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部分
關燈
小
中
大
經摭傳,分散數家之事,甚多疏略。
又施隻切,音釋。
亦與拓同。
□見拓字註。
又職略切,音灼。
義同。
本作摭。
摭字原從□作。
□,庶本字。
摮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摮 【唐韻】五勞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牛刀切,□音敖。
擊也。
【公羊傳宣六年】膳宰熊蹯不孰,公怒,以鬥摮而殺之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丘交切。
與敲同。
橫撾也。
或作搞。
又【集韻】牛交切,音。
亦擊也。
與□同。
考證:〔【公羊傳宣二年】膳宰熊蹯不孰。
〕謹照原文二年改六年。
摯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摯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脂利切,音至。
【說文】握持也。
一曰至也。
【爾雅釋詁】臻也。
【註】摯,執也,所以表至也。
【書西伯戡黎】大命不摯。
【註】言受大命者,何不至也。
【詩周南關雎傳】雎鳩摯而有別。
【箋】摯之言至也,謂情意至然而有別。
又執物以爲相見之禮也。
與贄質通。
【禮曲禮】凡摯,天子鬯,諸侯圭,卿羔,大夫鴈,士雉,庶人之摯匹。
【周禮春官大宗伯】以禽作六摯。
【註】所執以自緻也。
又進也。
【戰國策】近習之人,其摯諂也固矣。
又極也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函人】凡甲鍛不摯,則不堅。
【註】摯之言緻。
【疏】謂熟之至極。
【前漢韓安國傳贊】臨其摯而顛墜。
又傷折也。
【禮月令】孟春行冬令,則水潦爲敗,雪霜大摯。
又與鷙通。
【禮曲禮】前有摯獸,則載貔貅。
【疏】摯獸,虎狼之屬。
又【儒行】鷙蟲攫搏。
【疏】蟲是鳥獸通名,但獸摯從執下手,鳥鷙從執下鳥。
又國名。
【詩大雅】摯仲氏任。
【周語】昔摯疇之國也,由大任。
【註】摯疇二國,任姓,奚仲仲虺之後,太任之家也。
又人名。
【蔡邕釋誨】伊摯有負鼎之衒。
【註】摯,伊尹名也。
又【正韻】支義切,音寘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陟利切,音緻。
【廣雅】解也。
又與輊通。
低也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輈人】大車之轅摯,其登又難。
【註】摯,輖也。
【又】大車平地旣節軒摯之任。
或作□□。
又作輖。
又職日切,音質。
姓也。
【前漢貨殖傳】京師富人,茂陵摯綱。
【後漢馬融傳】京兆摯恂。
【晉書摯虞傳】京兆,長安人。
從執持之執,本作□。
【醜集上】【口字部】【類篇】篇夷切。
唲,口貌。
○按《集韻》本作□。
《類篇》作,非。
摰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摰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倪結切,音齧。
危不安也。
與隉臲同。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魚列切,音孽。
義同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】轂小而長則柞,大而短則摰。
【註】摰讀爲槷。
謂輻危摰也。
又【集韻】尺制切,同掣。
見掣字註。
【六書正譌】曳挽也。
從手埶聲。
埶古蓺字。
借爲尺列切,危也。
本作□。
與摯別。
摱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摱 【集韻】模元切,音樠。
引也。
又莫晏切,音慢。
擊也。
摲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摲 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所鑒切,音釤。
芟也。
【禮禮器】君子之於禮也,有摲而播也。
【註】摲之言芟也,謂芟殺有所與也。
【揚雄長楊賦】麾城搟邑。
一作摲邑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所斬切,毿上聲。
又師鹹切,音毿。
讀與衫近。
義□同。
又【唐韻】楚鑒切【集韻】叉鑑切,□音懺。
義同。
又投也。
又【集韻】仕懺切,鑱去聲。
投版偃水曰摲。
又疾染切,音漸。
除也。
又士減切,讒上聲。
義同。
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亦作。
摳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摳 【唐韻】口侯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墟侯切【正韻】驅侯切,□音彄。
【說文】繑也。
一曰摳衣升堂。
【廣韻】挈衣也。
【禮曲禮】摳衣趨隅。
【註】摳,提也。
又探也。
【列子黃帝篇】以瓦摳者巧,以鉤摳者憚,以黃金摳者惛。
【註】以手藏物,探而取之。
又【揚子方言】摳,揄旋也。
秦晉樹稼早成熟謂之旋,燕齊之閒謂之摳揄。
【集韻】或作挎。
又【唐韻】豈俱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于切,□音區。
亦褰裳也。
又【集韻】於口切。
與毆同。
捶擊物也。
摴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摴 【唐韻】醜居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抽居切,□音樗。
【說文】舒也。
又摴蒱,戲也。
別見艸部蒱字註。
【集韻】或作摢。
又【集韻】超之切,音癡。
摴裡,地名。
◎按史記,樗裡子從木,非從手。
別見木部。
摵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摵 【說文】沙劃切。
捎也。
【廣韻】作□。
一曰拂著也。
又【廣韻】山責切【集韻】色責切【正韻】色窄切,□音栜。
隕落,貌。
【六書故】摵摵,借以狀落葉之聲,解爲隕落,誤。
【杜甫詩】蕭摵寒籜聚。
【白居易琵琶行】楓葉荻花秋摵摵。
【韓愈詩】摵摵疎更隕。
【正字通】蕭摵卽蕭瑟。
古借用瑟字。
瑟瑟卽摵摵也。
【韻會】從木作槭。
謂增韻從手誤,非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所六切,音縮。
【揚子方言】到也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子六切,音蹙。
又【集韻】就六切,音蹴。
義□同。
又【集韻】綿批切,音迷。
同□。
批也。
又【唐韻】七則切。
揩齒也。
摶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摶 【唐韻】度官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徒官切,□音團。
【說文】圜也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】侔以行山,則是摶以行石也。
【註】侔,上下等也,摶,圜厚也。
又【矢人】凡相笴,欲生而摶。
又以手圜之也。
掜聚也。
【禮曲禮】毋摶飯。
【疏】取飯作摶,則易得多。
【儀禮特牲饋食禮】佐食摶黍授祝。
又拍也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】摶埴之工二。
【註】摶之言拍也。
埴,黏土也。
【疏】以手拍黏土以爲培也。
又專也。
【前漢天文志】凡望雲氣,騎氣□而布,卒氣摶。
又摶黍,黃鳥名。
【詩周南黃鳥于飛疏】幽州人謂之黃鶯,齊人謂之摶黍。
又省作□。
亦作。
又【集韻】朱遄切,音專。
擅也。
一曰幷合制領也。
【史記田齊世家】摶三國之兵。
【註】握領也。
又與專通。
【左傳昭二十年】若琴瑟之摶,一誰能聽之。
又【唐韻】持兗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柱兗切,□音篆。
束也。
【周禮地官羽人】十羽爲審,百羽爲摶。
又與縳同。
卷也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鮑人】卷而摶之,欲其無迆也。
【註】摶讀爲縳,謂卷縳韋革也。
【釋文】摶縳□直轉反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柱戀切,傳去聲。
義同。
從叀,與搏從尃別。
摷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摷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子小切,音勦。
【說文】拘擊也。
或作。
又【唐韻】側交切【集韻】莊交切,□音罺。
義同。
又【唐韻】落蕭切【集韻】憐蕭切,□音聊。
義同。
又動作也。
又【唐韻】【韻會】楚交切【集韻】初交切,□與鈔抄同。
取也。
【張衡東京賦】摷昆聊。
又【集韻】郞刀切,音勞。
義同。
本從巢作摷。
摸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摸 【唐韻】慕各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末各切,□音莫。
摸索也捫也,手捉也。
又【唐韻】【正韻】莫胡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蒙逋切,□音模。
與摹同。
【唐書李靖傳】靖五代孫彥芳,家故藏高祖太宗賜靖詔書數函,上之文宗,敕摸詔本,還賜彥芳。
摹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摹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莫胡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蒙逋切,□音模。
【說文】規也。
【集韻】有所規倣也。
【前漢高帝紀贊】雖日不暇給,規摹弘遠矣。
【註】摹者,如畫工未施采事摹之。
通作模。
又【廣韻】以手摹也。
【後漢蔡邕傳】正定六經文字,邕自書冊於□,使工鐫刻,立於太學門外,其觀視及摹寫者,車乘日千餘兩。
或作撫,亦作摸。
又【集韻】莫故切,音慕。
義同。
摺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摺 【唐韻】之涉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質涉切,□音讋。
【說文】敗也。
從手習聲。
又【廣韻】摺疊也。
又【唐韻】盧合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落合切,□與拉同。
【史記範睢傳】魏齊使舍人笞擊睢,折脇摺齒。
【註】摺,力荅反。
謂打折其脇,而又拉折其齒也。
又【春申君傳】折頸摺頤。
又【字彙補】悉協切,音燮。
【前漢古今人表】夷王摺懿王子。
【註】師古讀。
摻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摻 【唐韻】所鹹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師鹹切,□音毿。
讀與衫近。
女手貌。
【詩魏風】摻摻女手,可以縫裳。
【傳】摻摻,猶纖纖也。
【疏】纖好手。
古詩雲:纖纖出素手是也。
與攕同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思廉切,音纖。
義同。
又【唐韻】所減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所斬切,□毿上聲。
義同。
又取也。
一曰執也。
【詩鄭風】摻執子之祛兮。
【傳】摻,擥也。
又【集韻】素檻切。
【揚子方言】細也。
凡細貌謂之笙,斂物而細謂之揫。
或曰摻。
又疏簪切,音森。
林離摻攦也。
又倉含切,音驂。
摻搓,捫也。
又千遙切,悄平聲。
持物也。
又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七紺切,驂去聲。
與參同。
鼓曲也。
【後漢禰衡傳漁陽參撾註】王僧孺詩雲:散度廣陵音,參寫漁陽曲。
自音雲:參,七紺反。
【天中記】吳淑校理古樂府中有摻字,多改爲操。
【徐鍇曰】非可一例,若漁陽摻者,音七鑒反,三撾鼓也。
古歌雲:邊城晏開漁陽摻,黃塵蕭蕭白日暗。
【蘇軾詩】幅巾起作鴝鵒舞,壘鼓誰摻漁陽撾。
又【魏了翁答張洽書】魏晉閒避曹操諱,改爲摻。
或謂詩鄭風,摻執子之祛。
本作操,傳解擥不誤。
箋註音所覽,所斬二切,謬也。
此說附存以備參考。
摼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摼 【唐韻】口莖切【集韻】丘耕切,□音鏗。
【說文】擣頭也。
【廣韻】撞也。
或作挳。
又【集韻】苦杏切,鏗上聲。
義同。
又輕煙切。
古牽字。
引前也。
【揚雄校獵賦】摼象犀。
【註】扼也。
餘詳牛部七畫。
摽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摽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符少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婢小切,□音鰾。
讀若瓢上聲。
【說文】擊也。
一曰挈□牡也。
又【爾雅釋詁】摽蘦,落也。
【詩召南】摽有梅。
又拊心貌。
【詩邶風】寤辟有摽。
【傳】辟拊心也。
【疏】謂拊心之時,其手摽然。
又【集韻】被表切,音殍。
亦落也。
詩:摽有梅。
徐邈讀。
又【唐韻】撫招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紕招切,□音漂。
亦擊也。
與□同。
【左傳哀十二年】長木之斃,無不摽也。
【註】長木斃踣于地,不擇物而後摽擊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匹妙切,音剽。
讀若漂去聲。
義同。
又落也。
又【集韻】毗召切,音驃。
讀若瓢去聲。
亦擊也。
又匹歷切,音霹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□遙切,音飇。
義同。
又麾也。
【公羊傳莊十三年】曹子摽劒而去之。
【孟子】摽使者,出諸大門之外。
又刀末也。
【前漢王莽傳】摽末之功。
【註】刀末之摽。
又【唐韻】匹交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披交切,□與拋同。
【說文】拋或從手票聲。
通用摽。
互見拋字註。
○按《唐韻》符少切,本筱韻,上聲。
《說文》誤收去聲。
新添《廣韻》改頻小切,宜從之。
摾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摾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其亮切,強去聲。
同弶。
【字林】施罟於道也。
一曰以弓罥鳥獸也。
【廣韻】張取獸也。
摾字從強作。
摿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摿 【楊愼字說】同愔。
於金切。
【淮南子兵略訓】推其摿摿,擠其揭揭,此謂因勢。
撄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攖 【唐韻】於盈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伊盈切,□音纓。
拈也,亂也。
又觸也,迫近也。
【孟子】虎負嵎,莫之敢攖。
又【集韻】娟營切,音縈。
有所繫著也。
【莊子大宗師】攖寧也者,攖而後成者也。
【註】物縈亦縈,而未嘗不寧也。
通作嬰。
撅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撅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居月切,音蕨。
【說文】手有所把也。
一曰擊也,投也。
【唐書褚遂良傳】撅高昌,纓突厥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其月切。
與掘同。
【汲冢周書】狐有牙,而不敢以噬,獂有蚤,而不敢以撅。
【杜牧註孫子序】撅其城郭。
又【廣韻】採撅也。
亦摴蒱三采名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姑衞切,音劌。
揭衣也。
【禮內則】不涉不撅。
又【集韻】紀劣切,音蹶。
撥也。
【韓詩外傳】草木根荄,淺未必撅也。
飄風興暴雨墜,則撅必先矣。
亦作□。
互見掘字註。
撆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撆 【唐韻】芳滅切【集韻】匹滅切,□音潎。
【說文】別也。
一曰擊也。
又【唐韻】普蔑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匹蔑切,□音瞥。
讀若片入聲。
小擊也。
又略也,引也,拂也。
【蔡邕篆勢】揚波振撆。
又【集韻】或作蔽。
【史記荊軻傳】跪而弊席。
亦作撇。
又【正韻】必弊切,音閉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蒲結切,音蹩。
讀若敝入聲。
拭也。
衻 【申集下】【衣字部】 衻 【唐韻】汝鹽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如占切,□音髥。
【廣韻】衣緣也。
又【禮喪大記】婦人復不以衻。
【註】衻,婦人嫁時上服也。
【儀禮士昏禮】女次純衣纁衻。
【註】衻之言任也,以纁緣其衣,象隂氣上任也。
又【類篇】衣下襈也。
【禮雜記】繭衣裳與稅衣,纁衻爲一。
【註】裳,下襈也,婦人蔽膝也。
【小爾雅】蔽膝謂之衻。
又【集韻】尼占切,音粘。
義同。
又處占切。
與襜、襝同。
【直音】作袡。
【韻會】別作□。
