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0部分
關燈
小
中
大
】或作□。
唐武後改作□。
武後造授字,以□爲正,□、□、□□譌。
掊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掊 【唐韻】步侯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蒲侯切,□音裒。
【說文】把也。
今鹽官入水取鹽爲掊。
【史記封禪書】見地如鉤狀,掊視得鼎。
【後漢百官志鹽官註】鹽官掊坑而得鹽。
又聚斂也。
【詩大雅】曾是掊克。
【揚子方言】深也。
【郭璞註】掊克深能。
又與裒通。
減也。
【易謙卦】君子以裒多益寡。
古易作掊。
又【唐韻】縛謀切【集韻】房尤切,□音浮。
亦把也。
又【唐韻】薄交切【集韻】蒲交切,□音庖。
引取也。
或作捊。
又作抱。
又【唐韻】方苟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彼口切,□音。
擊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普後切,音剖。
義同。
【莊子人閒世】自掊擊於世俗。
又與剖同【莊子胠篋篇】掊鬥折衡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芳遇切,音赴。
與踣仆同。
頓也。
【史記呂後紀】顧麾左右。
執戟者掊兵罷去。
又【集韻】鼻墨切,音匐。
義同。
又蒲枚切,音裴。
克也。
又姓。
【史記袁盎傳】乃之掊生所問占。
【註】秦時賢士。
善術者。
【漢書】作棓。
【說文】父溝切。
本作。
隸省作掊。
掎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掎 【唐韻】居綺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舉綺切,□羈上聲。
【說文】偏引也。
【廣韻】牽一腳也。
【周禮秋官】翨氏掌攻猛鳥,各以其物爲媒而掎之。
【註】鳥來下則掎其腳。
【魯語】掎止晏萊焉。
【註】從後曰掎。
【前漢班固敘傳】秦失其鹿,劉季逐而掎之。
【註】掎,偏持其足也。
又發也。
【班固西都賦】機不虛掎。
又【正韻】居裡切,音幾。
義同。
又【唐韻】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居宜切,音羈。
亦偏引也。
又古音讀若哿。
【音學五書】古音居我反,後人誤入四紙韻。
【詩小雅】伐木掎矣,析薪扡矣。
又【正字通】掎,居何切,讀若柯。
扡,何切,□古音也。
◎按詩釋文掎,寄彼反。
又疏雲:掎者,倚也,以物掎其巓峰也。
音義亦從紙韻。
又【集韻】隱綺切,音倚。
掎匜,不正也。
與□同。
探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探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他含切,音貪。
【說文】遠取之也。
【增韻】伺也,索也。
【易繫辭】探賾索隱。
【疏】探謂閱探求取。
【書多方】則惟爾多方,探天之威。
【註】自取天威也。
【穀梁傳隱元年】已探先君之邪志。
【前漢董仲舒傳】春秋深探其本。
又【爾雅釋言】探,試也。
【論語】見不善如探湯。
【史記酈生傳】此所謂探虎口者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類篇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他紺切,音僋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時占切,音蟾。
亦取也。
與撏同。
【說文】本作□。
今文作探。
【周禮】作撢。
互見撢字註。
旪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旪 【韻會】古文協字。
【前漢五行志】旪用五紀。
【註】旪,和也。
餘詳十部六畫。
亦作葉。
蛨 【申集中】【蟲字部】 蛨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莫白切,音陌。
虴蛨,蟲也。
扤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扤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五忽切。
音兀。
【說文】動也。
【詩小雅】天之扤我,如不我克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】輻廣而鑿淺,則是以大扤。
【揚子方言】扤,不安也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魚厥切,音月。
義同。
詩箋註有二音。
又【集韻】五活切,玩入聲。
義同。
或作卼。
扴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扴 【廣韻】古黠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訖黠切,□音戛。
【說文】刮也。
【廣韻】揩扴物也。
【韓愈征蜀聯句】室晏絲曉扴。
【註】機杼揩扴聲。
捼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捼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奴禾切,糯平聲。
【說文】摧也。
一曰兩手相切摩也。
【廣韻】捼挱也。
【集韻】或作挼。
又作撋。
又【正韻】奴何切,音那。
義同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儒錐切,音蕤。
義同。
又【唐韻】乃回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奴回切,□音□。
亦手摩物也。
又【集韻】儒垂切,音痿。
擩也。
又而宣切,輭平聲。
與撋同。
又烏禾切,音倭。
手縈也。
又烏毀切,音委。
捫也。
又儒邪切,讀與婼近。
揉也。
關中語。
又【說文】徐鉉雲:今俗作挼,非。
◎按捼與挼同。
諸書互用,不必泥。
掅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掅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千定切,靑去聲。
【博雅】持也。
一曰捽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七正切,音倩。
義同。
又與倩通。
【六書統】假人力曰掅。
掇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掇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都括切,音剟。
讀若朵入聲。
【說文】拾取也。
【增韻】採也。
【易訟卦】自下訟上,患至掇也。
【疏】若手拾掇物然。
【詩周南】采采芣苢,薄言掇之。
【史記張儀傳】秦得燒掇焚杅君之國。
【註】索隱曰:掇音都活反,謂焚燒而侵掠也。
焚杅音煩烏,謂焚蹂而牽掣也。
又【唐韻】陟劣切【集韻】株劣切,□音輟。
義同。
又【韻補】葉昌悅切,音啜。
【魏武帝短歌行】明明如月,何時可掇。
憂從中來,不可斷絕。
又【集韻】朱劣切,音拙。
與□同。
短也。
又【史記別註】楊愼曰:掇,馬箠也。
杅,糞箕也。
□存備考。
掣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掣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尺制切,音懘。
【爾雅釋訓】甹夆,掣曳也。
【易睽卦】見輿曳,其牛掣。
【註】滯隔不進也。
【唐書陸贄傳】可任,則當要之於終,不宜掣肘於內也。
【劉邵飛白贊】素翰冰解,□墨電掣。
直準箭馳,屈擬蠖勢。
或作□。
又作摯。
又【唐韻】昌列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尺列切,□滯入聲。
義同。
亦挽也。
又揭也,取也。
【晉書王獻之傳】七八歲時學書,羲之從後掣其筆不得。
又【正韻】敕列切,音徹。
義同。
【類篇】通作挈。
又【玉篇】掣同□。
牽也。
【說文】引縱曰□。
從手,瘛省聲,尺制切。
【六書故】瘛瘲,謂小兒風驚,乍掣乍縱。
掣,搐也,縱則掣而乍舒也。
瘛瘲因掣縱立文,今乃作□,更從瘛,失之甚矣。
掫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掫 【唐韻】子侯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將侯切,□音陬。
【說文】夜戒守,有所擊也。
【左傳襄二十五年】陪臣幹掫有淫者。
【釋文】幹音扞。
又【昭二十年】賓將掫,主人辭。
【註】掫,行夜也,卽今擊柝。
又地名。
【後漢更始傳】赤眉立劉盆子,更始使李松軍掫以拒之。
【註】續漢志曰:新豐有掫城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側九切,篘上聲。
義同。
持物相著也。
又【唐韻】子于切【集韻】遵須切,□音娵。
擊也。
又【集韻】初尤切,音篘。
手取物也。
又甾尤切,音鄒。
持也。
又此苟切,陬上聲。
亦擊也。
又【前漢五行志】民驚走持藳,或掫一枚。
【註】掫,麻幹也。
○按木薪曰掫,麻蒸曰菆。
或作黀。
《韻會》謂黀通作掫,沿俗本之譌也。
【集韻】或作趣。
考證:〔【左傳襄二十五年】陪臣幹掫有淫者。
【註】幹音扞。
〕謹照原書註改釋文。
抶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抶 【唐韻】醜栗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敕栗切,□音咥。
【說文】笞擊也。
【左傳文十年】抶其僕以徇。
【註】抶,撻也。
又【襄十七年】子罕親執撲以行築者,而抶其不勉者。
又【集韻】陟栗切,音窒。
直質切,音秩。
義□同。
抺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抺 【集韻】莫貝切,音昧。
摸也。
又莫佩切,音妹。
義同。
抽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抽 【唐韻】敕鳩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醜鳩切,□音瘳。
字重文。
【說文】或從由。
引也。
【莊子天地篇】挈水若抽,其名爲橰。
【陸機文賦】思軋軋其若抽。
又拔也,除也。
【詩鄭風】左旋右抽。
【傳】抽矢以射。
【小雅】楚楚者茨,言抽其棘。
又【揚子方言】讀也。
【詩鄘風】中冓之言,不可讀也。
【傳】讀抽也。
【箋】抽,猶出也。
又收也。
【揚子太□經】羣倫抽緒。
【註】各收其業,以成歲事也。
又【廣韻】通作紬。
亦引也。
又【集韻】□留切,音儔。
義同。
拎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拎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郞丁切,音零。
【玉篇】手懸撚物也。
【六書故】縣持也。
【集韻】或作。
又作□。
拒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拒 【唐韻】其呂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臼許切,□音巨。
【廣韻】捍也。
【增韻】禦也。
【論語】其不可者拒之。
【荀子君道篇】內以固城,外以拒難。
又與距通。
【廣韻】格也,違也。
【玉篇】抵也。
又【儀禮少牢禮】長皆及俎拒。
【註】拒讀爲介距之距。
俎距脛中,當橫節也。
又【集韻】句許切。
【正韻】居許切,□音舉。
亦捍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果羽切,音矩。
方□也。
【左傳桓五年】鄭子元請爲左拒,以當蔡人衞人,爲右拒,以當□人。
又【周禮大宰祀五帝疏】西方白帝白招拒。
抛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拋 【唐韻】匹交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披交切,□音脬。
【說文】棄也。
【廣韻】擲也。
又【唐韻】匹貌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披敎切,□音砲。
義同。
又軍中以機發石曰拋車。
【後漢袁紹傳】曹操發石車擊紹軍中,呼曰霹靂車。
【註】卽今拋車也。
【唐書高麗傳】李勣列拋車飛大石,所當輒潰。
【集韻】別作□。
又【說文】或從手票聲。
通用摽。
詳摽字註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或作抱。
詳抱字註。
掽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掽 【字彙】蒲孟切,彭去聲。
搕掽,撞也。
掾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掾 【唐韻】以絹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兪絹切,□緣去聲。
【說文】緣也。
一曰官屬。
【玉篇】公府掾史也。
【六書故】掾乃屬官通稱。
【前漢蕭何傳】爲沛主吏掾。
【音義】正曰掾,副曰屬。
【後漢百官志】公府掾比古元士三命者也。
又【馬援傳】此丞掾之任,何足相煩。
【晉書元帝紀】辟掾屬百餘人,時人謂之百六掾。
又【正韻】倪甸切,音硯。
義同。
【正字通】秦漢官皆有掾屬,今州郡佐貳曰掾,讀若釧,卽穿字去聲。
正韻切音非。
又【集韻】重緣切,音傳。
□掾,馳逐也。
◎按史記貨殖傳,□椽其閒,此引作掾,誤。
揁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揁 【玉篇】【集韻】□知盈切,音貞。
引也。
又【集韻】丘耕切,音鏗。
琴聲。
與同。
又苦杏切。
義同。
掓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掓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式竹切,音菽。
拾也。
與叔同。
【詩豳風】九月叔苴。
又【集韻】張六切,音竹。
義同。
抱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抱 【唐韻】薄浩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簿晧切【正韻】蒲晧切,□袍上聲。
懷也。
【說文】袌,俗作抱。
【司馬相如上林賦】長千仞,大連抱。
誇條直暢,實葉葰楙。
【註】楙音茆。
又【廣韻】持也。
【增韻】挾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薄報切【正韻】蒲報切,□音暴。
與袌菢同。
◎按《說文》捊,步侯切,或從包作抱,徐鉉曰:今作薄報切,以爲懷袌字,非是。
廣韻,集韻去聲止有袌菢,而無抱。
《正字通》雲:懷袌之袌亦作抱,轉爲去聲,卽懷抱之義。
今考經史抱字多無音切,讀從去聲亦可,義與上聲同。
【書召誥】保抱攜持厥婦子。
【詩大雅】亦旣抱子。
【禮儒行】抱義而處。
【儀禮士】相見禮】凡與大人言,始視面,中視抱。
又氣向日也。
【前漢天文志】暈適背穴,抱珥□蜺。
【註】凡氣向日爲抱,向外爲背。
又【揚子方言】北燕朝鮮洌水之閒謂伏雞曰抱。
又【唐韻】薄交切【集韻】蒲交切,□音庖。
【集韻】房尤切,音浮。
蒲侯切,音裒。
□與掊捊同。
引取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披交切,與抛通。
棄也,擲也。
【史記三代世表】姜嫄生後稷,抱之山中。
【皮日休詩】季春人病抱芳杜。
拔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拔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蒲八切,辦入聲。
【說文】擢也。
【增韻】抽也。
【易乾文言】確乎其不可拔。
又【泰卦】拔茅茹,以其彙征吉。
【後漢蔡邕傳】連見拔擢,位在上列。
【晉書胡母輔之傳】甄拔人物。
又【爾雅釋詁】殲拔殄,盡也。
又【增韻】攻而舉之也。
【前漢高帝紀】攻碭,三日拔之。
【註】破城邑而取之,若拔樹木幷得其根本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蒲撥切,音跋。
回也。
又【增韻】疾也。
【禮少儀】毋拔來。
【疏】拔,速疾之意。
【前漢□項傳贊】拔起隴畝之中。
【註】疾起也。
又挺也。
特立貌。
【杜甫詩】友于皆挺拔。
又括也。
矢末也。
【詩秦風】舍拔則獲。
【疏】以鏃爲首,故拔爲末。
又除也。
【周禮秋官赤犮氏註】赤犮猶言捇拔。
【疏】拔,除去之也。
又與茇通。
【前漢禮樂志】拔蘭堂。
【註】拔,舍止也。
又【集韻】北末切,音撥。
把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蒲蓋切,音旆。
【詩大雅】柞棫拔矣。
【疏】拔然生柯葉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蒲昧切【正韻】步昧切,□音佩。
【詩大雅朱傳】挺拔而上,不拳曲蒙密也。
又拂取也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房越切,音伐,草名。
【爾雅釋草】拔蘢葛。
【註】似葛,蔓赤,葉多。
又【集韻】筆別切。
讀若分別之別。
晉俗謂平地除□曰拔。
又【張華鮑文泰誄】抱道沖虛,執義貞厲。
栖遲無悶,不營不拔。
厲音列。
揀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揀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古限切,音□。
