,始乎梲,成乎文,終乎悅。
【史記】作始乎脫。
又【廣韻】他骨切,音突。
又【類篇】【韻會】□徒活切,音奪。
又【唐韻】職芮切【集韻】【類篇】兪芮切【正韻】于芮切,□音叡。
義□同。
旦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旦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得案切【正韻】得爛切,□丹去聲。
【說文】明也。
從日見一上。
一,地也。
【玉篇】朝也,曉也。
【爾雅釋詁】旦,早也。
【書大禹謨】正月朔旦。
【詩陳風】穀旦于差。
又【大雅】昊天曰旦。
【淮南子天文訓】日至于曲阿,是謂旦明。
又【詩衞風】信誓旦旦。
【箋】言其懇惻款誠。
【疏】旦旦猶怛怛。
【釋文】旦旦,《說文》作□□。
又【詩衞風朱傳】旦旦,明也。
又【前漢惠帝紀】當爲城旦舂者。
【註】城旦者,旦起行治城。
舂者,婦人不豫外徭但舂作米,皆四歲□也。
又震旦,西域稱中國之名。
【樓炭經】蔥河以東名震旦。
又盍旦。
【禮坊記】相彼盍旦。
【註】盍旦,夜鳴求旦之鳥。
又與神同。
【禮郊特牲】所以交於旦明之義也。
【註】旦當爲神,篆字之誤也。
又【韻補】葉都眷切。
【庾敳意賦】宗統竟初不別兮,大德亡其情願。
天地短於朝生兮,億代促於始旦。
舊 【未集下】【臼字部】 舊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巨救切【正韻】巨又切,□音柩。
【說文】鴟舊,舊留也。
【徐曰】卽怪鴟也。
又【廣韻】故也。
【增韻】對新之稱。
【詩豳風】其新孔嘉,其舊如之何。
【左傳僖二十八年】輿人誦,原田每每,舍其舊,而新是謀。
【公羊傳莊二十九年】新延廄者何。
修舊也。
又久也。
【詩大雅】於乎小子,告爾舊止。
【箋】舊,久也。
又【韻會】昔也,老宿也。
又姓。
漢上黨太守舊彊。
又與柩同。
【金史蔡珪傳】燕靈王舊。
舊,古柩字通用。
又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巨九切,音臼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許尤切,音休。
與鵂同。
又【韻補】葉巨己切,音技。
【詩大雅】匪上帝不時,殷不用舊。
時音氏。
【又】維今之人,不尚有舊。
葉上裡。
又葉巨寄切,音忌。
【韋□成詩】天子我監,登我三事。
顧我傷墜,爵復我舊。
又【管子牧民篇】不恭祖舊,則孝弟不備。
◎按唐韻正,舊音忌,則忌亦正音,非葉音。
又葉去九切,音糗。
【前漢敘傳】三枿之起,本根旣朽。
枯楊生華,曷惟其舊。
旨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旨 〔古文〕□□□□【廣韻】職雉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軫視切,□音指。
【說文】美也。
【書說命】王曰旨哉。
【傳】旨,美也。
【詩邶風】我有旨蓄。
【傳】旨,美也。
又【正字通】凡天子諭告臣民曰詔旨,下承上曰奉旨。
又【玉篇】意也,志也。
【易繫辭】其旨遠。
【疏】旨意深遠。
又【韻補】葉脂利切。
【左思魏都賦】蓋比物以錯辭,述淸都之閑麗。
雖選言以□章,徒九復而遺旨。
早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早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子皓切,遭上聲。
【說文】晨也。
又先也。
【易坤卦】由辨之不早辨也。
又與皁同。
【周禮地官司徒】宜皁物。
【註】皁物,柞、栗之屬。
【釋文】皁音早。
本或作早。
【說文】作□。
從日在甲上。
旬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旬 〔古文〕□□【廣韻】詳遵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松倫切【正韻】詳倫切,□音紃。
【說文】徧也。
十日爲旬。
【書堯典】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。
又【大禹謨】三旬。
【傳】旬,十日也。
【禮曲禮】凡蔔筮日,旬之外曰遠某日,旬之內曰近某日。
又【詩大雅】來旬來宣。
【傳】旬,徧也。
又【易豐卦】雖旬無咎。
【註】旬,均也。
又【前漢翟方進傳】旬歲閒,免兩司隷。
【註】師古曰:旬,滿也。
旬歲猶言滿歲也。
又旬始,星名。
【史記天官書】旬始出於北鬥旁,狀如雄雞。
又【正韻】須倫切,音荀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規倫切。
本作均。
《周禮》作旬。
【周禮地官均人】豐年,則公旬用三日焉。
【註】旬,均也。
讀如□原隰之。
《易坤》爲均,今書亦有作旬者。
又【韻補】葉松宣切。
【柳宗元祭從兄文】留連遊歡,涉月彌旬。
夜□膏炬,晝淩風煙。
朎 【辰集上】【月字部】 朎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郞丁切,音靈。
朎朧,月光也。
旭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旭 【廣韻】許玉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籲玉切,□音勗。
【說文】日旦出貌。
讀若勗。
一曰明也。
【詩邶風】旭日始旦。
【疏】旭者,明著之名。
【朱傳】日初出貌。
又【爾雅釋訓】旭旭,蹻蹻,憍也。
【註】皆小人得意憍蹇之貌。
又【前漢揚雄傳】嘻嘻旭旭。
【註】師古曰:自得之貌也。
又【前漢揚雄傳】洶洶旭旭。
【文選李善註】鼓動之聲也。
又【集韻】許元切,音暄。
又許皓切,音好。
義□同。
又【韻補】葉已有切。
【揚子太□經】方出旭旭,朋從爾醜。
旮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旮 【篇海】與旭同。
旰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旰 【廣韻】古案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居案切,□音骭。
【說文】晚也。
【左傳襄十四年】日旰不召。
【前漢張湯傳】日旰,天子忘食。
又【史記司馬相如傳】采邑澔旰。
【王延壽魯靈光殿賦】皓皓旰旰。
【註】盛貌。
又【集韻】侯旰切,音旱。
義同。
又居寒切,音幹。
日行也。
檸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檸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同楮。
(檸)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拏梗切,能上聲。
【集韻】木。
皮入酒浸,治風。
又【集韻】尼庚切,音獰。
義同。
又吳俗謂木榫曰檸頭。
旱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旱 【廣韻】乎旰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侯旰切,□音翰。
【說文】不雨也。
【書說命】若歲大旱,用汝作霖雨。
【詩大雅】旱旣太甚。
又山名。
【詩大雅】瞻彼旱麓。
【傳】旱,山名也。
又【廣韻】胡笴切【集韻】下罕切,□音悍。
義同。
又【韻補】葉形甸切。
【蘇轍沂山祈雨詩】宿雪雖盈尺,不救春夏旱。
籲嗟遍野天不聞,歌舞通宵龍一戰。
旳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旳 【廣韻】都歷切【集韻】丁歷切,□音的。
【說文】明也。
《易》曰:爲旳顙。
○按《易說卦》今作的。
【隷釋魯峻□】矣旳旳。
時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時 〔古文〕旹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市之切【正韻】辰之切,□音蒔。