撇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撇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匹蔑切。
同撆。
見上(撆字)註。
【前漢揚雄甘泉賦】浮蔑蠓而撇天。
【註】撇,猶拂也。
【王褒洞簫賦】聯綿彯撇,生微風兮。
又書法有撇。
【書法離鉤】長撇須迅其鋒。
又【正韻】必弊切,音閉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匹裔切,潎去聲。
摽也。
又【集韻】必結切,閉入聲。
揎衣也。
撈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撈 【唐韻】魯刀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郞刀切,□音勞。
沈取曰撈,言沒入水中取物也。
又【集韻】郞到切,音澇。
義同。
又力弔切,音料。
同撩。
【揚子方言】取也。
【郭璞註】謂鉤撈也。
又憐蕭切,音聊。
義同。
通作摷。
撉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撉 【集韻】都昆切,音敦。
擊也。
見搋字註。
撊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撊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下赧切,音僩。
勁忿貌。
【左傳昭十八年】今執事撊然授兵登陴。
又【正韻】下□切,音限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賈限切,音□。
【揚子方言】猛也。
晉魏之閒曰撊。
【爾雅瑟兮僩兮】,《釋文》僩,或作撊。
【韻會】通作憪。
考證:〔【爾雅瑟兮僩兮註】僩,或作撊。
〕謹照原書註改釋文 撋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撋 【唐韻】而緣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而宣切,□軟平聲。
摧物也。
【阮孝緒字略】煩撋猶捼挱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鮑人進而握之註】謂親手煩撋之。
或作擩。
亦作。
又作捼。
又【集韻】濡純切,音犉。
拭也。
又儒垂切,音痿。
擩也。
又奴禾切,穤平聲。
又儒誰切,音蕤。
□同捼。
詳捼字註。
撌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撌 【篇海】丘愧切,音喟。
也。
【淮南子要略篇】禹燒不暇撌。
又求位切,音匱。
義同。
撍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撍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子感切,音昝。
手動也。
或作揝。
又作紺切,篸去聲。
義同。
又掇也。
又【唐韻】【韻會】作含切【集韻】祖含切,□音篸。
盡也。
又【唐韻】側吟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緇岑切,□音簪。
疾也。
【京房易豫卦】朋盍撍。
今文作簪。
【註】速也。
又【集韻】慈鹽切【韻會】昨鹽切,□音潛。
摘也。
本作撍。
撎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撎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於計切【集韻】壹計切,□音翳【說文】舉手下手也。
又【唐韻】一冀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乙冀切,□音懿。
義同。
【周禮春官大祝九曰肅拜註】但俯下手,今時撎是也。
【釋文】撎,於至反。
卽今之揖。
【左傳成十六年三肅使者註】肅手至地,若今之撎。
又【集韻】於賜切,音縊。
義同。
又【正字通】與揖同。
按舉手下手卽揖也。
雖轉去聲,而義不變,六書故以孫愐切爲誤,是也。
斁 【卯集下】【攴字部】 斁 【唐韻】【廣韻】羊益切【集韻】【類篇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夷益切,□音亦。
【說文】解也,厭也。
【書太甲】朕承王之休無斁。
【傳】我承王之美無厭。
【詩周南】服之無斁。
【箋】乃能整治之,無厭倦。
又【說文】一曰終也。
又【小爾雅】明也。
又【廣韻】當故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都故切,□音妒。
同殬。
敗也。
【書洪範】彞倫攸斁。
【傳】斁,敗也。
【釋文】多路反。
【說文】引洪範作殬。
【詩大雅】耗斁下土。
【箋】斁,敗也。
【釋文】《說文》字林皆作殬。
又【前漢薛宣傳】不得其人,則大職墮斁。
【註】斁,丁固反。
壞也。
又【集韻】同都切,音徒。
塗也。
周書,斁丹雘。
◎按今書梓材,惟其塗塈茨,又惟其塗丹雘。
疏於二文皆言斁卽古塗字。
則塗本有作斁者,而《說文》引書作□。
書古文訓亦作□。
蓋□譌爲斁也。
又【集韻】徒故切,音度。
義同。
又【韻補】葉弋灼切。
【枚乗七發】誠不必悔,決絕以諾。
高歌□唱,萬歲無斁。
斂 【卯集下】【攴字部】 斂 【唐韻】良冉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力冉切,□音。
【說文】收也。
【爾雅釋詁】聚也。
【疏】斂者,率聚也。
【詩小雅】此有不斂穧。
【疏】不收斂之穧束也。
【書洪範】斂時五福。
【疏】以斂聚五福之道也。
【周禮天官大宰】以九賦斂財賄。
又【儀禮聘禮】斂〈方亶〉。
【註】斂,藏也。
又【博雅】斂,取也。
又欲也,予也,略也。
又姓。
【左傳定七年】公斂處父禦孟懿子。
【廣韻】姚秦錄有輔國將軍斂憲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力驗切,音爁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離鹽切,音廉。
斂盂,地名。
【左傳僖二十八年】晉侯齊侯盟于斂盂。
【註】衞地。
【釋文】斂,徐音廉。
【韻會】作歛,非。
互詳欠部歛字註。
考證:〔【左傳僖二十八年】齊侯晉侯會於斂盂。
〕謹照原文改晉侯齊侯盟于斂盂。
杩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榪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莫駕切,音罵。
【玉篇】牀頭橫木也。
【韻會】引《曾子輿機疏》,機以木爲之,如牀,先用一繩繫著兩頭謂之榪。
【正字通】俗謂木片關定器物曰榪子。
考證:〔【韻會】引曾子輿機疏,機以木爲之,如牀,先用以繩繫兩頭,謂之榪。
〕謹照原文以繩之以改一字。
兩頭謂之榪改著兩頭之榪。
斃 【卯集下】【攴字部】 斃 【集韻】毗祭切。
【爾雅釋言】斃,踣也。
【註】前覆。
【禮檀弓】射之,斃一人。
【註】斃,仆也。
【釋文】斃,亦作弊。
斄 【卯集下】【攴字部】 斄 〔古文〕□【集韻】湯來切,同邰。
【前漢地理志】右扶風斄,周後稷所封。
【註】同邰。
◎按字彙又音離,訓斄牛,非是。
集韻,犂牛字從□。
犂字從□,作□下□。
斅 【卯集下】【攴字部】 斅 【廣韻】胡敎切【集韻】後敎切【韻會】後學切,□音效。
【說文】覺悟也。
篆省作學。
【玉篇】敎也。
【書盤庚】盤庚斆于民。
【傳】敎也。
又【說命】惟斆學半。
【傳】敎然後知困,是爲學之半。
又【集韻】轄覺切,音學。
義同。
【韻會】學字,《說文》本作斆。
今音效。
而學校字但作學。
○按古文《尚書》學皆作斆。
隷釋高彪□爲斅者宗。
又五十以斆,卽學字。
《說文》在敎部,今倂入。
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【玉篇】同厮。
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【廣韻】息逐切【集韻】息六切,□音速。
【玉篇】傗,不伸。
〇按見《廣韻》一屋,音夙。
《正字通》以爲佩字之譌,非。
文 【卯集下】【文字部】 文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無分切,音紋。
【說文】錯畫也。
【玉篇】文章也。
【釋名】文者,會集衆綵,以成錦繡。
合集衆字,以成辭義,如文繡然也。
【易繫辭】物相雜,故曰文。
【周禮天官典絲】供其絲纊組文之物。
【註】畫繪之事,靑與赤謂之文。
【禮樂記】五色成文而不亂。
又【尚書序】古者伏犧氏之王天下也,始畫八卦,造書契,以代結繩之政,由是文籍生焉。
【疏】文,文字也。
【說文》序】依類象形,故謂之文。
其後形聲相益,卽謂之字。
【古今通論】倉頡造書,形立謂之文,聲具謂之字。
又【易乾卦文言疏】文謂文飾。
又【易坤卦】文在中也。
【疏】通達文理。
【史記禮書】貴本之謂文,親用之謂理。
兩者合而成文,以歸太一,是謂太隆。
又【書堯典】欽明文思安安。
【疏】發舉則有文謀。
又【禮禮器】先王之立禮也,有本有文。
忠信,禮之本也。
義理,禮之文也。
【史記樂書】禮自外作,故文。
【註】文猶動,禮肅人貌。
貌在外,故雲動。
又【禮樂記】禮減而進,以進爲文。
樂盈而反,以反爲文。
【註】文,猶美也,善也。
又【左傳僖二十三年】吾不如衰之文也。
【註】有文辭也。
又【前漢酷吏傳】司馬安之文法。
【註】以文法傷害人也。
【又】按其獄皆文緻不可得反。
【註】言其文案整密也。
又姓。
【前漢循吏傳】文翁,廬江舒人也。
又【史記諡法】經緯天地曰文,道德博聞曰文,勤學好問曰文,慈惠愛民曰文,愍民惠禮曰文,錫民爵位曰文。
又獸名。
【山海經】放臯之山有獸焉,其狀如蜂,岐尾,反舌,善呼,曰文文。
又【集韻】文運切,音問。
【論語】小人之過也,必文。
【朱傳】文,飾之也,去聲。
又眉貧切,音珉。
飾也。
【禮玉藻】大夫以魚須文竹,劉昌宗讀。
又【韻補】葉微勻切。
【崔駰達旨】摛以皇質,雕以唐文。
六合怡怡,比屋爲仁。
【張衡西京賦】都邑遊俠,張趙之倫。
齊志無忌,擬跡田文。
又葉無沿切。
【蔡洪棊賦】畫路表界,白質朱文。
典直有正,方而不圓。
齋 【卯集下】【文字部】 齋 【篇海】同齋。
(齋)【廣韻】側皆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莊皆切,□債平聲。
【正韻】潔也,莊也,恭也。
【廣雅】齋,敬也。
【禮祭統】齋之爲言齊也。
【易繫辭】聖人以此齋戒。
【註】洗心曰齋。
又【後漢輿服志】有齋冠曰長冠。
又燕居之室曰齋。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津私切,音貲。
【孟子】齋疏之服。
【趙岐註】卽齋縗也。
音資。
又【易履卦】得其資斧。
【子夏傳】作齊斧。
虞喜志林雲:當作齋。
齋戒入廟而受斧也。
又葉眞而切,音支。
【後漢周澤傳】生世不諧,作太常妻,一年三百六十日,三百五十九日齋。
○按《說文》示齊爲齋。
示,明也,祗也。
齊者,萬物之潔齊也。
洪武《正韻》雲:古單作齊,後人于其下加立心,以別之耳。
斌 【卯集下】【文字部】 斌 【廣韻】府巾切,音彬。
【玉篇】文質貌。
亦作份彬。
【潘嶽藉田賦】士女頒斌而鹹戾。
【註】頒斌,相雜之貌也。
斐 【卯集下】【文字部】 斐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敷尾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妃尾切,□音菲。
【說文】分別文也。
易曰:君子豹變,其文斐也。
◎按今易革卦,斐作蔚。
又【詩小雅】萋兮斐兮,成是貝錦。
【傳】萋斐,文章相錯也。
【朱傳】小文之貌。
又同匪。
【詩衞風】有匪君子。
【大學】作斐。
又【集韻】匪微切,音非。
姓也。
【左傳襄二十三年】初斐豹隷也。
又逋眉切,音悲。
義同。
斑 【卯集下】【文字部】 斑 【廣韻】布還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逋還切,□音班。
辬,或作斑。
駮文也。
【韻會】雜色曰斑。
【禮檀弓】貍首之斑然。
又【韻補】葉□連切。
【曹植七啓】形不抗首,骨不隱拳。
批熊碎掌,拉虎摧斑。
斒 【卯集下】【文字部】 斒 【廣韻】方閑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逋閑切,□音。
斒斕,色不純也。
或作□。
亦作豳。
詚 【酉集上】【言字部】 詚 【字彙】當拔切,丹入聲。
兜詚,不靜也。
斓 【卯集下】【文字部】 斕 【廣韻】力閑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離閑切,□音□。
斒斕,色雜也。
或作□。
又【集韻】郞于切,音闌。
義同。
斕 【卯集下】【文字部】 斕 【廣韻】力閑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離閑切,□音□。
斒斕,色雜也。
或作□。
又【集韻】郞于切,音闌。
義同。
斖 【卯集下】【文字部】 斖 【集韻】武斐切。
亹或從文。
詳亠部亹字註。
鬥 【卯集下】【鬥字部】 鬥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當口切,音陡。
【說文】大升也。
【羣經音辨】升十之也。
【史記李斯傳】平鬥斛度量。
【前漢律歷志】鬥者,聚升之量也。
又宿名。
【春秋運鬥樞】第一至第四爲魁,第五至第七爲杓,合爲鬥。
居隂播陽,故稱北鬥。
【易豐卦】日中見鬥。
【疏】日中盛明之時,而鬥星顯見。
【詩小雅】維北有鬥。
【疏】維此天上,其北則有鬥星。
【史記天官書】北鬥七星,所謂璇璣玉衡以齊七政也。
【又】衡殷南鬥。
【註】南鬥六星爲天廟,丞相大宰之位。
又酒器。
【詩大雅】酌以大鬥。
【疏】大鬥長三尺,謂其柄也。
蓋從大器挹之於樽,用此勺耳。
【史記滑稽傳】目眙不禁,飮可七八鬥。
又吳中市魚亦以鬥計。
【松陵倡和詩】一鬥霜鱗換濁醪。
又【前漢王莽傳】作威鬥,長二尺五寸。
又【周禮地官序官掌染革註】染革藍蒨象鬥之屬。
【疏】象鬥,染黑。
又【尚書序】皆科鬥文字。
【疏】科鬥,蟲名。
蝦蟆子也。
書形似之。
又【史記封禪書】成山鬥入海。
【註】謂鬥絕曲入海也。
又【韓愈答張十一詩】鬥覺霜毛一半加。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腫庾切,音主。
枓,或省作鬥。
勺也。
【周禮春官鬯人】大喪之大渳設鬥。
【註】所以沃屍也。
【釋文】鬥依注,音主。
考證:〔【周禮地官司徒掌染革註】染革藍蒨象鬥之屬。
〕謹照原文司徒改爲序官。
兩革字均改爲草字。
料 【卯集下】【鬥字部】 料 【廣韻】落蕭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憐蕭切【正韻】連條切,□音聊。
【說文】量也。
【史記孔子世家】嘗爲季氏吏,料量平。
又【廣韻】度也。
【玉篇】數也,理也。
【增韻】計也。
【周語】料民于太原。
【史記李斯傳】君侯自料能孰與蒙恬。
【晉書王□之傳】當相料理。
【左思蜀都賦】盧跗是料。
又【莊子盜跖篇】料虎頭,編虎須。
【註】料,捋也。
又【爾雅釋樂】大鼗謂之麻,小者謂之料。
【註】料者,聲淸而不亂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力弔切,音嫽。
義同。
又人物材質也。
【杜甫詩】山色供詩料。
又牛馬所食芻豆。
【唐書李林甫傳】立仗馬食三品料,一鳴輒斥去。
又【增韻】祿料也。
斚 【卯集下】【鬥字部】 斚 【正字通】俗斝字。
斛 【卯集下】【鬥字部】 斛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胡谷切,音觳。
【說文】十鬥也。
【儀禮聘禮】十鬥曰斛。
【前漢律歷志】斛者,角鬥平多少之量也。
【又】量者躍於龠,合於合,登於升,聚於鬥,角於斛,職在太倉,大司農掌之。
又姓。
【姓氏急就篇】北齊有斛子愼。
斜 【卯集下】【鬥字部】 斜 【唐韻】似嗟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徐嗟切,□音邪。
【說文】抒也。
【玉篇】散也,不正也。
【王延壽魯靈光殿賦】枝牚杈枒而斜據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餘遮切【正韻】于遮切,□音耶。
梁州谷名。
在武功西南。
【前漢揚雄傳】西自褒斜。
【註】南山谷名也。
【班固西都賦】右界褒斜,隴首之險。
【註】梁州記曰:萬石城泝漢,上七裡有褒谷。
南口曰褒,北口曰斜。
長四百七十裡。
又【集韻】時遮切,音闍。
伊雅斜,單于名。
又直加切,音秅。
義同。
斝 【卯集下】【鬥字部】 斝 【唐韻】古雅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舉下切,□音賈。
【說文】玉爵也。
從叩從鬥,冂。
象形,與爵同意。
或說斝受六升。
【詩大雅】洗爵奠斝。
【周禮春官司尊彜】裸用斝彜黃彜。
【禮明堂位】爵夏後氏以琖,殷以斝,周以爵。
【註】斝畫禾稼也。
【正字通】兩柱交似禾稼,故曰斝。
又【集韻】居迓切【正韻】居亞切,□音駕。
義同。
【說文】俗作斚,非。
斞 【卯集下】【鬥字部】 斞 【唐韻】以主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勇主切,□音庾。
【說文】量也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工人】絲三邸,漆三斞。
【玉篇】今作庾。
【小爾雅】四豆爲區,四區曰釜,二釜有半曰庾。
【集韻】或作□,亦作斔匬。
斟 【卯集下】【鬥字部】 斟 【廣韻】職深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諸深切,□音針。
【說文】勺也。
【楚辭天問】彭鏗斟雉帝何饗。
【註】斟,勺也。
又【周語】而後王斟酌也。
【註】斟,取也。
又【後漢馮衍傳】意斟愖而不澹。
【註】斟愖,猶遲疑也。
又【揚子方言】斟,益也。
【註】言斟酌而益之。
又【玉篇】計也。
又國名。
【左傳襄四年】滅斟灌及斟尋氏。
【註】二國,夏同姓諸侯,仲康之子。
又姓。
【姓氏急就篇】漢博士斟尚。
斠 【卯集下】【鬥字部】 斠 【廣韻】吉嶽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古嶽切【正韻】訖嶽切,□音覺。
