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部分
關燈
小
中
大
仲,木名。
或作檘。
【司馬相如上林賦】華楓枰櫨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皮命切,音病。
【說文】作枰。
枰字從□作。
考證:〔【逸雅釋牀】枰,平也。
以闆作其體平正也。
〕謹按枰平也二語出釋名。
今照原書將逸雅釋牀四字改爲釋名。
〔【揚子方言】投博謂之枰。
〕謹照原文投博上增所以二字。
枱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枱 【廣韻】弋之切【集韻】盈之切,□音移。
【說文】耒端木也。
【博雅】柄也。
【類篇】柌、□□同枱。
又【集韻】詳茲切,音詞。
又【五音集韻】象齒切,音似。
義□同。
【正字通】或作鈶。
木柄,金首。
從木從金,義通。
泇 【巳集上】【水字部】 泇 【集韻】居牙切,音嘉。
【玉篇】水也。
一曰水名。
暠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暠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古老切,音藁。
明白貌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下老切,音晧。
與皓同。
【玉篇】白也。
【前漢司馬相如傳】暠然白首。
暡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暡 【集韻】鄔孔切,翁上聲。
暡曚,日未明。
【玉篇】天氣不明也。
暢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暢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醜亮切,音唱。
通暢。
又達也。
【易坤卦】美在其中而暢於四支。
【疏】有美在中,必通暢於外。
【尙書序】約文申義,敷暢厥旨。
又【禮月令】命之曰暢月。
【註】暢,充也。
又【類篇】長也。
又琴曲。
【風俗通】命其曲曰暢。
暢者,言其道之美暢。
又姓。
【陳留風俗傳】暢氏出齊。
唐有暢當。
【集韻】通作鬯。
曘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曘 【玉篇】日朱切,音殊。
日色。
暤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暤 【唐韻】胡老切,號上聲。
【說文】晧旰也。
【玉篇】作暭。
暨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暨 〔古文〕□□【唐韻】居豙切【集韻】居氣切,□音旣。
【說文】日頗見也。
又【爾雅釋詁】暨,與也。
【書堯典】汝羲暨和。
【傳】與也。
又【禹貢】朔南暨。
【疏】皆與聞天子威聲文敎。
【公羊傳隱元年】會及暨皆與也。
又【禮玉藻】戎容暨暨。
【註】果毅貌也。
又【爾雅釋訓】暨,不及也。
又【玉篇】至也。
又【集韻】諸暨,縣名,在越。
又【集韻】其旣切,音禨。
義同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居乙切,音訖。
姓也。
吳有尙書暨豔。
又戟乙切,音疙。
已也。
又【集韻】古文屆字。
註詳屍部五畫。
暩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暩 【篇海】音桂。
光也。
暪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暪 【集韻】母本切,門上聲。
【玉篇】暗也。
暫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暫 【唐韻】藏濫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昨濫切,□音鏨。
【說文】不久也。
【類篇】須臾也。
【書盤庚】暫遇姦宄。
【左傳僖三十三年】婦人暫而免諸國。
【註】暫,猶卒也。
【五經文字】暫作蹔,訛。
暭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暭 【廣韻】【正韻】胡老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下老切,□音浩。
晧旰也。
【莊子人閒世】暭天不宜。
○按卽《說文》暤字。
今相承作暭。
暮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暮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莫故切,音慕。
本作莫。
【說文】莫,日且冥也。
從日,在茻中。
【註】平野中望日將落,如在草茻中也。
【史記伍子胥傳】吾日暮塗遠。
【屈原離騷】恐美人之遲暮。
○按經典本皆作莫。
今或相承用暮字。
暯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暯 【集韻】末各切,音莫。
冥也。
暰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暰 【集韻】七恭切,音樅。
【玉篇】電光。
暱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暱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尼質切,音匿。
【說文】日近也。
【類篇】親也。
【詩小雅】無自暱焉。
【傳】暱,近也。
【左傳隱元年】不義不暱。
又【集韻】入質切,音日。
義同。
【說文】或從尼作昵。
暲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暲 【集韻】諸良切,音章。
日光上進也。
【玉篇】明也。
與章同。
暳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暳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呼惠切,音嘒。
【玉篇】衆星貌。
【類篇】小星謂之暳。
或不省,作。
○按《詩召南》今本作嘒。
《正韻牋》雲嘒同暳。
暴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暴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薄報切【正韻】蒲報切,□音菢。
【說文】晞也。
【書泰誓】敢行暴虐。
【傳】敢行酷暴,虐殺無辜。
又【禮王制】田不以禮,曰暴天物。
【疏】是暴害天之所生之物。
又【周禮秋官禁暴氏疏】禁民不得相陵暴。
又【詩邶風】終風且暴。
【傳】暴,疾也。
【疏】大風暴起也。
又【詩鄭風】裼暴虎。
【傳】空手以搏之。
又【荀子富國篇】暴暴如丘山。
【註】暴暴,卒起之貌。
又【史記項羽紀】何興之暴也。
【博雅】暴,猝也。
又【管子乗馬篇】方六裡命之曰暴,五暴命之曰部。
【又】十家而連,五連而暴。
又地名。
【左傳文八年】公子遂會雒戎,盟于暴。
【註】暴,鄭地。
又姓。
【前漢雋不疑傳】暴勝之爲直指使者。
又【廣韻】蒲木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步木切,□音僕。
日乾也。
俗作曝。
【小爾雅】暴,曬也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】《氏》晝暴諸日。
【孟子】一日暴之。
【荀子富國篇】聲名足以暴炙之。
又【孟子】暴之於民,而民受之。
【朱註】暴,顯也。
又【後漢竇融傳】皆近事暴著。
【註】暴,露也。
又【集韻】北角切,音剝。
【爾雅釋詁】毗劉,暴樂也。
【疏】木枝葉稀疎不均爲暴樂。
又白各切,音泊。
又備沃切,音雹。
義□同。
又弼角切,音雹。
藃暴,乾橈也。
又或作暴,墳起也。
又【韻補】葉蒲故切。
【易林】仁政不暴,鳳皇來戊。
四時順節,民安其處。
藃字原從蒿從攵作。
暵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暵 【唐韻】呼旱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許旱切,□音罕。
【說文】乾也。
《易》曰:燥萬物者,莫暵乎火。
○按《易繫辭》今作熯。
【博雅】曝也。
【玉篇】熱氣也。
【詩王風】暵其乾矣。
【傳】暵,菸貌。
【釋文】水濡而乾也。
【朱傳】暵,熯也。
又【廣韻】呼旰切,音漢。
義同。
【午集上】【玉字部】【川篇】音師。
玉名。
暶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暶 【集韻】旬宣切,音璿。
明也。
【玉篇】美貌。
炠 【巳集中】【火字部】 炠 【廣韻】胡甲切【集韻】轄甲切,□音狎。
【廣韻】火貌。
【集韻】火乾也。
又【廣韻】【五音集韻】□呼甲切,音呷。
義同。
暷 【備考】【辰集】【日字部】 暷 【字彙補】音傳。
日動也。
暸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暸 【集韻】憐蕭切,音聊。
明也。
暹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暹 【廣韻】息廉切【集韻】思廉切,□音銛。
日光升也。
暺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暺 【集韻】徒案切。
與同。
明也。
暻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暻 【廣韻】俱永切,音憬。
明也。
暽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暽 【集韻】離珍切,音鄰。
人名。
漢有俞閭侯暽。
暾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暾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他昆切,音燉。
日始出。
【楚辭九歌】暾將出兮東方。
【類篇】亦作旽。
又【韻補】葉它涓切。
【蘇轍吳山人詩】一去吳興十五年,一寸閒田曉日暾。
暿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暿 【集韻】與熹同。
炙也。
一曰熾也。
又許已切,音喜。
盛貌也,多熱也。
曀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曀 【唐韻】於計切【集韻】壹計切,□音翳。
【說文】隂而風也。
【爾雅釋天】隂而風曰曀。
【疏】雲風曀日光。
【釋名】曀,翳也。
言掩翳日光使不明也。
【詩邶風】終風且曀。
又【集韻】乙兾切,音懿。
又一結切,音噎。
義□同。
曂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曂 【集韻】胡曠切,音擴。
曂,明貌。
柦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柦 【類篇】徒旱切,音但。
木器,如,無足。
曃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曃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他代切,音態。
暖曃,不明貌。
【楚辭遠遊】旹曖曃其曭莽兮。
【註】日月晻黮而無光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徒戴切【正韻】度耐切,□音代。
義同。
曄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曄 【廣韻】【韻會】筠輒切【集韻】域輒切,□音饁。
【說文】作□,光也。
【玉篇】震電貌。
【後漢張衡傳】列缺曄其照夜。
【註】曄,光也。
又【前漢敘傳】世祖曄曄。
【註】曄曄,盛貌也。
又【博雅】曄,明也。
又【廣韻】爲立切【集韻】域及切,□音煜。
義同。
又□、□。
曑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曑 【唐韻】【廣韻】所今切【集韻】疏簪切,□音森。
【說文】商星也。
或省作□。
【九經字樣】曑,隷省作□。
與參不同。
今經典相承,多用參。
曒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曒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吉了切,音繳。
【玉篇】明也。
同暞。
【五經文字】皦,玉石之白者,皎月皎字,《詩風》通用之。
○按今《詩》本及《釋文》多從日,傳寫之誤。
又【集韻】下老切,音晧。
義同。
暞字原從□作。
又□。
曓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曓 【唐韻】薄報切。
【說文】疾有所趨也。
【玉篇】猶耗也,猝也。
今作暴。
曔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曔 【廣韻】渠敬切【集韻】渠映切,□音競。
【玉篇】明也。
【類篇】乾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居慶切,音敬。
義同。
曕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曕 【集韻】以瞻切,音豔。
【玉篇】曬也。
曖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曖 【五音集韻】烏代切,音愛。
【玉篇】晻曖,暗貌。
又【易豐卦】豐其蔀。
【註】蔀,覆曖鄣光明之物也。
【後漢申屠蟠傳】甘是堙曖。
【註】曖猶翳也。
又【晏子春秋】星之昭昭,不如月之曖曖。
【屈原離騷】時曖曖其將罷兮。
【註】曖曖,昏昧貌。
又【韻補】葉許旣切【王延壽魯靈光殿賦】排金扉而北入,霄靄靄而晻曖。
曗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曗 【篇海】同曄。
○按卽曄字之譌。
曙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曙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常恕切,音署。
【說文】曉也。
【玉篇】東方明也。
【類篇】旦也。
【淮南子天文訓】日入于虞淵之汜,曙於蒙谷之浦。
【註】曙,明也。
【管子形勢篇】曙戒勿怠。
【楚辭遠遊】魂□而至曙。
曚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曚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謨蓬切【正韻】莫紅切,□音蒙。
曚曨,日未明。
又【廣韻】莫孔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母總切,□音蠓。
義同。
曛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曛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許雲切,音熏。
日入餘光。
【玉篇】黃昏時。
【謝靈運晚出西射堂詩】夕曛嵐氣隂。
曜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曜 〔古文〕□□【廣韻】弋照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弋笑切,□音燿。
日光也。
【釋名】光明照耀也。
【詩檜風】日出有曜。
【前漢韋□成傳】光曜晻而不宣。
【玉篇】亦作燿。
曝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曝 【廣韻】蒲木切【集韻】步木切,□音僕。
俗暴字。
【顏氏家訓】暴曬字與暴疾字相似,唯下少異,後人輒加旁日耳。
【寅集下】【弋字部】【廣韻】古俄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居何切,□音歌。
【廣雅】,,杙也。
【韻會】,杙也。
所以繫舟。
【集韻】或省作□。
亦作牁。
通作柯。
又【正字通】□,卽牂柯。
郡名。
【前漢地理志】牂柯郡。