與柬同。
選也,擇也,分別之也。
【魏志袁紹傳】博愛容衆,無所揀擇。
【逸周書】比黨不揀。
【舊唐書懿宗紀】邊方未靜,深藉人才,宜令徐泗團練使,選揀召募官健三千人,赴邕管防戍。
又汰揀。
【張耒贈無咎詩】磨君古靑銅,汰揀寄明辨。
通作□。
又郞甸切,音練。
義同。
或作。
括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括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古活切,音聒。
【說文】本作□。
絜也。
【廣韻】結也。
【增韻】包括也。
【易坤卦】括囊無咎無譽。
又【繫辭】動而不括。
【疏】括結而有礙也。
【前漢□項傳贊】包舉宇內,囊括四海。
【揚子方言】括關閉也。
又【廣韻】至也。
【詩王風】日之夕矣,牛羊下括。
又檢也。
根刷也。
【唐書選舉志】明經者但記帖括。
又【食貨志】鑄錢括苗。
又與筈通。
【釋名】矢末曰括。
謂與弦相會也。
【書太甲】若虞機張,往省括于度,則釋。
又與髻通。
絜髮也。
【禮檀弓】袒括髮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戸栝切,音活。
會也。
與佸同。
【詩小雅】德音來括。
【箋】會合離散之人。
又【集韻】苦活切,音闊。
亦與筈同。
拭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拭 【唐韻】賞職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設職切,□音識。
【爾雅釋詁】淸也。
【增韻】抆拭,揩也。
【六書故】以巾拭垢濡也。
【禮雜記】雍人拭羊。
【註】拭,靜也。
【釋文】亦作靚。
【儀禮聘禮】賈人北面坐拭圭。
【集韻】或作□。
拳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拳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巨員切【集韻】逵員切,□音權。
手也。
【玉篇】屈手也。
【前漢鉤弋倢伃傳】武帝巡守過河閒,召至,女兩手皆拳,上自披之,手卽時伸,號曰拳夫人。
又【廣雅】拳拳,憂也。
一曰愛也。
又勤懇也,恭也。
【前漢貢禹傳】不勝拳拳,不敢不盡愚心。
【註】忠謹之意。
亦作惓惓。
又奉持之貌。
【禮中庸】得一善則拳拳服膺,而弗失之矣。
又姓。
衞大夫拳彌。
又【集韻】苦遠切,音綣。
又驅圓切,音弮。
□奉持貌。
又與弮同。
【前漢司馬遷傳】士張空拳,冒白刃。
【註】拳,弓弩弮也。
言矢盡,故張弩之空弓,非空拳也。
又已袁切,綣平聲。
力也。
【詩小雅】無拳無勇。
徐邈讀。
又通作捲。
見捲字註。
拹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拹 【唐韻】虛業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迄業切,□音脅。
【說文】摺也。
一曰拉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落合切。
與拉同。
或作搚。
又作。
見拉字註。
挃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挃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陟栗切,音窒。
【說文】穫禾聲。
【詩周頌】穫之挃挃。
【爾雅釋訓】挃挃,穫也。
【集韻】或作秷。
又作□。
又【廣韻】撞挃也。
【淮南子兵略訓】五指之更彈,不若捲手之一挃。
又與□通。
擣也。
又【集韻】直質切,音秩。
亦穫也。
又徒結切,音疊。
擿也。
與□同。
◎按挃銍義異。
《正字通》引小爾雅截穎謂之銍,誤。
掆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掆 【唐韻】古郞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居郞切,□音岡。
舉也。
【唐書儀衛志】掆鼓金鉦。
又【唐韻】古浪切【集韻】居浪切,□岡去聲。
【字林】捎掆,舁也。
或作扛。
又作抗。
虗 【申集中】【虍字部】 虗 與虛同。
挂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挂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古賣切【正韻】古畫切,□音卦。
【說文】畫也。
【正字通】圭從二土,有畺畫義。
又【玉篇】懸也。
【儀禮少牢禮】挂於季指。
【戰國策】無把銚挂耨之勢,而有積栗之實。
通作掛。
又剛挂,矢鏃名。
【潘嶽射雉賦】屬剛挂以潛擬。
【註】一作罫。
又【集韻】胡卦切,音畫。
礙也。
同罫。
與絓通。
又涓畦切,音圭。
別也。
【莊子漁父篇】好經大事,變更易常,以挂功名。
或作刲。
一曰中鉤取物也。
(掛)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古賣切【正韻】古畫切,□音卦。
別也。
又揲筮,置著小指閒也。
【易繫辭】掛一以象三。
【註】置而不用曰掛。
【又】再扐而後掛。
【註】合而置之曰掛。
【朱子本義】掛者,懸於左手小指之閒。
又【正韻】與掛同。
【易乾卦疏】易緯雲:卦者,掛也。
言懸掛物象以示於人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古買切,音柺。
義同。
陸德明易釋文有二音。
抿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抿 【集韻】眉貧切。
字省文。
詳字註。
又武粉切。
與抆同。
【呂氏春秋】吳起抿泣。
挸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挸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吉典切,音繭。
拭也。
或作□。
擔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擔 【唐韻】多旱切【集韻】黨旱切,□音亶。
與笡同。
【玉篇】拂也。
【博雅】擊也。
又【集韻】丘傑切,音朅。
與揭通。
舉也。
【楚辭遠遊】意恣睢以擔撟。
【朱子註】擔撟,軒舉也。
(擔)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都甘切【正韻】都藍切,□膽平聲。
與儋同。
背曰負,肩曰擔。
【釋名】擔,任也,任力所勝也。
【易繫辭負且乗疏】負者,擔負於物也。
【戰國策】蘇秦嬴縢履蹻,負書擔囊。
又左擔,地名。
【任豫益州記】隂平縣北有左擔道,於成都爲西,自北來者,擔在左肩,不得度右肩也。
又武擔,山名。
在成都西北。
【蜀志先主傳註】蜀王妻物故,發卒擔土於成都郭中葬,高七丈,號曰武擔也。
又去聲。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都濫切。
謂所負也。
【左傳莊二十二年】弛于負擔。
【註】丁暫反。
又【集韻】時豔切,音贍。
假也。
【禮喪服四制】杖者,何也,爵也。
或曰擔主。
【儀禮喪服】無爵而杖者何,擔主也。
【註】假之以杖,尊其爲主也。
又以贍切,音豔。
義同。
拓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拓 〔古文〕摕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之石切,音隻。
【說文】拾也。
□宋語。
或作摭。
又【後漢張衡思□賦】拓若華而躊躇。
【註】拓猶折也。
楚辭曰:折若木以拂日。
又【集韻】施隻切,音釋。
亦拾也。
又【唐韻】【正韻】他各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闥各切,□音託。
手承物也。
一曰手推物也。
【李山甫詩】一拓纖痕更不收。
【註】大曆四年,崇□公主道汾州,以手掌拓石壁,遂有手痕。
今靈石有公主手痕□。
又【增韻】斥開也。
【揚雄甘泉賦】拓迹開統。
【註】拓,廣也。
又拓落,猶蹭蹬也。
【揚雄解嘲】何爲官之拓落也。
【註】拓落,不耦也。
又複姓。
後魏始爲拓跋氏。
北方謂土爲拓,謂後曰跋。
孝文改爲元氏。
【集韻】或作□,又作托。
拜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拜 〔古文〕□□□□□【唐韻】博怪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布怪切,□擺去聲。
□字重文。
【說文】楊雄說,拜,從兩手下也。
【禮郊特牲】拜,服也,稽首服之甚也。
【疏】拜者,是服順也。
【周禮春官大祝辨九□註】稽首,頭至地也。
頓首,頭叩地也。
空首,頭至手,所謂拜手也。
吉拜,拜而後稽顙。
兇拜,稽顙而後拜。
奇讀爲奇偶之奇,謂一拜也。
褒讀爲報,再拜是也。
肅拜但俯下手,今時撎是也。
振動,戰栗變動之拜也。
【詩詁】一,稽首,謂下首至地稽留乃起。
二,頓首,謂下手置首於地卽起。
三,空首,謂下手首不至地。
四,振動,謂恐悚迫蹙而下手。
五,吉拜,謂雍容而下手。
七,奇拜,謂禮□不再拜也。
八,褒拜,謂答拜也。
九,肅拜,謂直身肅容而微下手,如今婦人拜也。
又膜拜,舉兩手伏地而拜也。
【□天子傳】膜拜而受。
又【荀子大略篇】平衡曰拜。
【註】謂磬折,頭與腰平。
又朝廷授官曰拜。
【史記淮隂侯傳】至拜大將,乃信也。
【後漢左雄傳】拜除如流,缺動百數。
又屈也。
【詩召南】蔽芾甘棠,勿翦勿拜。
【詩詁】攀下其枝,如人之拜也。
又草名。
【爾雅釋草】拜蔏藋。
【註】疑卽商陸。
本作□。
【六書正譌】又作□。
拴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拴 【唐韻】此緣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逡緣切【正韻】且緣切,□音銓。
揀也。
【集韻】通作詮銓。
捿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捿 【正韻】先齊切,音西。
與栖同。
幽捿,幽居也。
【謝靈運詩】恣此永幽捿。
◎按從棲爲正。
拼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拼 俗拼字。
【唐韻】北萌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悲萌切【正韻】補耕切,□音繃。
與抨同。
詳抨字註。
或作伻。
又與□通。
彈也。
又【集韻】披耕切,音怦。
【爾雅釋詁註】拼荓同。
詩大雅,荓雲不逮。
又有隨從之義。
又卑正切,音倂。
除也。
與摒同。
拽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拽 【集韻】羊列切。
同抴。
拖也。
【禮曲禮】車輪曳踵。
【疏】曳,拽也。
不得舉足,但起前拽後,使踵如車輪曳地而行。
又以制切,音曳。
引也。
【朱子語類】康節,凡事纔覺難,便拽身退。
又時制切,音誓。
亦拖也。
山東語。
【正字通】拽字譌省。
拽本作□,從□從丿。
拽字從□。
據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據 【唐韻】九魚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斤於切,□音居。
【說文】戟挶也。
【詩豳風箋】韓詩雲:口足爲事曰拮據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居禦切,音據。
手病也。
又與據通。
【前漢揚雄傳】潭思渾天,參摹而四分,之極於八十一,旁則三摹九據,極之七百二十九贊,亦自然之道也。
【註】據,今據字,猶位也,處也。
又【酷吏傳贊】趙禹據法守正。
又【司馬相如大人賦】據以驕騖。
【註】張揖雲:據,直項也。
(據)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居禦切,音鋸。
【說文】杖持也。
【論語】據於德。
又【廣韻】依也。
【易困卦】困于石,據于蒺藜。
【詩邶風】亦有兄弟,不可以據。
【左傳僖五年】享祀豐潔,神必據我。
【註】據猶安也。
又引也,援也。
【爾雅疏序】事有隱滯,援據徵之。
又按也。
【禮玉藻】君賜稽首據掌,緻諸地。
【疏】覆左手按於右手之上也。
【老子道德經】猛獸不據。
【註】以爪按拏曰據。
又拒守也。
【史記趙奢傳】先據北山上者勝。
又姓。
明宣德漏刻博士據成。
又【集韻】其踞切,音遽。
有形之貌。
與莊子覺則蘧蘧然之蘧同。
又【史記註】訖逆切,音戟。
【呂後紀】見物如蒼犬,據高後掖。
又葉求於切,音蘧。
【史記龜筴傳】事有所疾,亦有所徐。
物有所拘,亦有所據。
通作據。
見據字註。
掐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掐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苦洽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乞洽切,□音恰。
【說文】爪刺也。
【玉篇】爪按曰掐。
【晉書郭舒傳】掐鼻灸眉頭。
掟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掟 【玉篇】陟猛切【集韻】張梗切,□睜上聲。
揮張也。
又【唐韻】【正韻】□徒徑切,音定。
天掟。
見道書。
控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控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若貢切,空去聲。
【說文】引也。
【廣韻】告也。
【詩鄘風】控于大邦。
【毛傳】控,引也。
【朱傳】控持而告之。
【前漢婁敬傳】控弦四十萬騎。
【註】皆引弓也。
又操制也。
【詩鄭風】抑磬控忌。
【傳】止馬曰控。
又投也。
【莊子逍遙遊】時則不至,而控於地而已矣。
又【集韻】枯公切,音空。
除也。
亦引也。
【班固西都賦】鳥驚觸絲,獸駭値鋒。
機不虛掎,弦不再控。
又【唐韻】苦江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枯江切,□音腔。
打也。
【莊子外物篇】儒以金椎控其頤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克講切,腔上聲。
義同。
紸 【未集中】【糸字部】 紸 【篇海】之戍切,音注。
【荀子禮論】紸纊聽息之時。
【註】紸,續曰注。
掁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掁 【唐韻】直庚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除庚切,□音棖。
【廣雅】觸也,撞也。
【博雅】揬也。
【謝惠連祭古冢文序】以物掁撥之,應手灰滅。
【註】南人以手觸物曰掁。
【韓愈城南聯句】裂腦擒摚掁。
【集韻】或作撜。
又作□。
掍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掍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古本切,音袞。
【說文】同也。
又【唐韻】胡本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戸袞切,□音混。
義同。
【揚子方言】宋衞之閒曰綷,或曰掍。
東齊曰醜。
【班固西都賦】掍建章而連外屬。
【註】與混同。
【王褒洞簫賦】帶以象牙,掍其會合。
【註】帶猶飾也,飾之象牙,同於會合之處。
又【揚雄甘泉賦】薌呹肸以掍根。
【註】振起眾根。
【集韻】或作□。
掘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掘 【唐韻】衢勿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渠勿切,□音倔。
【說文】搰也。
【孟子】有爲者辟若掘井。
又與堀通。
突也。
【詩曹風】蜉蝣掘閱。
【疏】此蟲土裏化生,其掘地而出,形容鮮閱也。
又特起貌。
【揚雄甘泉賦】洪臺掘其獨出兮。
【註】亦作崛又盡也。
【揚子太玄經】掘變極物窮情。
【註】盡變動之事,以窮萬物之情也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其月切,音橜。
穿也。
【易繫辭】掘地爲臼。
又或作闕。
【左傳隱元年】闕地及泉。
又【集韻】胡骨切,音鶻。
義同。
又苦骨切,音窟。
揚也。
又與窟通。
【戰國策】蘇秦,特窮巷掘門桑戸棬樞之士耳。
【註】掘即窟。
古字通。
又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五忽切。
與兀通。
【莊子田子方】掘若槁木,似遺物離人而立於獨也。
又【韻補】葉敕律切,音黜。
【韓愈詩】遺我一言重,跽受惕齊栗。
辭慳義卓闊,呀豁疾掊掘。
又【史記貨殖傳】田農掘業。
【註】徐廣曰:古拙字亦作掘。
或作撅。
又作□。
接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接 【唐韻】子葉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卽涉切,□音楫。
【說文】交也。
【廣韻】合也,會也。
【易蒙卦】子克家,剛柔接也。
【疏】陽居卦內,接待羣隂。
又【晉卦】晝日三接。
【禮表記】君子之接如水。
【疏】如兩水相交,尋合而已。
又持也,受也,承也。
【禮曲禮】接下承弣。
【註】接客手下也。
【史記平準書】漢興,接秦之弊。
又【增韻】接續也,連也。
【禮曲禮】堂上接武。
【註】武,迹也。
迹相接,謂每移足半躡之。
【前漢西域傳】烏秅國民接手飮。
【註】自高山下谿中飮水,故接連其手。
又近也。
【儀禮聘禮】賓立接西塾。
又捷也。
【禮曾子問】接祭而已矣。
【疏】接,捷速也。
速而祭之。
又反接,謂反縛兩手也。
【前漢□平傳】樊噲受詔卽反接。
又姓。
【史記孟子荀卿傳】接子,齊人,學黃老道德之術。