【說文】平鬥斛也。
【博雅】量也。
【玉篇】今作角。
又【集韻】居效切,音敎。
義同。
斡 【卯集下】【鬥字部】 斡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烏括切【正韻】烏活切,□音睕。
【說文】蠡柄也。
揚雄杜林說,皆以軺車輪斡。
【玉篇】轉也,柄也。
【增韻】旋也,運也。
【前漢賈誼傳】斡棄周鼎,寶康瓠兮。
【又】斡流而遷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古緩切,音管。
輨,或作斡。
【前漢百官公卿表】斡官。
【註】如淳曰:斡音筦,或作幹。
斡,主也。
主均輸之事。
又【前漢食貨志】欲擅斡山海之貨。
【註】師古曰:斡謂主領也。
斢 【卯集下】【鬥字部】 斢 【廣韻】天口切【集韻】他口切,□音妵。
斢。
詳字註。
撰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撰 【唐韻】雛莞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雛綰切【正韻】雛產切,□饌上聲。
具也。
【增韻】造也。
又則也。
【易繫辭】以體天地之撰。
【朱子本義】撰猶事也。
【論語】異乎三子者之撰。
又撰,述也。
屬辭記事曰撰。
【唐書百官志】史館修撰掌修國史。
或作篹。
又【唐韻】仕免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雛免切,□音譔。
讀若孱上聲。
義同。
通作譔。
又作僎。
又持也。
【禮曲禮】君子欠伸撰杖屨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雛戀切【正韻】除戀切,□音饌。
義同。
又集也。
亦述也。
【歐陽修詩】任君居太原,白首勤著撰。
閉戸不求聞,忽來誰所薦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須兗切。
與選同。
遣也。
一曰擇也。
【周禮夏官大司馬】羣吏撰車徒。
【釋文】息轉反。
【禮內則】栗曰撰之。
【疏】數數布揀撰省視之。
又白撰,貨貝名。
【前漢食貨志】白金三品,其一曰重八兩,圜之,名白撰,直三千。
又【集韻】須絹切,音□。
亦與選同。
又損管切。
與算同。
數也,計也。
【周禮撰車徒註】撰讀曰算,謂數擇之也。
撱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撱 【唐韻】他果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吐火切,□音妥。
狹長也。
【爾雅釋魚】□小而撱。
【註】撱,小貝狹長也。
謂長而去四角也。
【史記平準書】白金三品,其三曰復小撱之直三百。
又【唐韻】羊捶切【集韻】尹捶切,□隋上聲。
與同。
棄也。
又捫也。
又【集韻】翾規切,音墮。
亦棄也。
○按《爾雅》《廣韻》《集韻》或譌作橢,惟《正韻》撱橢分義各出。
通作隋。
撲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撲 【唐韻】蒲角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弼角切,□音雹。
【說文】挨也。
【廣韻】相撲也。
又【增韻】踣也。
【韓愈納涼聮句】朽杌懼傾撲。
或作□。
又【集韻】匹角切,音璞。
與同。
擊也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普木切【正韻】普蔔切,□與攴同。
小擊也。
【書盤庚】若火之燎于原,不可嚮邇,其猶可撲滅。
又杖也。
與撲同。
【荀悅申鑒】桎梏鞭撲,以加小人。
又【荀子臣道篇】若馭撲馬。
【註】未調習之馬。
又【集韻】博木切,音蔔。
拭也。
撷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擷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胡結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奚結切,□音絜。
捋取也。
又與襭同。
以衣貯物,而扱其衽也。
又【唐韻】虎結切【集韻】顯結切,□音肸。
義同。
撸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擼 【篇海】郞古切,音魯。
動也。
撺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攛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取亂切,音爨。
擲也。
又【集韻】七丸切,音鋑。
義同。
又俗謂誘人爲非曰攛掇。
撻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撻 〔古文〕□□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他達切,音闥。
打也,抶也。
【書益稷】撻以記之。
又【說命】若撻于市。
【周禮地官閭胥】凡事,掌其比觵撻罰之事。
【註】撻,撲也。
【疏】有失禮,輕者以觵酒罰之,重者以楚撻之。
【儀禮鄉飲酒禮】罰不敬,撻其背。
又疾也。
【詩商頌】撻彼殷武。
【疏】撻是速疾之意。
【釋文】韓詩雲:達也。
又弣側矢道也,以韋爲之。
【儀禮士喪禮】設依撻焉。
【註】今文撻爲銛。
又【崔豹古今註】蛺蝶,江東呼爲撻末。
本從□。
【集韻】或作□。
□原字誤從□作。
撼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撼 【唐韻】胡感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戸感切,□含上聲。
與同。
搖也。
【宋史蘇轍傳】元豐舊黨,多起邪說,以搖撼在位。
【韓愈詩】蚍蜉撼大樹。
又【韻會】動也。
通作感。
與詩無感我帨之感同。
撽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撽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吉歷切。
同擊。
又【集韻】口敎切,敲去聲。
義同。
【莊子至樂篇】撽以馬捶。
【註】擊也。
又堅堯切,音驍。
遮也,與邀同。
一說□字變體。
本從敫。
敫字從攴作。
又□。
撾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撾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張瓜切,音檛。
擊也。
【魏志太祖紀】伯魚三娶孤女,謂之撾婦翁。
【唐書柳宗元傳】自古賢人才士被謗議,不能自明,故有無兄盜嫂,娶孤女撾婦翁者。
又擊鼓也。
【後漢禰衡傳】曹操召爲鼓吏,衡方爲漁陽參撾,聲節悲壯。
又【字彙補】古禾切,音戈。
【蘇軾守歲詩】晨雞且勿唱,更鼓畏添撾。
明年豈無年,心事恐蹉跎。
撿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撿 【唐韻】良冉切【集韻】力冉切,□音斂。
【說文】拱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居奄切,音撿。
束也,拘也。
【前漢王霸傳】郡事,皆以義法令撿式。
【註】撿,局也。
又【爾雅釋言】撿,同也。
【註】撿,範模也,所出必同。
又巡察也,□也,挍也,舉也。
【晉書周顗傳】王導料撿中書故事,見顗表救己。
又撿挍,官名。
【唐書百官志】開元六年,麗正修書院置使及撿挍官。
○按撿挍二字□從手。
《廣韻》止收檢,以撿爲俗字。
擀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搟 【集韻】古旱切,幹上聲。
以手伸物也。
或省作扞。
(搟)【集韻】許偃切,與攇同。
【前漢揚雄長楊賦】麾城搟邑。
【註】搟,舉手擬之也。
音車幰之幰。
又【正字通】搟乃摲之譌。
長楊賦古本作摲邑。
互見摲字註。
一說欣軒聲近。
掀俗作搟,與摲別。
擁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擁 【唐韻】於隴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委勇切,□雍上聲。
【說文】本作□。
抱也。
【禮玉藻】肆束及帶,勤者有事,則收之,走,則擁之。
【疏】肆餘也,謂束帶之餘組及帶之垂者。
收謂斂持在手,擁謂抱之於懷也。
【前漢夏侯嬰傳面雍樹馳註】南方謂抱小兒爲雍樹,面偝也,雍抱持之,令面背己而抱之以馳。
雍讀曰擁。
又持也。
【前漢高帝紀】太公擁彗。
【註】如今卒持帚也。
又衞也,羣從也。
又【爾雅釋言邕支載也疏】邕,又作擁。
擁護支持,皆載任之義。
又【集韻】於容切,音雍。
遮也。
【禮內則】女子出門,必擁蔽其面。
【註】擁,猶障也。
或作□。
亦作□。
枂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枂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五活切,玩入聲。
去樹皮也。
【類篇】木隂橉曰枂。
又【廣韻】柮枂,柱頭木。
又【集韻】【類篇】魚厥切,音月。
鞍瓦。
擂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擂 【玉篇】力堆切,音雷。
研物也。
【集韻】作攂。
又【韻會】盧對切,音纇。
與礧同。
推石自高而下也。
【集韻】作擂。
擃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擃 【集韻】匿講切,搦上聲。
撞也,刺也。
或作搑。
擄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擄 【唐韻】郞古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籠五切,□音魯。
掠也,獲也。
通作鹵。
擅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擅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時戰切,音繕。
【說文】專也。
【禮冠義】尊重事,而不敢擅重。
事【史記範睢傳】擅國之謂王。
又【增韻】據也。
【戰國策】趙攻中山,取扶柳,五年以擅呼沱。
【註】擅言固有之。
擆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擆 【玉篇】【唐韻】張略切【集韻】陟略切,□音勺。
讀與酌近。
置也。
又擊也。
又【集韻】直略切,音著。
亦擊也。
【玉篇】別作□。
俗作撯。
擇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擇 【唐韻】丈伯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直格切,□音宅。
【說文】揀選也。
【書呂□】罔有擇言在躬。
【禮中庸】擇善而固執之者也。
又【史記註】達各切,音鐸。
【龜筴傳】悤悤疾疾,通而不相擇,妖孽數見,傳爲單薄。
又【集韻】夷益切,音奕。
人名。
漢有司馬無擇。
本作擇。
或作□。
擇字原從□作。
擈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擈 同撲。
詳撲字註。
擉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擉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測角切,音齪。
與簎同。
刺取龞蜃也。
【莊子則陽篇】冬則擉龞於江。
【韓愈祭鱷魚文】罔繩擉刃,以除蟲蛇惡物。
或作捒。
又作捔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敕角切,音。
亦與簎同。
又【集韻】側角切,音捉。
又殊玉切,音蜀。
又樞玉切,音觸。
義□同。
又株玉切,音斸。
【莊子擉龞註】徐邈讀。
擊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擊 【唐韻】古歷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吉歷切,□音激。
【說文】攴也。
【徐曰】撲也。
【廣韻】打也。
【增韻】扣也。
【易蒙卦】擊蒙。
【註】擊去童蒙,以發其昧。
【史記叔孫通傳】拔劒擊柱。
又【酷吏傳】義縱以鷹擊毛摯爲治。
又攻殺也。
【楚語】刲羊擊豕。
【註】擊,殺也。
【前漢高帝紀】急擊之勿失。
又觸也。
【莊子田子方】目擊而道存矣。
或作撽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□敵切,音檄。
與覡同。
男巫也。
【荀子王制篇】知其吉兇妖祥,傴巫跛擊之事也。
【註】擊讀爲覡。
又【集韻】吉詣切,音訃。
人名。
春秋晉有屠擊。
擎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擎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渠京切,音鯨。
舉也,拓也,持高也。
【杜甫詩】書從稚子擎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渠映切【正韻】具映切,□音競。
義同。
本作擎。
或作。
亦作擏。
擎原字從攴不從攵作。
擏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擏 【集韻】渠京切,本作擎。
又【正韻】與檠通。
輔正弓弩器。
【荀子性惡篇】良弓不得排擏,則不能自正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舉影切【正韻】居影切,□音景。
戒也。
與儆通。
亦與檠通。
【揚子法言】見弓之張兮,何謂也,曰:擏之而已。
擐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擐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胡慣切,音患。
【說文】貫也。
【左傳成十三年】躬擐甲冑。
【吳語】夜中乃令服兵擐甲。
又【集韻】古患切,音慣。
義同。
又【唐韻】古還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姑還切,□音關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古泫切,音畎。
繫也。
又荀緣切,音宣。
與揎同。
【禮王制臝股肱註】謂擐衣出其臂脛。
【陸氏音義】擐讀宜音宣,依字作。
字林雲:臂也。
先全反。
◎按,別本譌作。
互見字註。
本作□。
省從睘。
擑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擑 【集韻】卽涉切。
同接。
見接字註。
擒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【唐韻】巨今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渠金切,□音琴。
與捦同。
詳捦字註。
【禮曲禮不離禽獸疏】禽者,擒也。
言鳥力小,可擒捉而取之。
通作禽。
又【集韻】巨禁切,音噤。
與扲同。
見扲字註。
擓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擓 【唐韻】苦淮切【集韻】枯懷切,□音匯。
揩摩也。
又抆拭也。
或省作。
擔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擔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都甘切【正韻】都藍切,□膽平聲。
與儋同。
背曰負,肩曰擔。
【釋名】擔,任也,任力所勝也。
【易繫辭負且乗疏】負者,擔負於物也。
【戰國策】蘇秦嬴縢履蹻,負書擔囊。
又左擔,地名。
【任豫益州記】隂平縣北有左擔道,於成都爲西,自北來者,擔在左肩,不得度右肩也。
又武擔,山名。
在成都西北。
【蜀志先主傳註】蜀王妻物故,發卒擔土於成都郭中葬,高七丈,號曰武擔也。
又去聲。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都濫切。
謂所負也。
【左傳莊二十二年】弛于負擔。
【註】丁暫反。
又【集韻】時豔切,音贍。
假也。
【禮喪服四制】杖者,何也,爵也。
或曰擔主。
【儀禮喪服】無爵而杖者何,擔主也。
【註】假之以杖,尊其爲主也。
又以贍切,音豔。
義同。
擕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擕 與同。
擖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擖 【唐韻】恪八切,音劼。
【說文】刮也。
一曰撻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丘瞎切,音楬。
義同。
又【唐韻】古轄切【集韻】居轄切,□音猰。
亦刮也。
又折也,架也。
又【集韻】力盍切,音臘。
亦折也,與擸同。
又古滑切。
義同。
又搔也。
又【唐韻】丈甲切【集韻】直甲切,□音霅。
押擖,重接貌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弋涉切,音葉。
箕舌也。
【禮少儀】□席不以鬣,執箕膺擖。
【疏】當掎箕舌自鄕胷前。
又【集韻】益涉切,音靨。
義同。
又居曷切,音葛。
搳擖,揳木聲。
又力涉切,音獵。
理持也。
同擸。
又去例切,音憩。
亦刮也。
擗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擗 【唐韻】房益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毗亦切,□音闢。
拊心也。
【孝經】擗踴哭泣。
通作辟。
【詩邶風】寤辟有摽。
又【莊子馬蹄篇】摘擗爲禮。
【註】屈折手足之意。
亦作擘。
又【韻會】匹歷切,音霹。
擘開也。
【楚辭九歌】擗蕙櫋兮旣張。
【註】擗,折也。
又【韻會】匹辟切【正韻】匹亦切,□音僻。
