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0部分
關燈
小
中
大
又【集韻】七接切,音妾。
搢也。
與扱同。
又側洽切,音眨。
攝也。
從幹從臼。
俗作揷挿,非。
揖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揖 【唐韻】伊入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一入切,□音挹。
【說文】手著胷曰揖。
【六書故】拱手上下左右之以相禮也。
【儀禮鄉飲酒禮賓厭介註】推手曰揖,引手曰厭。
【詩詁】上手當曰厭,謂手厭於胷,引手當曰揖,下手曰拜。
【周禮秋官司儀】土揖庶姓。
時揖異姓。
天揖同姓。
【註】土揖,推手小下之也。
時揖,平推手也。
天揖,推手小舉之也。
【前漢高帝紀】酈生不拜長揖。
【註】長揖者,手自上而極下。
又【說文】攘也。
◎按攘同讓。
增韻,遜也。
前漢王莽傳,揖大福之恩。
註:揖謂讓而不當也。
又進也。
【禮玉藻】進則揖之,退則揚之。
【註】揖之謂小俯也。
揚之謂小仰也。
又三揖,卿大夫士也。
【左傳哀二年】三揖在下。
又【集韻】乙及切,音邑。
與挹同。
【王禹偁竹樓記】遠吞山光,平揖江瀨。
又側立切,音戢。
聚也。
【詩周南】螽斯羽揖揖兮。
又【集韻】卽入切【正韻】賫入切,□音湒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籍入切,音集。
義同。
又成也。
又與輯通。
【史記秦始皇紀】普天之下,摶心揖志。
【前漢郊祀志】揖五瑞。
【註】合也。
又乙冀切,音懿。
與撎同本作揖。
考證:〔【史記秦始皇紀】普天之下,博心揖志。
〕謹照原文博心改摶心。
揘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揘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胡盲切,音橫。
擊也。
【張衡西京賦】竿殳之所揘觱。
【註】揘觱,猶擊刺也。
【六臣文選】作揘畢。
又【集韻】呼橫切,音喤。
義同。
又【唐韻】永兵切【集韻】于平切,□音榮。
拔也。
揚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揚 〔古文〕敭□【唐韻】與章切【集韻】餘章切【正韻】移章切,□音陽。
飛舉也。
【詩王風】揚之水,不流束薪。
【傳】揚,激揚也。
【疏】謂水急激而飛揚,波流疾之意也。
又【豳風】以伐遠揚。
【疏】謂長條揚起者。
又【增韻】發也,顯也。
【廣韻】舉也。
【易夬卦】揚于王庭。
【疏】發揚決斷之事於王者之庭。
【書堯典】明明揚側陋。
【禮文王世子】或以言揚。
【疏】能言語應對,亦舉用之。
又稱說也。
【禮祭統】銘者,自名以稱揚其先祖之美,而明著之後世者也。
【前漢季布傳】使僕遊揚足下,名於天下,顧不美乎。
又【爾雅釋詁】□揚,續也。
又簸去糠粃也。
【詩小雅】維南有箕,不可以簸揚。
又眉上下曰揚。
【詩鄘風】揚且之皙也。
【傳】揚,眉上廣。
【又】子之淸揚。
【疏】揚者,眉上之美名。
旣名眉爲揚,因謂眉之上,眉之下皆曰揚。
又鉞也。
【詩大雅】幹戈戚揚。
又州名。
【書禹貢】淮海惟揚州。
【疏】江南之氣躁勁,厥性輕揚,故曰揚州。
亦曰:州界多水,水波揚也。
又姓。
【揚雄自序】揚別爲一族。
周宣王子尚父封揚侯,因氏。
又宋揚避舉,明揚光休。
通作颺。
揝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揝 【集韻】子感切,音昝。
與撍同。
手動也。
揠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揠 【唐韻】烏黠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乙黠切,□音軋。
【說文】拔也。
【揚子方言】東齊海岱之閒曰揠。
【孟子】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。
又【廣韻】拔草心也。
【小爾雅】拔心曰揠。
或省作紮。
握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握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烏角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乙角切,□音渥。
【說文】搤持也。
陸佃雲:持五指也,在外爲持,在內爲握。
【詩小雅】握粟出蔔。
【儀禮鄉射禮】箭籌長尺有握。
【註】握。
本所持處也。
【又】大夫之矢,則兼束之,以茅上握焉。
【註】握,謂中央也。
【禮王制】宗廟之牛,角握。
【前漢律歷志】算法,用竹徑一分,長六寸,二百七十一枚,而成六觚,爲一握。
又【集韻】烏谷切,音屋。
小貌。
【易萃卦】若號一握爲笑,鄭氏讀。
【前漢司馬相如傳】委瑣握□,拘文牽俗。
【註】握□,局陿也。
又【爾雅釋言】握,具也。
【疏】握持辦具也。
【鄭註】握卽屋字。
又與幄通。
【周禮春官巾車】翟車貝面組總,有握。
【註】有握,則無蓋矣。
如今輧車是也。
【釋文】握音屋,又烏學反。
又於□切,音漚。
喪用束手者。
或作。
揢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揢 【唐韻】苦格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乞格切,□音客。
手把著也。
又【五音集韻】丘加切。
也。
本作抲。
又作。
又【集韻】丘駕切,音髂。
持也。
一說與格通。
揣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揣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初委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楚委切,□榱上聲。
【說文】量也,度高曰揣。
【六書統】量度也。
以手求其耑意。
一曰捫而察之也。
又凡稱量忖度皆曰揣。
【左傳昭三十二年】計丈數,揣厚薄。
【孟子】不揣其本,而齊其末。
【戰國策】蘇秦□練以爲揣摩。
【史記高誘註】揣,定也。
摩,合也。
【鬼谷子揣篇】善用天下者,必揣諸侯之情。
又【廣韻】試也,除也。
又姓。
明永樂舉人揣本。
又【集韻】樞絹切,音釧。
亦度也。
又船釧切,專去聲。
又尺兗切,音喘。
義□同。
又【唐韻】丁果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都果切【正韻】都火切,□音朶。
義同。
又搖也。
或作挅。
又【集韻】朱惟切,音錐。
【說文】一曰捶之。
【老子道德經】揣而銳之,不可長保。
【註】揣,治擊也。
梁□文讀。
又主橤切,捶上聲。
又之瑞切,音惴。
義□同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徒官切,音團。
與敦同。
聚貌。
【馬融長笛賦】冬雪揣封乎其枝。
【註】揣與團古通。
◎按集韻,團音無椯,《正字通》揣椯兩註□引,誤。
又【前漢賈誼服賦】忽然爲人兮,何足控揣。
化爲異物兮,又何足患。
【漢書註】揣與摶通。
控摶,玩弄愛生之意。
患,葉音環。
【史記】作控摶,索隱曰揣,量也。
【集韻】或作。
【正韻】亦作□。
〇按《說文》揣,初委切。
椯,兜果切,兩音各異,揣有朶音。
亦後人因《說文》訓同字,形相似而互通耳。
揤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揤 【唐韻】子力切【集韻】節力切,□音卽。
【說文】捽也。
又魏郡有揤裴侯國。
【前漢王子侯表】揤裴戴侯道。
【註】揤裴音卽非。
在肥鄉縣南五裡。
又【唐韻】秦悉切【集韻】昨悉切,□音疾。
拭也。
又【集韻】側瑟切,音櫛。
義同。
揦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揦 【集韻】同攋。
詳攋字註。
揧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揧 【唐韻】盧達切【集韻】郞達切,□音辣。
【博雅】硏也。
或作□。
揨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揨 【唐韻】宅耕切【集韻】除耕切,□音橙。
觸也,橦也。
與朾同。
或作□□。
又作。
揩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揩 【唐韻】口皆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丘皆切,□楷平聲。
【博雅】磨也。
【張衡西京賦】揩枳落,突棘藩。
又【玉篇】【廣韻】苦戒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口戒切,□音炌。
揩排,強突也。
又與□通。
鼓名。
【唐書南蠻驃傳】龜茲部有羯鼓,揩鼓,腰鼓。
又【五音集韻】訖黠切,音戛。
敔也。
擽之以止樂。
【禮明堂位】拊搏玉磬揩擊。
【註】揩擊謂柷敔也。
考證:〔【博雅】摩拭也。
〕謹照原文摩拭也改磨也。
揇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揇 【唐韻】奴感切【集韻】乃感切,□南上聲。
搦也。
揈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揈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呼宏切,音轟。
擊聲。
又揮也。
或作。
又【集韻】翾縣切,音絢。
擊也。
與同。
又【韻會】居六切,音菊。
掬,本作揈。
詳掬字註。
揍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揍 【集韻】千□切,音湊。
插也。
又投也。
揔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揔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祖動切。
同摠。
俗作捴摠,非。
又【集韻】蘇叢切,音□。
手進物也。
又作弄切,音粽。
與偬同。
倥偬也。
摠字原從囙作。
揗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揗 【唐韻】食尹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豎尹切【正韻】乳允切,□音楯。
【說文】摩也。
又【唐韻】【正韻】食閏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殊閏切,□音順。
又【集韻】徐閏切,音徇。
義□同。
又【唐韻】詳遵切【集韻】松倫切【正韻】詳倫切,□音旬。
手相安慰也。
【正字通】凡以恩相撫,以心相恤,皆曰揗。
從盾會意。
有扞衞之義。
與循別。
揙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揙 【說文】婢沔切【集韻】婢善切,□音楩。
搏也。
又【集韻】俾緬切,音褊。
又婢典切,音辮。
義□同。
又【唐韻】□連切,音鞭。
擊也。
又【集韻】□眠切,音邊。
又蒲眠切,音騈。
義□同。
換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換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胡玩切,音逭。
讀若完去聲。
【說文】易也。
【晉書阮孚傳】嘗以金貂換酒。
又【前漢敘傳】項氏畔換。
【註】孟康曰:畔,反也。
換,易也。
師古曰:畔換,強恣貌。
猶言跋扈也。
【左思魏都賦】雲散叛換。
【註】叛換,猶恣睢也。
【集韻】作愌。
又于眷切,音院。
【蘇轍送孫提□詩】依依東軒竹,凜凜故人面。
詔書遂公私,使節許新換。
從手從側人從穴從廾。
俗作換,非。
考證:〔【左思魏都賦】雲散叛換。
【註】換,猶恣睢也。
〕謹照原文註下增叛字。
揞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揞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烏感切,庵上聲。
藏也。
手覆也。
又【集韻】烏紺切,音暗。
掩也。
又古暗切,音紺。
義同。
又於鹹切,黯平聲。
【揚子方言】滅也。
荊楚曰揞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於陷切,音韽。
吳人雲拋也。
【六書故】暗擲棄也。
又【集韻】益涉切,音靨。
挰也。
揟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揟 【唐韻】相居切【集韻】新於切,□音胥。
【說文】取水沮也。
或作□。
又揟次,縣名。
【前漢地理志】武威郡揟次縣。
又【集韻】子餘切,音苴。
義同。
一曰取魚也。
揥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揥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醜例切,音跇。
讀與滯近。
所以摘髮者。
【詩鄘風】象之揥也。
【疏】以象骨搔首,因以爲飾,名之曰揥。
又【魏風】佩其象揥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他計切,音替。
又【集韻】丁計切,音帝。
義□同。
又捐也。
【陸機文賦】心牢落而無偶,意徘徊而不能揥。
石韞玉而山暉,水懷珠而川媚。
【註】揥,猶去也。
徘徊之意。
不能褫捨其妙也。
◎按寘霽兩韻古通。
媚與揥。
葉古音也。
又他歷切,音剔。
戲也,取也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都黎切,音低。
指也。
【廣韻】或從木作楴。
音義同。
別見木部。
揪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揪 同揫。
【正字通】字彙音酒,平聲。
手揪也。
按揪揫同字,分音各訓,誤。
揫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揫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卽由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將由切,□音啾。
【說文】本作□。
束也。
【增韻】斂也。
【禮鄉飲酒義秋之爲言愁也註】愁讀爲揫。
揫,斂也。
又【爾雅釋詁】聚也。
【馬融廣成頌】揫斂九藪之動物。
又【集韻】字秋切,音遒。
亦聚也。
【說文】引《詩》百祿是揫。
今詩作遒。
又【揚子方言】細也。
斂物而細謂之揫。
又【前漢律歷志】作□。
別見韋部。
又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揫,或作愁。
引鄕飲酒義。
○按愁有揫音。
非揫與愁通也。
揬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揬 【唐韻】【韻會】陀骨切【集韻】陀沒切,□音突。
搪揬,觸也。
又通作唐突。
【正字通】揬突雖通,搪揬可借突,而竈突不可用揬,正韻註混。
揭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"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居謁切,音訐。
【說文】高舉也。
或作□。
又【唐韻】基竭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丘傑切,□音朅。
義同。
或作擔。
又作拮。
又與偈通。
車疾貌。
【王應麟詩攷】韓詩,匪車揭兮,見漢書王吉傳。
又【唐韻】渠列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巨列切,□音傑。
與□同。
或作搩。
【增韻】舉而豎之也。
【前漢□項傳贊】揭竿爲旗。
【張衡西京賦】豫章珍館,揭焉中峙。
又擔也,負也。
【戰國策】馮煖于是乗其車,揭其劒。
【史記東方朔傳】數賜縑帛,擔揭而去。
又姓。
【前漢功臣表】安道侯揭陽定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其謁切,音碣。
亦擔也。
又長也。
【詩衞風】葭菼揭揭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語訐切,音钀。
義同。
又【唐韻】居列切,音孑。
揭起也。
【詩小雅】維北有鬥,西柄之揭。
又【大雅】顛沛之揭。
【傳】揭,見根貌。
【疏】樹倒故根見。
【戰國策】唇揭者,其齒寒。
【註】揭,猶反也。
又啓事。
今日揭帖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去例切,音憩。
亦高舉也。
又褰衣涉水,由膝以下也。
【詩邶風】淺則揭。
【爾雅釋水】揭者,揭衣也。
【司馬相如上林賦】涉冰揭河。
又【集韻】其例切,音偈。
揭陽,縣名。
【前漢地理志】南海郡揭陽縣。
又丘言切。
與攑同。
亦舉也。
考證:〔【司馬相如子虛賦】涉冰揭河。
〕謹照原書子虛賦改上林賦。
" 【寅集中】【山字部】【字彙】牽兮切,音欺。
引玉樞經,九曜嶔。
【正字通】嵌字之譌。
六書無。
袔 【申集下】【衣字部】 袔 【唐韻】胡個切,音賀。
與□同。
【玉篇】袖也。
又【集韻】苦瓦切,音骻。
同,小衫。
又口個切,音坷。
【通志六書略】夾衣也。
揉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揉 【唐韻】爾由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而由切,□音柔。
以手挺也。
又順也。
【詩大雅】揉此萬邦。
【疏】揉之使順善也。
【音義】亦作柔。
又【玉篇】【廣韻】人九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忍九切,□與煣同。
屈申木也。
【增韻】矯揉,曲直之也。
【易繫辭】揉木爲耒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】揉輻必齊。
【註】揉,謂以火槁之。
【疏】曲者以火炙之,木則濡,可揉戾使直也。
又【玉篇】【廣韻】汝又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如又切。
義同。
平上二聲。
【蘇軾阻風詩】孤舟倦鵶軋,短纜困牽揉。
又【集韻】女九切,音紐。
撓之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爾紹切,音繞。
屈也。
或作撓。
【正字通】揉有平上去三聲,義實相通,不必分屬。