【註】師古曰:牂柯,繫船杙也。
【華陽國志】楚頃襄王時,遣莊蹻伐夜郞,軍至且蘭,椓□於岸而步戰。
旣滅夜郞,以且蘭有椓□牂柯處,乃改其名爲牂柯。
考證:〔【前漢地理志】牂柯郡。
【註】師古曰,牂柯,繫□杙也。
〕謹照原文□改船。
迗 【補遺】【酉集】【辵字部】 迗 【篇海類編】五和切,音譌。
迗逇也。
義未詳。
曟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曟 【唐韻】植鄰切【集韻】丞眞切,□音辰。
【說文】房星,爲民田時者。
或省作晨。
詳晨字註。
【玉篇】亦作辰。
曠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曠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苦謗切,音壙。
【說文】明也。
【後漢竇融傳】則曠若發曚。
【註】曠,明也。
又【書臯陶謨】無曠庶官。
【傳】曠,空也。
【前漢賈山傳】曠日十年。
【註】師古曰:曠,空也,廢也。
【劉楨贈五官中郞將詩】彌曠十餘旬。
【註】《倉頡篇》曰:曠,疎曠也。
又【博雅】曠,遠也。
曠曠,大也。
【篇海】久也,豁也。
【廣韻】又姓。
曣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曣 【正字通】同。
【史記封禪書】至中山曣。
【前漢武帝紀】作晏。
又【博雅】曣,煗也。
柉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柉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符鹹切,音凡。
【玉篇】木皮,可爲索。
又【集韻】蒲瞻切,音然。
義同。
曤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曤 【玉篇】呼郭切,音擴。
明也。
曥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曥 【玉篇】力魚切,音驢。
【篇海】日色。
又日照也。
曦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曦 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虛宜切,音羲。
【玉篇】日色也。
【類篇】赫曦,日光。
或省作。
亦作爔。
曧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曧 【篇海】以中切,音融。
日正也。
【篇海類編】以中切,音融。
日正也。
曨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曨 【唐韻】盧紅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盧東切,□音籠。
【說文】曈曨也。
【類篇】曈曨,日出。
又【廣韻】【正韻】力董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魯孔切,□音。
義同。
曩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曩 【唐韻】奴朗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乃朗切,□襄上聲。
【說文】曏也。
【爾雅釋言】曩,曏也。
【疏】在今而道旣往,或曰曩,或曰曏。
【左傳襄二十四年】曩者志入而已。
【晉語】曩而言戲乎。
【楚辭九章】猶有曩之態也。
又【爾雅釋詁】曩,久也。
曪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曪 【集韻】朗可切,音□。
□曪,日無光。
○按《字彙》附十八畫,非。
今改正。
【醜集下】【女字部】【六書統】古文姍字。
註詳五畫。
杹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杹 【唐韻】呼霸切【集韻】火跨切,□音化。
木名。
【本草綱目】木芙蓉,一名杹木。
皮可爲索。
曫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曫 【廣韻】落官切【集韻】盧丸切,□音鸞。
【說文】日旦昏時。
又【集韻】謨還切,音蠻。
又郞甸切,音練。
義□同。
曬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曬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所寄切,音躧。
【說文】暴也。
【前漢中山靖王傳】臣聞白日曬光,幽隱皆照。
【註】師古曰:曬,暴也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所賣切,音□。
【玉篇】暴乾物也。
亦作。
又【集韻】所嫁切,音嗄。
義同。
又抽知切,音摛。
舒也。
曭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曭 【廣韻】他朗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坦朗切【正韻】他曩切,□音儻。
日不明也。
【楚辭遠遊】峕曖曃其曭莽兮。
【補註】曭,日不明也。
曮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曮 【五音集韻】五犯切,音儼。
【玉篇】日行。
【類篇】日躔謂之曮。
【淮南子要略】所以使人不妄沒於勢利,不誘惑於事態,有符曮晲。
曯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曯 【韻會】朱欲切,音燭。
照也。
【沈亞之上冢宰書】戎鏡包陽,當日而曯之,則能延燧興火。
或作爥。
通作燭。
曰 【辰集上】【曰字部】 曰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王伐切,音越。
【說文】詞也。
從口乙聲。
亦象口氣出也。
【註】徐鍇曰:今試言曰,則口開而氣出也。
【玉篇】語端也。
【廣韻】於也,之也。
【增韻】謂也,稱也。
【書堯典】曰若稽古帝堯曰放勳。
○按《古文尙書》曰若作粵若,曰放勳作曰,蓋訓爲語端者與粵通,訓爲詞者則如字耳。
曱 【補遺】【辰集】【曰字部】 曱 【字彙補】烏謔切,音押。
【字學指南】取物也。
與甲字不同。
曲 【辰集上】【曰字部】 曲 【廣韻】丘玉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區玉切,□音。
【說文】象器受物之形。
【易繫辭】曲成萬物而不遺。
【疏】屈曲委細。
【書洪範】木曰曲直。
【傳】木可以揉曲直。
又【詩秦風】亂我心曲。
【傳】心曲,委曲也。
【禮曲禮釋文】曲禮,委曲說禮之事。
又【禮中庸】其次緻曲。
【註】曲,猶小小之事。
【朱註】一偏也。
又【說文】或說蠶簿。
【禮月令】具曲植籧筐。
【註】所以養蠶器也。
曲,簿也。
【前漢周勃傳】以織簿曲爲生。
【註】葦簿爲曲也。
又樂曲。
【宋玉對楚王問】是其曲彌高,其和彌寡。
又姓。
【史記蒙恬傳】禦史曲宮。
又【集韻】顆羽切,音踽。
地名。
【史記曹相國世家】軍於曲遇。
又【陳丞相世家】更以陳平爲曲逆侯。
又【韻補】葉區聿切。
【劉植魯都賦】巖險迴隔,峻巘隱曲。
猛獸深潛,介禽□匿。
曳 【辰集上】【曰字部】 曳 【唐韻】餘制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以制切,□音跇。
【說文】臾曳也。
【易睽卦】見輿曳,其牛掣。
【詩唐風】子有衣裳,弗曳弗婁。
【儀禮士相見禮】執玉者則唯舒武,舉前曳踵。
又河名。
【類篇】西戎有河名曳咥。
【說文】作曳。
曳字從臼作。
更 【辰集上】【曰字部】 更 【玉篇】今作更。
【集韻】隷作更。
○按更字,諸韻書□作字重文。
《正字通》雲俗字,非。
曶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曶 【韻會】昒書作曶。
【前漢司馬相如傳】曶□闇昧,得耀乎光明。
【註】曶□,早朝也。
◎按與曰部字不同。
從曰,與忽同。
此從日。
《字彙》雲同忽,非是。
曷 【辰集上】【曰字部】 曷 【唐韻】胡葛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何葛切,□音褐。
【說文】何也。
【易損卦】曷之用。
【註】曷,辭也。
曷之用,言何用豐爲也。
【五經文字】作曷者譌。
又【爾雅釋詁】曷,止也。
又【玉篇】逐也,盍也。
又【集韻】許葛切,音□。
相恐怯也。
又阿葛切,音遏。
逮也。
又丘葛切,音喝。
與同。
又與蠍同。
【史記蔡澤傳】先生曷鼻巨肩。
【註】索隱曰:曷鼻,謂鼻如蠍蟲也。
曷字從匂,不從匃作。
書 【辰集上】【曰字部】 書 【廣韻】傷魚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商居切,□音舒。
【說文】作□,著也。
從聿從者。
隷省作書。
【易繫辭】上古結繩而治,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。
【註】書契,所以決斷萬事也。
【周禮地官大司徒】六藝:禮、樂、射、禦、書、數。
【註】書,六書之品。
又【地官保氏】乃敎之六藝,五曰六書。
【註】六書:象形、會意、轉注、處事、假借、諧聲。
【許愼說文序】黃帝之史倉頡初造書契,依類象形,故謂之文,其後形聲相益,卽謂之字。
著於竹帛謂之書。
書者,如也。
又書有六體。
【前漢藝文志】六體者,古文、奇字、篆書、隷書、繆篆、蟲書。
又【說文】書有八體:一曰大篆,二曰小篆,三曰刻符,四曰蟲書,五曰摹印,六曰署書,七曰殳書,八曰隷書。
又【尙書序疏】諸經史因物立名,物有本形,形從事著,聖賢闡敎,事顯於言,言愜羣心,書而示法,旣書有法,因號曰書。
故百氏六經總曰書也。
【史記禮書註】書者,五經六籍總名也。
【釋名】書,庶也。
紀庶物也。
又【詩小雅】畏此□書。
【傳】□書,戒命也。
【疏】古者無紙,有事書之於□,故曰□書。
又【周禮天官司書註】主計會之簿書。
又【左傳昭六年】鄭人鑄□書。
【註】鑄□書於鼎。
又【左傳昭六年】叔向使詒子產書。
○按卽書牘也。
又【前漢董仲舒傳】對亡應書者。
【註】書,謂詔書也。
又官名。
【前漢成帝紀】初置尙書,員五人。
又【百官公卿表】中書謁者。
曹 【辰集上】【曰字部】 曹 【唐韻】昨牢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財勞切,□音漕。
【說文】作□。
獄之兩□也。
在廷東,從。
治事者,從曰。
【註】徐鍇曰:以言詞治獄也,故從曰。
【前漢成帝紀註】尙書四人爲四曹,成帝置五人,有三公曹,主斷獄事。
【後漢百官志】世祖分六曹。
又【詩大雅】乃造其曹。
【傳】曹,羣也。
【朱傳】羣牧之處也。
又【史記平準書】分曹循行郡國。
【註】曹,輩也。
又【楚辭招魂】分曹並進。
【註】曹,偶也。
又國名。
【詩曹風譜】周武王封弟叔振鐸於曹,今濟隂定陶是也。
又姓。
【姓氏急就篇】周武王封曹叔振鐸,後以國爲氏。
又【韻補】葉徂侯切。
【楚辭招隱士】禽獸駭兮亡其曹,王孫兮歸來,山中不可以久留。
又葉木何切。
【蘇轍嚴顏詩】斫頭除死子無怒,我豈畏死如兒曹。
匹夫受戮或不避,所重壯氣吞黃河。
【五經文字】□,經典相承,隷省作曹。
《石經》作曺。
考證:〔【說文】作□。
獄之兩□也。
在廷東,從,治事者。
〕謹照原文於治事者下增從曰二字。
曼 【辰集上】【曰字部】 曼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無販切,音萬。
【說文】作曼。
引也。
從又冒聲。
【玉篇】長也。
【詩魯頌】孔曼且碩。
【傳】曼,長也。
【箋】脩也,廣也。
又【前漢司馬相如傳】鄭女曼姬。
【註】曼者,言其色理曼澤也。
【楚辭天問】平脅曼膚。
【註】曼,輕細也。
又【前漢司馬遷傳】曼辭以自解。
【註】如淳曰:曼,美也。
又【莊子馬蹄篇】馬知介倪闉扼鷙曼詭銜竊轡。
【註】曼,突也,言曲頸於扼以抵突也。
又【揚子法言】周之人多行,秦之人多病。
行有之也,病曼之也。
【註】曼,無也。
又姓。
【前漢五行志】曼滿。
【註】鄭大夫。
又【廣韻】母官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謨官切,□音瞞。
【博雅】曼曼,長也。
【屈原離騷】路曼曼其修遠兮。
【註】曼,或作漫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莫半切,音幔。
曼衍,無極也。
【莊子寓言篇】因以曼衍,所以窮年。
又【集韻】母伴切,音滿。
曼漶,不分別貌。
又與蠻同。
【公羊傳昭十六年】楚子誘戎曼子殺之。
【釋文】曼音蠻。
二傳作戎蠻。
又【正韻】微夫切,音無。
《揚子》聖人曼雲。
註:曼音無。
○按《法言重黎篇》曼訓無,不音無。
又【韻補】葉無沿切。
【楚辭大招】嫮目宜笑,蛾眉曼隻。
容則秀雅,稚朱顏隻。
魂兮歸來,靜以安隻。
顏,倪堅切。
安,於虔切。
曾 【辰集上】【曰字部】 曾 【唐韻】昨稜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徂稜切,□音層。
【說文】詞之舒也。
從八從曰□聲。
【九經字樣】曾從□。
□,古文窻字。
下從曰,上從八,象氣之分散也。
經典相承,隷省作曾。
【詩大雅】曾莫惠我師。
【論語】曾是以爲孝乎。
【孟子】爾何曾比予於是。
又【廣韻】經也。
【增韻】嘗也。
【韻會】乃也,則也。
又與層通。
【後漢張衡傳】登閬風之曾城兮。
【文選】作層城。
又【廣韻】作滕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咨騰切,□音增。
【書武成】惟有道曾孫周王發。
【爾雅釋親】王父之考爲曾祖,孫之子爲曾孫。
【註】曾,猶重也。
又【左傳襄十八年】曾臣彪將率諸侯以討焉。
【註】曾臣,猶末臣。
【疏】曾祖曾孫者,曾爲重義。
諸侯之於天子,無所可重。
曾臣猶末臣,謙□之意耳。
又【楚辭九歌】翾飛兮翠曾。
【註】曾,舉也。
又與橧同。
【禮禮運】夏則居橧巢。
【釋文】橧,本又作曾。
又與增同。
【孟子】曾益其所不能。
【孫奭音義】曾當讀作增。
又姓。
【姓氏急就篇】曾氏出於鄫,姒姓,莒滅鄫,子孫在魯者別爲曾氏。
【孫奕示兒編】曾字除人姓及曾孫外,今學者皆作層字音讀。
然經史□無音,止當音增。
【韻會】今詳曾字有音者,合從本音。
餘無音者從層音,亦通。
替 【辰集上】【曰字部】 替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他計切,音剃。
【說文】作暜。
廢一偏下也。
【註】徐鉉曰:今俗作替,非是。
【爾雅釋言】替,廢也。
【疏】替謂廢己也。
【書旅獒】無替厥服。
【傳】無廢其職。
【詩小雅】子子孫孫,勿替引之。
【傳】替,廢也。
又【爾雅釋詁】待也。
又止也。
又【爾雅釋言】滅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他結切,音鐵。
弛也。
【潘嶽西征賦】隨政隆替。
【註】替,音鐵。
又【韻補】葉才淫切。
【屈原離騷】長太息以掩涕兮,哀民生之多艱。
餘雖好修姱以羈鞿兮,謇朝誶而夕替。
艱音勤。
最 【辰集上】【曰字部】 最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祖外切,音醉。
【說文】犯而取也。
又【玉篇】聚也。
【公羊傳隱元年】會,猶最也。
【註】最,聚也。
最之爲言聚,今聚民曰投最。
又【廣韻】極也。
【史記周勃世家】攻槐裡好畤最。
【註】於將率之中功爲最。
【後漢崔寔傳】常爲邊最。
【註】最爲第一。
又【史記周勃世家】定上谷十一縣,右北平十六縣,遼西、遼東二十九縣,漁陽二十二縣,最。
【註】索隱曰:最,都凡也,謂總舉其攻戰克獲之數也。
又【前漢敘傳】猶無益於殿最。
【註】殿,負也。
最,善也。
【後漢百官志】卽奏其殿最,而行賞罰。
【註】課第長吏不稱職者爲殿,其有治能者爲最。
又【小爾雅】最,叢也。
又要也。
【玉篇】齊也。
又【集韻】徂外切,音蕞。
又取外切,音襊。
義□同。
又【集韻】粗括切。
撮,或作最。
【說文】本從冃,俗從曰。
朁 【辰集上】【曰字部】 朁 【集韻】七感切,音慘。
【說文】曾也。
《詩》曰:朁不畏明。
【註】徐鉉曰:今俗有昝字,蓋朁之譌。
○按《詩大雅》今作憯不畏明,與《說文》異。
又【玉篇】朁,發語辭也。
又【集韻】慈鹽切,音螹。
於朁,縣名也。
○按今作潛。
又【集韻】子念切,音譖。
與僭同。
假也。
又【集韻】參古作朁。
註詳厶部九畫。
會 【辰集上】【曰字部】 會 〔古文〕□□□□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黃外切,音繪。