義同。
擘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擘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博厄切,音蘗。
【說文】撝也。
【廣韻】分擘也。
【禮內則】塗皆乾擘之。
【疏】擘,去。
乾,塗也。
【李白詩】巨靈擘太華。
又【說文】大指也。
【孟子】吾必以仲子爲巨擘焉。
又挽擘也。
弓弩手張曰擘,足踏曰蹶。
又【揚子方言】擘,楚謂之紉。
又【集韻】蒲歷切,音甓。
亦大指也。
又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毗亦切。
與擗同。
【六書故】借用捭。
擙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擙 【字彙】於到切,音奧。
磨也。
據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據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居禦切,音鋸。
【說文】杖持也。
【論語】據於德。
又【廣韻】依也。
【易困卦】困于石,據于蒺藜。
【詩邶風】亦有兄弟,不可以據。
【左傳僖五年】享祀豐潔,神必據我。
【註】據猶安也。
又引也,援也。
【爾雅疏序】事有隱滯,援據徵之。
又按也。
【禮玉藻】君賜稽首據掌,緻諸地。
【疏】覆左手按於右手之上也。
【老子道德經】猛獸不據。
【註】以爪按拏曰據。
又拒守也。
【史記趙奢傳】先據北山上者勝。
又姓。
明宣德漏刻博士據成。
又【集韻】其踞切,音遽。
有形之貌。
與莊子覺則蘧蘧然之蘧同。
又【史記註】訖逆切,音戟。
【呂後紀】見物如蒼犬,據高後掖。
又葉求於切,音蘧。
【史記龜筴傳】事有所疾,亦有所徐。
物有所拘,亦有所據。
通作據。
見據字註。
擛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擛 【集韻】弋涉切,音葉。
擛擛,動貌。
或作聶。
擻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擻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蘇後切,音叟。
抖擻,舉也。
【王維詩】抖擻辭貧裡。
【釋氏要覽】梵語杜多,華言抖擻。
亦作鬥藪。
擠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擠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子計切,音霽。
【說文】排也。
一曰推也。
【左傳昭十三年】小人老而無子,知擠于溝壑矣。
【註】擠,墜也。
子細反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子禮切,音濟。
義同。
【史記項羽紀】漢軍卻爲楚所擠。
【莊子人閒世】其君因其修以擠之。
又【玉篇】【廣韻】將西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牋西切,□音齏。
義同。
擡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擡 【唐韻】徒哀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堂來切,□音臺。
【博雅】擡揌,動也。
又【廣韻】擡,舉也。
擢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擢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直角切,音濁。
【說文】引也。
【揚子方言】拔也。
自關而西,或曰拔,或曰擢。
【廣韻】抽也,出也。
【戰國策】擢之乎賓客之中,而立之乎羣臣之上。
【前漢公孫弘傳】天子擢對爲第一。
又【增韻】聳也。
【班固西都賦】抗仙掌以承露,擢雙立之金莖。
又【玉篇】去也,徹也。
【禮少儀】侍投則擁矢,不角不擢馬。
【疏】投壺,立籌爲馬,至三馬而成勝。
若□者雖得二馬,亦不敢徹尊者馬,足成已勝也。
【莊子騈拇篇】擢德塞性以收名聲。
【註】拔去自然之德。
擣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擣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都晧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覩老切,□音倒。
【說文】本作□。
手椎也。
【禮內則】擣珍取牛羊麋鹿麕之肉,必脄。
一曰築也,敲也,舂也。
【詩小雅】我心憂傷,惄焉如擣。
又【揚子方言】依也。
【郭璞註】謂可依倚之也。
又【集韻】□留切,音稠。
聚也。
【史記龜筴傳】上有擣蓍,下有神龜。
【註】擣,古稠字。
擣蓍卽藂蓍。
○按《字彙》改從木,入木部檮字。
註誤。
或作搗。
又作捯。
俗作。
擤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擤 【篇海】呼梗切,亨上聲。
手撚鼻膿曰擤。
又【焦竑俗用雜字】音省,義同。
擥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擥 【唐韻】盧敢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魯敢切,□音覽。
【說文】撮持也。
【禮樂記濫以立會疏】濫,猶擥也。
擥然有積聚之意。
【蜀志諸葛亮傳註】夙興夜寐,罰二十以上,皆親擥焉。
【管子弟子職】飯必捧擥。
又手擥取也。
【屈原離騷】夕擥洲之宿莽。
【註】擥,采也。
或作。
又作攬。
擦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擦 【篇海】【字彙】□初戛切,音察。
摩之急也。
擧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擧 【唐韻】居許切【集韻】苟許切,□音莒。
舉本字。
【說文】對舉也。
又【廣韻】以諸切,音餘。
與舁同。
共舉也。
【集韻】作□。
擨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擨 【唐韻】以遮切【集韻】餘遮切,□音椰。
擨□也。
或作歋,亦作捓。
通作邪。
又【集韻】餘支切,音移。
與歋同。
【說文】人相笑相歋也。
或省作搋。
【寅集中】【山字部】【集韻】會古作。
註詳曰部九畫。
擩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擩 【唐韻】而主切【集韻】橤主切,□音乳。
【說文】染也。
【唐書藝文志】擩嚌道眞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儒誰切,音蕤。
義同。
又搵也。
【周禮春官大祝】辨九祭,六曰擩祭。
【註】擩讀爲虞芮之芮。
以肝肺菹擩鹽醢中,以祭也。
【儀禮公食大夫禮】賔升席坐取韭菹,以辨擩幹醢,上豆之閒祭。
或作。
又作。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而宣切,輭平聲。
義同。
又挼莎也。
與撋同。
又【集韻】如劣切,音□。
義同。
亦作。
又【唐韻】而遇切【集韻】儒遇切,□音孺。
手進物也。
又【集韻】尼主切,音醹。
拄也。
又【唐韻】奴豆切【集韻】乃豆切,□音耨。
搆擩,不解事也。
擪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擪 【唐韻】於葉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益涉切,□音靨。
讀若厭入聲。
【說文】一指按也。
【莊子外物篇】擪其顪。
【元稹連昌宮辭】李謩擪笛傍宮牆。
又【正韻】弋涉切,音葉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託協切,音帖。
又諾協切,音敜。
或作壓。
義□同。
又乙甲切,音壓。
亦按也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於琰切,音黶。
持也。
亦作擫。
古文通厭。
擫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擫 同擪。
【王褒洞簫賦】膠緻理比,挹抐擫。
【註】擫,一作擪扢。
手執之狀也。
【白居易霓裳羽衣歌】擊擫彈吹聲邐迤。
本作。
考證:〔【王褒洞簫賦】挹抐擫,順敘□迖。
〕謹按所引文義不連,謹照原賦改膠緻理比,挹抐擫。
擬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擬 【唐韻】魚紀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偶起切,□疑上聲。
【說文】度也。
【增韻】準擬揣度以待也。
【易繫辭】擬之而後言。
【疏】擬度之而後言也。
又像也,比擬也。
【前漢公孫弘傳】管仲相齊有三歸,侈擬於君。
【註】擬,疑也,言相似也。
【後漢張衡傳】吾觀太□,方知子雲妙極道數,乃與五經相擬。
【集韻】或作譺。
又作懝。
【禮記】通作儗。
【漢書】借作儀。
擭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擭 【唐韻】一虢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屋虢切,□音嚄。
【說文】搫擭也。
一曰握也。
又手取也。
【張衡西京賦】抄木末,擭獑猢。
又【唐韻】胡誤切【集韻】胡故切,□音護。
布擭也。
猶分解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胡化切,華去聲。
捕獸機檻也。
【書費誓】杜乃擭。
【禮中庸】驅而納諸罟擭陷阱之中。
【周禮秋官雍氏】春令爲阱擭,秋令塞阱杜擭。
【註】擭,柞鄂也。
堅地阱淺,則設柞鄂於其中。
又【唐韻】【正韻】胡郭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黃郭切,□音穫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胡谷切,音斛。
義同。
書,杜乃擭。
徐邈讀。
擮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擮 【集韻】子悉切,音堲。
摘也。
與□同。
又昨結切。
與截同。
擯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擯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必仞切,賓去聲。
斥也,棄也。
【崔寔政論】寡不勝衆,遂見擯棄。
又與儐同。
導賓也。
主國之君所使出接賓者,在主曰擯,在客曰介。
【禮聘義】卿爲上擯,大夫爲承擯,士爲紹擯。
【疏】承者,承副上擯也。
紹者,繼續承擯也。
【周禮秋官小行人】凡四方之使者,大客則擯。
【註】擯而見之王,使得親言也。
又【正韻】□民切,音賓。
義同。
通作賓。
俗作□。
擰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擰 【字彙補】泥耕切,音獰。
搶擰,亂也。
○按《漢書》國制搶攘註:攘,女庚反,音搶。
攘爲傖獰。
今改攘作擰,非。
擲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擲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直隻切,音躑。
讀若呈入聲。
投也,振也。
【增韻】拋也,掉也。
與擿同。
【晉書孫綽傳】嘗作天台山賦,以示範榮期雲:卿試擲地,當作金石聲也。
【杜牧阿房宮賦】鼎鐺玉石,金塊珠礫,棄擲邐迤。
秦人視之,亦不甚惜。
擳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擳 【唐韻】阻瑟切,音櫛。
挃擳也。
又【集韻】子結切,音節。
拭也。
與幯同。
擴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擴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闊霍切【正韻】苦郭切,□音廓。
張小使大也。
【孟子】知皆擴而充之矣,或作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光霍切,音郭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忽郭切,音霍。
又古獲切,音幗。
義□同。
又古曠切,光去聲。
充也。
與撗同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胡曠切,黃去聲。
搥打也。
與攩同。
擵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擵 俗摩字。
擶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擶 【集韻】子賤切,音箭。
射□令正也。
擷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擷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胡結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奚結切,□音絜。
捋取也。
又與襭同。
以衣貯物,而扱其衽也。
又【唐韻】虎結切【集韻】顯結切,□音肸。
義同。
擸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擸 【唐韻】良涉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力涉切,□音獵。
【說文】理持也。
【儀禮聘禮】尚擸坐啐醴。
【崔駰達旨】無事則躐纓整襟。
【註】躐字宜從手。
廣雅雲:擸,持也。
又【唐韻】盧盍切【集韻】力盍切,□音臘。
折也。
又破壞聲。
【左思吳都賦】拉擸雷硠。
【註】拉擸,木摧傷之聲。
或作擖。
俗作□。
暣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暣 〔古文〕□【集韻】丘旣切,音氣。
日氣也。
晗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晗 【集韻】胡南切,音含。
【玉篇】欲明也。
擹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擹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他幹切。
與攤同。
見攤字註。
又擹蒱,賭博也。
擺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擺 【唐韻】北買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補買切,□拜上聲。
開也,撥也。
排而振之也。
【馬融廣成頌】擺牲班禽。
【張協七命】鉤爪摧,鋸牙擺。
【韓愈詩】乾坤擺雷硠。
又【集韻】部買切,牌上聲。
義同。
本作擺。
亦作□。
通作捭。
擻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擻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蘇後切,音叟。
抖擻,舉也。
【王維詩】抖擻辭貧裡。
【釋氏要覽】梵語杜多,華言抖擻。
亦作鬥藪。
擼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擼 【篇海】郞古切,音魯。
動也。
擽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擽 【唐韻】離灼切【集韻】力灼切,□音略。
擊也。
【唐書胡証傳】証膂力絕人,取鐵燈檠,擽合其跗,橫膝上,謂客曰:飮不釂者,以此擊之。
又【唐韻】郞擊切【集韻】郞敵切,□音歷。
義同。
又捎也。
或作攦。
又作攊。
又【集韻】弋灼切,音藥。
竭也。
又歷各切,音洛。
亦擊也。
與挌同。
擾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擾 【唐韻】而沼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爾紹切,□音繞。
【說文】煩也。
【廣韻】亂也。
【書胤征】俶擾天紀。
【前漢曹參傳】以齊獄市爲寄,愼勿擾也。
又馴也,順也,安也。
【書臯陶謨】擾而毅。
【註】馴擾而果毅。
又【周官】司徒掌邦敎,敷五典,擾兆民。
【周禮地官大司徒】以佐王安擾邦國。
【註】擾亦安也。
言饒衍之。
又【夏官職方氏】河南曰豫州,其畜宜六擾。
【註】馬牛羊豕犬雞。
【疏】六擾,與爾雅六畜,周禮六牲,一也。
【左傳昭二十九年】董父實甚好龍,乃擾畜龍。
【疏】順龍所欲而畜養之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如招切,音饒。
義同擽。
【周禮六擾釋文】徐邈,劉昌宗讀饒。
【前漢高帝紀贊】劉累學擾龍。
【註】師古又讀饒。
又【集韻】乃老切,音惱。
亦煩也。
又葉忍九切,柔上聲。
【李尤平樂觀賦】飛丸躍劒,沸渭回擾。
巴渝隈一,踰眉相受。
本從□。
《說文》作□。
又□。
考證:〔【左傳昭二十九年】董父實甚好龍,乃擾畜龍。
【註】順龍所欲而畜養之。
〕謹照原書註改疏。
擿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擿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直隻切,音躑。
【說文】搔也。
【後漢輿服志】簪以瑇瑁爲擿。
【列子黃帝篇】指擿無痟癢。
一曰投也。
【史記刺客傳】荊軻廢,乃引□首,以擿秦王。
【註】與擲同。
古字耳。
【莊子胠篋篇】擿玉毀珠,小盜不起。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他歷切,音剔。
挑也。
【前漢宣帝紀】詔令三輔,毋得以春夏擿巢探卵。