描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描 【唐韻】武鑣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眉鑣切,□音苗。
摹畫也。
【六書故】描摹聲相近,描輕而摹重。
又【唐韻】莫交切【集韻】謨交切,□音茅。
打也。
又【集韻】眉敎切,音貌。
擲也。
揕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揕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知鴆切,砧去聲。
擬擊也。
【史記荊軻傳】左手把秦王之袖,右手持匕首揕之。
又【正韻】職任切,枕去聲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知林切,音砧。
刺也。
一曰斫木聲。
又陟甚切,讀與枕近。
亦刺也。
與戡同。
揮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揮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許歸切【集韻】籲韋切,□音輝。
【說文】奮也。
【廣韻】振也,動也,灑也。
【爾雅釋詁】竭也。
【註】揮振,去水也。
【禮曲禮】飲玉爵者弗揮。
【註】振去餘酒曰揮。
【左傳僖二十三年】懷嬴奉匜沃盥,旣而揮之。
【註】揮,湔也。
又散也,揮霍也。
【易乾文言】六爻發揮,旁通情也。
【疏】六爻發越揮散,旁通萬物之情也。
又指揮也。
【宋三朝政錄】乘快指揮一事誤失,史官必書。
又【集韻】籲運切,音訓。
亦奮也。
又胡昆切,音魂。
揮掄,全而不破也。
又葉于倫切,音筠。
【王桀詩】荊軻爲燕使,送者盈水濵。
縞素易水上,涕泣不可揮。
◎按《音學五書》引《詩》雲:揮古本音熏。
【集韻】或作。
【正字通】與麾撝□通。
【說文】分撝揮爲二。
揯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揯 【唐韻】古恆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居層切【正韻】居登切,□亙平聲。
【說文】引急也。
【淮南子繆稱訓】大弦揯,則小弦絕。
或省作□。
又【唐韻】古鄧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居鄧切,□音亙。
義同。
亙從舟。
或作搄,非。
搱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搱 【集韻】直利切,音稚。
摴蒱采名。
通作雉。
【正字通】按五木經,王采有四。
一曰雉,俗譌爲穉搱。
又穉之譌。
揰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揰 【集韻】昌用切,衝去聲。
推擊也。
又覩隴切,音湩。
義同。
又【玉篇】棄也。
揱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揱 【唐韻】所角切【集韻】色角切,□音朔。
【說文】人臂長好貌。
【徐鍇曰】人臂稍長纖好也。
又【唐韻】相邀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思邀切,□音宵。
義同。
一曰殺小貌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】望其輻,欲其揱爾而纖也。
又【集韻】息約切,音削。
亦殺小也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所敎切,筲去聲。
義與《說文》同。
一曰木上小也。
與□同。
又【集韻】師鹹切。
與摻同。
好手貌。
揲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揲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食列切,音舌。
【說文】閱持也。
【史記扁鵲傳】揲荒爪幕。
【註】荒,膏肓也。
又【廣韻】揲,蓍也。
【易繫辭】揲之以四,以象四時。
又【集韻】式列切,音設。
義同。
又【唐韻】與涉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弋涉切,□音葉。
義與《說文》同。
又度揲也。
又【唐韻】徒協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達協切,□音牒。
義亦與《說文》同。
又摺揲也。
又【集韻】私列切,音薛。
持數也。
又悉協切,音燮。
又羊列切,音曳。
又吉列切,音孑。
又直甲切,音霅。
義□同。
【集韻】或作抴。
又作□。
揳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揳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□先結切,音屑。
揳,不方正也。
又撚也,塞也。
互見字註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私列切,音薛。
義同。
又拭滅也。
又【韻會】奚結切。
與絜同。
【荀子非相篇】不揣長,不揳大。
【註】約其大小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訖黠切。
與戛同。
擊持也。
【史記貨殖傳】趙女鄭姬,設形容,揳鳴琴。
又與擊通。
【後漢申屠剛傳】尚書近臣至乃捶揳牽曳於前。
援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援 【唐韻】雨元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于元切,□音袁。
【說文】引也。
【詩大雅】無然畔援。
【疏】畔是違道,援是引取。
【又】以爾鉤援。
【傳】鉤,鉤梯也。
所以鉤引上城者。
【疏】援卽引也。
【禮儒行】舉賢援能。
又【廣雅】牽也。
【增韻】拔也。
【禮中庸】在下位不援上。
【註】援謂牽持之也。
【孟子】子欲手援天下乎。
又刃之直而上達曰援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】戈廣二寸,援四之。
【註】援長八寸,直刃也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幹眷切,音院。
救助也,接也。
【魯語】爲四鄰之援,結諸侯之信。
【註】所攀援以爲助也。
又【集韻】于願切,遠去聲。
引持也。
【晉語】侏儒不可使援。
【註】侏儒短者,不可使抗援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胡玩切,音換。
與愌同。
怑愌,不順也。
一曰拔扈。
【詩大雅畔援箋】猶拔扈也。
○按與傳疏義別。
揵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揵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渠焉切,音乾。
舉也。
以肩舉物也。
【後漢輿服志】揵弓韣九鞬。
又【集韻】渠言切,健平聲。
亦舉也。
【詩小雅卷髮如蠆箋】蠆尾末揵然。
【司馬相如上林賦】揵鰭掉尾,振鱗奮翼。
又【韻會】丘言切,音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巨偃切,健上聲。
義□同。
又閉也。
與楗通。
【莊子庚桑楚】外韄者不可繁而捉,將內揵。
內韄者不可繆而捉,將外揵。
【註】韄,縛也。
揵,閉塞也。
【前漢溝洫志】塞瓠子決河,下淇園之竹以爲揵。
【註】樹竹塞水決之口,稍稍布插按樹之,水稍弱,補令密,謂之揵,以草塞其衷,乃以土塡之。
又立封界也。
或曰接也。
【前漢賈誼傳】梁起於新郪以北,著之河淮陽,包□以南,揵之江。
【註】揵謂立封界也。
或曰接也。
又堅也。
【張衡思□賦】左靑琱以揵芝,右素威以司鉦。
又【唐韻】居偃切【集韻】紀偃切,□建上聲。
亦舉也。
又難也。
又【前漢賈誼傳註】師古曰:鉅偃反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九件切,音蹇。
義同。
揶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揶 【字彙補】與捓同。
蕚 【申集上】【艸字部】 蕚 【篇海】同萼。
蚭 【申集中】【蟲字部】 蚭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女夷切,音尼。
《方言》:蚰蜒,北燕謂之蚭。
見字註。
攙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攙 【唐韻】楚銜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初銜切,□音毚。
【說文】刺也。
【博雅】銳也。
一曰扶也。
又彗星曰攙搶。
與欃槍通。
互見搶字註。
又【唐韻】士鹹切【集韻】鋤鹹切,□音讒。
亦刺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初簪切,音嵾。
天攙,星名。
【史記天官書】退而西北三月生天攙。
【註】音參差之參。
又【集韻】仕懺切,鑱去聲。
完補也。
一曰旁掣也。
摟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摟 【唐韻】洛侯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郞侯切【正韻】盧侯切,□音樓。
【說文】曳聚也。
爾雅摟聚也。
註猶今言拘摟聚也。
又牽也。
《孟子》踰東家牆而摟其處子。
又五霸者摟諸侯以伐諸侯者也。
又【唐韻】力朱切【集韻】龍朱切,□音蔞。
亦曳也。
一曰挽使申也。
通作婁。
考證:〔【說文】曳聚也。
又牽也。
取也。
【孟子】五伯者,摟諸侯以伐諸侯者也。
又【揚子方言】袌持謂之摟。
【孟子】踰東家牆而摟其處子。
〕謹按袌持謂之摟。
揚子方言無此語。
又孟子兩摟字趙註俱訓爲牽。
謹將又牽也至摟其處子改爲:爾雅摟聚也。
註猶今言拘摟聚也。
又牽也。
孟子踰東家牆而摟其處子。
又五霸者摟諸侯以伐諸侯者也。
攪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攪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古巧切,音絞。
【說文】亂也。
【增韻】撓也。
【詩小雅】祇攪我心。
又【廣韻】手動也。
【方嶽詩】搜攪平生書五車。
或作捁。
又【集韻】下巧切。
同。
見字註。
搆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搆 【唐韻】古□切【集韻】居□切,□音遘。
搆,擩也。
又【集韻】居侯切,音鉤。
牽也。
搇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搇 【集韻】丘禁切,欽去聲。
按也。
搈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搈 【玉篇】與種切【集韻】尹竦切,□音勇。
動搈也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餘封切,音容。
不安也。
搉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搉 【唐韻】苦角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克角切,□音確。
【說文】敲擊也。
【前漢五行志】高後支斷戚夫人手足,搉其眼,以爲人彘。
【註】搉,謂敲擊去其精也。
又【唐韻】古嶽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訖嶽切,□音覺。
揚搉,都凡也。
謂粗略而舉之也。
【前漢敘傳】揚搉古今,監世盈虛。
【註】揚,舉也,搉,引也。
【莊子徐無鬼】可不謂有大揚搉乎。
【註】發揮商量也。
【北史崔孝芬傳】商搉古今,閒以嘲謔。
又與榷通。
【唐書食貨志】搉利借商,進奉獻助。
【班固答賔戲】般輸搉巧於斧斤。
【註】搉,猶專也。
又【集韻】忽郭切,音霍。
手反覆也。
與攉同。
上從冖,非從山。
晘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晘 【集韻】戸版切,音晘。
日出貌。
搊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搊 【唐韻】楚鳩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初尤切【正韻】楚蒐切,□音篘。
【博雅】拘也。
【六書故】五指摳也。
【廣韻】手搊也。
【唐書禮樂志】五弦如琵琶而小,舊以木撥彈,樂工裴神符初以手彈,後人習爲搊琵琶。
【又】西涼伎高麗伎有搊箏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側九切,篘上聲。
持也。
或作□。
又扇別名。
又莊俱切,音。
解也。
俗作□,非。
搋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搋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醜豸切,褫上聲。
析也。
【增韻】又拽也。
或作拸。
又通作扡。
互見扡拸二字註。
又【集韻】演爾切,迤上聲。
義同。
又餘支切,音移。
與擨同。
見擨字註。
又【唐韻】醜佳切【集韻】攄佳切,□與扠同。
俗謂以拳觸人曰搋。
亦曰撉。
互見扠字註。
搌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搌 【唐韻】知演切【集韻】知輦切,□音展。
【博雅】搌□,展極也。
一曰縛束也。
又【唐韻】醜善切。
【集韻】醜展切,□音蕆。
讀若梴上聲。
亦搌□也。
又【集韻】陟扇切,展去聲。
捲也,拭也。
損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損 〔古文〕扻【唐韻】【正韻】蘇本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鎖本切,□孫上聲。
【說文】減也。
又卦名。
【易損卦】損下益上,其道大行。
【疏】下自減損,以奉於上也。
又傷也,貶也,失也。
搎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搎 【唐韻】思渾切【集韻】蘇昆切,□音孫。
捫搎,猶摸□也。
或作□。
搏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搏 【唐韻】補各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伯各切,□音博。
【說文】索持也。
【禮月令】孟秋務博執。
一曰至也。
【書益稷】搏拊琴瑟。
又拊也,拍也。
【史記李斯傳】彈箏搏髀。
又手擊也。
【釋名】指廣搏以擊之。
【左傳僖二十八年】晉侯夢與楚子搏。
【史記項羽紀】搏牛之蝱,不可以破蟣蝨。
又取也。
【史記李斯傳】鑠金百鎰,盜跖不搏。
【註】搏猶攫也,取也。
凡鳥翼擊物,必轉足取攫,故人取物亦雲搏也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匹各切,音粕。
亦擊也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方遇切,音付。
亦擊取也。
或作捕。
又【集韻】符遇切,音附。
捕也。
又【集韻】蒲故切【正韻】薄故切,□音步。
與捕同。
詳捕字註。
搐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搐 【集韻】敕六切。
讀若六畜之畜。
牽制也。
【前漢賈誼傳】一二指搐,身慮亡聊。
【註】搐,謂動而痛也。
搑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搑 【唐韻】而隴切【集韻】乳勇切,□音宂。
【說文】推擣也。
又【唐韻】而容切【集韻】如容切,□音茸。
義同。
一曰收也。
又【集韻】濃江切,音膿。
讀若搦平聲。
義同。
【說文】又窒也。
又【集韻】匿講切。
與擃同。
見擃字註。
攃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攃 【唐韻】桑割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桑葛切,□音薩。
與撒同。
詳撒字註。
【韓愈月蝕詩】星如攃沙出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七曷切,音。
足動草聲。
又摩也。
或作礤。
攄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攄 【唐韻】醜居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抽居切,□音樗。
舒也。
【班固答賓戲】獨攄意乎宇宙之外。
又布也。
【司馬相如封禪書】攄之無窮。
又散也。
【揚雄河東賦】奮六經以攄頌。
又猶騰也。
【張衡思□賦】八乗攄而超驤。
又【玉篇】擬也。
或作捈。
通作摴。
攅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攅 俗攢字。
別見十九畫。
【寅集中】【山字部】【玉篇】莫彼切【集韻】母彼切,□音靡。
迤,山貌。
【王褒洞簫賦】嶇嶔巋崎,倚巇迤。
【註】皆山險峻貌。
攇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攇 【唐韻】虛偃切【集韻】許偃切,□軒上聲。
【博雅】擬也。
一曰手約物也。
又【通雅】震攇猶搴拏也。
【蜀志許慈傳】時尋楚撻,以相震攇。
攈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攈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居運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俱運切,□君去聲。
【說文】拾也。
【前漢□法志】蕭何攈摭秦法。
【註】收拾也。
或作捃。
亦作攟。
又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舉蘊切,君上聲。
又【集韻】九峻切,汮去聲。
義□同。
又鋪畏切,同□。
用力極也。
互見捃字註。
攐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攐 【唐韻】去虔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丘虔切,□音愆。
