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0部分
關燈
小
中
大
脠。
讀近諂平聲。
亦長也。
又夷然切,音延。
亦取也。
又周也。
捆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捆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苦本切,音閫。
齊等也。
【孟子】捆屨織席。
【註】捆猶叩也。
欲使堅,故叩之。
【詩大雅】室家之壼。
【箋】壼之言捆也。
【疏】捆逼而密緻也。
又【集韻】苦悶切,音困。
義同。
【儀禮大射儀】旣拾,取矢捆之。
劉昌宗讀。
或譌作梱。
又胡昆切,音。
與同。
又【玉篇】取也,抒也,纂組也。
考證:〔【周禮大司□軍形疏】〕謹照原文形改□。
〔【司射命】中離維綱。
〕謹照儀禮原文,司射命改大射儀。
【子集下】【冫字部】【玉篇】他丁切,音汀。
【字彙】冰貌。
持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持 【唐韻】直之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澄之切,□音治。
【說文】握也。
【廣韻】執也。
【詩大雅鳧鷖序】持盈守成。
【疏】執而不釋謂之持,是手執之也。
【禮射義】持弓矢審固。
【史記秦始皇紀】大吏持祿取容。
又把持也。
【史記酷吏傳】寧成爲任俠,持吏長短。
又軍持,汲水具,梵語也,猶華言缾。
【陸遊詩】遊山雙不借,取水一軍持。
【註】不借,草履名。
又【正韻】□知切,音馳。
義同。
又葉□如切,音除。
【古隴西行】淸白各異尊,酒上玉華疏。
酌酒持與客,客言主人持。
損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損 〔古文〕扻【唐韻】【正韻】蘇本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鎖本切,□孫上聲。
【說文】減也。
又卦名。
【易損卦】損下益上,其道大行。
【疏】下自減損,以奉於上也。
又傷也,貶也,失也。
捦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捦 【唐韻】巨今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渠金切,□音琴。
急持也。
又捉也。
又【說文】急持衣衿也。
或作。
【集韻】又作擒。
或作扲。
戟 【卯集中】【戈字部】 戟 〔古文〕屰【廣韻】幾據切【集韻】訖逆切,□音。
有枝兵也。
【增韻】雙枝爲戟,單枝爲戈。
【釋名】戟,格也,傍有枝格也。
【典略】周有雍狐之戟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】戟廣寸有半寸,內三之,胡四之,援五之。
【註】戟,今三鋒戟也。
內長四寸半,胡長六寸,援長七寸半。
又地名。
【戰國策】秦舉安邑,而塞女戟。
【註】女戟在太行西。
又與棘通。
【周禮天官掌舍棘門註】以戟爲門。
【左傳隱十一年】子都拔棘以逐之。
【註】棘戟也。
【禮明堂位】越棘大弓。
【註】棘戟同。
又【韻補】葉訖約切,音腳。
【詩秦風】脩我矛戟,與子偕作。
【揚子太玄經】比劄爲甲,冠矜爲戟。
被甲荷戟,以威不恪。
【說文】作□。
考證:〔比禮爲甲。
〕謹照揚子原文比禮改比劄。
戮 【卯集中】【戈字部】 戮 〔古文〕□□【唐韻】【韻會】力竹切【集韻】力六切,□音陸。
【說文】殺也。
【廣韻】□戮。
又【晉語】殺其生者而戮其死者。
【註】□屍爲戮。
又癡行也。
又辱也。
【左傳文六年】夷之蒐,賈季戮臾駢,臾駢之人欲盡殺賈氏以報焉。
臾駢曰:不可。
【爾雅釋詁】病也。
【註】相戮辱,亦可恥病也。
又或作僇。
【荀子非相篇】爲天下大僇。
【史記田單傳】僇及先人。
又與勠通。
【書湯誥】與之戮力。
亦與□通,野鵝也。
【揚雄蜀都賦】戮鶂初乳。
又【集韻】憐蕭切【正韻】憐條切,□音聊。
又【正韻】力救切,音溜。
義□同。
挬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挬 【唐韻】蒲沒切【集韻】薄沒切,□音勃。
拔也。
茾 【申集上】【艸字部】 茾 【集韻】輕煙切,音牽。
【類篇】秦茾,藥草。
戺 【卯集中】【戶字部】 戺 【廣韻】【韻會】□鉏裡切,音士。
【爾雅釋宮】落時謂之戺。
◎按爾雅作□。
疏,持樞也。
詳□字註。
又堂廉曰戺。
【書顧命】四人綦弁執戈,夾兩階戺。
又砌也,閾也。
【張衡西京賦】金戺玉階。
又【集韻】巸,古作戺。
註詳巳部六畫。
考證:〔堂簾以戺〕謹照書孔傳堂簾改堂廉。
戽 【卯集中】【戶字部】 戽 【廣韻】侯古切【集韻】後五切,□音戶。
【廣韻】抒也。
本作□或作戽。
又【廣韻】呼古切【集韻】火五切,□音虎。
【廣韻】戽鬥,舟中渫水器也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荒故切,謼去聲。
義同。
房 【卯集中】【戶字部】 房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符方切,音防。
【說文】室在旁也。
又東南宿名。
【爾雅釋天】天駟房也。
【禮月令】十月日在房。
【尙書運期授】所謂房四表之道。
又州名。
春秋時房渚,秦爲房陵郡,唐武德時改爲房州。
又姓。
舜封堯子爲房邑侯,子陵以父封爲氏。
又俎名。
【詩魯頌】籩豆大房。
【註】半體之俎,足下有跗,如堂房也。
又箭室也。
【左傳宣十二年】知莊子每射抽矢菆,納諸子之房。
又【廣韻】步光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蒲光切,□音傍。
【廣韻】阿房,秦宮名。
又【韻補】葉符風切,音馮。
【道藏中嶽仙人謌】徘徊元嶽顚,翻焉禦飛龍。
齊騰八紘外,翺翔閶闔房。
考證:〔【爾雅釋天】房,天駟也。
〕謹照原文天駟房也。
才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才 【唐韻】昨哉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牆來切,□音裁。
【說文】艸木之初也。
從丨,上貫一,將生枝葉。
一,地也。
【徐曰】上一,初生岐枝。
下一,地也。
【六書正譌】才,木質也。
在地爲木,旣伐爲才,象其枝根斬伐之餘。
從木省。
別作材,非。
又天地人爲三才。
【易繫辭】有天道焉,有人道焉,有地道焉。
兼三才而兩之,故六。
一曰能也。
【禮文王世子】必取賢斂才焉。
【論語】才難,不其然乎。
【前漢武帝紀】其令州縣舉茂才異等。
【唐書百官志】擇人以四才。
【邵堯夫曰】臨大事然後見才之難。
才者,天之良質也,學者所以成其才也。
又質也,力也。
【詩魯頌】思無期,思馬斯才。
【傳】多材也。
【孟子】非天之降才爾殊也。
【近思錄】性出於天,才出於氣,氣淸則才淸,氣濁則才濁。
又姓。
明尙書才寬。
又【集韻】通作材。
【說文】材,水挺也。
從木,才聲。
【徐曰】木勁直可用,故曰入山掄可爲材者。
人之有才,義出於此。
又【正韻】與纔通。
古用才爲纔始字。
【晉書謝混傳】才小冨貴,便豫人家事。
又與裁通。
【戰國策】惟王才之。
又與財通。
【前漢揚雄傳】財足以奉宗廟。
又【集韻】將來切,與哉同。
亦始也。
【爾雅釋詁疏】哉,古文作才。
以聲近,借爲哉始之哉。
又作代切,音再。
義同。
又葉卽由切,音遒。