又【趙廣漢傳
又施隻切,音釋。
亦與拓同。
□見拓字註。
又職略切,音灼。
義同。
本作摭。
摭字原從□作。
□,庶本字。
摮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摮 【唐韻】五勞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牛刀切,□音敖。
擊也。
【公羊傳宣六年】膳宰熊蹯不孰,公怒,以鬥摮而殺之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丘交切。
與敲同。
橫撾也。
或作搞。
又【集韻】牛交切,音。
亦擊也。
與□同。
考證:〔【公羊傳宣二年】膳宰熊蹯不孰。
〕謹照原文二年改六年。
摯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摯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脂利切,音至。
【說文】握持也。
一曰至也。
【爾雅釋詁】臻也。
【註】摯,執也,所以表至也。
【書西伯戡黎】大命不摯。
【註】言受大命者,何不至也。
【詩周南關雎傳】雎鳩摯而有別。
【箋】摯之言至也,謂情意至然而有別。
又執物以爲相見之禮也。
與贄質通。
【禮曲禮】凡摯,天子鬯,諸侯圭,卿羔,大夫鴈,士雉,庶人之摯匹。
【周禮春官大宗伯】以禽作六摯。
【註】所執以自緻也。
又進也。
【戰國策】近習之人,其摯諂也固矣。
又極也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函人】凡甲鍛不摯,則不堅。
【註】摯之言緻。
【疏】謂熟之至極。
【前漢韓安國傳贊】臨其摯而顛墜。
又傷折也。
【禮月令】孟春行冬令,則水潦爲敗,雪霜大摯。
又與鷙通。
【禮曲禮】前有摯獸,則載貔貅。
【疏】摯獸,虎狼之屬。
又【儒行】鷙蟲攫搏。
【疏】蟲是鳥獸通名,但獸摯從執下手,鳥鷙從執下鳥。
又國名。
【詩大雅】摯仲氏任。
【周語】昔摯疇之國也,由大任。
【註】摯疇二國,任姓,奚仲仲虺之後,太任之家也。
又人名。
【蔡邕釋誨】伊摯有負鼎之衒。
【註】摯,伊尹名也。
又【正韻】支義切,音寘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陟利切,音緻。
【廣雅】解也。
又與輊通。
低也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輈人】大車之轅摯,其登又難。
【註】摯,輖也。
【又】大車平地旣節軒摯之任。
或作□□。
又作輖。
又職日切,音質。
姓也。
【前漢貨殖傳】京師富人,茂陵摯綱。
【後漢馬融傳】京兆摯恂。
【晉書摯虞傳】京兆,長安人。
從執持之執,本作□。
【醜集上】【口字部】【類篇】篇夷切。
唲,口貌。
○按《集韻》本作□。
《類篇》作,非。
摰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摰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倪結切,音齧。
危不安也。
與隉臲同。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魚列切,音孽。
義同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】轂小而長則柞,大而短則摰。
【註】摰讀爲槷。
謂輻危摰也。
又【集韻】尺制切,同掣。
見掣字註。
【六書正譌】曳挽也。
從手埶聲。
埶古蓺字。
借爲尺列切,危也。
本作□。
與摯別。
摱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摱 【集韻】模元切,音樠。
引也。
又莫晏切,音慢。
擊也。
摲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摲 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所鑒切,音釤。
芟也。
【禮禮器】君子之於禮也,有摲而播也。
【註】摲之言芟也,謂芟殺有所與也。
【揚雄長楊賦】麾城搟邑。
一作摲邑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所斬切,毿上聲。
又師鹹切,音毿。
讀與衫近。
義□同。
又【唐韻】楚鑒切【集韻】叉鑑切,□音懺。
義同。
又投也。
又【集韻】仕懺切,鑱去聲。
投版偃水曰摲。
又疾染切,音漸。
除也。
又士減切,讒上聲。
義同。
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亦作。
摳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摳 【唐韻】口侯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墟侯切【正韻】驅侯切,□音彄。
【說文】繑也。
一曰摳衣升堂。
【廣韻】挈衣也。
【禮曲禮】摳衣趨隅。
【註】摳,提也。
又探也。
【列子黃帝篇】以瓦摳者巧,以鉤摳者憚,以黃金摳者惛。
【註】以手藏物,探而取之。
又【揚子方言】摳,揄旋也。
秦晉樹稼早成熟謂之旋,燕齊之閒謂之摳揄。
【集韻】或作挎。
又【唐韻】豈俱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于切,□音區。
亦褰裳也。
又【集韻】於口切。
與毆同。
捶擊物也。
摴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摴 【唐韻】醜居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抽居切,□音樗。
【說文】舒也。
又摴蒱,戲也。
別見艸部蒱字註。
【集韻】或作摢。
又【集韻】超之切,音癡。
摴裡,地名。
◎按史記,樗裡子從木,非從手。
別見木部。
摵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摵 【說文】沙劃切。
捎也。
【廣韻】作□。
一曰拂著也。
又【廣韻】山責切【集韻】色責切【正韻】色窄切,□音栜。
隕落,貌。
【六書故】摵摵,借以狀落葉之聲,解爲隕落,誤。
【杜甫詩】蕭摵寒籜聚。
【白居易琵琶行】楓葉荻花秋摵摵。
【韓愈詩】摵摵疎更隕。
【正字通】蕭摵卽蕭瑟。
古借用瑟字。
瑟瑟卽摵摵也。
【韻會】從木作槭。
謂增韻從手誤,非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所六切,音縮。
【揚子方言】到也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子六切,音蹙。
又【集韻】就六切,音蹴。
義□同。
又【集韻】綿批切,音迷。
同□。
批也。
又【唐韻】七則切。
揩齒也。
摶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摶 【唐韻】度官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徒官切,□音團。
【說文】圜也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】侔以行山,則是摶以行石也。
【註】侔,上下等也,摶,圜厚也。
又【矢人】凡相笴,欲生而摶。
又以手圜之也。
掜聚也。
【禮曲禮】毋摶飯。
【疏】取飯作摶,則易得多。
【儀禮特牲饋食禮】佐食摶黍授祝。
又拍也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】摶埴之工二。
【註】摶之言拍也。
埴,黏土也。
【疏】以手拍黏土以爲培也。
又專也。
【前漢天文志】凡望雲氣,騎氣□而布,卒氣摶。
又摶黍,黃鳥名。
【詩周南黃鳥于飛疏】幽州人謂之黃鶯,齊人謂之摶黍。
又省作□。
亦作。
又【集韻】朱遄切,音專。
擅也。
一曰幷合制領也。
【史記田齊世家】摶三國之兵。
【註】握領也。
又與專通。
【左傳昭二十年】若琴瑟之摶,一誰能聽之。
又【唐韻】持兗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柱兗切,□音篆。
束也。
【周禮地官羽人】十羽爲審,百羽爲摶。
又與縳同。
卷也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鮑人】卷而摶之,欲其無迆也。
【註】摶讀爲縳,謂卷縳韋革也。
【釋文】摶縳□直轉反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柱戀切,傳去聲。
義同。
從叀,與搏從尃別。
摷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摷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子小切,音勦。
【說文】拘擊也。
或作。
又【唐韻】側交切【集韻】莊交切,□音罺。
義同。
又【唐韻】落蕭切【集韻】憐蕭切,□音聊。
義同。
又動作也。
又【唐韻】【韻會】楚交切【集韻】初交切,□與鈔抄同。
取也。
【張衡東京賦】摷昆聊。
又【集韻】郞刀切,音勞。
義同。
本從巢作摷。
摸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摸 【唐韻】慕各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末各切,□音莫。
摸索也捫也,手捉也。
又【唐韻】【正韻】莫胡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蒙逋切,□音模。
與摹同。
【唐書李靖傳】靖五代孫彥芳,家故藏高祖太宗賜靖詔書數函,上之文宗,敕摸詔本,還賜彥芳。
摹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摹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莫胡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蒙逋切,□音模。
【說文】規也。
【集韻】有所規倣也。
【前漢高帝紀贊】雖日不暇給,規摹弘遠矣。
【註】摹者,如畫工未施采事摹之。
通作模。
又【廣韻】以手摹也。
【後漢蔡邕傳】正定六經文字,邕自書冊於□,使工鐫刻,立於太學門外,其觀視及摹寫者,車乘日千餘兩。
或作撫,亦作摸。
又【集韻】莫故切,音慕。
義同。
摺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摺 【唐韻】之涉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質涉切,□音讋。
【說文】敗也。
從手習聲。
又【廣韻】摺疊也。
又【唐韻】盧合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落合切,□與拉同。
【史記範睢傳】魏齊使舍人笞擊睢,折脇摺齒。
【註】摺,力荅反。
謂打折其脇,而又拉折其齒也。
又【春申君傳】折頸摺頤。
又【字彙補】悉協切,音燮。
【前漢古今人表】夷王摺懿王子。
【註】師古讀。
摻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摻 【唐韻】所鹹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師鹹切,□音毿。
讀與衫近。
女手貌。
【詩魏風】摻摻女手,可以縫裳。
【傳】摻摻,猶纖纖也。
【疏】纖好手。
古詩雲:纖纖出素手是也。
與攕同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思廉切,音纖。
義同。
又【唐韻】所減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所斬切,□毿上聲。
義同。
又取也。
一曰執也。
【詩鄭風】摻執子之祛兮。
【傳】摻,擥也。
又【集韻】素檻切。
【揚子方言】細也。
凡細貌謂之笙,斂物而細謂之揫。
或曰摻。
又疏簪切,音森。
林離摻攦也。
又倉含切,音驂。
摻搓,捫也。
又千遙切,悄平聲。
持物也。
又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七紺切,驂去聲。
與參同。
鼓曲也。
【後漢禰衡傳漁陽參撾註】王僧孺詩雲:散度廣陵音,參寫漁陽曲。
自音雲:參,七紺反。
【天中記】吳淑校理古樂府中有摻字,多改爲操。
【徐鍇曰】非可一例,若漁陽摻者,音七鑒反,三撾鼓也。
古歌雲:邊城晏開漁陽摻,黃塵蕭蕭白日暗。
【蘇軾詩】幅巾起作鴝鵒舞,壘鼓誰摻漁陽撾。
又【魏了翁答張洽書】魏晉閒避曹操諱,改爲摻。
或謂詩鄭風,摻執子之祛。
本作操,傳解擥不誤。
箋註音所覽,所斬二切,謬也。
此說附存以備參考。
摼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摼 【唐韻】口莖切【集韻】丘耕切,□音鏗。
【說文】擣頭也。
【廣韻】撞也。
或作挳。
又【集韻】苦杏切,鏗上聲。
義同。
又輕煙切。
古牽字。
引前也。
【揚雄校獵賦】摼象犀。
【註】扼也。
餘詳牛部七畫。
摽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摽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符少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婢小切,□音鰾。
讀若瓢上聲。
【說文】擊也。
一曰挈□牡也。
又【爾雅釋詁】摽蘦,落也。
【詩召南】摽有梅。
又拊心貌。
【詩邶風】寤辟有摽。
【傳】辟拊心也。
【疏】謂拊心之時,其手摽然。
又【集韻】被表切,音殍。
亦落也。
詩:摽有梅。
徐邈讀。
又【唐韻】撫招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紕招切,□音漂。
亦擊也。
與□同。
【左傳哀十二年】長木之斃,無不摽也。
【註】長木斃踣于地,不擇物而後摽擊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匹妙切,音剽。
讀若漂去聲。
義同。
又落也。
又【集韻】毗召切,音驃。
讀若瓢去聲。
亦擊也。
又匹歷切,音霹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□遙切,音飇。
義同。
又麾也。
【公羊傳莊十三年】曹子摽劒而去之。
【孟子】摽使者,出諸大門之外。
又刀末也。
【前漢王莽傳】摽末之功。
【註】刀末之摽。
又【唐韻】匹交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披交切,□與拋同。
【說文】拋或從手票聲。
通用摽。
互見拋字註。
○按《唐韻》符少切,本筱韻,上聲。
《說文》誤收去聲。
新添《廣韻》改頻小切,宜從之。
摾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摾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其亮切,強去聲。
同弶。
【字林】施罟於道也。
一曰以弓罥鳥獸也。
【廣韻】張取獸也。
摾字從強作。
摿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摿 【楊愼字說】同愔。
於金切。
【淮南子兵略訓】推其摿摿,擠其揭揭,此謂因勢。
撄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攖 【唐韻】於盈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伊盈切,□音纓。
拈也,亂也。
又觸也,迫近也。
【孟子】虎負嵎,莫之敢攖。
又【集韻】娟營切,音縈。
有所繫著也。
【莊子大宗師】攖寧也者,攖而後成者也。
【註】物縈亦縈,而未嘗不寧也。
通作嬰。
撅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撅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居月切,音蕨。
【說文】手有所把也。
一曰擊也,投也。
【唐書褚遂良傳】撅高昌,纓突厥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其月切。
與掘同。
【汲冢周書】狐有牙,而不敢以噬,獂有蚤,而不敢以撅。
【杜牧註孫子序】撅其城郭。
又【廣韻】採撅也。
亦摴蒱三采名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姑衞切,音劌。
揭衣也。
【禮內則】不涉不撅。
又【集韻】紀劣切,音蹶。
撥也。
【韓詩外傳】草木根荄,淺未必撅也。
飄風興暴雨墜,則撅必先矣。
亦作□。
互見掘字註。
撆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撆 【唐韻】芳滅切【集韻】匹滅切,□音潎。
【說文】別也。
一曰擊也。
又【唐韻】普蔑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匹蔑切,□音瞥。
讀若片入聲。
小擊也。
又略也,引也,拂也。
【蔡邕篆勢】揚波振撆。
又【集韻】或作蔽。
【史記荊軻傳】跪而弊席。
亦作撇。
又【正韻】必弊切,音閉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蒲結切,音蹩。
讀若敝入聲。
拭也。
衻 【申集下】【衣字部】 衻 【唐韻】汝鹽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如占切,□音髥。
【廣韻】衣緣也。
又【禮喪大記】婦人復不以衻。
【註】衻,婦人嫁時上服也。
【儀禮士昏禮】女次純衣纁衻。
【註】衻之言任也,以纁緣其衣,象隂氣上任也。
又【類篇】衣下襈也。
【禮雜記】繭衣裳與稅衣,纁衻爲一。
【註】裳,下襈也,婦人蔽膝也。
【小爾雅】蔽膝謂之衻。
又【集韻】尼占切,音粘。
義同。
又處占切。
與襜、襝同。
【直音】作袡。
【韻會】別作□。
撇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撇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匹蔑切。