合也。
【易乾卦】亨者,嘉之會也。
【疏】使物嘉美之會聚。
【書禹貢】灉沮會同。
【疏】謂二水會合而同。
又【洪範】會其有極。
【疏】會,謂集會。
【禮樂記】竹聲濫,濫以立會,會以聚衆。
又【周禮天官大宰】大朝覲會同。
又【春官大宗伯】時見曰會。
又【禮檀弓】周人作會,而民始疑。
【註】會,謂盟也。
【左傳昭三年】有事而會,不協而盟。
又【左傳宣七年】凡師出與謀曰及,不與謀曰會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古外切,音儈。
與繪通。
【書益稷】日月星辰,山龍華蟲作會。
【傳】會,五采也。
【釋文】馬、鄭作繪。
又【詩衞風】會弁如星。
【箋】會,謂弁中之縫也。
【釋文】會,《說文》作。
【周禮夏官弁師】王之皮弁會五采。
【註】會,作。
鄭司農雲:謂以五采束髮也。
士喪禮曰:檜用組,乃笄。
檜,讀與同,書之異耳。
又【周禮天官小宰】聽出入以要會。
【註】謂計最之簿書,月計曰要,歲計曰會。
又【天官司會註】會,大計也。
又【周禮夏官職方氏】東南曰揚州,其山鎭曰會稽。
【註】會稽,在山隂。
又姓。
【姓氏急就篇】漢武陽令會栩。
又【集韻】古活切,音括。
會撮項椎也。
又【集韻】戸栝切,音活。
【莊子人閒世】會撮指天。
向秀讀。
又【韻補】今聲濁,葉泰。
古聲淸,葉祭。
【卻正釋譏】三方鼎峙,九有未乂。
聖賢拯救之秋,列士樹功之會。
考證:〔【春官大宗伯】時見而會。
〕謹照原文而會改曰會。
〔【集韻】古活切,音括。
撮項椎也。
〕謹照原文撮上增會字。
朄 【辰集上】【曰字部】 朄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羊進切,音引。
【說文】擊小鼓,引樂聲。
從申柬聲。
【玉篇】小鼓在大鼓上,擊之以引樂也。
【周禮春官大師】令奏鼓朄。
【註】鄭司農,先擊小鼓,乃擊大鼓,小鼓爲大鼓先引,故曰朄。
康成謂:鼓朄,猶言擊朄。
又【春官小師】小樂事鼓朄。
【註】朄,小鼓名。
又與田同。
【詩周頌】應田縣鼓。
【箋】田,當作朄。
朄,小鼓,在大鼓旁,應鞞之屬也。
聲轉字誤,變而爲田。
○按《正字通》入九畫,非。
今改正。
朅 【辰集上】【曰字部】 朅 【廣韻】丘謁切【集韻】丘傑切,□音揭。
【說文】去也。
從去曷聲。
【前漢司馬相如傳】回車朅來兮。
【楚辭九辯】車旣駕兮朅而歸。
又【集韻】丘竭切,音訖。
【詩衞風】庶士有朅。
【傳】朅,武壯貌。
朇 【辰集上】【曰字部】 朇 【集韻】頻彌切,音陴。
【說文】益也。
從會卑聲。
月 【辰集上】【月字部】 月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魚厥切,音軏。
【說文】闕也。
太隂之精。
【釋名】月,缺也,滿則缺也。
【易繫辭】隂陽之義配日月。
【禮祭義】月生於西。
【公羊傳莊二十五年註】月者,土地之精。
【史記天官書註】月者,隂精之宗。
【淮南子天文訓】水氣之精者爲月。
又【書堯典】以閏月定四時成歲。
【傳】一歲十二月,月三十日,三歲則置閏焉。
又【洪範】二曰月。
【傳】所以紀一月。
【疏】從朔至晦,大月三十日,小月二十九日。
【禮禮運】月以爲量。
【註】天之運行,每三十日爲一月。
又姓。
金月彥明首建孔子廟,明洪武中有月輝、月文憲。
又外國名。
【前漢霍去病傳】遂臻小月氏。
又【韻補】葉危睡切。
【曹植七啓】世有聖宰,翼帝霸世。
同量乾坤,等曜日月。
又葉魚橘切。
【黃庭經】洞房靈象鬥日月,父曰泥丸母雌一,三光煥照入子室。
【類篇】唐武後作囝。
【正字通】肉字偏旁之文本作肉。
石經改作月,中二畫連左右,與日月之月異。
今俗作月以別之。
月中從冫,不從二作。
有 【辰集上】【月字部】 有 〔古文〕【唐韻】雲久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雲九切,□音友。
【說文】不宜有也。
《春秋傳》曰:日月有食之。
從月又聲。
【九經字樣】有,從月。
從冃,譌。
又【玉篇】不無也。
【易大有疏】能大所有。
又【繫辭】富有之謂大業。
又【詩商頌】奄有九有。
【傳】九有,九州也。
又【左傳桓三年】有年。
【註】五穀皆熟書有年。
又【玉篇】果也,得也,取也,質也,寀也。
又姓。
【論語】有子。
【註】孔子弟子有若。
又【集韻】尤救切。
與又通。
【書堯典】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。
【詩邶風】不日有曀。
【註】有,又也。
又【韻補】葉羽軌切。
【前漢敘傳】文豔用寡,子虛烏有。
寄言淫麗,託風終始。
又葉演女切。
【徐幹齊都賦】主人盛饗,期盡所有。
三酒旣醇,五齊惟醹。
朋 【辰集上】【月字部】 朋 【唐韻】步崩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蒲登切,□音鵬。
【易坤卦】西南得朋。
【註】與坤同道者也。
【疏】凡言朋者,非惟人爲其黨,性行相同,亦爲其黨。
【書洛誥】孺子其朋。
【傳】少子愼其朋黨。
又【易兌卦】君子以朋友講習。
【疏】同門曰朋。
【周禮地官大司徒】聮朋友。
【註】同師曰朋。
又【書益稷】朋淫于家。
【傳】朋,羣也。
又【易損卦】或益之十朋之龜。
【詩小雅】錫我百朋。
【傳】五貝爲朋。
【前漢食貨志】元龜岠冉,長尺二寸,直二千一百六十,爲大貝十朋。
【註】蘇林曰:兩貝爲朋,朋直二百一十六,元龜十朋,故二千一百六十也。
又兩尊曰朋。
【詩豳風】朋酒斯饗。
又姓。
【奇姓通】宋有朋水、朋山。
又【韻補】葉蒲蒙切。
【劉楨魯都賦】時謝節移,和族綏宗。
招歡合好,肅戒友朋。
又葉蒲光切。
【陳琳大荒賦】王父皤焉白首兮,坐淸零之爽堂。
塊獨處而無疇兮,願揖子以爲朋。
○按《說文》古鳳字,註:□,古文鳳。
象形。
鳳飛,羣鳥從以萬數,故以爲朋黨字。
朌 【辰集上】【月字部】 朌 【集韻】逋還切,音班。
頒通作朌。
【儀禮聘禮】朌肉及廋車。
【註】朌,猶賦也。
【禮王制】名山大澤不以朌。
【註】朌,讀爲班。
服 【辰集上】【月字部】 服 〔古文〕□□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房六切,音伏。
【說文】作□。
用也。
一曰車右騎所以舟旋。
從舟□聲。
【五經文字】《石經》變舟作月。
【易繫辭】服牛乗馬。
【疏】服用其牛。
【詩鄭風】兩服上襄。
【箋】兩服,中央夾轅者。
【疏】馬在內兩服者,馬之上駕也。
又【廣韻】衣服。
【易訟卦】以訟受服。
【書舜典】車服以庸。
又懾服也。
【易豫卦】□罰淸而民服。
【書舜典】四罪而天下鹹服。
【疏】天下皆服從之。
又五服。
【書益稷】弼成五服。
【傳】侯甸綏要荒服也,服五百裡。
又【周官】六服羣辟。
【疏】周禮九服。
此惟言六服者,夷、鎭、蕃三服在九州之外,故惟舉六服。
【周禮夏官職方氏】乃辨九服之邦國。
○按侯、甸、男、采、衞、蠻、夷、鎭、蕃,九服也。
又行也。
【書說命】旨哉說乃言惟服。
【傳】美其所言,皆可服行。
又【管子權修篇】上身服以先之。
【註】服,行也。
又職也。
【書旅獒】無替厥服。
【傳】使無廢其職。
又思也。
【詩周南】寤寐思服。
【傳】服,思之也。
【莊子田子方】吾服女也甚忘。
【註】服者,思存之謂也。
又治也。
【詩周南】服之無斁。
【箋】服,整也。
乃能整治之,無厭倦。
又盛矢器也。
【詩小雅】象弭魚服。
【箋】矢服也。
○按《周禮夏官司弓矢》作箙。
鄭註雲:盛矢器也。
又事也。
【詩大雅】昭哉嗣服。
【傳】服,事也。
又習也。
【前漢鼂錯傳】服其水土。
【註】服,習也。
又姓。
【後漢服虔傳】服虔,字子愼,河南滎陽人也。
又鳥名。
【史記賈誼傳】楚人命鴞曰服。
【註】異物志有山鴞,體有文色,土俗因形命之曰服,不能遠飛,行不出域。
又【廣韻】蒲北切【集韻】鼻墨切【正韻】步墨切,□音僕。
匐,或作服。
【禮檀弓】扶服救之。
【釋文】又作匍匐。
又【儀禮士冠禮】祝曰:令月吉日,始加元服,棄爾幼志,順爾成德。
【韻補】服,葉鼻墨切。
又【集韻】扶缶切,音負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車人】牝服二柯。
【註】牝服,長八尺,謂較也。
鄭司農雲:牝服,謂車箱。
服讀曰負。
又【集韻】弼角切,音雹。
啼呼也。
枍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枍 【唐韻】於計切【集韻】壹計切,□音翳。
【玉篇】枍栺,宮名。
【類篇】木名。
楊愼曰:如五柞長陽之類,用木爲宮名也。
【關中記】建章宮有枍栺殿。
【班固西都賦】洞枍栺與天梁。
○按韻書皆音於計切,《正字通》作希字讀,非。
考證:〔【唐韻】於計切,【集韻】壹計切,□音意。
〕謹按枍在霽韻,意在寘韻,枍意不同音。
今據廣韻集韻意改翳。
傑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傑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渠列切,音桀。
【玉篇】人名。
梁四公子,其一傑。
【五代史】周世宗鎭澶淵,辟魏傑爲司法軍。
俗借作豪傑傑字。
朏 【辰集上】【月字部】 朏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【正韻】敷尾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妃尾切,□音斐。
【說文】月未盛之明。
【書召誥】惟丙午朏。
【傳】朏明,月三日明生之名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滂佩切,音配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普沒切,音馞。
又【集韻】普罪切,音琣。
義□同。
又【玉篇】普骨切。
【淮南子天文訓】日登于扶桑,爰始將行,是爲朏明。
【註】朏明,將明也。
音窟。
朐 【辰集上】【月字部】 朐 【字彙】其俱切,音衢。
車軛也。
從月,與從肉者不同。
【左傳昭二十六年】繇朐汰輈。
【註】朐,車軛。
【釋文】朐,其俱反。
本又作軥。
朓 【辰集上】【月字部】 朓 【唐韻】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土了切,音眺。
【說文】晦而月見西方謂之朓。
【前漢五行志註】孟康曰:朓者,月行疾在日前,故早見。
又服虔曰:朓,相覜也。
日晦食爲朓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他彫切,音祧。
又【集韻】他弔切,音糶。
義□同。
又【廣韻】醜召切【集韻】醜照切,□音哨。
祭也。
又【集韻】徒了切,音窕。
月側也。
朔 【辰集上】【月字部】 朔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所角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色角切,□音槊。
【說文】月一日始蘇也。
【白虎通】朔之言蘇也。
明消更生,故言朔。
【書舜典】正月上日。
【傳】上日,朔日也。
【疏】月之始日謂之朔日。
【周禮春官大史】頒告朔于邦國。
【註】天子頒朔於諸侯,諸侯藏之祖廟。
至朔朝於廟,告而受行之也。
【禮玉藻】聽朔於南門之外。
又【儀禮大射禮】朔鼙。
【註】朔,始也。
又【禮禮運】皆從其朔。
【註】朔,亦初也。
又【玉篇】北方也。
【書堯典】宅朔方曰幽都。
【傳】北稱朔。
【疏】朔,北方也。
舍人曰:朔,盡也。
北方萬物盡,故言朔也。
朕 【辰集上】【月字部】 朕 〔古文〕□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直稔切【正韻】呈稔切,□音。
【說文】我也。
【爾雅釋詁】朕,我也。
【註】古者貴賤皆自稱朕。
【疏】《大禹謨》雲:帝曰朕宅帝位,禹曰朕德罔克。
屈原亦雲:朕皇考曰伯庸。
秦始皇二十六年定爲至尊之稱,漢因不改,以迄於今。
又【莊子應帝王註】朕,兆也。
【淮南子俶眞訓】欲與物,接而未成兆朕。
【註】兆朕,形怪也。
又【韻會】丈忍切,音紖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函人】眡其朕,欲其直也。
【註】謂革制。
朖 【辰集上】【月字部】 朖 【唐韻】盧黨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裡黨切,□郞上聲。
【說文】明也。
【佩□集】郞本字。
朗 【辰集上】【月字部】 朗 〔古文〕□脼【集韻】同朖。
【詩大雅】高朗令終。
【傳】朗,明也。
又姓。
【廣韻】出姓苑。
又【韻補】葉盧當切。
【王逸九思】昊天兮淸涼,□氣兮高朗。
北風兮潦冽,草木兮蒼黃。
朘 【辰集上】【月字部】 朘 【篇海】子全切,音鐫。
縮也。
縮朒爲朘。
不從肉。
【前漢董仲舒傳】民日削月朘。
【註】孟康曰:朘音揎,謂轉褰踧也。
椤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欏 【廣韻】魯何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良何切,□音羅。
【玉篇】檖木也。
【唐韻】桫欏木,出崑崙山。
【格物要論】欏木出湖廣及南安謂之倭羅,又謂之草欏。
又【博雅】欏,落籬也。
又【集韻】郞佐切,羅去聲。
義同。
又【唐韻】來可切,音。
裂也。
朦 【辰集上】【月字部】 朦 【廣韻】【正韻】莫紅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謨蓬切,□音蒙。
【說文】月朦朧也。
【類篇】朦朧,月將入也。
【正字通】與肉部朦別。
朧 【辰集上】【月字部】 朧 【廣韻】盧紅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盧東切,□音籠。
【說文】朦朧也。
又【類篇】朣朧,月初出。
詳朣字註。
木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木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莫蔔切,音沐。
【說文】冒也。
冒地而生,東方之行。
從屮,下象其根。
【徐鍇曰】屮者,木始申坼也,萬物皆始於微,故木從屮。
【白虎通】木之爲言觸也。
【玉篇】燧人氏鑽出火也。
【書洪範】五行:一曰水、二曰火、三曰木、四曰金、五曰土。
【易說卦傳】□爲木。
【疏】木可以揉曲直,卽□順之謂也。
【禮月令】某日立春,盛德在木。
【疏】春則爲生,天之生育,盛德在於木位。
又八音之一。
【周禮春官太師】金石土革絲木匏竹。
【註】木,柷敔也。
又質樸。
【論語】剛毅木訥近仁。
又木彊,不和柔貌。
【前漢周勃傳】勃爲人木彊敦厚。
又析木,星次。
【爾雅釋天】析木謂之津。
又姓。
【統譜】漢木仁,晉木華。
又百濟八姓,一曰木氏。
又複姓,端木。
又葉末各切,音莫。
【馬融廣成頌】隂慝害作,百卉畢落。
林衡戒田,焚林柞木。
【韻會】從丨。
丨,古本切。
非從亅。
亅,其月切。
未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未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類篇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無沸切,音味。
【說文】未,味也。
六月,百果滋味已具,五行木老於未,象木重枝葉之形。
【爾雅釋天】太歲在未曰協洽。
【禮月令註】季夏者,鬥建未之辰也。
又【前漢律歷志】昧薆於未。
【釋名】未,昧也。
日中則昃,向幽昧也。
又【玉篇】未猶不也,未有不,卽有也。
又未央,複姓。
見【李淳風乙巳占】。
末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末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莫撥切【韻會】莫曷切【正韻】莫葛切,□瞞入聲。
【說文】木上曰末。
從木,一在其上,謂木杪也。
【禮曲禮】獻杖者執。
末【玉篇】端也,顚也,盡也。
【廣韻】無也,弱也,遠也。
又終也。
【書立政】我則末惟成德之彥。
又勿也。
【禮文王世子】命膳宰曰:末有原。
又薄也。
【左傳昭十四年】三數叔魚之惡,不爲末減。
又四肢曰末。
【左傳昭元年】風淫末疾。
又商賈曰末。
【史記秦琅邪頌】上農除末,黔首是富。
又太末,縣名。
【前漢地理志】屬會稽郡。
又且末,國名。
見【前漢西域傳】。
又山名。
【山海經】末山多赤金。
又姓。
【統譜】秣陵之後改爲末氏。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莫狄切,音覓。
【荀子禮論篇】絲末。
【註】與幦同。
又葉莫結切,音蔑。
【屈原九歌】桂櫂兮蘭枻,□冰兮積雪。
