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0部分
關燈
小
中
大
搟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搟 【集韻】許偃切,與攇同。
【前漢揚雄長楊賦】麾城搟邑。
【註】搟,舉手擬之也。
音車幰之幰。
又【正字通】搟乃摲之譌。
長楊賦古本作摲邑。
互見摲字註。
一說欣軒聲近。
掀俗作搟,與摲別。
搠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搠 【集韻】色角切,音朔。
【博雅】塗也。
搡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搡 【集韻】寫朗切【韻會】蘇朗切,□音顙。
搷也。
又【集韻】四浪切,桑去聲。
摚也。
搢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搢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卽刃切,音晉。
【說文】插也。
【禮玉藻】天子搢珽。
又【內則】搢笏。
【儀禮鄉射禮】三耦皆執弓,搢三而挾一個。
【史記封禪書】搢紳者不道。
【前漢郊祀志】作縉紳。
又通作晉。
【周禮春官典瑞王晉大圭註】晉讀爲搢紳之搢。
又振也。
【吳語】挺鈹搢鐸。
又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作甸切,音薦。
亦插也。
又通作薦。
【史記封禪書註】鄭衆註周禮雲:搢讀曰薦,則薦亦是進。
謂進而置於紳帶之閒,故史記亦多作薦。
又【集韻】子賤切,音箭。
義同。
又牋西切,音齏。
義同。
本作□。
搣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搣 【唐韻】亡列切【集韻】莫列切【正韻】彌列切,□音滅。
【說文】批也。
【廣韻】手拔也。
又摩也,捽也。
又翾劣切,音烕。
【急就篇】沐浴揃搣寡合同。
【師古註】揃搣,謂鬄拔眉髮也,蓋去其不齊整者。
搤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搤 【唐韻】於革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乙革切,□音厄。
【說文】捉也。
【廣韻】持也。
【史記劉敬傳】搤天下之肮,而拊其背。
【揚雄長楊賦】搤熊羆。
【註】搤,捉持之也。
又握也。
【史記周本紀】養由基釋弓搤劒曰:客安能敎我射乎。
又【封禪書】莫不搤捥。
【註】滿手曰搤。
與搹扼□通。
又【集韻】壹結切,音噎。
亦持也。
又壹計切,音翳。
拉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烏懈切【韻會】幺解切,□音隘。
也。
撪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撪 【海篇】音義同。
◎按集韻作軬,部本切。
加手,贅。
互見字註。
柼 【補遺】【辰集】【木字部】 柼 【奚韻】烏皎切。
柼,拽物也。
搥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搥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都回切,音堆。
【廣韻】擿也。
【增韻】擲也。
【揚子法言】搥提仁義。
或作□。
又【正韻】直追切,音椎。
擊也。
【唐書禮樂志】日未明,四刻搥一鼓,爲一嚴。
二刻搥二鼓,爲再嚴。
一刻搥三鼓,爲三嚴。
【韓愈詩】作樂鼓還搥。
別作槌。
又與捶通。
搦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搦 【唐韻】尼革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昵格切,□音蹃。
【說文】按也。
【廣韻】捉搦也。
【錢俶小詞】金鳳欲飛遭掣搦。
又【正韻】女力切,音匿。
義同。
又【唐韻】女角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昵角切,□音蒻。
義同。
【史記扁鵲傳】搦髓腦。
【班固答賓戲】搦朽摩鈍鉛刀,皆能一斷。
【舊唐書代宗紀】禁鈿作珠翠等,委所司切加捉搦。
【集韻】或作□。
【醜集上】【口字部】【篇海】同齅。
搧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搧 【集韻】屍連切,音羶。
批也。
又式戰切,音扇。
義同。
【六書故】挻俗作扇。
搨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搨 【唐韻】都盍切【集韻】德盍切,□讀與荅近。
手打也。
或作。
又【集韻】託合切,音塔。
冒也,摹也,與同。
或作搭。
又【韻會】託盍切,音榻。
義同。
今用紙墨磨摸古□帖曰搨。
有宋搨舊搨。
【唐書百官志】弘文館,挍書郞二人,有搨書手筆匠三人。
又【唐書食貨志】茶商所過諸道,置邸以收稅,謂之搨地錢。
搩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搩 【唐韻】渠列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巨列切,□音傑。
與揭同。
見揭字註。
又【集韻】陟格切,音磔。
手度物也。
或作□。
互見□字註。
搪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搪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徒郞切,音唐。
【揚子方言】張也。
又搪突也。
與傏通。
亦通作唐。
又【集韻】他郞切,音湯。
義同。
搫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搫 【唐韻】薄官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蒲官切,□音盤。
【說文】搫擭不正也。
又【廣雅】除也。
又【唐韻】薄波切【集韻】蒲波切,□音婆。
亦除也。
【潘嶽射雉賦】搫場拄翳。
【註】搫者,開除之名。
射者,除地爲場。
拄翳於草也。
【六臣文選】作。
又披散也。
一曰斂聚也。
【集韻】或作。
搬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搬 搫字重文。
又【字彙】今俗音般。
作搬移,搬演字。
搭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搭 【唐韻】都合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德合切,□音答。
擊也。
又附也,挂也。
【白易居詩】熏籠亂搭舊衣裳。
【韓偓詩】夜深斜搭秋千索。
又【唐韻】吐盍切【韻會】託盍切,□音榻。
摸搭也。
【梅堯臣詩】韓幹馬本摸搭時,神駿都失存毫釐。
又【集韻】託合切,音塔。
冒也。
一曰摹也。
與搨同。
亦作撘。
搮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搮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力質切,音栗。
以手理物也。
搯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搯 【唐韻】土刀切【集韻】他刀切,□音叨。
【說文】捾也。
一曰抒也。
【韓愈孟郊墓誌】鉤章棘句,搯擢胃腎。
又叩也。
【魯語】無搯膺。
【馬融長笛賦】搯膺擗摽。
又【說文】搯者,拔兵刀以習擊刺。
詩曰左旋右搯。
◎按今詩作抽。
【集韻】或作掏。
從舀,與掐別。
搰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搰 【唐韻】戸骨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胡骨切,□音鶻。
讀與活近。
【說文】掘也。
【呂覽】水之性淸,土者搰之。
【註】濁也,亂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苦骨切,音窟。
義同。
【吳語】狐埋之而狐搰之,是以無成功。
【註】發也。
又用力貌。
【莊子天地篇】搰搰然用力甚多,而見功寡。
又【正韻】古忽切,音骨。
義同。
俗作搰,非。
搲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搲 【集韻】烏瓜切,音蛙。
手捉物也。
又【類篇】烏瓦切。
吳俗謂手爬物曰搲。
又【集韻】烏化切。
吳人謂牽挽曰搲。
或作攨。
搳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搳 【唐韻】胡稭切【集韻】下瞎切,□音轄。
【說文】擖也。
或作捾。
又【集韻】丘瞎切,音楬。
【博雅】搔也。
搴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搴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丘虔切,音愆。
取也。
一曰縮也,拔也。
與攓同。
【史記河渠書】搴長茭兮沈美玉。
【前漢季布傳贊】身履軍搴旗者數矣。
【註】謂勝敵拔取旗也。
【楚辭九歌】搴芙蓉兮木末。
又姓。
漢將搴揚。
又【正韻】苦堅切,音牽。
義同。
又【唐韻】【正韻】九輦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九件切,□音蹇。
同。
亦拔取也。
俗作□。
又草名。
【爾雅釋草】搴櫃朐。
又【集韻】已仙切,音鸇。
引取也。
互見攓二字註。
朒 【辰集上】【月字部】 朒 【正字通】女六切,音衄。
【說文】朔而月見東方曰朒。
○按朒《說文》作肭,非。
當從肉。
《謝莊月賦》朒朓警闕。
《李善註》引《說文》亦作朒。
餘詳肭字註。
又【玉篇】縮朒,不寬伸之貌。
【前漢五行志】王侯縮朒不任事。
【註】鄭氏曰:縮朒,不任事之貌也。
考證:〔謝莊月賦,朒朓警闕。
〕謹照原文闕改闕。
晽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晽 【淮南子俶眞訓】乃始昧昧晽晽。
【註】晽晽,欲所知之貌。
音林。
搵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搵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烏困切,溫去聲。
【說文】沒也。
【六書故】指按也。
【司馬相如子虛賦註】焠亦搵染之義。
又烏沒切,音膃。
手撩物貌。
又搵抐也。
互見抐字註。
又【唐韻】於粉切【集韻】委殞切,□音惲。
【博雅】拄也。
又【集韻】於雲切,音氳。
亦沒也。
挓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挓 【集韻】陟加切,音吒。
挓挱,開貌。
砪 【午集下】【石字部】 砪 【集韻】莫後切,音母。
雲砪,藥名。
通作母。
振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振 【唐韻】章刃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之刃切,□音震。
【說文】舉救也。
【增韻】拯也。
【易蠱象】君子以振民育德。
【註】濟民養德也。
【禮月令】振乏絕。
【前漢元帝紀】振業貧民。
【註】振起之,令有作業。
又【說文】一曰奮也。
【廣韻】裂也,又動也。
【易恆卦】振恆。
【禮月令】孟春蟄蟲始振。
【周禮春官大祝】辨九祭,五曰振祭。
【註】至祭之末,但擩肝鹽中振之,謂將食者旣擩,必振乃祭也。
【爾雅釋言】振,訊也。
【註】當作迅。
謂奮迅。
又同震。
【戰國策】燕王振怖大王之威。
【史記五帝紀】振驚朕衆。
又整也。
【禮曲禮】振書端,書於君前。
【疏】振,拂去塵也,臣不豫愼,將文書簿領於君前,臨時乃拂整也。
又發也。
【左傳文十六年】振廩同食。
【莊子田子方】是必有以振我也。
又收也。
【禮中庸】振河海而不洩。
【孟子】金聲而玉振之也。
【周禮夏官大司馬】中春敎振旅。
【註】兵入收衆專於農也。
◎按書傳雲:振旅言整衆。
又止也。
【詩小雅】振旅闐闐。
【箋】戰止將歸。
又振旅伐鼓。
振,猶止也。
又【爾雅釋言】振,古也。
【詩周頌】振古如茲。
【箋】振亦古也。
又鳥羣飛貌。
【詩周頌】振鷺于飛。
又州名。
【寰宇記】瓊州府有崖州,唐武德五年改振州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類篇】【韻會】□之人切,音眞。
厚也。
【詩周南】宜爾子孫振振兮。
【傳】仁厚也。
【又】振振公子。
【傳】信厚也。
又盛貌。
【左傳僖五年】均服振振。
又上聲。
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止忍切,音軫。
與袗通。
襌也。
【禮玉藻】振絺綌,不入公門。
又葉諸延切,音旃。
【□琳柳賦】救斯民之絕命,擠山嶽之隕顚。
匪神武之勤恪,幾踣斃之不振。
挱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挱 【唐韻】素何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桑何切,□音娑。
摩挱也。
【玉篇】手挼挱也。
【韓愈石鼓歌】誰復著手更摩挱。
又通作莎。
【禮郊特牲汁獻註】獻,讀爲莎。
秬鬯中有煮鬱摩莎,出其香汁,謂之汁莎。
互見艸部莎字註。
又【集韻】師加切,音沙。
挓挱,開貌。
【玉篇】亦作莏。
【集韻】或省作抄。
亦作挲。
通作沙。
挵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挵 【集韻】盧貢切。
同弄。
挾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挾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胡頰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檄頰切,□音協。
【說文】俾持也。
【增韻】帶也,掖也。
一曰輔也。
【詩大雅】旣挾四鍭。
【儀禮鄕射禮】兼挾乗矢。
【註】方持弦矢曰挾。
古文作接。
【齊語】挾其槍刈耨鎛,以旦莫從事於田野。
【註】在掖曰挾。
又【爾雅釋言】藏也。
【前漢惠帝紀】除挾書律。
【註】秦律,敢有挾書者族。
又【廣韻】懷也,護也。
【孟子】不挾長,不挾貴。
【朱註】挾者,兼有而恃之之稱。
又會也。
【晉語】遇兆挾以銜骨,齒牙爲猾。
又【揚子方言】挾斯,敗也。
南楚凡人貧,衣被醜弊,或器物弊,謂之挾斯。
又【集韻】屍牒切,音蜨。
亦持也。
【左傳宣十二年】三軍之士,皆如挾纊。
又【集韻】訖洽切【正韻】古洽切,□與夾同。
亦持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子洽切,音啑。
又【集韻】吉協切,音頰。
又作荅切,音匝。
義□同。
或作抸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卽協切。
與浹通。
【詩大雅】使不挾四方。
【傳】挾,達也。
【疏】挾者,周匝之義,故爲達。
【周禮天官大宰】縣治象之灋于象魏,挾日而斂之。
【註】從甲至甲謂之挾日,凡十日。
【釋文】又作浹。
【荀子禮論篇】方皇周挾。
【註】挾讀爲浹。
匝也。
又【正韻】卽涉切,音接。
義同。
捂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捂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五故切,音誤。
斜相抵觸也。
又逆也。
【儀禮旣夕】若無器則捂受之。
【疏】對面相逆受也。
又斜拄也。
【通雅】枝梧,猶支拄抵捂也。
史記項籍紀雲:莫敢枝梧。
註雲:小柱爲枝,邪柱爲梧,當作捂。
又漢書司馬遷傳贊雲:或有柢梧。
註雲:柢,觸也。
梧,相支拄不安也。
亦抵捂譌作柢梧。
互詳梧字註。
【集韻】或作□。
捬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捬 【正韻】古撫字。
註詳十二畫。
【前漢趙充國傳】選擇良吏,捬循和輯又【集韻】匪父切,音府。
捍也。
又方遇切,音付。
以手著物也。
同拊。
捎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捎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所交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師交切,□音筲。
【說文】自關以西,凡取物之上者爲撟捎。
【揚子方言】撟捎,選也。
【郭璞註】此妙擇積聚者也。
又【廣韻】芟也。
【史記龜筴傳】以夜捎兔絲去之。
又【增韻】掠也。
【揚雄校獵賦】曳捎星之旃。
【註】捎,拂也。
【杜甫詩】花妥鸎捎蝶。
又蒲捎,良馬名。
又【集韻】山巧切,音稍。
擊也。
同□。
又【類篇】所敎切,稍去聲。
攴也。
又【唐韻】相邀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思邀切,□音宵。
除也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】以其圍之阞捎其藪。
【註】阞三分之一也。
藪者,衆輻之所趨也。
【馬融廣成頌】捎罔兩,拂遊光。
又搖捎,動貌。
又【正韻】先彫切,音蕭。
義同。
換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換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胡玩切,音逭。
讀若完去聲。
【說文】易也。
【晉書阮孚傳】嘗以金貂換酒。
又【前漢敘傳】項氏畔換。
【註】孟康曰:畔,反也。
換,易也。
師古曰:畔換,強恣貌。
猶言跋扈也。
【左思魏都賦】雲散叛換。
【註】叛換,猶恣睢也。
【集韻】作愌。
又于眷切,音院。
【蘇轍送孫提□詩】依依東軒竹,凜凜故人面。
詔書遂公私,使節許新換。
從手從側人從穴從廾。
俗作換,非。
考證:〔【左思魏都賦】雲散叛換。
【註】換,猶恣睢也。
〕謹照原文註下增叛字。
捧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捧 【唐韻】【韻會】敷唪切【集韻】撫勇切,□豐上聲。