【焦氏易林】季子多才,使我不憂。
打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打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都挺切,音頂。
【說文】擊也。
從手丁聲。
【穀梁傳宣十八年】邾人戕繒子于繒,梲殺也。
【註】謂捶打。
音頂。
又【六書故】都假切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都瓦切。
【正韻箋】打字通音當作都那切,如讀都瓦切,不成聲矣。
◎按打與撻同義。
楊愼曰:尚書撻音人聲,又轉上聲。
俗用打爲撻,然從撻轉音,亦未合。
今讀德馬切,答上聲爲正。
【北史張彜傳】羽林武賁將幾千人,至尚書省,以瓦石擊打公門。
又白打,毬采名。
【蹴踘譜】每人兩踢名打二,曳開大踢名白打。
【韋莊詩】內官初賜淸明火,上相閒分白打錢。
又【唐韻】德冷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都冷切,□讀與等近。
義同。
又【歐陽脩歸田錄】打字當滴耿切。
○按《字彙》誤改音滴。
又【項氏家說】俗助語每與本辭相反,其於打字用之尤多。
凡打□、打聽、打量、打睡,無非打者。
托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托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闥各切。
同拓。
見拓字註。
又不托,與餺飥通。
【五代史李茂貞傳】一日食粥,一日食不托。
【歐陽脩歸田錄】唐人謂湯餠爲不托。
又柈名。
宋曰托子,今曰托盤。
扚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扚 【唐韻】都了切【集韻】丁了切,□音鳥。
【說文】疾擊也。
【揚子方言】揜取曰扚。
又【廣韻】都歷切【集韻】丁歷切,□音的。
引也。
又【集韻】職略切,音灼。
旁擊也。
又乙卻切,音約。
手指節文也。
又狼敵切,音歷。
按也。
拐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拐 【唐韻】求蟹切,音箉。
手腳物枝也。
又【正字通】古買切,乖上聲。
俗謂拐騙。
撓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撓 【唐韻】奴巧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女巧切,□鐃上聲。
【說文】擾也。
【釋名】物繁則相雜撓也。
【左傳成十三年】撓亂我同盟。
【註】乃卯反。
或作摎。
又【說文】一曰捄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尼交切,音鐃。
抓也,搔也,亦擾也。
又屈也。
【孟子】不膚撓。
【趙岐註】讀平聲。
或作□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女敎切,音鬧。
義同。
【左傳成二年】畏君之震,師徒撓敗。
【史記酷吏傳】所愛者,撓法活之。
【前漢劉向傳】不撓衆枉。
又【唐韻】呼毛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呼高切,□音蒿。
攪也。
【前漢鼂錯傳】匈奴之衆易撓亂也。
【註】火高反,其字從手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爾紹切,音繞。
亦屈也。
與揉同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人要切,饒去聲。
纏也。
與繞同。
【史記太史公自序】名家苛察繳繞。
或作撓。
又【集韻】馨幺切,音嘵。
撓挑,宛轉也。
【正字通】撓橈,從手從木,古互通。
與鐃從金,音同義異。
考證:〔【前漢劉向傳】守正不撓。
〕謹照原文獨處守正爲句,不撓衆枉爲句。
謹據改爲不撓衆枉。
拿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拿 俗拏字。
挑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挑 【唐韻】吐彫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他彫切,□音祧。
【說文】撓也。
一曰摷也。
又器名。
【儀禮有司徹】二手執挑□枋,以挹湆,注于疏七。
【註】挑謂之歃,讀如或舂或抭之抭字。
或作挑者,秦人語也。
【釋文】湯堯反,又他羔反。
又與佻通。
偸薄也。
【荀子彊國篇】其服不挑。
又【增韻】杖荷也。
俗謂肩荷曰挑。
又取也。
今揀選人物亦謂之挑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徒了切,音窕。
引也,撥也。
【博雅】疾也。
一曰弄也。
【史記項羽紀】願與漢王挑戰,決雌雄。
【註】擿嬈敵求戰,古謂之緻師。
【前漢司馬相如傳】卓王孫有女文君,好音,相如以琴心挑之。
【註】寄心於琴聲,以挑動之也。
亦與誂通。
誘也,戲也。
又【正韻】土了切,祧上聲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徒弔切,與掉同。
振也搖也。
又【唐韻】土刀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他刀切,□音叨。
【詩鄭風】挑兮達兮。
【毛傳】往來相見貌。
【朱傳】挑,輕儇跳躍之貌。
又抒物之器。
或作抭。
又【集韻】田聊切,音條。
撓挑也。
一曰攪也。
【莊子大宗師】登天遊霧,撓挑無極。
【註】宛轉循環貌。
或作。
捌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捌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布拔切,音八。
破也,分也。
又擊也。
【淮南子說林訓】解捽者不在於捌格,在於批伔。
【集韻】同扒。
又官文書紀數,借爲八字。
【正字通】秦法,凡數目字文單者,取茂密字易之。
一作壹,二作貳是也。
◎按秦諸□惟一二三改易,四以下仍用本文,徐氏始收附捌字,今則一至十字□改,非秦之舊也。
又【集韻】必結切。
與同。
捩也。
又筆別切。
讀若分別之別。
與扒同。
亦剖分也。
又皮列切。
讀若離別之別。
義同。
又【唐韻】百轄切。
【說文】《方言》雲:無齒杷。
從手別聲。
【急就篇】捌杷。
【師古註】無齒爲捌,有齒爲杷。
皆所以推引聚禾穀也。
又博拔切,音八。
同朳。
〇按集韻從木作。
別見木部。
考證:〔【淮南子說林訓】解梓者不在於捌格。
〕謹照原文梓改捽。
栥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栥 【類篇】津之切,音茲。
欂櫨也。
戞 【卯集中】【戈字部】 戞 【字彙】俗戛字。
戴 【卯集中】【戈字部】 戴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都代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丁代切,□□去聲。
【說文】分物得增益曰戴。
一曰首戴也。
【廣韻】荷戴也。
【書大禹謨】衆非元後何戴。