【集韻】或作擑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疾葉切,音捷。
【禮內則】國君世子生,接以太牢。
【註】接讀爲捷,勝也。
謂食其母,使補虛強氣也。
又【荀子大略篇】先事慮事謂之接。
【註】接讀爲捷,速也。
又測洽切,音鍤。
與扱同。
【周禮地官廩人】大祭祀,則共其接盛。
【註】接讀爲扱。
扱以授春人舂之。
【疏】頒扱與春人。
又【集韻】色甲切,音霎。
與翣同。
【周禮天官縫人衣翣柳之材註】故書翣作接。
又檄頰切,音協。
與挾同。
亦持也。
揅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揅 俗揅字。
揅字從幵作。
【唐韻】五堅切【集韻】倪堅切,□音研。
揧破也。
又摩也。
俗作揅。
字頭揅字從幵作。
衼 【申集下】【衣字部】 衼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章移切,音支。
【類篇】毛衣也。
又衹衼,法衣。
詳衹字註。
暧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曖 【五音集韻】烏代切,音愛。
【玉篇】晻曖,暗貌。
又【易豐卦】豐其蔀。
【註】蔀,覆曖鄣光明之物也。
【後漢申屠蟠傳】甘是堙曖。
【註】曖猶翳也。
又【晏子春秋】星之昭昭,不如月之曖曖。
【屈原離騷】時曖曖其將罷兮。
【註】曖曖,昏昧貌。
又【韻補】葉許旣切【王延壽魯靈光殿賦】排金扉而北入,霄靄靄而晻曖。
拆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拆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恥格切,音坼。
裂也,開也。
【易解卦】雷雨作,而百果草木皆甲拆。
【疏】皆孚甲開拆,莫不解散也。
又毀也。
又【集韻】昌石切,音尺。
擊也。
本作□。
或作□。
又作坼。
掂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掂 【字彙】丁廉切,點平聲。
手掂也。
◎按集韻以手稱物曰敁挅。
敁音丁兼切,或作玷。
此改爲掂俗字,無攷。
掩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掩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衣檢切【正韻】於檢切,□淹上聲。
【說文】斂也。
小上曰掩。
【增韻】遮也。
【禮月令】仲夏,君子齊戒,處必掩身。
【註】掩,猶隱翳也。
【又】孟冬是察阿黨,則罪無有掩蔽。
又乗其不備而覆之曰掩。
【禮曲禮】大夫不掩羣。
【疏】禽獸羣聚,則多不可掩取之。
【前漢貨殖傳】掘冢搏掩。
【註】博擊掩襲,取人物也。
一說博,六博也。
掩,意錢之屬。
一曰撫也。
【爾雅釋訓】矜憐撫掩之也。
【郭璞註】撫掩猶撫拍,謂慰恤也。
又閉也。
【韓愈詩】獨宿門不掩。
又【揚子方言】止也。
又同也。
江淮南楚之閒曰掩。
【韻會】或作揜。
又【集韻】烏感切,庵上聲。
覆取也。
與揜同。
又於贍切,淹去聲。
繅絲以手振出緒也。
或作□。
通作淹。
又乙業切,音浥。
打也。
掩本字。
字頭從□作。
考證:〔【爾雅釋訓】【郭璞註】撫掩猶撫揗,謂慰恤也。
〕謹照原文撫揗改撫拍。
掼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摜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古患切。
與慣同。
【說文】習也。
引春秋傳曰:摜凟鬼神。
或作貫。
又作串。
又【廣韻】摜,帶也。
【字彙補】摜爲慣本字。
今摜習之摜作慣,而摜但爲摜帶矣。
揀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揀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古限切,音□。
與柬同。
選也,擇也,分別之也。
【魏志袁紹傳】博愛容衆,無所揀擇。
【逸周書】比黨不揀。
【舊唐書懿宗紀】邊方未靜,深藉人才,宜令徐泗團練使,選揀召募官健三千人,赴邕管防戍。
又汰揀。
【張耒贈無咎詩】磨君古靑銅,汰揀寄明辨。
通作□。
又郞甸切,音練。
義同。
或作。
拌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拌 【唐韻】普官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鋪官切,□音潘。
【博雅】拌棄也。
【揚子方言】楚人凡揮棄物謂之拌。
俗誤用□。
又【集韻】蒲官切,音盤。
又普伴切,潘上聲。
又【唐韻】蒲旱切【集韻】部滿切,□盤上聲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普半切,音判。
義□同。
又與判通。
分也,割也。
【史記龜策傳】鑴石拌蚌。
【註】鑴石取玉,拌蚌取珠。
考證:〔【博雅】捐棄也。
〕謹照原文捐改拌。
拍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拍 【廣韻】【正韻】普百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匹陌切,□音魄。
【說文】本作□。
拊也。
【釋名】搏也。
以手搏其上也。
【唐書曹確傳】優人李可及,能新聲自度曲,少年爭慕之,號爲拍彈。
【□晹樂書】九部樂有拍闆,韓文公目爲樂句。
【琴集】大胡笳十八拍,小胡笳十九拍,□蔡琰作。
又拍張,手搏捽,胡之戲也。
【南史王敬則傳】善拍張,宋帝使跳刀,接無不中,仍撫髀拍張。
又【集韻】莫白切,音陌。
擊也。
亦與□同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伯各切,音博。
與胉膊□同。
【周禮天官醢人】饋食之豆,其實豚拍。
【註】鄭杜皆以拍爲膊,謂脅也。
或曰豚拍肩也,今河閒名豚脅,聲如鍛鎛。
拗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拗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於絞切【正韻】於巧切,□坳上聲。
【說文】手拉也。
【增韻】折也。
【尉繚子】拗矢折矛。
【王令詩】低樹狂貌日摧拗。
又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於教切,坳去聲。
拗戾,固相違也。
【朱子語類】王臨川天資亦有拗強處。
【李綽秦中歲時記】初冬納文書,卻謂之選門閉。
四月選事畢,卻謂之選門開。
選人名在令史前,謂之某家百姓。
狀在判後,又卻須黏在判前,因名四拗。
又【集韻】於交切,音坳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乙六切,音郁。
抑也。
【班固西都賦】蹂躪其十二三,乃拗怒而少息。
【註】禽獸十分殺其二三,抑士卒怒以少息焉。
又【集韻】於糾切,幽上聲。
義同。
抳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抳 【集韻】女履切,尼上聲。
【博雅】止也。
一曰手指物也。
又與柅通。
【易姤卦】繫于金柅。
王肅本作抳。
又【集韻】乃禮切,音禰。
義同。
又女夷切,音尼。
硏也。
又【正韻】尼質切,音暱。
亦止也。
拘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拘 【唐韻】舉朱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恭于切,□音駒。
【說文】止也。
【徐曰】物去,手能止之也。
【廣韻】執也。
【易隨卦】拘係之,乃從維之。
【書酒誥】盡執拘以歸于周。
【左傳僖三十三年】武夫力而拘諸原。
又【史記汲黯傳】弘大體,不拘文法。
【前漢司馬遷傳】隂陽之術大詳而衆忌諱,使人拘而多畏。
【註】拘,曲礙也。
【集韻】或作句。
又作□。
別作佝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居侯切,音鉤。
擁也。
【禮曲禮】必加帚於箕上,以袂拘而退。
【註】以袂擁帚之前,埽而郤行之。
又取也。
【禮曲禮】凡僕人之禮,必授人綏,若僕者降等,則撫僕之手,不然,則自下拘之。
【疏】卻手從僕手下自拘取之。
又曲也。
與句同。
【荀子哀公篇】古之王者,有務而拘領者矣。
【註】務讀爲冒。
覆項也,句領,繞頸也。
又摟聚也。
又【正韻】求於切,音渠。
【莊子達生篇】吾處身也,若橛株拘。
又【集韻】果羽切,音矩。
【前漢地理志】拘水至邯鄲入白渠。
【註】應劭讀。
又俱遇切,音句。
拘挐,不展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拘玉切。
與挶通。
戟持也。
【前漢五行志】撠高後掖。
【註】拘持之也。
◎按詩傳,戟挶義同。
故註釋互用。
撥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撥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北末切,音鉢。
【說文】治也。
【詩商頌】□王桓撥。
【公羊傳哀十四年】撥亂世,反諸正,莫近於春秋。
又除也。
【前漢司馬遷傳】秦撥去古文,焚滅詩書。
又發揚貌。
【禮曲禮】衣毋撥。
又【增韻】捩開也。
又轉之也。
【戰國策】弓撥矢鉤。
【註】撥,弓反也。
又葬具。
【禮檀弓】廢輴而設撥,竊禮之不中者也。
【註】撥可撥引輴車,所謂紼也。
又鼓弦之物。
【唐書蘇頲傳】皇甫恂使蜀,檄取庫錢,市琵琶捍撥玲瓏鞭,頲不肯予。
又叱撥,良馬名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蒲襏切,音跋。
絕也。
【詩大雅】枝葉未有害,本實先撥。
箋撥,猶絕也。
疏撥去餘根,故猶絕也。
又【詩朱傳】葉方吠切,音廢。
又葉必列切,音龞。
義□同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普活切,音潑。
芟草也。
與發同。
亦作□。
又撥剌,張弓貌。
【張衡思□賦】彎威弧之撥剌。
【註】剌,音力達反。
又【史記索隱】房越切,音伐。
謂大楯也。
【史記孔子世家】會于夾谷,齊有司請奏四方之樂,于是旍旄羽祓,矛戟劒撥,鼓譟而至。
【集韻】作瞂。
考證:〔【詩大雅】枝葉未有害,本實先撥。
【疏】撥者,撥去之,去其餘根,故猶絕也。
〕謹按故猶絕也四字是釋箋之詞,當先箋後疏。
謹改爲箋撥,猶絕也。
疏撥去餘根,故猶絕也。
拯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拯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蒸上聲。
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之庱切,讀與整同。
救也,助也。
【增韻】援也。
【左傳宣十二年】目于眢井而拯之。
又舉也。
【易艮卦】艮其腓,不拯其隨。
【註】隨謂趾也。
【集韻】本作抍。
或作承。
又作氶。
【韻會】或作□。
詳抍字註。
挄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挄 【字彙】與擴同。
◎按《說文》桄與擴音義同。
此改從手。
指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指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職雉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軫視切,□音旨。
【說文】手指也。
【易說卦】艮爲指。
【疏】取其執止物也。
【左傳宣四年】子公之食指動。
【疏】一巨指,二食指,三將指,四無名指,五小指。
又【定十四年】以戈擊闔廬傷將指。
【註】足,大指也。
言其將領諸指。
足之用力,大指居多。
手之取物,中指爲長。
故足以大指爲將,手以中指爲將。
又【廣韻】斥也。
【易繫辭】辭也者,各指其所之。
【疏】各斥其爻卦之所適也。
又示也。
【禮玉藻】凡有指畫於君前用笏。
【前漢蕭何傳】發蹤指示獸處者,人也。
【註】指示者,以手指示之。
又【增韻】指麾也。
【禮曲禮】六十曰耆指使。
【註】指事使人也。
【前漢賈誼傳】頤指如意。
【註】但動頤指麾,則所欲皆如意。
又直指,官名。
【前漢武帝紀】遣直指使者暴勝之等,衣繡衣,杖斧,分部,逐捕羣盜。
又與旨恉通。
意向也。
【書盤庚】王播告之修,不匿厥指。
【前漢孔光傳】不希指苟合。
【註】希望天子之旨意也。
又歸趣也。
【孟子】言近而指遠者,善言也。
【前漢河閒獻王傳】文約指明。
【註】指,謂義之所趨,若人以手指物也。
又美也。
【荀子大略篇】不時宜,不敬交,不驩欣,雖指非禮也。
【集韻】或從月作脂。
考證:〔【定十四年】闔廬傷將指。
〕謹照原文闔廬上增以戈擊三字。
拫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拫 【唐韻】戸恩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胡恩切,□音痕。
急引也。
【博雅】拫攎,引也。
【增韻】吳楚俗謂牽引前郤爲拫挌。
【朱子語類】漢書引繩排拫不附已者,今人誤讀拫爲根。
拫挌猶雲抵拒擔閣也,引繩排拫,如以繩扞拒然。
又排擠也。
【唐書裴度傳】爲姦憸拫抑。
又【崔威傳】裴度自表求覲,李逢吉悉力拫郤之。
又【集韻】下懇切,音很。
又胡艮切,音恨。
義□同。
【集韻】或作艮。
又作掀。
【韻會】通作根。
挈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挈 【唐韻】苦結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詰結切,□契入聲。
【說文】縣持也。
【廣韻】提挈也。
【禮王制】班白者不提挈。
【周禮夏官】挈壷氏。
【註】世主挈壷水以爲漏。
【前漢張耳□餘傳】以兩賢王左提右挈。
【註】相扶持也。
又修整也。
【荀子不苟篇】君子挈其辨。
而同焉者合矣。
【註】謂不煩雜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詰計切【正韻】去計切,□音契。
缺也,又絕也。
【司馬相如封禪書】挈三神之歡。
又以闆書之也。
【前漢張湯傳】上所是受而著讞法廷尉挈令。
【註】在闆挈也。
挈獄訟之要也。
【史記】作絜。
又與契通。
【前漢溝洫志】內史稻田租挈重,其議減。
【註】租挈,收田租之約令也。
又【班固幽通賦】旦算祀於挈龜。
【註】挈,所以然火灼龜者也。
【詩大雅】爰契我龜。
【釋文】亦作挈。
又【集韻】奚結切,音頁。
亦縣持也。
通作絜。
又訖黠切,音戛。
【博雅】獨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丘八切,音劼。
與□同。
菝□,草名。
【禮月令】王瓜生。
【註】萆挈也。
卽菝□。
萆字原從艸從□。
考證:〔【禮王制】班白不提挈。
〕謹照原文班白改班白者。
梕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梕 【集韻】【類篇】□而振切,音認。
木名。
【廣韻】作杒。
又【說文】桎杒也。
杒或從忍。
挌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挌 【廣韻】古伯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各額切,□音格。
【說文】擊也。
又鬭也,止也。
【魏志任城王傳】手挌猛獸。
又【玉篇】舉也。
又【唐韻】盧各切【集韻】歷各切,□音落。
亦擊也。
或作擽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曷各切,音鶴。
拫挌,牽引也。
【集韻】或作□。
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通作格。
◎按《說文》古覈切,取音微別。
挏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挏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徒總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杜孔切,□音動。
【說文】□引也。
【玉篇】動也。
【前漢禮樂志】給大官挏馬酒。
【註】以馬乳爲酒,撞挏乃成也。
又【百官公卿表】太僕屬官有家馬令,武帝太初元年更名爲挏馬。
【註】主乳馬,以韋革爲夾兜,盛馬乳,挏取其上肥,因名挏馬。
【淮南子俶眞訓】撢掞挻挏,世之風俗。
【註】擁引來去不定也。
又【唐韻】【正韻】徒紅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徒東切,□音桐。
又【韻會】徒弄切,音洞。
義□同。
拕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拕 【唐韻】託何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湯何切,□音佗。
【說文】曳也。
【前漢嚴助傳】拕舟而入水。
【揚雄校獵賦】拕蒼豨。
又【集韻】他佐切,佗去聲。
義同。
又【唐韻】徒可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待可切,□駝上聲。
引也。
又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吐臥切,音唾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唐何切,音駝。
亦引也。
又水拕,猶堰也。
【唐書楊行密傳】作魯陽五堰拕,輕舸饋糧。
【集韻】或作拖。
又作扡。
拖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拖 同拕。
【班固西都賦】挾師豹,拖熊螭。
【註】拖,曳也。
讀平聲。
又【禮少儀】僕者負良綏,申之面,拖諸幦。
【疏】拖,猶擲也。