兩手承也。
又掬也。
或作□。
又【集韻】父勇切,縫上聲。
承也。
與奉同。
又【集韻】符容切,音逢。
奉也。
與捀同。
捩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捩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郞計切,音麗。
琵琶撥也。
或作棙。
又【唐韻】練結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力結切,□戾入聲。
拗也。
【增韻】紾也。
【韓愈送窮文】捩手翻羹。
【王安石彭蠡詩】東西捩□萬舟回。
又折也,撕也。
通作戾。
或作挒。
亦作攦。
捪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捪 【唐韻】武巾切。
本字。
【說文】從手昏聲。
挩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挩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他括切,音脫。
【說文】解挩也。
【廣韻】除也。
誤也,遺也。
或作稅。
亦作說。
通作脫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徒活切,音奪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輸芮切,音稅。
拭也。
【儀禮鄕飮酒禮】坐挩手,遂祭酒。
又兪芮切,音睿。
動也。
與抁同。
挲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挲 同挱。
捱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捱 【集韻】宜佳切,音厓。
拒也。
又俗謂延緩曰捱。
捵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捵 【集韻】他典切,音腆。
手伸物也。
又醜忍切,音疢。
義同。
又乃殄切。
與撚同。
捷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捷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疾葉切,音倢。
讀若潛入聲。
【說文】獵也,軍獲得也。
【春秋莊三十一年】齊侯來獻戎捷。
【穀梁傳】軍得曰捷。
又【廣韻】尅也,勝也,成也。
【增韻】報勝曰捷。
【詩小雅】一月三捷。
又佽也,疾也,急也。
【詩大雅】征夫捷捷。
【疏】舉動敏疾之貌。
【前漢東方朔傳】捷若慶忌。
又【爾雅釋詁】際接翜,捷也。
【鄭註】捷者,相接績也。
又數名。
【小爾雅】二十四銖曰兩,兩有半曰捷。
又姓。
【淮南子人閒訓】黃帝臣捷剟。
【前漢藝文志】捷子二篇。
【註】齊人武帝時說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七接切,音妾。
捷捷,口舌聲。
【詩小雅】捷捷幡幡,謀欲譖言。
通作誱。
亦作唼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測洽切。
與插同。
【曹植七啓】捷忘歸之矢。
捺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捺 【唐韻】奴曷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乃曷切,□難入聲。
手重按也。
【字林】搦捎也。
又書法有捺,古名磔。
【書法離鉤】微斜曰捺,人大等字是也。
橫過曰波,之道等字是也。
又【正韻】乃八切,義同。
俗作。
攬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攬 【唐韻】盧敢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魯敢切,□同擥。
見擥字註。
撚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撚 【唐韻】奴協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諾協切,□念入聲。
【說文】指撚也。
【集韻】捏也。
【靑瑣高議】明皇時有獻牡丹者,時貴妃勻面,口脂在手,印於花上,詔栽於仙春館。
來歲花開,瓣有指印,名爲一撚紅。
又【正韻】尼輒切,音聶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乃結切,音涅。
按也。
或作敜。
挹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挹 【唐韻】於汲切【集韻】乙及切,□音邑。
【說文】抒也。
【廣韻】酌也。
【詩小雅】維北有鬥,不可以挹酒漿。
又【大雅】泂酌彼行潦,挹彼注茲。
又【唐韻】伊入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一入切,□音揖。
義同。
又通揖。
【荀子議兵篇】湯武之誅桀紂,拱挹指麾。
又通抑。
【後漢光武帝紀】情存損挹,推而不居。
【荀子宥坐篇】挹而損之。
【註】挹,退也。
桽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桽 【字彙】於本切,音穩。
木也。
捃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捃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居運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俱運切,□與攈攟同。
【史記十二諸侯年表】荀卿孟子韓非之徒,往往捃摭春秋之文以著書。
【前漢藝文志】武帝時,軍政楊僕捃摭遺逸,猶未能備。
【註】捃摭謂拾取之。
【唐書李翛傳】帝以浙西富饒,欲掊捃遺利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舉蘊切。
與攟同。
互詳攈攟二字註。
捅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捅 【唐韻】他孔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吐孔切【正韻】他總切,□音桶。
進前也。
引也。
又【集韻】損動切,檧上聲。
義同。
又擊也。
與同。
捋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捋 【唐韻】郞括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盧活切,□鸞入聲。
【說文】取易也。
【廣韻】手捋也。
【詩周南】采采芣苢,薄言捋之。
【朱傳】取其子也。
【詩詁】以指歷取也。
又【豳風】予所捋荼。
又摩也。
【潘嶽笙賦】郁捋劫捂。
【註】郁捋,循笙孔貌。
又【集韻】龍輟切,音劣。
采也。
本作寽,五指寽也。
捍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捍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侯幹切,同扞。
【禮祭法】能捍大患則祀之。
又【禮內則】右佩玦捍。
【註】捍謂拾也,言可以捍弦也。
又【史記貨殖傳】燕與趙代俗相類,而民雕捍少慮。
【註】言如雕性之捷捍也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下赧切,音僩。
捍摌,搖動也。
又止也。
又【集韻】戸版切,患上聲。
義同。
捕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捕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薄故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蒲故切,□音步。
【說文】取也。
【增韻】擒捉也。
又其人在而直追取之曰逮。
其人亡而討捕之曰捕。
【前漢灌夫傳】遣吏分曹逐捕。
又【韓延壽傳】吏無追捕之苦。
又姓。
漢捕巡。
又【集韻】方遇切,音付。
擊取也。
與搏同。
撿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撿 【唐韻】良冉切【集韻】力冉切,□音斂。
【說文】拱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居奄切,音撿。
束也,拘也。
【前漢王霸傳】郡事,皆以義法令撿式。
【註】撿,局也。
又【爾雅釋言】撿,同也。
【註】撿,範模也,所出必同。
又巡察也,□也,挍也,舉也。
【晉書周顗傳】王導料撿中書故事,見顗表救己。
又撿挍,官名。
【唐書百官志】開元六年,麗正修書院置使及撿挍官。
○按撿挍二字□從手。
《廣韻》止收檢,以撿爲俗字。
捥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捥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烏貫切。
與□腕同。
【史記封禪書】海上燕齊之閒莫不搤捥而自言,有禁方能神僊矣。
【漢書】作□。
或作□,□同。
互詳□字註。
又【集韻】烏丸切,音剜。
捩也。
又烏管切,音宛。
取也。
又紆勿切,音鬱。
亦拗捩也。
與□同。
捫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捫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正韻】謨奔切【韻會】謨昆切,□音門。
【說文】撫持也。
【詩大雅】莫捫朕舌。
又摸也。
【史記高祖紀】漢王傷胷,乃捫足。
【楚辭九章】遂儵忽而捫天。
又【韻補】葉眉貧切,音珉。
【歐陽修菱溪石詩】嗟予有口莫能辨,歎息但以兩手捫。
皆雲女媧初鍛鍊,融結一氣凝精純。
俗作,非。
捽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捽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昨沒切,存入聲。
【說文】持頭髮也。
【廣韻】手持也。
【前漢金日磾傳】捽胡投何羅殿下。
【註】胡,頸也。
捽其頸而投殿下也。
【淮南子汜論訓】溺則捽其髮而拯。
又拔取也。
【前漢貢禹傳】農夫父子,捽屮把土。
又交對也。
【晉語】戎夏交捽。
又觸也。
【莊子列禦寇】齊人之井,飲者相捽也。
【韓愈詩】峽山逢颶風,雷電助撞捽。
又【正韻】即律切,音卒。
義同。
又【唐韻】慈卹切【集韻】昨律切,□音崒。
亦持也。
又【集韻】蒼沒切,音猝。
捽攃,行草聲。
又蘇骨切,音窣。
與曲禮卹勿之卹同。
摩也。
又祖對切,音晬。
推也。
與捘同。
捾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捾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烏括切,音斡。
【說文】掐,捾也。
一曰援也。
又【集韻】烏八切,音穵。
抉也。
又下瞎切,音轄。
擖也。
與搳同。
又烏版切,音綰。
取也。
掀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掀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虛言切,音軒。
【說文】舉出也。
【廣韻】以手高舉也。
【左傳成十六年】乃掀公以出于淖。
【註】捧車轂,舉之出泥淖中也。
又高聳貌。
【韓愈詩】蛇虺首掀掀。
又【集韻】許斤切,音欣。
又許訖切,音迄。
義□同《說文》。
又胡恩切。
與拫同。
【博雅】引也。
又丘近切,螼去聲,讀與搇近。
【左傳杜林註】亦舉也。
掄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掄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盧昆切,音崘。
【說文】擇也。
【周禮地官山虞】凡邦工入山林,掄材不禁。
【晉語】君掄賢人之後,有常位於國者而立之。
【唐書劉廸傳】文部始掄材,終授位。
又【廣韻】貫也。
又【唐韻】力迍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龍春切,□音倫。
亦擇也。
敤 【卯集下】【攴字部】 敤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苦果切,音顆。
【說文】硏治也。
舜女弟名敤首。
【博雅】擊也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苦臥切,音課。
義同。
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【唐韻】失人切。
【集韻】升人切,□音申。
神名。
又妊身也。
又姓。
挺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挺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徒鼎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待鼎切,□音艇。
讀若庭上聲。
【說文】拔也。
【廣韻】挺出也。
【吳語】挺鈹搢鐸。
【前漢師丹傳】挺力田。
【註】特拔異力田之人,優寵之也。
【晉書宣帝紀論】以天挺之資,應期受命。
又直持也。
又寬也。
【禮月令】仲夏挺重,囚益其食。
又引也。
【前漢劉屈氂傳】挺身逃亡其印綬。
【註】獨引身而逃難也。
又縣名。
【前漢地理志】膠東國挺縣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他頂切,音珽。
讀若上聲。
直也。
【左傳襄五年】周道挺挺,我心扃扃。
【前漢蓋寬饒傳】君子直而不挺,曲而不詘。
又荔挺,香草名。
【禮月令】仲冬荔挺出。
【註】馬也。
又與脡通。
【儀禮鄕飮酒禮】薦脯五挺。
【註】挺猶膱也。
又【唐韻】特丁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唐丁切,□音庭。
挺縣別音。
又【集韻】丈梗切,棖上聲。
亦直也。
挼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挼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奴禾切。
同捼。
【禮曲禮】共飯不澤手。
【註】澤謂挼莎也。
【晉書劉毅傳】東府聚摴蒲大擲,劉裕挼五木,久之卽成盧焉。
又【六書故】按揉也。
又【唐韻】索回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蘇回切,□音毸。
擊也。
又手摩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奴回切,音□。
義同。
亦作捼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儒誰切,音蕤。
與捼同。
又【集韻】翾規切,音墮。
【儀禮特牲饋食禮】祝命挼祭。
【註】祭神食也。
士虞禮曰:祝命佐食墮祭。
周禮曰:旣祭則藏其墮。
墮與挼讀同。
又宣錐切,音雖。
又思累切,音髓。
義□同。
又盧臥切,螺去聲。
理也。
與摞同。
又奴臥切,音穤。
推也。
餘詳捼字註。
考證:〔古虞禮曰,祝命佐食墮祭。
〕謹照儀禮特牲饋食註文。
古虞禮改士虞禮。
捄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捄 【唐韻】舉朱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恭于切,□音駒。
【說文】盛土於梩中也。
一曰捊也。
【詩大雅】捄之陾陾。
【箋】築牆者,捊聚壤土,盛之以虆,而投諸版中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居尤切,音鳩。
義同。
又【唐韻】巨鳩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渠尤切,□音求。
長貌。
【詩小雅】有捄棘□。
又【周頌】有捄其角。
【箋】角貌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渠幽切,音虯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居又切。
同救。
止也,護也。
【前漢董仲舒傳】將以捄溢扶衰。
【註】捄,古救字。
註詳攴部七畫。
捨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捨 【唐韻】書冶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始野切,□赦上聲。
【說文】釋也。
【正韻】棄也。
【宋書殷淳傳】愛好文義,未嘗違捨。
又姓。
明洪武中,稅課大使捨敬。
經典省作舍。
掃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掃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蘇老切,音嫂。
棄也,拚除也。
【詩大雅】灑掃廷內。
又鬧掃,髻名。
【三夢記】鬧掃,猶盤雅墮馬之類也。
唐詩雲:還梳鬧掃學宮妝。
又【唐韻】【廣韻】蘇到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先到切,□音譟。
義同。
【論語】當灑掃應對進退,則可矣。
本作埽。
又與騷通。
別詳土部,馬部。
掉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掉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徒吊切【正韻】杜弔切,□調去聲。
【說文】搖也。
【廣韻】振也。
【左傳昭十一年】末大必折,尾大不掉。
【楚語】大能掉小,故變而不勤。
【註】掉,作也。
【史記孟嘗君傳】過市朝者,掉臂而不顧。
【前漢蒯通傳】酈生一士,伏軾掉三寸舌。
又正也。
【左傳宣十二年】禦下兩馬,掉鞅而還。
【註】飾馬正鞅,以示閒暇。
又掉磬。
【禮內則註】雖有勤勞,不敢掉磬。