同撆。
見上(撆字)註。
【前漢揚雄甘泉賦】浮蔑蠓而撇天。
【註】撇,猶拂也。
【王褒洞簫賦】聯綿彯撇,生微風兮。
又書法有撇。
【書法離鉤】長撇須迅其鋒。
又【正韻】必弊切,音閉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匹裔切,潎去聲。
摽也。
又【集韻】必結切,閉入聲。
揎衣也。
撈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撈 【唐韻】魯刀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郞刀切,□音勞。
沈取曰撈,言沒入水中取物也。
又【集韻】郞到切,音澇。
義同。
又力弔切,音料。
同撩。
【揚子方言】取也。
【郭璞註】謂鉤撈也。
又憐蕭切,音聊。
義同。
通作摷。
撉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撉 【集韻】都昆切,音敦。
擊也。
見搋字註。
撊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撊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下赧切,音僩。
勁忿貌。
【左傳昭十八年】今執事撊然授兵登陴。
又【正韻】下□切,音限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賈限切,音□。
【揚子方言】猛也。
晉魏之閒曰撊。
【爾雅瑟兮僩兮】,《釋文》僩,或作撊。
【韻會】通作憪。
考證:〔【爾雅瑟兮僩兮註】僩,或作撊。
〕謹照原書註改釋文 撋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撋 【唐韻】而緣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而宣切,□軟平聲。
摧物也。
【阮孝緒字略】煩撋猶捼挱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鮑人進而握之註】謂親手煩撋之。
或作擩。
亦作。
又作捼。
又【集韻】濡純切,音犉。
拭也。
又儒垂切,音痿。
擩也。
又奴禾切,穤平聲。
又儒誰切,音蕤。
□同捼。
詳捼字註。
撌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撌 【篇海】丘愧切,音喟。
也。
【淮南子要略篇】禹燒不暇撌。
又求位切,音匱。
義同。
撍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撍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子感切,音昝。
手動也。
或作揝。
又作紺切,篸去聲。
義同。
又掇也。
又【唐韻】【韻會】作含切【集韻】祖含切,□音篸。
盡也。
又【唐韻】側吟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緇岑切,□音簪。
疾也。
【京房易豫卦】朋盍撍。
今文作簪。
【註】速也。
又【集韻】慈鹽切【韻會】昨鹽切,□音潛。
摘也。
本作撍。
撎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撎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於計切【集韻】壹計切,□音翳【說文】舉手下手也。
又【唐韻】一冀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乙冀切,□音懿。
義同。
【周禮春官大祝九曰肅拜註】但俯下手,今時撎是也。
【釋文】撎,於至反。
卽今之揖。
【左傳成十六年三肅使者註】肅手至地,若今之撎。
又【集韻】於賜切,音縊。
義同。
又【正字通】與揖同。
按舉手下手卽揖也。
雖轉去聲,而義不變,六書故以孫愐切爲誤,是也。
斁 【卯集下】【攴字部】 斁 【唐韻】【廣韻】羊益切【集韻】【類篇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夷益切,□音亦。
【說文】解也,厭也。
【書太甲】朕承王之休無斁。
【傳】我承王之美無厭。
【詩周南】服之無斁。
【箋】乃能整治之,無厭倦。
又【說文】一曰終也。
又【小爾雅】明也。
又【廣韻】當故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都故切,□音妒。
同殬。
敗也。
【書洪範】彞倫攸斁。
【傳】斁,敗也。
【釋文】多路反。
【說文】引洪範作殬。
【詩大雅】耗斁下土。
【箋】斁,敗也。
【釋文】《說文》字林皆作殬。
又【前漢薛宣傳】不得其人,則大職墮斁。
【註】斁,丁固反。
壞也。
又【集韻】同都切,音徒。
塗也。
周書,斁丹雘。
◎按今書梓材,惟其塗塈茨,又惟其塗丹雘。
疏於二文皆言斁卽古塗字。
則塗本有作斁者,而《說文》引書作□。
書古文訓亦作□。
蓋□譌爲斁也。
又【集韻】徒故切,音度。
義同。
又【韻補】葉弋灼切。
【枚乗七發】誠不必悔,決絕以諾。
高歌□唱,萬歲無斁。
斂 【卯集下】【攴字部】 斂 【唐韻】良冉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力冉切,□音。
【說文】收也。
【爾雅釋詁】聚也。
【疏】斂者,率聚也。
【詩小雅】此有不斂穧。
【疏】不收斂之穧束也。
【書洪範】斂時五福。
【疏】以斂聚五福之道也。
【周禮天官大宰】以九賦斂財賄。
又【儀禮聘禮】斂〈方亶〉。
【註】斂,藏也。
又【博雅】斂,取也。
又欲也,予也,略也。
又姓。
【左傳定七年】公斂處父禦孟懿子。
【廣韻】姚秦錄有輔國將軍斂憲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力驗切,音爁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離鹽切,音廉。
斂盂,地名。
【左傳僖二十八年】晉侯齊侯盟于斂盂。
【註】衞地。
【釋文】斂,徐音廉。
【韻會】作歛,非。
互詳欠部歛字註。
考證:〔【左傳僖二十八年】齊侯晉侯會於斂盂。
〕謹照原文改晉侯齊侯盟于斂盂。
杩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榪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莫駕切,音罵。
【玉篇】牀頭橫木也。
【韻會】引《曾子輿機疏》,機以木爲之,如牀,先用一繩繫著兩頭謂之榪。
【正字通】俗謂木片關定器物曰榪子。
考證:〔【韻會】引曾子輿機疏,機以木爲之,如牀,先用以繩繫兩頭,謂之榪。
〕謹照原文以繩之以改一字。
兩頭謂之榪改著兩頭之榪。
斃 【卯集下】【攴字部】 斃 【集韻】毗祭切。
【爾雅釋言】斃,踣也。
【註】前覆。
【禮檀弓】射之,斃一人。
【註】斃,仆也。
【釋文】斃,亦作弊。
斄 【卯集下】【攴字部】 斄 〔古文〕□【集韻】湯來切,同邰。
【前漢地理志】右扶風斄,周後稷所封。
【註】同邰。
◎按字彙又音離,訓斄牛,非是。
集韻,犂牛字從□。
犂字從□,作□下□。
斅 【卯集下】【攴字部】 斅 【廣韻】胡敎切【集韻】後敎切【韻會】後學切,□音效。
【說文】覺悟也。
篆省作學。
【玉篇】敎也。
【書盤庚】盤庚斆于民。
【傳】敎也。
又【說命】惟斆學半。
【傳】敎然後知困,是爲學之半。
又【集韻】轄覺切,音學。
義同。
【韻會】學字,《說文》本作斆。
今音效。
而學校字但作學。
○按古文《尚書》學皆作斆。
隷釋高彪□爲斅者宗。
又五十以斆,卽學字。
《說文》在敎部,今倂入。
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【玉篇】同厮。
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【廣韻】息逐切【集韻】息六切,□音速。
【玉篇】傗,不伸。
〇按見《廣韻》一屋,音夙。
《正字通》以爲佩字之譌,非。
文 【卯集下】【文字部】 文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無分切,音紋。
【說文】錯畫也。
【玉篇】文章也。
【釋名】文者,會集衆綵,以成錦繡。
合集衆字,以成辭義,如文繡然也。
【易繫辭】物相雜,故曰文。
【周禮天官典絲】供其絲纊組文之物。
【註】畫繪之事,靑與赤謂之文。
【禮樂記】五色成文而不亂。
又【尚書序】古者伏犧氏之王天下也,始畫八卦,造書契,以代結繩之政,由是文籍生焉。
【疏】文,文字也。
【說文》序】依類象形,故謂之文。
其後形聲相益,卽謂之字。
【古今通論】倉頡造書,形立謂之文,聲具謂之字。
又【易乾卦文言疏】文謂文飾。
又【易坤卦】文在中也。
【疏】通達文理。
【史記禮書】貴本之謂文,親用之謂理。
兩者合而成文,以歸太一,是謂太隆。
又【書堯典】欽明文思安安。
【疏】發舉則有文謀。
又【禮禮器】先王之立禮也,有本有文。
忠信,禮之本也。
義理,禮之文也。
【史記樂書】禮自外作,故文。
【註】文猶動,禮肅人貌。
貌在外,故雲動。
又【禮樂記】禮減而進,以進爲文。
樂盈而反,以反爲文。
【註】文,猶美也,善也。
又【左傳僖二十三年】吾不如衰之文也。
【註】有文辭也。
又【前漢酷吏傳】司馬安之文法。
【註】以文法傷害人也。
【又】按其獄皆文緻不可得反。
【註】言其文案整密也。
又姓。
【前漢循吏傳】文翁,廬江舒人也。
又【史記諡法】經緯天地曰文,道德博聞曰文,勤學好問曰文,慈惠愛民曰文,愍民惠禮曰文,錫民爵位曰文。
又獸名。
【山海經】放臯之山有獸焉,其狀如蜂,岐尾,反舌,善呼,曰文文。
又【集韻】文運切,音問。
【論語】小人之過也,必文。
【朱傳】文,飾之也,去聲。
又眉貧切,音珉。
飾也。
【禮玉藻】大夫以魚須文竹,劉昌宗讀。
又【韻補】葉微勻切。
【崔駰達旨】摛以皇質,雕以唐文。
六合怡怡,比屋爲仁。
【張衡西京賦】都邑遊俠,張趙之倫。
齊志無忌,擬跡田文。
又葉無沿切。
【蔡洪棊賦】畫路表界,白質朱文。
典直有正,方而不圓。
齋 【卯集下】【文字部】 齋 【篇海】同齋。
(齋)【廣韻】側皆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莊皆切,□債平聲。
【正韻】潔也,莊也,恭也。
【廣雅】齋,敬也。
【禮祭統】齋之爲言齊也。
【易繫辭】聖人以此齋戒。
【註】洗心曰齋。
又【後漢輿服志】有齋冠曰長冠。
又燕居之室曰齋。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津私切,音貲。
【孟子】齋疏之服。
【趙岐註】卽齋縗也。
音資。
又【易履卦】得其資斧。
【子夏傳】作齊斧。
虞喜志林雲:當作齋。
齋戒入廟而受斧也。
又葉眞而切,音支。
【後漢周澤傳】生世不諧,作太常妻,一年三百六十日,三百五十九日齋。
○按《說文》示齊爲齋。
示,明也,祗也。
齊者,萬物之潔齊也。
洪武《正韻》雲:古單作齊,後人于其下加立心,以別之耳。
斌 【卯集下】【文字部】 斌 【廣韻】府巾切,音彬。
【玉篇】文質貌。
亦作份彬。
【潘嶽藉田賦】士女頒斌而鹹戾。
【註】頒斌,相雜之貌也。
斐 【卯集下】【文字部】 斐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敷尾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妃尾切,□音菲。
【說文】分別文也。
易曰:君子豹變,其文斐也。
◎按今易革卦,斐作蔚。
又【詩小雅】萋兮斐兮,成是貝錦。
【傳】萋斐,文章相錯也。
【朱傳】小文之貌。
又同匪。
【詩衞風】有匪君子。
【大學】作斐。
又【集韻】匪微切,音非。
姓也。
【左傳襄二十三年】初斐豹隷也。
又逋眉切,音悲。
義同。
斑 【卯集下】【文字部】 斑 【廣韻】布還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逋還切,□音班。
辬,或作斑。
駮文也。
【韻會】雜色曰斑。
【禮檀弓】貍首之斑然。
又【韻補】葉□連切。
【曹植七啓】形不抗首,骨不隱拳。
批熊碎掌,拉虎摧斑。
斒 【卯集下】【文字部】 斒 【廣韻】方閑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逋閑切,□音。
斒斕,色不純也。
或作□。
亦作豳。
詚 【酉集上】【言字部】 詚 【字彙】當拔切,丹入聲。
兜詚,不靜也。
斓 【卯集下】【文字部】 斕 【廣韻】力閑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離閑切,□音□。
斒斕,色雜也。
或作□。
又【集韻】郞于切,音闌。
義同。
斕 【卯集下】【文字部】 斕 【廣韻】力閑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離閑切,□音□。
斒斕,色雜也。
或作□。
又【集韻】郞于切,音闌。
義同。
斖 【卯集下】【文字部】 斖 【集韻】武斐切。
亹或從文。
詳亠部亹字註。
鬥 【卯集下】【鬥字部】 鬥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當口切,音陡。
【說文】大升也。
【羣經音辨】升十之也。
【史記李斯傳】平鬥斛度量。
【前漢律歷志】鬥者,聚升之量也。
又宿名。
【春秋運鬥樞】第一至第四爲魁,第五至第七爲杓,合爲鬥。
居隂播陽,故稱北鬥。
【易豐卦】日中見鬥。
【疏】日中盛明之時,而鬥星顯見。
【詩小雅】維北有鬥。
【疏】維此天上,其北則有鬥星。
【史記天官書】北鬥七星,所謂璇璣玉衡以齊七政也。
【又】衡殷南鬥。
【註】南鬥六星爲天廟,丞相大宰之位。
又酒器。
【詩大雅】酌以大鬥。
【疏】大鬥長三尺,謂其柄也。
蓋從大器挹之於樽,用此勺耳。
【史記滑稽傳】目眙不禁,飮可七八鬥。
又吳中市魚亦以鬥計。
【松陵倡和詩】一鬥霜鱗換濁醪。
又【前漢王莽傳】作威鬥,長二尺五寸。
又【周禮地官序官掌染革註】染革藍蒨象鬥之屬。
【疏】象鬥,染黑。
又【尚書序】皆科鬥文字。
【疏】科鬥,蟲名。
蝦蟆子也。
書形似之。
又【史記封禪書】成山鬥入海。
【註】謂鬥絕曲入海也。
又【韓愈答張十一詩】鬥覺霜毛一半加。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腫庾切,音主。
枓,或省作鬥。
勺也。
【周禮春官鬯人】大喪之大渳設鬥。
【註】所以沃屍也。
【釋文】鬥依注,音主。
考證:〔【周禮地官司徒掌染革註】染革藍蒨象鬥之屬。
〕謹照原文司徒改爲序官。
兩革字均改爲草字。
料 【卯集下】【鬥字部】 料 【廣韻】落蕭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憐蕭切【正韻】連條切,□音聊。
【說文】量也。
【史記孔子世家】嘗爲季氏吏,料量平。
又【廣韻】度也。
【玉篇】數也,理也。
【增韻】計也。
【周語】料民于太原。
【史記李斯傳】君侯自料能孰與蒙恬。
【晉書王□之傳】當相料理。
【左思蜀都賦】盧跗是料。
又【莊子盜跖篇】料虎頭,編虎須。
【註】料,捋也。
又【爾雅釋樂】大鼗謂之麻,小者謂之料。
【註】料者,聲淸而不亂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力弔切,音嫽。
義同。
又人物材質也。
【杜甫詩】山色供詩料。
又牛馬所食芻豆。
【唐書李林甫傳】立仗馬食三品料,一鳴輒斥去。
又【增韻】祿料也。
斚 【卯集下】【鬥字部】 斚 【正字通】俗斝字。
斛 【卯集下】【鬥字部】 斛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胡谷切,音觳。
【說文】十鬥也。
【儀禮聘禮】十鬥曰斛。
【前漢律歷志】斛者,角鬥平多少之量也。
【又】量者躍於龠,合於合,登於升,聚於鬥,角於斛,職在太倉,大司農掌之。
又姓。
【姓氏急就篇】北齊有斛子愼。
斜 【卯集下】【鬥字部】 斜 【唐韻】似嗟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徐嗟切,□音邪。
【說文】抒也。
【玉篇】散也,不正也。
【王延壽魯靈光殿賦】枝牚杈枒而斜據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餘遮切【正韻】于遮切,□音耶。
梁州谷名。
在武功西南。
【前漢揚雄傳】西自褒斜。
【註】南山谷名也。
【班固西都賦】右界褒斜,隴首之險。
【註】梁州記曰:萬石城泝漢,上七裡有褒谷。
南口曰褒,北口曰斜。
長四百七十裡。
又【集韻】時遮切,音闍。
伊雅斜,單于名。
又直加切,音秅。
義同。
斝 【卯集下】【鬥字部】 斝 【唐韻】古雅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舉下切,□音賈。
【說文】玉爵也。
從叩從鬥,冂。
象形,與爵同意。
或說斝受六升。
【詩大雅】洗爵奠斝。
【周禮春官司尊彜】裸用斝彜黃彜。
【禮明堂位】爵夏後氏以琖,殷以斝,周以爵。
【註】斝畫禾稼也。
【正字通】兩柱交似禾稼,故曰斝。
又【集韻】居迓切【正韻】居亞切,□音駕。
義同。
【說文】俗作斚,非。
斞 【卯集下】【鬥字部】 斞 【唐韻】以主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勇主切,□音庾。
【說文】量也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工人】絲三邸,漆三斞。
【玉篇】今作庾。
【小爾雅】四豆爲區,四區曰釜,二釜有半曰庾。
【集韻】或作□,亦作斔匬。
斟 【卯集下】【鬥字部】 斟 【廣韻】職深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諸深切,□音針。
【說文】勺也。
【楚辭天問】彭鏗斟雉帝何饗。
【註】斟,勺也。
又【周語】而後王斟酌也。
【註】斟,取也。
又【後漢馮衍傳】意斟愖而不澹。
【註】斟愖,猶遲疑也。
又【揚子方言】斟,益也。
【註】言斟酌而益之。
又【玉篇】計也。
又國名。
【左傳襄四年】滅斟灌及斟尋氏。
【註】二國,夏同姓諸侯,仲康之子。
又姓。
【姓氏急就篇】漢博士斟尚。
斠 【卯集下】【鬥字部】 斠 【廣韻】吉嶽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古嶽切【正韻】訖嶽切,□音覺。
【說文】平鬥斛也。
【博雅】量也。
【玉篇】今作角。
又【集韻】居效切,音敎。
義同。