【孟子】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。
又【爾雅釋地】途出其前戴丘。
【疏】道過丘南,若爲道負戴。
又値也。
【禮喪大記】君纁戴六。
【註】戴之言値也。
【爾雅釋地】戴日爲丹穴。
【註】値也。
【疏】値日之下,其處名丹穴。
又【諡法】典禮無愆曰戴。
【左傳隱三年】其娣戴嬀生桓公。
【註】戴謂諡。
又姓。
出濟北,本宋戴穆公後。
又或作載。
【禮月令】載靑旂。
【詩周頌】載弁俅俅。
【音義】如字。
又與戴同。
又【韻會】作代切,音再。
地名。
【春秋隱十年】宋人,蔡人,衞人伐戴。
【註】戴國,今□留外黃縣東南有戴城。
【釋文】戴音再。
紮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紮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側八切,音劄。
拔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乙黠切。
與揠同。
見揠字註。
抑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抑 【唐韻】於力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乙力切,□音億。
【說文】按也。
【史記三王世家】緣恩寬忍,抑案不揚。
又愼密也。
【詩小雅】威儀抑抑。
又治也,塞也。
又屈也,逼也。
【禮學記】君子之教喩也,強而弗抑。
【疏】但勸強其神識,而不抑之令曉也。
【楚辭懷沙】俛屈以自抑。
又遏也,止也。
【史記平準書】抑天下物,名曰平準。
【後漢明帝紀】章奏若有過稱虛譽,尚書宜抑而不省。
又美也。
【詩齊風】抑若揚兮。
【疏】揚是顙之別名。
抑爲揚之貌。
又損也,退也。
【後漢蔡邕傳】人自抑損,以塞咎戒。
又【班固傳論】固之序事,不激詭,不抑抗。
【註】抑,退也。
抗,進也。
通作挹。
又轉語,亦然之辭。
【詩鄭風】抑磬控忌。
又發語辭。
【詩小雅】抑此皇父。
【王應麟詩攷】韓詩,抑,意也。
又詩篇名。
【楚語】衞武公作懿,戒以自儆。
【註】大雅抑之篇,懿讀曰抑。
【說文】從反印,或從手作□。
隷作□。
今文省作抑。
□字從扌從□。
扣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扣 【唐韻】苦□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丘□切,□音□。
擊也。
【晉書張華傳】吳郡臨平岸,出一石鼓,華曰:可取蜀中桐材,刻爲魚形,扣之則鳴矣。
又【廣韻】【正韻】苦後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去後切,□音口。
義同。
又【說文】牽馬也。
本作□。
通作叩。
扜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扜 【唐韻】憶俱切【集韻】邕俱切,□音紆。
【說文】指麾也。
又持也。
又【廣韻】況于切【集韻】匈于切,□音籲。
義同。
挢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撟 【唐韻】居少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舉夭切,□音矯。
【說文】舉手也。
一曰撟擅也。
與矯通。
【周禮秋官士師】掌士之八成,五曰撟邦令。
【註】稱詐以有爲者。
【疏】撟,卽詐也。
【前漢武帝紀】撟虔史乘埶以侵蒸庶。
【註】撟,託也。
虔,固也。
妄託上命,而堅固爲邪惡者也。
又【高五王傳】撟制以令天下。
【註】託天子制詔也。
又【倉頡篇】正也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】撟幹欲孰于火而無贏,撟角欲孰于火而無燂。
【前漢諸侯王表】撟枉過其正。
【註】正曲曰撟。
又強貌。
【荀子臣道篇】撟然剛折端立,而無傾側之心。
又【集韻】渠嬌切,音喬。
亦舉手也。
又【唐韻】舉橋切【集韻】居妖切,□音驕。
義同。
又【博雅】取也。
一曰選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嬌廟切,驕去聲。
撟捎,略取也。
互見捎字註。
又【集韻】巨天切,音趫。
天撟,頻伸貌。
【爾雅釋獸】人曰撟。
【註】伸引手足。
又丘祅切,音蹺。
舉也。
又渠廟切,音嶠。
義同。
【史記扁鵲傳】舌撟然而不下。
又苦浩切,音考。
以火曲物也。
【考工記】撟幹,劉昌宗說。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吉了切,音皎。
撓曲也,屈也。
【考工記釋文】沈讀古了反。
【荀子臣道篇】率羣臣百吏,而相與強君撟君。
考證:〔【前漢武帝紀】百姓所安,殊路而撟虔。
〕謹按原文撟虔二字屬下爲句,不屬上。
謹改爲撟虔史乘埶以侵蒸庶。
挨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挨 【唐韻】於駭切【集韻】倚駭切,□唉上聲。
【說文】擊背也。
又【唐韻】於攺切【集韻】倚亥切,□愛上聲。
擊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英皆切,音唉。
本作□。
義同。
又推也。
【六書故】旁排也。
【揚子方言】強進曰挨。
【正字通】今俗凡物相近謂之挨。
戰 【卯集中】【戈字部】 戰 古文□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之膳切,旃去聲。
【說文】□也。
【左傳莊十一年】皆□曰戰。
又懼也。
【書仲虺之誥】小大戰戰。
又姓。
漢戰兢,明戰愼。
戼 【卯集中】【戶字部】 戼 【說文】卯本字。
與丣字上畫連者有別。
丣音酉。
【六書正譌】戼,闢戶也。
從二戶,象門兩闢形。
因聲借爲寅卯字,爲日出物生之象。
□。
(卯)〔古文〕□□□□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莫飽切,音昴。
【說文】冒也。
二月,萬物冒地而出,象開門之形,故二月爲天門。
【徐曰】二月,隂不能制,陽冒而出也。
天門,萬物畢出也。
又【廣韻】辰名。
【爾雅釋天】歲在卯曰單閼。
【晉書樂志】卯,茂也,謂陽氣生而孳茂也。
【韻會】俗作夘,非。
扛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扛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古雙切,音杠。
【說文】橫關對舉也。
【史記項羽紀】籍長八尺餘,力能扛鼎。
【韓愈贈張籍詩】龍文百斛鼎,筆力可獨扛。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居郞切,音岡。
亦舉也。
與掆同。
或作抗。
又【集韻】虎項切。
與□同。
荷擔也。
詳□字註。
【韻會】通作□。
扟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扟 【唐韻】所臻切【集韻】疏臻切,□音莘。
【說文】從上挹也。
【廣韻】自上擇取物也。
又【博雅】掊扟,減也。
【元包經】損扟且剺。
傳曰:扟且剺剝之也。
扡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扡 【正字通】俗□字。