【說文】四時也。
【釋名】四時,四方各一時。
時,期也,物之生死各應節期而至也。
【書堯典】敬授人時。
【傳】敬記天時以授人也。
【又】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,以閏月定四時成歲。
【禮孔子閒居】天有四時,春秋冬夏。
【淮南子天文訓】隂陽之專精爲四時。
【又】三月而爲一時。
又【韻會】辰也,十二時也。
又【廣韻】是也。
【書堯典】黎民於變時雍。
【傳】時,是也。
【詩大雅】曰止曰時,築室于茲。
【朱傳】可以止于是,而築室矣。
又【博雅】伺也。
【論語】孔子時其亡也,而往拜之。
【疏】謂伺虎不在家時而往謝之。
又【博雅】善也。
【廣韻】中也。
又地名。
【左傳莊九年】戰于乾時。
【註】乾時,齊地。
時水在樂安界,岐流旱則竭涸,故曰乾時。
又姓。
【廣韻】良吏傳有時苗。
《何氏姓苑》雲:今鉅鹿人。
又與塒同。
【詩王風】雞棲于塒。
【釋文】塒,本亦作時。
又【韻補】葉上紙切。
【王粲七釋】不以志易道,不以身後時。
進德修業,與世同理。
又葉側吏切。
【屈原離騷】忳鬰邑餘侘傺兮,吾獨窮苦乎此時也。
葉下態,態音替。
【寅集中】【山字部】【正字通】同岷。
【六書故】岷,別作□□。
【寅集中】【山字部】【集韻】當口切,音鬥。
山名。
曠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曠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苦謗切,音壙。
【說文】明也。
【後漢竇融傳】則曠若發曚。
【註】曠,明也。
又【書臯陶謨】無曠庶官。
【傳】曠,空也。
【前漢賈山傳】曠日十年。
【註】師古曰:曠,空也,廢也。
【劉楨贈五官中郞將詩】彌曠十餘旬。
【註】《倉頡篇》曰:曠,疎曠也。
又【博雅】曠,遠也。
曠曠,大也。
【篇海】久也,豁也。
【廣韻】又姓。
旺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旺 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于放切,王去聲。
同□。
或作旺。
光美也。
【玉篇】日暈。
旻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旻 【廣韻】武巾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眉貧切,□音珉。
【說文】秋天也。
【爾雅釋天】秋爲旻天。
【註】旻猶愍也,愍萬物彫落。
【疏】秋,萬物成熟,皆有文章,故曰旻天。
【釋名】旻,閔也。
物就枯落,可閔傷也。
【書大禹謨】日號泣于旻天于父母。
【傳】仁覆愍下,故曰旻天。
【詩小雅】旻天疾威。
【集韻】或作閔。
通作□。
旾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旾 【集韻】春古作旾。
註詳五畫。
旿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旿 【廣韻】【韻會】疑古切【集韻】阮古切,□音五。
【玉篇】明也。
【正韻牋】日當午而盛明爲旿。
又【集韻】五故切,音誤。
晤或作旿。
昀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昀 【集韻】兪倫切,音勻。
【玉篇】日光也。
昂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昂 【唐韻】五岡切【集韻】魚剛切【韻會】疑剛切【正韻】五剛切,□音卬。
【說文】舉也。
【楚辭遠遊】服偃蹇而低昂兮。
又【楚辭蔔居】寧昂昂若千裡之駒乎。
【註】昂昂,馬行貌。
又【類篇】日升也。
一曰明也。
又【集韻】魚向切,音仰。
昂昂,君之德也。
【韻會】通作卬、仰。
昃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昃 【集韻】劄色切,音側。
【易離卦】日昃之離。
又【豐卦】日中則昃。
【書無逸】自朝至于日中昃。
【周禮地官司市】大市,日昃而市。
【註】日昃,昳中也。
【左傳定十五年】日昃,乃克葬。
【穀梁傳】作日稷。
又【淮南子地形訓】東西方曰昃區。
【集韻】本作□。
又□、□。
昗 【備考】【辰集】【日字部】 昗 【海篇】同昃。
昄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昄 【廣韻】布綰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補綰切,□音版。
【說文】大也。
【詩大雅】爾土宇昄章。
【傳】昄,大也。
【朱傳】昄章,大明也。
或曰昄,當作版。
版章猶版圖也。
又【廣韻】扶闆切【集韻】部版切,□音阪。
又【集韻】披班切,音攀。
又補滿切,音。
又部滿切,音伴。
又博漫切,音半。
又匹見切,音片。
義□同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普版切,音眅。
人名。
【左傳襄二十二年】鄭遊昄將如晉。
【註】遊昄,公孫蠆子。
昆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昆 【唐韻】古渾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公渾切,□音崐。
【說文】同也。
【註】日日比之是同也。
【前漢揚雄傳】噍噍昆鳴。
【註】師古曰:昆,同也。
又【爾雅釋言】昆,後也。
【註】謂先後也。
【書大禹謨】昆命于元龜。
【傳】昆,後也。
又【書仲虺之誥】垂裕後昆。
【傳】垂優足之道示後世。
【釋名】來孫之子曰昆孫。
昆,貫也,恩情轉遠,以禮貫連之耳。
又【詩王風】謂他人昆。
【傳】昆,兄也。
又姓。
【詩商頌】昆吾夏桀。
【傳】昆吾,巳姓也。
【姓氏急就篇】昆氏,夏諸侯昆吾之後。
戰國有賢者昆詳。
又山名。
【史記李斯傳】緻昆山之玉。
【註】正義曰:昆岡在于闐國東北四百裡,其岡出玉。
又【左思魏都賦】昆蟲毒噬。
【註】昆,明也。
明蟲者,陽而生,隂而藏。
又與崑同。
【前漢地理志】昆崙、析支、渠叟,西戎卽敘。
【書禹貢】作崑崙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胡昆切,音魂。
人名。
漢有屬國公孫昆邪。
又【集韻】戸袞切,音混。
義同。
又昆夷亦作混。
又與渾同。
【揚子太□經】昆侖旁薄。
◎按卽渾淪。
又【韻補】葉俱倫切。
【度尚曹娥□】若堯二女,爲湘夫人。
時效髣髴,以詔後昆。
又葉居員切。
【韓愈胡評事墓誌】宜茲人,肖後昆。
五十七,不足年。
【集韻】本作□。
考證:〔【說文】同也。
【註】比之是同也。
〕謹照原文比之上增日日二字。
昇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昇 【唐韻】識蒸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書蒸切,□音陞。
【說文】日上也。
古隻用升。
【正字通】昇,平也。
【類篇】或作陹。
昈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昈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侯古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後五切,□音戸。
【說文】明也。
【前漢揚雄傳】昈分殊事。
又【揚子方言】效、昈,文也。
【註】文彩貌。
又【張衡西京賦】赫昈昈以弘敞。
【註】埤蒼曰:昈,赤文也。
昉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昉 〔古文〕昞【唐韻】分兩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甫兩切【正韻】妃兩切,□音仿。
【說文】明也。
又【玉篇】適也。
【公羊傳隱二年】始滅昉於此乎。
【註】昉,適也。
齊人語。