斡 【卯集下】【鬥字部】 斡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烏括切【正韻】烏活切,□音睕。
【說文】蠡柄也。
揚雄杜林說,皆以軺車輪斡。
【玉篇】轉也,柄也。
【增韻】旋也,運也。
【前漢賈誼傳】斡棄周鼎,寶康瓠兮。
【又】斡流而遷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古緩切,音管。
輨,或作斡。
【前漢百官公卿表】斡官。
【註】如淳曰:斡音筦,或作幹。
斡,主也。
主均輸之事。
又【前漢食貨志】欲擅斡山海之貨。
【註】師古曰:斡謂主領也。
斢 【卯集下】【鬥字部】 斢 【廣韻】天口切【集韻】他口切,□音妵。
斢。
詳字註。
撰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撰 【唐韻】雛莞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雛綰切【正韻】雛產切,□饌上聲。
具也。
【增韻】造也。
又則也。
【易繫辭】以體天地之撰。
【朱子本義】撰猶事也。
【論語】異乎三子者之撰。
又撰,述也。
屬辭記事曰撰。
【唐書百官志】史館修撰掌修國史。
或作篹。
又【唐韻】仕免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雛免切,□音譔。
讀若孱上聲。
義同。
通作譔。
又作僎。
又持也。
【禮曲禮】君子欠伸撰杖屨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雛戀切【正韻】除戀切,□音饌。
義同。
又集也。
亦述也。
【歐陽修詩】任君居太原,白首勤著撰。
閉戸不求聞,忽來誰所薦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須兗切。
與選同。
遣也。
一曰擇也。
【周禮夏官大司馬】羣吏撰車徒。
【釋文】息轉反。
【禮內則】栗曰撰之。
【疏】數數布揀撰省視之。
又白撰,貨貝名。
【前漢食貨志】白金三品,其一曰重八兩,圜之,名白撰,直三千。
又【集韻】須絹切,音□。
亦與選同。
又損管切。
與算同。
數也,計也。
【周禮撰車徒註】撰讀曰算,謂數擇之也。
撱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撱 【唐韻】他果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吐火切,□音妥。
狹長也。
【爾雅釋魚】□小而撱。
【註】撱,小貝狹長也。
謂長而去四角也。
【史記平準書】白金三品,其三曰復小撱之直三百。
又【唐韻】羊捶切【集韻】尹捶切,□隋上聲。
與同。
棄也。
又捫也。
又【集韻】翾規切,音墮。
亦棄也。
○按《爾雅》《廣韻》《集韻》或譌作橢,惟《正韻》撱橢分義各出。
通作隋。
撲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撲 【唐韻】蒲角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弼角切,□音雹。
【說文】挨也。
【廣韻】相撲也。
又【增韻】踣也。
【韓愈納涼聮句】朽杌懼傾撲。
或作□。
又【集韻】匹角切,音璞。
與同。
擊也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普木切【正韻】普蔔切,□與攴同。
小擊也。
【書盤庚】若火之燎于原,不可嚮邇,其猶可撲滅。
又杖也。
與撲同。
【荀悅申鑒】桎梏鞭撲,以加小人。
又【荀子臣道篇】若馭撲馬。
【註】未調習之馬。
又【集韻】博木切,音蔔。
拭也。
撷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擷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胡結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奚結切,□音絜。
捋取也。
又與襭同。
以衣貯物,而扱其衽也。
又【唐韻】虎結切【集韻】顯結切,□音肸。
義同。
撸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擼 【篇海】郞古切,音魯。
動也。
撺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攛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取亂切,音爨。
擲也。
又【集韻】七丸切,音鋑。
義同。
又俗謂誘人爲非曰攛掇。
撻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撻 〔古文〕□□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他達切,音闥。
打也,抶也。
【書益稷】撻以記之。
又【說命】若撻于市。
【周禮地官閭胥】凡事,掌其比觵撻罰之事。
【註】撻,撲也。
【疏】有失禮,輕者以觵酒罰之,重者以楚撻之。
【儀禮鄉飲酒禮】罰不敬,撻其背。
又疾也。
【詩商頌】撻彼殷武。
【疏】撻是速疾之意。
【釋文】韓詩雲:達也。
又弣側矢道也,以韋爲之。
【儀禮士喪禮】設依撻焉。
【註】今文撻爲銛。
又【崔豹古今註】蛺蝶,江東呼爲撻末。
本從□。
【集韻】或作□。
□原字誤從□作。
撼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撼 【唐韻】胡感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戸感切,□含上聲。
與同。
搖也。
【宋史蘇轍傳】元豐舊黨,多起邪說,以搖撼在位。
【韓愈詩】蚍蜉撼大樹。
又【韻會】動也。
通作感。
與詩無感我帨之感同。
撽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撽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吉歷切。
同擊。
又【集韻】口敎切,敲去聲。
義同。
【莊子至樂篇】撽以馬捶。
【註】擊也。
又堅堯切,音驍。
遮也,與邀同。
一說□字變體。
本從敫。
敫字從攴作。
又□。
撾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撾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張瓜切,音檛。
擊也。
【魏志太祖紀】伯魚三娶孤女,謂之撾婦翁。
【唐書柳宗元傳】自古賢人才士被謗議,不能自明,故有無兄盜嫂,娶孤女撾婦翁者。
又擊鼓也。
【後漢禰衡傳】曹操召爲鼓吏,衡方爲漁陽參撾,聲節悲壯。
又【字彙補】古禾切,音戈。
【蘇軾守歲詩】晨雞且勿唱,更鼓畏添撾。
明年豈無年,心事恐蹉跎。
撿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撿 【唐韻】良冉切【集韻】力冉切,□音斂。
【說文】拱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居奄切,音撿。
束也,拘也。
【前漢王霸傳】郡事,皆以義法令撿式。
【註】撿,局也。
又【爾雅釋言】撿,同也。
【註】撿,範模也,所出必同。
又巡察也,□也,挍也,舉也。
【晉書周顗傳】王導料撿中書故事,見顗表救己。
又撿挍,官名。
【唐書百官志】開元六年,麗正修書院置使及撿挍官。
○按撿挍二字□從手。
《廣韻》止收檢,以撿爲俗字。
擀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搟 【集韻】古旱切,幹上聲。
以手伸物也。
或省作扞。
(搟)【集韻】許偃切,與攇同。
【前漢揚雄長楊賦】麾城搟邑。
【註】搟,舉手擬之也。
音車幰之幰。
又【正字通】搟乃摲之譌。
長楊賦古本作摲邑。
互見摲字註。
一說欣軒聲近。
掀俗作搟,與摲別。
擁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擁 【唐韻】於隴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委勇切,□雍上聲。
【說文】本作□。
抱也。
【禮玉藻】肆束及帶,勤者有事,則收之,走,則擁之。
【疏】肆餘也,謂束帶之餘組及帶之垂者。
收謂斂持在手,擁謂抱之於懷也。
【前漢夏侯嬰傳面雍樹馳註】南方謂抱小兒爲雍樹,面偝也,雍抱持之,令面背己而抱之以馳。
雍讀曰擁。
又持也。
【前漢高帝紀】太公擁彗。
【註】如今卒持帚也。
又衞也,羣從也。
又【爾雅釋言邕支載也疏】邕,又作擁。
擁護支持,皆載任之義。
又【集韻】於容切,音雍。
遮也。
【禮內則】女子出門,必擁蔽其面。
【註】擁,猶障也。
或作□。
亦作□。
枂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枂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五活切,玩入聲。
去樹皮也。
【類篇】木隂橉曰枂。
又【廣韻】柮枂,柱頭木。
又【集韻】【類篇】魚厥切,音月。
鞍瓦。
擂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擂 【玉篇】力堆切,音雷。
研物也。
【集韻】作攂。
又【韻會】盧對切,音纇。
與礧同。
推石自高而下也。
【集韻】作擂。
擃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擃 【集韻】匿講切,搦上聲。
撞也,刺也。
或作搑。
擄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擄 【唐韻】郞古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籠五切,□音魯。
掠也,獲也。
通作鹵。
擅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擅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時戰切,音繕。
【說文】專也。
【禮冠義】尊重事,而不敢擅重。
事【史記範睢傳】擅國之謂王。
又【增韻】據也。
【戰國策】趙攻中山,取扶柳,五年以擅呼沱。
【註】擅言固有之。
擆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擆 【玉篇】【唐韻】張略切【集韻】陟略切,□音勺。
讀與酌近。
置也。
又擊也。
又【集韻】直略切,音著。
亦擊也。
【玉篇】別作□。
俗作撯。
擇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擇 【唐韻】丈伯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直格切,□音宅。
【說文】揀選也。
【書呂□】罔有擇言在躬。
【禮中庸】擇善而固執之者也。
又【史記註】達各切,音鐸。
【龜筴傳】悤悤疾疾,通而不相擇,妖孽數見,傳爲單薄。
又【集韻】夷益切,音奕。
人名。
漢有司馬無擇。
本作擇。
或作□。
擇字原從□作。
擈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擈 同撲。
詳撲字註。
擉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擉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測角切,音齪。
與簎同。
刺取龞蜃也。
【莊子則陽篇】冬則擉龞於江。
【韓愈祭鱷魚文】罔繩擉刃,以除蟲蛇惡物。
或作捒。
又作捔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敕角切,音。
亦與簎同。
又【集韻】側角切,音捉。
又殊玉切,音蜀。
又樞玉切,音觸。
義□同。
又株玉切,音斸。
【莊子擉龞註】徐邈讀。
擊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擊 【唐韻】古歷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吉歷切,□音激。
【說文】攴也。
【徐曰】撲也。
【廣韻】打也。
【增韻】扣也。
【易蒙卦】擊蒙。
【註】擊去童蒙,以發其昧。
【史記叔孫通傳】拔劒擊柱。
又【酷吏傳】義縱以鷹擊毛摯爲治。
又攻殺也。
【楚語】刲羊擊豕。
【註】擊,殺也。
【前漢高帝紀】急擊之勿失。
又觸也。
【莊子田子方】目擊而道存矣。
或作撽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□敵切,音檄。
與覡同。
男巫也。
【荀子王制篇】知其吉兇妖祥,傴巫跛擊之事也。
【註】擊讀爲覡。
又【集韻】吉詣切,音訃。
人名。
春秋晉有屠擊。
擎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擎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渠京切,音鯨。
舉也,拓也,持高也。
【杜甫詩】書從稚子擎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渠映切【正韻】具映切,□音競。
義同。
本作擎。
或作。
亦作擏。
擎原字從攴不從攵作。
擏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擏 【集韻】渠京切,本作擎。
又【正韻】與檠通。
輔正弓弩器。
【荀子性惡篇】良弓不得排擏,則不能自正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舉影切【正韻】居影切,□音景。
戒也。
與儆通。
亦與檠通。
【揚子法言】見弓之張兮,何謂也,曰:擏之而已。
擐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擐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胡慣切,音患。
【說文】貫也。
【左傳成十三年】躬擐甲冑。
【吳語】夜中乃令服兵擐甲。
又【集韻】古患切,音慣。
義同。
又【唐韻】古還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姑還切,□音關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古泫切,音畎。
繫也。
又荀緣切,音宣。
與揎同。
【禮王制臝股肱註】謂擐衣出其臂脛。
【陸氏音義】擐讀宜音宣,依字作。
字林雲:臂也。
先全反。
◎按,別本譌作。
互見字註。
本作□。
省從睘。
擑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擑 【集韻】卽涉切。
同接。
見接字註。
擒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【唐韻】巨今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渠金切,□音琴。
與捦同。
詳捦字註。
【禮曲禮不離禽獸疏】禽者,擒也。
言鳥力小,可擒捉而取之。
通作禽。
又【集韻】巨禁切,音噤。
與扲同。
見扲字註。
擓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擓 【唐韻】苦淮切【集韻】枯懷切,□音匯。
揩摩也。
又抆拭也。
或省作。
擔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擔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都甘切【正韻】都藍切,□膽平聲。
與儋同。
背曰負,肩曰擔。
【釋名】擔,任也,任力所勝也。
【易繫辭負且乗疏】負者,擔負於物也。
【戰國策】蘇秦嬴縢履蹻,負書擔囊。
又左擔,地名。
【任豫益州記】隂平縣北有左擔道,於成都爲西,自北來者,擔在左肩,不得度右肩也。
又武擔,山名。
在成都西北。
【蜀志先主傳註】蜀王妻物故,發卒擔土於成都郭中葬,高七丈,號曰武擔也。
又去聲。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都濫切。
謂所負也。
【左傳莊二十二年】弛于負擔。
【註】丁暫反。
又【集韻】時豔切,音贍。
假也。
【禮喪服四制】杖者,何也,爵也。
或曰擔主。
【儀禮喪服】無爵而杖者何,擔主也。
【註】假之以杖,尊其爲主也。
又以贍切,音豔。
義同。
擕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擕 與同。
擖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擖 【唐韻】恪八切,音劼。
【說文】刮也。
一曰撻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丘瞎切,音楬。
義同。
又【唐韻】古轄切【集韻】居轄切,□音猰。
亦刮也。
又折也,架也。
又【集韻】力盍切,音臘。
亦折也,與擸同。
又古滑切。
義同。
又搔也。
又【唐韻】丈甲切【集韻】直甲切,□音霅。
押擖,重接貌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弋涉切,音葉。
箕舌也。
【禮少儀】□席不以鬣,執箕膺擖。
【疏】當掎箕舌自鄕胷前。
又【集韻】益涉切,音靨。
義同。
又居曷切,音葛。
搳擖,揳木聲。
又力涉切,音獵。
理持也。
同擸。
又去例切,音憩。
亦刮也。
擗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擗 【唐韻】房益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毗亦切,□音闢。
拊心也。
【孝經】擗踴哭泣。
通作辟。
【詩邶風】寤辟有摽。
又【莊子馬蹄篇】摘擗爲禮。
【註】屈折手足之意。
亦作擘。
又【韻會】匹歷切,音霹。
擘開也。
【楚辭九歌】擗蕙櫋兮旣張。
【註】擗,折也。
又【韻會】匹辟切【正韻】匹亦切,□音僻。
義同。