亦引也。
綏申於面前而引之,可置車幦上也。
【論語】加朝服拖紳。
【司馬相如上林賦】宛虹拖於楯軒。
【註】拖謂申加於上也。
讀上聲或去聲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吐邏切。
牽車也。
考證:〔【司馬相如子虛賦】宛虹拖於楯軒。
〕謹照原文子虛賦改上林賦。
拚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拚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皮變切,音卞。
抃本字。
與□同。
【說文】拊手也。
【宋書何承天傳】歌拚就路。
【註】手舞貌。
互詳抃字註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方問切,音奮。
埽除之名。
【禮少儀】埽席前曰拚。
【疏】拚是除穢,埽是滌蕩。
【儀禮聘禮】不腆先君之祧,旣拚以俟矣。
又【集韻】方文切,音分。
本作□。
亦作□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孚袁切。
與翻同。
【博雅】飛也。
【詩周頌】肇允彼桃蟲,拚飛維鳥。
【箋】翻飛爲大鳥也。
【正字通】本從手從棄作□。
省作拚。
互見□字註。
攏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攏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力董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魯孔切,□聾上聲。
持也,掠也。
一曰拗攏,籌也。
謂酒律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盧東切,音聾。
理也。
鄭氏曰:從□轉註。
【正字通】六書略□攏分爲二,非。
挆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挆 與挅同。
擁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擁 【唐韻】於隴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委勇切,□雍上聲。
【說文】本作□。
抱也。
【禮玉藻】肆束及帶,勤者有事,則收之,走,則擁之。
【疏】肆餘也,謂束帶之餘組及帶之垂者。
收謂斂持在手,擁謂抱之於懷也。
【前漢夏侯嬰傳面雍樹馳註】南方謂抱小兒爲雍樹,面偝也,雍抱持之,令面背己而抱之以馳。
雍讀曰擁。
又持也。
【前漢高帝紀】太公擁彗。
【註】如今卒持帚也。
又衞也,羣從也。
又【爾雅釋言邕支載也疏】邕,又作擁。
擁護支持,皆載任之義。
又【集韻】於容切,音雍。
遮也。
【禮內則】女子出門,必擁蔽其面。
【註】擁,猶障也。
或作□。
亦作□。
拲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拲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居竦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古勇切,□音鞏。
【說文】兩手同械也。
【周禮秋官掌囚】上罪梏拲而桎。
【註】拲者,兩手共一木也。
在手曰梏,在足曰桎。
又【唐韻】居玉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拘玉切,□音鋦。
又【集韻】丘勇切,音恐。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居六切,音菊。
義□同。
◎按屋韻居六切,與沃韻居玉切相近,宜細分。
【說文】或從木作。
【長箋】拲似混拱,當從木。
拸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拸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醜豸切,褫上聲。
與搋同。
析也。
又去也。
【莊子庚桑楚】介者拸畫,外非譽也。
【註】介者刖人,畫文采之飾也。
貌旣虧殘,故拸而棄之。
或作扡。
又【正韻】拍也,拽也。
又【集韻】演爾切,迤上聲。
亦同搋。
又□知切,音馳。
拆也。
又【唐韻】弋支切【集韻】餘支切,□音移。
【博雅】加也。
又【集韻】他可切,佗上聲。
又待可切,駝上聲。
義□同。
又齒者切,車上聲。
與哆同。
大貌。
挒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挒 【唐韻】良薛切【集韻】力蘖切,□音列。
【埤蒼】搩也。
一曰捩也。
又【韻會】力結切,與捩同。
拗也,紾也。
挖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挖 【字彙補】烏括切,音斡。
挑挖也。
◎按穵字入黠韻。
加手義同。
當從烏八切。
芆 【申集上】【艸字部】 芆 【唐韻】楚佳切【集韻】初加切,□音釵。
【博雅】鬼芆,草名。
芆原從義作。
拋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拋 【唐韻】匹交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披交切,□音脬。
【說文】棄也。
【廣韻】擲也。
又【唐韻】匹貌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披敎切,□音砲。
義同。
又軍中以機發石曰拋車。
【後漢袁紹傳】曹操發石車擊紹軍中,呼曰霹靂車。
【註】卽今拋車也。
【唐書高麗傳】李勣列拋車飛大石,所當輒潰。
【集韻】別作□。
又【說文】或從手票聲。
通用摽。
詳摽字註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或作抱。
詳抱字註。
拙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拙 〔古文〕【唐韻】職悅切。
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朱劣切,□音梲。
讀若專入聲。
【說文】不巧也。
【書周官】作僞心勞日拙。
【老子道德經】大巧若拙。
【戰國策】敎人而不能,則謂之拙。
又【釋名】屈也。
使物否屈,不爲用也。
【史記範睢傳】楚之鐵劒利,而倡優拙。
招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招 【唐韻】止遙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之遙切,□音昭。
【說文】手呼也。
【詩邶風】招招舟子。
【傳】招招,號召之貌。
【疏】號召必手招之。
王逸雲:以手曰招,以口曰召也。
又【廣韻】來之也。
【書說命】旁招俊乂。
又求也。
【前漢季布傳】辨士曹丘生數招權顧金錢。
【註】招求貴人威權,因以請託也。
又□也。
【孟子】旣入其苙,又從而招之。
【註】招,羈其足也。
又姓。
漢大鴻臚招猛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時饒切【正韻】時昭切,□音韶。
【前漢禮樂志】體招搖,若永望。
【註】招搖,申動貌。
又與韶通。
【史記帝舜紀】禹乃興九招之樂。
【註】卽舜樂,簫韶九成,故曰九招。
【左傳昭十二年】祭公謀父作祈招之詩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祁堯切,音翹。
舉也。
【周語】好盡言以招人過。
【前漢□項傳贊】招八州而朝同列。
又揭也。
【莊子騈拇篇】有虞氏招仁義以撓天下。
又葉之笑切,音照。
【蔡邕郭有道□】赫赫三事,幾行其招。
委辭召貢,保此淸妙。
又葉之由切。
音周。
【韓愈祭□員外文】於後八年,君從杜侯。
我時在洛,亦應其招。
拟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擬 【唐韻】魚紀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偶起切,□疑上聲。
【說文】度也。
【增韻】準擬揣度以待也。
【易繫辭】擬之而後言。
【疏】擬度之而後言也。
又像也,比擬也。
【前漢公孫弘傳】管仲相齊有三歸,侈擬於君。
【註】擬,疑也,言相似也。
【後漢張衡傳】吾觀太□,方知子雲妙極道數,乃與五經相擬。
【集韻】或作譺。
又作懝。
【禮記】通作儗。
【漢書】借作儀。
擰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擰 【字彙補】泥耕切,音獰。
搶擰,亂也。
○按《漢書》國制搶攘註:攘,女庚反,音搶。
攘爲傖獰。
今改攘作擰,非。
拶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拶 【唐韻】□末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子末切,□音。
逼也。
相排迫也。
【韓愈雪詩】漰騰相排拶,龍鳳交橫飛。
【正字通】本作□。
拾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拾 【唐韻】【韻會】是執切【集韻】寔入切【正韻】寔執切,□音十。
【說文】掇也。
【廣韻】收也,斂也。
【左傳昭三年】無備而官辦者,猶拾瀋也。
【註】猶拾汁,終不可得。
【前漢夏侯勝傳】經術苟明,其取靑紫如俛拾地芥。
又【汲黯傳】補過拾遺,臣之願也。
又拾遺,官名。
【唐書百官志】補闕拾遺,掌供奉諷諫。
又不知而問曰拾沒。
俗譌爲什麽。
一曰射韝也。
著於左臂以遂弦。
【詩小雅】決拾旣佽。
【傳】決,鉤弦也。
拾,遂也。
【儀禮鄕射禮】袒決遂。
【註】遂,射韝也。
以韋爲之,其非射時則謂之拾。
拾,斂也,所以蔽膚斂衣也。
又今官文書借爲數目之十字。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極葉切,音笈。
更也。
【禮投壷】左右告矢,具請拾投。
【疏】賔主更遞而投也。
【儀禮鄕射禮】取弓矢拾。
【疏】遞取弓矢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極業切,音跲。
義同。
又實攝切,音涉。
躡足升也。
【禮曲禮】拾級聚足,連步以上。
【註】拾當爲涉聲之誤也。
級,等也。
【正韻】涉拾□失涉切,音攝,義同。
疑韻切有脫誤。
搒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搒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北孟切,祊去聲。
【說文】掩也。
又進舟也。
【廣韻】搒人,船人也。
與榜同。
又補曠切,音謗。
義同。
【廣韻】掉船一歇也。
又【唐韻】薄庚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蒲庚切,□音彭。
笞掠也。
【前漢張耳傳】吏搒笞數幹。
【註】捶擊之也。
亦作榜。
通作篣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逋旁切,謗平聲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晡橫切,音祊。
相牽也。
或作。
本作□。
搓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搓 【唐韻】七何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倉何切,□音蹉。
搓挪也。
【陸遊詩】柳細搓難似,花新染未乾。
又【五音集韻】此我切,音玼。
邪貌。
又初皆切,音差。
推擊也。
本作□。
搔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搔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蘇曹切,音騷。
【說文】刮也。
【增韻】手爬也。
【詩邶風】搔首踟躕。
【禮內則】疾痛苛癢,而敬抑搔之。
【註】抑按搔摩也。
【前漢枚乗傳】十圍之木,始生如蘖,足可搔而絕。
【註】搔,謂抓也。
又與騷通。
【吳志陸凱傳】所在搔擾,更爲煩苛。
【集韻】或作□。
又側絞切,音爪。
手足甲也。
與蚤同。
【儀禮士虞禮】沐浴櫛搔翦。
通作爪。
又先到切,音譟。
與□同。
攫搏也。
互見前八畫增字。
搕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搕 【集韻】克盍切,音榼。
取也。
又擊也。
又【唐韻】烏合切,音罨。
以手覆也。
又【集韻】乙盍切,音盦。
義同。
搖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搖 【唐韻】餘招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餘招切,□音姚。
【說文】動也。
【詩王風】中心搖搖。
【疏】心憂無所附著之意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矢人】夾而搖之,以□其豐殺之節也。
又【爾雅釋詁】作也。
【前漢禮樂志】將搖舉,誰與期。
【註】言當奮搖高舉,不可與期也。
又招搖,星名。
【禮曲禮】招搖在上。
【疏】春秋運鬥樞雲:北鬥七星第七搖光,則招搖也。
【前漢司馬相如大人賦】部署眾神於搖光。
【註】張揖曰:搖光,北鬥杓頭第一星。
◎按禮疏,合二星爲一。
與漢書註互異。
又扶搖,暴風也。
【爾雅釋天】扶搖謂之猋。
【註】風自下而上。
又步搖,首飾也。
【詩鄘風】副笄六珈。
【疏】步搖,副之遺象。
【前漢江充傳】冠禪纚步搖。
【註】冠禪纚,故行步則搖,纚卽今方目紗也。
一作①。
【周禮天官追師註】副以覆首,若今步①。
【釋文】①本作搖。
又消搖,翺翔貌。
與逍遙同。
【禮檀弓】孔子蚤作,負手曳杖,消搖于門。
又須搖,猶須臾也。
【前漢禮樂志】神奄留臨須搖。
又姓。
【前漢功臣表】海陽齊信侯搖毋餘。
又【唐韻】弋照切【集韻】弋笑切,□音曜。
亦動也。
【□後主關山月詩】城危接暈高,潤風連影搖。
寒光帶岫移,冷色含山峭。
從肉,非從爪。
亦作。
別見後十一畫。
①字作下繇。
肉作月。
撀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撀 【篇海】【字彙補】□古鬬切,音遘。
取牛羊乳也。
○按字之譌。
搗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搗 【韻會】覩老切【正韻】都皓切,□同擣。
詳擣字註。
搘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搘 【正韻】旨而切,音支。
搘捂也。
【唐書南詔傳】初鳳迦異築柘東城,諸葛亮石刻故在,文曰:□卽仆,常以石搘捂。
亦作枝。
又作支。
別從木作榰。
搙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搙 【唐韻】內沃切【集韻】奴沃切,□音傉。
讀若農入聲。
撚搙也。
又【唐韻】女角切【集韻】昵角切,□音蒻。
搵也。
又【集韻】乃豆切,音耨。
拄也。
搚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搚 【集韻】迄業切。
同拹。
或作。
詳拹字註。
又【唐韻】盧合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落合切,□與拉同。
【公羊傳莊元年】搚幹而殺之。
【註】搚,折聲也。
又【唐韻】盧盍切,音臘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虛欠切,險去聲。
引從也。
搛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搛 【集韻】離鹽切,音廉。
擊鼓也。
與□同。
又堅嫌切,音兼。
夾持也。
□字原從支作。
昲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昲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芳未切,音費。
【博雅】曝也。
【揚子方言】昲、曬,乾物也。
揚、楚通語也。
【列子周穆王篇】酒未淸,肴未昲。
【類篇】或作曊。
又【集韻】芳微切,音霏。
又芳問切,音忿。
又敷勿切,音拂。
義□同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普活切,音撥。
光也。
擯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擯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必仞切,賓去聲。
斥也,棄也。
【崔寔政論】寡不勝衆,遂見擯棄。
又與儐同。
導賓也。
主國之君所使出接賓者,在主曰擯,在客曰介。
【禮聘義】卿爲上擯,大夫爲承擯,士爲紹擯。
【疏】承者,承副上擯也。
紹者,繼續承擯也。
【周禮秋官小行人】凡四方之使者,大客則擯。
【註】擯而見之王,使得親言也。
又【正韻】□民切,音賓。
義同。
通作賓。
俗作□。
搜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搜 【集韻】疎鳩切,音蒐。
與□同。
又先侯切,潄平聲。
義□詳□字註。
又【集韻】先彫切,音蕭。
搜搜,動貌。
亦省作叟。
又蘇曹切,音騷。
又蘇後切,音叟。
義□同。
又先奏切,音潄。
人名。
【莊子讓王篇】王子搜援綏登車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山巧切,音稍。
攪搜,亂也。
【韓愈詩】炎風日搜攪。
【註】搜上聲。
搞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搞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丘交切,同敲。
橫撾也。
或作摮。
又【集韻】口到切,音犒。