【疏】崔氏雲:北海人謂相激事爲掉磬。
隱義雲:齊人謂相絞訐爲掉磬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徒了切,音窕。
亦搖動也。
【增韻】顫也。
又【唐韻】女角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尼角切,□音搦。
義同。
又持也。
又【集韻】女敎切,音鬧。
聲甄動也。
【周禮春官典同】薄聲甄。
【註】甄猶掉也。
鍾微薄則聲掉。
掌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掌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諸兩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止兩切,□章上聲。
【說文】手中也。
【增韻】手心也,謂指本也。
【論語】指其掌。
【禮中庸】治國其如示諸掌乎。
【註】示讀如寘。
【疏】如置物掌中也。
又職掌,主也。
【書周官】冢宰掌邦治。
【禮樂記】禮之末節也,故有司掌之。
又鞅掌,失容也。
【詩小雅】或王事鞅掌。
【箋】鞅,猶荷也。
掌,謂捧之也。
負荷捧持以趨走。
言促遽也。
【疏】言事煩,不暇爲容儀也。
又姓。
晉琅邪掌同,前涼燉煌掌據。
又【本】【草】水蛭。
一名至掌。
【爾雅釋蟲】蛭蝚,至掌。
【正字通】古作□。
覆手爲爪,反爪爲□。
後譌作仉。
孟子母仉氏,今作掌。
掏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掏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徒刀切,音桃。
擇也,抒也。
又【集韻】他刀切,音叨。
捾也。
同搯。
排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排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步皆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蒲皆切,□音牌。
【說文】擠也。
一曰推也。
【增韻】斥也。
【禮少儀】排闔說屨於戸內者,一人而已矣。
【疏】排推門扇也。
【史記樊噲傳】廼排闥直入。
又【魯仲連傳】爲人排患釋難,解紛亂而無取也。
【前漢賈誼傳】所排擊剝割,皆眾理解也。
又列也,安置也。
【前漢朱買臣傳】相推排成列中庭拜謁。
【莊子大宗師】安排而去化。
又彭排。
軍器也。
《釋名》彭旁也。
在旁排敵禦攻也。
【後漢袁紹傳】蒙楯而行。
【註】楯今之旁排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步拜切,音憊。
排揩,強突也。
又與□囊韛通。
吹火韋囊也。
【後漢杜詩傳】造水排鑄農器。
【註】冶者爲排以吹炭,令激水鼓之。
【魏志韓暨傳】爲監冶謁者,乃作水排,利益三倍於前。
【晉書杜預傳】作人排新器。
又【正韻】薄邁切,音敗。
義同。
又葉邊迷切,音鎞。
【謝靈運登石門最高頂詩】心契九秋幹,日翫三春荑。
居常以待終,處順故安排。
考證:〔又彭排。
【釋名】軍器也。
彭,旁也,在旁排敵禦攻也。
〕謹按軍器也非釋名原文,謹改爲又彭排。
軍器也。
釋名彭旁也。
在旁排敵禦攻也。
〔【後漢杜詩傳】【註】冶者爲排以吹炭,今激水鼓之。
〕謹照原文今改令。
掔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掔 【唐韻】苦閑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丘閑切,□音慳。
【說文】固也。
【爾雅釋詁】厚也。
又【唐韻】【正韻】苦堅切【集韻】輕煙切,□音牽。
義同。
又牽去也。
與牽通。
【史記鄭世家】鄭襄公肉袒,掔羊以迎。
【莊子徐無鬼】君將黜耆欲,掔好惡,則耳目病矣。
又持也。
擊也。
又【正韻】詰戰切,遣去聲。
挽也,引也。
俗作□。
【說文】讀若詩赤舄掔掔。
【徐鉉曰】今別作慳,非。
○按豳風作幾幾。
《說文》或別有所考。
長箋雲:掔掔句似逸詩,則鑿矣。
捀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捀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敷容切,音峰。
【說文】奉也。
又【唐韻】扶用切【集韻】房用切,□音俸。
義同。
一曰兩手分而數也。
又符容切,音逢。
義同。
或省作□。
亦作捧。
通作摓。
互詳摓字註。
捈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捈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同都切,音徒。
【說文】臥引也。
【揚子法言】捈中心之所欲,通諸人之□者,莫如言。
又【唐韻】【正韻】他胡切【集韻】通都切,□土平聲。
【博雅】引也,抒也。
又【集韻】餘遮切,音椰。
義同。
又抽居切,音樗。
舒也。
與攄同。
又直加切,音茶。
擲也。
捊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捊 〔古文〕【唐韻】步侯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蒲侯切,□音裒。
【說文】引取也。
【禮禮運】人情以爲田。
【註】田,人所捊治也。
【疏】謂以手捊聚,卽耕種耘鋤也。
又【唐韻】薄交切【集韻】蒲交切,□音庖。
與掊同。
又【集韻】房尤切,音浮。
又方鳩切,讀若可否之否平聲。
義□同。
又芳無切,音敷。
擊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普溝切,剖平聲。
掬也。
禮運註,又音。
【說文】捊,或從包作抱。
【集韻】或作抔。
互詳抔抱二字註。
捔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捔 【唐韻】古嶽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訖嶽切,□音覺。
【博雅】掎捔也。
通作角。
【左傳襄十四年】譬如捕鹿,晉人角之,諸戎掎之。
【註】角者,當其頭也。
掎者,踣其足也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仕角切,音浞。
刺也。
【張衡西京賦】叉蔟之所攙捔。
【註】攙捔,貫刺之也。
【廣韻】亦作□。
【集韻】或作□。
又作簎。
又【集韻】測角切,音齪。
與擉同。
亦刺取也。
捹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捹 【集韻】蒲悶切,音坌。
手亂貌。
掖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掖 【唐韻】羊益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夷益切,□音奕。
【說文】以手持人臂投地也。
又挾扶也。
【詩□風衡門序】誘掖其君也。
【疏】誘謂在前導之,掖謂在傍扶之。
【左傳僖二十五年】二禮從國子巡城,掖以赴外。
【註】挾之而投於城外也。
又【說文】臂下也。
與腋同。
【禮儒行】衣逢掖之衣。
【註】逢,猶大也。
大袂衣也。
【史記商君傳】千羊之皮,不如一狐之掖。
又宮旁舍曰掖庭,殿旁垣曰掖垣,宮闕旁小門曰左右掖門,皆取肘腋之義。
【前漢百官公卿表】武帝更名永巷爲掖庭。
又【成帝紀】闌入尚方掖門。
【註】掖門在兩傍,言如人臂掖也。
【杜甫詩】花隱掖垣暮。
又郡縣名。
【前漢地理志】張掖郡。
【註】張國臂掖,故曰張掖。
【又】東萊郡掖縣。
【韻會】掖,腋本一字。
今扶掖字從手,肘腋字從月。
然古腋字本作亦,非從月也。
掙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掙 【集韻】初耕切,音鐺。
【博雅】刺也。
又【字彙】側迸切,音諍。
【中原雅音】掙,剉也。
掚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掚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裡養切【正韻】良獎切,□音兩。
整飾也。
【左傳宣十二年】禦下兩馬。
【註】兩,或作掚。
【周禮夏官環人掌緻師註】引春秋傳作掚馬。
又【集韻】力讓切,音亮。
義同。
掜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掜 【唐韻】研啓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吾禮切,□倪上聲。
擬也。
【前漢揚雄傳】作太玄五千文,有首衝錯測攡瑩數文掜圖告十一篇。
一曰不從也。
又【集韻】研計切,音詣。
寄也,捉也。
【莊子庚桑楚】兒子終日握而手不掜。
【註】掜音藝。
手筋急也。
又【唐韻】妳佳切【集韻】尼佳切,□音。
搦也。
又【正韻】魚列切,音孽。
撚聚也。
俗作揑。
又姓。
【奇姓通】明掜大倫,奉詔往諭佛菻國。
又【正韻】掜,亦作摰。
○按掜隉義別,不必與摰混。
掞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掞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以贍切,音豔。
舒也。
或作□。
又與燄通。
【前漢禮樂志】長麗前掞光耀明。
【註】掞,即光炎字。
長麗,靈鳥也。
又舒贍切,閃去聲。
亦舒也。
【左思蜀都賦】摛藻掞天庭。
【註】掞猶蓋也。
一曰疾動也。
【六書故】亦作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以冉切。
與剡同銳利也。
【易繫辭】剡木爲楫。
【釋文】作掞。
掠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掠 【唐韻】離灼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力灼切,□音略。
【說文】奪取也。
【廣韻】抄掠,劫人財物也。
【戰國策】掠於郊野,以足軍食。
通作略。
亦作剠。
或作擽。
又【增韻】捎取也,拂過也。
又書法長撇古名掠。
【柳宗元曰】掠左出而鋒欲輕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力讓切【正韻】力仗切,□音亮。
亦奪取也。
【左傳襄十一年】禁侵掠。
又【昭二十年】輸掠其聚。
【前漢高帝紀】所過毋得鹵掠。
又搒笞也,治也。
【禮月令】毋肆掠,止獄訟。
【註】掠謂捶治人。
【前漢□萬年傳】下獄掠治。
掤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掤 【唐韻】筆陵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悲陵切,□音冰。
【說文】所以覆矢也。
【詩鄭風】抑釋掤忌。
【疏】服雲:櫝丸蓋。
杜預雲:箭筩也。
又通作冰。
【左傳昭二十五年】執冰而踞。
【註】箭筩蓋,可以取飮。
又以手覆矢亦曰掤。
推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推 【唐韻】他回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通回切,□退平聲。
【說文】排也。
【增韻】盪也,擠也。
一曰進之也。
【禮月令】孟春躬耕帝籍,天子三推,三公五推,卿諸侯九推。
【左傳襄十四年】或輓之,或推之。
【註】前牽爲輓,後送爲推。
又移也。
【詩大雅】旱旣太甚,則不可推。
【疏】不可令之移去矣。
推是遠離之辭。
又讓所有以予人也。
【史記淮隂侯傳】解衣衣我,推食食我。
【後漢光武紀】推赤心置人腹中。
又卻也,諉也。
又【唐韻】昌錐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川錐切,□音。
順遷也。
【易繫辭】寒暑相推,而歲成焉。
又【增韻】擇也,獎也,奉也。
亦進之也。
【書周官】推賢讓能,庶官乃和。
【禮儒行】上弗援,下弗推。
【註】推猶進也。
【疏】不爲民下所薦舉也。
【前漢韓信傳】家貧無行,不得推擇爲吏。
【註】無善行可推舉選擇也。
又尋繹也。
【前漢劉向傳贊】有意其推本之也。
【註】言其究極根本,深有意也。
一曰窮詰也。
【史記酷吏傳】天水駱璧推減。
【註】推,直追反,謂推繫之以成獄也。
減一作成。
擲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擲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直隻切,音躑。
讀若呈入聲。
投也,振也。
【增韻】拋也,掉也。
與擿同。
【晉書孫綽傳】嘗作天台山賦,以示範榮期雲:卿試擲地,當作金石聲也。
【杜牧阿房宮賦】鼎鐺玉石,金塊珠礫,棄擲邐迤。
秦人視之,亦不甚惜。
撏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撏 【唐韻】徐林切【集韻】徐心切,□音尋。
取也。
又【唐韻】昨含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徂含切,□音蠶。
義同。
【揚子方言】取也。
衞魯揚徐荊衡之郊曰撏。
又【唐韻】視占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時占切,□音蟾。
義同。
或作探。
又【集韻】徐廉切,音爓。
與□同。
摘也。
撐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撐 【唐韻】醜庚切【集韻】抽庚切,□音瞠。
與樘同。
【說文】樘衺柱也。
【廣韻】撥也。
【唐書朱滔傳】骸撐不掩。
【韓愈月蝕詩】赤龍黑烏燒口熱,翎鬣倒側相搪撐。
又【集韻】中庚切。
義同。
又葉抽良切,音倀。
【司馬相如長門賦】刻木蘭以爲榱兮,飾文杏以爲梁。
羅豐茸之遊樹兮,離樓梧而相撐。
【通雅】卽。
一作牚。
今作撐。
俗呼雌爭反。
【正字通】橕撐牚,音義□同。
□ 【午集下】【立字部】 □ 【玉篇】徒凍切【海篇】音洞。
鐘聲也。
○按《篇海類編》作□,音義□同。
又平聲。
亦作〈堇員〉。
□ 【補遺】【午集】【禾字部】 □ 【篇海類編】子之切,音茲。
禾生貌。
□ 【午集下】【立字部】 □ 【集韻】烏臥切,音踒。
【篇海】□,弱立貌。
□ 【午集下】【穴字部】 □ 【海篇】同竄。
按卽竄字譌文。
□ 【午集下】【禾字部】 □ 【集韻】居覲切,音堇。
穰艸。
□ 【午集下】【禾字部】 □ 【廣韻】苦沃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枯沃切,□音硞。
禾熟也。
【韻會】通作酷。
【揚子方言】自河以北,趙魏之郊,謂穀熟爲酷。
□ 【午集下】【穴字部】 □ 【集韻】□古作□。
註詳十三畫。
□ 【未集上】【竹字部】 □ 【集韻】傍丁切,音竮。
舟車篷。
撐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撐 俗撐字。
【說文】樘字註徐鉉曰:今俗別作撐,非。
(撐)【唐韻】醜庚切【集韻】抽庚切,□音瞠。
與樘同。
【說文】樘衺柱也。
【廣韻】撥也。
【唐書朱滔傳】骸撐不掩。
【韓愈月蝕詩】赤龍黑烏燒口熱,翎鬣倒側相搪撐。
又【集韻】中庚切。
義同。
又葉抽良切,音倀。
【司馬相如長門賦】刻木蘭以爲榱兮,飾文杏以爲梁。
羅豐茸之遊樹兮,離樓梧而相撐。
【通雅】卽。
一作牚。
今作撐。
俗呼雌爭反。
【正字通】橕撐牚,音義□同。
撒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撒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桑葛切,音薩。
散之也。
一曰放也。
【吳志潘濬傳註】孫權數射雉,濬諫之,出見雉翳,手自撒壞。
【正字通】今俗雲撒手,撒潑,皆用撒。
又姓。
洪武中舉人撒仲謙。
又【六書故】本作□。
山戛切,音煞。
擲也。
互見□字註。
【集韻】或作攃。
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俗攃字。
撓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撓 【唐韻】奴巧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女巧切,□鐃上聲。
【說文】擾也。
【釋名】物繁則相雜撓也。
【左傳成十三年】撓亂我同盟。
【註】乃卯反。
或作摎。
又【說文】一曰捄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尼交切,音鐃。
抓也,搔也,亦擾也。
又屈也。
【孟子】不膚撓。
【趙岐註】讀平聲。
或作□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女敎切,音鬧。
義同。
【左傳成二年】畏君之震,師徒撓敗。
【史記酷吏傳】所愛者,撓法活之。
【前漢劉向傳】不撓衆枉。
又【唐韻】呼毛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呼高切,□音蒿。
攪也。
【前漢鼂錯傳】匈奴之衆易撓亂也。
【註】火高反,其字從手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爾紹切,音繞。
亦屈也。
與揉同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人要切,饒去聲。
纏也。
與繞同。
【史記太史公自序】名家苛察繳繞。
或作撓。
又【集韻】馨幺切,音嘵。
撓挑,宛轉也。
【正字通】撓橈,從手從木,古互通。
與鐃從金,音同義異。
考證:〔【前漢劉向傳】守正不撓。
〕謹照原文獨處守正爲句,不撓衆枉爲句。
謹據改爲不撓衆枉。
撔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撔 【玉篇】戸猛切【集韻】胡猛切,□橫上聲。
橫也。
撕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撕 【唐韻】先稽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先齊切,□音西。
提撕也。
【前漢賈誼傳孩提註】謂提撕之。
又【集韻】相支切。
與斯同。
析也。
詩雲斧以斯之是也。
又山宜切,音褷。
義同。
或作廝。