采薛荔兮水中,搴芙蓉兮木末。
又葉沒各切,音莫。
【蘇轍偶作詩】重門閉不開,鳴鳥相呼樂。
晨暉轉簾影,微風響秋末。
考證:〔且末,國名。
見【前漢西域傳】。
〕謹照原文且改且。
本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本 〔古文〕楍□【唐韻】【正韻】布忖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補衮切,□奔上聲。
【說文】木下曰本。
從木,一在其下,草木之根柢也。
【左傳昭元年】木水之有本原。
【班固西都賦】元元本本,殫見洽聞。
又【玉篇】始也。
又【廣韻】舊也,下也。
【禮禮器】反本修古,不忘其初。
【爾雅釋器疏】柢本也,凡物之本,必在底下。
又【左傳註】豫爲後地曰張本。
又【曲禮】韭曰豐本,菖蒲根曰昌本。
又【集韻】【類篇】□逋昆切。
同奔。
喻德宣譽曰本走。
又葉方典切,音匾。
【班婕妤擣素賦】調非常律,聲無定本。
或連躍而更投,或暫舒而常斂。
考證:〔【曲禮註】韭曰豐本。
〕謹按韭曰豐本係經文,非註文,謹省註字。
劄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劄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側八切,音紮。
【說文】牒也。
【徐曰】牒亦木牘也。
【爾雅釋器疏】古未有紙,載文於□,謂之□劄。
【中庸方策註】□、劄、牒、畢,同物而異名。
劄,木□之薄小者也。
【釋名】劄,櫛也。
編之如櫛齒相比也。
【前漢司馬相如傳】請爲天子遊獵之賦,上令尚書給筆劄。
又甲葉也。
【左傳成十六年】養由基蹲甲而射之,徹七劄焉。
又夭死爲劄。
【左傳昭四年】民不夭劄。
又【釋名】撥水之櫂曰劄,形似劄也。
又【集韻】一黠切,音軋。
報也。
又葉側瑟切,音櫛。
【古詩十九首】客從遠方來,遺我一書劄。
上言長相思,下言久離別。
【正譌】俗作紮,非。
考證:〔【左傳成十六年】養由基蹲甲而射之,穿七劄焉。
〕謹照原文穿改徹。
〔【左傳昭二年】民不夭劄。
〕謹照原文二年改四年。
朮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朮 【唐韻】食聿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食律切,□音術。
【說文】秫或省禾,稷之黏者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直律切,讀若秩。
【說文】□或省草,山薊。
【爾雅釋草】朮,山薊。
楊,枹薊。
【疏】生平地者名薊,生山中者名朮。
【本草陶弘景別錄】朮有兩種,白朮甜而少膏,赤朮苦而多膏。
《爾雅》楊,枹薊,卽白朮也。
○按《說文》分收禾、草二部,今誤入。
《說文》秫,朮,秫或省禾。
術 【申集下】【行字部】 術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食律切,音秫。
【廣韻】技術也。
【人物志】思通造化,策謀奇妙,是爲術家。
又心術。
【漢書註】師古曰:述,道徑也,心之所由也。
【禮樂記】心術形焉。
又道也。
【晏子雜下篇】言有文章,術有條理。
又業也。
【禮儒行】營道同術。
又【說文】邑中道也。
【管子度地篇】百家爲裡,裡十爲術,術十爲州。
【左思蜀都賦】亦有甲第,當衢向術。
又【博雅】迹也。
又與述通。
【禮祭義】結諸心,形諸色,而術省之。
【註】術當爲述。
又與沭通。
【史記建元以來侯者年表】術陽侯建德。
【索隱曰】在下邳。
又【集韻】徐醉切,音燧。
六鄕之外地。
一曰道也,通作遂。
【禮學記】術有序。
【註】術當爲遂。
【周禮地官】萬二千五百家爲遂。
考證:〔【史記建元侯年表】術陽侯建德。
〕謹照原書改史記建元以來侯者年表。
朱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朱 "【唐韻】章俱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鐘輸切【正韻】專於切,□音珠。
【說文】赤心木,松柏之屬。
從木,一在其中。
一者記其心。
徐曰:木之爲物,含陽於內,南方之火所自藏也。
又【山海西荒經】蓋山之國有樹,赤皮,名朱木。
又朱赤,深纁也。
【詩豳風】我朱孔陽。
【註】謂朱色光明也,寄位於南方。
又朱儒,短小之稱。
【左傳襄四年】臧武仲敗於邾。
國人誦之曰:朱儒,朱儒,使我敗於邾。
或作侏儒。
又姓。
【統譜】顓頊之後封邾,後爲楚滅,子孫去邑爲朱。
又望出吳郡。
又【集韻】慵朱切,音殊。
朱提,縣名。
【前漢地理志】屬犍爲郡。
考證:〔國人歌之曰,朱儒朱儒,使我敗於邾。
〕謹照左傳原文歌改誦。
" 樸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樸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匹角切,音璞。
【說文】木皮也。
【徐曰】藥有厚樸,一名厚皮,木皮也。
【本草別錄】其樹名榛,其子名逐折。
又與樸同。
【史記文帝紀】示敦樸爲天下先。
又【戰國策】範雎曰:鄭人謂玉未理者樸,周人謂未臘者樸。
又【博雅】樸,大也,猝也,離也。
又【正韻】匹各切。
又【集韻】匹□切,音踣。
義□同。
又【玉篇】普木切,音撲。
本也。
又【集韻】披尤切,音。
夷姓。
【魏志】建安二十年,巴夷王樸胡舉巴夷來附。
又葉蒲沃切,音僕。
【陳琳瑪瑙勒賦】太上去華尚素樸兮,所貴在人匪金玉兮。
考證:〔【本草別錄】一名逐折。
又名樹名榛。
〕謹照原文改其樹名榛,其子名逐折。
(樸)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匹角切,音璞。
【說文】作檏。
木素也。
【徐曰】土曰壞,木曰檏。
【書梓材】旣勤樸斲,惟其塗丹臒。
又凡器未成者,皆謂之樸。
【爾雅釋器】木謂之剫,玉謂之雕。
【郭註】皆治樸之名。
又質也。
【禮郊特牲】素車之乘,尊其樸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博木切,音蔔。
【詩大雅】芃芃棫樸。
【傳】樸,枹木。
【箋】白桵相樸屬而生者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】察車之道,欲其樸屬而微至。
【註】樸屬,猶附著堅固也。
又【集韻】普木切,音撲。
【張衡東京賦】遵節儉,尚素樸。
思仲尼之克己,履老氏之常足。
又堅木也。
又【集韻】步木切,音僕。
木密也。
又【廣韻】薄胡切,音蒲。
樸□,縣名。
【前漢地理志】屬武威郡。
又【唐韻】普故切,音舖。
【淮南子精神訓】明白太素,無爲復樸。
梊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梊 【廣韻】作摕。
都計切,音帝。
撮取也。
又【字彙】徒結切,音疊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大計切,音悌。
亦作□。
兩手急持人也。
朵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朵 〔古文〕【唐韻】丁果切【集韻】都果切,□音埵。
【說文】樹木垂朵朵也。
【集韻】本作朶。
亦作。
又動也。
【易頤卦】觀我朶頤。
又花朶也。
【杜甫趨新津北橋樓詩】白花檐外朵,靑柳檻前梢。
又【宋儀衞志】殿之東西曰朵殿。
又鹵簿用骨朵,以骨飾之,或範金爲之。
【輟耕錄】骨朵,讀若脈都。
又【雞肋編】以手捉物謂之朵,以手引小兒亦謂之朵。
(朶)同朵。
朸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朸 【唐韻】林直切,音力。
【說文】木之理也。
又【類篇】屋隅也。
【詩大雅】如矢斯棘。
【韓詩】作斯朸。
又縣名。
【前漢地理志】屬平原郡。
又【說文】盧則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歷德切,□音勒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竭憶切,音殛。
又渠巾切,音勤。
又【漢書音義】渠力切,音極。
□漢侯國名。
朹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朹 【說文】古簋字。
註詳竹部十一畫。
又【唐韻】巨鳩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渠尤切,□音求。
木名。
【爾雅釋木】朹檕梅。
【註】朹樹狀似梅,子如指頭,色赤似小柰,可食。
【本草補遺】朹子、山樝一物也。
又【方言】朹,仇也。
謂怨仇也。
【註】巨救切,音舊。
考證:〔【爾雅釋木】朹檕梅。
【註】朹樹狀似梅,子大如指。
〕謹照原文大如指改如指頭。
機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機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居履切【正韻】居裡切,□音幾。
【說文】木名。
【山海經】單狐之山多機木。
【郭註】狀如楡,可燒以糞田。
又與幾通。
【易渙卦】渙奔其機。
【註】承物者也。
【家語】仰視榱桷,俯察機筵。
【註】機作幾。
又【集韻】居狋切【韻會】居宜切,□音饑。
亦木名也。
又【類篇】牛吠切,音刵。
椹也。
(機)【唐韻】【韻會】居衣切【集韻】居希切,□音幾。
【說文】主發謂之機。
【書太甲】若虞機張,往省括于度則釋。
【尚書大傳】捕獸機檻陷。
【大學】其機如此。
【註】發動所由。
【疏】關機也。
動於近,成於遠。
又星名。
【博雅】鬥星三爲機。
【通卦驗】遂皇始出,握機矩,法北鬥七星,而立七政。
又【集韻】織具謂之機杼,機以轉軸,杼以持緯。
又氣運之變化曰機。
【莊子天運篇】意者有機,緘而不得已耶。
【至樂篇】萬物皆出於機,皆入於機。
又機械,巧術也。
【莊子天地篇】有機械者,必有機事。
有機事者,必有機心。
又天機,天眞也。
【莊子大宗師篇】嗜慾深者天機淺。
又【韻會】要也,會也,密也。
【書臯陶謨】一日二日萬幾。
【疏】作機。
又木名。
【山海經】單狐之山多機木。
【郭註】機,去聲。
【正韻】作堅溪切,音雞,非。
朻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朻 【唐韻】渠幽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渠尤切,□音虯。
【說文】木下曲。
【爾雅釋木】木下句曰朻,上句曰喬。
又【集韻】居虬切【正韻】居尤切,□音糾。
【說文】高木也。
下句曰樛,高木曰朻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吉酉切,音九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吉了切,音皎。
木也。
【爾雅釋木】朻者聊。
【正字通】與樛同。
朽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朽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許久切,休上聲。
木腐也。
【詩周頌】荼蓼朽止。
【左傳襄三十一年】恐燥濕之不時而朽蠹,以重敝邑之罪。
又與殠同。
臭也。
【列子周□王篇】饗香以爲朽。
【仲尼篇】鼻將塞者,先覺焦朽。
又葉喜語切,音許。
【陳琳大荒賦】廓寥寂而無人兮,雖獨存兮何補。
追邃古之遐跡兮,惟德音兮爲不朽。
又葉許救切,音齅。
【李賀感諷詩】淒涼梔子落,山舋泣淸漏。
下有張仲蔚,披書案將朽。
齅字原從二鼻,作鼻鼻。
考證:〔【左傳僖三十三年】恐燥濕之不時而朽蠹,以重敝邑之罪。
〕謹照原文改襄三十一年。
朾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朾 【唐韻】宅耕切【集韻】【類篇】【正韻】除耕切,□音橙。
【說文】橦也。
【類篇】楔也。
又【爾雅釋蟲】蠪朾螘。
【郭註】赤駁蚍蜉。
又【集韻】唐丁切,音庭。
又當經切,音丁。
又除更切,橙去聲。
義□同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湯丁切,音汀。
虛朾,宋地。
【左傳成十八年】孟獻子會於虛朾。
《釋文》他丁反。
又【集韻】癡貞切,音檉。
義同。
又【唐韻】中莖切,讀若爭。
與丁同。
伐木聲。
又【五音集韻】都冷切。
擊也。
又【類篇】都挺切,音頂。
棓也。
考證:〔【左傳成十八年】孟獻子會於虛朾。
【杜註】朾,音汀。
〕謹照原文改釋文他丁反。
朿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朿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七賜切,音刺。
【說文】木芒也。
徐鍇曰:草木之朿。
茦、莿二文,音義□同。
○按《說文》朿自爲部,棗、棘字從之,今誤入。
殺 【辰集下】【殳字部】 殺 〔古文〕□□□□□□□【唐韻】所八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山戛切,□音煞。
【說文】戮也。
【周禮春官】內史掌王之八柄之法,以詔王治。
五曰殺。
【疏】太宰有誅無殺。
此有殺無誅者,誅與殺相因,見爲過不止,則殺之也。
又【秋官】掌戮,掌斬殺賊諜而搏之。
【註】斬以鈇鉞,殺以刀刃。
又【爾雅釋詁】殺,克也。
【郭註】隱元年公羊傳曰:克之者何,殺之也。
又獲也。
【禮王制】天子殺,則下大綏。
諸侯殺,則下小綏。
大夫殺,則止佐車。
【註】殺,獲也。
又同死。
【孟子】兇年不能殺。
又忘也。
【莊子大宗師】殺生者不死。
【註】李軌雲:殺,猶亡也。
亡生者不死也。
崔雲:除其營生爲殺生。
又薙草曰殺。
【禮月令】利以殺草。
又霜殺物曰殺。
【春秋僖三十三年】隕霜不殺草。
【左傳桓五年】始殺而嘗。
又以火炙簡爲殺靑。
【後漢吳佑傳】欲殺靑□,以寫經書。
【註】殺靑者,以火炙□令汗,取其靑,易書,復不蠹,謂之殺靑。
亦爲汗靑,義見【劉向別錄】。
又矢名。
【周禮夏官司弓矢】殺矢、鍭矢,用諸近射田獵。
【註】殺矢,言中則死。
又【考工記】冶氏爲殺矢,刃長寸,圍寸,鋌十之。
又刷也。
【釋名】摩挲猶抹殺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桑葛切,音薩。
散貌。
【史記倉公傳】望之殺然黃。
【註】徐廣曰:殺,蘇葛反。
正義曰:蘇亥反。
又掃滅之也。
【前漢谷永傳】未殺災異。
又騷殺,下垂貌。
【張衡東京賦】飛流蘇之騷殺。
又【集韻】私列切,音薛。
與□同。
蹩□,旋行貌。
【莊子馬蹄篇】蹩躠爲仁。
向崔本作弊殺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所界切,音鎩。
降也,減削也。
【周禮秋官象胥】國新殺禮,兇荒殺禮。
【禮大傳】五世而緦殺同姓也。
又【禮器】禮不同,不豐不殺。
又【正韻】所賣切,音曬。
義同。
又毛羽敝曰殺。
【詩豳風予羽譙譙傳】譙譙,殺也。
又【周禮天官瘍醫】劀殺之劑。
【註】殺謂以藥食其惡肉。
又噍殺,音也。
【禮樂記】其哀心感者,其聲噍以殺。
【註】噍則竭而無澤,殺則減而不隆。
又剪縫也。
【論語】非帷裳,必殺之。
亦作□。
又韜屍之具,上曰質,下曰殺。
【儀禮士喪禮】殺,掩足。
又疾也。
【白居易半開花詩】西日憑輕照,東風莫殺吹。
【自註】殺,去聲。
【正字通】今樂府家有元殺、旁殺之別,元人傳奇《白鶴子》一殺、二殺卽其遺聲也。
俗讀生殺之殺,非。
【集韻】或作閷煞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所例切,音。
亦降也。
又【集韻】式吏切,音試。
同弑。
【前漢高帝紀】項羽放殺其主。
【註】殺,當作弑。
又【班固西都賦】掎僄狡,猛噬,脫角挫脰,徒搏獨殺。
【註】殺,亦葉式吏切。
又葉色櫛切,音瑟。
【梁肅兵箴】傳美幹戈,易載以律。
古之睿知,神武不殺。
又葉式列切,音設。
【束皙近遊賦】繫複襦以禦冬,脅汗衫以當熱。
帽引四角之縫,裙爲數條之殺。
殺,一作□。
考證:〔【後漢吳佑傳】欲殺靑□,以寫經書。
【註】殺靑者,以火炙□令汗,取其靑,易書,後不蠹,謂之殺靑。
〕謹照原文後改復。
雜 【戌集中】【隹字部】 雜 【廣韻】徂合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昨合切,□音。
【說文】五彩相合也。
【玉篇】糅也。
【易坤卦】夫□黃者,天地之雜也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】畫繢之事雜五色。
又【禮玉藻雜帶註】雜,猶飾也,卽上之韠也。
又【玉篇】同也。
【廣韻】集也。
【易繫辭】雜物撰德。