相違也。
與靠同。
唐武後改作□。
武後造授字,以□爲正,□、□、□□譌。
掊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掊 【唐韻】步侯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蒲侯切,□音裒。
【說文】把也。
今鹽官入水取鹽爲掊。
【史記封禪書】見地如鉤狀,掊視得鼎。
【後漢百官志鹽官註】鹽官掊坑而得鹽。
又聚斂也。
【詩大雅】曾是掊克。
【揚子方言】深也。
【郭璞註】掊克深能。
又與裒通。
減也。
【易謙卦】君子以裒多益寡。
古易作掊。
又【唐韻】縛謀切【集韻】房尤切,□音浮。
亦把也。
又【唐韻】薄交切【集韻】蒲交切,□音庖。
引取也。
或作捊。
又作抱。
又【唐韻】方苟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彼口切,□音。
擊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普後切,音剖。
義同。
【莊子人閒世】自掊擊於世俗。
又與剖同【莊子胠篋篇】掊鬥折衡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芳遇切,音赴。
與踣仆同。
頓也。
【史記呂後紀】顧麾左右。
執戟者掊兵罷去。
又【集韻】鼻墨切,音匐。
義同。
又蒲枚切,音裴。
克也。
又姓。
【史記袁盎傳】乃之掊生所問占。
【註】秦時賢士。
善術者。
【漢書】作棓。
【說文】父溝切。
本作。
隸省作掊。
掎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掎 【唐韻】居綺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舉綺切,□羈上聲。
【說文】偏引也。
【廣韻】牽一腳也。
【周禮秋官】翨氏掌攻猛鳥,各以其物爲媒而掎之。
【註】鳥來下則掎其腳。
【魯語】掎止晏萊焉。
【註】從後曰掎。
【前漢班固敘傳】秦失其鹿,劉季逐而掎之。
【註】掎,偏持其足也。
又發也。
【班固西都賦】機不虛掎。
又【正韻】居裡切,音幾。
義同。
又【唐韻】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居宜切,音羈。
亦偏引也。
又古音讀若哿。
【音學五書】古音居我反,後人誤入四紙韻。
【詩小雅】伐木掎矣,析薪扡矣。
又【正字通】掎,居何切,讀若柯。
扡,何切,□古音也。
◎按詩釋文掎,寄彼反。
又疏雲:掎者,倚也,以物掎其巓峰也。
音義亦從紙韻。
又【集韻】隱綺切,音倚。
掎匜,不正也。
與□同。
探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探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他含切,音貪。
【說文】遠取之也。
【增韻】伺也,索也。
【易繫辭】探賾索隱。
【疏】探謂閱探求取。
【書多方】則惟爾多方,探天之威。
【註】自取天威也。
【穀梁傳隱元年】已探先君之邪志。
【前漢董仲舒傳】春秋深探其本。
又【爾雅釋言】探,試也。
【論語】見不善如探湯。
【史記酈生傳】此所謂探虎口者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類篇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他紺切,音僋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時占切,音蟾。
亦取也。
與撏同。
【說文】本作□。
今文作探。
【周禮】作撢。
互見撢字註。
旪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旪 【韻會】古文協字。
【前漢五行志】旪用五紀。
【註】旪,和也。
餘詳十部六畫。
亦作葉。
蛨 【申集中】【蟲字部】 蛨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莫白切,音陌。
虴蛨,蟲也。
扤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扤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五忽切。
音兀。
【說文】動也。
【詩小雅】天之扤我,如不我克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】輻廣而鑿淺,則是以大扤。
【揚子方言】扤,不安也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魚厥切,音月。
義同。
詩箋註有二音。
又【集韻】五活切,玩入聲。
義同。
或作卼。
扴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扴 【廣韻】古黠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訖黠切,□音戛。
【說文】刮也。
【廣韻】揩扴物也。
【韓愈征蜀聯句】室晏絲曉扴。
【註】機杼揩扴聲。
捼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捼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奴禾切,糯平聲。
【說文】摧也。
一曰兩手相切摩也。
【廣韻】捼挱也。
【集韻】或作挼。
又作撋。
又【正韻】奴何切,音那。
義同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儒錐切,音蕤。
義同。
又【唐韻】乃回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奴回切,□音□。
亦手摩物也。
又【集韻】儒垂切,音痿。
擩也。
又而宣切,輭平聲。
與撋同。
又烏禾切,音倭。
手縈也。
又烏毀切,音委。
捫也。
又儒邪切,讀與婼近。
揉也。
關中語。
又【說文】徐鉉雲:今俗作挼,非。
◎按捼與挼同。
諸書互用,不必泥。
掅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掅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千定切,靑去聲。
【博雅】持也。
一曰捽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七正切,音倩。
義同。
又與倩通。
【六書統】假人力曰掅。
掇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掇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都括切,音剟。
讀若朵入聲。
【說文】拾取也。
【增韻】採也。
【易訟卦】自下訟上,患至掇也。
【疏】若手拾掇物然。
【詩周南】采采芣苢,薄言掇之。
【史記張儀傳】秦得燒掇焚杅君之國。
【註】索隱曰:掇音都活反,謂焚燒而侵掠也。
焚杅音煩烏,謂焚蹂而牽掣也。
又【唐韻】陟劣切【集韻】株劣切,□音輟。
義同。
又【韻補】葉昌悅切,音啜。
【魏武帝短歌行】明明如月,何時可掇。
憂從中來,不可斷絕。
又【集韻】朱劣切,音拙。
與□同。
短也。
又【史記別註】楊愼曰:掇,馬箠也。
杅,糞箕也。
□存備考。
掣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掣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尺制切,音懘。
【爾雅釋訓】甹夆,掣曳也。
【易睽卦】見輿曳,其牛掣。
【註】滯隔不進也。
【唐書陸贄傳】可任,則當要之於終,不宜掣肘於內也。
【劉邵飛白贊】素翰冰解,□墨電掣。
直準箭馳,屈擬蠖勢。
或作□。
又作摯。
又【唐韻】昌列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尺列切,□滯入聲。
義同。
亦挽也。
又揭也,取也。
【晉書王獻之傳】七八歲時學書,羲之從後掣其筆不得。
又【正韻】敕列切,音徹。
義同。
【類篇】通作挈。
又【玉篇】掣同□。
牽也。
【說文】引縱曰□。
從手,瘛省聲,尺制切。
【六書故】瘛瘲,謂小兒風驚,乍掣乍縱。
掣,搐也,縱則掣而乍舒也。
瘛瘲因掣縱立文,今乃作□,更從瘛,失之甚矣。
掫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掫 【唐韻】子侯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將侯切,□音陬。
【說文】夜戒守,有所擊也。
【左傳襄二十五年】陪臣幹掫有淫者。
【釋文】幹音扞。
又【昭二十年】賓將掫,主人辭。
【註】掫,行夜也,卽今擊柝。
又地名。
【後漢更始傳】赤眉立劉盆子,更始使李松軍掫以拒之。
【註】續漢志曰:新豐有掫城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側九切,篘上聲。
義同。
持物相著也。
又【唐韻】子于切【集韻】遵須切,□音娵。
擊也。
又【集韻】初尤切,音篘。
手取物也。
又甾尤切,音鄒。
持也。
又此苟切,陬上聲。
亦擊也。
又【前漢五行志】民驚走持藳,或掫一枚。
【註】掫,麻幹也。
○按木薪曰掫,麻蒸曰菆。
或作黀。
《韻會》謂黀通作掫,沿俗本之譌也。
【集韻】或作趣。
考證:〔【左傳襄二十五年】陪臣幹掫有淫者。
【註】幹音扞。
〕謹照原書註改釋文。
抶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抶 【唐韻】醜栗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敕栗切,□音咥。
【說文】笞擊也。
【左傳文十年】抶其僕以徇。
【註】抶,撻也。
又【襄十七年】子罕親執撲以行築者,而抶其不勉者。
又【集韻】陟栗切,音窒。
直質切,音秩。
義□同。
抺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抺 【集韻】莫貝切,音昧。
摸也。
又莫佩切,音妹。
義同。
抽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抽 【唐韻】敕鳩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醜鳩切,□音瘳。
字重文。
【說文】或從由。
引也。
【莊子天地篇】挈水若抽,其名爲橰。
【陸機文賦】思軋軋其若抽。
又拔也,除也。
【詩鄭風】左旋右抽。
【傳】抽矢以射。
【小雅】楚楚者茨,言抽其棘。
又【揚子方言】讀也。
【詩鄘風】中冓之言,不可讀也。
【傳】讀抽也。
【箋】抽,猶出也。
又收也。
【揚子太□經】羣倫抽緒。
【註】各收其業,以成歲事也。
又【廣韻】通作紬。
亦引也。
又【集韻】□留切,音儔。
義同。
拎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拎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郞丁切,音零。
【玉篇】手懸撚物也。
【六書故】縣持也。
【集韻】或作。
又作□。
拒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拒 【唐韻】其呂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臼許切,□音巨。
【廣韻】捍也。
【增韻】禦也。
【論語】其不可者拒之。
【荀子君道篇】內以固城,外以拒難。
又與距通。
【廣韻】格也,違也。
【玉篇】抵也。
又【儀禮少牢禮】長皆及俎拒。
【註】拒讀爲介距之距。
俎距脛中,當橫節也。
又【集韻】句許切。
【正韻】居許切,□音舉。
亦捍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果羽切,音矩。
方□也。
【左傳桓五年】鄭子元請爲左拒,以當蔡人衞人,爲右拒,以當□人。
又【周禮大宰祀五帝疏】西方白帝白招拒。
抛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拋 【唐韻】匹交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披交切,□音脬。
【說文】棄也。
【廣韻】擲也。
又【唐韻】匹貌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披敎切,□音砲。
義同。
又軍中以機發石曰拋車。
【後漢袁紹傳】曹操發石車擊紹軍中,呼曰霹靂車。
【註】卽今拋車也。
【唐書高麗傳】李勣列拋車飛大石,所當輒潰。
【集韻】別作□。
又【說文】或從手票聲。
通用摽。
詳摽字註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或作抱。
詳抱字註。
掽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掽 【字彙】蒲孟切,彭去聲。
搕掽,撞也。
掾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掾 【唐韻】以絹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兪絹切,□緣去聲。
【說文】緣也。
一曰官屬。
【玉篇】公府掾史也。
【六書故】掾乃屬官通稱。
【前漢蕭何傳】爲沛主吏掾。
【音義】正曰掾,副曰屬。
【後漢百官志】公府掾比古元士三命者也。
又【馬援傳】此丞掾之任,何足相煩。
【晉書元帝紀】辟掾屬百餘人,時人謂之百六掾。
又【正韻】倪甸切,音硯。
義同。
【正字通】秦漢官皆有掾屬,今州郡佐貳曰掾,讀若釧,卽穿字去聲。
正韻切音非。
又【集韻】重緣切,音傳。
□掾,馳逐也。
◎按史記貨殖傳,□椽其閒,此引作掾,誤。
揁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揁 【玉篇】【集韻】□知盈切,音貞。
引也。
又【集韻】丘耕切,音鏗。
琴聲。
與同。
又苦杏切。
義同。
掓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掓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式竹切,音菽。
拾也。
與叔同。
【詩豳風】九月叔苴。
又【集韻】張六切,音竹。
義同。
抱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抱 【唐韻】薄浩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簿晧切【正韻】蒲晧切,□袍上聲。
懷也。
【說文】袌,俗作抱。
【司馬相如上林賦】長千仞,大連抱。
誇條直暢,實葉葰楙。
【註】楙音茆。
又【廣韻】持也。
【增韻】挾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薄報切【正韻】蒲報切,□音暴。
與袌菢同。
◎按《說文》捊,步侯切,或從包作抱,徐鉉曰:今作薄報切,以爲懷袌字,非是。
廣韻,集韻去聲止有袌菢,而無抱。
《正字通》雲:懷袌之袌亦作抱,轉爲去聲,卽懷抱之義。
今考經史抱字多無音切,讀從去聲亦可,義與上聲同。
【書召誥】保抱攜持厥婦子。
【詩大雅】亦旣抱子。
【禮儒行】抱義而處。
【儀禮士】相見禮】凡與大人言,始視面,中視抱。
又氣向日也。
【前漢天文志】暈適背穴,抱珥□蜺。
【註】凡氣向日爲抱,向外爲背。
又【揚子方言】北燕朝鮮洌水之閒謂伏雞曰抱。
又【唐韻】薄交切【集韻】蒲交切,□音庖。
【集韻】房尤切,音浮。
蒲侯切,音裒。
□與掊捊同。
引取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披交切,與抛通。
棄也,擲也。
【史記三代世表】姜嫄生後稷,抱之山中。
【皮日休詩】季春人病抱芳杜。
拔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拔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蒲八切,辦入聲。
【說文】擢也。
【增韻】抽也。
【易乾文言】確乎其不可拔。
又【泰卦】拔茅茹,以其彙征吉。
【後漢蔡邕傳】連見拔擢,位在上列。
【晉書胡母輔之傳】甄拔人物。
又【爾雅釋詁】殲拔殄,盡也。
又【增韻】攻而舉之也。
【前漢高帝紀】攻碭,三日拔之。
【註】破城邑而取之,若拔樹木幷得其根本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蒲撥切,音跋。
回也。
又【增韻】疾也。
【禮少儀】毋拔來。
【疏】拔,速疾之意。
【前漢□項傳贊】拔起隴畝之中。
【註】疾起也。
又挺也。
特立貌。
【杜甫詩】友于皆挺拔。
又括也。
矢末也。
【詩秦風】舍拔則獲。
【疏】以鏃爲首,故拔爲末。
又除也。
【周禮秋官赤犮氏註】赤犮猶言捇拔。
【疏】拔,除去之也。
又與茇通。
【前漢禮樂志】拔蘭堂。
【註】拔,舍止也。
又【集韻】北末切,音撥。
把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蒲蓋切,音旆。
【詩大雅】柞棫拔矣。
【疏】拔然生柯葉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蒲昧切【正韻】步昧切,□音佩。
【詩大雅朱傳】挺拔而上,不拳曲蒙密也。
又拂取也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房越切,音伐,草名。
【爾雅釋草】拔蘢葛。
【註】似葛,蔓赤,葉多。
又【集韻】筆別切。
讀若分別之別。
晉俗謂平地除□曰拔。
又【張華鮑文泰誄】抱道沖虛,執義貞厲。
栖遲無悶,不營不拔。
厲音列。
揀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揀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古限切,音□。
與柬同。
選也,擇也,分別之也。