【說文】摳衣也。
○按《詩》:褰裳涉溱。
從褰爲正。
又【集韻】丘言切,音。
義同。
攢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攢 【韻會】徂丸切【正韻】徂官切,□音巑。
族聚也。
【司馬相如大人賦】攢羅列聚。
又【上林賦】攢立叢倚。
【宋之問詩】江回雲壁轉,天小霧峰攢。
又不葬而掩其柩曰攢。
亦作欑。
又地名。
【左傳僖二十五年】晉侯朝王,王與之陽樊溫原攢茅之田。
【後漢郡國志】河南郡,修武有陽樊攢茅田。
【註】杜預曰:縣西北有攢城。
○按《左傳》《後漢書》攢□從扌。
《韻會》改從木作欑。
又【唐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在玩切【集韻】徂畔切,□巑去聲。
亦聚也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則幹切,音贊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祖官切,音鑽。
治擇也。
【禮內則】柤棃曰攢之。
【疏】一一攢看其蟲孔也。
通作鑽。
又【集韻】子罕切,音。
折也。
又【韻補】寒韻古轉先韻,子全切,音鐫。
【韋誕景福殿賦】枅梧綺錯,楶棁鱗攢。
芙蓉側植,藻井倒懸。
攓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攓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丘虔切。
與搴同。
詳搴字註。
【蘇軾攓雲篇序】雲氣自山中來,以手掇,開籠收其中,歸家雲盈籠,開而放之,作攓雲篇。
又【正韻】苦堅切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九件切,音蹇。
與同。
【揚子方言】取也。
南楚曰攓。
【列子天瑞篇】攓蓬而指。
攔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攔 【玉篇】力丹切【唐韻】落千切,□音蘭。
遮攔也。
亦作闌。
攕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攕 【唐韻】所鹹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師鹹切,□音毿。
讀與衫近。
【說文】好手貌。
引《詩》:攕攕女手。
今文作摻。
又或作揱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思廉切,音纖。
與摻同。
又【揚子方言】攕攕,白貌。
又【集韻】將廉切,音尖。
拭也。
同。
攖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攖 【唐韻】於盈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伊盈切,□音纓。
拈也,亂也。
又觸也,迫近也。
【孟子】虎負嵎,莫之敢攖。
又【集韻】娟營切,音縈。
有所繫著也。
【莊子大宗師】攖寧也者,攖而後成者也。
【註】物縈亦縈,而未嘗不寧也。
通作嬰。
旲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旲 【玉篇】徒來切,音臺。
日光也。
又【篇海】音影。
大也。
攗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攗 【唐韻】武悲切【集韻】旻悲切,□音眉。
水中芰也。
【爾雅釋草】蔆蕨攗。
攘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攘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汝羊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如陽切,□音穰。
【說文】推也。
又竊也。
【書呂□】奪攘矯虔。
【禮禮器】匹士太牢而祭,謂之攘。
又因其自來而取曰攘。
【論語】其父攘羊。
又卻也。
【禮曲禮】左右攘辟。
【周禮秋官禁殺戮】掌司攘獄者,遏訟者,以告而誅之。
【註】攘,猶卻也。
【疏】謂人有罪過,官有文書。
追攝不肯受者。
【齊語】西征攘白翟之地。
【前漢鄒陽傳】攘袂而正議。
【註】攘袂,猶今人雲捋臂。
又除也。
【詩大雅】攘之剔之。
【疏】攘除翦剔。
又【揚子方言】止也。
又【唐韻】如兩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汝兩切,□音壤。
擾也。
【前漢□平傳贊】傾側擾攘楚魏之閒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人漾切【正韻】人尚切,□與讓通。
遜也。
【前漢禮樂志】隆雅頌之聲,盛揖攘之容。
【註】攘,古讓字。
又【藝文志】道家者流,合於堯之克攘,易之嗛嗛。
又【集韻】式亮切,賞去聲。
與饟同。
【詩小雅】攘其左右。
【箋】攘讀爲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泥庚切,音獰。
搶攘,亂貌。
【前漢賈誼傳】國制搶攘。
【註】攘,女庚反。
師古讀搶攘爲傖獰。
攙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攙 【唐韻】楚銜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初銜切,□音毚。
【說文】刺也。
【博雅】銳也。
一曰扶也。
又彗星曰攙搶。
與欃槍通。
互見搶字註。
又【唐韻】士鹹切【集韻】鋤鹹切,□音讒。
亦刺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初簪切,音嵾。
天攙,星名。
【史記天官書】退而西北三月生天攙。
【註】音參差之參。
又【集韻】仕懺切,鑱去聲。
完補也。
一曰旁掣也。
攛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攛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取亂切,音爨。
擲也。
又【集韻】七丸切,音鋑。
義同。
又俗謂誘人爲非曰攛掇。
攜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攜 【唐韻】戸圭切【集韻】懸圭切,□音畦。
【說文】提也。
【六書故】縣持也。
【書立政】左右攜僕。
【註】攜持僕禦之人。
【詩大雅】如取如攜。
【疏】物在地上,手舉攜之。
【禮曲禮】長者與之提攜,則兩手奉長者之手。
【註】提攜,謂牽將行。
又離也。
【左傳僖七年】招攜以禮。
【周語】節度不攜。
又連也。
【前漢天文志】杓攜龍角。
【註】杓,鬥柄也。
又姓。
見【姓苑】。
或省作。
俗作攜擕,非。
攝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攝 【唐韻】書涉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失涉切,□音歙。
【說文】引持也。
【左傳成十六年】請攝飮焉。
【魯語】其爲後世昭前之令聞也,使長監於世,故能攝固,不解以久。
【前漢張耳□餘傳】吏嘗以過笞餘,餘欲起,耳攝使受笞。
又收斂也。
【詩大雅】朋友攸攝,攝以威義。
【疏】相攝斂而佐助之以威儀之事也。
【莊子胠篋篇】攝緘縢,固扃鐍。
【註】攝,猶結也。
又整飭也。
【儀禮士冠禮】再醮攝酒。
【疏】更撓攪添益,整頓示新也。
【史記荊軻傳】吾曩者目攝之。
【註】怒視以攝整之也。
又總也,兼也,代也。
【禮喪服小記】士不攝大夫。
【疏】士喪無主。
不敢使大夫兼攝爲主也。
又【曾子問】卿大夫士,從攝主,北面于西階南。
【註】攝主上卿,代君聽國政。
【左傳成二年】攝官承乏。
一曰假也。
【禮檀弓】伯高之喪,冉子攝束帛乗馬而將之。
【註】攝猶貸也。
又錄也,追也,捕也。
又讋服也。
【前漢霍去病傳】攝讋者弗取。
【註】謂振動失志氣者,則赦也。
又龜名。
【爾雅釋魚】三曰攝龜。
又【唐韻】奴協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諾協切,□音敜。
亦持也。
一曰安也,靜謐貌。
【前漢嚴助傳】天下攝然,人安其生。
又【集韻】質涉切,音慴。
曲折也。
一曰龜名。
又詰葉切,音篋。
【爾雅註】攝龜,小龜也,腹甲曲折,能自張閉,江東呼爲陵龜。
郭璞說。
又色甲切,音霎。
與翣同。
【楚語】屛,攝之位。
【註】屛,屛風也。
攝形如今要扇,皆所以分別尊□,爲祭祀之位。
旹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旹 【說文】古文時字。
從之()日。
【楚辭九章】聊假日以須旹。
【補註】旹,古時字。
攞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攞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朗可切,羅上聲。
裂也。
又【集韻】良何切,音羅。
揀也。
或亦作攎。
攟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攟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舉蘊切,君上聲。
【博雅】取也,或作捃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俱運切【正韻】居運切,□與攈同。
【魯語】收攟而烝,納要也。
【唐書柳璟傳】按宗正諜,撰永泰新譜,詔璟攟摭永泰後事,綴成之。
攠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攠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忙皮切,音糜。
弊也。
鐘受擊處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】于上之攠謂之隧。
【註】于,鐘脣之上祛也。
攠,所擊之處。
靡弊也,窪而生光,有似夫隧。
又【集韻】莫臥切,磨去聲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眉波切。
同摩。
見摩字註。
攡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攡 【唐韻】呂支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鄰知切,□音離。
張也。
【揚子太□經】幽攡萬類,而不見形。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抽知切。
與摛同。
見摛字註。
◎按本十八畫,字彙入十九畫,誤。
攢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攢 【韻會】徂丸切【正韻】徂官切,□音巑。
族聚也。
【司馬相如大人賦】攢羅列聚。
又【上林賦】攢立叢倚。
【宋之問詩】江回雲壁轉,天小霧峰攢。
又不葬而掩其柩曰攢。
亦作欑。
又地名。
【左傳僖二十五年】晉侯朝王,王與之陽樊溫原攢茅之田。
【後漢郡國志】河南郡,修武有陽樊攢茅田。
【註】杜預曰:縣西北有攢城。
○按《左傳》《後漢書》攢□從扌。
《韻會》改從木作欑。
又【唐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在玩切【集韻】徂畔切,□巑去聲。
亦聚也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則幹切,音贊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祖官切,音鑽。
治擇也。
【禮內則】柤棃曰攢之。
【疏】一一攢看其蟲孔也。
通作鑽。
又【集韻】子罕切,音。
折也。
又【韻補】寒韻古轉先韻,子全切,音鐫。
【韋誕景福殿賦】枅梧綺錯,楶棁鱗攢。
芙蓉側植,藻井倒懸。
訅 【酉集上】【言字部】 訅 【集韻】與訄同。
搶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搶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七兩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此兩切,□鏘上聲。
突也。
又爭取也。
今律法有白晝搶奪。
或作摤。
又【唐韻】七羊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千羊切,□音鏘。
拒也。
亦突也。
【戰國策】布衣之怒,亦以頭搶地耳。
【前漢揚雄校獵賦】角搶題注。
【註】搶,猶刺也。
眾獸以角搶地。
又集也,飛掠也。
【莊子逍遙遊】決起而飛,搶榆枋。
又【唐韻】初兩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楚兩切,□倉上聲。
亦突也。
又著也。
又【集韻】鋤庚切,音傖。
搶攘,亂貌。
【前漢賈誼傳】國制搶攘。
又千剛切,音倉。
搶搪,鋸也。
又【韻會】楚耕切,音鎗。
欃槍,或作攙搶。
彗星也。
【司馬相如大人賦】攙搶以爲旌。
又【字彙補】此亮切,鏘去聲。
吳楚謂帆上風曰搶,今舟人曰掉搶。
【庾闡揚都賦】艇子搶風,榜人逸浪。
搷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搷 【唐韻】徒年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亭年切,□音田。
擊也。
【楚辭招魂】竽瑟狂會,搷鳴鼓些。
【註】急擊如投擲之勢。
又引也。
又【揚子方言】揚也。
【郭璞註】播揚之也。
又【集韻】癡鄰切。
與伸同。
亦作抻。
搸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搸 【唐韻】側詵切【集韻】緇詵切,□音臻。
聚也。
又琴瑟聲也。
又【集韻】資辛切,音津。
義同。
搹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搹 【唐韻】於革切【集韻】乙革切,□音厄。
【說文】把也。
或作。
又作扼。
又【唐韻】古核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各核切,□音隔。
義同。
【儀禮喪服】苴絰大搹。
【註】盈手曰搹。
搹,也。
中人之圍九寸。
攜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攜 俗攜字。
(攜)【唐韻】戸圭切【集韻】懸圭切,□音畦。
【說文】提也。
【六書故】縣持也。
【書立政】左右攜僕。
【註】攜持僕禦之人。
【詩大雅】如取如攜。
【疏】物在地上,手舉攜之。
【禮曲禮】長者與之提攜,則兩手奉長者之手。
【註】提攜,謂牽將行。
又離也。
【左傳僖七年】招攜以禮。
【周語】節度不攜。
又連也。
【前漢天文志】杓攜龍角。
【註】杓,鬥柄也。
又姓。
見【姓苑】。
或省作。
俗作攜擕,非。
擺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擺 【唐韻】北買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補買切,□拜上聲。
開也,撥也。
排而振之也。
【馬融廣成頌】擺牲班禽。
【張協七命】鉤爪摧,鋸牙擺。
【韓愈詩】乾坤擺雷硠。
又【集韻】部買切,牌上聲。
義同。
本作擺。
亦作□。
通作捭。
搻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搻 【篇海】同搦。
又【字學三正】音諾。
正也,持也。
【正字通】□字註:六書無搻。
搼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搼 【篇海】同拳。
攝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攝 【唐韻】書涉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失涉切,□音歙。
【說文】引持也。
【左傳成十六年】請攝飮焉。
【魯語】其爲後世昭前之令聞也,使長監於世,故能攝固,不解以久。
【前漢張耳□餘傳】吏嘗以過笞餘,餘欲起,耳攝使受笞。
又收斂也。
【詩大雅】朋友攸攝,攝以威義。
【疏】相攝斂而佐助之以威儀之事也。
【莊子胠篋篇】攝緘縢,固扃鐍。
【註】攝,猶結也。
又整飭也。
【儀禮士冠禮】再醮攝酒。
【疏】更撓攪添益,整頓示新也。
【史記荊軻傳】吾曩者目攝之。
【註】怒視以攝整之也。
又總也,兼也,代也。
【禮喪服小記】士不攝大夫。
【疏】士喪無主。
不敢使大夫兼攝爲主也。
又【曾子問】卿大夫士,從攝主,北面于西階南。
【註】攝主上卿,代君聽國政。
【左傳成二年】攝官承乏。
一曰假也。
【禮檀弓】伯高之喪,冉子攝束帛乗馬而將之。
【註】攝猶貸也。
又錄也,追也,捕也。
又讋服也。
【前漢霍去病傳】攝讋者弗取。
【註】謂振動失志氣者,則赦也。
又龜名。
【爾雅釋魚】三曰攝龜。
又【唐韻】奴協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諾協切,□音敜。
亦持也。
一曰安也,靜謐貌。
【前漢嚴助傳】天下攝然,人安其生。
又【集韻】質涉切,音慴。
曲折也。
一曰龜名。
又詰葉切,音篋。
【爾雅註】攝龜,小龜也,腹甲曲折,能自張閉,江東呼爲陵龜。
郭璞說。
又色甲切,音霎。
與翣同。
【楚語】屛,攝之位。
【註】屛,屛風也。
攝形如今要扇,皆所以分別尊□,爲祭祀之位。
摅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攄 【唐韻】醜居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抽居切,□音樗。
舒也。
【班固答賓戲】獨攄意乎宇宙之外。
又布也。
【司馬相如封禪書】攄之無窮。
又散也。
【揚雄河東賦】奮六經以攄頌。
又猶騰也。
【張衡思□賦】八乗攄而超驤。
又【玉篇】擬也。
或作捈。
通作摴。
搖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搖 【唐韻】餘招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餘招切,□音姚。
【說文】動也。
【詩王風】中心搖搖。
【疏】心憂無所附著之意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矢人】夾而搖之,以□其豐殺之節也。
又【爾雅釋詁】作也。
【前漢禮樂志】將搖舉,誰與期。
【註】言當奮搖高舉,不可與期也。
又招搖,星名。
【禮曲禮】招搖在上。
【疏】春秋運鬥樞雲:北鬥七星第七搖光,則招搖也。
【前漢司馬相如大人賦】部署眾神於搖光。
【註】張揖曰:搖光,北鬥杓頭第一星。