朝 【辰集上】【月字部】 朝 〔古文〕晁【唐韻】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類篇】【韻會】□陟遙切,音昭。
【說文】旦也。
從倝舟聲。
【爾雅釋詁】朝,早也。
【詩鄘風】崇朝其雨。
【傳】崇,終也。
從旦至食時爲終朝。
又朝鮮,國名。
又姓。
【姓氏急就篇】朝氏,蔡大夫朝吳聲子之後。
唐日本人朝衡。
漢鼂錯,亦作朝。
又【廣韻】直遙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馳遙切,□音潮。
【爾雅釋言】陪朝也。
【註】臣見君曰朝。
【書舜典】羣後四朝。
【周禮春官大宗伯】春見曰朝。
【註】朝,猶早也。
欲其來之早。
【禮曲禮】天子當甯而立,諸公東面,諸侯西面,曰朝。
【疏】凡天子三朝:其一在路門內,謂之燕朝。
其二是路門外之朝,謂之治朝。
其三是臯門之內,庫門之外,謂之外朝。
又【王制】天子無事,與諸侯相見曰朝。
又同類往見亦曰朝。
【史記司馬相如傳】臨邛令謬爲恭敬,日往朝相如。
又郡守聽事亦曰朝。
【後漢劉寵傳】山谷鄙生,未嘗識郡朝。
又【集韻】追輸切,音株。
朝那,縣名。
又【韻補】葉陳如切。
【急就章】向夷吾竺諫朝。
【易林】赤帝懸車,廢職不朝。
叔帶之災,居於氾廬。
又葉蚩於切。
【王逸九思】望舊邦兮路逶隨,憂心悄兮心勤渠。
魂煢煢兮不遑寐,目眇眇兮寤終朝。
又葉張流切。
【韓愈祭□員外文】罔有疑忌,惟其嬉遊。
草木之春,鳥鳴之朝。
又葉株遇切。
【前漢敘傳】賈生矯矯,弱冠登朝。
遭文叡聖,屢抗其疏。
又葉直照切。
【陸雲夏府君誄】旣□其績,英風彌邵。
天子有命,曾是在朝。
頻繁帷幄,祇承皇耀。
又葉直祐切。
【韋孟在鄒詩】微微小子,旣耇且陋。
豈不牽位,穢我王朝。
朞 【辰集上】【月字部】 朞 〔古文〕□□□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居之切,音姬。
稘,或作朞。
復其時也。
【書堯典】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。
【傳】四時曰朞。
【疏】匝時而朞,朞卽匝也。
【集韻】亦作期。
期 【辰集上】【月字部】 期 〔古文〕□□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渠之切,音其。
【說文】會也。
【易歸妹】歸妹愆期。
又【書大禹謨】耄期倦于勤。
【禮曲禮】百年曰期頤。
【註】期,猶要也。
又【書大禹謨】期于予治。
【傳】期,當也,當于治體。
又【前漢路溫舒傳】刻木爲吏,期不對。
【註】期,必也。
又【莊子庚桑楚】志乎期費。
【註】期,卒也。
費,耗也。
又【莊子寓言篇】無經緯本末以期年耆者,是非先也。
【註】期,待也。
又【玉篇】時也,契約也。
【廣韻】信也,限也。
又【爾雅釋宮】八達謂之崇期。
【註】四道交出。
又口吃。
【史記周昌傳】臣期期知其不可。
又【集韻】居之切,音姬。
朞,亦書作期。
【易繫辭】凡三百有六十當期之日。
又【左傳昭二十三年】叔孫旦而立期焉。
【註】從旦至莫爲期。
【釋文】期,本又作朞。
又【韻補】葉渠尤切。
【班婕妤自悼賦】奉供養於東宮兮,托長信之末流。
共灑埽於帷幄兮,永終死以爲期。
又葉巨椅切。
【漢淳于長夏承□】於□皇祖,天挺應期。
佐時理物,紹從先軌。
朠 【辰集上】【月字部】 朠 【玉篇】於京切,音英。
月色也。
朡 【辰集上】【月字部】 朡 【集韻】祖叢切,音。
艐,隷作朡。
船著不行。
又至也。
又三朡,國名。
【川篇】音葼。
狂病也。
【字彙補】與朡字不同,朡從舟。
艐。
又□。
朢 【辰集上】【月字部】 朢 【廣韻】【正韻】巫放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無放切,□音□。
【說文】月滿與日相朢,以朝君也。
從月從臣從□。
○按經典通作望。
詳望字註。
朣 【辰集上】【月字部】 朣 【廣韻】【正韻】徒紅切【集韻】徒東切,□音同。
月初出也。
【潘嶽秋興賦】月朣朧以含光兮。
【註】朣朧,欲明也。
【寅集中】【工字部】【篇海】同□。
昤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昤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郞丁切,音靈。
昤曨,日光。
或作□。
春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春 〔古文〕萅□旾□【廣韻】昌脣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樞倫切,□蠢平聲。
【爾雅釋天】春爲靑陽。
【註】氣淸而溫陽。
【周禮春官宗伯疏】春者出生萬物。
【公羊傳隱元年】春者何,歲之始也。
【註】春者,天地開闢之端,養生之首,法象所出。
昏鬥指東方曰春。
【史記天官書】東方木主春。
【前漢律歷志】陽氣動物,於時爲春。
春,蠢也。
物蠢生,廼動運。
又姓。
【何氏姓苑】春申君黃歇之後。
又酒名。
【唐國史補】酒有郢之富水春,烏程之若下春,滎陽之上窟春,富平之石東春,劒南之燒春。
又花名。
【花木考】鸎粟別種名麗春。
又【集韻】尺尹切,音蠢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】張皮侯而棲鵠,則春以功。
【註】春讀爲蠢。
蠢,作也,出也。
昦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昦 【廣韻】胡老切【集韻】下老切,□音皓。
同昊。
詳昊字註。
昧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昧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莫佩切,音妹。
【說文】□旦明也。
一曰闇也。
【博雅】冥也。
【易屯卦】天造草昧。
【疏】昧謂冥昧。
【書堯典】宅西曰昧谷。
【傳】昧,冥也。
日入於谷而天下冥,故曰昧谷。
又【書太甲】先王昧□丕顯。
【疏】昧是晦冥,□是未明,謂夜向晨也。
【詩鄭風】士曰昧旦。
又【書仲虺之誥】兼弱攻昧。
【傳】闇則攻之。
又【左傳文二十六年】楚王是故昧於一來。
【註】昧,猶貪冒。
又【屈原離騷】路幽昧以險隘。
【註】幽昧,不明也。
又樂名。
【禮明堂位】《昧》,東夷之樂也。
又縣名。
【類篇】在益州。
又與沬同。
【易豐卦】日中見沬。
【釋文】沬,《字林》作昧,雲鬥杓後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莫貝切,音眛。
義同。
又【韻補】葉莫結切。
【鮑昭詩】年貌不可還,身意會盈歇。
智哉衆多士,服理辨明昧。
昨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昨 【唐韻】在各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疾各切,□藏入聲。
【說文】累日也。
【廣韻】昨日,隔一宵也。
【莊子外物篇】周昨來,有中道而呼者。
又姓。
【廣韻】複姓有昨和氏。
又與酢同。
【周禮春官司幾筵】祀先王昨席亦如之。
【註】昨,讀曰酢。
昪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昪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皮變切,音卞。
【說文】喜樂貌。
【廣韻】日光貌。
【玉篇】明也。
昫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昫 【唐韻】火于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匈于切,□音訏。
【說文】日出溫也。
【玉篇】暖也。
同煦。
【淮南子原道訓】昫嫗覆育。
【註】昫,溫恤也。
又縣名。
【後漢光武紀】進圍董憲、龐萌於昫。
【註】昫,縣名,屬東海郡。
又【廣韻】香句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籲句切,□音煦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火羽切,音詡。