【魏志袁紹傳】博愛容衆,無所揀擇。
【逸周書】比黨不揀。
【舊唐書懿宗紀】邊方未靜,深藉人才,宜令徐泗團練使,選揀召募官健三千人,赴邕管防戍。
又汰揀。
【張耒贈無咎詩】磨君古靑銅,汰揀寄明辨。
通作□。
又郞甸切,音練。
義同。
或作。
括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括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古活切,音聒。
【說文】本作□。
絜也。
【廣韻】結也。
【增韻】包括也。
【易坤卦】括囊無咎無譽。
又【繫辭】動而不括。
【疏】括結而有礙也。
【前漢□項傳贊】包舉宇內,囊括四海。
【揚子方言】括關閉也。
又【廣韻】至也。
【詩王風】日之夕矣,牛羊下括。
又檢也。
根刷也。
【唐書選舉志】明經者但記帖括。
又【食貨志】鑄錢括苗。
又與筈通。
【釋名】矢末曰括。
謂與弦相會也。
【書太甲】若虞機張,往省括于度,則釋。
又與髻通。
絜髮也。
【禮檀弓】袒括髮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戸栝切,音活。
會也。
與佸同。
【詩小雅】德音來括。
【箋】會合離散之人。
又【集韻】苦活切,音闊。
亦與筈同。
拭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拭 【唐韻】賞職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設職切,□音識。
【爾雅釋詁】淸也。
【增韻】抆拭,揩也。
【六書故】以巾拭垢濡也。
【禮雜記】雍人拭羊。
【註】拭,靜也。
【釋文】亦作靚。
【儀禮聘禮】賈人北面坐拭圭。
【集韻】或作□。
拳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拳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巨員切【集韻】逵員切,□音權。
手也。
【玉篇】屈手也。
【前漢鉤弋倢伃傳】武帝巡守過河閒,召至,女兩手皆拳,上自披之,手卽時伸,號曰拳夫人。
又【廣雅】拳拳,憂也。
一曰愛也。
又勤懇也,恭也。
【前漢貢禹傳】不勝拳拳,不敢不盡愚心。
【註】忠謹之意。
亦作惓惓。
又奉持之貌。
【禮中庸】得一善則拳拳服膺,而弗失之矣。
又姓。
衞大夫拳彌。
又【集韻】苦遠切,音綣。
又驅圓切,音弮。
□奉持貌。
又與弮同。
【前漢司馬遷傳】士張空拳,冒白刃。
【註】拳,弓弩弮也。
言矢盡,故張弩之空弓,非空拳也。
又已袁切,綣平聲。
力也。
【詩小雅】無拳無勇。
徐邈讀。
又通作捲。
見捲字註。
拹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拹 【唐韻】虛業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迄業切,□音脅。
【說文】摺也。
一曰拉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落合切。
與拉同。
或作搚。
又作。
見拉字註。
挃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挃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陟栗切,音窒。
【說文】穫禾聲。
【詩周頌】穫之挃挃。
【爾雅釋訓】挃挃,穫也。
【集韻】或作秷。
又作□。
又【廣韻】撞挃也。
【淮南子兵略訓】五指之更彈,不若捲手之一挃。
又與□通。
擣也。
又【集韻】直質切,音秩。
亦穫也。
又徒結切,音疊。
擿也。
與□同。
◎按挃銍義異。
《正字通》引小爾雅截穎謂之銍,誤。
掆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掆 【唐韻】古郞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居郞切,□音岡。
舉也。
【唐書儀衛志】掆鼓金鉦。
又【唐韻】古浪切【集韻】居浪切,□岡去聲。
【字林】捎掆,舁也。
或作扛。
又作抗。
虗 【申集中】【虍字部】 虗 與虛同。
挂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挂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古賣切【正韻】古畫切,□音卦。
【說文】畫也。
【正字通】圭從二土,有畺畫義。
又【玉篇】懸也。
【儀禮少牢禮】挂於季指。
【戰國策】無把銚挂耨之勢,而有積栗之實。
通作掛。
又剛挂,矢鏃名。
【潘嶽射雉賦】屬剛挂以潛擬。
【註】一作罫。
又【集韻】胡卦切,音畫。
礙也。
同罫。
與絓通。
又涓畦切,音圭。
別也。
【莊子漁父篇】好經大事,變更易常,以挂功名。
或作刲。
一曰中鉤取物也。
(掛)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古賣切【正韻】古畫切,□音卦。
別也。
又揲筮,置著小指閒也。
【易繫辭】掛一以象三。
【註】置而不用曰掛。
【又】再扐而後掛。
【註】合而置之曰掛。
【朱子本義】掛者,懸於左手小指之閒。
又【正韻】與掛同。
【易乾卦疏】易緯雲:卦者,掛也。
言懸掛物象以示於人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古買切,音柺。
義同。
陸德明易釋文有二音。
抿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抿 【集韻】眉貧切。
字省文。
詳字註。
又武粉切。
與抆同。
【呂氏春秋】吳起抿泣。
挸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挸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吉典切,音繭。
拭也。
或作□。
擔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擔 【唐韻】多旱切【集韻】黨旱切,□音亶。
與笡同。
【玉篇】拂也。
【博雅】擊也。
又【集韻】丘傑切,音朅。
與揭通。
舉也。
【楚辭遠遊】意恣睢以擔撟。
【朱子註】擔撟,軒舉也。
(擔)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都甘切【正韻】都藍切,□膽平聲。
與儋同。
背曰負,肩曰擔。
【釋名】擔,任也,任力所勝也。
【易繫辭負且乗疏】負者,擔負於物也。
【戰國策】蘇秦嬴縢履蹻,負書擔囊。
又左擔,地名。
【任豫益州記】隂平縣北有左擔道,於成都爲西,自北來者,擔在左肩,不得度右肩也。
又武擔,山名。
在成都西北。
【蜀志先主傳註】蜀王妻物故,發卒擔土於成都郭中葬,高七丈,號曰武擔也。
又去聲。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都濫切。
謂所負也。
【左傳莊二十二年】弛于負擔。
【註】丁暫反。
又【集韻】時豔切,音贍。
假也。
【禮喪服四制】杖者,何也,爵也。
或曰擔主。
【儀禮喪服】無爵而杖者何,擔主也。
【註】假之以杖,尊其爲主也。
又以贍切,音豔。
義同。
拓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拓 〔古文〕摕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之石切,音隻。
【說文】拾也。
□宋語。
或作摭。
又【後漢張衡思□賦】拓若華而躊躇。
【註】拓猶折也。
楚辭曰:折若木以拂日。
又【集韻】施隻切,音釋。
亦拾也。
又【唐韻】【正韻】他各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闥各切,□音託。
手承物也。
一曰手推物也。
【李山甫詩】一拓纖痕更不收。
【註】大曆四年,崇□公主道汾州,以手掌拓石壁,遂有手痕。
今靈石有公主手痕□。
又【增韻】斥開也。
【揚雄甘泉賦】拓迹開統。
【註】拓,廣也。
又拓落,猶蹭蹬也。
【揚雄解嘲】何爲官之拓落也。
【註】拓落,不耦也。
又複姓。
後魏始爲拓跋氏。
北方謂土爲拓,謂後曰跋。
孝文改爲元氏。
【集韻】或作□,又作托。
拜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拜 〔古文〕□□□□□【唐韻】博怪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布怪切,□擺去聲。
□字重文。
【說文】楊雄說,拜,從兩手下也。
【禮郊特牲】拜,服也,稽首服之甚也。
【疏】拜者,是服順也。
【周禮春官大祝辨九□註】稽首,頭至地也。
頓首,頭叩地也。
空首,頭至手,所謂拜手也。
吉拜,拜而後稽顙。
兇拜,稽顙而後拜。
奇讀爲奇偶之奇,謂一拜也。
褒讀爲報,再拜是也。
肅拜但俯下手,今時撎是也。
振動,戰栗變動之拜也。
【詩詁】一,稽首,謂下首至地稽留乃起。
二,頓首,謂下手置首於地卽起。
三,空首,謂下手首不至地。
四,振動,謂恐悚迫蹙而下手。
五,吉拜,謂雍容而下手。
七,奇拜,謂禮□不再拜也。
八,褒拜,謂答拜也。
九,肅拜,謂直身肅容而微下手,如今婦人拜也。
又膜拜,舉兩手伏地而拜也。
【□天子傳】膜拜而受。
又【荀子大略篇】平衡曰拜。
【註】謂磬折,頭與腰平。
又朝廷授官曰拜。
【史記淮隂侯傳】至拜大將,乃信也。
【後漢左雄傳】拜除如流,缺動百數。
又屈也。
【詩召南】蔽芾甘棠,勿翦勿拜。
【詩詁】攀下其枝,如人之拜也。
又草名。
【爾雅釋草】拜蔏藋。
【註】疑卽商陸。
本作□。
【六書正譌】又作□。
拴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拴 【唐韻】此緣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逡緣切【正韻】且緣切,□音銓。
揀也。
【集韻】通作詮銓。
捿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捿 【正韻】先齊切,音西。
與栖同。
幽捿,幽居也。
【謝靈運詩】恣此永幽捿。
◎按從棲爲正。
拼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拼 俗拼字。
【唐韻】北萌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悲萌切【正韻】補耕切,□音繃。
與抨同。
詳抨字註。
或作伻。
又與□通。
彈也。
又【集韻】披耕切,音怦。
【爾雅釋詁註】拼荓同。
詩大雅,荓雲不逮。
又有隨從之義。
又卑正切,音倂。
除也。
與摒同。
拽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拽 【集韻】羊列切。
同抴。
拖也。
【禮曲禮】車輪曳踵。
【疏】曳,拽也。
不得舉足,但起前拽後,使踵如車輪曳地而行。
又以制切,音曳。
引也。
【朱子語類】康節,凡事纔覺難,便拽身退。
又時制切,音誓。
亦拖也。
山東語。
【正字通】拽字譌省。
拽本作□,從□從丿。
拽字從□。
據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據 【唐韻】九魚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斤於切,□音居。
【說文】戟挶也。
【詩豳風箋】韓詩雲:口足爲事曰拮據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居禦切,音據。
手病也。
又與據通。
【前漢揚雄傳】潭思渾天,參摹而四分,之極於八十一,旁則三摹九據,極之七百二十九贊,亦自然之道也。
【註】據,今據字,猶位也,處也。
又【酷吏傳贊】趙禹據法守正。
又【司馬相如大人賦】據以驕騖。
【註】張揖雲:據,直項也。
(據)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居禦切,音鋸。
【說文】杖持也。
【論語】據於德。
又【廣韻】依也。
【易困卦】困于石,據于蒺藜。
【詩邶風】亦有兄弟,不可以據。
【左傳僖五年】享祀豐潔,神必據我。
【註】據猶安也。
又引也,援也。
【爾雅疏序】事有隱滯,援據徵之。
又按也。
【禮玉藻】君賜稽首據掌,緻諸地。
【疏】覆左手按於右手之上也。
【老子道德經】猛獸不據。
【註】以爪按拏曰據。
又拒守也。
【史記趙奢傳】先據北山上者勝。
又姓。
明宣德漏刻博士據成。
又【集韻】其踞切,音遽。
有形之貌。
與莊子覺則蘧蘧然之蘧同。
又【史記註】訖逆切,音戟。
【呂後紀】見物如蒼犬,據高後掖。
又葉求於切,音蘧。
【史記龜筴傳】事有所疾,亦有所徐。
物有所拘,亦有所據。
通作據。
見據字註。
掐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掐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苦洽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乞洽切,□音恰。
【說文】爪刺也。
【玉篇】爪按曰掐。
【晉書郭舒傳】掐鼻灸眉頭。
掟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掟 【玉篇】陟猛切【集韻】張梗切,□睜上聲。
揮張也。
又【唐韻】【正韻】□徒徑切,音定。
天掟。
見道書。
控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控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若貢切,空去聲。
【說文】引也。
【廣韻】告也。
【詩鄘風】控于大邦。
【毛傳】控,引也。
【朱傳】控持而告之。
【前漢婁敬傳】控弦四十萬騎。
【註】皆引弓也。
又操制也。
【詩鄭風】抑磬控忌。
【傳】止馬曰控。
又投也。
【莊子逍遙遊】時則不至,而控於地而已矣。
又【集韻】枯公切,音空。
除也。
亦引也。
【班固西都賦】鳥驚觸絲,獸駭値鋒。
機不虛掎,弦不再控。
又【唐韻】苦江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枯江切,□音腔。
打也。
【莊子外物篇】儒以金椎控其頤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克講切,腔上聲。
義同。
紸 【未集中】【糸字部】 紸 【篇海】之戍切,音注。
【荀子禮論】紸纊聽息之時。
【註】紸,續曰注。
掁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掁 【唐韻】直庚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除庚切,□音棖。
【廣雅】觸也,撞也。
【博雅】揬也。
【謝惠連祭古冢文序】以物掁撥之,應手灰滅。
【註】南人以手觸物曰掁。
【韓愈城南聯句】裂腦擒摚掁。
【集韻】或作撜。
又作□。
掍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掍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古本切,音袞。
【說文】同也。
又【唐韻】胡本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戸袞切,□音混。
義同。
【揚子方言】宋衞之閒曰綷,或曰掍。
東齊曰醜。
【班固西都賦】掍建章而連外屬。
【註】與混同。
【王褒洞簫賦】帶以象牙,掍其會合。
【註】帶猶飾也,飾之象牙,同於會合之處。
又【揚雄甘泉賦】薌呹肸以掍根。
【註】振起眾根。
【集韻】或作□。
掘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掘 【唐韻】衢勿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渠勿切,□音倔。
【說文】搰也。
【孟子】有爲者辟若掘井。
又與堀通。
突也。
【詩曹風】蜉蝣掘閱。
【疏】此蟲土裏化生,其掘地而出,形容鮮閱也。
又特起貌。
【揚雄甘泉賦】洪臺掘其獨出兮。
【註】亦作崛又盡也。
【揚子太玄經】掘變極物窮情。
【註】盡變動之事,以窮萬物之情也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其月切,音橜。
穿也。
【易繫辭】掘地爲臼。
又或作闕。
【左傳隱元年】闕地及泉。
又【集韻】胡骨切,音鶻。
義同。
又苦骨切,音窟。
揚也。
又與窟通。
【戰國策】蘇秦,特窮巷掘門桑戸棬樞之士耳。
【註】掘即窟。
古字通。
又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五忽切。
與兀通。
【莊子田子方】掘若槁木,似遺物離人而立於獨也。
又【韻補】葉敕律切,音黜。
【韓愈詩】遺我一言重,跽受惕齊栗。
辭慳義卓闊,呀豁疾掊掘。
又【史記貨殖傳】田農掘業。
【註】徐廣曰:古拙字亦作掘。
或作撅。
又作□。
接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接 【唐韻】子葉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卽涉切,□音楫。
【說文】交也。
【廣韻】合也,會也。
【易蒙卦】子克家,剛柔接也。
【疏】陽居卦內,接待羣隂。
又【晉卦】晝日三接。
【禮表記】君子之接如水。
【疏】如兩水相交,尋合而已。
又持也,受也,承也。
【禮曲禮】接下承弣。
【註】接客手下也。
【史記平準書】漢興,接秦之弊。
又【增韻】接續也,連也。
【禮曲禮】堂上接武。
【註】武,迹也。
迹相接,謂每移足半躡之。
【前漢西域傳】烏秅國民接手飮。
【註】自高山下谿中飮水,故接連其手。
又近也。
【儀禮聘禮】賓立接西塾。
又捷也。
【禮曾子問】接祭而已矣。
【疏】接,捷速也。
速而祭之。
又反接,謂反縛兩手也。
【前漢□平傳】樊噲受詔卽反接。
又姓。
【史記孟子荀卿傳】接子,齊人,學黃老道德之術。
【集韻】或作擑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疾葉切,音捷。