□字原從扌從遷作。
扪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捫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正韻】謨奔切【韻會】謨昆切,□音門。
【說文】撫持也。
【詩大雅】莫捫朕舌。
又摸也。
【史記高祖紀】漢王傷胷,乃捫足。
【楚辭九章】遂儵忽而捫天。
又【韻補】葉眉貧切,音珉。
【歐陽修菱溪石詩】嗟予有口莫能辨,歎息但以兩手捫。
皆雲女媧初鍛鍊,融結一氣凝精純。
俗作,非。
揚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揚 〔古文〕敭□【唐韻】與章切【集韻】餘章切【正韻】移章切,□音陽。
飛舉也。
【詩王風】揚之水,不流束薪。
【傳】揚,激揚也。
【疏】謂水急激而飛揚,波流疾之意也。
又【豳風】以伐遠揚。
【疏】謂長條揚起者。
又【增韻】發也,顯也。
【廣韻】舉也。
【易夬卦】揚于王庭。
【疏】發揚決斷之事於王者之庭。
【書堯典】明明揚側陋。
【禮文王世子】或以言揚。
【疏】能言語應對,亦舉用之。
又稱說也。
【禮祭統】銘者,自名以稱揚其先祖之美,而明著之後世者也。
【前漢季布傳】使僕遊揚足下,名於天下,顧不美乎。
又【爾雅釋詁】□揚,續也。
又簸去糠粃也。
【詩小雅】維南有箕,不可以簸揚。
又眉上下曰揚。
【詩鄘風】揚且之皙也。
【傳】揚,眉上廣。
【又】子之淸揚。
【疏】揚者,眉上之美名。
旣名眉爲揚,因謂眉之上,眉之下皆曰揚。
又鉞也。
【詩大雅】幹戈戚揚。
又州名。
【書禹貢】淮海惟揚州。
【疏】江南之氣躁勁,厥性輕揚,故曰揚州。
亦曰:州界多水,水波揚也。
又姓。
【揚雄自序】揚別爲一族。
周宣王子尚父封揚侯,因氏。
又宋揚避舉,明揚光休。
通作颺。
擾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擾 【玉篇】于救切,音宥。
福也。
◎按《說文》□字,重文作抭。
《正字通》牽引擾字,謂與揄通,改周禮爲舂擾,誤。
(擾)【唐韻】而沼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爾紹切,□音繞。
【說文】煩也。
【廣韻】亂也。
【書胤征】俶擾天紀。
【前漢曹參傳】以齊獄市爲寄,愼勿擾也。
又馴也,順也,安也。
【書臯陶謨】擾而毅。
【註】馴擾而果毅。
又【周官】司徒掌邦敎,敷五典,擾兆民。
【周禮地官大司徒】以佐王安擾邦國。
【註】擾亦安也。
言饒衍之。
又【夏官職方氏】河南曰豫州,其畜宜六擾。
【註】馬牛羊豕犬雞。
【疏】六擾,與爾雅六畜,周禮六牲,一也。
【左傳昭二十九年】董父實甚好龍,乃擾畜龍。
【疏】順龍所欲而畜養之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如招切,音饒。
義同擽。
【周禮六擾釋文】徐邈,劉昌宗讀饒。
【前漢高帝紀贊】劉累學擾龍。
【註】師古又讀饒。
又【集韻】乃老切,音惱。
亦煩也。
又葉忍九切,柔上聲。
【李尤平樂觀賦】飛丸躍劒,沸渭回擾。
巴渝隈一,踰眉相受。
本從□。
《說文》作□。
又□。
(擾)考證:〔【左傳昭二十九年】董父實甚好龍,乃擾畜龍。
【註】順龍所欲而畜養之。
〕謹照原書註改疏。
扳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扳 【廣韻】布還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逋還切,□音班。
挽也,引也,援也。
【公羊傳隱元年】諸大夫扳隱而立之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普患切,音眅。
義同。
又【唐韻】普班切【集韻】披班切,□與攀同。
詳攀字註。
扼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扼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乙革切。
同。
【前漢李陵傳】力扼虎,射命中。
又【正韻】與軛通。
【莊子馬蹄篇】加之以衡扼。
本作搹。
詳字註。
承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承 【唐韻】署陵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辰陵切,□音丞。
【說文】奉也。
【書說命】後克聖,臣不命其承。
【詩小雅】承筐是將。
又受也。
【禮禮運】是謂承天之祜。
【疏】受天之福也。
又【增韻】下載上也。
【易坤彖】萬物資生,乃順承天。
【尚書大傳】庶人有石承。
【註】屋柱下石也。
又【廣韻】次也。
【左傳昭十三年】同盟于平丘,子產爭承。
【註】承貢賦之次也。
又繼也。
【詩小雅】如松柏之茂,無不爾或承。
【疏】新故相承,無彫落也。
又止也。
【詩魯頌】則莫我敢承。
【疏】無有於我敢禦止之者。
又通丞。
【左傳哀十八年】楚右司馬子國帥師而行,請承。
【註】承,佐也。
又州名。
漢牂柯郡地,宋置承州。
又姓。
【後漢承宮傳註】承姓,衞大夫成叔承之後。
又【正韻】時征切,音成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諸仍切,音蒸。
水名。
【前漢地理志】長沙國承陽縣。
【註】承水,出零陵永昌縣界,東流注湘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持陵切,音懲。
【左傳哀四年】蔡昭侯如吳,諸大夫恐其又遷也,承。
【註】承,蓋楚言。
又【集韻】【類篇】□蒸上聲,與抍通。
【列子黃帝篇】孔子觀於呂梁,見一丈夫遊之,使弟子□流而承之。
【註】出溺爲承。
直作拯。
又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昨亙切,音贈。
猶送也。
【禮文王世子】賵賻承含,皆有正焉。
【註】承讀爲贈,聲之誤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諸應切,音證。
縣名。
【前漢地理志】東海郡承縣。
【註】應劭讀。
又葉辰羊切,音常。
【班固高祖泗水亭□】休勳顯祚,永永無疆。
於皇舊亭,苗嗣是承。
【集韻】或作□。
又作氶。
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【集韻】遣禮切,音啓。
開衣領也。
又□,開腳行貌。
挴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挴 【唐韻】武罪切【玉篇】莫攺切【集韻】母罪切,□音每。
【揚子方言】貪也。
【史記賈誼服賦】品庶馮生。
【註】索隱曰:漢書作每生。
按方言每字合從手旁,音謀攺反。
【楚辭天問】□王巧挴,夫何周流。
捓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捓 【集韻】餘遮切。
同擨。
捓揄,舉手相弄也。
【白居易詩】時遭人指點,數被鬼捓揄。
亦作擨□。
又或作歋歈。
【說文】作歋□。
【後漢書】作邪。
別作揶。
互詳揄擨二字註。
又【集韻】羊諸切,音餘。
胥捓,殘餘也。
戩 【卯集中】【戈字部】 戩 【唐韻】卽淺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子淺切,□音翦。