【疏】言
或作檘。
【司馬相如上林賦】華楓枰櫨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皮命切,音病。
【說文】作枰。
枰字從□作。
考證:〔【逸雅釋牀】枰,平也。
以闆作其體平正也。
〕謹按枰平也二語出釋名。
今照原書將逸雅釋牀四字改爲釋名。
〔【揚子方言】投博謂之枰。
〕謹照原文投博上增所以二字。
枱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枱 【廣韻】弋之切【集韻】盈之切,□音移。
【說文】耒端木也。
【博雅】柄也。
【類篇】柌、□□同枱。
又【集韻】詳茲切,音詞。
又【五音集韻】象齒切,音似。
義□同。
【正字通】或作鈶。
木柄,金首。
從木從金,義通。
泇 【巳集上】【水字部】 泇 【集韻】居牙切,音嘉。
【玉篇】水也。
一曰水名。
暠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暠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古老切,音藁。
明白貌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下老切,音晧。
與皓同。
【玉篇】白也。
【前漢司馬相如傳】暠然白首。
暡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暡 【集韻】鄔孔切,翁上聲。
暡曚,日未明。
【玉篇】天氣不明也。
暢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暢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醜亮切,音唱。
通暢。
又達也。
【易坤卦】美在其中而暢於四支。
【疏】有美在中,必通暢於外。
【尙書序】約文申義,敷暢厥旨。
又【禮月令】命之曰暢月。
【註】暢,充也。
又【類篇】長也。
又琴曲。
【風俗通】命其曲曰暢。
暢者,言其道之美暢。
又姓。
【陳留風俗傳】暢氏出齊。
唐有暢當。
【集韻】通作鬯。
曘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曘 【玉篇】日朱切,音殊。
日色。
暤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暤 【唐韻】胡老切,號上聲。
【說文】晧旰也。
【玉篇】作暭。
暨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暨 〔古文〕□□【唐韻】居豙切【集韻】居氣切,□音旣。
【說文】日頗見也。
又【爾雅釋詁】暨,與也。
【書堯典】汝羲暨和。
【傳】與也。
又【禹貢】朔南暨。
【疏】皆與聞天子威聲文敎。
【公羊傳隱元年】會及暨皆與也。
又【禮玉藻】戎容暨暨。
【註】果毅貌也。
又【爾雅釋訓】暨,不及也。
又【玉篇】至也。
又【集韻】諸暨,縣名,在越。
又【集韻】其旣切,音禨。
義同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居乙切,音訖。
姓也。
吳有尙書暨豔。
又戟乙切,音疙。
已也。
又【集韻】古文屆字。
註詳屍部五畫。
暩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暩 【篇海】音桂。
光也。
暪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暪 【集韻】母本切,門上聲。
【玉篇】暗也。
暫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暫 【唐韻】藏濫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昨濫切,□音鏨。
【說文】不久也。
【類篇】須臾也。
【書盤庚】暫遇姦宄。
【左傳僖三十三年】婦人暫而免諸國。
【註】暫,猶卒也。
【五經文字】暫作蹔,訛。
暭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暭 【廣韻】【正韻】胡老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下老切,□音浩。
晧旰也。
【莊子人閒世】暭天不宜。
○按卽《說文》暤字。
今相承作暭。
暮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暮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莫故切,音慕。
本作莫。
【說文】莫,日且冥也。
從日,在茻中。
【註】平野中望日將落,如在草茻中也。
【史記伍子胥傳】吾日暮塗遠。
【屈原離騷】恐美人之遲暮。
○按經典本皆作莫。
今或相承用暮字。
暯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暯 【集韻】末各切,音莫。
冥也。
暰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暰 【集韻】七恭切,音樅。
【玉篇】電光。
暱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暱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尼質切,音匿。
【說文】日近也。
【類篇】親也。
【詩小雅】無自暱焉。
【傳】暱,近也。
【左傳隱元年】不義不暱。
又【集韻】入質切,音日。
義同。
【說文】或從尼作昵。
暲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暲 【集韻】諸良切,音章。
日光上進也。
【玉篇】明也。
與章同。
暳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暳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呼惠切,音嘒。
【玉篇】衆星貌。
【類篇】小星謂之暳。
或不省,作。
○按《詩召南》今本作嘒。
《正韻牋》雲嘒同暳。
暴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暴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薄報切【正韻】蒲報切,□音菢。
【說文】晞也。
【書泰誓】敢行暴虐。
【傳】敢行酷暴,虐殺無辜。
又【禮王制】田不以禮,曰暴天物。
【疏】是暴害天之所生之物。
又【周禮秋官禁暴氏疏】禁民不得相陵暴。
又【詩邶風】終風且暴。
【傳】暴,疾也。
【疏】大風暴起也。
又【詩鄭風】裼暴虎。
【傳】空手以搏之。
又【荀子富國篇】暴暴如丘山。
【註】暴暴,卒起之貌。
又【史記項羽紀】何興之暴也。
【博雅】暴,猝也。
又【管子乗馬篇】方六裡命之曰暴,五暴命之曰部。
【又】十家而連,五連而暴。
又地名。
【左傳文八年】公子遂會雒戎,盟于暴。
【註】暴,鄭地。
又姓。
【前漢雋不疑傳】暴勝之爲直指使者。
又【廣韻】蒲木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步木切,□音僕。
日乾也。
俗作曝。
【小爾雅】暴,曬也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】《氏》晝暴諸日。
【孟子】一日暴之。
【荀子富國篇】聲名足以暴炙之。
又【孟子】暴之於民,而民受之。
【朱註】暴,顯也。
又【後漢竇融傳】皆近事暴著。
【註】暴,露也。
又【集韻】北角切,音剝。
【爾雅釋詁】毗劉,暴樂也。
【疏】木枝葉稀疎不均爲暴樂。
又白各切,音泊。
又備沃切,音雹。
義□同。
又弼角切,音雹。
藃暴,乾橈也。
又或作暴,墳起也。
又【韻補】葉蒲故切。
【易林】仁政不暴,鳳皇來戊。
四時順節,民安其處。
藃字原從蒿從攵作。
暵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暵 【唐韻】呼旱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許旱切,□音罕。
【說文】乾也。
《易》曰:燥萬物者,莫暵乎火。
○按《易繫辭》今作熯。
【博雅】曝也。
【玉篇】熱氣也。
【詩王風】暵其乾矣。
【傳】暵,菸貌。
【釋文】水濡而乾也。
【朱傳】暵,熯也。
又【廣韻】呼旰切,音漢。
義同。
【午集上】【玉字部】【川篇】音師。
玉名。
暶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暶 【集韻】旬宣切,音璿。
明也。
【玉篇】美貌。
炠 【巳集中】【火字部】 炠 【廣韻】胡甲切【集韻】轄甲切,□音狎。
【廣韻】火貌。
【集韻】火乾也。
又【廣韻】【五音集韻】□呼甲切,音呷。
義同。
暷 【備考】【辰集】【日字部】 暷 【字彙補】音傳。
日動也。
暸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暸 【集韻】憐蕭切,音聊。
明也。
暹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暹 【廣韻】息廉切【集韻】思廉切,□音銛。
日光升也。
暺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暺 【集韻】徒案切。
與同。
明也。
暻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暻 【廣韻】俱永切,音憬。
明也。
暽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暽 【集韻】離珍切,音鄰。
人名。
漢有俞閭侯暽。
暾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暾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他昆切,音燉。
日始出。
【楚辭九歌】暾將出兮東方。
【類篇】亦作旽。
又【韻補】葉它涓切。
【蘇轍吳山人詩】一去吳興十五年,一寸閒田曉日暾。
暿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暿 【集韻】與熹同。
炙也。
一曰熾也。
又許已切,音喜。
盛貌也,多熱也。
曀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曀 【唐韻】於計切【集韻】壹計切,□音翳。
【說文】隂而風也。
【爾雅釋天】隂而風曰曀。
【疏】雲風曀日光。
【釋名】曀,翳也。
言掩翳日光使不明也。
【詩邶風】終風且曀。
又【集韻】乙兾切,音懿。
又一結切,音噎。
義□同。
曂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曂 【集韻】胡曠切,音擴。
曂,明貌。
柦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柦 【類篇】徒旱切,音但。
木器,如,無足。
曃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曃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他代切,音態。
暖曃,不明貌。
【楚辭遠遊】旹曖曃其曭莽兮。
【註】日月晻黮而無光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徒戴切【正韻】度耐切,□音代。
義同。
曄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曄 【廣韻】【韻會】筠輒切【集韻】域輒切,□音饁。
【說文】作□,光也。
【玉篇】震電貌。
【後漢張衡傳】列缺曄其照夜。
【註】曄,光也。
又【前漢敘傳】世祖曄曄。
【註】曄曄,盛貌也。
又【博雅】曄,明也。
又【廣韻】爲立切【集韻】域及切,□音煜。
義同。
又□、□。
曑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曑 【唐韻】【廣韻】所今切【集韻】疏簪切,□音森。
【說文】商星也。
或省作□。
【九經字樣】曑,隷省作□。
與參不同。
今經典相承,多用參。
曒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曒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吉了切,音繳。
【玉篇】明也。
同暞。
【五經文字】皦,玉石之白者,皎月皎字,《詩風》通用之。
○按今《詩》本及《釋文》多從日,傳寫之誤。
又【集韻】下老切,音晧。
義同。
暞字原從□作。
又□。
曓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曓 【唐韻】薄報切。
【說文】疾有所趨也。
【玉篇】猶耗也,猝也。
今作暴。
曔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曔 【廣韻】渠敬切【集韻】渠映切,□音競。
【玉篇】明也。
【類篇】乾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居慶切,音敬。
義同。
曕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曕 【集韻】以瞻切,音豔。
【玉篇】曬也。
曖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曖 【五音集韻】烏代切,音愛。
【玉篇】晻曖,暗貌。
又【易豐卦】豐其蔀。
【註】蔀,覆曖鄣光明之物也。
【後漢申屠蟠傳】甘是堙曖。
【註】曖猶翳也。
又【晏子春秋】星之昭昭,不如月之曖曖。
【屈原離騷】時曖曖其將罷兮。
【註】曖曖,昏昧貌。
又【韻補】葉許旣切【王延壽魯靈光殿賦】排金扉而北入,霄靄靄而晻曖。
曗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曗 【篇海】同曄。
○按卽曄字之譌。
曙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曙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常恕切,音署。
【說文】曉也。
【玉篇】東方明也。
【類篇】旦也。
【淮南子天文訓】日入于虞淵之汜,曙於蒙谷之浦。
【註】曙,明也。
【管子形勢篇】曙戒勿怠。
【楚辭遠遊】魂□而至曙。
曚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曚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謨蓬切【正韻】莫紅切,□音蒙。
曚曨,日未明。
又【廣韻】莫孔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母總切,□音蠓。
義同。
曛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曛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許雲切,音熏。
日入餘光。
【玉篇】黃昏時。
【謝靈運晚出西射堂詩】夕曛嵐氣隂。
曜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曜 〔古文〕□□【廣韻】弋照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弋笑切,□音燿。
日光也。
【釋名】光明照耀也。
【詩檜風】日出有曜。
【前漢韋□成傳】光曜晻而不宣。
【玉篇】亦作燿。
曝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曝 【廣韻】蒲木切【集韻】步木切,□音僕。
俗暴字。
【顏氏家訓】暴曬字與暴疾字相似,唯下少異,後人輒加旁日耳。
【寅集下】【弋字部】【廣韻】古俄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居何切,□音歌。
【廣雅】,,杙也。
【韻會】,杙也。
所以繫舟。
【集韻】或省作□。
亦作牁。
通作柯。
又【正字通】□,卽牂柯。
郡名。
【前漢地理志】牂柯郡。
【註】師古曰:牂柯,繫船杙也。
【華陽國志】楚頃襄王時,遣莊蹻伐夜郞,軍至且蘭,椓□於岸而步戰。
旣滅夜郞,以且蘭有椓□牂柯處,乃改其名爲牂柯。