義□同。
又【集韻】詡拱切,音洶。
【司馬法】鼓,旦明五通爲發昫。
昬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昬 【正字通】同昏。
唐本《說文》從民省,徐本從氐省。
晁補之雲:因唐諱民,改從氏,則昬非俗字明矣。
《精薀》以昬爲昬旦之昬,以昏爲昏姻之昏,蓋不考唐諱昬改從氏,遂分爲二字也。
昭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昭 【唐韻】止遙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之遙切,□音招。
【說文】日明也。
【爾雅釋詁】昭,見也。
【博雅】明也。
【玉篇】光也。
【廣韻】著也,覿也。
【易晉卦】君子以自昭明德。
【書堯典】百姓昭明。
【詩大雅】於昭于天。
又【禮王制】天子七廟,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而七。
又【祭統】夫祭有昭穆。
昭穆者,所以別父子、遠近、長幼、親疏之序而無亂也。
【魯語】明者爲昭,次者爲穆。
又【禮樂記】蟄蟲昭蘇。
【註】昭,曉也。
蟄蟲以發生爲曉,更息曰蘇。
又姓。
【戰國策】楚有昭奚恤。
【屈原離騷註】三閭之職,掌王族三姓,曰:昭、屈、景。
又【集韻】時饒切【正韻】時昭切,□音韶。
廟中佋穆,或作昭。
【佩觽集】說文自有佋穆之字,以佋爲昭,蓋借音耳。
李祭酒涪說爲晉諱昭,改音韶,失之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止少切,音沼。
【詩魯頌】其馬蹻蹻,其音昭昭。
【釋文】昭,之繞反。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之笑切。
照,或省作昭。
又【韻補】葉蚩於切。
【前漢敘傳】受命之初,贊功剖符。
奕世弘業,爵土乃昭。
又葉之由切。
【楚辭九章】臨沅湘之□淵兮,遂自忍而沈流。
卒沒身而絕名兮,惜壅君之不昭。
考證:〔爵士乃昭。
〕謹照前漢敍傳原文,爵士改爵土。
昮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昮 【玉篇】才用切,從去聲。
功人也。
【字彙】作工人。
是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是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承紙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上紙切,□音姼。
【說文】作昰。
直也。
從日正。
【釋名】是,嗜也,人嗜樂之也。
【玉篇】是,是非也。
【禮曲禮】夫禮者,所以定親疎、決嫌疑、別同異、明是非也。
又【博雅】是,此也。
【易乾卦】不見是而無悶。
【又】是故居上位而不驕。
又姓。
【姓氏急就篇】是氏,吳有是儀,唐有是光。
又【集韻】田黎切,音題。
【公羊傳僖十六年】是月者何,僅逮是月也。
【註】是,月邊也。
魯人語也。
【釋文】是,如字。
一音徒兮反。
又與氏通。
【前漢地理志】氏爲莊公。
【註】氏,與是同。
古通用。
又【韻補】葉市之切。
【蔡邕釋誨】予惟悼哉,害其若是。
天高地厚,跼而蹐之。
昰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昰 【說文】是本字。
又【集韻】夏古作昰。
註詳夊部七畫。
昱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昱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餘六切,音毓。
【說文】明日也。
又【玉篇】日明也。
【廣韻】日光也。
【揚子太□經】日昱乎晝。
昳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昳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徒結切【正韻】杜結切,□音耋。
【說文】日□也。
【書無逸】自朝至于日中昊。
【傳】朝至日昳。
【疏】昊亦名昳,言日蹉跌而下,謂未時也。
【前漢遊俠傳】至日昳皆會。
鉘 【戌集上】【金字部】 鉘 【玉篇】浮勿切,音佛。
飾也。
昴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昴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莫飽切,音卯。
【說文】作□,白虎宿星。
【爾雅釋天】大梁,昴也。
西陸,昴也。
【註】昴,西方之宿。
別名旄頭。
【書堯典】日短星昴。
【傳】昴,白虎之中星。
又【集韻】謨交切,音茅。
義同。
又【韻補】葉力求切。
【詩召南】嘒彼小星,維參與昴。
葉下裯、猶。
【疏】《元命苞》雲:昴六星,昴之爲言留也,言物成就繫留是也。
又□。
朊 【辰集上】【月字部】 朊 【玉篇】虞遠切,音阮。
【篇海】月光微也。
【子集上】【乙字部】【類篇】餘支切,音移。
粵中猺種。
【北史】後魏主猗。
昵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昵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尼質切,音匿。
【說文】暱或從尼。
【書說命】官不及私昵。
【傳】昵,近也。
又【泰誓】昵比罪人。
【疏】昵,親近也。
又【集韻】入質切,音日。
義同。
又乃禮切,音禰。
【書高宗肜日】典祀無豐于昵。
【釋文】昵,考也,謂禰廟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質力切,音職。
黏也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】凡昵之類不能方。
【音義】昵,又音職。
【註】鄭司農雲:謂膠善戾,故書昵。
或作樴。
杜子春雲:樴讀爲不義不昵之昵。
或爲。
,黏也。
又【韻補】葉尼結切。
【殷臣奇布賦】燎無爍而不焦,在茲林而獨昵。
火焚木而不枯,木吐火而無竭。
昶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昶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醜兩切,音敞。
【說文】日長也。
【博雅】通也。
【嵆康琴賦】固以和昶而足耽矣。
【註】昶,通也。
又【玉篇】明久也。
【廣韻】舒也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醜亮切,音悵。
達也。
【嵆康琴賦】雅昶唐堯。
【註】昶,與暢同。
又,《字彙補》同昶。
昷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昷 【廣韻】烏渾切【集韻】烏昆切,□音溫。
□,隸省作昷。
【說文】□,仁也。
從皿,以食囚也。
暚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暚 【集韻】餘招切,音遙。
明也。
【玉篇】日光也。
桒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桒 【正字通】俗桑字。
昸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昸 【篇韻】同。
昺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昺 【廣韻】昞亦作昺。
晝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晝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陟救切,音呪。
【說文】日之出入,與夜爲界。
從畫省,從日。
【易晉卦】晝日三接。
又地名。
【孟子】三宿,而後出晝。
又姓。
【風俗通】晝邑大夫之後,因氏焉。
又【韻補】葉株遇切。
【張衡西京賦】衞尉八屯,警夜巡晝。