誀 【酉集上】【言字部】 誀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仍吏切,而去聲。
【廣雅】誘也。
又人名。
希誀、汝誀,見【宋史宗室表】。
又【廣韻】如之切【集韻】人之切,□音而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醜裡切,音□。
辱也,與恥同。
撖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撖 【唐韻】苦減切【集韻】口減切,□音歉。
【玉篇】掛也。
一曰危也。
又【唐韻】口含切【集韻】枯含切,□音堪。
亦掛也。
又【唐韻】胡黤切,音檻。
姓也。
【姓苑】今河內有之。
【集韻】戸黤切。
作橄。
撗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撗 【集韻】古曠切,光去聲。
充也。
或作擴。
通作橫。
樂記雲:橫以立武,是也。
又胡光切,音黃。
【爾雅釋草】傳撗目。
【註】一名結縷。
俗呼鼓箏草。
又【正字通】音義同擴。
宜讀若廓。
撘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撘 【唐韻】都合切。
同搭。
見搭字註。
撙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撙 【唐韻】茲損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祖本切,□尊上聲。
【廣韻】挫趨也。
【增韻】裁抑也。
【禮曲禮】君子恭敬撙節,退讓以明禮。
【註】撙,猶趨也。
【疏】節法度也,言恆趨於法度也。
【戰國策】伏軾撙銜,橫歷天下。
【註】撙,挫也,猶頓銜勒也。
又撙撙,聚貌。
【揚雄甘泉賦】齊總總以撙撙,其相膠葛兮。
或作繜。
通作僔。
又作□。
考證:〔【揚雄甘泉賦】齊總總撙撙,其相膠葛兮。
〕謹照原文總總下增以字。
撡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撡 俗摻字。
一曰俗操字。
【戰國策】荊軻持匕首揕之,秦王驚,自引而起,拔劒,劒長撡其室。
【註】撡與操同。
別詳摻操兩字註。
撚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撚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乃殄切,音涊。
讀若年上聲。
【說文】執也。
【廣韻】以手撚物也。
【白居易琵琶行】輕攏慢撚撥復挑。
又【說文】一曰蹂也。
【淮南子兵略訓】前後不相撚,左右不相幹。
又從也。
【汲冢周書】後動撚之。
又【揚子方言】撚未續也。
或作捵。
【正字通】撚有平上二音。
撛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撛 【唐韻】良忍切【集韻】裡忍切,□音嶙。
扶也,挺也。
又【集韻】良忍切,音吝。
義同。
撜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撜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蒸上聲。
【說文】抍或從登。
【淮南子齊俗訓】子路撜溺而受牛謝。
別作拯。
又【集韻】常證切。
又書蒸切,□詳抍字註。
又除庚切,音棖。
與棖同。
【韓愈石鼎聮句】全勝瑚璉貴,空有口傳名。
豈此俎豆古,不爲手所撜。
撝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撝 【唐韻】許爲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籲爲切,□音麾。
【說文】裂也。
【馬融廣成頌】撝介鮮。
一曰手指麾也。
【易謙爻】撝謙。
【王弼註】指撝,皆謙也。
【程傳】施布之象。
【朱子本義】發揮也。
○按《說文》許歸切,歸字誤。
《九經字□》麾撝同,通作揮。
又【集韻】于嬀切,音爲。
佐也。
【揚子太□經】事貌用恭撝肅。
【註】貌曰恭,恭作肅,肅敬以佐恭也。
又羽委切,音蔿。
亦裂也。
撤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撤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直列切,音轍。
發也。
又除去也。
【論語】不撤薑食。
【唐書高宗紀】以旱避正殿,減膳撤樂。
又【唐韻】醜列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敕列切,□音徹。
讀與掣近。
亦發也。
又抽也,剝也。
育本從□,字書從□,故入十二畫。
□,倒子,字作丄下厶。
撥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撥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北末切,音鉢。
【說文】治也。
【詩商頌】□王桓撥。
【公羊傳哀十四年】撥亂世,反諸正,莫近於春秋。
又除也。
【前漢司馬遷傳】秦撥去古文,焚滅詩書。
又發揚貌。
【禮曲禮】衣毋撥。
又【增韻】捩開也。
又轉之也。
【戰國策】弓撥矢鉤。
【註】撥,弓反也。
又葬具。
【禮檀弓】廢輴而設撥,竊禮之不中者也。
【註】撥可撥引輴車,所謂紼也。
又鼓弦之物。
【唐書蘇頲傳】皇甫恂使蜀,檄取庫錢,市琵琶捍撥玲瓏鞭,頲不肯予。
又叱撥,良馬名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蒲襏切,音跋。
絕也。
【詩大雅】枝葉未有害,本實先撥。
箋撥,猶絕也。
疏撥去餘根,故猶絕也。
又【詩朱傳】葉方吠切,音廢。
又葉必列切,音龞。
義□同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普活切,音潑。
芟草也。
與發同。
亦作□。
又撥剌,張弓貌。
【張衡思□賦】彎威弧之撥剌。
【註】剌,音力達反。
又【史記索隱】房越切,音伐。
謂大楯也。
【史記孔子世家】會于夾谷,齊有司請奏四方之樂,于是旍旄羽祓,矛戟劒撥,鼓譟而至。
【集韻】作瞂。
考證:〔【詩大雅】枝葉未有害,本實先撥。
【疏】撥者,撥去之,去其餘根,故猶絕也。
〕謹按故猶絕也四字是釋箋之詞,當先箋後疏。
謹改爲箋撥,猶絕也。
疏撥去餘根,故猶絕也。
撦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撦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昌者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齒者切,□車上聲。
裂開也。
【博雅】撦坼,啓開也。
【劉克莊題跋】溫李諸人,困于撏撦。
撧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撧 □字變體。
撨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撨 【唐韻】蘇彫切,音蕭。
擇也,取也,拭也。
又【集韻】思邀切,音宵。
義同。
又【唐韻】昨焦切【集韻】慈焦切,□音樵。
亦擇取也。
又【集韻】先侯切,漱平聲。
義同。
又推也。
又才笑切,音誚。
亦拭也。
又先弔切,音嘯。
義同。
攊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攊 【唐韻】郞擊切【集韻】郞敵切,□音歷。
擊也。
與擽同。
敐 【卯集下】【攴字部】 敐 【廣韻】植隣切【集韻】丞眞切,□音辰。
與同。
喜而動貌。
【玉篇】擊聲。
又【廣韻】章忍切【集韻】止忍切,□音軫。
□□敐敐,喜悅貌。
敐字原從攴作。
撩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撩 【唐韻】洛蕭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憐蕭切【正韻】連條切,□音聊。
【說文】理也。
一曰取物也。
攏取物爲撩。
又挑弄也。
【魏志龎德傳】但持長矛撩戰。
【韓愈詩】猿鳥莫相撩。
又【集韻】力弔切,音料。
亦取也。
【詩小雅烝然汕汕傳】汕汕,樔也。
【箋】樔者,今之撩罟也。
又【唐韻】【正韻】盧鳥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朗鳥切,□音了。
義同。
又扶也。
又【集韻】郞到切,勞去聲。
同撈。
亦取物也。
又魯晧切,音老。
義同。
本作撩。
撩字從□。
撫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撫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芳武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斐父切,□音捬。
【說文】安也。
【增韻】慰勉也。
【禮文王世子】西方有九國焉,君王其終撫諸。
【註】撫猶有也。
【疏】撫爲存撫,故爲有也。
【左傳文十二年】鎭撫其社稷。
又【說文】一曰循也。
【書臯陶謨】撫于五辰。
又【廣韻】持也。
又按也。
【禮曲禮】君撫僕之手。
【又】客跪撫席而辭。
【疏】以手按止之也。
【又】國君撫式。
【註】撫,猶據也。
又拍也。
【儀禮鄕射禮】左右撫矢而乗之。
又【揚子方言】拊撫,疾也。
【郭璞註】謂急疾也。
又州名。
漢豫章郡,隋置撫州。
又【集韻】蒙逋切。
與摹同。
【韻會】通作拊。
撬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撬 【集韻】牽幺切,音髐。
舉也。
播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播 〔古文〕□□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補過切,波去聲。
【說文】種也。
一曰布也。
【廣韻】揚也。
【詩豳風】其始播百穀。
【書盤庚】王播告之修,不匿厥指。
又放也,棄也。
【書泰誓】播棄犂老。
又【多方】屑播天命。
又散也。
【書禹貢】又北播爲九河。
【禮禮運】播五行于四時。
【疏】播散五行之氣於四時也。
【釋文】舒也。
又【增韻】逋也,遷也。
【書大誥】予惟以爾庶邦,于伐殷逋播臣。
又州名。
西南徼外夜郞且蘭地,唐置播州。
【韓愈柳子厚墓誌】劉禹錫當詣播州,子厚願以柳易播。
又明萬歷中,平播置遵義平越二府。
又姓。
播武,殷賢人。
或雲播軌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補火切,音跛。
義同。
【書舜典】,播時百穀。
《釋文》播,波左反。
又搖也。
與簸通。
【莊子人閒世】鼓筴播精,足以食十人。
【註】□米曰精。
播,搖動也。
又【集韻】逋禾切。
音波。
澤名。
在豫州。
【史記禹本紀】滎播旣都。
【註】古文尚書作滎波。
又【郭璞木禾贊】爰有嘉穀,號曰木禾。
匪植匪蓺,自然靈播。
又【說文】通作譒。
引書,王譒告之。
今書作播。
考證:〔【書泰誓】播棄黎老。
〕謹照原文黎老改爲犂老。
〔【說文】書舜典,播時百穀。
註:播,音波左切。
〕謹按說文播字註無引播時百穀之文,波左切亦非註文。
謹據釋文改爲書舜典播時百穀。
釋文播,波左反。
撮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撮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倉括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麤括切,□竄入聲。
【說文】四圭也。
一曰兩指撮也。
【玉篇】三指取也。
【釋名】撮,卒也,謂暫卒取之也。
【增韻】蹙聚而捎取之也。
【禮中庸】今夫地一撮土之多。
【前漢律歷志】量多少者,不失圭撮。
【註】四圭曰撮,三指撮之也,六十四黍爲圭。
又【司馬遷傳】撮名法之要。
【註】撮,摠取也。
又【詩小雅】臺笠緇撮。
【傳】緇布冠也。
【疏】小撮持其髻而已,制小,故言撮。
音七活反。
又【唐韻】【正韻】子括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宗括切,□鑽入聲。
挽也。
又【集韻】祖外切,音最。
【莊子人閒世】支離疏者,會撮指天。
【註】頂椎也。
會音活,向秀讀。
又祖官切,音鑽。
乗載器也。
【屍子】行險以撮。
又租悅切,音蕝。
義同。
又初買切,釵上聲。
亦指取物也。
一曰搦也。
本從曰從取。
撯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撯 俗擆字。
註見十三畫。
【醜集上】【口字部】【廣韻】俗笑字。
掕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掕 【唐韻】裡甑切【集韻】裡孕切,□陵去聲。
【說文】止馬也。
或作□。
又【唐韻】力膺切【集韻】閭承切,□音陵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盧登切,音楞。
【博雅】止也。
掛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掛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古賣切【正韻】古畫切,□音卦。
別也。
又揲筮,置著小指閒也。
【易繫辭】掛一以象三。
【註】置而不用曰掛。
【又】再扐而後掛。
【註】合而置之曰掛。
【朱子本義】掛者,懸於左手小指之閒。
又【正韻】與掛同。
【易乾卦疏】易緯雲:卦者,掛也。
言懸掛物象以示於人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古買切,音柺。
義同。
陸德明易釋文有二音。
掝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掝 【正韻】穫北切,音或。
與或惑通。
【荀子不苟篇】以己之僬僬,受人之掝掝。
【註】掝,惛也。
又【唐韻】呼麥切【集韻】忽麥切,□音□。
裂也或作。
又【集韻】忽域切,音洫。
裂聲。
採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採 【唐韻】倉宰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此宰切,□同采。
摘也,取也,也。
【戰國策】芻牧薪採,莫敢闚東門。
【註】大者薪,小者採。
【晉書劉琨傳】古語雲:山有猛獸,藜藿爲之不採。
【唐書地理志】開元二十一年,置十五採訪使檢察,如漢刺史之職。
◎按採本從爪從木,爪即手也。
後人又加手作採。
措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措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類篇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倉故切,音醋。
【說文】措,置也。
【廣韻】舉也,投也。
【增韻】施布也。
【易繫辭】舉而措之天下之民,謂之事業。
【禮禮器】措則正,施則行。
又【中庸】故時措之宜也。
【疏】措猶用也。
又委置也。
【禮中庸】學之弗能,弗措也。
【疏】言學不至於能,不措置休廢也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】如將廢措。
【註】措,猶頓也。
【前漢文帝紀贊】幾於□措。
【註】民不犯法,無所□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側格切,音窄。
追捕也。
【前漢王莽傳】迫措靑徐盜賊。
又與笮同。
迫笮也。
【史記梁孝王世家】李太後爭門措指。
【註】爲門扉所笮。
又【集韻】七迹切,音磧。
與刺通。
穿也,傷也。
本作□。
【漢書】亦作厝。
通作錯。
【補遺】【子集】【人字部】【字彙補】以周切,音由。
人名,應,昌國人,宋理宗時參知政事。
《宋史新編》有傳。
掬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掬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居六切,音菊。
與匊同。
兩手曰掬。
【禮曲禮】受珠玉者以掬。
【疏】謂手中也。
【左傳宣十二年】舟中之指可掬也。
又【詩詁】兩手曰臼,屈掌曰匊。
又【小爾雅】掬,一升也。
今俗謂兩手所奉爲一掬,則數合也。
又【揚子方言】離也。
齊□曰斯。
燕之外郊,朝鮮洌水之閒曰掬。
【說文】在手曰匊。
俗作掬。
【廣韻】與□同。
【韻會】本作揈。
【正字通】本作臼。
撣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撣 【唐韻】徒旱切【集韻】蕩旱切,□但上聲。
【說文】提持也。
【揚子太□經】何福滿肩,提禍撣撣。
【註】撣撣,敬也。
何福持禍而自儆戒也。
又【唐韻】徒幹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唐幹切【正韻】唐闌切,□音檀。
觸也。
又與彈通。
鼓絃也。
又國名。
【後漢西南夷傳】撣國,西南通大秦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徒案切【正韻】杜案切,□音憚。
亦觸也。
又【唐韻】市連切【集韻】時連切,□音蟬。
撣援,牽引也。
又【集韻】澄延切,音纏。
相纏不去也。
又人名。
【前漢宣帝紀】日逐王先賢撣來降。
又亭年切,音田。
陼名。
【山海經】靑要之山,南望撣陼。
又他幹切,音灘。
持不堅也。
又旨善切,饘上聲。
排急也。
揌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揌 【唐韻】蘇才切【集韻】桑才切,□音鰓。
【博雅】擡揌,動也。
又【集韻】倉來切,音猜。
擇也。
揑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揑 【正字通】俗掜字。
【字彙】與掜同,非。
插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插 【唐韻】楚洽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測洽切,□音鍤。
【說文】刺肉也。
【廣韻】刺入也。
【前漢高帝紀】羽檄徵天下兵。
【註】魏武奏事雲:今邊有警,輒露檄插羽。
又【急就篇師古註】插者,擔也。
兩頭鑯銳,所以插刺禾束,而擔之也。