考證:〔【前漢地理志】牂柯郡。
【註】師古曰,牂柯,繫□杙也。
〕謹照原文□改船。
迗 【補遺】【酉集】【辵字部】 迗 【篇海類編】五和切,音譌。
迗逇也。
義未詳。
曟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曟 【唐韻】植鄰切【集韻】丞眞切,□音辰。
【說文】房星,爲民田時者。
或省作晨。
詳晨字註。
【玉篇】亦作辰。
曠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曠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苦謗切,音壙。
【說文】明也。
【後漢竇融傳】則曠若發曚。
【註】曠,明也。
又【書臯陶謨】無曠庶官。
【傳】曠,空也。
【前漢賈山傳】曠日十年。
【註】師古曰:曠,空也,廢也。
【劉楨贈五官中郞將詩】彌曠十餘旬。
【註】《倉頡篇》曰:曠,疎曠也。
又【博雅】曠,遠也。
曠曠,大也。
【篇海】久也,豁也。
【廣韻】又姓。
曣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曣 【正字通】同。
【史記封禪書】至中山曣。
【前漢武帝紀】作晏。
又【博雅】曣,煗也。
柉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柉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符鹹切,音凡。
【玉篇】木皮,可爲索。
又【集韻】蒲瞻切,音然。
義同。
曤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曤 【玉篇】呼郭切,音擴。
明也。
曥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曥 【玉篇】力魚切,音驢。
【篇海】日色。
又日照也。
曦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曦 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虛宜切,音羲。
【玉篇】日色也。
【類篇】赫曦,日光。
或省作。
亦作爔。
曧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曧 【篇海】以中切,音融。
日正也。
【篇海類編】以中切,音融。
日正也。
曨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曨 【唐韻】盧紅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盧東切,□音籠。
【說文】曈曨也。
【類篇】曈曨,日出。
又【廣韻】【正韻】力董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魯孔切,□音。
義同。
曩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曩 【唐韻】奴朗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乃朗切,□襄上聲。
【說文】曏也。
【爾雅釋言】曩,曏也。
【疏】在今而道旣往,或曰曩,或曰曏。
【左傳襄二十四年】曩者志入而已。
【晉語】曩而言戲乎。
【楚辭九章】猶有曩之態也。
又【爾雅釋詁】曩,久也。
曪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曪 【集韻】朗可切,音□。
□曪,日無光。
○按《字彙》附十八畫,非。
今改正。
【醜集下】【女字部】【六書統】古文姍字。
註詳五畫。
杹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杹 【唐韻】呼霸切【集韻】火跨切,□音化。
木名。
【本草綱目】木芙蓉,一名杹木。
皮可爲索。
曫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曫 【廣韻】落官切【集韻】盧丸切,□音鸞。
【說文】日旦昏時。
又【集韻】謨還切,音蠻。
又郞甸切,音練。
義□同。
曬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曬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所寄切,音躧。
【說文】暴也。
【前漢中山靖王傳】臣聞白日曬光,幽隱皆照。
【註】師古曰:曬,暴也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所賣切,音□。
【玉篇】暴乾物也。
亦作。
又【集韻】所嫁切,音嗄。
義同。
又抽知切,音摛。
舒也。
曭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曭 【廣韻】他朗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坦朗切【正韻】他曩切,□音儻。
日不明也。
【楚辭遠遊】峕曖曃其曭莽兮。
【補註】曭,日不明也。
曮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曮 【五音集韻】五犯切,音儼。
【玉篇】日行。
【類篇】日躔謂之曮。
【淮南子要略】所以使人不妄沒於勢利,不誘惑於事態,有符曮晲。
曯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曯 【韻會】朱欲切,音燭。
照也。
【沈亞之上冢宰書】戎鏡包陽,當日而曯之,則能延燧興火。
或作爥。
通作燭。
曰 【辰集上】【曰字部】 曰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王伐切,音越。
【說文】詞也。
從口乙聲。
亦象口氣出也。
【註】徐鍇曰:今試言曰,則口開而氣出也。
【玉篇】語端也。
【廣韻】於也,之也。
【增韻】謂也,稱也。
【書堯典】曰若稽古帝堯曰放勳。
○按《古文尙書》曰若作粵若,曰放勳作曰,蓋訓爲語端者與粵通,訓爲詞者則如字耳。
曱 【補遺】【辰集】【曰字部】 曱 【字彙補】烏謔切,音押。
【字學指南】取物也。
與甲字不同。
曲 【辰集上】【曰字部】 曲 【廣韻】丘玉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區玉切,□音。
【說文】象器受物之形。
【易繫辭】曲成萬物而不遺。
【疏】屈曲委細。
【書洪範】木曰曲直。
【傳】木可以揉曲直。
又【詩秦風】亂我心曲。
【傳】心曲,委曲也。
【禮曲禮釋文】曲禮,委曲說禮之事。
又【禮中庸】其次緻曲。
【註】曲,猶小小之事。
【朱註】一偏也。
又【說文】或說蠶簿。
【禮月令】具曲植籧筐。
【註】所以養蠶器也。
曲,簿也。
【前漢周勃傳】以織簿曲爲生。
【註】葦簿爲曲也。
又樂曲。
【宋玉對楚王問】是其曲彌高,其和彌寡。
又姓。
【史記蒙恬傳】禦史曲宮。
又【集韻】顆羽切,音踽。
地名。
【史記曹相國世家】軍於曲遇。
又【陳丞相世家】更以陳平爲曲逆侯。
又【韻補】葉區聿切。
【劉植魯都賦】巖險迴隔,峻巘隱曲。
猛獸深潛,介禽□匿。
曳 【辰集上】【曰字部】 曳 【唐韻】餘制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以制切,□音跇。
【說文】臾曳也。
【易睽卦】見輿曳,其牛掣。
【詩唐風】子有衣裳,弗曳弗婁。
【儀禮士相見禮】執玉者則唯舒武,舉前曳踵。
又河名。
【類篇】西戎有河名曳咥。
【說文】作曳。
曳字從臼作。
更 【辰集上】【曰字部】 更 【玉篇】今作更。
【集韻】隷作更。
○按更字,諸韻書□作字重文。
《正字通》雲俗字,非。
曶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曶 【韻會】昒書作曶。
【前漢司馬相如傳】曶□闇昧,得耀乎光明。
【註】曶□,早朝也。
◎按與曰部字不同。
從曰,與忽同。
此從日。
《字彙》雲同忽,非是。
曷 【辰集上】【曰字部】 曷 【唐韻】胡葛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何葛切,□音褐。
【說文】何也。
【易損卦】曷之用。
【註】曷,辭也。
曷之用,言何用豐爲也。
【五經文字】作曷者譌。
又【爾雅釋詁】曷,止也。
又【玉篇】逐也,盍也。
又【集韻】許葛切,音□。
相恐怯也。
又阿葛切,音遏。
逮也。
又丘葛切,音喝。
與同。
又與蠍同。
【史記蔡澤傳】先生曷鼻巨肩。
【註】索隱曰:曷鼻,謂鼻如蠍蟲也。
曷字從匂,不從匃作。
書 【辰集上】【曰字部】 書 【廣韻】傷魚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商居切,□音舒。
【說文】作□,著也。
從聿從者。
隷省作書。
【易繫辭】上古結繩而治,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。
【註】書契,所以決斷萬事也。
【周禮地官大司徒】六藝:禮、樂、射、禦、書、數。
【註】書,六書之品。
又【地官保氏】乃敎之六藝,五曰六書。
【註】六書:象形、會意、轉注、處事、假借、諧聲。
【許愼說文序】黃帝之史倉頡初造書契,依類象形,故謂之文,其後形聲相益,卽謂之字。
著於竹帛謂之書。
書者,如也。
又書有六體。
【前漢藝文志】六體者,古文、奇字、篆書、隷書、繆篆、蟲書。
又【說文】書有八體:一曰大篆,二曰小篆,三曰刻符,四曰蟲書,五曰摹印,六曰署書,七曰殳書,八曰隷書。
又【尙書序疏】諸經史因物立名,物有本形,形從事著,聖賢闡敎,事顯於言,言愜羣心,書而示法,旣書有法,因號曰書。
故百氏六經總曰書也。
【史記禮書註】書者,五經六籍總名也。
【釋名】書,庶也。
紀庶物也。
又【詩小雅】畏此□書。
【傳】□書,戒命也。
【疏】古者無紙,有事書之於□,故曰□書。
又【周禮天官司書註】主計會之簿書。
又【左傳昭六年】鄭人鑄□書。
【註】鑄□書於鼎。
又【左傳昭六年】叔向使詒子產書。
○按卽書牘也。
又【前漢董仲舒傳】對亡應書者。
【註】書,謂詔書也。
又官名。
【前漢成帝紀】初置尙書,員五人。
又【百官公卿表】中書謁者。
曹 【辰集上】【曰字部】 曹 【唐韻】昨牢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財勞切,□音漕。
【說文】作□。
獄之兩□也。
在廷東,從。
治事者,從曰。
【註】徐鍇曰:以言詞治獄也,故從曰。
【前漢成帝紀註】尙書四人爲四曹,成帝置五人,有三公曹,主斷獄事。
【後漢百官志】世祖分六曹。
又【詩大雅】乃造其曹。
【傳】曹,羣也。
【朱傳】羣牧之處也。
又【史記平準書】分曹循行郡國。
【註】曹,輩也。
又【楚辭招魂】分曹並進。
【註】曹,偶也。
又國名。
【詩曹風譜】周武王封弟叔振鐸於曹,今濟隂定陶是也。
又姓。
【姓氏急就篇】周武王封曹叔振鐸,後以國爲氏。
又【韻補】葉徂侯切。
【楚辭招隱士】禽獸駭兮亡其曹,王孫兮歸來,山中不可以久留。
又葉木何切。
【蘇轍嚴顏詩】斫頭除死子無怒,我豈畏死如兒曹。
匹夫受戮或不避,所重壯氣吞黃河。
【五經文字】□,經典相承,隷省作曹。
《石經》作曺。
考證:〔【說文】作□。
獄之兩□也。
在廷東,從,治事者。
〕謹照原文於治事者下增從曰二字。
曼 【辰集上】【曰字部】 曼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無販切,音萬。
【說文】作曼。
引也。
從又冒聲。
【玉篇】長也。
【詩魯頌】孔曼且碩。
【傳】曼,長也。
【箋】脩也,廣也。
又【前漢司馬相如傳】鄭女曼姬。
【註】曼者,言其色理曼澤也。
【楚辭天問】平脅曼膚。
【註】曼,輕細也。
又【前漢司馬遷傳】曼辭以自解。
【註】如淳曰:曼,美也。
又【莊子馬蹄篇】馬知介倪闉扼鷙曼詭銜竊轡。
【註】曼,突也,言曲頸於扼以抵突也。
又【揚子法言】周之人多行,秦之人多病。
行有之也,病曼之也。
【註】曼,無也。
又姓。
【前漢五行志】曼滿。
【註】鄭大夫。
又【廣韻】母官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謨官切,□音瞞。
【博雅】曼曼,長也。
【屈原離騷】路曼曼其修遠兮。
【註】曼,或作漫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莫半切,音幔。
曼衍,無極也。
【莊子寓言篇】因以曼衍,所以窮年。
又【集韻】母伴切,音滿。
曼漶,不分別貌。
又與蠻同。
【公羊傳昭十六年】楚子誘戎曼子殺之。
【釋文】曼音蠻。
二傳作戎蠻。
又【正韻】微夫切,音無。
《揚子》聖人曼雲。
註:曼音無。
○按《法言重黎篇》曼訓無,不音無。
又【韻補】葉無沿切。
【楚辭大招】嫮目宜笑,蛾眉曼隻。
容則秀雅,稚朱顏隻。
魂兮歸來,靜以安隻。
顏,倪堅切。
安,於虔切。
曾 【辰集上】【曰字部】 曾 【唐韻】昨稜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徂稜切,□音層。
【說文】詞之舒也。
從八從曰□聲。
【九經字樣】曾從□。
□,古文窻字。
下從曰,上從八,象氣之分散也。
經典相承,隷省作曾。
【詩大雅】曾莫惠我師。
【論語】曾是以爲孝乎。
【孟子】爾何曾比予於是。
又【廣韻】經也。
【增韻】嘗也。
【韻會】乃也,則也。
又與層通。
【後漢張衡傳】登閬風之曾城兮。
【文選】作層城。
又【廣韻】作滕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咨騰切,□音增。
【書武成】惟有道曾孫周王發。
【爾雅釋親】王父之考爲曾祖,孫之子爲曾孫。
【註】曾,猶重也。
又【左傳襄十八年】曾臣彪將率諸侯以討焉。
【註】曾臣,猶末臣。
【疏】曾祖曾孫者,曾爲重義。
諸侯之於天子,無所可重。
曾臣猶末臣,謙□之意耳。
又【楚辭九歌】翾飛兮翠曾。
【註】曾,舉也。
又與橧同。
【禮禮運】夏則居橧巢。
【釋文】橧,本又作曾。
又與增同。
【孟子】曾益其所不能。
【孫奭音義】曾當讀作增。
又姓。
【姓氏急就篇】曾氏出於鄫,姒姓,莒滅鄫,子孫在魯者別爲曾氏。
【孫奕示兒編】曾字除人姓及曾孫外,今學者皆作層字音讀。
然經史□無音,止當音增。
【韻會】今詳曾字有音者,合從本音。
餘無音者從層音,亦通。
替 【辰集上】【曰字部】 替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他計切,音剃。
【說文】作暜。
廢一偏下也。
【註】徐鉉曰:今俗作替,非是。
【爾雅釋言】替,廢也。
【疏】替謂廢己也。
【書旅獒】無替厥服。
【傳】無廢其職。
【詩小雅】子子孫孫,勿替引之。
【傳】替,廢也。
又【爾雅釋詁】待也。
又止也。
又【爾雅釋言】滅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他結切,音鐵。
弛也。
【潘嶽西征賦】隨政隆替。
【註】替,音鐵。
又【韻補】葉才淫切。
【屈原離騷】長太息以掩涕兮,哀民生之多艱。
餘雖好修姱以羈鞿兮,謇朝誶而夕替。
艱音勤。
最 【辰集上】【曰字部】 最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祖外切,音醉。
【說文】犯而取也。
又【玉篇】聚也。
【公羊傳隱元年】會,猶最也。
【註】最,聚也。
最之爲言聚,今聚民曰投最。
又【廣韻】極也。
【史記周勃世家】攻槐裡好畤最。
【註】於將率之中功爲最。
【後漢崔寔傳】常爲邊最。
【註】最爲第一。
又【史記周勃世家】定上谷十一縣,右北平十六縣,遼西、遼東二十九縣,漁陽二十二縣,最。
【註】索隱曰:最,都凡也,謂總舉其攻戰克獲之數也。
又【前漢敘傳】猶無益於殿最。
【註】殿,負也。
最,善也。
【後漢百官志】卽奏其殿最,而行賞罰。
【註】課第長吏不稱職者爲殿,其有治能者爲最。
又【小爾雅】最,叢也。
又要也。
【玉篇】齊也。
又【集韻】徂外切,音蕞。
又取外切,音襊。
義□同。
又【集韻】粗括切。
撮,或作最。
【說文】本從冃,俗從曰。
朁 【辰集上】【曰字部】 朁 【集韻】七感切,音慘。
【說文】曾也。
《詩》曰:朁不畏明。
【註】徐鉉曰:今俗有昝字,蓋朁之譌。
○按《詩大雅》今作憯不畏明,與《說文》異。
又【玉篇】朁,發語辭也。
又【集韻】慈鹽切,音螹。
於朁,縣名也。
○按今作潛。
又【集韻】子念切,音譖。
與僭同。
假也。
又【集韻】參古作朁。
註詳厶部九畫。
會 【辰集上】【曰字部】 會 〔古文〕□□□□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黃外切,音繪。
合也。
【易乾卦】亨者,嘉之會也。
【疏】使物嘉美之會聚。
【書禹貢】灉沮會同。
【疏】謂二水會合而同。