植鎩懸瞂,用戒不虞。
虞去聲。
顯 【戌集下】【頁字部】 顯 〔古文〕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呼典切,音憲。
【爾雅釋詁】光也。
又見也。
【玉篇】明也,覿也,著也。
【書泰誓】天有顯道,厥類惟彰。
【傳】言天有明道,其義類惟明。
又達也。
【左傳僖二十五年】是求顯也。
【孟子】而未嘗有顯者來。
【疏】言未嘗有富貴顯達者來家中。
又姓。
【風俗通】周卿顯甫。
又【正韻】曉見切,音韅。
覿也。
又人名。
【禮檀弓】子顯緻命于穆公。
【釋文】顯,呼遍切。
又葉馨煙切,音羶。
【郭璞朝鮮贊】箕子避商,自□朝鮮。
善者所壯,豈有隱顯。
【說文】顯,頭明飾也。
從頁聲。
俗作□,非。
晀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晀 【篇韻】他了切,挑上聲。
明也。
晎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晎 【集韻】虎孔切,音嗊。
晎晎,日欲明也。
晁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晁 【廣韻】直遙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馳遙切,□音潮。
鼂,或作晁。
【前漢景帝紀】禦史大夫晁錯。
【註】師古曰:晁,古朝字。
【本傳】作鼂。
又【司馬相如上林賦】晁采琬琰。
【李善註】晁,古朝字。
又【集韻】直紹切,音肇。
晁陽,縣名。
在東陽。
時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時 〔古文〕旹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市之切【正韻】辰之切,□音蒔。
【說文】四時也。
【釋名】四時,四方各一時。
時,期也,物之生死各應節期而至也。
【書堯典】敬授人時。
【傳】敬記天時以授人也。
【又】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,以閏月定四時成歲。
【禮孔子閒居】天有四時,春秋冬夏。
【淮南子天文訓】隂陽之專精爲四時。
【又】三月而爲一時。
又【韻會】辰也,十二時也。
又【廣韻】是也。
【書堯典】黎民於變時雍。
【傳】時,是也。
【詩大雅】曰止曰時,築室于茲。
【朱傳】可以止于是,而築室矣。
又【博雅】伺也。
【論語】孔子時其亡也,而往拜之。
【疏】謂伺虎不在家時而往謝之。
又【博雅】善也。
【廣韻】中也。
又地名。
【左傳莊九年】戰于乾時。
【註】乾時,齊地。
時水在樂安界,岐流旱則竭涸,故曰乾時。
又姓。
【廣韻】良吏傳有時苗。
《何氏姓苑》雲:今鉅鹿人。
又與塒同。
【詩王風】雞棲于塒。
【釋文】塒,本亦作時。
又【韻補】葉上紙切。
【王粲七釋】不以志易道,不以身後時。
進德修業,與世同理。
又葉側吏切。
【屈原離騷】忳鬰邑餘侘傺兮,吾獨窮苦乎此時也。
葉下態,態音替。
晃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晃 【廣韻】同晄。
【博雅】明也,暉也。
【釋名】光,晃也,晃晃然也。
【左思吳都賦】炫晃芬馥。
【郭璞江賦】或爆采以晃淵。
【正字通】日光耀也。
【醜集上】【口字部】【集韻】盧谷切,音祿。
笑也。
又鳥聲。
朜 【辰集上】【月字部】 朜 【集韻】他昆切,音燉。
或省作朜。
月光也。
曞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曞 【集韻】力制切,音厲。
日光盛也。
晊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晊 【廣韻】之日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職日切,□音鑕。
【爾雅釋詁】晊,大也。
【疏】郭氏讀晊爲至。
【類篇】一曰明也。
晉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晉 【正字通】俗字。
(晉)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卽刃切。
【說文】作,進也,日出萬物進也。
【類篇】隸省作晉。
【易晉卦】晉,進也。
【疏】以今釋古,古之晉字,卽以進長爲義。
【又】明出地上晉。
又【周禮春官典瑞】王晉大圭。
【疏】晉,插也。
又【周禮夏官田僕】凡田,王提馬而走,諸侯晉大夫馳。
【註】晉,猶抑也。
又【周禮地官鼓人】以晉鼓鼓金奏。
【註】晉鼓長六尺六寸。
又【周禮冬官考工記廬人】凡爲殳,去一以爲晉圍。
【註】鄭司農雲:晉謂矛戟下銅鐏也。
【釋文】晉如字。
又國名。
【詩唐風譜】成王封母弟叔虞於堯之故墟,曰唐侯。
南有晉水,至子燮改爲晉侯。
又姓。
【廣韻】本自唐叔虞之後,以晉爲氏,魏有晉鄙。
又【集韻】子賤切,音箭。
水名。
又【周禮冬官考工記廬人】晉圍。
【釋文】又音箭。
又【陸雲登臺賦】長發其祥,天鑑在晉。
肅有命而龍飛兮,跚重斯而肇建。
晌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晌 【篇海】始兩切,音賞。
晌,午也。
晍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晍 【集韻】徒東切,音同。
與曈同。
詳曈字註。
晏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晏 【唐韻】烏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於諫切,□音曣。
【說文】天淸也。
【小爾雅】晏明陽也。
【前漢郊祀志】中山晏溫。
【註】如淳曰:三輔謂日出淸濟爲晏。
又【揚雄傳】於是天淸日晏。
【註】師古曰:晏,無雲也。
又【玉篇】晚也。
【儀禮士相見禮】問日之早晏。
【淮南子天文訓】日至于桑野,是謂晏食。
【屈原離騷】及年歲之未晏兮。
又和也。
【詩衞風】言笑晏晏。
【傳】和柔也。
又鮮盛也。
【詩鄭風】羔裘晏兮。
【傳】晏,鮮盛貌。
又【禮月令】百官靜,事毋□,以定晏隂之所成。
【註】晏,安也。
又【爾雅釋詁】晏晏,忒也。
又姓。
【史記管晏傳】晏平仲嬰者,萊之夷維人也。
又【廣韻】烏旰切【集韻】於旰切,□音按。
義同。
晐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晐 【廣韻】古哀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柯開切,□音該。
【說文】兼晐也。
【註】日光兼覆也。
【博雅】晐,鹹也。
【玉篇】備也。
【集韻】通作該、賅。
晑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晑 【篇海】香兩切,音嚮。
明也。
又□,同。
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【唐韻】【類篇】【集韻】□與梌同。
又【玉篇】木枝四布。
曬 【補遺】【辰集】【日字部】 曬 【字彙補】與曬同。
(曬)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所寄切,音躧。
【說文】暴也。
【前漢中山靖王傳】臣聞白日曬光,幽隱皆照。
【註】師古曰:曬,暴也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所賣切,音□。
【玉篇】暴乾物也。
亦作。
又【集韻】所嫁切,音嗄。
義同。
又抽知切,音摛。
舒也。
曉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曉 【唐韻】呼皛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馨鳥切,□囂上聲。
【說文】明也。
【玉篇】曙也。
又【揚子方言】知也。
【史記西南夷傳】指曉南越。
又【前漢元後傳】末曉大將軍。
【註】曉,猶白也。
又【揚子方言】遇也。
又嬴也。
又【博雅】說也。
又快也。