盡也。
【詩小雅】俾爾戩穀。
【註】俾爾盡善,有以受天之祿也。
又與翦通。
【說文】滅也。
【詩魯頌】實始翦商。
古本作戩。
聞人氏曰:戩與翦同。
又【集韻】旨善切,音□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【類篇】□子賤切,音箭。
義同。
孫炎說。
扡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扡 【集韻】同拕。
詳拕字註。
又【集韻】待可切,駝上聲。
引也。
【音學五書】古音徒可切。
後人誤入紙韻。
【詩小雅】伐木掎矣。
析薪扡矣。
詳掎字註。
又【唐韻】移爾切,迤上聲。
加也。
又離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醜豸切,褫上聲。
析也。
又落也。
與搋同。
或作拸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丈尒切,音豸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丈蟹切,音廌。
亦析也。
又餘支切,音移。
遷徙也。
又是義切,音豉。
牽也。
【韻會】《說文》引《詩》漢五經本作杝,今文《毛詩》陸德明所定作扡,音異字異而義實同。
◎按《詩小雅釋文》敕氏反。
又疏雲:扡者,施也。
觀其裂而漸相施及也。
諸家音訓多從紙韻,今依《類篇》以古音爲正,而餘音附之。
考證:〔按詩小雅箋註,敕氏反。
〕謹照原書箋註改釋文。
扱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扱 【唐韻】楚洽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測洽切,□音鍤。
【說文】收也。
又【廣韻】取也,獲也,引也,舉也。
又【周禮地官】共其接盛。
【疏】讀接爲扱,頒扱也。
詳接字註。
又拜手至地也。
【儀禮士昏禮】婦拜扱地。
【註】猶男子稽首。
又與插通。
【詩周南】薄言襭之。
【傳】扱衽曰襭。
【疏】扱衣上衽于帶也。
【禮問喪】雞斯徒跣扱上衽。
又【集韻】乞及切,音泣。
亦手至地也。
【儀禮註】劉昌宗讀。
又逆及切,音岌。
義同。
又測入切,讖入聲。
亦取也。
又【唐韻】【正韻】許及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迄及切,□音吸。
斂取也。
【禮曲禮】以箕自鄕而扱之。
【疏】讀爲吸者,以其穢物少,吸然則盡也。
又【集韻】訖立切,音急。
亦引也。
又七接切,音妾。
搢也。
或作插。
抃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抃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皮變切,音卞。
拊手也。
【魏志文帝紀註】能言之倫,莫不抃舞。
【楚辭天問】鼇戴山抃,何以安之。
【註】手拍曰抃。
【□晹樂書】帝嚳命伶人作唐歌,有抃以爲節。
【註】兩手相擊也。
今龜茲樂人彈指爲歌舞之節,亦抃之細。
又【正韻】毗面切,音便。
義同。
【說文】本作□。
古借用作卞。
亦通作弁。
又【集韻】方煩切,音藩。
連抃,宛轉貌。
與犿同。
捁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捁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古巧切。
與攪同。
【馬融廣成頌】散毛族,牿羽羣。
【韓愈曹成王□文】踏隨光化捁其州。
又【集韻】枯沃切,音酷。
打也。
抇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抇 【正字通】□字之譌。
抉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抉 【唐韻】於悅切【集韻】娟悅切,□音妜。
【說文】挑也。
【集韻】剔也。
【增韻】捾也。
【史記伍子胥傳】抉吾眼,縣吳東門之上,以觀越□之入滅吳也。
【韓愈進學解】爬羅剔抉,刮垢磨光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古穴切,音玦。
義同。
或作刔。
又通作觖。
【前漢孫寶傳】故欲擿觖,以揚我惡。
【註】擿觖謂挑發也。
與抉同。
又與決通。
縱弦彄也。
【周禮夏官】繕人掌王之用弓弩矢箙矰弋抉拾。
【註】抉謂挾矢時所以持弦飾也。
著右手巨指。
【史記蘇秦傳】革抉芮,無不畢具。
【註】以革爲決也。
又【唐韻】於決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一決切,□讀與吷近。
亦挑也。
抌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抌 【唐韻】竹甚切【集韻】陟甚切,□碪上聲。
【說文】深擊也。
從手冘聲。
一說楚謂搏曰抌。
又【集韻】食荏切,音甚。
【揚子方言】抌,推也。
【列子黃帝篇】攩挨抌,亡所不爲。
又【唐韻】以主切【集韻】勇主切,□音庾。
刺也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都感切,音黕。
義同。
【集韻】或作。
又作□。
○按《說文》□或從手從宂作抭,非抌也。
諸書音義譌抭爲抌,不合《說文》本訓者,今俱考正。
詳後抭字註。
抍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抍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蒸上聲。
【說文】上舉也。
易曰:用抍馬壯吉。
◎按易渙初爻,今文作拯。
疏雲:用馬以自拯拔也。
亦上舉之意。
【揚子方言】拔也。
出爲抍。
,古文溺字。
又【廣韻】救也,助也。
【周禮天官職幣】振掌事者之餘財。
【註】振,猶抍也。
【疏】以財與之謂之抍。
又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之庱切,音整。
【集韻】諸仍切,音蒸。
義□同。
又【廣韻】識蒸切【集韻】書蒸切,□音升。
亦上舉也。
又【集韻】辰陵切,音承。
又常證切,丞去聲。
義□同。
【說文】或從登作撜。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或作拯。
又作承。
別作丞。
【聲類】【玉篇】氶,亦同抍。
抏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抏 【唐韻】五丸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吾官切,□音岏。
挫也。
【史記平準書】百姓抏敝以巧法。
【註】抏,消耗之名。
【前漢食貨志註】抏,訛也,謂摧挫也。
◎按訛同鈋。
又【集韻】同園圓,削也。
又與刓通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五換切,音玩。
義同。
又與玩通。
【史記扁鵲傳】鑱石撟引,案抏毒熨。
【註】抏,謂按摩而玩弄身體,使調也。
今本多譌杭。
又與翫同。
習厭也。
撫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撫 【篇海】俗撫字。