◎按禮疏,合二星爲一。
與漢書註互異。
又扶搖,暴風也。
【爾雅釋天】扶搖謂之猋。
【註】風自下而上。
又步搖,首飾也。
【詩鄘風】副笄六珈。
【疏】步搖,副之遺象。
【前漢江充傳】冠禪纚步搖。
【註】冠禪纚,故行步則搖,纚卽今方目紗也。
一作①。
【周禮天官追師註】副以覆首,若今步①。
【釋文】①本作搖。
又消搖,翺翔貌。
與逍遙同。
【禮檀弓】孔子蚤作,負手曳杖,消搖于門。
又須搖,猶須臾也。
【前漢禮樂志】神奄留臨須搖。
又姓。
【前漢功臣表】海陽齊信侯搖毋餘。
又【唐韻】弋照切【集韻】弋笑切,□音曜。
亦動也。
【□後主關山月詩】城危接暈高,潤風連影搖。
寒光帶岫移,冷色含山峭。
從肉,非從爪。
亦作。
別見後十一畫。
①字作下繇。
肉作月。
攤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攤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他幹切【正韻】他丹切,□音灘。
【說文】開也。
一曰手布也。
【世說】王戎滿牀攤書。
【杜甫詩】白晝攤錢高浪中。
又緩也。
又【唐韻】奴案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乃旦切,□難去聲。
按也。
又【唐韻】奴坦切【集韻】乃坦切,□難上聲。
義同。
本作攤。
與擹同。
亦作□。
攤字原從□作。
摋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摋 【唐韻】桑割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桑葛切,□音薩。
側手擊也。
【公羊傳莊十二年】宋萬臂摋仇牧。
【註】側手曰摋。
一曰抹摋也。
【韓愈孟郊墓誌】惟其大翫於辭,而與世抹摋。
【註】掃滅也。
古通用末殺。
又揮散也。
又【集韻】山戛切,音煞。
亦擊也。
又私列切,音薛。
義同。
又師駭切,撒上聲。
擺摋,抖擻也。
又【字彙補】先結切,音屑。
◎按考工記輪人,牙得,則無槷而固。
註雲:槷,榝也,蜀人言榝曰槷。
釋文,素結反,從木,非從手。
旫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旫 【玉篇】他調切,音挑。
【篇海】日晦也。
摗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摗 【唐韻】速侯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先侯切,□漱平聲。
【字林】摟摗,取也。
或作捒。
又【集韻】損動切,檧上聲。
搖馬銜走也。
同駷。
摌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摌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所□切,音產。
以手物也。
一曰捍摌,手精擇物也。
又【集韻】所恨切。
揮也。
摍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摍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所六切,音縮。
【說文】蹴引他。
又【廣韻】抽也。
【詩小雅成是南箕傳】放乎旦而蒸盡,縮屋而繼之。
【釋文】縮又作□。
【疏】然薪薪盡,乃抽取屋草,以繼之也。
本作□。
亦作□。
摎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摎 【唐韻】居求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居尤切,□音鳩。
【說文】縛殺也。
【玉篇】絞也。
【儀禮喪服】殤之絰不摎垂。
【註】不絞其帶之垂者。
又求也。
【張衡思□賦】摎天道其焉如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力求切,音留。
束也,捋也。
或作□。
又姓。
魏河內太守摎尚。
又【集韻】居虬切,音樛。
義同。
或作。
又【唐韻】古肴切【集韻】居肴切,□音交。
亦束也,繞也。
【前漢五行志】元帝永光二年,天雨草,而葉相摎結,大如彈丸。
又【集韻】力交切,音寥。
物相交也。
又離昭切,音繚。
撙也。
又古巧切,音絞。
搜索也。
又女巧切,鐃上聲。
擾也。
與撓同。
【揚子太□經】死生相摎,萬物乃纏。
【註】死生相摎擾,故萬物亦纏綿而成就也。
本從翏,省作摎。
摏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摏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書容切,音舂。
衝也,撞也,擣也。
【左傳文十一年】獲長狄僑如,富父終甥摏其喉以戈。
亦作舂。
摐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摐 【唐韻】楚江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初江切,□音窗。
【博雅】撞也。
【司馬相如子虛賦】摐金鼓吹鳴籟。
【韓愈贈張籍詩】扶幾導之言,曲節初摐摐。
又撩也。
【揚子太□經】喬木維摐,飛鳥過之或降。
【註】上撩之木,鳥所不集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七恭切,音樅。
義同。
摑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摑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古獲切,音幗。
批也,打也。
亦作□。
或作□。
又掌耳也。
與□同。
又【正韻】古伯切,音虢。
義同。
摒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摒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□正切,音倂。
【博雅】除也。
或作拼。
又【正韻】陂病切,音柄。
義同。
摓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摓 【集韻】符容切,音逢。
與縫同。
以鍼紩衣也。
又與逢通。
【莊子盜跖篇】摓衣淺帶。
【註】逢掖大衣也。
又與捀通。
奉也。
【史記龜箂傳】摓策定數,灼龜觀兆。
【註】摓謂兩手執著,分而扐之。
又【集韻】符風切【正韻】符中切,□音馮。
亦與縫同。
摔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摔 【五音類聚】山律切【字彙】朔律切,□音率。
棄於地也。
【正字通】俗字。
○按《集韻》諸書不載。
摕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摕 【唐韻】都計切【集韻】丁計切,□音帝。
【說文】撮取也。
或作□。
又【唐韻】特計切【集韻】大計切,□音第。
又【集韻】當蓋切,音帶。
義□同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徒結切,音疊。
捎取也。
【張衡西京賦】超殊榛摕飛鼯。
又【集韻】陀沒切,音突。
擊也。
又【集韻】拓,古作摕。
註見五畫。
摘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摘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他歷切,音剔。
【說文】拓果樹實也。
一曰指近之也。
【傅毅舞賦】摘齊行列。
【註】指摘行列。
使整齊也。
又【廣韻】發也,動也。
【元稹詩】共邀連榻坐,兼去摘船行。
【自註】音剔。
又【唐韻】竹厄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陟革切,□音謫。
手取也。
【唐書建寧王倓傳】天後次子賢作歌曰:種瓜黃臺下,瓜熟子離離。
一摘使瓜好,再摘令瓜稀。
三摘尚雲可,四摘抱蔓歸。
或作擿。
摙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摙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力展切,音輦。
負擔也,擔運物也。
【南史何遠傳】爲武昌太守,以錢買井水,不受錢者,摙水還之。
【埤雅】果臝摙泥作房,如倂竹管。
又【正韻】通作輦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連彥切,聯去聲。
按也。
摚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摚 【集韻】徒郞切,音唐。
【博雅】距也。
又除庚切,音棖。
義同。
或作。
又作蹚。
摛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摛 【唐韻】醜知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抽知切,□音螭。
【說文】舒也。
【增韻】布也,掞也。
又發也。
【班固答賔戲】摛藻如春華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鄰知切,音離。
張也。
與攡同。
互見攡字註。
本作摛今作摛。
附十一畫,誤。
摛字從□作。
摜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摜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古患切。
與慣同。
【說文】習也。
引春秋傳曰:摜凟鬼神。
或作貫。
又作串。
又【廣韻】摜,帶也。
【字彙補】摜爲慣本字。
今摜習之摜作慣,而摜但爲摜帶矣。
敚 【卯集下】【攴字部】 敚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徒活切,音捝。
【說文】彊取也。
周書曰:敚攘矯虔。
○按書呂□今本作奪攘。
又姓。
見【廣韻】。
【說文】從攴作敚。
敚字原從攴作。
擟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擟 【唐韻】武移切,音彌。
擟拘,山名。
【正字通】按杜陽雜編:拘弭國有太凝山。
弭亦作彌。
擟拘卽拘弭之譌。
摝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摝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盧谷切,音祿。
振也。
【周禮夏官大司馬】三鼓摝鐸。
【註】掩上振之爲摝,止行息氣也。
或作□。
又【集韻】盧貢切,音弄。
搖也。
【周禮摝鐸註】鄭司農雲:摝讀如弄。
又【六書故】摝爲撈鹵之義。
亦音鹵。
別作擄。
摞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摞 【唐韻】落戈切【集韻】盧戈切,□音螺。
理也。
【後漢輿服志】古者有冠無幘,秦爲絳袙,其後稍稍作顏題。
漢興續其顏,卻摞之,施巾連題,卻覆之。
又【唐韻】魯過切【集韻】盧臥切,□螺去聲。
義同。
或作挼。
又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郞佐切,羅去聲。
義同。
摟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摟 【唐韻】洛侯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郞侯切【正韻】盧侯切,□音樓。
【說文】曳聚也。
爾雅摟聚也。
註猶今言拘摟聚也。
又牽也。
《孟子》踰東家牆而摟其處子。
又五霸者摟諸侯以伐諸侯者也。
又【唐韻】力朱切【集韻】龍朱切,□音蔞。
亦曳也。
一曰挽使申也。
通作婁。
考證:〔【說文】曳聚也。
又牽也。
取也。
【孟子】五伯者,摟諸侯以伐諸侯者也。
又【揚子方言】袌持謂之摟。
【孟子】踰東家牆而摟其處子。
〕謹按袌持謂之摟。
揚子方言無此語。
又孟子兩摟字趙註俱訓爲牽。
謹將又牽也至摟其處子改爲:爾雅摟聚也。
註猶今言拘摟聚也。
又牽也。
孟子踰東家牆而摟其處子。
又五霸者摟諸侯以伐諸侯者也。
摠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摠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作孔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祖動切,□與總同。
本作□。
【玉篇】將領也,合也。
【廣韻】聚束也,皆也,衆也。
又【六書故】兼持也。
【禮樂記】冕而摠千。
又結也。
【屈原離騷】摠餘轡乎扶桑。
或作揔。
互見揔字註。
俗作捴摠,非。
摠字從囙作。
摡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摡 【唐韻】古代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居代切,□音槩。
【說文】滌也。
【詩檜風漑之釜鬵箋註】漑,本又作摡。
古愛反。
【周禮天官世婦】帥女官,而濯摡爲齍盛。
【註】摡,拭也。
【儀禮少牢饋食禮】雍人摡鼎匕俎于雍爨,廩人摡甑甗匕與敦于廩爨。
通作漑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許旣切,音餼。
【博雅】取也。
一曰拭也。
或作□。
摤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摤 【唐韻】七兩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此兩切,□同搶。
詳搶字註。
又【集韻】楚兩切,倉上聲。
磨滌也。
或作磢。
從石,指其物,從手,指其事。
別見石部磢字註。
摥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摥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他浪切,湯去聲。
排摥也。
摦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摦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胡化切,華去聲。
【說文】橫大也。
【廣韻】寬也。
【左傳昭二十一年】小者不窕,大者不摦,則和於物,今鍾摦矣。
【註】窕細而不滿,摦橫而不入也。
或作□。
又【集韻】胡瓜切,音華。
義同。
考證:〔【左傳昭二十一年】小者不窕,大者不摦,則加於物,今鍾摦矣。
〕謹照原文加於物改和於物。
摧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摧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昨回切,音漼。
讀若罪平聲。
【說文】擠也。
一曰挏也。
一曰折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徂回切,音嗺。
義同。
又沮也。
【詩邶風】室人交徧摧我。
【箋】摧者,刺譏之言。
又【增韻】挫也,抑也。
【史記季布傳】能摧剛爲柔。
又【爾雅釋詁】摧詹,至也。
【揚子方言】摧詹,楚語。
【詩大雅】先祖于摧。
【傳】至也。
【疏】先祖之神,於何所至。
又滅也。
【詩大雅朱傳】先祖之祀,將自此而滅也。
又【集韻】遵綏切,醉平聲。
退也。
【易晉卦】晉如摧如。
鄭康成讀。
又催內切,音啐。
減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寸臥切,音剉。
與莝同。
斬芻也。
【詩小雅】乘馬在廐,摧之秣之。
【箋】摧,今莝字也。
摨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摨 【集韻】尼皆切,妳平聲。
【博雅】揩摨,摩也。
摩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摩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莫婆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眉波切,□音磨。
【說文】研也。
【廣韻】迫也。
【增韻】揩也。
【易繫辭】剛柔相摩。
【註】相切摩也。
【禮學記】相觀而善之謂摩。
【註】相切磋也。
又【樂記】陰陽相摩。
【註】猶迫也。
【戰國策】於是乃摩燕烏集闕,見說趙王於華屋之下。
【註】摩言切近過之。
又揣摩也。
【鬼谷子】摩之符也內,內符者,揣之主也。
抱薪趨火,燥者先然。
平地注水,濕者先濡。
又【揚子方言】滅也。
□之東鄙曰摩。
【史記平準書】姦或盜摩錢裏取鎔。
又消摩。
【曹毗杜蘭香傳】消摩自可愈疾,香以藥爲消摩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莫臥切,磨去聲。
按摩也。
【孟子爲長者折枝註】折枝案摩,折手節解罷枝也。
又【集韻】忙皮切,音糜。
漢有施摩神,荊巫所祠。
或作攠。
又古與靡磨□通。
考證:〔又揣摩也。
【管子輕重篇】摩之符也內,內符者,揣之主也。
【鬼谷子摩篇】抱薪趨火,燥者先然。
〕謹按摩之符也內三句出鬼谷子不出管子。
謹將管子以下三十字改爲鬼谷子摩之符也內,內符者,揣之主也。
抱薪趨火,燥者先然。
平地注水,濕者先濡。
摪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摪 【集韻】資良切。
同□。
通作將。
見□字註。
又七亮切,鏘去聲。
刺也。
摫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摫 【唐韻】居隋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均窺切【正韻】居爲切,□音規。
【揚子方言】摫,裁也。
梁益之閒,裁木爲器曰,裂帛爲衣曰摫。
【左思蜀都賦】摫兼呈。
摬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摬 【唐韻】一敬切【集韻】於慶切,□音映。
【說文】中擊也。
又【唐韻】於丙切【集韻】於境切,□音影。
【博雅】擊也。
又【集韻】倚兩切,音怏。
又巨兩切,強上聲。
義□同。
摭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摭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之石切。
拓字重文。
【說文】拓或從庶。
【揚子方言】取也,□宋之閒曰摭。
【禮禮器】有順而摭也。
【疏】猶拾取也。
【儀禮有司徹】乃摭于魚臘俎。
【註】今文摭爲揲。