【禮內則】國君世子生,接以太牢。
【註】接讀爲捷,勝也。
謂食其母,使補虛強氣也。
又【荀子大略篇】先事慮事謂之接。
【註】接讀爲捷,速也。
又測洽切,音鍤。
與扱同。
【周禮地官廩人】大祭祀,則共其接盛。
【註】接讀爲扱。
扱以授春人舂之。
【疏】頒扱與春人。
又【集韻】色甲切,音霎。
與翣同。
【周禮天官縫人衣翣柳之材註】故書翣作接。
又檄頰切,音協。
與挾同。
亦持也。
揅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揅 俗揅字。
揅字從幵作。
【唐韻】五堅切【集韻】倪堅切,□音研。
揧破也。
又摩也。
俗作揅。
字頭揅字從幵作。
衼 【申集下】【衣字部】 衼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章移切,音支。
【類篇】毛衣也。
又衹衼,法衣。
詳衹字註。
暧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曖 【五音集韻】烏代切,音愛。
【玉篇】晻曖,暗貌。
又【易豐卦】豐其蔀。
【註】蔀,覆曖鄣光明之物也。
【後漢申屠蟠傳】甘是堙曖。
【註】曖猶翳也。
又【晏子春秋】星之昭昭,不如月之曖曖。
【屈原離騷】時曖曖其將罷兮。
【註】曖曖,昏昧貌。
又【韻補】葉許旣切【王延壽魯靈光殿賦】排金扉而北入,霄靄靄而晻曖。
拆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拆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恥格切,音坼。
裂也,開也。
【易解卦】雷雨作,而百果草木皆甲拆。
【疏】皆孚甲開拆,莫不解散也。
又毀也。
又【集韻】昌石切,音尺。
擊也。
本作□。
或作□。
又作坼。
掂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掂 【字彙】丁廉切,點平聲。
手掂也。
◎按集韻以手稱物曰敁挅。
敁音丁兼切,或作玷。
此改爲掂俗字,無攷。
掩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掩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衣檢切【正韻】於檢切,□淹上聲。
【說文】斂也。
小上曰掩。
【增韻】遮也。
【禮月令】仲夏,君子齊戒,處必掩身。
【註】掩,猶隱翳也。
【又】孟冬是察阿黨,則罪無有掩蔽。
又乗其不備而覆之曰掩。
【禮曲禮】大夫不掩羣。
【疏】禽獸羣聚,則多不可掩取之。
【前漢貨殖傳】掘冢搏掩。
【註】博擊掩襲,取人物也。
一說博,六博也。
掩,意錢之屬。
一曰撫也。
【爾雅釋訓】矜憐撫掩之也。
【郭璞註】撫掩猶撫拍,謂慰恤也。
又閉也。
【韓愈詩】獨宿門不掩。
又【揚子方言】止也。
又同也。
江淮南楚之閒曰掩。
【韻會】或作揜。
又【集韻】烏感切,庵上聲。
覆取也。
與揜同。
又於贍切,淹去聲。
繅絲以手振出緒也。
或作□。
通作淹。
又乙業切,音浥。
打也。
掩本字。
字頭從□作。
考證:〔【爾雅釋訓】【郭璞註】撫掩猶撫揗,謂慰恤也。
〕謹照原文撫揗改撫拍。
掼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摜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古患切。
與慣同。
【說文】習也。
引春秋傳曰:摜凟鬼神。
或作貫。
又作串。
又【廣韻】摜,帶也。
【字彙補】摜爲慣本字。
今摜習之摜作慣,而摜但爲摜帶矣。
揀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揀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古限切,音□。
與柬同。
選也,擇也,分別之也。
【魏志袁紹傳】博愛容衆,無所揀擇。
【逸周書】比黨不揀。
【舊唐書懿宗紀】邊方未靜,深藉人才,宜令徐泗團練使,選揀召募官健三千人,赴邕管防戍。
又汰揀。
【張耒贈無咎詩】磨君古靑銅,汰揀寄明辨。
通作□。
又郞甸切,音練。
義同。
或作。
拌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拌 【唐韻】普官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鋪官切,□音潘。
【博雅】拌棄也。
【揚子方言】楚人凡揮棄物謂之拌。
俗誤用□。
又【集韻】蒲官切,音盤。
又普伴切,潘上聲。
又【唐韻】蒲旱切【集韻】部滿切,□盤上聲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普半切,音判。
義□同。
又與判通。
分也,割也。
【史記龜策傳】鑴石拌蚌。
【註】鑴石取玉,拌蚌取珠。
考證:〔【博雅】捐棄也。
〕謹照原文捐改拌。
拍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拍 【廣韻】【正韻】普百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匹陌切,□音魄。
【說文】本作□。
拊也。
【釋名】搏也。
以手搏其上也。
【唐書曹確傳】優人李可及,能新聲自度曲,少年爭慕之,號爲拍彈。
【□晹樂書】九部樂有拍闆,韓文公目爲樂句。
【琴集】大胡笳十八拍,小胡笳十九拍,□蔡琰作。
又拍張,手搏捽,胡之戲也。
【南史王敬則傳】善拍張,宋帝使跳刀,接無不中,仍撫髀拍張。
又【集韻】莫白切,音陌。
擊也。
亦與□同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伯各切,音博。
與胉膊□同。
【周禮天官醢人】饋食之豆,其實豚拍。
【註】鄭杜皆以拍爲膊,謂脅也。
或曰豚拍肩也,今河閒名豚脅,聲如鍛鎛。
拗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拗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於絞切【正韻】於巧切,□坳上聲。
【說文】手拉也。
【增韻】折也。
【尉繚子】拗矢折矛。
【王令詩】低樹狂貌日摧拗。
又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於教切,坳去聲。
拗戾,固相違也。
【朱子語類】王臨川天資亦有拗強處。
【李綽秦中歲時記】初冬納文書,卻謂之選門閉。
四月選事畢,卻謂之選門開。
選人名在令史前,謂之某家百姓。
狀在判後,又卻須黏在判前,因名四拗。
又【集韻】於交切,音坳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乙六切,音郁。
抑也。
【班固西都賦】蹂躪其十二三,乃拗怒而少息。
【註】禽獸十分殺其二三,抑士卒怒以少息焉。
又【集韻】於糾切,幽上聲。
義同。
抳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抳 【集韻】女履切,尼上聲。
【博雅】止也。
一曰手指物也。
又與柅通。
【易姤卦】繫于金柅。
王肅本作抳。
又【集韻】乃禮切,音禰。
義同。
又女夷切,音尼。
硏也。
又【正韻】尼質切,音暱。
亦止也。
拘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拘 【唐韻】舉朱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恭于切,□音駒。
【說文】止也。
【徐曰】物去,手能止之也。
【廣韻】執也。
【易隨卦】拘係之,乃從維之。
【書酒誥】盡執拘以歸于周。
【左傳僖三十三年】武夫力而拘諸原。
又【史記汲黯傳】弘大體,不拘文法。
【前漢司馬遷傳】隂陽之術大詳而衆忌諱,使人拘而多畏。
【註】拘,曲礙也。
【集韻】或作句。
又作□。
別作佝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居侯切,音鉤。
擁也。
【禮曲禮】必加帚於箕上,以袂拘而退。
【註】以袂擁帚之前,埽而郤行之。
又取也。
【禮曲禮】凡僕人之禮,必授人綏,若僕者降等,則撫僕之手,不然,則自下拘之。
【疏】卻手從僕手下自拘取之。
又曲也。
與句同。
【荀子哀公篇】古之王者,有務而拘領者矣。
【註】務讀爲冒。
覆項也,句領,繞頸也。
又摟聚也。
又【正韻】求於切,音渠。
【莊子達生篇】吾處身也,若橛株拘。
又【集韻】果羽切,音矩。
【前漢地理志】拘水至邯鄲入白渠。
【註】應劭讀。
又俱遇切,音句。
拘挐,不展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拘玉切。
與挶通。
戟持也。
【前漢五行志】撠高後掖。
【註】拘持之也。
◎按詩傳,戟挶義同。
故註釋互用。
撥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撥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北末切,音鉢。
【說文】治也。
【詩商頌】□王桓撥。
【公羊傳哀十四年】撥亂世,反諸正,莫近於春秋。
又除也。
【前漢司馬遷傳】秦撥去古文,焚滅詩書。
又發揚貌。
【禮曲禮】衣毋撥。
又【增韻】捩開也。
又轉之也。
【戰國策】弓撥矢鉤。
【註】撥,弓反也。
又葬具。
【禮檀弓】廢輴而設撥,竊禮之不中者也。
【註】撥可撥引輴車,所謂紼也。
又鼓弦之物。
【唐書蘇頲傳】皇甫恂使蜀,檄取庫錢,市琵琶捍撥玲瓏鞭,頲不肯予。
又叱撥,良馬名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蒲襏切,音跋。
絕也。
【詩大雅】枝葉未有害,本實先撥。
箋撥,猶絕也。
疏撥去餘根,故猶絕也。
又【詩朱傳】葉方吠切,音廢。
又葉必列切,音龞。
義□同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普活切,音潑。
芟草也。
與發同。
亦作□。
又撥剌,張弓貌。
【張衡思□賦】彎威弧之撥剌。
【註】剌,音力達反。
又【史記索隱】房越切,音伐。
謂大楯也。
【史記孔子世家】會于夾谷,齊有司請奏四方之樂,于是旍旄羽祓,矛戟劒撥,鼓譟而至。
【集韻】作瞂。
考證:〔【詩大雅】枝葉未有害,本實先撥。
【疏】撥者,撥去之,去其餘根,故猶絕也。
〕謹按故猶絕也四字是釋箋之詞,當先箋後疏。
謹改爲箋撥,猶絕也。
疏撥去餘根,故猶絕也。
拯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拯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蒸上聲。
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之庱切,讀與整同。
救也,助也。
【增韻】援也。
【左傳宣十二年】目于眢井而拯之。
又舉也。
【易艮卦】艮其腓,不拯其隨。
【註】隨謂趾也。
【集韻】本作抍。
或作承。
又作氶。
【韻會】或作□。
詳抍字註。
挄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挄 【字彙】與擴同。
◎按《說文》桄與擴音義同。
此改從手。
指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指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職雉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軫視切,□音旨。
【說文】手指也。
【易說卦】艮爲指。
【疏】取其執止物也。
【左傳宣四年】子公之食指動。
【疏】一巨指,二食指,三將指,四無名指,五小指。
又【定十四年】以戈擊闔廬傷將指。
【註】足,大指也。
言其將領諸指。
足之用力,大指居多。
手之取物,中指爲長。
故足以大指爲將,手以中指爲將。
又【廣韻】斥也。
【易繫辭】辭也者,各指其所之。
【疏】各斥其爻卦之所適也。
又示也。
【禮玉藻】凡有指畫於君前用笏。
【前漢蕭何傳】發蹤指示獸處者,人也。
【註】指示者,以手指示之。
又【增韻】指麾也。
【禮曲禮】六十曰耆指使。
【註】指事使人也。
【前漢賈誼傳】頤指如意。
【註】但動頤指麾,則所欲皆如意。
又直指,官名。
【前漢武帝紀】遣直指使者暴勝之等,衣繡衣,杖斧,分部,逐捕羣盜。
又與旨恉通。
意向也。
【書盤庚】王播告之修,不匿厥指。
【前漢孔光傳】不希指苟合。
【註】希望天子之旨意也。
又歸趣也。
【孟子】言近而指遠者,善言也。
【前漢河閒獻王傳】文約指明。
【註】指,謂義之所趨,若人以手指物也。
又美也。
【荀子大略篇】不時宜,不敬交,不驩欣,雖指非禮也。
【集韻】或從月作脂。
考證:〔【定十四年】闔廬傷將指。
〕謹照原文闔廬上增以戈擊三字。
拫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拫 【唐韻】戸恩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胡恩切,□音痕。
急引也。
【博雅】拫攎,引也。
【增韻】吳楚俗謂牽引前郤爲拫挌。
【朱子語類】漢書引繩排拫不附已者,今人誤讀拫爲根。
拫挌猶雲抵拒擔閣也,引繩排拫,如以繩扞拒然。
又排擠也。
【唐書裴度傳】爲姦憸拫抑。
又【崔威傳】裴度自表求覲,李逢吉悉力拫郤之。
又【集韻】下懇切,音很。
又胡艮切,音恨。
義□同。
【集韻】或作艮。
又作掀。
【韻會】通作根。
挈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挈 【唐韻】苦結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詰結切,□契入聲。
【說文】縣持也。
【廣韻】提挈也。
【禮王制】班白者不提挈。
【周禮夏官】挈壷氏。
【註】世主挈壷水以爲漏。
【前漢張耳□餘傳】以兩賢王左提右挈。
【註】相扶持也。
又修整也。
【荀子不苟篇】君子挈其辨。
而同焉者合矣。
【註】謂不煩雜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詰計切【正韻】去計切,□音契。
缺也,又絕也。
【司馬相如封禪書】挈三神之歡。
又以闆書之也。
【前漢張湯傳】上所是受而著讞法廷尉挈令。
【註】在闆挈也。
挈獄訟之要也。
【史記】作絜。
又與契通。
【前漢溝洫志】內史稻田租挈重,其議減。
【註】租挈,收田租之約令也。
又【班固幽通賦】旦算祀於挈龜。
【註】挈,所以然火灼龜者也。
【詩大雅】爰契我龜。
【釋文】亦作挈。
又【集韻】奚結切,音頁。
亦縣持也。
通作絜。
又訖黠切,音戛。
【博雅】獨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丘八切,音劼。
與□同。
菝□,草名。
【禮月令】王瓜生。
【註】萆挈也。
卽菝□。
萆字原從艸從□。
考證:〔【禮王制】班白不提挈。
〕謹照原文班白改班白者。
梕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梕 【集韻】【類篇】□而振切,音認。
木名。
【廣韻】作杒。
又【說文】桎杒也。
杒或從忍。
挌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挌 【廣韻】古伯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各額切,□音格。
【說文】擊也。
又鬭也,止也。
【魏志任城王傳】手挌猛獸。
又【玉篇】舉也。
又【唐韻】盧各切【集韻】歷各切,□音落。
亦擊也。
或作擽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曷各切,音鶴。
拫挌,牽引也。
【集韻】或作□。
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通作格。
◎按《說文》古覈切,取音微別。
挏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挏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徒總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杜孔切,□音動。
【說文】□引也。
【玉篇】動也。
【前漢禮樂志】給大官挏馬酒。
【註】以馬乳爲酒,撞挏乃成也。
又【百官公卿表】太僕屬官有家馬令,武帝太初元年更名爲挏馬。
【註】主乳馬,以韋革爲夾兜,盛馬乳,挏取其上肥,因名挏馬。
【淮南子俶眞訓】撢掞挻挏,世之風俗。
【註】擁引來去不定也。
又【唐韻】【正韻】徒紅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徒東切,□音桐。
又【韻會】徒弄切,音洞。
義□同。
拕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拕 【唐韻】託何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湯何切,□音佗。
【說文】曳也。
【前漢嚴助傳】拕舟而入水。
【揚雄校獵賦】拕蒼豨。
又【集韻】他佐切,佗去聲。
義同。
又【唐韻】徒可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待可切,□駝上聲。
引也。
又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吐臥切,音唾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唐何切,音駝。
亦引也。
又水拕,猶堰也。
【唐書楊行密傳】作魯陽五堰拕,輕舸饋糧。
【集韻】或作拖。
又作扡。
拖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拖 同拕。
【班固西都賦】挾師豹,拖熊螭。
【註】拖,曳也。
讀平聲。
又【禮少儀】僕者負良綏,申之面,拖諸幦。
【疏】拖,猶擲也。
亦引也。
綏申於面前而引之,可置車幦上也。
【論語】加朝服拖紳。
【司馬相如上林賦】宛虹拖於楯軒。
【註】拖謂申加於上也。