(撫)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芳武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斐父切,□音捬。
【說文】安也。
【增韻】慰勉也。
【禮文王世子】西方有九國焉,君王其終撫諸。
【註】撫猶有也。
【疏】撫爲存撫,故爲有也。
【左傳文十二年】鎭撫其社稷。
又【說文】一曰循也。
【書臯陶謨】撫于五辰。
又【廣韻】持也。
又按也。
【禮曲禮】君撫僕之手。
【又】客跪撫席而辭。
【疏】以手按止之也。
【又】國君撫式。
【註】撫,猶據也。
又拍也。
【儀禮鄕射禮】左右撫矢而乗之。
又【揚子方言】拊撫,疾也。
【郭璞註】謂急疾也。
又州名。
漢豫章郡,隋置撫州。
又【集韻】蒙逋切。
與摹同。
【韻會】通作拊。
挶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挶 【唐韻】居玉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拘玉切,□音鋦。
【說文】戟持也。
或作拘。
又土轝也。
【左傳襄九年】□畚挶,具綆缶。
【周語】偫而畚挶。
【註】挶,舁土之器。
戣 【卯集中】【戈字部】 戣 【廣韻】渠追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渠龜切,□音逵。
【廣韻】戟屬。
【書顧命】一人冕執戣。
又人名。
【韓愈孔公誌銘】孔子之後三十八世,有孫曰戣,字君嚴。
又【集韻】求位切,音匱。
【字林】兵也。
或從金。
戸 【卯集中】【戶字部】 戶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【正韻】侯古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後五切,□音祜。
【說文】護也。
【釋名】所以謹護閉塞也。
【六書精薀】室之口也。
凡室之口曰戶,堂之口曰門。
內曰戶,外曰門。
一扉曰戶,兩扉曰門。
【易節卦】不出戶庭。
【詩豳風】塞向墐戶。
又民居曰編戶。
【唐六典】戶部掌天下戶口。
又止也。
【左傳宣十二年】屈蕩戶之。
【註】止也。
又【前漢王嘉傳】坐戶殿門失闌免。
【註】掌守殿門,止不當入者,而失闌入之。
又【爾雅釋地】觚竹北戶。
【註】北戶,南方之國。
【疏】卽日南郡也。
師古曰:言其在日之南,所謂北戶以向日者。
又【禮月令】蟄蟲鹹動,啓戶始出。
【註】戶,猶穴也。
又飮酒有大小戶。
【吳志】孫皓每饗宴,人以七升爲限,小戶雖不入,□澆灌取盡。
【白居易詩】戶大嫌甜酒。
又姓。
漢有戶尊。
又與昈通。
文采貌。
【揚雄蜀都賦】戶豹能黃。
又與濩通。
湯樂名。
【揚雄蜀都賦】戶音六成。
又翁姑切,音烏。
【淮南子時則訓】烏孫國,作戶孫。
抆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抆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武粉切,音吻。
拭也。
又挋也。
【前漢朱博傳】欲灑卿恥,抆拭用禁。
【註】摩也。
【唐書李勉傳】居官久,未嘗抆飾器,用車服。
又【玉篇】【唐韻】無運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文運切,□音問。
義同。
抓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抓 【唐韻】側巧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側絞切,□音蚤。
【博雅】搔也。
又掐也。
【莊子徐無鬼】有一狙焉,委蛇攫抓,見巧乎王。
【杜甫詩註】玉搔頭,今之抓頭也。
又【唐】韻】【廣韻】側交切【集韻】【類篇】莊交切,□音摷。
義同。
又【唐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側教切【集韻】阻教切,□音笊。
亦爪刺也。
扨 【備考】【卯集】【手字部】 扨 【搜眞玉鏡】音刃。
掃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掃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蘇老切,音嫂。
棄也,拚除也。
【詩大雅】灑掃廷內。
又鬧掃,髻名。
【三夢記】鬧掃,猶盤雅墮馬之類也。
唐詩雲:還梳鬧掃學宮妝。
又【唐韻】【廣韻】蘇到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先到切,□音譟。
義同。
【論語】當灑掃應對進退,則可矣。
本作埽。
又與騷通。
別詳土部,馬部。
扮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扮 【廣韻】【正韻】房吻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父吻切,□音憤。
【說文】握也。
一曰動也。
又【唐韻】方吻切【集韻】府吻切,□音粉。
義同。
【史記貨殖傳註】大官常以十月作沸湯,燖羊胃,以椒薑扮之訖,暴使燥,謂之脯。
或作□。
又【廣韻】符文切【集韻】方文切,□音分。
義同。
又幷也。
【戰國策】恐其伐秦之疑也。
又身自醜於秦扮之。
【註】言合諸國。
【揚子太□經】地則虛三,以扮天十八也。
又【集韻】敷文切,音芬。
義同。
又【唐韻】晡幻切【集韻】博幻切,□班去聲。
【中原雅音】裝扮也。
今俗以裝飾爲打扮。
又【集韻】虎買切。
亂也。
捚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捚 【篇海】莊皆切,音齋。
掌擎也。
扶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扶 〔古文〕□□【唐韻】防無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馮無切【正韻】逢夫切,□音符。
【說文】佐也。
一曰相也。
【揚子方言】護也。
【郭璞註】扶挾將護。
【論語】顚而不扶。
【前漢高祖紀】不如更遣長者,扶義而西。
【註】以義自助也。
又緣也。
【晉語】侏儒扶盧。
又州名。
扶州在隴右,唐屬山南道。
又澤名。
【前漢地理志扶柳縣註】地有扶澤,澤中多柳。
又姓。
【前漢藝文志】傳魯論語者,魯扶卿。
又【集韻】與芙通。
扶蕖,荷也。
又與□通。
大風也。
又【唐韻】甫無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風無切,□音夫。
【禮投壺】籌,室中五扶,堂上七扶,庭中九扶。
【註】鋪四指曰扶。
通作膚。
【公羊傳僖三十一年】觸石而出,膚寸而合。
【註】側手曰膚,按指曰寸。
又幼小貌。
【揚子太□經】赤子扶扶。
又【集韻】蓬逋切,音蒲。
與匍同。
手行也。
【左傳昭二十一年】扶伏而擊之。
【註】伏,蒲北反。
【禮檀弓】詩雲:扶服救之。
【陸氏音義】作匍匐,音同。
又【前漢天文志】晷長爲潦,短爲旱,奢爲扶。
【註】鄭氏曰:扶當爲蟠,齊魯之閒聲如酺酺,扶聲近蟠,止不行也。
晉灼曰:扶,附也,小臣附近君子之側也。
又葉房尤切,音浮。
【陸雲答兄詩】昔我先公,爰造斯猷。
今我六蔽,匪崇克扶。
考證:〔【公羊傳僖三十一年】觸石而出,扶寸而合。
【註】側手曰扶,按指曰寸。