【前漢司馬遷傳贊】至於采
搢也。
與扱同。
又側洽切,音眨。
攝也。
從幹從臼。
俗作揷挿,非。
揖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揖 【唐韻】伊入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一入切,□音挹。
【說文】手著胷曰揖。
【六書故】拱手上下左右之以相禮也。
【儀禮鄉飲酒禮賓厭介註】推手曰揖,引手曰厭。
【詩詁】上手當曰厭,謂手厭於胷,引手當曰揖,下手曰拜。
【周禮秋官司儀】土揖庶姓。
時揖異姓。
天揖同姓。
【註】土揖,推手小下之也。
時揖,平推手也。
天揖,推手小舉之也。
【前漢高帝紀】酈生不拜長揖。
【註】長揖者,手自上而極下。
又【說文】攘也。
◎按攘同讓。
增韻,遜也。
前漢王莽傳,揖大福之恩。
註:揖謂讓而不當也。
又進也。
【禮玉藻】進則揖之,退則揚之。
【註】揖之謂小俯也。
揚之謂小仰也。
又三揖,卿大夫士也。
【左傳哀二年】三揖在下。
又【集韻】乙及切,音邑。
與挹同。
【王禹偁竹樓記】遠吞山光,平揖江瀨。
又側立切,音戢。
聚也。
【詩周南】螽斯羽揖揖兮。
又【集韻】卽入切【正韻】賫入切,□音湒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籍入切,音集。
義同。
又成也。
又與輯通。
【史記秦始皇紀】普天之下,摶心揖志。
【前漢郊祀志】揖五瑞。
【註】合也。
又乙冀切,音懿。
與撎同本作揖。
考證:〔【史記秦始皇紀】普天之下,博心揖志。
〕謹照原文博心改摶心。
揘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揘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胡盲切,音橫。
擊也。
【張衡西京賦】竿殳之所揘觱。
【註】揘觱,猶擊刺也。
【六臣文選】作揘畢。
又【集韻】呼橫切,音喤。
義同。
又【唐韻】永兵切【集韻】于平切,□音榮。
拔也。
揚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揚 〔古文〕敭□【唐韻】與章切【集韻】餘章切【正韻】移章切,□音陽。
飛舉也。
【詩王風】揚之水,不流束薪。
【傳】揚,激揚也。
【疏】謂水急激而飛揚,波流疾之意也。
又【豳風】以伐遠揚。
【疏】謂長條揚起者。
又【增韻】發也,顯也。
【廣韻】舉也。
【易夬卦】揚于王庭。
【疏】發揚決斷之事於王者之庭。
【書堯典】明明揚側陋。
【禮文王世子】或以言揚。
【疏】能言語應對,亦舉用之。
又稱說也。
【禮祭統】銘者,自名以稱揚其先祖之美,而明著之後世者也。
【前漢季布傳】使僕遊揚足下,名於天下,顧不美乎。
又【爾雅釋詁】□揚,續也。
又簸去糠粃也。
【詩小雅】維南有箕,不可以簸揚。
又眉上下曰揚。
【詩鄘風】揚且之皙也。
【傳】揚,眉上廣。
【又】子之淸揚。
【疏】揚者,眉上之美名。
旣名眉爲揚,因謂眉之上,眉之下皆曰揚。
又鉞也。
【詩大雅】幹戈戚揚。
又州名。
【書禹貢】淮海惟揚州。
【疏】江南之氣躁勁,厥性輕揚,故曰揚州。
亦曰:州界多水,水波揚也。
又姓。
【揚雄自序】揚別爲一族。
周宣王子尚父封揚侯,因氏。
又宋揚避舉,明揚光休。
通作颺。
揝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揝 【集韻】子感切,音昝。
與撍同。
手動也。
揠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揠 【唐韻】烏黠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乙黠切,□音軋。
【說文】拔也。
【揚子方言】東齊海岱之閒曰揠。
【孟子】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。
又【廣韻】拔草心也。
【小爾雅】拔心曰揠。
或省作紮。
握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握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烏角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乙角切,□音渥。
【說文】搤持也。
陸佃雲:持五指也,在外爲持,在內爲握。
【詩小雅】握粟出蔔。
【儀禮鄉射禮】箭籌長尺有握。
【註】握。
本所持處也。
【又】大夫之矢,則兼束之,以茅上握焉。
【註】握,謂中央也。
【禮王制】宗廟之牛,角握。
【前漢律歷志】算法,用竹徑一分,長六寸,二百七十一枚,而成六觚,爲一握。
又【集韻】烏谷切,音屋。
小貌。
【易萃卦】若號一握爲笑,鄭氏讀。
【前漢司馬相如傳】委瑣握□,拘文牽俗。
【註】握□,局陿也。
又【爾雅釋言】握,具也。
【疏】握持辦具也。
【鄭註】握卽屋字。
又與幄通。
【周禮春官巾車】翟車貝面組總,有握。
【註】有握,則無蓋矣。
如今輧車是也。
【釋文】握音屋,又烏學反。
又於□切,音漚。
喪用束手者。
或作。
揢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揢 【唐韻】苦格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乞格切,□音客。
手把著也。
又【五音集韻】丘加切。
也。
本作抲。
又作。
又【集韻】丘駕切,音髂。
持也。
一說與格通。
揣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揣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初委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楚委切,□榱上聲。
【說文】量也,度高曰揣。
【六書統】量度也。
以手求其耑意。
一曰捫而察之也。
又凡稱量忖度皆曰揣。
【左傳昭三十二年】計丈數,揣厚薄。
【孟子】不揣其本,而齊其末。
【戰國策】蘇秦□練以爲揣摩。
【史記高誘註】揣,定也。
摩,合也。
【鬼谷子揣篇】善用天下者,必揣諸侯之情。
又【廣韻】試也,除也。
又姓。
明永樂舉人揣本。
又【集韻】樞絹切,音釧。
亦度也。
又船釧切,專去聲。
又尺兗切,音喘。
義□同。
又【唐韻】丁果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都果切【正韻】都火切,□音朶。
義同。
又搖也。
或作挅。
又【集韻】朱惟切,音錐。
【說文】一曰捶之。
【老子道德經】揣而銳之,不可長保。
【註】揣,治擊也。
梁□文讀。
又主橤切,捶上聲。
又之瑞切,音惴。
義□同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徒官切,音團。
與敦同。
聚貌。
【馬融長笛賦】冬雪揣封乎其枝。
【註】揣與團古通。
◎按集韻,團音無椯,《正字通》揣椯兩註□引,誤。
又【前漢賈誼服賦】忽然爲人兮,何足控揣。
化爲異物兮,又何足患。
【漢書註】揣與摶通。
控摶,玩弄愛生之意。
患,葉音環。
【史記】作控摶,索隱曰揣,量也。
【集韻】或作。
【正韻】亦作□。
〇按《說文》揣,初委切。
椯,兜果切,兩音各異,揣有朶音。
亦後人因《說文》訓同字,形相似而互通耳。
揤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揤 【唐韻】子力切【集韻】節力切,□音卽。
【說文】捽也。
又魏郡有揤裴侯國。
【前漢王子侯表】揤裴戴侯道。
【註】揤裴音卽非。
在肥鄉縣南五裡。
又【唐韻】秦悉切【集韻】昨悉切,□音疾。
拭也。
又【集韻】側瑟切,音櫛。
義同。
揦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揦 【集韻】同攋。
詳攋字註。
揧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揧 【唐韻】盧達切【集韻】郞達切,□音辣。
【博雅】硏也。
或作□。
揨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揨 【唐韻】宅耕切【集韻】除耕切,□音橙。
觸也,橦也。
與朾同。
或作□□。
又作。
揩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揩 【唐韻】口皆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丘皆切,□楷平聲。
【博雅】磨也。
【張衡西京賦】揩枳落,突棘藩。
又【玉篇】【廣韻】苦戒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口戒切,□音炌。
揩排,強突也。
又與□通。
鼓名。
【唐書南蠻驃傳】龜茲部有羯鼓,揩鼓,腰鼓。
又【五音集韻】訖黠切,音戛。
敔也。
擽之以止樂。
【禮明堂位】拊搏玉磬揩擊。
【註】揩擊謂柷敔也。
考證:〔【博雅】摩拭也。
〕謹照原文摩拭也改磨也。
揇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揇 【唐韻】奴感切【集韻】乃感切,□南上聲。
搦也。
揈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揈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呼宏切,音轟。
擊聲。
又揮也。
或作。
又【集韻】翾縣切,音絢。
擊也。
與同。
又【韻會】居六切,音菊。
掬,本作揈。
詳掬字註。
揍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揍 【集韻】千□切,音湊。
插也。
又投也。
揔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揔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祖動切。
同摠。
俗作捴摠,非。
又【集韻】蘇叢切,音□。
手進物也。
又作弄切,音粽。
與偬同。
倥偬也。
摠字原從囙作。
揗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揗 【唐韻】食尹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豎尹切【正韻】乳允切,□音楯。
【說文】摩也。
又【唐韻】【正韻】食閏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殊閏切,□音順。
又【集韻】徐閏切,音徇。
義□同。
又【唐韻】詳遵切【集韻】松倫切【正韻】詳倫切,□音旬。
手相安慰也。
【正字通】凡以恩相撫,以心相恤,皆曰揗。
從盾會意。
有扞衞之義。
與循別。
揙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揙 【說文】婢沔切【集韻】婢善切,□音楩。
搏也。
又【集韻】俾緬切,音褊。
又婢典切,音辮。
義□同。
又【唐韻】□連切,音鞭。
擊也。
又【集韻】□眠切,音邊。
又蒲眠切,音騈。
義□同。
換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換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胡玩切,音逭。
讀若完去聲。
【說文】易也。
【晉書阮孚傳】嘗以金貂換酒。
又【前漢敘傳】項氏畔換。
【註】孟康曰:畔,反也。
換,易也。
師古曰:畔換,強恣貌。
猶言跋扈也。
【左思魏都賦】雲散叛換。
【註】叛換,猶恣睢也。
【集韻】作愌。
又于眷切,音院。
【蘇轍送孫提□詩】依依東軒竹,凜凜故人面。
詔書遂公私,使節許新換。
從手從側人從穴從廾。
俗作換,非。
考證:〔【左思魏都賦】雲散叛換。
【註】換,猶恣睢也。
〕謹照原文註下增叛字。
揞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揞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烏感切,庵上聲。
藏也。
手覆也。
又【集韻】烏紺切,音暗。
掩也。
又古暗切,音紺。
義同。
又於鹹切,黯平聲。
【揚子方言】滅也。
荊楚曰揞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於陷切,音韽。
吳人雲拋也。
【六書故】暗擲棄也。
又【集韻】益涉切,音靨。
挰也。
揟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揟 【唐韻】相居切【集韻】新於切,□音胥。
【說文】取水沮也。
或作□。
又揟次,縣名。
【前漢地理志】武威郡揟次縣。
又【集韻】子餘切,音苴。
義同。
一曰取魚也。
揥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揥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醜例切,音跇。
讀與滯近。
所以摘髮者。
【詩鄘風】象之揥也。
【疏】以象骨搔首,因以爲飾,名之曰揥。
又【魏風】佩其象揥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他計切,音替。
又【集韻】丁計切,音帝。
義□同。
又捐也。
【陸機文賦】心牢落而無偶,意徘徊而不能揥。
石韞玉而山暉,水懷珠而川媚。
【註】揥,猶去也。
徘徊之意。
不能褫捨其妙也。
◎按寘霽兩韻古通。
媚與揥。
葉古音也。
又他歷切,音剔。
戲也,取也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都黎切,音低。
指也。
【廣韻】或從木作楴。
音義同。
別見木部。
揪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揪 同揫。
【正字通】字彙音酒,平聲。
手揪也。
按揪揫同字,分音各訓,誤。
揫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揫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卽由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將由切,□音啾。
【說文】本作□。
束也。
【增韻】斂也。
【禮鄉飲酒義秋之爲言愁也註】愁讀爲揫。
揫,斂也。
又【爾雅釋詁】聚也。
【馬融廣成頌】揫斂九藪之動物。
又【集韻】字秋切,音遒。
亦聚也。
【說文】引《詩》百祿是揫。
今詩作遒。
又【揚子方言】細也。
斂物而細謂之揫。
又【前漢律歷志】作□。
別見韋部。
又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揫,或作愁。
引鄕飲酒義。
○按愁有揫音。
非揫與愁通也。
揬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揬 【唐韻】【韻會】陀骨切【集韻】陀沒切,□音突。
搪揬,觸也。
又通作唐突。
【正字通】揬突雖通,搪揬可借突,而竈突不可用揬,正韻註混。
揭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"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居謁切,音訐。
【說文】高舉也。
或作□。
又【唐韻】基竭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丘傑切,□音朅。
義同。
或作擔。
又作拮。
又與偈通。
車疾貌。
【王應麟詩攷】韓詩,匪車揭兮,見漢書王吉傳。
又【唐韻】渠列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巨列切,□音傑。
與□同。
或作搩。
【增韻】舉而豎之也。
【前漢□項傳贊】揭竿爲旗。
【張衡西京賦】豫章珍館,揭焉中峙。
又擔也,負也。
【戰國策】馮煖于是乗其車,揭其劒。
【史記東方朔傳】數賜縑帛,擔揭而去。
又姓。
【前漢功臣表】安道侯揭陽定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其謁切,音碣。
亦擔也。
又長也。
【詩衞風】葭菼揭揭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語訐切,音钀。
義同。
又【唐韻】居列切,音孑。
揭起也。
【詩小雅】維北有鬥,西柄之揭。
又【大雅】顛沛之揭。
【傳】揭,見根貌。
【疏】樹倒故根見。
【戰國策】唇揭者,其齒寒。
【註】揭,猶反也。
又啓事。
今日揭帖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去例切,音憩。
亦高舉也。
又褰衣涉水,由膝以下也。
【詩邶風】淺則揭。
【爾雅釋水】揭者,揭衣也。
【司馬相如上林賦】涉冰揭河。
又【集韻】其例切,音偈。
揭陽,縣名。
【前漢地理志】南海郡揭陽縣。
又丘言切。
與攑同。
亦舉也。
考證:〔【司馬相如子虛賦】涉冰揭河。
〕謹照原書子虛賦改上林賦。
" 【寅集中】【山字部】【字彙】牽兮切,音欺。
引玉樞經,九曜嶔。
【正字通】嵌字之譌。
六書無。
袔 【申集下】【衣字部】 袔 【唐韻】胡個切,音賀。
與□同。
【玉篇】袖也。
又【集韻】苦瓦切,音骻。
同,小衫。
又口個切,音坷。
【通志六書略】夾衣也。
揉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揉 【唐韻】爾由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而由切,□音柔。
以手挺也。
又順也。
【詩大雅】揉此萬邦。
【疏】揉之使順善也。
【音義】亦作柔。
又【玉篇】【廣韻】人九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忍九切,□與煣同。
屈申木也。
【增韻】矯揉,曲直之也。
【易繫辭】揉木爲耒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】揉輻必齊。
【註】揉,謂以火槁之。
【疏】曲者以火炙之,木則濡,可揉戾使直也。
又【玉篇】【廣韻】汝又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如又切。
義同。
平上二聲。
【蘇軾阻風詩】孤舟倦鵶軋,短纜困牽揉。
又【集韻】女九切,音紐。
撓之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爾紹切,音繞。
屈也。
或作撓。
【正字通】揉有平上去三聲,義實相通,不必分屬。
描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描 【唐韻】武鑣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眉鑣切,□音苗。