【集韻】或作捷。
又與鍤同。
刺土器也。
【戰國策】坐而織蕢,立則杖插。
【前漢揚雄長楊賦】麾城搟邑。
【註】搟,舉手擬之也。
音車幰之幰。
又【正字通】搟乃摲之譌。
長楊賦古本作摲邑。
互見摲字註。
一說欣軒聲近。
掀俗作搟,與摲別。
搠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搠 【集韻】色角切,音朔。
【博雅】塗也。
搡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搡 【集韻】寫朗切【韻會】蘇朗切,□音顙。
搷也。
又【集韻】四浪切,桑去聲。
摚也。
搢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搢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卽刃切,音晉。
【說文】插也。
【禮玉藻】天子搢珽。
又【內則】搢笏。
【儀禮鄉射禮】三耦皆執弓,搢三而挾一個。
【史記封禪書】搢紳者不道。
【前漢郊祀志】作縉紳。
又通作晉。
【周禮春官典瑞王晉大圭註】晉讀爲搢紳之搢。
又振也。
【吳語】挺鈹搢鐸。
又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作甸切,音薦。
亦插也。
又通作薦。
【史記封禪書註】鄭衆註周禮雲:搢讀曰薦,則薦亦是進。
謂進而置於紳帶之閒,故史記亦多作薦。
又【集韻】子賤切,音箭。
義同。
又牋西切,音齏。
義同。
本作□。
搣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搣 【唐韻】亡列切【集韻】莫列切【正韻】彌列切,□音滅。
【說文】批也。
【廣韻】手拔也。
又摩也,捽也。
又翾劣切,音烕。
【急就篇】沐浴揃搣寡合同。
【師古註】揃搣,謂鬄拔眉髮也,蓋去其不齊整者。
搤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搤 【唐韻】於革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乙革切,□音厄。
【說文】捉也。
【廣韻】持也。
【史記劉敬傳】搤天下之肮,而拊其背。
【揚雄長楊賦】搤熊羆。
【註】搤,捉持之也。
又握也。
【史記周本紀】養由基釋弓搤劒曰:客安能敎我射乎。
又【封禪書】莫不搤捥。
【註】滿手曰搤。
與搹扼□通。
又【集韻】壹結切,音噎。
亦持也。
又壹計切,音翳。
拉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烏懈切【韻會】幺解切,□音隘。
也。
撪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撪 【海篇】音義同。
◎按集韻作軬,部本切。
加手,贅。
互見字註。
柼 【補遺】【辰集】【木字部】 柼 【奚韻】烏皎切。
柼,拽物也。
搥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搥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都回切,音堆。
【廣韻】擿也。
【增韻】擲也。
【揚子法言】搥提仁義。
或作□。
又【正韻】直追切,音椎。
擊也。
【唐書禮樂志】日未明,四刻搥一鼓,爲一嚴。
二刻搥二鼓,爲再嚴。
一刻搥三鼓,爲三嚴。
【韓愈詩】作樂鼓還搥。
別作槌。
又與捶通。
搦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搦 【唐韻】尼革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昵格切,□音蹃。
【說文】按也。
【廣韻】捉搦也。
【錢俶小詞】金鳳欲飛遭掣搦。
又【正韻】女力切,音匿。
義同。
又【唐韻】女角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昵角切,□音蒻。
義同。
【史記扁鵲傳】搦髓腦。
【班固答賓戲】搦朽摩鈍鉛刀,皆能一斷。
【舊唐書代宗紀】禁鈿作珠翠等,委所司切加捉搦。
【集韻】或作□。
【醜集上】【口字部】【篇海】同齅。
搧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搧 【集韻】屍連切,音羶。
批也。
又式戰切,音扇。
義同。
【六書故】挻俗作扇。
搨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搨 【唐韻】都盍切【集韻】德盍切,□讀與荅近。
手打也。
或作。
又【集韻】託合切,音塔。
冒也,摹也,與同。
或作搭。
又【韻會】託盍切,音榻。
義同。
今用紙墨磨摸古□帖曰搨。
有宋搨舊搨。
【唐書百官志】弘文館,挍書郞二人,有搨書手筆匠三人。
又【唐書食貨志】茶商所過諸道,置邸以收稅,謂之搨地錢。
搩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搩 【唐韻】渠列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巨列切,□音傑。
與揭同。
見揭字註。
又【集韻】陟格切,音磔。
手度物也。
或作□。
互見□字註。
搪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搪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徒郞切,音唐。
【揚子方言】張也。
又搪突也。
與傏通。
亦通作唐。
又【集韻】他郞切,音湯。
義同。
搫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搫 【唐韻】薄官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蒲官切,□音盤。
【說文】搫擭不正也。
又【廣雅】除也。
又【唐韻】薄波切【集韻】蒲波切,□音婆。
亦除也。
【潘嶽射雉賦】搫場拄翳。
【註】搫者,開除之名。
射者,除地爲場。
拄翳於草也。
【六臣文選】作。
又披散也。
一曰斂聚也。
【集韻】或作。
搬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搬 搫字重文。
又【字彙】今俗音般。
作搬移,搬演字。
搭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搭 【唐韻】都合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德合切,□音答。
擊也。
又附也,挂也。
【白易居詩】熏籠亂搭舊衣裳。
【韓偓詩】夜深斜搭秋千索。
又【唐韻】吐盍切【韻會】託盍切,□音榻。
摸搭也。
【梅堯臣詩】韓幹馬本摸搭時,神駿都失存毫釐。
又【集韻】託合切,音塔。
冒也。
一曰摹也。
與搨同。
亦作撘。
搮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搮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力質切,音栗。
以手理物也。
搯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搯 【唐韻】土刀切【集韻】他刀切,□音叨。
【說文】捾也。
一曰抒也。
【韓愈孟郊墓誌】鉤章棘句,搯擢胃腎。
又叩也。
【魯語】無搯膺。
【馬融長笛賦】搯膺擗摽。
又【說文】搯者,拔兵刀以習擊刺。
詩曰左旋右搯。
◎按今詩作抽。
【集韻】或作掏。
從舀,與掐別。
搰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搰 【唐韻】戸骨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胡骨切,□音鶻。
讀與活近。
【說文】掘也。
【呂覽】水之性淸,土者搰之。
【註】濁也,亂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苦骨切,音窟。
義同。
【吳語】狐埋之而狐搰之,是以無成功。
【註】發也。
又用力貌。
【莊子天地篇】搰搰然用力甚多,而見功寡。
又【正韻】古忽切,音骨。
義同。
俗作搰,非。
搲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搲 【集韻】烏瓜切,音蛙。
手捉物也。
又【類篇】烏瓦切。
吳俗謂手爬物曰搲。
又【集韻】烏化切。
吳人謂牽挽曰搲。
或作攨。
搳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搳 【唐韻】胡稭切【集韻】下瞎切,□音轄。
【說文】擖也。
或作捾。
又【集韻】丘瞎切,音楬。
【博雅】搔也。
搴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搴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丘虔切,音愆。
取也。
一曰縮也,拔也。
與攓同。
【史記河渠書】搴長茭兮沈美玉。
【前漢季布傳贊】身履軍搴旗者數矣。
【註】謂勝敵拔取旗也。
【楚辭九歌】搴芙蓉兮木末。
又姓。
漢將搴揚。
又【正韻】苦堅切,音牽。
義同。
又【唐韻】【正韻】九輦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九件切,□音蹇。
同。
亦拔取也。
俗作□。
又草名。
【爾雅釋草】搴櫃朐。
又【集韻】已仙切,音鸇。
引取也。
互見攓二字註。
朒 【辰集上】【月字部】 朒 【正字通】女六切,音衄。
【說文】朔而月見東方曰朒。
○按朒《說文》作肭,非。
當從肉。
《謝莊月賦》朒朓警闕。
《李善註》引《說文》亦作朒。
餘詳肭字註。
又【玉篇】縮朒,不寬伸之貌。
【前漢五行志】王侯縮朒不任事。
【註】鄭氏曰:縮朒,不任事之貌也。
考證:〔謝莊月賦,朒朓警闕。
〕謹照原文闕改闕。
晽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晽 【淮南子俶眞訓】乃始昧昧晽晽。
【註】晽晽,欲所知之貌。
音林。
搵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搵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烏困切,溫去聲。
【說文】沒也。
【六書故】指按也。
【司馬相如子虛賦註】焠亦搵染之義。
又烏沒切,音膃。
手撩物貌。
又搵抐也。
互見抐字註。
又【唐韻】於粉切【集韻】委殞切,□音惲。
【博雅】拄也。
又【集韻】於雲切,音氳。
亦沒也。
挓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挓 【集韻】陟加切,音吒。
挓挱,開貌。
砪 【午集下】【石字部】 砪 【集韻】莫後切,音母。
雲砪,藥名。
通作母。
振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振 【唐韻】章刃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之刃切,□音震。
【說文】舉救也。
【增韻】拯也。
【易蠱象】君子以振民育德。
【註】濟民養德也。
【禮月令】振乏絕。
【前漢元帝紀】振業貧民。
【註】振起之,令有作業。
又【說文】一曰奮也。
【廣韻】裂也,又動也。
【易恆卦】振恆。
【禮月令】孟春蟄蟲始振。
【周禮春官大祝】辨九祭,五曰振祭。
【註】至祭之末,但擩肝鹽中振之,謂將食者旣擩,必振乃祭也。
【爾雅釋言】振,訊也。
【註】當作迅。
謂奮迅。
又同震。
【戰國策】燕王振怖大王之威。
【史記五帝紀】振驚朕衆。
又整也。
【禮曲禮】振書端,書於君前。
【疏】振,拂去塵也,臣不豫愼,將文書簿領於君前,臨時乃拂整也。
又發也。
【左傳文十六年】振廩同食。
【莊子田子方】是必有以振我也。
又收也。
【禮中庸】振河海而不洩。
【孟子】金聲而玉振之也。
【周禮夏官大司馬】中春敎振旅。
【註】兵入收衆專於農也。
◎按書傳雲:振旅言整衆。
又止也。
【詩小雅】振旅闐闐。
【箋】戰止將歸。
又振旅伐鼓。
振,猶止也。
又【爾雅釋言】振,古也。
【詩周頌】振古如茲。
【箋】振亦古也。
又鳥羣飛貌。
【詩周頌】振鷺于飛。
又州名。
【寰宇記】瓊州府有崖州,唐武德五年改振州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類篇】【韻會】□之人切,音眞。
厚也。
【詩周南】宜爾子孫振振兮。
【傳】仁厚也。
【又】振振公子。
【傳】信厚也。
又盛貌。
【左傳僖五年】均服振振。
又上聲。
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止忍切,音軫。
與袗通。
襌也。
【禮玉藻】振絺綌,不入公門。
又葉諸延切,音旃。
【□琳柳賦】救斯民之絕命,擠山嶽之隕顚。
匪神武之勤恪,幾踣斃之不振。
挱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挱 【唐韻】素何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桑何切,□音娑。
摩挱也。
【玉篇】手挼挱也。
【韓愈石鼓歌】誰復著手更摩挱。
又通作莎。
【禮郊特牲汁獻註】獻,讀爲莎。
秬鬯中有煮鬱摩莎,出其香汁,謂之汁莎。
互見艸部莎字註。
又【集韻】師加切,音沙。
挓挱,開貌。
【玉篇】亦作莏。
【集韻】或省作抄。
亦作挲。
通作沙。
挵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挵 【集韻】盧貢切。
同弄。
挾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挾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胡頰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檄頰切,□音協。
【說文】俾持也。
【增韻】帶也,掖也。
一曰輔也。
【詩大雅】旣挾四鍭。
【儀禮鄕射禮】兼挾乗矢。
【註】方持弦矢曰挾。
古文作接。
【齊語】挾其槍刈耨鎛,以旦莫從事於田野。
【註】在掖曰挾。
又【爾雅釋言】藏也。
【前漢惠帝紀】除挾書律。
【註】秦律,敢有挾書者族。
又【廣韻】懷也,護也。
【孟子】不挾長,不挾貴。
【朱註】挾者,兼有而恃之之稱。
又會也。
【晉語】遇兆挾以銜骨,齒牙爲猾。
又【揚子方言】挾斯,敗也。
南楚凡人貧,衣被醜弊,或器物弊,謂之挾斯。
又【集韻】屍牒切,音蜨。
亦持也。
【左傳宣十二年】三軍之士,皆如挾纊。
又【集韻】訖洽切【正韻】古洽切,□與夾同。
亦持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子洽切,音啑。
又【集韻】吉協切,音頰。
又作荅切,音匝。
義□同。
或作抸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卽協切。
與浹通。
【詩大雅】使不挾四方。
【傳】挾,達也。
【疏】挾者,周匝之義,故爲達。
【周禮天官大宰】縣治象之灋于象魏,挾日而斂之。
【註】從甲至甲謂之挾日,凡十日。
【釋文】又作浹。
【荀子禮論篇】方皇周挾。
【註】挾讀爲浹。
匝也。
又【正韻】卽涉切,音接。
義同。
捂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捂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五故切,音誤。
斜相抵觸也。
又逆也。
【儀禮旣夕】若無器則捂受之。
【疏】對面相逆受也。
又斜拄也。
【通雅】枝梧,猶支拄抵捂也。
史記項籍紀雲:莫敢枝梧。
註雲:小柱爲枝,邪柱爲梧,當作捂。
又漢書司馬遷傳贊雲:或有柢梧。
註雲:柢,觸也。
梧,相支拄不安也。
亦抵捂譌作柢梧。
互詳梧字註。
【集韻】或作□。
捬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捬 【正韻】古撫字。
註詳十二畫。
【前漢趙充國傳】選擇良吏,捬循和輯又【集韻】匪父切,音府。
捍也。
又方遇切,音付。
以手著物也。
同拊。
捎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捎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所交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師交切,□音筲。
【說文】自關以西,凡取物之上者爲撟捎。
【揚子方言】撟捎,選也。
【郭璞註】此妙擇積聚者也。
又【廣韻】芟也。
【史記龜筴傳】以夜捎兔絲去之。
又【增韻】掠也。
【揚雄校獵賦】曳捎星之旃。
【註】捎,拂也。
【杜甫詩】花妥鸎捎蝶。
又蒲捎,良馬名。
又【集韻】山巧切,音稍。
擊也。
同□。
又【類篇】所敎切,稍去聲。
攴也。
又【唐韻】相邀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思邀切,□音宵。
除也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】以其圍之阞捎其藪。
【註】阞三分之一也。
藪者,衆輻之所趨也。
【馬融廣成頌】捎罔兩,拂遊光。
又搖捎,動貌。
又【正韻】先彫切,音蕭。
義同。
換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換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胡玩切,音逭。
讀若完去聲。
【說文】易也。
【晉書阮孚傳】嘗以金貂換酒。
又【前漢敘傳】項氏畔換。
【註】孟康曰:畔,反也。
換,易也。
師古曰:畔換,強恣貌。
猶言跋扈也。
【左思魏都賦】雲散叛換。
【註】叛換,猶恣睢也。
【集韻】作愌。
又于眷切,音院。
【蘇轍送孫提□詩】依依東軒竹,凜凜故人面。
詔書遂公私,使節許新換。
從手從側人從穴從廾。
俗作換,非。
考證:〔【左思魏都賦】雲散叛換。
【註】換,猶恣睢也。
〕謹照原文註下增叛字。
捧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捧 【唐韻】【韻會】敷唪切【集韻】撫勇切,□豐上聲。
兩手承也。
又掬也。
或作□。
又【集韻】父勇切,縫上聲。
承也。
與奉同。
又【集韻】符容切,音逢。
奉也。
與捀同。