又【玉篇】慧也。
暈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暈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王問切【正韻】禹慍切,□音運。
日旁氣也。
【釋名】暈,捲也。
氣在外捲結之也,日月俱然。
【史記天官書】兩軍相當,日暈。
晖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暉 【廣韻】許歸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籲韋切,□音輝。
【說文】光也。
【易未濟】君子之光,其暉吉也。
【玉篇】或作煇。
晙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晙 【唐韻】子峻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祖峻切,□音俊。
【說文】明也。
【爾雅釋詁】晙,早也。
【註】晙亦明也。
又【廣韻】私閏切【集韻】【類篇】須閏切,□音峻。
義同。
晚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晚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無遠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武遠切,□音挽。
【說文】莫也。
【博雅】後也。
【史記李斯傳】君何見之晚。
【前漢天文志】伏見蚤晚。
晛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晛 【廣韻】奴甸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形甸切,□音見。
【說文】日見也。
【詩小雅】雨雪瀌瀌,見晛曰消。
【傳】晛,日氣也。
【釋文】《韓詩》作曣,日出也。
又【集韻】呼典切,音顯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胡典切,音峴。
【玉篇】明也。
又【集韻】乃見切,音。
日光也。
或作。
晝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晝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陟救切,音呪。
【說文】日之出入,與夜爲界。
從畫省,從日。
【易晉卦】晝日三接。
又地名。
【孟子】三宿,而後出晝。
又姓。
【風俗通】晝邑大夫之後,因氏焉。
又【韻補】葉株遇切。
【張衡西京賦】衞尉八屯,警夜巡晝。
植鎩懸瞂,用戒不虞。
虞去聲。
暛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暛 【集韻】想可切,音娑。
春也。
【玉篇】明朗也。
枛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枛 【集韻】阻敎切,音醮。
【玉篇】木刺也。
晞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晞 【唐韻】香衣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香依切,□音希。
【說文】乾也。
【詩秦風】白露未晞。
【傳】晞,乾也。
【禮玉藻】髮晞用象櫛。
【註】晞,乾也。
又【詩齊風】東方未晞。
【傳】晞,明之始升。
【疏】晞謂將旦之時,日之光氣始升于上。
又【揚子方言】晞,暴也。
東齊、北燕之閒謂之晞。
又【玉篇】燥也。
或作烯。
晟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晟 【廣韻】承正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時正切,□音盛。
【說文】明也。
【正字通】日光充盛也。
又熾也。
又《大晟》,宋樂名。
又【集韻】時征切,音成。
義同。
又飯匱也。
又【集韻】咨盈切。
晶,或作晟。
精光也。
晠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晠 【集韻】晟或書作晠。
梛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梛 【集韻】【類篇】□囊何切,音那。
木名。
【桂海虞衡志】拘那,花葉瘦長,略似楊柳,夏開淡紅花,一朶數十萼,秋深猶有之。
晡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晡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奔模切,音逋。
【玉篇】申時也。
【前漢五行志】日中時食從東北,過半,晡時復。
【淮南子天文訓】日至於悲谷,是謂晡時。
晢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晢 【唐韻】旨熱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之列切,□音折。
【說文】昭晢,明也。
【書洪範】明作晢。
【傳】照了。
○按《蔡沈集傳》作哲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征例切,音制。
星光也。
【詩陳風】明星晢晢。
【傳】晢晢猶煌煌也。
晣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晣 【集韻】同晢。
【詩小雅】庭燎晣晣。
【傳】晣晣,明也。
【朱傳】小明也。
【類篇】或作。
晤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晤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五故切,音誤。
【說文】明也。
引《詩》:晤辟有摽。
◎按《詩邶風》今作寤。
又【詩陳風】可與晤歌。
【傳】晤,遇也。
【箋】晤,猶對也。
又【詩陳風朱傳】猶解也。
晥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晥 【集韻】戸版切【韻會】合版切,□音睅。
皖,亦作晥。
明貌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戸管切【正韻】胡管切,□音浣。
縣名。
在廬江。
【後漢馬援傳】攻沒晥城。
【註】晥,縣名,屬廬江郡。
晦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晦 【唐韻】荒內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呼內切【正韻】呼對切,□音誨。
【說文】月盡也。
【釋名】晦,灰也。
火死爲灰,月光盡似之也。
【左傳成十六年】陳不違晦。
【註】晦,月終。
又【易隨卦】君子以嚮晦入宴息。
【註】晦,晏也。
又【詩陳風】風雨如晦。
【傳】晦,昏也。
又【詩周頌】遵養時晦。
【傳】晦,昧也。
又【左傳成十四年】《春秋》之稱,微而顯,志而晦。
【註】晦亦微,謂約言以紀事,事敘而名微。
又【左傳昭元年】六氣,曰隂、陽、風、雨,晦、明也。
【註】晦,夜也。
又【公羊傳僖十五年】晦者何,冥也。
又【爾雅釋天】霧謂之晦。
又【班固幽通賦】鮮生民之晦在。
【註】晦,亡幾也。
晧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晧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胡老切【集韻】下老切,□音昊。
【說文】日出貌。
【註】日初見,其光白也。
又【集韻】古老切,音藳。
光也。
【玉篇】明也。
【曹植七啓】戈殳晧旰。