摹畫也。
【六書故】描摹聲相近,描輕而摹重。
又【唐韻】莫交切【集韻】謨交切,□音茅。
打也。
又【集韻】眉敎切,音貌。
擲也。
揕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揕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知鴆切,砧去聲。
擬擊也。
【史記荊軻傳】左手把秦王之袖,右手持匕首揕之。
又【正韻】職任切,枕去聲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知林切,音砧。
刺也。
一曰斫木聲。
又陟甚切,讀與枕近。
亦刺也。
與戡同。
揮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揮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許歸切【集韻】籲韋切,□音輝。
【說文】奮也。
【廣韻】振也,動也,灑也。
【爾雅釋詁】竭也。
【註】揮振,去水也。
【禮曲禮】飲玉爵者弗揮。
【註】振去餘酒曰揮。
【左傳僖二十三年】懷嬴奉匜沃盥,旣而揮之。
【註】揮,湔也。
又散也,揮霍也。
【易乾文言】六爻發揮,旁通情也。
【疏】六爻發越揮散,旁通萬物之情也。
又指揮也。
【宋三朝政錄】乘快指揮一事誤失,史官必書。
又【集韻】籲運切,音訓。
亦奮也。
又胡昆切,音魂。
揮掄,全而不破也。
又葉于倫切,音筠。
【王桀詩】荊軻爲燕使,送者盈水濵。
縞素易水上,涕泣不可揮。
◎按《音學五書》引《詩》雲:揮古本音熏。
【集韻】或作。
【正字通】與麾撝□通。
【說文】分撝揮爲二。
揯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揯 【唐韻】古恆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居層切【正韻】居登切,□亙平聲。
【說文】引急也。
【淮南子繆稱訓】大弦揯,則小弦絕。
或省作□。
又【唐韻】古鄧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居鄧切,□音亙。
義同。
亙從舟。
或作搄,非。
搱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搱 【集韻】直利切,音稚。
摴蒱采名。
通作雉。
【正字通】按五木經,王采有四。
一曰雉,俗譌爲穉搱。
又穉之譌。
揰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揰 【集韻】昌用切,衝去聲。
推擊也。
又覩隴切,音湩。
義同。
又【玉篇】棄也。
揱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揱 【唐韻】所角切【集韻】色角切,□音朔。
【說文】人臂長好貌。
【徐鍇曰】人臂稍長纖好也。
又【唐韻】相邀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思邀切,□音宵。
義同。
一曰殺小貌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】望其輻,欲其揱爾而纖也。
又【集韻】息約切,音削。
亦殺小也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所敎切,筲去聲。
義與《說文》同。
一曰木上小也。
與□同。
又【集韻】師鹹切。
與摻同。
好手貌。
揲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揲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食列切,音舌。
【說文】閱持也。
【史記扁鵲傳】揲荒爪幕。
【註】荒,膏肓也。
又【廣韻】揲,蓍也。
【易繫辭】揲之以四,以象四時。
又【集韻】式列切,音設。
義同。
又【唐韻】與涉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弋涉切,□音葉。
義與《說文》同。
又度揲也。
又【唐韻】徒協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達協切,□音牒。
義亦與《說文》同。
又摺揲也。
又【集韻】私列切,音薛。
持數也。
又悉協切,音燮。
又羊列切,音曳。
又吉列切,音孑。
又直甲切,音霅。
義□同。
【集韻】或作抴。
又作□。
揳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揳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□先結切,音屑。
揳,不方正也。
又撚也,塞也。
互見字註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私列切,音薛。
義同。
又拭滅也。
又【韻會】奚結切。
與絜同。
【荀子非相篇】不揣長,不揳大。
【註】約其大小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訖黠切。
與戛同。
擊持也。
【史記貨殖傳】趙女鄭姬,設形容,揳鳴琴。
又與擊通。
【後漢申屠剛傳】尚書近臣至乃捶揳牽曳於前。
援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援 【唐韻】雨元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于元切,□音袁。
【說文】引也。
【詩大雅】無然畔援。
【疏】畔是違道,援是引取。
【又】以爾鉤援。
【傳】鉤,鉤梯也。
所以鉤引上城者。
【疏】援卽引也。
【禮儒行】舉賢援能。
又【廣雅】牽也。
【增韻】拔也。
【禮中庸】在下位不援上。
【註】援謂牽持之也。
【孟子】子欲手援天下乎。
又刃之直而上達曰援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】戈廣二寸,援四之。
【註】援長八寸,直刃也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幹眷切,音院。
救助也,接也。
【魯語】爲四鄰之援,結諸侯之信。
【註】所攀援以爲助也。
又【集韻】于願切,遠去聲。
引持也。
【晉語】侏儒不可使援。
【註】侏儒短者,不可使抗援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胡玩切,音換。
與愌同。
怑愌,不順也。
一曰拔扈。
【詩大雅畔援箋】猶拔扈也。
○按與傳疏義別。
揵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揵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渠焉切,音乾。
舉也。
以肩舉物也。
【後漢輿服志】揵弓韣九鞬。
又【集韻】渠言切,健平聲。
亦舉也。
【詩小雅卷髮如蠆箋】蠆尾末揵然。
【司馬相如上林賦】揵鰭掉尾,振鱗奮翼。
又【韻會】丘言切,音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巨偃切,健上聲。
義□同。
又閉也。
與楗通。
【莊子庚桑楚】外韄者不可繁而捉,將內揵。
內韄者不可繆而捉,將外揵。
【註】韄,縛也。
揵,閉塞也。
【前漢溝洫志】塞瓠子決河,下淇園之竹以爲揵。
【註】樹竹塞水決之口,稍稍布插按樹之,水稍弱,補令密,謂之揵,以草塞其衷,乃以土塡之。
又立封界也。
或曰接也。
【前漢賈誼傳】梁起於新郪以北,著之河淮陽,包□以南,揵之江。
【註】揵謂立封界也。
或曰接也。
又堅也。
【張衡思□賦】左靑琱以揵芝,右素威以司鉦。
又【唐韻】居偃切【集韻】紀偃切,□建上聲。
亦舉也。
又難也。
又【前漢賈誼傳註】師古曰:鉅偃反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九件切,音蹇。
義同。
揶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揶 【字彙補】與捓同。
蕚 【申集上】【艸字部】 蕚 【篇海】同萼。
蚭 【申集中】【蟲字部】 蚭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女夷切,音尼。
《方言》:蚰蜒,北燕謂之蚭。
見字註。
攙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攙 【唐韻】楚銜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初銜切,□音毚。
【說文】刺也。
【博雅】銳也。
一曰扶也。
又彗星曰攙搶。
與欃槍通。
互見搶字註。
又【唐韻】士鹹切【集韻】鋤鹹切,□音讒。
亦刺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初簪切,音嵾。
天攙,星名。
【史記天官書】退而西北三月生天攙。
【註】音參差之參。
又【集韻】仕懺切,鑱去聲。
完補也。
一曰旁掣也。
摟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摟 【唐韻】洛侯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郞侯切【正韻】盧侯切,□音樓。
【說文】曳聚也。
爾雅摟聚也。
註猶今言拘摟聚也。
又牽也。
《孟子》踰東家牆而摟其處子。
又五霸者摟諸侯以伐諸侯者也。
又【唐韻】力朱切【集韻】龍朱切,□音蔞。
亦曳也。
一曰挽使申也。
通作婁。
考證:〔【說文】曳聚也。
又牽也。
取也。
【孟子】五伯者,摟諸侯以伐諸侯者也。
又【揚子方言】袌持謂之摟。
【孟子】踰東家牆而摟其處子。
〕謹按袌持謂之摟。
揚子方言無此語。
又孟子兩摟字趙註俱訓爲牽。
謹將又牽也至摟其處子改爲:爾雅摟聚也。
註猶今言拘摟聚也。
又牽也。
孟子踰東家牆而摟其處子。
又五霸者摟諸侯以伐諸侯者也。
攪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攪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古巧切,音絞。
【說文】亂也。
【增韻】撓也。
【詩小雅】祇攪我心。
又【廣韻】手動也。
【方嶽詩】搜攪平生書五車。
或作捁。
又【集韻】下巧切。
同。
見字註。
搆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搆 【唐韻】古□切【集韻】居□切,□音遘。
搆,擩也。
又【集韻】居侯切,音鉤。
牽也。
搇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搇 【集韻】丘禁切,欽去聲。
按也。
搈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搈 【玉篇】與種切【集韻】尹竦切,□音勇。
動搈也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餘封切,音容。
不安也。
搉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搉 【唐韻】苦角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克角切,□音確。
【說文】敲擊也。
【前漢五行志】高後支斷戚夫人手足,搉其眼,以爲人彘。
【註】搉,謂敲擊去其精也。
又【唐韻】古嶽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訖嶽切,□音覺。
揚搉,都凡也。
謂粗略而舉之也。
【前漢敘傳】揚搉古今,監世盈虛。
【註】揚,舉也,搉,引也。
【莊子徐無鬼】可不謂有大揚搉乎。
【註】發揮商量也。
【北史崔孝芬傳】商搉古今,閒以嘲謔。
又與榷通。
【唐書食貨志】搉利借商,進奉獻助。
【班固答賔戲】般輸搉巧於斧斤。
【註】搉,猶專也。
又【集韻】忽郭切,音霍。
手反覆也。
與攉同。
上從冖,非從山。
晘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晘 【集韻】戸版切,音晘。
日出貌。
搊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搊 【唐韻】楚鳩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初尤切【正韻】楚蒐切,□音篘。
【博雅】拘也。
【六書故】五指摳也。
【廣韻】手搊也。
【唐書禮樂志】五弦如琵琶而小,舊以木撥彈,樂工裴神符初以手彈,後人習爲搊琵琶。
【又】西涼伎高麗伎有搊箏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側九切,篘上聲。
持也。
或作□。
又扇別名。
又莊俱切,音。
解也。
俗作□,非。
搋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搋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醜豸切,褫上聲。
析也。
【增韻】又拽也。
或作拸。
又通作扡。
互見扡拸二字註。
又【集韻】演爾切,迤上聲。
義同。
又餘支切,音移。
與擨同。
見擨字註。
又【唐韻】醜佳切【集韻】攄佳切,□與扠同。
俗謂以拳觸人曰搋。
亦曰撉。
互見扠字註。
搌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搌 【唐韻】知演切【集韻】知輦切,□音展。
【博雅】搌□,展極也。
一曰縛束也。
又【唐韻】醜善切。
【集韻】醜展切,□音蕆。
讀若梴上聲。
亦搌□也。
又【集韻】陟扇切,展去聲。
捲也,拭也。
損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損 〔古文〕扻【唐韻】【正韻】蘇本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鎖本切,□孫上聲。
【說文】減也。
又卦名。
【易損卦】損下益上,其道大行。
【疏】下自減損,以奉於上也。
又傷也,貶也,失也。
搎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搎 【唐韻】思渾切【集韻】蘇昆切,□音孫。
捫搎,猶摸□也。
或作□。
搏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搏 【唐韻】補各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伯各切,□音博。
【說文】索持也。
【禮月令】孟秋務博執。
一曰至也。
【書益稷】搏拊琴瑟。
又拊也,拍也。
【史記李斯傳】彈箏搏髀。
又手擊也。
【釋名】指廣搏以擊之。
【左傳僖二十八年】晉侯夢與楚子搏。
【史記項羽紀】搏牛之蝱,不可以破蟣蝨。
又取也。
【史記李斯傳】鑠金百鎰,盜跖不搏。
【註】搏猶攫也,取也。
凡鳥翼擊物,必轉足取攫,故人取物亦雲搏也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匹各切,音粕。
亦擊也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方遇切,音付。
亦擊取也。
或作捕。
又【集韻】符遇切,音附。
捕也。
又【集韻】蒲故切【正韻】薄故切,□音步。
與捕同。
詳捕字註。
搐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搐 【集韻】敕六切。
讀若六畜之畜。
牽制也。
【前漢賈誼傳】一二指搐,身慮亡聊。
【註】搐,謂動而痛也。
搑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搑 【唐韻】而隴切【集韻】乳勇切,□音宂。
【說文】推擣也。
又【唐韻】而容切【集韻】如容切,□音茸。
義同。
一曰收也。
又【集韻】濃江切,音膿。
讀若搦平聲。
義同。
【說文】又窒也。
又【集韻】匿講切。
與擃同。
見擃字註。
攃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攃 【唐韻】桑割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桑葛切,□音薩。
與撒同。
詳撒字註。
【韓愈月蝕詩】星如攃沙出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七曷切,音。
足動草聲。
又摩也。
或作礤。
攄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攄 【唐韻】醜居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抽居切,□音樗。
舒也。
【班固答賓戲】獨攄意乎宇宙之外。
又布也。
【司馬相如封禪書】攄之無窮。
又散也。
【揚雄河東賦】奮六經以攄頌。
又猶騰也。
【張衡思□賦】八乗攄而超驤。
又【玉篇】擬也。
或作捈。
通作摴。
攅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攅 俗攢字。
別見十九畫。
【寅集中】【山字部】【玉篇】莫彼切【集韻】母彼切,□音靡。
迤,山貌。
【王褒洞簫賦】嶇嶔巋崎,倚巇迤。
【註】皆山險峻貌。
攇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攇 【唐韻】虛偃切【集韻】許偃切,□軒上聲。
【博雅】擬也。
一曰手約物也。
又【通雅】震攇猶搴拏也。
【蜀志許慈傳】時尋楚撻,以相震攇。
攈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攈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居運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俱運切,□君去聲。
【說文】拾也。
【前漢□法志】蕭何攈摭秦法。
【註】收拾也。
或作捃。
亦作攟。
又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舉蘊切,君上聲。
又【集韻】九峻切,汮去聲。
義□同。
又鋪畏切,同□。
用力極也。
互見捃字註。
攐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攐 【唐韻】去虔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丘虔切,□音愆。
【說文】摳衣也。
○按《詩》:褰裳涉溱。
從褰爲正。
又【集韻】丘言切,音。
義同。