通作膚。
〕謹照原文兩扶字□改膚。
以通作膚三字移於公羊傳之上。
捖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捖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胡官切,音完。
揳刮摩也。
一曰捖摩,工治玉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戸管切【正韻】胡管切,□音緩。
擊也。
摩也。
又【集韻】苦緩切,音款。
亦擊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古刹切【正韻】古滑切,□與刮同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】刮摩之工五。
【註】故書刮作捖。
鄭司農雲:捖摩之工謂玉工也。
【釋文】捖音刮,一音完。
又音侯管反。
捴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捴 【集韻】俗摠字。
皂 【午集中】【白字部】 皂 【正字通】俗皁字。
掗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掗 【集韻】倚下切,音啞。
掗,搖也。
又【篇海】取也。
又倚可切,婀上聲。
義同。
又【字彙】衣駕切,音亞。
強與人物也。
【醜集上】【口字部】【玉篇】古□切【集韻】居□切,□音遘。
【玉篇】□也。
又【集韻】與雊同,雉鳴。
或作呴鴝。
又【廣韻】古侯切【集韻】居侯切,□音鉤。
【廣韻】唱。
又【集韻】聒,聲亂。
一曰大聲。
挾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挾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胡頰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檄頰切,□音協。
【說文】俾持也。
【增韻】帶也,掖也。
一曰輔也。
【詩大雅】旣挾四鍭。
【儀禮鄕射禮】兼挾乗矢。
【註】方持弦矢曰挾。
古文作接。
【齊語】挾其槍刈耨鎛,以旦莫從事於田野。
【註】在掖曰挾。
又【爾雅釋言】藏也。
【前漢惠帝紀】除挾書律。
【註】秦律,敢有挾書者族。
又【廣韻】懷也,護也。
【孟子】不挾長,不挾貴。
【朱註】挾者,兼有而恃之之稱。
又會也。
【晉語】遇兆挾以銜骨,齒牙爲猾。
又【揚子方言】挾斯,敗也。
南楚凡人貧,衣被醜弊,或器物弊,謂之挾斯。
又【集韻】屍牒切,音蜨。
亦持也。
【左傳宣十二年】三軍之士,皆如挾纊。
又【集韻】訖洽切【正韻】古洽切,□與夾同。
亦持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子洽切,音啑。
又【集韻】吉協切,音頰。
又作荅切,音匝。
義□同。
或作抸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卽協切。
與浹通。
【詩大雅】使不挾四方。
【傳】挾,達也。
【疏】挾者,周匝之義,故爲達。
【周禮天官大宰】縣治象之灋于象魏,挾日而斂之。
【註】從甲至甲謂之挾日,凡十日。
【釋文】又作浹。
【荀子禮論篇】方皇周挾。
【註】挾讀爲浹。
匝也。
又【正韻】卽涉切,音接。
義同。
揮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揮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許歸切【集韻】籲韋切,□音輝。
【說文】奮也。
【廣韻】振也,動也,灑也。
【爾雅釋詁】竭也。
【註】揮振,去水也。
【禮曲禮】飲玉爵者弗揮。
【註】振去餘酒曰揮。
【左傳僖二十三年】懷嬴奉匜沃盥,旣而揮之。
【註】揮,湔也。
又散也,揮霍也。
【易乾文言】六爻發揮,旁通情也。
【疏】六爻發越揮散,旁通萬物之情也。
又指揮也。
【宋三朝政錄】乘快指揮一事誤失,史官必書。
又【集韻】籲運切,音訓。
亦奮也。
又胡昆切,音魂。
揮掄,全而不破也。
又葉于倫切,音筠。
【王桀詩】荊軻爲燕使,送者盈水濵。
縞素易水上,涕泣不可揮。
◎按《音學五書》引《詩》雲:揮古本音熏。
【集韻】或作。
【正字通】與麾撝□通。
【說文】分撝揮爲二。
捉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捉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側角切,莊入聲。
【說文】搤也。
一曰握也。
【廣韻】捉搦也。
【前漢王褒傳】周公躬吐捉之勞。
【註】一飯三吐飡,一沐三捉髮。
【蜀志趙雲傳註】先主捉手而別。
又【增韻】捕也。
【釋名】促也。
使相促及也。
又【唐書兵志】唐初,兵之戍邊者,大曰軍,小曰守捉。
扈 【卯集中】【戶字部】 扈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【正韻】侯古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後五切,□音祜。
【說文】有扈,國名。
夏後同姓所封,戰于甘者在鄠,有扈谷。
又桑扈,烏名。
【詩小雅】交交桑扈,有鶯其羽。
【註】桑扈,竊脂也。
又當扈。
【山海經郭璞贊】鳥飛以翼,當扈以須。
又官名。
【左傳昭十七年】九扈爲九農正,扈民無淫者也。
【註】扈,止也。
又尾也。
後從曰扈。
【司馬相如上林賦】扈從橫行。
【留靑日劄】言隨從天子,逐獸橫行也。
又跋扈,猶強梁也。
【後漢質帝紀】目梁冀爲跋扈將軍。
又被也。
【屈原離騷】扈江離與辟芷兮。
又【爾雅釋山】山□而大曰扈。
又桑扈,隱士也。
【楚辭九章】接輿髠首兮,桑扈臝行。
又扈扈,廣也。
【禮檀弓】爾毋扈扈爾。
又姓。
【風俗通】趙有扈輒。
扔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扔 【唐韻】如乗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如蒸切,□音仍。
【說文】因也。
【博雅】引也,就也。
或作□。
又姓。
【前漢古今人表】有扔君。
又【廣韻】【正韻】而證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如證切,□音認。
強牽引也。
又摧也。
【後漢馬融廣成頌】竄伏扔輪。
【註】言爲輪所摧也。
扝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扝 【唐韻】苦胡切【集韻】空胡切,□音枯。
【揚子方言】扝搷揚也。
又【廣韻】哀都切【集韻】汪胡切,□音烏。
引也。
扝原字從亐。
扭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扭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女久切,音紐。
【佩觿集】手轉貌。
今俗謂手揪爲扭。
一曰按也。
又【廣韻】陟柳切,音肘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陟救切,音晝。
挼也。
搝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搝 【集韻】去久切,音糗。