捩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捩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郞計切,音麗。
琵琶撥也。
或作棙。
又【唐韻】練結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力結切,□戾入聲。
拗也。
【增韻】紾也。
【韓愈送窮文】捩手翻羹。
【王安石彭蠡詩】東西捩□萬舟回。
又折也,撕也。
通作戾。
或作挒。
亦作攦。
捪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捪 【唐韻】武巾切。
本字。
【說文】從手昏聲。
挩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挩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他括切,音脫。
【說文】解挩也。
【廣韻】除也。
誤也,遺也。
或作稅。
亦作說。
通作脫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徒活切,音奪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輸芮切,音稅。
拭也。
【儀禮鄕飮酒禮】坐挩手,遂祭酒。
又兪芮切,音睿。
動也。
與抁同。
挲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挲 同挱。
捱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捱 【集韻】宜佳切,音厓。
拒也。
又俗謂延緩曰捱。
捵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捵 【集韻】他典切,音腆。
手伸物也。
又醜忍切,音疢。
義同。
又乃殄切。
與撚同。
捷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捷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疾葉切,音倢。
讀若潛入聲。
【說文】獵也,軍獲得也。
【春秋莊三十一年】齊侯來獻戎捷。
【穀梁傳】軍得曰捷。
又【廣韻】尅也,勝也,成也。
【增韻】報勝曰捷。
【詩小雅】一月三捷。
又佽也,疾也,急也。
【詩大雅】征夫捷捷。
【疏】舉動敏疾之貌。
【前漢東方朔傳】捷若慶忌。
又【爾雅釋詁】際接翜,捷也。
【鄭註】捷者,相接績也。
又數名。
【小爾雅】二十四銖曰兩,兩有半曰捷。
又姓。
【淮南子人閒訓】黃帝臣捷剟。
【前漢藝文志】捷子二篇。
【註】齊人武帝時說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七接切,音妾。
捷捷,口舌聲。
【詩小雅】捷捷幡幡,謀欲譖言。
通作誱。
亦作唼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測洽切。
與插同。
【曹植七啓】捷忘歸之矢。
捺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捺 【唐韻】奴曷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乃曷切,□難入聲。
手重按也。
【字林】搦捎也。
又書法有捺,古名磔。
【書法離鉤】微斜曰捺,人大等字是也。
橫過曰波,之道等字是也。
又【正韻】乃八切,義同。
俗作。
攬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攬 【唐韻】盧敢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魯敢切,□同擥。
見擥字註。
撚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撚 【唐韻】奴協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諾協切,□念入聲。
【說文】指撚也。
【集韻】捏也。
【靑瑣高議】明皇時有獻牡丹者,時貴妃勻面,口脂在手,印於花上,詔栽於仙春館。
來歲花開,瓣有指印,名爲一撚紅。
又【正韻】尼輒切,音聶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乃結切,音涅。
按也。
或作敜。
挹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挹 【唐韻】於汲切【集韻】乙及切,□音邑。
【說文】抒也。
【廣韻】酌也。
【詩小雅】維北有鬥,不可以挹酒漿。
又【大雅】泂酌彼行潦,挹彼注茲。
又【唐韻】伊入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一入切,□音揖。
義同。
又通揖。
【荀子議兵篇】湯武之誅桀紂,拱挹指麾。
又通抑。
【後漢光武帝紀】情存損挹,推而不居。
【荀子宥坐篇】挹而損之。
【註】挹,退也。
桽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桽 【字彙】於本切,音穩。
木也。
捃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捃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居運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俱運切,□與攈攟同。
【史記十二諸侯年表】荀卿孟子韓非之徒,往往捃摭春秋之文以著書。
【前漢藝文志】武帝時,軍政楊僕捃摭遺逸,猶未能備。
【註】捃摭謂拾取之。
【唐書李翛傳】帝以浙西富饒,欲掊捃遺利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舉蘊切。
與攟同。
互詳攈攟二字註。
捅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捅 【唐韻】他孔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吐孔切【正韻】他總切,□音桶。
進前也。
引也。
又【集韻】損動切,檧上聲。
義同。
又擊也。
與同。
捋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捋 【唐韻】郞括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盧活切,□鸞入聲。
【說文】取易也。
【廣韻】手捋也。
【詩周南】采采芣苢,薄言捋之。
【朱傳】取其子也。
【詩詁】以指歷取也。
又【豳風】予所捋荼。
又摩也。
【潘嶽笙賦】郁捋劫捂。
【註】郁捋,循笙孔貌。
又【集韻】龍輟切,音劣。
采也。
本作寽,五指寽也。
捍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捍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侯幹切,同扞。
【禮祭法】能捍大患則祀之。
又【禮內則】右佩玦捍。
【註】捍謂拾也,言可以捍弦也。
又【史記貨殖傳】燕與趙代俗相類,而民雕捍少慮。
【註】言如雕性之捷捍也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下赧切,音僩。
捍摌,搖動也。
又止也。
又【集韻】戸版切,患上聲。
義同。
捕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捕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薄故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蒲故切,□音步。
【說文】取也。
【增韻】擒捉也。
又其人在而直追取之曰逮。
其人亡而討捕之曰捕。
【前漢灌夫傳】遣吏分曹逐捕。
又【韓延壽傳】吏無追捕之苦。
又姓。
漢捕巡。
又【集韻】方遇切,音付。
擊取也。
與搏同。
撿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撿 【唐韻】良冉切【集韻】力冉切,□音斂。
【說文】拱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居奄切,音撿。
束也,拘也。
【前漢王霸傳】郡事,皆以義法令撿式。
【註】撿,局也。
又【爾雅釋言】撿,同也。
【註】撿,範模也,所出必同。
又巡察也,□也,挍也,舉也。
【晉書周顗傳】王導料撿中書故事,見顗表救己。
又撿挍,官名。
【唐書百官志】開元六年,麗正修書院置使及撿挍官。
○按撿挍二字□從手。
《廣韻》止收檢,以撿爲俗字。
捥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捥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烏貫切。
與□腕同。
【史記封禪書】海上燕齊之閒莫不搤捥而自言,有禁方能神僊矣。
【漢書】作□。
或作□,□同。
互詳□字註。
又【集韻】烏丸切,音剜。
捩也。
又烏管切,音宛。
取也。
又紆勿切,音鬱。
亦拗捩也。
與□同。
捫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捫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正韻】謨奔切【韻會】謨昆切,□音門。
【說文】撫持也。
【詩大雅】莫捫朕舌。
又摸也。
【史記高祖紀】漢王傷胷,乃捫足。
【楚辭九章】遂儵忽而捫天。
又【韻補】葉眉貧切,音珉。
【歐陽修菱溪石詩】嗟予有口莫能辨,歎息但以兩手捫。
皆雲女媧初鍛鍊,融結一氣凝精純。
俗作,非。
捽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捽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昨沒切,存入聲。
【說文】持頭髮也。
【廣韻】手持也。
【前漢金日磾傳】捽胡投何羅殿下。
【註】胡,頸也。
捽其頸而投殿下也。
【淮南子汜論訓】溺則捽其髮而拯。
又拔取也。
【前漢貢禹傳】農夫父子,捽屮把土。
又交對也。
【晉語】戎夏交捽。
又觸也。
【莊子列禦寇】齊人之井,飲者相捽也。
【韓愈詩】峽山逢颶風,雷電助撞捽。
又【正韻】即律切,音卒。
義同。
又【唐韻】慈卹切【集韻】昨律切,□音崒。
亦持也。
又【集韻】蒼沒切,音猝。
捽攃,行草聲。
又蘇骨切,音窣。
與曲禮卹勿之卹同。
摩也。
又祖對切,音晬。
推也。
與捘同。
捾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捾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烏括切,音斡。
【說文】掐,捾也。
一曰援也。
又【集韻】烏八切,音穵。
抉也。
又下瞎切,音轄。
擖也。
與搳同。
又烏版切,音綰。
取也。
掀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掀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虛言切,音軒。
【說文】舉出也。
【廣韻】以手高舉也。
【左傳成十六年】乃掀公以出于淖。
【註】捧車轂,舉之出泥淖中也。
又高聳貌。
【韓愈詩】蛇虺首掀掀。
又【集韻】許斤切,音欣。
又許訖切,音迄。
義□同《說文》。
又胡恩切。
與拫同。
【博雅】引也。
又丘近切,螼去聲,讀與搇近。
【左傳杜林註】亦舉也。
掄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掄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盧昆切,音崘。
【說文】擇也。
【周禮地官山虞】凡邦工入山林,掄材不禁。
【晉語】君掄賢人之後,有常位於國者而立之。
【唐書劉廸傳】文部始掄材,終授位。
又【廣韻】貫也。
又【唐韻】力迍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龍春切,□音倫。
亦擇也。
敤 【卯集下】【攴字部】 敤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苦果切,音顆。
【說文】硏治也。
舜女弟名敤首。
【博雅】擊也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苦臥切,音課。
義同。
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【唐韻】失人切。
【集韻】升人切,□音申。
神名。
又妊身也。
又姓。
挺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挺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徒鼎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待鼎切,□音艇。
讀若庭上聲。
【說文】拔也。
【廣韻】挺出也。
【吳語】挺鈹搢鐸。
【前漢師丹傳】挺力田。
【註】特拔異力田之人,優寵之也。
【晉書宣帝紀論】以天挺之資,應期受命。
又直持也。
又寬也。
【禮月令】仲夏挺重,囚益其食。
又引也。
【前漢劉屈氂傳】挺身逃亡其印綬。
【註】獨引身而逃難也。
又縣名。
【前漢地理志】膠東國挺縣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他頂切,音珽。
讀若上聲。
直也。
【左傳襄五年】周道挺挺,我心扃扃。
【前漢蓋寬饒傳】君子直而不挺,曲而不詘。
又荔挺,香草名。
【禮月令】仲冬荔挺出。
【註】馬也。
又與脡通。
【儀禮鄕飮酒禮】薦脯五挺。
【註】挺猶膱也。
又【唐韻】特丁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唐丁切,□音庭。
挺縣別音。
又【集韻】丈梗切,棖上聲。
亦直也。
挼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挼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奴禾切。
同捼。
【禮曲禮】共飯不澤手。
【註】澤謂挼莎也。
【晉書劉毅傳】東府聚摴蒲大擲,劉裕挼五木,久之卽成盧焉。
又【六書故】按揉也。
又【唐韻】索回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蘇回切,□音毸。
擊也。
又手摩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奴回切,音□。
義同。
亦作捼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儒誰切,音蕤。
與捼同。
又【集韻】翾規切,音墮。
【儀禮特牲饋食禮】祝命挼祭。
【註】祭神食也。
士虞禮曰:祝命佐食墮祭。
周禮曰:旣祭則藏其墮。
墮與挼讀同。
又宣錐切,音雖。
又思累切,音髓。
義□同。
又盧臥切,螺去聲。
理也。
與摞同。
又奴臥切,音穤。
推也。
餘詳捼字註。
考證:〔古虞禮曰,祝命佐食墮祭。
〕謹照儀禮特牲饋食註文。
古虞禮改士虞禮。
捄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捄 【唐韻】舉朱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恭于切,□音駒。
【說文】盛土於梩中也。
一曰捊也。
【詩大雅】捄之陾陾。
【箋】築牆者,捊聚壤土,盛之以虆,而投諸版中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居尤切,音鳩。
義同。
又【唐韻】巨鳩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渠尤切,□音求。
長貌。
【詩小雅】有捄棘□。
又【周頌】有捄其角。
【箋】角貌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渠幽切,音虯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居又切。
同救。
止也,護也。
【前漢董仲舒傳】將以捄溢扶衰。
【註】捄,古救字。
註詳攴部七畫。
捨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捨 【唐韻】書冶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始野切,□赦上聲。
【說文】釋也。
【正韻】棄也。
【宋書殷淳傳】愛好文義,未嘗違捨。
又姓。
明洪武中,稅課大使捨敬。
經典省作舍。
掃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掃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蘇老切,音嫂。
棄也,拚除也。
【詩大雅】灑掃廷內。
又鬧掃,髻名。
【三夢記】鬧掃,猶盤雅墮馬之類也。
唐詩雲:還梳鬧掃學宮妝。
又【唐韻】【廣韻】蘇到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先到切,□音譟。
義同。
【論語】當灑掃應對進退,則可矣。
本作埽。
又與騷通。
別詳土部,馬部。
掉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掉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徒吊切【正韻】杜弔切,□調去聲。
【說文】搖也。
【廣韻】振也。
【左傳昭十一年】末大必折,尾大不掉。
【楚語】大能掉小,故變而不勤。
【註】掉,作也。
【史記孟嘗君傳】過市朝者,掉臂而不顧。
【前漢蒯通傳】酈生一士,伏軾掉三寸舌。
又正也。
【左傳宣十二年】禦下兩馬,掉鞅而還。
【註】飾馬正鞅,以示閒暇。
又掉磬。
【禮內則註】雖有勤勞,不敢掉磬。
【疏】崔氏雲:北海人謂相激事爲掉磬。
隱義雲:齊人謂相絞訐爲掉磬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徒了切,音窕。
亦搖動也。