攢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攢 【韻會】徂丸切【正韻】徂官切,□音巑。
族聚也。
【司馬相如大人賦】攢羅列聚。
又【上林賦】攢立叢倚。
【宋之問詩】江回雲壁轉,天小霧峰攢。
又不葬而掩其柩曰攢。
亦作欑。
又地名。
【左傳僖二十五年】晉侯朝王,王與之陽樊溫原攢茅之田。
【後漢郡國志】河南郡,修武有陽樊攢茅田。
【註】杜預曰:縣西北有攢城。
○按《左傳》《後漢書》攢□從扌。
《韻會》改從木作欑。
又【唐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在玩切【集韻】徂畔切,□巑去聲。
亦聚也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則幹切,音贊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祖官切,音鑽。
治擇也。
【禮內則】柤棃曰攢之。
【疏】一一攢看其蟲孔也。
通作鑽。
又【集韻】子罕切,音。
折也。
又【韻補】寒韻古轉先韻,子全切,音鐫。
【韋誕景福殿賦】枅梧綺錯,楶棁鱗攢。
芙蓉側植,藻井倒懸。
攓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攓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丘虔切。
與搴同。
詳搴字註。
【蘇軾攓雲篇序】雲氣自山中來,以手掇,開籠收其中,歸家雲盈籠,開而放之,作攓雲篇。
又【正韻】苦堅切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九件切,音蹇。
與同。
【揚子方言】取也。
南楚曰攓。
【列子天瑞篇】攓蓬而指。
攔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攔 【玉篇】力丹切【唐韻】落千切,□音蘭。
遮攔也。
亦作闌。
攕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攕 【唐韻】所鹹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師鹹切,□音毿。
讀與衫近。
【說文】好手貌。
引《詩》:攕攕女手。
今文作摻。
又或作揱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思廉切,音纖。
與摻同。
又【揚子方言】攕攕,白貌。
又【集韻】將廉切,音尖。
拭也。
同。
攖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攖 【唐韻】於盈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伊盈切,□音纓。
拈也,亂也。
又觸也,迫近也。
【孟子】虎負嵎,莫之敢攖。
又【集韻】娟營切,音縈。
有所繫著也。
【莊子大宗師】攖寧也者,攖而後成者也。
【註】物縈亦縈,而未嘗不寧也。
通作嬰。
旲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旲 【玉篇】徒來切,音臺。
日光也。
又【篇海】音影。
大也。
攗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攗 【唐韻】武悲切【集韻】旻悲切,□音眉。
水中芰也。
【爾雅釋草】蔆蕨攗。
攘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攘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汝羊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如陽切,□音穰。
【說文】推也。
又竊也。
【書呂□】奪攘矯虔。
【禮禮器】匹士太牢而祭,謂之攘。
又因其自來而取曰攘。
【論語】其父攘羊。
又卻也。
【禮曲禮】左右攘辟。
【周禮秋官禁殺戮】掌司攘獄者,遏訟者,以告而誅之。
【註】攘,猶卻也。
【疏】謂人有罪過,官有文書。
追攝不肯受者。
【齊語】西征攘白翟之地。
【前漢鄒陽傳】攘袂而正議。
【註】攘袂,猶今人雲捋臂。
又除也。
【詩大雅】攘之剔之。
【疏】攘除翦剔。
又【揚子方言】止也。
又【唐韻】如兩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汝兩切,□音壤。
擾也。
【前漢□平傳贊】傾側擾攘楚魏之閒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人漾切【正韻】人尚切,□與讓通。
遜也。
【前漢禮樂志】隆雅頌之聲,盛揖攘之容。
【註】攘,古讓字。
又【藝文志】道家者流,合於堯之克攘,易之嗛嗛。
又【集韻】式亮切,賞去聲。
與饟同。
【詩小雅】攘其左右。
【箋】攘讀爲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泥庚切,音獰。
搶攘,亂貌。
【前漢賈誼傳】國制搶攘。
【註】攘,女庚反。
師古讀搶攘爲傖獰。
攙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攙 【唐韻】楚銜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初銜切,□音毚。
【說文】刺也。
【博雅】銳也。
一曰扶也。
又彗星曰攙搶。
與欃槍通。
互見搶字註。
又【唐韻】士鹹切【集韻】鋤鹹切,□音讒。
亦刺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初簪切,音嵾。
天攙,星名。
【史記天官書】退而西北三月生天攙。
【註】音參差之參。
又【集韻】仕懺切,鑱去聲。
完補也。
一曰旁掣也。
攛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攛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取亂切,音爨。
擲也。
又【集韻】七丸切,音鋑。
義同。
又俗謂誘人爲非曰攛掇。
攜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攜 【唐韻】戸圭切【集韻】懸圭切,□音畦。
【說文】提也。
【六書故】縣持也。
【書立政】左右攜僕。
【註】攜持僕禦之人。
【詩大雅】如取如攜。
【疏】物在地上,手舉攜之。
【禮曲禮】長者與之提攜,則兩手奉長者之手。
【註】提攜,謂牽將行。
又離也。
【左傳僖七年】招攜以禮。
【周語】節度不攜。
又連也。
【前漢天文志】杓攜龍角。
【註】杓,鬥柄也。
又姓。
見【姓苑】。
或省作。
俗作攜擕,非。
攝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攝 【唐韻】書涉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失涉切,□音歙。
【說文】引持也。
【左傳成十六年】請攝飮焉。
【魯語】其爲後世昭前之令聞也,使長監於世,故能攝固,不解以久。
【前漢張耳□餘傳】吏嘗以過笞餘,餘欲起,耳攝使受笞。
又收斂也。
【詩大雅】朋友攸攝,攝以威義。
【疏】相攝斂而佐助之以威儀之事也。
【莊子胠篋篇】攝緘縢,固扃鐍。
【註】攝,猶結也。
又整飭也。
【儀禮士冠禮】再醮攝酒。
【疏】更撓攪添益,整頓示新也。
【史記荊軻傳】吾曩者目攝之。
【註】怒視以攝整之也。
又總也,兼也,代也。
【禮喪服小記】士不攝大夫。
【疏】士喪無主。
不敢使大夫兼攝爲主也。
又【曾子問】卿大夫士,從攝主,北面于西階南。
【註】攝主上卿,代君聽國政。
【左傳成二年】攝官承乏。
一曰假也。
【禮檀弓】伯高之喪,冉子攝束帛乗馬而將之。
【註】攝猶貸也。
又錄也,追也,捕也。
又讋服也。
【前漢霍去病傳】攝讋者弗取。
【註】謂振動失志氣者,則赦也。
又龜名。
【爾雅釋魚】三曰攝龜。
又【唐韻】奴協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諾協切,□音敜。
亦持也。
一曰安也,靜謐貌。
【前漢嚴助傳】天下攝然,人安其生。
又【集韻】質涉切,音慴。
曲折也。
一曰龜名。
又詰葉切,音篋。
【爾雅註】攝龜,小龜也,腹甲曲折,能自張閉,江東呼爲陵龜。
郭璞說。
又色甲切,音霎。
與翣同。
【楚語】屛,攝之位。
【註】屛,屛風也。
攝形如今要扇,皆所以分別尊□,爲祭祀之位。
旹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旹 【說文】古文時字。
從之()日。
【楚辭九章】聊假日以須旹。
【補註】旹,古時字。
攞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攞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朗可切,羅上聲。
裂也。
又【集韻】良何切,音羅。
揀也。
或亦作攎。
攟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攟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舉蘊切,君上聲。
【博雅】取也,或作捃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俱運切【正韻】居運切,□與攈同。
【魯語】收攟而烝,納要也。
【唐書柳璟傳】按宗正諜,撰永泰新譜,詔璟攟摭永泰後事,綴成之。
攠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攠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忙皮切,音糜。
弊也。
鐘受擊處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】于上之攠謂之隧。
【註】于,鐘脣之上祛也。
攠,所擊之處。
靡弊也,窪而生光,有似夫隧。
又【集韻】莫臥切,磨去聲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眉波切。
同摩。
見摩字註。
攡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攡 【唐韻】呂支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鄰知切,□音離。
張也。
【揚子太□經】幽攡萬類,而不見形。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抽知切。
與摛同。
見摛字註。
◎按本十八畫,字彙入十九畫,誤。
攢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攢 【韻會】徂丸切【正韻】徂官切,□音巑。
族聚也。
【司馬相如大人賦】攢羅列聚。
又【上林賦】攢立叢倚。
【宋之問詩】江回雲壁轉,天小霧峰攢。
又不葬而掩其柩曰攢。
亦作欑。
又地名。
【左傳僖二十五年】晉侯朝王,王與之陽樊溫原攢茅之田。
【後漢郡國志】河南郡,修武有陽樊攢茅田。
【註】杜預曰:縣西北有攢城。
○按《左傳》《後漢書》攢□從扌。
《韻會》改從木作欑。
又【唐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在玩切【集韻】徂畔切,□巑去聲。
亦聚也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則幹切,音贊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祖官切,音鑽。
治擇也。
【禮內則】柤棃曰攢之。
【疏】一一攢看其蟲孔也。
通作鑽。
又【集韻】子罕切,音。
折也。
又【韻補】寒韻古轉先韻,子全切,音鐫。
【韋誕景福殿賦】枅梧綺錯,楶棁鱗攢。
芙蓉側植,藻井倒懸。
訅 【酉集上】【言字部】 訅 【集韻】與訄同。
搶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搶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七兩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此兩切,□鏘上聲。
突也。
又爭取也。
今律法有白晝搶奪。
或作摤。
又【唐韻】七羊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千羊切,□音鏘。
拒也。
亦突也。
【戰國策】布衣之怒,亦以頭搶地耳。
【前漢揚雄校獵賦】角搶題注。
【註】搶,猶刺也。
眾獸以角搶地。
又集也,飛掠也。
【莊子逍遙遊】決起而飛,搶榆枋。
又【唐韻】初兩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楚兩切,□倉上聲。
亦突也。
又著也。
又【集韻】鋤庚切,音傖。
搶攘,亂貌。
【前漢賈誼傳】國制搶攘。
又千剛切,音倉。
搶搪,鋸也。
又【韻會】楚耕切,音鎗。
欃槍,或作攙搶。
彗星也。
【司馬相如大人賦】攙搶以爲旌。
又【字彙補】此亮切,鏘去聲。
吳楚謂帆上風曰搶,今舟人曰掉搶。
【庾闡揚都賦】艇子搶風,榜人逸浪。
搷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搷 【唐韻】徒年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亭年切,□音田。
擊也。
【楚辭招魂】竽瑟狂會,搷鳴鼓些。
【註】急擊如投擲之勢。
又引也。
又【揚子方言】揚也。
【郭璞註】播揚之也。
又【集韻】癡鄰切。
與伸同。
亦作抻。
搸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搸 【唐韻】側詵切【集韻】緇詵切,□音臻。
聚也。
又琴瑟聲也。
又【集韻】資辛切,音津。
義同。
搹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搹 【唐韻】於革切【集韻】乙革切,□音厄。
【說文】把也。
或作。
又作扼。
又【唐韻】古核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各核切,□音隔。
義同。
【儀禮喪服】苴絰大搹。
【註】盈手曰搹。
搹,也。
中人之圍九寸。
攜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攜 俗攜字。
(攜)【唐韻】戸圭切【集韻】懸圭切,□音畦。
【說文】提也。
【六書故】縣持也。
【書立政】左右攜僕。
【註】攜持僕禦之人。
【詩大雅】如取如攜。
【疏】物在地上,手舉攜之。
【禮曲禮】長者與之提攜,則兩手奉長者之手。
【註】提攜,謂牽將行。
又離也。
【左傳僖七年】招攜以禮。
【周語】節度不攜。
又連也。
【前漢天文志】杓攜龍角。
【註】杓,鬥柄也。
又姓。
見【姓苑】。
或省作。
俗作攜擕,非。
擺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擺 【唐韻】北買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補買切,□拜上聲。
開也,撥也。
排而振之也。
【馬融廣成頌】擺牲班禽。
【張協七命】鉤爪摧,鋸牙擺。
【韓愈詩】乾坤擺雷硠。
又【集韻】部買切,牌上聲。
義同。
本作擺。
亦作□。
通作捭。
搻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搻 【篇海】同搦。
又【字學三正】音諾。
正也,持也。
【正字通】□字註:六書無搻。
搼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搼 【篇海】同拳。
攝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攝 【唐韻】書涉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失涉切,□音歙。
【說文】引持也。
【左傳成十六年】請攝飮焉。
【魯語】其爲後世昭前之令聞也,使長監於世,故能攝固,不解以久。
【前漢張耳□餘傳】吏嘗以過笞餘,餘欲起,耳攝使受笞。
又收斂也。
【詩大雅】朋友攸攝,攝以威義。
【疏】相攝斂而佐助之以威儀之事也。
【莊子胠篋篇】攝緘縢,固扃鐍。
【註】攝,猶結也。
又整飭也。
【儀禮士冠禮】再醮攝酒。
【疏】更撓攪添益,整頓示新也。
【史記荊軻傳】吾曩者目攝之。
【註】怒視以攝整之也。
又總也,兼也,代也。
【禮喪服小記】士不攝大夫。
【疏】士喪無主。
不敢使大夫兼攝爲主也。
又【曾子問】卿大夫士,從攝主,北面于西階南。
【註】攝主上卿,代君聽國政。
【左傳成二年】攝官承乏。
一曰假也。
【禮檀弓】伯高之喪,冉子攝束帛乗馬而將之。
【註】攝猶貸也。
又錄也,追也,捕也。
又讋服也。
【前漢霍去病傳】攝讋者弗取。
【註】謂振動失志氣者,則赦也。
又龜名。
【爾雅釋魚】三曰攝龜。
又【唐韻】奴協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諾協切,□音敜。
亦持也。
一曰安也,靜謐貌。
【前漢嚴助傳】天下攝然,人安其生。
又【集韻】質涉切,音慴。
曲折也。
一曰龜名。
又詰葉切,音篋。
【爾雅註】攝龜,小龜也,腹甲曲折,能自張閉,江東呼爲陵龜。
郭璞說。
又色甲切,音霎。
與翣同。
【楚語】屛,攝之位。
【註】屛,屛風也。
攝形如今要扇,皆所以分別尊□,爲祭祀之位。
摅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攄 【唐韻】醜居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抽居切,□音樗。
舒也。
【班固答賓戲】獨攄意乎宇宙之外。
又布也。
【司馬相如封禪書】攄之無窮。
又散也。
【揚雄河東賦】奮六經以攄頌。
又猶騰也。
【張衡思□賦】八乗攄而超驤。
又【玉篇】擬也。
或作捈。
通作摴。
搖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搖 【唐韻】餘招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餘招切,□音姚。
【說文】動也。
【詩王風】中心搖搖。
【疏】心憂無所附著之意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矢人】夾而搖之,以□其豐殺之節也。
又【爾雅釋詁】作也。
【前漢禮樂志】將搖舉,誰與期。
【註】言當奮搖高舉,不可與期也。
又招搖,星名。
【禮曲禮】招搖在上。
【疏】春秋運鬥樞雲:北鬥七星第七搖光,則招搖也。
【前漢司馬相如大人賦】部署眾神於搖光。
【註】張揖曰:搖光,北鬥杓頭第一星。
◎按禮疏,合二星爲一。
與漢書註互異。
又扶搖,暴風也。
【爾雅釋天】扶搖謂之猋。
【註】風自下而上。