晨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晨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植鄰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丞眞切,□音辰。
【說文】曟,或省作晨。
房星爲民田時者。
【周語】農祥晨正。
【註】晨正謂立春之日,晨中於午也。
又【廣韻】食鄰切【集韻】乗人切,□音神。
【說文】作,早昧爽也。
從臼從辰。
辰,時也。
【九經字樣】,隷省作晨。
【爾雅釋詁】晨,早也。
【釋名】晨,伸也。
旦而日光復伸見也。
【玉篇】明也。
【周禮秋官司寤氏】禦晨行者。
又【集韻】慈鄰切,音秦。
關中語也。
又【集韻】鷐通作晨。
【爾雅釋鳥】晨風,鸇。
【註】鷂屬。
【詩秦風】鴥彼晨風。
又【韻補】葉時連切。
【陸機挽歌】側聽隂溝湧,臥觀天井懸。
廣宵何寥廓,大暮安可晨。
晪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晪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他典切,音腆。
明也。
晫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晫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竹角切,音琢。
【博雅】明也。
【玉篇】明盛貌。
又【集韻】敕角切,音逴。
義同。
晬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晬 【唐韻】子對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祖對切,□音。
【說文】周年也。
【類篇】子生一歲也。
一曰晬時者周時也。
【寅集中】【山字部】【字彙補】才緣切。
同泉。
亦作□。
晭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晭 【集韻】同。
又【玉篇】日光也。
暊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暊 【玉篇】孚武切,音府。
明也。
朳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朳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博拔切,音八。
【玉篇】無齒杷也。
【類篇】□具。
又【集韻】必列切,音鼈。
義同。
□ 【子集上】【一字部】 □ 【字彙補】籀文箕字。
普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普 【唐韻】滂古切,音浦。
【說文】作暜,日無色也。
【註】日無光則遠近皆同,故從竝。
今隷作普。
又【廣韻】博也,大也,徧也。
【易乾卦】見龍在田,德施普也。
又姓。
【姓氏急就篇】普氏,後漢十姓有之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頗五切,音溥。
義同。
景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景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居影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舉影切,□音警。
【說文】光也。
【釋文】景,境也。
明所照處有境限也。
又【爾雅釋詁】景,大也。
【詩小雅】以介景福。
【箋】受大福也。
又【詩小雅】景行行止。
【箋】景,明也。
又【詩小雅】景行。
【朱傳】大道也。
又【博雅】景景,白也。
【篇海】韶也。
又像也,慕也,仰也。
又【詩鄘風】景山與京。
【傳】景山,大山。
又山名。
【詩商頌】景員維河。
【朱傳】景,山名,商所都也。
又衣也。
【儀禮士昏禮】婦乗以幾,姆加景。
【註】景之制如明衣,加之以爲行道禦塵,令衣鮮明也。
景亦明也。
又星名。
【史記天官書】天晴而見景星。
景星者,德星也。
又風名。
【史記律書】景風居南方。
景者,言陽氣道竟。
又姓。
景差,見【史記屈原傳】。
又【廣韻】【正韻】於丙切【集韻】於境切,□音影。
物之隂影也。
【詩邶風】汎汎其景。
【疏】汎汎然見其影之去往而不辨。
【周禮地官大司徒】以土圭之灋測土深,正日景。
【釋文】景本或作影。
【佩觽】形景爲影,本乎稚川。
又【韻補】葉舉兩切。
【夏侯湛抵疑】黎苗之樂函夏,若遊形之招惠景。
葉上響。
晰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晰 【集韻】先的切,音錫。
明也。
【醜集上】【口字部】【集韻】都感切,音黕。
鳥聲。
又【五音集韻】高聲。
晱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晱 【篇海】失冉切,音閃。
晱電也。
又弋照切,音曜。
義同。
晲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晲 【集韻】吾禮切,音堄。
【玉篇】日昳也。
【淮南子要略篇】有符曮晲。
晳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晳 【正韻】思積切,音析。
【五經文字】晳從白。
相承多從日,非。
【正韻】曾點字晳,本從白,《論》《孟》《史記》皆譌從日。
今不可改,故收入。
【正字通】按從白者爲白色之皙。
從日者爲明辨之晳。
二字義各異也。
晴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晴 【唐韻】疾盈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慈盈切,□音情。
夝或作晴暒。
【玉篇】雨止也,晴明也,無雲也。
【史記天官書】天晴而見景星。
又【韻補】葉慈良切。
【張籍祭韓愈詩】公因同歸還,居處各一方。
中秋十六夜,魄圓天差晴。
又【說文】夝,雨而夜除星見也。
【註】今俗作晴,非。
晵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晵 【唐韻】康禮切【集韻】遣禮切,□音啓。
【說文】雨而晝夝也。
又【廣韻】去戰切,音譴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輕甸切,音俔。
霽也。
又姓。
【姓氏急就篇】後漢將軍晵倫。
晶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晶 【唐韻】子盈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咨盈切,□音精。
【說文】精光也。
從三日。
【宋之問詩】八月涼風天氣晶。
又晶晶,光也。
【歐陽詹秋月賦】晶晶盈盈。
又【方嶽詩】江樹曉晶晶。
【集韻】或作晟。
【通雅】古精、晶通。
《易林》陽晶隱伏,卽陽精。
【讀書通】水精,卽水晶。
晷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晷 【唐韻】居洧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矩鮪切【正韻】古委切,□音軌。
【說文】日景也。
【博雅】晷,柱景也。
【釋名】晷,規也。
如規畫也。
【玉篇】以表度日也。
【前漢天文志】去極遠近難知,要以晷景。
晷景者,所以知日之南北也。
【正字通】晷者,歷數所自出。
其法:望高處爲體,立長短二竿爲用,二竿與高齊等,度三物兩閒修短若幹,句股而求之,寒暑短長暸然自見。
從咎何也,日景有差也,天行有常,不能不小有贏縮,歲差由此生,故立日景以測之,卽《周禮考工記》置槷眡景之法也。
又【韻補】葉果許切。
【陸雲詩】願登扶桑,仰結飛晷。
伊人匪存,遺芳孰與。
又葉已有切。
【王延壽魯靈光殿賦】蔥翠紫蔚,礧碨瓌瑋含光晷兮。
窮奇極妙,棟宇以來未之有兮。
晸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晸 【集韻】知領切,貞上聲。
【玉篇】日初出貌。