【增韻】顫也。
又【唐韻】女角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尼角切,□音搦。
義同。
又持也。
又【集韻】女敎切,音鬧。
聲甄動也。
【周禮春官典同】薄聲甄。
【註】甄猶掉也。
鍾微薄則聲掉。
掌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掌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諸兩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止兩切,□章上聲。
【說文】手中也。
【增韻】手心也,謂指本也。
【論語】指其掌。
【禮中庸】治國其如示諸掌乎。
【註】示讀如寘。
【疏】如置物掌中也。
又職掌,主也。
【書周官】冢宰掌邦治。
【禮樂記】禮之末節也,故有司掌之。
又鞅掌,失容也。
【詩小雅】或王事鞅掌。
【箋】鞅,猶荷也。
掌,謂捧之也。
負荷捧持以趨走。
言促遽也。
【疏】言事煩,不暇爲容儀也。
又姓。
晉琅邪掌同,前涼燉煌掌據。
又【本】【草】水蛭。
一名至掌。
【爾雅釋蟲】蛭蝚,至掌。
【正字通】古作□。
覆手爲爪,反爪爲□。
後譌作仉。
孟子母仉氏,今作掌。
掏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掏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徒刀切,音桃。
擇也,抒也。
又【集韻】他刀切,音叨。
捾也。
同搯。
排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排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步皆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蒲皆切,□音牌。
【說文】擠也。
一曰推也。
【增韻】斥也。
【禮少儀】排闔說屨於戸內者,一人而已矣。
【疏】排推門扇也。
【史記樊噲傳】廼排闥直入。
又【魯仲連傳】爲人排患釋難,解紛亂而無取也。
【前漢賈誼傳】所排擊剝割,皆眾理解也。
又列也,安置也。
【前漢朱買臣傳】相推排成列中庭拜謁。
【莊子大宗師】安排而去化。
又彭排。
軍器也。
《釋名》彭旁也。
在旁排敵禦攻也。
【後漢袁紹傳】蒙楯而行。
【註】楯今之旁排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步拜切,音憊。
排揩,強突也。
又與□囊韛通。
吹火韋囊也。
【後漢杜詩傳】造水排鑄農器。
【註】冶者爲排以吹炭,令激水鼓之。
【魏志韓暨傳】爲監冶謁者,乃作水排,利益三倍於前。
【晉書杜預傳】作人排新器。
又【正韻】薄邁切,音敗。
義同。
又葉邊迷切,音鎞。
【謝靈運登石門最高頂詩】心契九秋幹,日翫三春荑。
居常以待終,處順故安排。
考證:〔又彭排。
【釋名】軍器也。
彭,旁也,在旁排敵禦攻也。
〕謹按軍器也非釋名原文,謹改爲又彭排。
軍器也。
釋名彭旁也。
在旁排敵禦攻也。
〔【後漢杜詩傳】【註】冶者爲排以吹炭,今激水鼓之。
〕謹照原文今改令。
掔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掔 【唐韻】苦閑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丘閑切,□音慳。
【說文】固也。
【爾雅釋詁】厚也。
又【唐韻】【正韻】苦堅切【集韻】輕煙切,□音牽。
義同。
又牽去也。
與牽通。
【史記鄭世家】鄭襄公肉袒,掔羊以迎。
【莊子徐無鬼】君將黜耆欲,掔好惡,則耳目病矣。
又持也。
擊也。
又【正韻】詰戰切,遣去聲。
挽也,引也。
俗作□。
【說文】讀若詩赤舄掔掔。
【徐鉉曰】今別作慳,非。
○按豳風作幾幾。
《說文》或別有所考。
長箋雲:掔掔句似逸詩,則鑿矣。
捀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捀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敷容切,音峰。
【說文】奉也。
又【唐韻】扶用切【集韻】房用切,□音俸。
義同。
一曰兩手分而數也。
又符容切,音逢。
義同。
或省作□。
亦作捧。
通作摓。
互詳摓字註。
捈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捈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同都切,音徒。
【說文】臥引也。
【揚子法言】捈中心之所欲,通諸人之□者,莫如言。
又【唐韻】【正韻】他胡切【集韻】通都切,□土平聲。
【博雅】引也,抒也。
又【集韻】餘遮切,音椰。
義同。
又抽居切,音樗。
舒也。
與攄同。
又直加切,音茶。
擲也。
捊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捊 〔古文〕【唐韻】步侯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蒲侯切,□音裒。
【說文】引取也。
【禮禮運】人情以爲田。
【註】田,人所捊治也。
【疏】謂以手捊聚,卽耕種耘鋤也。
又【唐韻】薄交切【集韻】蒲交切,□音庖。
與掊同。
又【集韻】房尤切,音浮。
又方鳩切,讀若可否之否平聲。
義□同。
又芳無切,音敷。
擊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普溝切,剖平聲。
掬也。
禮運註,又音。
【說文】捊,或從包作抱。
【集韻】或作抔。
互詳抔抱二字註。
捔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捔 【唐韻】古嶽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訖嶽切,□音覺。
【博雅】掎捔也。
通作角。
【左傳襄十四年】譬如捕鹿,晉人角之,諸戎掎之。
【註】角者,當其頭也。
掎者,踣其足也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仕角切,音浞。
刺也。
【張衡西京賦】叉蔟之所攙捔。
【註】攙捔,貫刺之也。
【廣韻】亦作□。
【集韻】或作□。
又作簎。
又【集韻】測角切,音齪。
與擉同。
亦刺取也。
捹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捹 【集韻】蒲悶切,音坌。
手亂貌。
掖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掖 【唐韻】羊益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夷益切,□音奕。
【說文】以手持人臂投地也。
又挾扶也。
【詩□風衡門序】誘掖其君也。
【疏】誘謂在前導之,掖謂在傍扶之。
【左傳僖二十五年】二禮從國子巡城,掖以赴外。
【註】挾之而投於城外也。
又【說文】臂下也。
與腋同。
【禮儒行】衣逢掖之衣。
【註】逢,猶大也。
大袂衣也。
【史記商君傳】千羊之皮,不如一狐之掖。
又宮旁舍曰掖庭,殿旁垣曰掖垣,宮闕旁小門曰左右掖門,皆取肘腋之義。
【前漢百官公卿表】武帝更名永巷爲掖庭。
又【成帝紀】闌入尚方掖門。
【註】掖門在兩傍,言如人臂掖也。
【杜甫詩】花隱掖垣暮。
又郡縣名。
【前漢地理志】張掖郡。
【註】張國臂掖,故曰張掖。
【又】東萊郡掖縣。
【韻會】掖,腋本一字。
今扶掖字從手,肘腋字從月。
然古腋字本作亦,非從月也。
掙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掙 【集韻】初耕切,音鐺。
【博雅】刺也。
又【字彙】側迸切,音諍。
【中原雅音】掙,剉也。
掚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掚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裡養切【正韻】良獎切,□音兩。
整飾也。
【左傳宣十二年】禦下兩馬。
【註】兩,或作掚。
【周禮夏官環人掌緻師註】引春秋傳作掚馬。
又【集韻】力讓切,音亮。
義同。
掜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掜 【唐韻】研啓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吾禮切,□倪上聲。
擬也。
【前漢揚雄傳】作太玄五千文,有首衝錯測攡瑩數文掜圖告十一篇。
一曰不從也。
又【集韻】研計切,音詣。
寄也,捉也。
【莊子庚桑楚】兒子終日握而手不掜。
【註】掜音藝。
手筋急也。
又【唐韻】妳佳切【集韻】尼佳切,□音。
搦也。
又【正韻】魚列切,音孽。
撚聚也。
俗作揑。
又姓。
【奇姓通】明掜大倫,奉詔往諭佛菻國。
又【正韻】掜,亦作摰。
○按掜隉義別,不必與摰混。
掞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掞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以贍切,音豔。
舒也。
或作□。
又與燄通。
【前漢禮樂志】長麗前掞光耀明。
【註】掞,即光炎字。
長麗,靈鳥也。
又舒贍切,閃去聲。
亦舒也。
【左思蜀都賦】摛藻掞天庭。
【註】掞猶蓋也。
一曰疾動也。
【六書故】亦作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以冉切。
與剡同銳利也。
【易繫辭】剡木爲楫。
【釋文】作掞。
掠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掠 【唐韻】離灼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力灼切,□音略。
【說文】奪取也。
【廣韻】抄掠,劫人財物也。
【戰國策】掠於郊野,以足軍食。
通作略。
亦作剠。
或作擽。
又【增韻】捎取也,拂過也。
又書法長撇古名掠。
【柳宗元曰】掠左出而鋒欲輕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力讓切【正韻】力仗切,□音亮。
亦奪取也。
【左傳襄十一年】禁侵掠。
又【昭二十年】輸掠其聚。
【前漢高帝紀】所過毋得鹵掠。
又搒笞也,治也。
【禮月令】毋肆掠,止獄訟。
【註】掠謂捶治人。
【前漢□萬年傳】下獄掠治。
掤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掤 【唐韻】筆陵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悲陵切,□音冰。
【說文】所以覆矢也。
【詩鄭風】抑釋掤忌。
【疏】服雲:櫝丸蓋。
杜預雲:箭筩也。
又通作冰。
【左傳昭二十五年】執冰而踞。
【註】箭筩蓋,可以取飮。
又以手覆矢亦曰掤。
推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推 【唐韻】他回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通回切,□退平聲。
【說文】排也。
【增韻】盪也,擠也。
一曰進之也。
【禮月令】孟春躬耕帝籍,天子三推,三公五推,卿諸侯九推。
【左傳襄十四年】或輓之,或推之。
【註】前牽爲輓,後送爲推。
又移也。
【詩大雅】旱旣太甚,則不可推。
【疏】不可令之移去矣。
推是遠離之辭。
又讓所有以予人也。
【史記淮隂侯傳】解衣衣我,推食食我。
【後漢光武紀】推赤心置人腹中。
又卻也,諉也。
又【唐韻】昌錐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川錐切,□音。
順遷也。
【易繫辭】寒暑相推,而歲成焉。
又【增韻】擇也,獎也,奉也。
亦進之也。
【書周官】推賢讓能,庶官乃和。
【禮儒行】上弗援,下弗推。
【註】推猶進也。
【疏】不爲民下所薦舉也。
【前漢韓信傳】家貧無行,不得推擇爲吏。
【註】無善行可推舉選擇也。
又尋繹也。
【前漢劉向傳贊】有意其推本之也。
【註】言其究極根本,深有意也。
一曰窮詰也。
【史記酷吏傳】天水駱璧推減。
【註】推,直追反,謂推繫之以成獄也。
減一作成。
擲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擲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直隻切,音躑。
讀若呈入聲。
投也,振也。
【增韻】拋也,掉也。
與擿同。
【晉書孫綽傳】嘗作天台山賦,以示範榮期雲:卿試擲地,當作金石聲也。
【杜牧阿房宮賦】鼎鐺玉石,金塊珠礫,棄擲邐迤。
秦人視之,亦不甚惜。
撏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撏 【唐韻】徐林切【集韻】徐心切,□音尋。
取也。
又【唐韻】昨含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徂含切,□音蠶。
義同。
【揚子方言】取也。
衞魯揚徐荊衡之郊曰撏。
又【唐韻】視占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時占切,□音蟾。
義同。
或作探。
又【集韻】徐廉切,音爓。
與□同。
摘也。
撐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撐 【唐韻】醜庚切【集韻】抽庚切,□音瞠。
與樘同。
【說文】樘衺柱也。
【廣韻】撥也。
【唐書朱滔傳】骸撐不掩。
【韓愈月蝕詩】赤龍黑烏燒口熱,翎鬣倒側相搪撐。
又【集韻】中庚切。
義同。
又葉抽良切,音倀。
【司馬相如長門賦】刻木蘭以爲榱兮,飾文杏以爲梁。
羅豐茸之遊樹兮,離樓梧而相撐。
【通雅】卽。
一作牚。
今作撐。
俗呼雌爭反。
【正字通】橕撐牚,音義□同。
□ 【午集下】【立字部】 □ 【玉篇】徒凍切【海篇】音洞。
鐘聲也。
○按《篇海類編》作□,音義□同。
又平聲。
亦作〈堇員〉。
□ 【補遺】【午集】【禾字部】 □ 【篇海類編】子之切,音茲。
禾生貌。
□ 【午集下】【立字部】 □ 【集韻】烏臥切,音踒。
【篇海】□,弱立貌。
□ 【午集下】【穴字部】 □ 【海篇】同竄。
按卽竄字譌文。
□ 【午集下】【禾字部】 □ 【集韻】居覲切,音堇。
穰艸。
□ 【午集下】【禾字部】 □ 【廣韻】苦沃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枯沃切,□音硞。
禾熟也。
【韻會】通作酷。
【揚子方言】自河以北,趙魏之郊,謂穀熟爲酷。
□ 【午集下】【穴字部】 □ 【集韻】□古作□。
註詳十三畫。
□ 【未集上】【竹字部】 □ 【集韻】傍丁切,音竮。
舟車篷。
撐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撐 俗撐字。
【說文】樘字註徐鉉曰:今俗別作撐,非。
(撐)【唐韻】醜庚切【集韻】抽庚切,□音瞠。
與樘同。
【說文】樘衺柱也。
【廣韻】撥也。
【唐書朱滔傳】骸撐不掩。
【韓愈月蝕詩】赤龍黑烏燒口熱,翎鬣倒側相搪撐。
又【集韻】中庚切。
義同。
又葉抽良切,音倀。
【司馬相如長門賦】刻木蘭以爲榱兮,飾文杏以爲梁。
羅豐茸之遊樹兮,離樓梧而相撐。
【通雅】卽。
一作牚。
今作撐。
俗呼雌爭反。
【正字通】橕撐牚,音義□同。
撒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撒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桑葛切,音薩。
散之也。
一曰放也。
【吳志潘濬傳註】孫權數射雉,濬諫之,出見雉翳,手自撒壞。
【正字通】今俗雲撒手,撒潑,皆用撒。
又姓。
洪武中舉人撒仲謙。
又【六書故】本作□。
山戛切,音煞。
擲也。
互見□字註。
【集韻】或作攃。
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俗攃字。
撓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撓 【唐韻】奴巧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女巧切,□鐃上聲。
【說文】擾也。
【釋名】物繁則相雜撓也。
【左傳成十三年】撓亂我同盟。
【註】乃卯反。
或作摎。
又【說文】一曰捄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尼交切,音鐃。
抓也,搔也,亦擾也。
又屈也。
【孟子】不膚撓。
【趙岐註】讀平聲。
或作□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女敎切,音鬧。
義同。
【左傳成二年】畏君之震,師徒撓敗。
【史記酷吏傳】所愛者,撓法活之。
【前漢劉向傳】不撓衆枉。
又【唐韻】呼毛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呼高切,□音蒿。
攪也。
【前漢鼂錯傳】匈奴之衆易撓亂也。
【註】火高反,其字從手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爾紹切,音繞。
亦屈也。
與揉同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人要切,饒去聲。
纏也。
與繞同。
【史記太史公自序】名家苛察繳繞。
或作撓。
又【集韻】馨幺切,音嘵。
撓挑,宛轉也。
【正字通】撓橈,從手從木,古互通。
與鐃從金,音同義異。
考證:〔【前漢劉向傳】守正不撓。
〕謹照原文獨處守正爲句,不撓衆枉爲句。
謹據改爲不撓衆枉。
撔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撔 【玉篇】戸猛切【集韻】胡猛切,□橫上聲。
橫也。
撕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撕 【唐韻】先稽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先齊切,□音西。
提撕也。
【前漢賈誼傳孩提註】謂提撕之。
又【集韻】相支切。
與斯同。
析也。
詩雲斧以斯之是也。
又山宜切,音褷。
義同。
或作廝。
誀 【酉集上】【言字部】 誀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仍吏切,而去聲。
【廣雅】誘也。
又人名。
希誀、汝誀,見【宋史宗室表】。