又步搖,首飾也。
【詩鄘風】副笄六珈。
【疏】步搖,副之遺象。
【前漢江充傳】冠禪纚步搖。
【註】冠禪纚,故行步則搖,纚卽今方目紗也。
一作①。
【周禮天官追師註】副以覆首,若今步①。
【釋文】①本作搖。
又消搖,翺翔貌。
與逍遙同。
【禮檀弓】孔子蚤作,負手曳杖,消搖于門。
又須搖,猶須臾也。
【前漢禮樂志】神奄留臨須搖。
又姓。
【前漢功臣表】海陽齊信侯搖毋餘。
又【唐韻】弋照切【集韻】弋笑切,□音曜。
亦動也。
【□後主關山月詩】城危接暈高,潤風連影搖。
寒光帶岫移,冷色含山峭。
從肉,非從爪。
亦作。
別見後十一畫。
①字作下繇。
肉作月。
攤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攤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他幹切【正韻】他丹切,□音灘。
【說文】開也。
一曰手布也。
【世說】王戎滿牀攤書。
【杜甫詩】白晝攤錢高浪中。
又緩也。
又【唐韻】奴案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乃旦切,□難去聲。
按也。
又【唐韻】奴坦切【集韻】乃坦切,□難上聲。
義同。
本作攤。
與擹同。
亦作□。
攤字原從□作。
摋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摋 【唐韻】桑割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桑葛切,□音薩。
側手擊也。
【公羊傳莊十二年】宋萬臂摋仇牧。
【註】側手曰摋。
一曰抹摋也。
【韓愈孟郊墓誌】惟其大翫於辭,而與世抹摋。
【註】掃滅也。
古通用末殺。
又揮散也。
又【集韻】山戛切,音煞。
亦擊也。
又私列切,音薛。
義同。
又師駭切,撒上聲。
擺摋,抖擻也。
又【字彙補】先結切,音屑。
◎按考工記輪人,牙得,則無槷而固。
註雲:槷,榝也,蜀人言榝曰槷。
釋文,素結反,從木,非從手。
旫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旫 【玉篇】他調切,音挑。
【篇海】日晦也。
摗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摗 【唐韻】速侯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先侯切,□漱平聲。
【字林】摟摗,取也。
或作捒。
又【集韻】損動切,檧上聲。
搖馬銜走也。
同駷。
摌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摌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所□切,音產。
以手物也。
一曰捍摌,手精擇物也。
又【集韻】所恨切。
揮也。
摍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摍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所六切,音縮。
【說文】蹴引他。
又【廣韻】抽也。
【詩小雅成是南箕傳】放乎旦而蒸盡,縮屋而繼之。
【釋文】縮又作□。
【疏】然薪薪盡,乃抽取屋草,以繼之也。
本作□。
亦作□。
摎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摎 【唐韻】居求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居尤切,□音鳩。
【說文】縛殺也。
【玉篇】絞也。
【儀禮喪服】殤之絰不摎垂。
【註】不絞其帶之垂者。
又求也。
【張衡思□賦】摎天道其焉如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力求切,音留。
束也,捋也。
或作□。
又姓。
魏河內太守摎尚。
又【集韻】居虬切,音樛。
義同。
或作。
又【唐韻】古肴切【集韻】居肴切,□音交。
亦束也,繞也。
【前漢五行志】元帝永光二年,天雨草,而葉相摎結,大如彈丸。
又【集韻】力交切,音寥。
物相交也。
又離昭切,音繚。
撙也。
又古巧切,音絞。
搜索也。
又女巧切,鐃上聲。
擾也。
與撓同。
【揚子太□經】死生相摎,萬物乃纏。
【註】死生相摎擾,故萬物亦纏綿而成就也。
本從翏,省作摎。
摏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摏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書容切,音舂。
衝也,撞也,擣也。
【左傳文十一年】獲長狄僑如,富父終甥摏其喉以戈。
亦作舂。
摐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摐 【唐韻】楚江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初江切,□音窗。
【博雅】撞也。
【司馬相如子虛賦】摐金鼓吹鳴籟。
【韓愈贈張籍詩】扶幾導之言,曲節初摐摐。
又撩也。
【揚子太□經】喬木維摐,飛鳥過之或降。
【註】上撩之木,鳥所不集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七恭切,音樅。
義同。
摑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摑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古獲切,音幗。
批也,打也。
亦作□。
或作□。
又掌耳也。
與□同。
又【正韻】古伯切,音虢。
義同。
摒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摒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□正切,音倂。
【博雅】除也。
或作拼。
又【正韻】陂病切,音柄。
義同。
摓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摓 【集韻】符容切,音逢。
與縫同。
以鍼紩衣也。
又與逢通。
【莊子盜跖篇】摓衣淺帶。
【註】逢掖大衣也。
又與捀通。
奉也。
【史記龜箂傳】摓策定數,灼龜觀兆。
【註】摓謂兩手執著,分而扐之。
又【集韻】符風切【正韻】符中切,□音馮。
亦與縫同。
摔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摔 【五音類聚】山律切【字彙】朔律切,□音率。
棄於地也。
【正字通】俗字。
○按《集韻》諸書不載。
摕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摕 【唐韻】都計切【集韻】丁計切,□音帝。
【說文】撮取也。
或作□。
又【唐韻】特計切【集韻】大計切,□音第。
又【集韻】當蓋切,音帶。
義□同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徒結切,音疊。
捎取也。
【張衡西京賦】超殊榛摕飛鼯。
又【集韻】陀沒切,音突。
擊也。
又【集韻】拓,古作摕。
註見五畫。
摘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摘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他歷切,音剔。
【說文】拓果樹實也。
一曰指近之也。
【傅毅舞賦】摘齊行列。
【註】指摘行列。
使整齊也。
又【廣韻】發也,動也。
【元稹詩】共邀連榻坐,兼去摘船行。
【自註】音剔。
又【唐韻】竹厄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陟革切,□音謫。
手取也。
【唐書建寧王倓傳】天後次子賢作歌曰:種瓜黃臺下,瓜熟子離離。
一摘使瓜好,再摘令瓜稀。
三摘尚雲可,四摘抱蔓歸。
或作擿。
摙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摙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力展切,音輦。
負擔也,擔運物也。
【南史何遠傳】爲武昌太守,以錢買井水,不受錢者,摙水還之。
【埤雅】果臝摙泥作房,如倂竹管。
又【正韻】通作輦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連彥切,聯去聲。
按也。
摚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摚 【集韻】徒郞切,音唐。
【博雅】距也。
又除庚切,音棖。
義同。
或作。
又作蹚。
摛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摛 【唐韻】醜知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抽知切,□音螭。
【說文】舒也。
【增韻】布也,掞也。
又發也。
【班固答賔戲】摛藻如春華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鄰知切,音離。
張也。
與攡同。
互見攡字註。
本作摛今作摛。
附十一畫,誤。
摛字從□作。
摜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摜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古患切。
與慣同。
【說文】習也。
引春秋傳曰:摜凟鬼神。
或作貫。
又作串。
又【廣韻】摜,帶也。
【字彙補】摜爲慣本字。
今摜習之摜作慣,而摜但爲摜帶矣。
敚 【卯集下】【攴字部】 敚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徒活切,音捝。
【說文】彊取也。
周書曰:敚攘矯虔。
○按書呂□今本作奪攘。
又姓。
見【廣韻】。
【說文】從攴作敚。
敚字原從攴作。
擟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擟 【唐韻】武移切,音彌。
擟拘,山名。
【正字通】按杜陽雜編:拘弭國有太凝山。
弭亦作彌。
擟拘卽拘弭之譌。
摝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摝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盧谷切,音祿。
振也。
【周禮夏官大司馬】三鼓摝鐸。
【註】掩上振之爲摝,止行息氣也。
或作□。
又【集韻】盧貢切,音弄。
搖也。
【周禮摝鐸註】鄭司農雲:摝讀如弄。
又【六書故】摝爲撈鹵之義。
亦音鹵。
別作擄。
摞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摞 【唐韻】落戈切【集韻】盧戈切,□音螺。
理也。
【後漢輿服志】古者有冠無幘,秦爲絳袙,其後稍稍作顏題。
漢興續其顏,卻摞之,施巾連題,卻覆之。
又【唐韻】魯過切【集韻】盧臥切,□螺去聲。
義同。
或作挼。
又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郞佐切,羅去聲。
義同。
摟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摟 【唐韻】洛侯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郞侯切【正韻】盧侯切,□音樓。
【說文】曳聚也。
爾雅摟聚也。
註猶今言拘摟聚也。
又牽也。
《孟子》踰東家牆而摟其處子。
又五霸者摟諸侯以伐諸侯者也。
又【唐韻】力朱切【集韻】龍朱切,□音蔞。
亦曳也。
一曰挽使申也。
通作婁。
考證:〔【說文】曳聚也。
又牽也。
取也。
【孟子】五伯者,摟諸侯以伐諸侯者也。
又【揚子方言】袌持謂之摟。
【孟子】踰東家牆而摟其處子。
〕謹按袌持謂之摟。
揚子方言無此語。
又孟子兩摟字趙註俱訓爲牽。
謹將又牽也至摟其處子改爲:爾雅摟聚也。
註猶今言拘摟聚也。
又牽也。
孟子踰東家牆而摟其處子。
又五霸者摟諸侯以伐諸侯者也。
摠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摠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作孔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祖動切,□與總同。
本作□。
【玉篇】將領也,合也。
【廣韻】聚束也,皆也,衆也。
又【六書故】兼持也。
【禮樂記】冕而摠千。
又結也。
【屈原離騷】摠餘轡乎扶桑。
或作揔。
互見揔字註。
俗作捴摠,非。
摠字從囙作。
摡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摡 【唐韻】古代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居代切,□音槩。
【說文】滌也。
【詩檜風漑之釜鬵箋註】漑,本又作摡。
古愛反。
【周禮天官世婦】帥女官,而濯摡爲齍盛。
【註】摡,拭也。
【儀禮少牢饋食禮】雍人摡鼎匕俎于雍爨,廩人摡甑甗匕與敦于廩爨。
通作漑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許旣切,音餼。
【博雅】取也。
一曰拭也。
或作□。
摤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摤 【唐韻】七兩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此兩切,□同搶。
詳搶字註。
又【集韻】楚兩切,倉上聲。
磨滌也。
或作磢。
從石,指其物,從手,指其事。
別見石部磢字註。
摥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摥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他浪切,湯去聲。
排摥也。
摦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摦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胡化切,華去聲。
【說文】橫大也。
【廣韻】寬也。
【左傳昭二十一年】小者不窕,大者不摦,則和於物,今鍾摦矣。
【註】窕細而不滿,摦橫而不入也。
或作□。
又【集韻】胡瓜切,音華。
義同。
考證:〔【左傳昭二十一年】小者不窕,大者不摦,則加於物,今鍾摦矣。
〕謹照原文加於物改和於物。
摧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摧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昨回切,音漼。
讀若罪平聲。
【說文】擠也。
一曰挏也。
一曰折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徂回切,音嗺。
義同。
又沮也。
【詩邶風】室人交徧摧我。
【箋】摧者,刺譏之言。
又【增韻】挫也,抑也。
【史記季布傳】能摧剛爲柔。
又【爾雅釋詁】摧詹,至也。
【揚子方言】摧詹,楚語。
【詩大雅】先祖于摧。
【傳】至也。
【疏】先祖之神,於何所至。
又滅也。
【詩大雅朱傳】先祖之祀,將自此而滅也。
又【集韻】遵綏切,醉平聲。
退也。
【易晉卦】晉如摧如。
鄭康成讀。
又催內切,音啐。
減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寸臥切,音剉。
與莝同。
斬芻也。
【詩小雅】乘馬在廐,摧之秣之。
【箋】摧,今莝字也。
摨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摨 【集韻】尼皆切,妳平聲。
【博雅】揩摨,摩也。
摩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摩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莫婆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眉波切,□音磨。
【說文】研也。
【廣韻】迫也。
【增韻】揩也。
【易繫辭】剛柔相摩。
【註】相切摩也。
【禮學記】相觀而善之謂摩。
【註】相切磋也。
又【樂記】陰陽相摩。
【註】猶迫也。
【戰國策】於是乃摩燕烏集闕,見說趙王於華屋之下。
【註】摩言切近過之。
又揣摩也。
【鬼谷子】摩之符也內,內符者,揣之主也。
抱薪趨火,燥者先然。
平地注水,濕者先濡。
又【揚子方言】滅也。
□之東鄙曰摩。
【史記平準書】姦或盜摩錢裏取鎔。
又消摩。
【曹毗杜蘭香傳】消摩自可愈疾,香以藥爲消摩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莫臥切,磨去聲。
按摩也。
【孟子爲長者折枝註】折枝案摩,折手節解罷枝也。
又【集韻】忙皮切,音糜。
漢有施摩神,荊巫所祠。
或作攠。
又古與靡磨□通。
考證:〔又揣摩也。
【管子輕重篇】摩之符也內,內符者,揣之主也。
【鬼谷子摩篇】抱薪趨火,燥者先然。
〕謹按摩之符也內三句出鬼谷子不出管子。
謹將管子以下三十字改爲鬼谷子摩之符也內,內符者,揣之主也。
抱薪趨火,燥者先然。
平地注水,濕者先濡。
摪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摪 【集韻】資良切。
同□。
通作將。
見□字註。
又七亮切,鏘去聲。
刺也。
摫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摫 【唐韻】居隋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均窺切【正韻】居爲切,□音規。
【揚子方言】摫,裁也。
梁益之閒,裁木爲器曰,裂帛爲衣曰摫。
【左思蜀都賦】摫兼呈。
摬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摬 【唐韻】一敬切【集韻】於慶切,□音映。
【說文】中擊也。
又【唐韻】於丙切【集韻】於境切,□音影。
【博雅】擊也。
又【集韻】倚兩切,音怏。
又巨兩切,強上聲。
義□同。
摭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摭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之石切。
拓字重文。
【說文】拓或從庶。
【揚子方言】取也,□宋之閒曰摭。
【禮禮器】有順而摭也。
【疏】猶拾取也。
【儀禮有司徹】乃摭于魚臘俎。
【註】今文摭爲揲。
【前漢司馬遷傳贊】至於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