又【洪範】會其有極。
【疏】會,謂集會。
【禮樂記】竹聲濫,濫以立會,會以聚衆。
又【周禮天官大宰】大朝覲會同。
又【春官大宗伯】時見曰會。
又【禮檀弓】周人作會,而民始疑。
【註】會,謂盟也。
【左傳昭三年】有事而會,不協而盟。
又【左傳宣七年】凡師出與謀曰及,不與謀曰會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古外切,音儈。
與繪通。
【書益稷】日月星辰,山龍華蟲作會。
【傳】會,五采也。
【釋文】馬、鄭作繪。
又【詩衞風】會弁如星。
【箋】會,謂弁中之縫也。
【釋文】會,《說文》作。
【周禮夏官弁師】王之皮弁會五采。
【註】會,作。
鄭司農雲:謂以五采束髮也。
士喪禮曰:檜用組,乃笄。
檜,讀與同,書之異耳。
又【周禮天官小宰】聽出入以要會。
【註】謂計最之簿書,月計曰要,歲計曰會。
又【天官司會註】會,大計也。
又【周禮夏官職方氏】東南曰揚州,其山鎭曰會稽。
【註】會稽,在山隂。
又姓。
【姓氏急就篇】漢武陽令會栩。
又【集韻】古活切,音括。
會撮項椎也。
又【集韻】戸栝切,音活。
【莊子人閒世】會撮指天。
向秀讀。
又【韻補】今聲濁,葉泰。
古聲淸,葉祭。
【卻正釋譏】三方鼎峙,九有未乂。
聖賢拯救之秋,列士樹功之會。
考證:〔【春官大宗伯】時見而會。
〕謹照原文而會改曰會。
〔【集韻】古活切,音括。
撮項椎也。
〕謹照原文撮上增會字。
朄 【辰集上】【曰字部】 朄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羊進切,音引。
【說文】擊小鼓,引樂聲。
從申柬聲。
【玉篇】小鼓在大鼓上,擊之以引樂也。
【周禮春官大師】令奏鼓朄。
【註】鄭司農,先擊小鼓,乃擊大鼓,小鼓爲大鼓先引,故曰朄。
康成謂:鼓朄,猶言擊朄。
又【春官小師】小樂事鼓朄。
【註】朄,小鼓名。
又與田同。
【詩周頌】應田縣鼓。
【箋】田,當作朄。
朄,小鼓,在大鼓旁,應鞞之屬也。
聲轉字誤,變而爲田。
○按《正字通》入九畫,非。
今改正。
朅 【辰集上】【曰字部】 朅 【廣韻】丘謁切【集韻】丘傑切,□音揭。
【說文】去也。
從去曷聲。
【前漢司馬相如傳】回車朅來兮。
【楚辭九辯】車旣駕兮朅而歸。
又【集韻】丘竭切,音訖。
【詩衞風】庶士有朅。
【傳】朅,武壯貌。
朇 【辰集上】【曰字部】 朇 【集韻】頻彌切,音陴。
【說文】益也。
從會卑聲。
月 【辰集上】【月字部】 月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魚厥切,音軏。
【說文】闕也。
太隂之精。
【釋名】月,缺也,滿則缺也。
【易繫辭】隂陽之義配日月。
【禮祭義】月生於西。
【公羊傳莊二十五年註】月者,土地之精。
【史記天官書註】月者,隂精之宗。
【淮南子天文訓】水氣之精者爲月。
又【書堯典】以閏月定四時成歲。
【傳】一歲十二月,月三十日,三歲則置閏焉。
又【洪範】二曰月。
【傳】所以紀一月。
【疏】從朔至晦,大月三十日,小月二十九日。
【禮禮運】月以爲量。
【註】天之運行,每三十日爲一月。
又姓。
金月彥明首建孔子廟,明洪武中有月輝、月文憲。
又外國名。
【前漢霍去病傳】遂臻小月氏。
又【韻補】葉危睡切。
【曹植七啓】世有聖宰,翼帝霸世。
同量乾坤,等曜日月。
又葉魚橘切。
【黃庭經】洞房靈象鬥日月,父曰泥丸母雌一,三光煥照入子室。
【類篇】唐武後作囝。
【正字通】肉字偏旁之文本作肉。
石經改作月,中二畫連左右,與日月之月異。
今俗作月以別之。
月中從冫,不從二作。
有 【辰集上】【月字部】 有 〔古文〕【唐韻】雲久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雲九切,□音友。
【說文】不宜有也。
《春秋傳》曰:日月有食之。
從月又聲。
【九經字樣】有,從月。
從冃,譌。
又【玉篇】不無也。
【易大有疏】能大所有。
又【繫辭】富有之謂大業。
又【詩商頌】奄有九有。
【傳】九有,九州也。
又【左傳桓三年】有年。
【註】五穀皆熟書有年。
又【玉篇】果也,得也,取也,質也,寀也。
又姓。
【論語】有子。
【註】孔子弟子有若。
又【集韻】尤救切。
與又通。
【書堯典】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。
【詩邶風】不日有曀。
【註】有,又也。
又【韻補】葉羽軌切。
【前漢敘傳】文豔用寡,子虛烏有。
寄言淫麗,託風終始。
又葉演女切。
【徐幹齊都賦】主人盛饗,期盡所有。
三酒旣醇,五齊惟醹。
朋 【辰集上】【月字部】 朋 【唐韻】步崩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蒲登切,□音鵬。
【易坤卦】西南得朋。
【註】與坤同道者也。
【疏】凡言朋者,非惟人爲其黨,性行相同,亦爲其黨。
【書洛誥】孺子其朋。
【傳】少子愼其朋黨。
又【易兌卦】君子以朋友講習。
【疏】同門曰朋。
【周禮地官大司徒】聮朋友。
【註】同師曰朋。
又【書益稷】朋淫于家。
【傳】朋,羣也。
又【易損卦】或益之十朋之龜。
【詩小雅】錫我百朋。
【傳】五貝爲朋。
【前漢食貨志】元龜岠冉,長尺二寸,直二千一百六十,爲大貝十朋。
【註】蘇林曰:兩貝爲朋,朋直二百一十六,元龜十朋,故二千一百六十也。
又兩尊曰朋。
【詩豳風】朋酒斯饗。
又姓。
【奇姓通】宋有朋水、朋山。
又【韻補】葉蒲蒙切。
【劉楨魯都賦】時謝節移,和族綏宗。
招歡合好,肅戒友朋。
又葉蒲光切。
【陳琳大荒賦】王父皤焉白首兮,坐淸零之爽堂。
塊獨處而無疇兮,願揖子以爲朋。
○按《說文》古鳳字,註:□,古文鳳。
象形。
鳳飛,羣鳥從以萬數,故以爲朋黨字。
朌 【辰集上】【月字部】 朌 【集韻】逋還切,音班。
頒通作朌。
【儀禮聘禮】朌肉及廋車。
【註】朌,猶賦也。
【禮王制】名山大澤不以朌。
【註】朌,讀爲班。
服 【辰集上】【月字部】 服 〔古文〕□□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房六切,音伏。
【說文】作□。
用也。
一曰車右騎所以舟旋。
從舟□聲。
【五經文字】《石經》變舟作月。
【易繫辭】服牛乗馬。
【疏】服用其牛。
【詩鄭風】兩服上襄。
【箋】兩服,中央夾轅者。
【疏】馬在內兩服者,馬之上駕也。
又【廣韻】衣服。
【易訟卦】以訟受服。
【書舜典】車服以庸。
又懾服也。
【易豫卦】□罰淸而民服。
【書舜典】四罪而天下鹹服。
【疏】天下皆服從之。
又五服。
【書益稷】弼成五服。
【傳】侯甸綏要荒服也,服五百裡。
又【周官】六服羣辟。
【疏】周禮九服。
此惟言六服者,夷、鎭、蕃三服在九州之外,故惟舉六服。
【周禮夏官職方氏】乃辨九服之邦國。
○按侯、甸、男、采、衞、蠻、夷、鎭、蕃,九服也。
又行也。
【書說命】旨哉說乃言惟服。
【傳】美其所言,皆可服行。
又【管子權修篇】上身服以先之。
【註】服,行也。
又職也。
【書旅獒】無替厥服。
【傳】使無廢其職。
又思也。
【詩周南】寤寐思服。
【傳】服,思之也。
【莊子田子方】吾服女也甚忘。
【註】服者,思存之謂也。
又治也。
【詩周南】服之無斁。
【箋】服,整也。
乃能整治之,無厭倦。
又盛矢器也。
【詩小雅】象弭魚服。
【箋】矢服也。
○按《周禮夏官司弓矢》作箙。
鄭註雲:盛矢器也。
又事也。
【詩大雅】昭哉嗣服。
【傳】服,事也。
又習也。
【前漢鼂錯傳】服其水土。
【註】服,習也。
又姓。
【後漢服虔傳】服虔,字子愼,河南滎陽人也。
又鳥名。
【史記賈誼傳】楚人命鴞曰服。
【註】異物志有山鴞,體有文色,土俗因形命之曰服,不能遠飛,行不出域。
又【廣韻】蒲北切【集韻】鼻墨切【正韻】步墨切,□音僕。
匐,或作服。
【禮檀弓】扶服救之。
【釋文】又作匍匐。
又【儀禮士冠禮】祝曰:令月吉日,始加元服,棄爾幼志,順爾成德。
【韻補】服,葉鼻墨切。
又【集韻】扶缶切,音負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車人】牝服二柯。
【註】牝服,長八尺,謂較也。
鄭司農雲:牝服,謂車箱。
服讀曰負。
又【集韻】弼角切,音雹。
啼呼也。
枍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枍 【唐韻】於計切【集韻】壹計切,□音翳。
【玉篇】枍栺,宮名。
【類篇】木名。
楊愼曰:如五柞長陽之類,用木爲宮名也。
【關中記】建章宮有枍栺殿。
【班固西都賦】洞枍栺與天梁。
○按韻書皆音於計切,《正字通》作希字讀,非。
考證:〔【唐韻】於計切,【集韻】壹計切,□音意。
〕謹按枍在霽韻,意在寘韻,枍意不同音。
今據廣韻集韻意改翳。
傑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傑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渠列切,音桀。
【玉篇】人名。
梁四公子,其一傑。
【五代史】周世宗鎭澶淵,辟魏傑爲司法軍。
俗借作豪傑傑字。
朏 【辰集上】【月字部】 朏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【正韻】敷尾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妃尾切,□音斐。
【說文】月未盛之明。
【書召誥】惟丙午朏。
【傳】朏明,月三日明生之名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滂佩切,音配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普沒切,音馞。
又【集韻】普罪切,音琣。
義□同。
又【玉篇】普骨切。
【淮南子天文訓】日登于扶桑,爰始將行,是爲朏明。
【註】朏明,將明也。
音窟。
朐 【辰集上】【月字部】 朐 【字彙】其俱切,音衢。
車軛也。
從月,與從肉者不同。
【左傳昭二十六年】繇朐汰輈。
【註】朐,車軛。
【釋文】朐,其俱反。
本又作軥。
朓 【辰集上】【月字部】 朓 【唐韻】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土了切,音眺。
【說文】晦而月見西方謂之朓。
【前漢五行志註】孟康曰:朓者,月行疾在日前,故早見。
又服虔曰:朓,相覜也。
日晦食爲朓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他彫切,音祧。
又【集韻】他弔切,音糶。
義□同。
又【廣韻】醜召切【集韻】醜照切,□音哨。
祭也。
又【集韻】徒了切,音窕。
月側也。
朔 【辰集上】【月字部】 朔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所角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色角切,□音槊。
【說文】月一日始蘇也。
【白虎通】朔之言蘇也。
明消更生,故言朔。
【書舜典】正月上日。
【傳】上日,朔日也。
【疏】月之始日謂之朔日。
【周禮春官大史】頒告朔于邦國。
【註】天子頒朔於諸侯,諸侯藏之祖廟。
至朔朝於廟,告而受行之也。
【禮玉藻】聽朔於南門之外。
又【儀禮大射禮】朔鼙。
【註】朔,始也。
又【禮禮運】皆從其朔。
【註】朔,亦初也。
又【玉篇】北方也。
【書堯典】宅朔方曰幽都。
【傳】北稱朔。
【疏】朔,北方也。
舍人曰:朔,盡也。
北方萬物盡,故言朔也。
朕 【辰集上】【月字部】 朕 〔古文〕□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直稔切【正韻】呈稔切,□音。
【說文】我也。
【爾雅釋詁】朕,我也。
【註】古者貴賤皆自稱朕。
【疏】《大禹謨》雲:帝曰朕宅帝位,禹曰朕德罔克。
屈原亦雲:朕皇考曰伯庸。
秦始皇二十六年定爲至尊之稱,漢因不改,以迄於今。
又【莊子應帝王註】朕,兆也。
【淮南子俶眞訓】欲與物,接而未成兆朕。
【註】兆朕,形怪也。
又【韻會】丈忍切,音紖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函人】眡其朕,欲其直也。
【註】謂革制。
朖 【辰集上】【月字部】 朖 【唐韻】盧黨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裡黨切,□郞上聲。
【說文】明也。
【佩□集】郞本字。
朗 【辰集上】【月字部】 朗 〔古文〕□脼【集韻】同朖。
【詩大雅】高朗令終。
【傳】朗,明也。
又姓。
【廣韻】出姓苑。
又【韻補】葉盧當切。
【王逸九思】昊天兮淸涼,□氣兮高朗。
北風兮潦冽,草木兮蒼黃。
朘 【辰集上】【月字部】 朘 【篇海】子全切,音鐫。
縮也。
縮朒爲朘。
不從肉。
【前漢董仲舒傳】民日削月朘。
【註】孟康曰:朘音揎,謂轉褰踧也。
椤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欏 【廣韻】魯何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良何切,□音羅。
【玉篇】檖木也。
【唐韻】桫欏木,出崑崙山。
【格物要論】欏木出湖廣及南安謂之倭羅,又謂之草欏。
又【博雅】欏,落籬也。
又【集韻】郞佐切,羅去聲。
義同。
又【唐韻】來可切,音。
裂也。
朦 【辰集上】【月字部】 朦 【廣韻】【正韻】莫紅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謨蓬切,□音蒙。
【說文】月朦朧也。
【類篇】朦朧,月將入也。
【正字通】與肉部朦別。
朧 【辰集上】【月字部】 朧 【廣韻】盧紅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盧東切,□音籠。
【說文】朦朧也。
又【類篇】朣朧,月初出。
詳朣字註。
木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木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莫蔔切,音沐。
【說文】冒也。
冒地而生,東方之行。
從屮,下象其根。
【徐鍇曰】屮者,木始申坼也,萬物皆始於微,故木從屮。
【白虎通】木之爲言觸也。
【玉篇】燧人氏鑽出火也。
【書洪範】五行:一曰水、二曰火、三曰木、四曰金、五曰土。
【易說卦傳】□爲木。
【疏】木可以揉曲直,卽□順之謂也。
【禮月令】某日立春,盛德在木。
【疏】春則爲生,天之生育,盛德在於木位。
又八音之一。
【周禮春官太師】金石土革絲木匏竹。
【註】木,柷敔也。
又質樸。
【論語】剛毅木訥近仁。
又木彊,不和柔貌。
【前漢周勃傳】勃爲人木彊敦厚。
又析木,星次。
【爾雅釋天】析木謂之津。
又姓。
【統譜】漢木仁,晉木華。
又百濟八姓,一曰木氏。
又複姓,端木。
又葉末各切,音莫。
【馬融廣成頌】隂慝害作,百卉畢落。
林衡戒田,焚林柞木。
【韻會】從丨。
丨,古本切。
非從亅。
亅,其月切。
未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未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類篇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無沸切,音味。
【說文】未,味也。
六月,百果滋味已具,五行木老於未,象木重枝葉之形。
【爾雅釋天】太歲在未曰協洽。
【禮月令註】季夏者,鬥建未之辰也。
又【前漢律歷志】昧薆於未。
【釋名】未,昧也。
日中則昃,向幽昧也。
又【玉篇】未猶不也,未有不,卽有也。
又未央,複姓。
見【李淳風乙巳占】。
末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末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莫撥切【韻會】莫曷切【正韻】莫葛切,□瞞入聲。
【說文】木上曰末。
從木,一在其上,謂木杪也。
【禮曲禮】獻杖者執。
末【玉篇】端也,顚也,盡也。
【廣韻】無也,弱也,遠也。
又終也。
【書立政】我則末惟成德之彥。
又勿也。
【禮文王世子】命膳宰曰:末有原。
又薄也。
【左傳昭十四年】三數叔魚之惡,不爲末減。
又四肢曰末。
【左傳昭元年】風淫末疾。
又商賈曰末。
【史記秦琅邪頌】上農除末,黔首是富。
又太末,縣名。
【前漢地理志】屬會稽郡。
又且末,國名。
見【前漢西域傳】。
又山名。
【山海經】末山多赤金。
又姓。
【統譜】秣陵之後改爲末氏。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莫狄切,音覓。
【荀子禮論篇】絲末。
【註】與幦同。
又葉莫結切,音蔑。
【屈原九歌】桂櫂兮蘭枻,□冰兮積雪。
采薛荔兮水中,搴芙蓉兮木末。
又葉沒各切,音莫。
【蘇轍偶作詩】重門閉不開,鳴鳥相呼樂。
晨暉轉簾影,微風響秋末。
考證:〔且末,國名。