又【廣韻】如之切【集韻】人之切,□音而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醜裡切,音□。
辱也,與恥同。
撖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撖 【唐韻】苦減切【集韻】口減切,□音歉。
【玉篇】掛也。
一曰危也。
又【唐韻】口含切【集韻】枯含切,□音堪。
亦掛也。
又【唐韻】胡黤切,音檻。
姓也。
【姓苑】今河內有之。
【集韻】戸黤切。
作橄。
撗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撗 【集韻】古曠切,光去聲。
充也。
或作擴。
通作橫。
樂記雲:橫以立武,是也。
又胡光切,音黃。
【爾雅釋草】傳撗目。
【註】一名結縷。
俗呼鼓箏草。
又【正字通】音義同擴。
宜讀若廓。
撘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撘 【唐韻】都合切。
同搭。
見搭字註。
撙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撙 【唐韻】茲損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祖本切,□尊上聲。
【廣韻】挫趨也。
【增韻】裁抑也。
【禮曲禮】君子恭敬撙節,退讓以明禮。
【註】撙,猶趨也。
【疏】節法度也,言恆趨於法度也。
【戰國策】伏軾撙銜,橫歷天下。
【註】撙,挫也,猶頓銜勒也。
又撙撙,聚貌。
【揚雄甘泉賦】齊總總以撙撙,其相膠葛兮。
或作繜。
通作僔。
又作□。
考證:〔【揚雄甘泉賦】齊總總撙撙,其相膠葛兮。
〕謹照原文總總下增以字。
撡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撡 俗摻字。
一曰俗操字。
【戰國策】荊軻持匕首揕之,秦王驚,自引而起,拔劒,劒長撡其室。
【註】撡與操同。
別詳摻操兩字註。
撚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撚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乃殄切,音涊。
讀若年上聲。
【說文】執也。
【廣韻】以手撚物也。
【白居易琵琶行】輕攏慢撚撥復挑。
又【說文】一曰蹂也。
【淮南子兵略訓】前後不相撚,左右不相幹。
又從也。
【汲冢周書】後動撚之。
又【揚子方言】撚未續也。
或作捵。
【正字通】撚有平上二音。
撛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撛 【唐韻】良忍切【集韻】裡忍切,□音嶙。
扶也,挺也。
又【集韻】良忍切,音吝。
義同。
撜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撜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蒸上聲。
【說文】抍或從登。
【淮南子齊俗訓】子路撜溺而受牛謝。
別作拯。
又【集韻】常證切。
又書蒸切,□詳抍字註。
又除庚切,音棖。
與棖同。
【韓愈石鼎聮句】全勝瑚璉貴,空有口傳名。
豈此俎豆古,不爲手所撜。
撝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撝 【唐韻】許爲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籲爲切,□音麾。
【說文】裂也。
【馬融廣成頌】撝介鮮。
一曰手指麾也。
【易謙爻】撝謙。
【王弼註】指撝,皆謙也。
【程傳】施布之象。
【朱子本義】發揮也。
○按《說文》許歸切,歸字誤。
《九經字□》麾撝同,通作揮。
又【集韻】于嬀切,音爲。
佐也。
【揚子太□經】事貌用恭撝肅。
【註】貌曰恭,恭作肅,肅敬以佐恭也。
又羽委切,音蔿。
亦裂也。
撤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撤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直列切,音轍。
發也。
又除去也。
【論語】不撤薑食。
【唐書高宗紀】以旱避正殿,減膳撤樂。
又【唐韻】醜列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敕列切,□音徹。
讀與掣近。
亦發也。
又抽也,剝也。
育本從□,字書從□,故入十二畫。
□,倒子,字作丄下厶。
撥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撥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北末切,音鉢。
【說文】治也。
【詩商頌】□王桓撥。
【公羊傳哀十四年】撥亂世,反諸正,莫近於春秋。
又除也。
【前漢司馬遷傳】秦撥去古文,焚滅詩書。
又發揚貌。
【禮曲禮】衣毋撥。
又【增韻】捩開也。
又轉之也。
【戰國策】弓撥矢鉤。
【註】撥,弓反也。
又葬具。
【禮檀弓】廢輴而設撥,竊禮之不中者也。
【註】撥可撥引輴車,所謂紼也。
又鼓弦之物。
【唐書蘇頲傳】皇甫恂使蜀,檄取庫錢,市琵琶捍撥玲瓏鞭,頲不肯予。
又叱撥,良馬名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蒲襏切,音跋。
絕也。
【詩大雅】枝葉未有害,本實先撥。
箋撥,猶絕也。
疏撥去餘根,故猶絕也。
又【詩朱傳】葉方吠切,音廢。
又葉必列切,音龞。
義□同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普活切,音潑。
芟草也。
與發同。
亦作□。
又撥剌,張弓貌。
【張衡思□賦】彎威弧之撥剌。
【註】剌,音力達反。
又【史記索隱】房越切,音伐。
謂大楯也。
【史記孔子世家】會于夾谷,齊有司請奏四方之樂,于是旍旄羽祓,矛戟劒撥,鼓譟而至。
【集韻】作瞂。
考證:〔【詩大雅】枝葉未有害,本實先撥。
【疏】撥者,撥去之,去其餘根,故猶絕也。
〕謹按故猶絕也四字是釋箋之詞,當先箋後疏。
謹改爲箋撥,猶絕也。
疏撥去餘根,故猶絕也。
撦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撦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昌者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齒者切,□車上聲。
裂開也。
【博雅】撦坼,啓開也。
【劉克莊題跋】溫李諸人,困于撏撦。
撧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撧 □字變體。
撨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撨 【唐韻】蘇彫切,音蕭。
擇也,取也,拭也。
又【集韻】思邀切,音宵。
義同。
又【唐韻】昨焦切【集韻】慈焦切,□音樵。
亦擇取也。
又【集韻】先侯切,漱平聲。
義同。
又推也。
又才笑切,音誚。
亦拭也。
又先弔切,音嘯。
義同。
攊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攊 【唐韻】郞擊切【集韻】郞敵切,□音歷。
擊也。
與擽同。
敐 【卯集下】【攴字部】 敐 【廣韻】植隣切【集韻】丞眞切,□音辰。
與同。
喜而動貌。
【玉篇】擊聲。
又【廣韻】章忍切【集韻】止忍切,□音軫。
□□敐敐,喜悅貌。
敐字原從攴作。
撩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撩 【唐韻】洛蕭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憐蕭切【正韻】連條切,□音聊。
【說文】理也。
一曰取物也。
攏取物爲撩。
又挑弄也。
【魏志龎德傳】但持長矛撩戰。
【韓愈詩】猿鳥莫相撩。
又【集韻】力弔切,音料。
亦取也。
【詩小雅烝然汕汕傳】汕汕,樔也。
【箋】樔者,今之撩罟也。
又【唐韻】【正韻】盧鳥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朗鳥切,□音了。
義同。
又扶也。
又【集韻】郞到切,勞去聲。
同撈。
亦取物也。
又魯晧切,音老。
義同。
本作撩。
撩字從□。
撫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撫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芳武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斐父切,□音捬。
【說文】安也。
【增韻】慰勉也。
【禮文王世子】西方有九國焉,君王其終撫諸。
【註】撫猶有也。
【疏】撫爲存撫,故爲有也。
【左傳文十二年】鎭撫其社稷。
又【說文】一曰循也。
【書臯陶謨】撫于五辰。
又【廣韻】持也。
又按也。
【禮曲禮】君撫僕之手。
【又】客跪撫席而辭。
【疏】以手按止之也。
【又】國君撫式。
【註】撫,猶據也。
又拍也。
【儀禮鄕射禮】左右撫矢而乗之。
又【揚子方言】拊撫,疾也。
【郭璞註】謂急疾也。
又州名。
漢豫章郡,隋置撫州。
又【集韻】蒙逋切。
與摹同。
【韻會】通作拊。
撬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撬 【集韻】牽幺切,音髐。
舉也。
播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播 〔古文〕□□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補過切,波去聲。
【說文】種也。
一曰布也。
【廣韻】揚也。
【詩豳風】其始播百穀。
【書盤庚】王播告之修,不匿厥指。
又放也,棄也。
【書泰誓】播棄犂老。
又【多方】屑播天命。
又散也。
【書禹貢】又北播爲九河。
【禮禮運】播五行于四時。
【疏】播散五行之氣於四時也。
【釋文】舒也。
又【增韻】逋也,遷也。
【書大誥】予惟以爾庶邦,于伐殷逋播臣。
又州名。
西南徼外夜郞且蘭地,唐置播州。
【韓愈柳子厚墓誌】劉禹錫當詣播州,子厚願以柳易播。
又明萬歷中,平播置遵義平越二府。
又姓。
播武,殷賢人。
或雲播軌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補火切,音跛。
義同。
【書舜典】,播時百穀。
《釋文》播,波左反。
又搖也。
與簸通。
【莊子人閒世】鼓筴播精,足以食十人。
【註】□米曰精。
播,搖動也。
又【集韻】逋禾切。
音波。
澤名。
在豫州。
【史記禹本紀】滎播旣都。
【註】古文尚書作滎波。
又【郭璞木禾贊】爰有嘉穀,號曰木禾。
匪植匪蓺,自然靈播。
又【說文】通作譒。
引書,王譒告之。
今書作播。
考證:〔【書泰誓】播棄黎老。
〕謹照原文黎老改爲犂老。
〔【說文】書舜典,播時百穀。
註:播,音波左切。
〕謹按說文播字註無引播時百穀之文,波左切亦非註文。
謹據釋文改爲書舜典播時百穀。
釋文播,波左反。
撮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撮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倉括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麤括切,□竄入聲。
【說文】四圭也。
一曰兩指撮也。
【玉篇】三指取也。
【釋名】撮,卒也,謂暫卒取之也。
【增韻】蹙聚而捎取之也。
【禮中庸】今夫地一撮土之多。
【前漢律歷志】量多少者,不失圭撮。
【註】四圭曰撮,三指撮之也,六十四黍爲圭。
又【司馬遷傳】撮名法之要。
【註】撮,摠取也。
又【詩小雅】臺笠緇撮。
【傳】緇布冠也。
【疏】小撮持其髻而已,制小,故言撮。
音七活反。
又【唐韻】【正韻】子括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宗括切,□鑽入聲。
挽也。
又【集韻】祖外切,音最。
【莊子人閒世】支離疏者,會撮指天。
【註】頂椎也。
會音活,向秀讀。
又祖官切,音鑽。
乗載器也。
【屍子】行險以撮。
又租悅切,音蕝。
義同。
又初買切,釵上聲。
亦指取物也。
一曰搦也。
本從曰從取。
撯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撯 俗擆字。
註見十三畫。
【醜集上】【口字部】【廣韻】俗笑字。
掕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掕 【唐韻】裡甑切【集韻】裡孕切,□陵去聲。
【說文】止馬也。
或作□。
又【唐韻】力膺切【集韻】閭承切,□音陵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盧登切,音楞。
【博雅】止也。
掛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掛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古賣切【正韻】古畫切,□音卦。
別也。
又揲筮,置著小指閒也。
【易繫辭】掛一以象三。
【註】置而不用曰掛。
【又】再扐而後掛。
【註】合而置之曰掛。
【朱子本義】掛者,懸於左手小指之閒。
又【正韻】與掛同。
【易乾卦疏】易緯雲:卦者,掛也。
言懸掛物象以示於人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古買切,音柺。
義同。
陸德明易釋文有二音。
掝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掝 【正韻】穫北切,音或。
與或惑通。
【荀子不苟篇】以己之僬僬,受人之掝掝。
【註】掝,惛也。
又【唐韻】呼麥切【集韻】忽麥切,□音□。
裂也或作。
又【集韻】忽域切,音洫。
裂聲。
採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採 【唐韻】倉宰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此宰切,□同采。
摘也,取也,也。
【戰國策】芻牧薪採,莫敢闚東門。
【註】大者薪,小者採。
【晉書劉琨傳】古語雲:山有猛獸,藜藿爲之不採。
【唐書地理志】開元二十一年,置十五採訪使檢察,如漢刺史之職。
◎按採本從爪從木,爪即手也。
後人又加手作採。
措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措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類篇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倉故切,音醋。
【說文】措,置也。
【廣韻】舉也,投也。
【增韻】施布也。
【易繫辭】舉而措之天下之民,謂之事業。
【禮禮器】措則正,施則行。
又【中庸】故時措之宜也。
【疏】措猶用也。
又委置也。
【禮中庸】學之弗能,弗措也。
【疏】言學不至於能,不措置休廢也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】如將廢措。
【註】措,猶頓也。
【前漢文帝紀贊】幾於□措。
【註】民不犯法,無所□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側格切,音窄。
追捕也。
【前漢王莽傳】迫措靑徐盜賊。
又與笮同。
迫笮也。
【史記梁孝王世家】李太後爭門措指。
【註】爲門扉所笮。
又【集韻】七迹切,音磧。
與刺通。
穿也,傷也。
本作□。
【漢書】亦作厝。
通作錯。
【補遺】【子集】【人字部】【字彙補】以周切,音由。
人名,應,昌國人,宋理宗時參知政事。
《宋史新編》有傳。
掬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掬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居六切,音菊。
與匊同。
兩手曰掬。
【禮曲禮】受珠玉者以掬。
【疏】謂手中也。
【左傳宣十二年】舟中之指可掬也。
又【詩詁】兩手曰臼,屈掌曰匊。
又【小爾雅】掬,一升也。
今俗謂兩手所奉爲一掬,則數合也。
又【揚子方言】離也。
齊□曰斯。
燕之外郊,朝鮮洌水之閒曰掬。
【說文】在手曰匊。
俗作掬。
【廣韻】與□同。
【韻會】本作揈。
【正字通】本作臼。
撣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撣 【唐韻】徒旱切【集韻】蕩旱切,□但上聲。
【說文】提持也。
【揚子太□經】何福滿肩,提禍撣撣。
【註】撣撣,敬也。
何福持禍而自儆戒也。
又【唐韻】徒幹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唐幹切【正韻】唐闌切,□音檀。
觸也。
又與彈通。
鼓絃也。
又國名。
【後漢西南夷傳】撣國,西南通大秦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徒案切【正韻】杜案切,□音憚。
亦觸也。
又【唐韻】市連切【集韻】時連切,□音蟬。
撣援,牽引也。
又【集韻】澄延切,音纏。
相纏不去也。
又人名。
【前漢宣帝紀】日逐王先賢撣來降。
又亭年切,音田。
陼名。
【山海經】靑要之山,南望撣陼。
又他幹切,音灘。
持不堅也。
又旨善切,饘上聲。
排急也。
揌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揌 【唐韻】蘇才切【集韻】桑才切,□音鰓。
【博雅】擡揌,動也。
又【集韻】倉來切,音猜。
擇也。
揑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揑 【正字通】俗掜字。
【字彙】與掜同,非。
插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插 【唐韻】楚洽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測洽切,□音鍤。
【說文】刺肉也。
【廣韻】刺入也。
【前漢高帝紀】羽檄徵天下兵。
【註】魏武奏事雲:今邊有警,輒露檄插羽。
又【急就篇師古註】插者,擔也。
兩頭鑯銳,所以插刺禾束,而擔之也。
【集韻】或作捷。
又與鍤同。
刺土器也。
【戰國策】坐而織蕢,立則杖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