讀上聲或去聲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吐邏切。
牽車也。
考證:〔【司馬相如子虛賦】宛虹拖於楯軒。
〕謹照原文子虛賦改上林賦。
拚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拚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皮變切,音卞。
抃本字。
與□同。
【說文】拊手也。
【宋書何承天傳】歌拚就路。
【註】手舞貌。
互詳抃字註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方問切,音奮。
埽除之名。
【禮少儀】埽席前曰拚。
【疏】拚是除穢,埽是滌蕩。
【儀禮聘禮】不腆先君之祧,旣拚以俟矣。
又【集韻】方文切,音分。
本作□。
亦作□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孚袁切。
與翻同。
【博雅】飛也。
【詩周頌】肇允彼桃蟲,拚飛維鳥。
【箋】翻飛爲大鳥也。
【正字通】本從手從棄作□。
省作拚。
互見□字註。
攏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攏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力董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魯孔切,□聾上聲。
持也,掠也。
一曰拗攏,籌也。
謂酒律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盧東切,音聾。
理也。
鄭氏曰:從□轉註。
【正字通】六書略□攏分爲二,非。
挆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挆 與挅同。
擁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擁 【唐韻】於隴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委勇切,□雍上聲。
【說文】本作□。
抱也。
【禮玉藻】肆束及帶,勤者有事,則收之,走,則擁之。
【疏】肆餘也,謂束帶之餘組及帶之垂者。
收謂斂持在手,擁謂抱之於懷也。
【前漢夏侯嬰傳面雍樹馳註】南方謂抱小兒爲雍樹,面偝也,雍抱持之,令面背己而抱之以馳。
雍讀曰擁。
又持也。
【前漢高帝紀】太公擁彗。
【註】如今卒持帚也。
又衞也,羣從也。
又【爾雅釋言邕支載也疏】邕,又作擁。
擁護支持,皆載任之義。
又【集韻】於容切,音雍。
遮也。
【禮內則】女子出門,必擁蔽其面。
【註】擁,猶障也。
或作□。
亦作□。
拲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拲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居竦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古勇切,□音鞏。
【說文】兩手同械也。
【周禮秋官掌囚】上罪梏拲而桎。
【註】拲者,兩手共一木也。
在手曰梏,在足曰桎。
又【唐韻】居玉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拘玉切,□音鋦。
又【集韻】丘勇切,音恐。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居六切,音菊。
義□同。
◎按屋韻居六切,與沃韻居玉切相近,宜細分。
【說文】或從木作。
【長箋】拲似混拱,當從木。
拸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拸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醜豸切,褫上聲。
與搋同。
析也。
又去也。
【莊子庚桑楚】介者拸畫,外非譽也。
【註】介者刖人,畫文采之飾也。
貌旣虧殘,故拸而棄之。
或作扡。
又【正韻】拍也,拽也。
又【集韻】演爾切,迤上聲。
亦同搋。
又□知切,音馳。
拆也。
又【唐韻】弋支切【集韻】餘支切,□音移。
【博雅】加也。
又【集韻】他可切,佗上聲。
又待可切,駝上聲。
義□同。
又齒者切,車上聲。
與哆同。
大貌。
挒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挒 【唐韻】良薛切【集韻】力蘖切,□音列。
【埤蒼】搩也。
一曰捩也。
又【韻會】力結切,與捩同。
拗也,紾也。
挖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挖 【字彙補】烏括切,音斡。
挑挖也。
◎按穵字入黠韻。
加手義同。
當從烏八切。
芆 【申集上】【艸字部】 芆 【唐韻】楚佳切【集韻】初加切,□音釵。
【博雅】鬼芆,草名。
芆原從義作。
拋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拋 【唐韻】匹交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披交切,□音脬。
【說文】棄也。
【廣韻】擲也。
又【唐韻】匹貌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披敎切,□音砲。
義同。
又軍中以機發石曰拋車。
【後漢袁紹傳】曹操發石車擊紹軍中,呼曰霹靂車。
【註】卽今拋車也。
【唐書高麗傳】李勣列拋車飛大石,所當輒潰。
【集韻】別作□。
又【說文】或從手票聲。
通用摽。
詳摽字註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或作抱。
詳抱字註。
拙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拙 〔古文〕【唐韻】職悅切。
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朱劣切,□音梲。
讀若專入聲。
【說文】不巧也。
【書周官】作僞心勞日拙。
【老子道德經】大巧若拙。
【戰國策】敎人而不能,則謂之拙。
又【釋名】屈也。
使物否屈,不爲用也。
【史記範睢傳】楚之鐵劒利,而倡優拙。
招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招 【唐韻】止遙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之遙切,□音昭。
【說文】手呼也。
【詩邶風】招招舟子。
【傳】招招,號召之貌。
【疏】號召必手招之。
王逸雲:以手曰招,以口曰召也。
又【廣韻】來之也。
【書說命】旁招俊乂。
又求也。
【前漢季布傳】辨士曹丘生數招權顧金錢。
【註】招求貴人威權,因以請託也。
又□也。
【孟子】旣入其苙,又從而招之。
【註】招,羈其足也。
又姓。
漢大鴻臚招猛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時饒切【正韻】時昭切,□音韶。
【前漢禮樂志】體招搖,若永望。
【註】招搖,申動貌。
又與韶通。
【史記帝舜紀】禹乃興九招之樂。
【註】卽舜樂,簫韶九成,故曰九招。
【左傳昭十二年】祭公謀父作祈招之詩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祁堯切,音翹。
舉也。
【周語】好盡言以招人過。
【前漢□項傳贊】招八州而朝同列。
又揭也。
【莊子騈拇篇】有虞氏招仁義以撓天下。
又葉之笑切,音照。
【蔡邕郭有道□】赫赫三事,幾行其招。
委辭召貢,保此淸妙。
又葉之由切。
音周。
【韓愈祭□員外文】於後八年,君從杜侯。
我時在洛,亦應其招。
拟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擬 【唐韻】魚紀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偶起切,□疑上聲。
【說文】度也。
【增韻】準擬揣度以待也。
【易繫辭】擬之而後言。
【疏】擬度之而後言也。
又像也,比擬也。
【前漢公孫弘傳】管仲相齊有三歸,侈擬於君。
【註】擬,疑也,言相似也。
【後漢張衡傳】吾觀太□,方知子雲妙極道數,乃與五經相擬。
【集韻】或作譺。
又作懝。
【禮記】通作儗。
【漢書】借作儀。
擰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擰 【字彙補】泥耕切,音獰。
搶擰,亂也。
○按《漢書》國制搶攘註:攘,女庚反,音搶。
攘爲傖獰。
今改攘作擰,非。
拶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拶 【唐韻】□末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子末切,□音。
逼也。
相排迫也。
【韓愈雪詩】漰騰相排拶,龍鳳交橫飛。
【正字通】本作□。
拾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拾 【唐韻】【韻會】是執切【集韻】寔入切【正韻】寔執切,□音十。
【說文】掇也。
【廣韻】收也,斂也。
【左傳昭三年】無備而官辦者,猶拾瀋也。
【註】猶拾汁,終不可得。
【前漢夏侯勝傳】經術苟明,其取靑紫如俛拾地芥。
又【汲黯傳】補過拾遺,臣之願也。
又拾遺,官名。
【唐書百官志】補闕拾遺,掌供奉諷諫。
又不知而問曰拾沒。
俗譌爲什麽。
一曰射韝也。
著於左臂以遂弦。
【詩小雅】決拾旣佽。
【傳】決,鉤弦也。
拾,遂也。
【儀禮鄕射禮】袒決遂。
【註】遂,射韝也。
以韋爲之,其非射時則謂之拾。
拾,斂也,所以蔽膚斂衣也。
又今官文書借爲數目之十字。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極葉切,音笈。
更也。
【禮投壷】左右告矢,具請拾投。
【疏】賔主更遞而投也。
【儀禮鄕射禮】取弓矢拾。
【疏】遞取弓矢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極業切,音跲。
義同。
又實攝切,音涉。
躡足升也。
【禮曲禮】拾級聚足,連步以上。
【註】拾當爲涉聲之誤也。
級,等也。
【正韻】涉拾□失涉切,音攝,義同。
疑韻切有脫誤。
搒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搒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北孟切,祊去聲。
【說文】掩也。
又進舟也。
【廣韻】搒人,船人也。
與榜同。
又補曠切,音謗。
義同。
【廣韻】掉船一歇也。
又【唐韻】薄庚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蒲庚切,□音彭。
笞掠也。
【前漢張耳傳】吏搒笞數幹。
【註】捶擊之也。
亦作榜。
通作篣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逋旁切,謗平聲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晡橫切,音祊。
相牽也。
或作。
本作□。
搓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搓 【唐韻】七何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倉何切,□音蹉。
搓挪也。
【陸遊詩】柳細搓難似,花新染未乾。
又【五音集韻】此我切,音玼。
邪貌。
又初皆切,音差。
推擊也。
本作□。
搔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搔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蘇曹切,音騷。
【說文】刮也。
【增韻】手爬也。
【詩邶風】搔首踟躕。
【禮內則】疾痛苛癢,而敬抑搔之。
【註】抑按搔摩也。
【前漢枚乗傳】十圍之木,始生如蘖,足可搔而絕。
【註】搔,謂抓也。
又與騷通。
【吳志陸凱傳】所在搔擾,更爲煩苛。
【集韻】或作□。
又側絞切,音爪。
手足甲也。
與蚤同。
【儀禮士虞禮】沐浴櫛搔翦。
通作爪。
又先到切,音譟。
與□同。
攫搏也。
互見前八畫增字。
搕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搕 【集韻】克盍切,音榼。
取也。
又擊也。
又【唐韻】烏合切,音罨。
以手覆也。
又【集韻】乙盍切,音盦。
義同。
搖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搖 【唐韻】餘招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餘招切,□音姚。
【說文】動也。
【詩王風】中心搖搖。
【疏】心憂無所附著之意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矢人】夾而搖之,以□其豐殺之節也。
又【爾雅釋詁】作也。
【前漢禮樂志】將搖舉,誰與期。
【註】言當奮搖高舉,不可與期也。
又招搖,星名。
【禮曲禮】招搖在上。
【疏】春秋運鬥樞雲:北鬥七星第七搖光,則招搖也。
【前漢司馬相如大人賦】部署眾神於搖光。
【註】張揖曰:搖光,北鬥杓頭第一星。
◎按禮疏,合二星爲一。
與漢書註互異。
又扶搖,暴風也。
【爾雅釋天】扶搖謂之猋。
【註】風自下而上。
又步搖,首飾也。
【詩鄘風】副笄六珈。
【疏】步搖,副之遺象。
【前漢江充傳】冠禪纚步搖。
【註】冠禪纚,故行步則搖,纚卽今方目紗也。
一作①。
【周禮天官追師註】副以覆首,若今步①。
【釋文】①本作搖。
又消搖,翺翔貌。
與逍遙同。
【禮檀弓】孔子蚤作,負手曳杖,消搖于門。
又須搖,猶須臾也。
【前漢禮樂志】神奄留臨須搖。
又姓。
【前漢功臣表】海陽齊信侯搖毋餘。
又【唐韻】弋照切【集韻】弋笑切,□音曜。
亦動也。
【□後主關山月詩】城危接暈高,潤風連影搖。
寒光帶岫移,冷色含山峭。
從肉,非從爪。
亦作。
別見後十一畫。
①字作下繇。
肉作月。
撀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撀 【篇海】【字彙補】□古鬬切,音遘。
取牛羊乳也。
○按字之譌。
搗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搗 【韻會】覩老切【正韻】都皓切,□同擣。
詳擣字註。
搘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搘 【正韻】旨而切,音支。
搘捂也。
【唐書南詔傳】初鳳迦異築柘東城,諸葛亮石刻故在,文曰:□卽仆,常以石搘捂。
亦作枝。
又作支。
別從木作榰。
搙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搙 【唐韻】內沃切【集韻】奴沃切,□音傉。
讀若農入聲。
撚搙也。
又【唐韻】女角切【集韻】昵角切,□音蒻。
搵也。
又【集韻】乃豆切,音耨。
拄也。
搚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搚 【集韻】迄業切。
同拹。
或作。
詳拹字註。
又【唐韻】盧合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落合切,□與拉同。
【公羊傳莊元年】搚幹而殺之。
【註】搚,折聲也。
又【唐韻】盧盍切,音臘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虛欠切,險去聲。
引從也。
搛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搛 【集韻】離鹽切,音廉。
擊鼓也。
與□同。
又堅嫌切,音兼。
夾持也。
□字原從支作。
昲 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昲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芳未切,音費。
【博雅】曝也。
【揚子方言】昲、曬,乾物也。
揚、楚通語也。
【列子周穆王篇】酒未淸,肴未昲。
【類篇】或作曊。
又【集韻】芳微切,音霏。
又芳問切,音忿。
又敷勿切,音拂。
義□同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普活切,音撥。
光也。
擯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擯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必仞切,賓去聲。
斥也,棄也。
【崔寔政論】寡不勝衆,遂見擯棄。
又與儐同。
導賓也。
主國之君所使出接賓者,在主曰擯,在客曰介。
【禮聘義】卿爲上擯,大夫爲承擯,士爲紹擯。
【疏】承者,承副上擯也。
紹者,繼續承擯也。
【周禮秋官小行人】凡四方之使者,大客則擯。
【註】擯而見之王,使得親言也。
又【正韻】□民切,音賓。
義同。
通作賓。
俗作□。
搜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搜 【集韻】疎鳩切,音蒐。
與□同。
又先侯切,潄平聲。
義□詳□字註。
又【集韻】先彫切,音蕭。
搜搜,動貌。
亦省作叟。
又蘇曹切,音騷。
又蘇後切,音叟。
義□同。
又先奏切,音潄。
人名。
【莊子讓王篇】王子搜援綏登車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山巧切,音稍。
攪搜,亂也。
【韓愈詩】炎風日搜攪。
【註】搜上聲。
搞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搞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丘交切,同敲。
橫撾也。
或作摮。
又【集韻】口到切,音犒。
相違也。
與靠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