擘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擘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博厄切,音蘗。
【說文】撝也。
【廣韻】分擘也。
【禮內則】塗皆乾擘之。
【疏】擘,去。
乾,塗也。
【李白詩】巨靈擘太華。
又【說文】大指也。
【孟子】吾必以仲子爲巨擘焉。
又挽擘也。
弓弩手張曰擘,足踏曰蹶。
又【揚子方言】擘,楚謂之紉。
又【集韻】蒲歷切,音甓。
亦大指也。
又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毗亦切。
與擗同。
【六書故】借用捭。
擙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擙 【字彙】於到切,音奧。
磨也。
據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據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居禦切,音鋸。
【說文】杖持也。
【論語】據於德。
又【廣韻】依也。
【易困卦】困于石,據于蒺藜。
【詩邶風】亦有兄弟,不可以據。
【左傳僖五年】享祀豐潔,神必據我。
【註】據猶安也。
又引也,援也。
【爾雅疏序】事有隱滯,援據徵之。
又按也。
【禮玉藻】君賜稽首據掌,緻諸地。
【疏】覆左手按於右手之上也。
【老子道德經】猛獸不據。
【註】以爪按拏曰據。
又拒守也。
【史記趙奢傳】先據北山上者勝。
又姓。
明宣德漏刻博士據成。
又【集韻】其踞切,音遽。
有形之貌。
與莊子覺則蘧蘧然之蘧同。
又【史記註】訖逆切,音戟。
【呂後紀】見物如蒼犬,據高後掖。
又葉求於切,音蘧。
【史記龜筴傳】事有所疾,亦有所徐。
物有所拘,亦有所據。
通作據。
見據字註。
擛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擛 【集韻】弋涉切,音葉。
擛擛,動貌。
或作聶。
擻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擻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蘇後切,音叟。
抖擻,舉也。
【王維詩】抖擻辭貧裡。
【釋氏要覽】梵語杜多,華言抖擻。
亦作鬥藪。
擠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擠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子計切,音霽。
【說文】排也。
一曰推也。
【左傳昭十三年】小人老而無子,知擠于溝壑矣。
【註】擠,墜也。
子細反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子禮切,音濟。
義同。
【史記項羽紀】漢軍卻爲楚所擠。
【莊子人閒世】其君因其修以擠之。
又【玉篇】【廣韻】將西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牋西切,□音齏。
義同。
擡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擡 【唐韻】徒哀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堂來切,□音臺。
【博雅】擡揌,動也。
又【廣韻】擡,舉也。
擢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擢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直角切,音濁。
【說文】引也。
【揚子方言】拔也。
自關而西,或曰拔,或曰擢。
【廣韻】抽也,出也。
【戰國策】擢之乎賓客之中,而立之乎羣臣之上。
【前漢公孫弘傳】天子擢對爲第一。
又【增韻】聳也。
【班固西都賦】抗仙掌以承露,擢雙立之金莖。
又【玉篇】去也,徹也。
【禮少儀】侍投則擁矢,不角不擢馬。
【疏】投壺,立籌爲馬,至三馬而成勝。
若□者雖得二馬,亦不敢徹尊者馬,足成已勝也。
【莊子騈拇篇】擢德塞性以收名聲。
【註】拔去自然之德。
擣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擣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都晧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覩老切,□音倒。
【說文】本作□。
手椎也。
【禮內則】擣珍取牛羊麋鹿麕之肉,必脄。
一曰築也,敲也,舂也。
【詩小雅】我心憂傷,惄焉如擣。
又【揚子方言】依也。
【郭璞註】謂可依倚之也。
又【集韻】□留切,音稠。
聚也。
【史記龜筴傳】上有擣蓍,下有神龜。
【註】擣,古稠字。
擣蓍卽藂蓍。
○按《字彙》改從木,入木部檮字。
註誤。
或作搗。
又作捯。
俗作。
擤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擤 【篇海】呼梗切,亨上聲。
手撚鼻膿曰擤。
又【焦竑俗用雜字】音省,義同。
擥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擥 【唐韻】盧敢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魯敢切,□音覽。
【說文】撮持也。
【禮樂記濫以立會疏】濫,猶擥也。
擥然有積聚之意。
【蜀志諸葛亮傳註】夙興夜寐,罰二十以上,皆親擥焉。
【管子弟子職】飯必捧擥。
又手擥取也。
【屈原離騷】夕擥洲之宿莽。
【註】擥,采也。
或作。
又作攬。
擦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擦 【篇海】【字彙】□初戛切,音察。
摩之急也。
擧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擧 【唐韻】居許切【集韻】苟許切,□音莒。
舉本字。
【說文】對舉也。
又【廣韻】以諸切,音餘。
與舁同。
共舉也。
【集韻】作□。
擨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擨 【唐韻】以遮切【集韻】餘遮切,□音椰。
擨□也。
或作歋,亦作捓。
通作邪。
又【集韻】餘支切,音移。
與歋同。
【說文】人相笑相歋也。
或省作搋。
【寅集中】【山字部】【集韻】會古作。
註詳曰部九畫。
擩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擩 【唐韻】而主切【集韻】橤主切,□音乳。
【說文】染也。
【唐書藝文志】擩嚌道眞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儒誰切,音蕤。
義同。
又搵也。
【周禮春官大祝】辨九祭,六曰擩祭。
【註】擩讀爲虞芮之芮。
以肝肺菹擩鹽醢中,以祭也。
【儀禮公食大夫禮】賔升席坐取韭菹,以辨擩幹醢,上豆之閒祭。
或作。
又作。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而宣切,輭平聲。
義同。
又挼莎也。
與撋同。
又【集韻】如劣切,音□。
義同。
亦作。
又【唐韻】而遇切【集韻】儒遇切,□音孺。
手進物也。
又【集韻】尼主切,音醹。
拄也。
又【唐韻】奴豆切【集韻】乃豆切,□音耨。
搆擩,不解事也。
擪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擪 【唐韻】於葉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益涉切,□音靨。
讀若厭入聲。
【說文】一指按也。
【莊子外物篇】擪其顪。
【元稹連昌宮辭】李謩擪笛傍宮牆。
又【正韻】弋涉切,音葉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託協切,音帖。
又諾協切,音敜。
或作壓。
義□同。
又乙甲切,音壓。
亦按也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於琰切,音黶。
持也。
亦作擫。
古文通厭。
擫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擫 同擪。
【王褒洞簫賦】膠緻理比,挹抐擫。
【註】擫,一作擪扢。
手執之狀也。
【白居易霓裳羽衣歌】擊擫彈吹聲邐迤。
本作。
考證:〔【王褒洞簫賦】挹抐擫,順敘□迖。
〕謹按所引文義不連,謹照原賦改膠緻理比,挹抐擫。
擬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擬 【唐韻】魚紀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偶起切,□疑上聲。
【說文】度也。
【增韻】準擬揣度以待也。
【易繫辭】擬之而後言。
【疏】擬度之而後言也。
又像也,比擬也。
【前漢公孫弘傳】管仲相齊有三歸,侈擬於君。
【註】擬,疑也,言相似也。
【後漢張衡傳】吾觀太□,方知子雲妙極道數,乃與五經相擬。
【集韻】或作譺。
又作懝。
【禮記】通作儗。
【漢書】借作儀。
擭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擭 【唐韻】一虢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屋虢切,□音嚄。
【說文】搫擭也。
一曰握也。
又手取也。
【張衡西京賦】抄木末,擭獑猢。
又【唐韻】胡誤切【集韻】胡故切,□音護。
布擭也。
猶分解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胡化切,華去聲。
捕獸機檻也。
【書費誓】杜乃擭。
【禮中庸】驅而納諸罟擭陷阱之中。
【周禮秋官雍氏】春令爲阱擭,秋令塞阱杜擭。
【註】擭,柞鄂也。
堅地阱淺,則設柞鄂於其中。
又【唐韻】【正韻】胡郭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黃郭切,□音穫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胡谷切,音斛。
義同。
書,杜乃擭。
徐邈讀。
擮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擮 【集韻】子悉切,音堲。
摘也。
與□同。
又昨結切。
與截同。
擯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擯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必仞切,賓去聲。
斥也,棄也。
【崔寔政論】寡不勝衆,遂見擯棄。
又與儐同。
導賓也。
主國之君所使出接賓者,在主曰擯,在客曰介。
【禮聘義】卿爲上擯,大夫爲承擯,士爲紹擯。
【疏】承者,承副上擯也。
紹者,繼續承擯也。
【周禮秋官小行人】凡四方之使者,大客則擯。
【註】擯而見之王,使得親言也。
又【正韻】□民切,音賓。
義同。
通作賓。
俗作□。
擰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擰 【字彙補】泥耕切,音獰。
搶擰,亂也。
○按《漢書》國制搶攘註:攘,女庚反,音搶。
攘爲傖獰。
今改攘作擰,非。
擲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擲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直隻切,音躑。
讀若呈入聲。
投也,振也。
【增韻】拋也,掉也。
與擿同。
【晉書孫綽傳】嘗作天台山賦,以示範榮期雲:卿試擲地,當作金石聲也。
【杜牧阿房宮賦】鼎鐺玉石,金塊珠礫,棄擲邐迤。
秦人視之,亦不甚惜。
擳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擳 【唐韻】阻瑟切,音櫛。
挃擳也。
又【集韻】子結切,音節。
拭也。
與幯同。
擴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擴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闊霍切【正韻】苦郭切,□音廓。
張小使大也。
【孟子】知皆擴而充之矣,或作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光霍切,音郭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忽郭切,音霍。
又古獲切,音幗。
義□同。
又古曠切,光去聲。
充也。
與撗同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胡曠切,黃去聲。
搥打也。
與攩同。
擵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擵 俗摩字。
擶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擶 【集韻】子賤切,音箭。
射□令正也。
擷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擷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胡結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奚結切,□音絜。
捋取也。
又與襭同。
以衣貯物,而扱其衽也。
又【唐韻】虎結切【集韻】顯結切,□音肸。
義同。
擸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擸 【唐韻】良涉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力涉切,□音獵。
【說文】理持也。
【儀禮聘禮】尚擸坐啐醴。
【崔駰達旨】無事則躐纓整襟。
【註】躐字宜從手。
廣雅雲:擸,持也。
又【唐韻】盧盍切【集韻】力盍切,□音臘。
折也。
又破壞聲。
【左思吳都賦】拉擸雷硠。
【註】拉擸,木摧傷之聲。
或作擖。
俗作□。
暣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暣 〔古文〕□【集韻】丘旣切,音氣。
日氣也。
晗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晗 【集韻】胡南切,音含。
【玉篇】欲明也。
擹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擹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他幹切。
與攤同。
見攤字註。
又擹蒱,賭博也。
擺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擺 【唐韻】北買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補買切,□拜上聲。
開也,撥也。
排而振之也。
【馬融廣成頌】擺牲班禽。
【張協七命】鉤爪摧,鋸牙擺。
【韓愈詩】乾坤擺雷硠。
又【集韻】部買切,牌上聲。
義同。
本作擺。
亦作□。
通作捭。
擻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擻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蘇後切,音叟。
抖擻,舉也。
【王維詩】抖擻辭貧裡。
【釋氏要覽】梵語杜多,華言抖擻。
亦作鬥藪。
擼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擼 【篇海】郞古切,音魯。
動也。
擽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擽 【唐韻】離灼切【集韻】力灼切,□音略。
擊也。
【唐書胡証傳】証膂力絕人,取鐵燈檠,擽合其跗,橫膝上,謂客曰:飮不釂者,以此擊之。
又【唐韻】郞擊切【集韻】郞敵切,□音歷。
義同。
又捎也。
或作攦。
又作攊。
又【集韻】弋灼切,音藥。
竭也。
又歷各切,音洛。
亦擊也。
與挌同。
擾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擾 【唐韻】而沼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爾紹切,□音繞。
【說文】煩也。
【廣韻】亂也。
【書胤征】俶擾天紀。
【前漢曹參傳】以齊獄市爲寄,愼勿擾也。
又馴也,順也,安也。
【書臯陶謨】擾而毅。
【註】馴擾而果毅。
又【周官】司徒掌邦敎,敷五典,擾兆民。
【周禮地官大司徒】以佐王安擾邦國。
【註】擾亦安也。
言饒衍之。
又【夏官職方氏】河南曰豫州,其畜宜六擾。
【註】馬牛羊豕犬雞。
【疏】六擾,與爾雅六畜,周禮六牲,一也。
【左傳昭二十九年】董父實甚好龍,乃擾畜龍。
【疏】順龍所欲而畜養之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如招切,音饒。
義同擽。
【周禮六擾釋文】徐邈,劉昌宗讀饒。
【前漢高帝紀贊】劉累學擾龍。
【註】師古又讀饒。
又【集韻】乃老切,音惱。
亦煩也。
又葉忍九切,柔上聲。
【李尤平樂觀賦】飛丸躍劒,沸渭回擾。
巴渝隈一,踰眉相受。
本從□。
《說文》作□。
又□。
考證:〔【左傳昭二十九年】董父實甚好龍,乃擾畜龍。
【註】順龍所欲而畜養之。
〕謹照原書註改疏。
擿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擿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直隻切,音躑。
【說文】搔也。
【後漢輿服志】簪以瑇瑁爲擿。
【列子黃帝篇】指擿無痟癢。
一曰投也。
【史記刺客傳】荊軻廢,乃引□首,以擿秦王。
【註】與擲同。
古字耳。
【莊子胠篋篇】擿玉毀珠,小盜不起。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他歷切,音剔。
挑也。
【前漢宣帝紀】詔令三輔,毋得以春夏擿巢探卵。
又【趙廣漢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