晹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晹 【廣韻】羊益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夷益切,□音亦。
【說文】日覆雲暫見也。
【廣韻】日無光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施隻切,音釋。
義同。
智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智 〔古文〕□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知義切,音置。
同□。
或作智。
【說文】識詞也。
從白從虧從知。
○按經典相承作智。
【釋名】智,知也。
無所不知也。
【孟子】是非之心,智之端也。
【荀子正名篇】知而有所合謂之智。
○按經典或通用知。
又姓。
【廣韻】晉有智伯。
晻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晻 【唐韻】烏感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鄔感切,□音黯。
【說文】不明也。
【博雅】晻,障也。
又冥也。
【前漢元帝紀】三光晻昧。
【註】師古曰:晻與暗同。
【荀子不苟篇】是姦人將以盜名於晻世者。
【註】晻與暗同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衣儉切【正韻】於檢切,□音奄。
晻晻,日無光也。
【楚辭九歎】日晻晻而下頹。
又【集韻】烏紺切,音闇。
義同。
晼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晼 【廣韻】於阮切【集韻】委遠切,□音宛。
景昳也。
【楚辭哀時命】白日晼晚其將入兮。
煿 【巳集中】【火字部】 煿 【集韻】伯各切,音博。
本作爆。
詳爆字註。
暬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暬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私列切【正韻】先結切,□音薛。
【說文】日狎習相慢也。
【詩小雅】曾我暬禦。
【傳】暬禦,侍禦也。
【五經文字】與褻同。
又【類篇】一曰瞑晦也。
又【集韻】諾葉切,音撚。
義同。
晾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晾 【篇韻】音拱。
義闕。
【字彙補】音亮。
曬暴也。
【呂毖小史】曬晾。
晿 【補遺】【辰集】【日字部】 晿 【字彙補】川張切,音昌。
人名。
顧晿,蘇州人。
見《馮少墟集》。
暫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暫 【唐韻】藏濫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昨濫切,□音鏨。
【說文】不久也。
【類篇】須臾也。
【書盤庚】暫遇姦宄。
【左傳僖三十三年】婦人暫而免諸國。
【註】暫,猶卒也。
【五經文字】暫作蹔,訛。
暄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暄 【廣韻】況袁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許元切,□音煊。
煖或作暄。
溫也。
【玉篇】春晚也。
【篇海】又日煖也。
【劉峻廣絕交論】敘溫郁則寒谷成暄。
暆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暆 【唐韻】弋支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餘支切,□音移。
【說文】日行暆暆。
【越絕書】日昭昭浸以暆,與子期兮蘆之漪。
又地名。
【前漢地理志】樂浪郡東暆。
暇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暇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胡駕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亥駕切,□音夏。
【說文】閑也。
【書酒誥】不敢自暇自逸。
【傳】不敢自寬暇自逸豫。
又【揚子方言】凡物之壯大者而愛偉之謂之夏,周鄭之閒謂之暇。
【註】暇音賈。
又與假同。
【王粲登樓賦】聊暇日以銷憂。
【註】暇,古雅反。
或作假。
又【韻補】葉後五切。
【詩小雅】迨我暇矣,飮此湑矣。
【毛詩古音考】暇音甫。
又葉胡故切。
【張衡東京賦】因秦宮室,據其府庫。
作洛之制,我則未暇。
暈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暈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王問切【正韻】禹慍切,□音運。
日旁氣也。
【釋名】暈,捲也。
氣在外捲結之也,日月俱然。
【史記天官書】兩軍相當,日暈。
暉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暉 【廣韻】許歸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籲韋切,□音輝。
【說文】光也。
【易未濟】君子之光,其暉吉也。
【玉篇】或作煇。
暋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暋 【廣韻】眉殞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美殞切,□音愍。
與敃同。
【爾雅釋詁】暋,強也。
【書康誥】暋不畏死。
【傳】暋,強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彌鄰切,音民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眉貧切,音珉。
與忞同。
悶也。
【莊子外物篇】慰暋沈屯。
【註】慰,鬱也。
暋,悶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呼昆切,音昏。
義同。
杅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杅 【唐韻】羽俱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雲俱切,□音于。
【公羊傳宣十二年】杅不穿,皮不蠹,則不出於四方。
【何休註】杅,飮水器。
又【類篇】浴器。
【禮玉藻正義】浴時入杅,浴竟出杅。
又【儀禮旣夕註】杅亦作桙,盛湯漿盤也。
【荀子君道篇】槃圓而水圓,杅方而水方。
又杅杅猶于于,自足貌。
【荀子儒效篇】杅杅富人,豈不貧而富哉。
又大杅,山名。
【山海經】崑崙之丘,黑水出焉,西流於大杅。
又地名。
【前漢武帝紀】遣因杅將軍公孫敖,築受降城。
【註】因杅,匈奴地名。
又【集韻】王遇切,音芋。
義同。
又【史記秦本紀】秦得燒掇焚杅君之國。
【註】一孤切,音烏。
○按古文杅同杇,今分。
考證:〔【禮旣夕註】杅亦作桙,盛湯漿器也。
〕謹照原文禮上增儀字。
器也改盤也。
暌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暌 【玉篇】去圭切。
音恢。
違也。
【正韻牋】睽孤之睽從目,暌違之暌從日,俗多誤用。
【寅集中】【山字部】【正字通】俗□字。
枰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枰 【唐韻】符兵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蒲兵切【正韻】蒲明切,□音平。
【說文】平也。
【釋名】枰,平也。
以闆作其體平正也。
又博局。
【揚子方言】所以投博謂之枰。
【韋曜博奕論】所志不過一枰之上。
又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