見【前漢西域傳】。
〕謹照原文且改且。
本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本 〔古文〕楍□【唐韻】【正韻】布忖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補衮切,□奔上聲。
【說文】木下曰本。
從木,一在其下,草木之根柢也。
【左傳昭元年】木水之有本原。
【班固西都賦】元元本本,殫見洽聞。
又【玉篇】始也。
又【廣韻】舊也,下也。
【禮禮器】反本修古,不忘其初。
【爾雅釋器疏】柢本也,凡物之本,必在底下。
又【左傳註】豫爲後地曰張本。
又【曲禮】韭曰豐本,菖蒲根曰昌本。
又【集韻】【類篇】□逋昆切。
同奔。
喻德宣譽曰本走。
又葉方典切,音匾。
【班婕妤擣素賦】調非常律,聲無定本。
或連躍而更投,或暫舒而常斂。
考證:〔【曲禮註】韭曰豐本。
〕謹按韭曰豐本係經文,非註文,謹省註字。
劄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劄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側八切,音紮。
【說文】牒也。
【徐曰】牒亦木牘也。
【爾雅釋器疏】古未有紙,載文於□,謂之□劄。
【中庸方策註】□、劄、牒、畢,同物而異名。
劄,木□之薄小者也。
【釋名】劄,櫛也。
編之如櫛齒相比也。
【前漢司馬相如傳】請爲天子遊獵之賦,上令尚書給筆劄。
又甲葉也。
【左傳成十六年】養由基蹲甲而射之,徹七劄焉。
又夭死爲劄。
【左傳昭四年】民不夭劄。
又【釋名】撥水之櫂曰劄,形似劄也。
又【集韻】一黠切,音軋。
報也。
又葉側瑟切,音櫛。
【古詩十九首】客從遠方來,遺我一書劄。
上言長相思,下言久離別。
【正譌】俗作紮,非。
考證:〔【左傳成十六年】養由基蹲甲而射之,穿七劄焉。
〕謹照原文穿改徹。
〔【左傳昭二年】民不夭劄。
〕謹照原文二年改四年。
朮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朮 【唐韻】食聿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食律切,□音術。
【說文】秫或省禾,稷之黏者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直律切,讀若秩。
【說文】□或省草,山薊。
【爾雅釋草】朮,山薊。
楊,枹薊。
【疏】生平地者名薊,生山中者名朮。
【本草陶弘景別錄】朮有兩種,白朮甜而少膏,赤朮苦而多膏。
《爾雅》楊,枹薊,卽白朮也。
○按《說文》分收禾、草二部,今誤入。
《說文》秫,朮,秫或省禾。
術 【申集下】【行字部】 術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食律切,音秫。
【廣韻】技術也。
【人物志】思通造化,策謀奇妙,是爲術家。
又心術。
【漢書註】師古曰:述,道徑也,心之所由也。
【禮樂記】心術形焉。
又道也。
【晏子雜下篇】言有文章,術有條理。
又業也。
【禮儒行】營道同術。
又【說文】邑中道也。
【管子度地篇】百家爲裡,裡十爲術,術十爲州。
【左思蜀都賦】亦有甲第,當衢向術。
又【博雅】迹也。
又與述通。
【禮祭義】結諸心,形諸色,而術省之。
【註】術當爲述。
又與沭通。
【史記建元以來侯者年表】術陽侯建德。
【索隱曰】在下邳。
又【集韻】徐醉切,音燧。
六鄕之外地。
一曰道也,通作遂。
【禮學記】術有序。
【註】術當爲遂。
【周禮地官】萬二千五百家爲遂。
考證:〔【史記建元侯年表】術陽侯建德。
〕謹照原書改史記建元以來侯者年表。
朱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朱 "【唐韻】章俱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鐘輸切【正韻】專於切,□音珠。
【說文】赤心木,松柏之屬。
從木,一在其中。
一者記其心。
徐曰:木之爲物,含陽於內,南方之火所自藏也。
又【山海西荒經】蓋山之國有樹,赤皮,名朱木。
又朱赤,深纁也。
【詩豳風】我朱孔陽。
【註】謂朱色光明也,寄位於南方。
又朱儒,短小之稱。
【左傳襄四年】臧武仲敗於邾。
國人誦之曰:朱儒,朱儒,使我敗於邾。
或作侏儒。
又姓。
【統譜】顓頊之後封邾,後爲楚滅,子孫去邑爲朱。
又望出吳郡。
又【集韻】慵朱切,音殊。
朱提,縣名。
【前漢地理志】屬犍爲郡。
考證:〔國人歌之曰,朱儒朱儒,使我敗於邾。
〕謹照左傳原文歌改誦。
" 樸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樸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匹角切,音璞。
【說文】木皮也。
【徐曰】藥有厚樸,一名厚皮,木皮也。
【本草別錄】其樹名榛,其子名逐折。
又與樸同。
【史記文帝紀】示敦樸爲天下先。
又【戰國策】範雎曰:鄭人謂玉未理者樸,周人謂未臘者樸。
又【博雅】樸,大也,猝也,離也。
又【正韻】匹各切。
又【集韻】匹□切,音踣。
義□同。
又【玉篇】普木切,音撲。
本也。
又【集韻】披尤切,音。
夷姓。
【魏志】建安二十年,巴夷王樸胡舉巴夷來附。
又葉蒲沃切,音僕。
【陳琳瑪瑙勒賦】太上去華尚素樸兮,所貴在人匪金玉兮。
考證:〔【本草別錄】一名逐折。
又名樹名榛。
〕謹照原文改其樹名榛,其子名逐折。
(樸)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匹角切,音璞。
【說文】作檏。
木素也。
【徐曰】土曰壞,木曰檏。
【書梓材】旣勤樸斲,惟其塗丹臒。
又凡器未成者,皆謂之樸。
【爾雅釋器】木謂之剫,玉謂之雕。
【郭註】皆治樸之名。
又質也。
【禮郊特牲】素車之乘,尊其樸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博木切,音蔔。
【詩大雅】芃芃棫樸。
【傳】樸,枹木。
【箋】白桵相樸屬而生者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】察車之道,欲其樸屬而微至。
【註】樸屬,猶附著堅固也。
又【集韻】普木切,音撲。
【張衡東京賦】遵節儉,尚素樸。
思仲尼之克己,履老氏之常足。
又堅木也。
又【集韻】步木切,音僕。
木密也。
又【廣韻】薄胡切,音蒲。
樸□,縣名。
【前漢地理志】屬武威郡。
又【唐韻】普故切,音舖。
【淮南子精神訓】明白太素,無爲復樸。
梊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梊 【廣韻】作摕。
都計切,音帝。
撮取也。
又【字彙】徒結切,音疊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大計切,音悌。
亦作□。
兩手急持人也。
朵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朵 〔古文〕【唐韻】丁果切【集韻】都果切,□音埵。
【說文】樹木垂朵朵也。
【集韻】本作朶。
亦作。
又動也。
【易頤卦】觀我朶頤。
又花朶也。
【杜甫趨新津北橋樓詩】白花檐外朵,靑柳檻前梢。
又【宋儀衞志】殿之東西曰朵殿。
又鹵簿用骨朵,以骨飾之,或範金爲之。
【輟耕錄】骨朵,讀若脈都。
又【雞肋編】以手捉物謂之朵,以手引小兒亦謂之朵。
(朶)同朵。
朸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朸 【唐韻】林直切,音力。
【說文】木之理也。
又【類篇】屋隅也。
【詩大雅】如矢斯棘。
【韓詩】作斯朸。
又縣名。
【前漢地理志】屬平原郡。
又【說文】盧則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歷德切,□音勒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竭憶切,音殛。
又渠巾切,音勤。
又【漢書音義】渠力切,音極。
□漢侯國名。
朹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朹 【說文】古簋字。
註詳竹部十一畫。
又【唐韻】巨鳩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渠尤切,□音求。
木名。
【爾雅釋木】朹檕梅。
【註】朹樹狀似梅,子如指頭,色赤似小柰,可食。
【本草補遺】朹子、山樝一物也。
又【方言】朹,仇也。
謂怨仇也。
【註】巨救切,音舊。
考證:〔【爾雅釋木】朹檕梅。
【註】朹樹狀似梅,子大如指。
〕謹照原文大如指改如指頭。
機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機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居履切【正韻】居裡切,□音幾。
【說文】木名。
【山海經】單狐之山多機木。
【郭註】狀如楡,可燒以糞田。
又與幾通。
【易渙卦】渙奔其機。
【註】承物者也。
【家語】仰視榱桷,俯察機筵。
【註】機作幾。
又【集韻】居狋切【韻會】居宜切,□音饑。
亦木名也。
又【類篇】牛吠切,音刵。
椹也。
(機)【唐韻】【韻會】居衣切【集韻】居希切,□音幾。
【說文】主發謂之機。
【書太甲】若虞機張,往省括于度則釋。
【尚書大傳】捕獸機檻陷。
【大學】其機如此。
【註】發動所由。
【疏】關機也。
動於近,成於遠。
又星名。
【博雅】鬥星三爲機。
【通卦驗】遂皇始出,握機矩,法北鬥七星,而立七政。
又【集韻】織具謂之機杼,機以轉軸,杼以持緯。
又氣運之變化曰機。
【莊子天運篇】意者有機,緘而不得已耶。
【至樂篇】萬物皆出於機,皆入於機。
又機械,巧術也。
【莊子天地篇】有機械者,必有機事。
有機事者,必有機心。
又天機,天眞也。
【莊子大宗師篇】嗜慾深者天機淺。
又【韻會】要也,會也,密也。
【書臯陶謨】一日二日萬幾。
【疏】作機。
又木名。
【山海經】單狐之山多機木。
【郭註】機,去聲。
【正韻】作堅溪切,音雞,非。
朻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朻 【唐韻】渠幽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渠尤切,□音虯。
【說文】木下曲。
【爾雅釋木】木下句曰朻,上句曰喬。
又【集韻】居虬切【正韻】居尤切,□音糾。
【說文】高木也。
下句曰樛,高木曰朻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吉酉切,音九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吉了切,音皎。
木也。
【爾雅釋木】朻者聊。
【正字通】與樛同。
朽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朽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許久切,休上聲。
木腐也。
【詩周頌】荼蓼朽止。
【左傳襄三十一年】恐燥濕之不時而朽蠹,以重敝邑之罪。
又與殠同。
臭也。
【列子周□王篇】饗香以爲朽。
【仲尼篇】鼻將塞者,先覺焦朽。
又葉喜語切,音許。
【陳琳大荒賦】廓寥寂而無人兮,雖獨存兮何補。
追邃古之遐跡兮,惟德音兮爲不朽。
又葉許救切,音齅。
【李賀感諷詩】淒涼梔子落,山舋泣淸漏。
下有張仲蔚,披書案將朽。
齅字原從二鼻,作鼻鼻。
考證:〔【左傳僖三十三年】恐燥濕之不時而朽蠹,以重敝邑之罪。
〕謹照原文改襄三十一年。
朾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朾 【唐韻】宅耕切【集韻】【類篇】【正韻】除耕切,□音橙。
【說文】橦也。
【類篇】楔也。
又【爾雅釋蟲】蠪朾螘。
【郭註】赤駁蚍蜉。
又【集韻】唐丁切,音庭。
又當經切,音丁。
又除更切,橙去聲。
義□同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湯丁切,音汀。
虛朾,宋地。
【左傳成十八年】孟獻子會於虛朾。
《釋文》他丁反。
又【集韻】癡貞切,音檉。
義同。
又【唐韻】中莖切,讀若爭。
與丁同。
伐木聲。
又【五音集韻】都冷切。
擊也。
又【類篇】都挺切,音頂。
棓也。
考證:〔【左傳成十八年】孟獻子會於虛朾。
【杜註】朾,音汀。
〕謹照原文改釋文他丁反。
朿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朿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七賜切,音刺。
【說文】木芒也。
徐鍇曰:草木之朿。
茦、莿二文,音義□同。
○按《說文》朿自爲部,棗、棘字從之,今誤入。
殺 【辰集下】【殳字部】 殺 〔古文〕□□□□□□□【唐韻】所八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山戛切,□音煞。
【說文】戮也。
【周禮春官】內史掌王之八柄之法,以詔王治。
五曰殺。
【疏】太宰有誅無殺。
此有殺無誅者,誅與殺相因,見爲過不止,則殺之也。
又【秋官】掌戮,掌斬殺賊諜而搏之。
【註】斬以鈇鉞,殺以刀刃。
又【爾雅釋詁】殺,克也。
【郭註】隱元年公羊傳曰:克之者何,殺之也。
又獲也。
【禮王制】天子殺,則下大綏。
諸侯殺,則下小綏。
大夫殺,則止佐車。
【註】殺,獲也。
又同死。
【孟子】兇年不能殺。
又忘也。
【莊子大宗師】殺生者不死。
【註】李軌雲:殺,猶亡也。
亡生者不死也。
崔雲:除其營生爲殺生。
又薙草曰殺。
【禮月令】利以殺草。
又霜殺物曰殺。
【春秋僖三十三年】隕霜不殺草。
【左傳桓五年】始殺而嘗。
又以火炙簡爲殺靑。
【後漢吳佑傳】欲殺靑□,以寫經書。
【註】殺靑者,以火炙□令汗,取其靑,易書,復不蠹,謂之殺靑。
亦爲汗靑,義見【劉向別錄】。
又矢名。
【周禮夏官司弓矢】殺矢、鍭矢,用諸近射田獵。
【註】殺矢,言中則死。
又【考工記】冶氏爲殺矢,刃長寸,圍寸,鋌十之。
又刷也。
【釋名】摩挲猶抹殺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桑葛切,音薩。
散貌。
【史記倉公傳】望之殺然黃。
【註】徐廣曰:殺,蘇葛反。
正義曰:蘇亥反。
又掃滅之也。
【前漢谷永傳】未殺災異。
又騷殺,下垂貌。
【張衡東京賦】飛流蘇之騷殺。
又【集韻】私列切,音薛。
與□同。
蹩□,旋行貌。
【莊子馬蹄篇】蹩躠爲仁。
向崔本作弊殺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所界切,音鎩。
降也,減削也。
【周禮秋官象胥】國新殺禮,兇荒殺禮。
【禮大傳】五世而緦殺同姓也。
又【禮器】禮不同,不豐不殺。
又【正韻】所賣切,音曬。
義同。
又毛羽敝曰殺。
【詩豳風予羽譙譙傳】譙譙,殺也。
又【周禮天官瘍醫】劀殺之劑。
【註】殺謂以藥食其惡肉。
又噍殺,音也。
【禮樂記】其哀心感者,其聲噍以殺。
【註】噍則竭而無澤,殺則減而不隆。
又剪縫也。
【論語】非帷裳,必殺之。
亦作□。
又韜屍之具,上曰質,下曰殺。
【儀禮士喪禮】殺,掩足。
又疾也。
【白居易半開花詩】西日憑輕照,東風莫殺吹。
【自註】殺,去聲。
【正字通】今樂府家有元殺、旁殺之別,元人傳奇《白鶴子》一殺、二殺卽其遺聲也。
俗讀生殺之殺,非。
【集韻】或作閷煞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所例切,音。
亦降也。
又【集韻】式吏切,音試。
同弑。
【前漢高帝紀】項羽放殺其主。
【註】殺,當作弑。
又【班固西都賦】掎僄狡,猛噬,脫角挫脰,徒搏獨殺。
【註】殺,亦葉式吏切。
又葉色櫛切,音瑟。
【梁肅兵箴】傳美幹戈,易載以律。
古之睿知,神武不殺。
又葉式列切,音設。
【束皙近遊賦】繫複襦以禦冬,脅汗衫以當熱。
帽引四角之縫,裙爲數條之殺。
殺,一作□。
考證:〔【後漢吳佑傳】欲殺靑□,以寫經書。
【註】殺靑者,以火炙□令汗,取其靑,易書,後不蠹,謂之殺靑。
〕謹照原文後改復。
雜 【戌集中】【隹字部】 雜 【廣韻】徂合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昨合切,□音。
【說文】五彩相合也。
【玉篇】糅也。
【易坤卦】夫□黃者,天地之雜也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】畫繢之事雜五色。
又【禮玉藻雜帶註】雜,猶飾也,卽上之韠也。
又【玉篇】同也。
【廣韻】集也。
【易繫辭】雜物撰德。
【疏】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