手舉也。
揂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揂 【唐韻】卽由切【集韻】將由切,□音啾。
【說文】聚也。
又【集韻】字秋切,音遒。
義同。
又夷周切,音由。
掩也。
揃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揃 【唐韻】卽淺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子淺切,□音翦。
【說文】搣也。
【三蒼】猶翦也。
【史記西南夷傳】西夷後揃剽分二方。
【註】揃,分割也。
剽亦分義。
又【魯世家】周公自揃其蚤,沈之河。
【唐書韋表微傳】吾年五十,拭鏡揃白。
一曰擇也。
又平聲。
【集韻】子仙切,音煎。
義同。
【儀禮士喪禮】蚤揃。
【釋文】子前反。
又箋識也。
與同。
亦作椾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千廉切。
與籤同。
驗也。
一曰銳也。
貫也。
【集韻】或作□。
◎按正字通雲:揃卽剪也。
亦與翦通。
或加刀作,加羽作□,□贅文。
揄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揄 【唐韻】羊朱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容朱切,□音兪。
【說文】引也。
【史記貨殖傳】揄長袂,躡利屣。
【前漢禮樂志】神之揄臨壇宇。
又揄揚,譽言也。
【班固西都賦序】雍容揄揚,著於後嗣。
【註】揄引,揚舉也。
又邪揄也。
【後漢王霸傳】市人皆大笑,舉手邪揄之。
或作□。
【說文】作□。
又【正韻】雲俱切,音于。
義同。
又與褕同。
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餘招切,音搖。
【禮玉藻】夫人揄狄。
【疏】揄,讀如搖。
狄,讀如翟。
謂畫搖翟之雉於衣也。
【陸氏音義】爾雅雲:江淮而南,靑質五色皆備成章曰鷂。
音搖,謂畫此雉也。
又與舀抭同。
【唐韻】以周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夷周切,□音由。
抒臼也。
【詩大雅】或舂或揄。
又【唐韻】度侯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徒侯切,□音頭。
亦引也。
【班固西都賦】揄文竿,出比目。
又徒口切,音鋀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他侯切,音偸。
垂也。
【莊子漁父篇】被髮揄袂。
又醜鳩切,音抽。
垂手行也。
又舂朱切,音輸。
閃揄,傾貌。
揆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揆 【唐韻】求癸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巨癸切,□葵上聲。
【說文】葵也。
【爾雅釋言】度也。
【易繫辭】初率其辭而揆其方。
【註】循其辭,以度其義。
【詩鄘風】揆之以日。
【史記律書】癸之爲言揆也,言萬物可揆度,故曰癸。
又百揆,官名。
【書舜典】納于百揆。
【傳】納舜于此官,揆度百事也。
【後漢百官志註】百揆,堯初別置,周更名冢宰。
又【正字通】渠惟切,音葵。
字彙闕平聲,非。
◎按唐韻,集韻諸書,揆字止收紙韻,不入支韻。
經典釋文亦無平聲,從舊可也。
本作□。
捏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捏 【唐韻】奴結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乃結切,□音涅。
捺也,搦也。
【增韻】撚聚也。
捐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捐 【唐韻】與專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餘專切,□音沿。
【說文】棄也。
【前漢竇嬰傳】侯自我得之,自我捐之,無所恨。
又【增韻】除去也,損也。
【史記吳起傳】捐不急之官。
又病死曰捐瘠。
【列子楊朱篇】生相憐,死相捐。
又【正韻】于權切,音員。
義同。
又葉于倫切,音筠。
【陸雲詩】靑雲方乗,芳餌可捐。
達觀在一,萬物自賔。
俗捐字。
別見七畫。
捐字原從作。
戹 【卯集中】【戶字部】 戹 【唐韻】於革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乙革切,□音厄。
【說文】隘也。
【徐曰】戶小門也。
又艱也。
【周禮地官】賙萬民之囏戹。
又【增韻】困也。
【史記季布傳】兩賢豈相戹哉。
又通作阨。
【孟子】阨窮而不憫。
又【韻補】葉乙得切。
【王逸九思】悼屈子兮遭戹,沉玉躬兮湘汨。
何楚國兮難化,迄子今兮不易。
【六書正譌】凡阨軛等字從此。
俗用厄,乃五果切,木節也。
考證:〔【王逸九思】悼屈子兮遭戹,沈玉躬兮湘汨。
何楚國兮難化,迄如今兮不易。
〕謹照原文如今改子今。
扃 【卯集中】【戶字部】 扃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古熒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涓熒切,□音駉。
【說文】外閉之關也。
【禮曲禮】入戶奉扃。
【註】扃,門關木也。
入戶之時,兩手當心,如奉扃然,雖瞻視而不回轉,嫌於幹人私也。
又車前橫木。
【左傳宣十二年】楚人惎之脫扃。
【註】扃,車上橫木,所以約車上之兵器。
又【集韻】犬迥切,音褧。
扃扃,明察也。
又與鉉通。
【儀禮士喪禮】右人左執七抽扃。
【註】扃卽鉉字。
戵 【卯集中】【戈字部】 戵 【唐韻】其俱切【集韻】權俱切,□音衢。
【廣韻】戟屬也。
古謂四出矛爲戵。
又通作瞿。
【書顧命】一人冕執瞿,立于西垂。
扞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扞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侯幹切,音翰。
以手扞也。
又衞也。
【左傳文六年】親帥扞之,送緻諸竟。
【前漢□法志】手足之扞頭目。
【註】扞,禦難也。
又【說文】忮也。
【增韻】抵也。
【禮學記】發然後禁,則扞格而不勝。
【註】扞,堅不可入之貌。
又【史記楚世家】蜀伐楚,於是楚爲扞關以距之。
【後漢郡國志】巴郡魚復扞水,有扞關。
又與□通。
臂衣也。
【前漢尹賞傳】被鎧扞,持刀兵。
又與銲通。
【戰國策】豫讓刃其扞。
【註】矛鐏謂之銲,施刃其端。
又【集韻】古旱切,幹上聲。
與擀同。
【集韻】或作捍。
別作。
瀉 【巳集上】【水字部】 瀉 【廣韻】息姐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洗野切【正韻】先野切,□音寫。
【玉篇】傾也。
一曰瀉水也。
謝靈運詩:石磴瀉紅泉或作寫。
《周禮稻人》以澮寫水。
又【類篇】一曰鑑形。
又【廣韻】【正韻】司夜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四夜切,□音卸。
鹵也。
【王充論衡書解篇】地無毛,則爲瀉土。
又吐瀉也。
【釋名】揚豫以東,以吐爲瀉。
又洩也。
【揚子方言】洩瀉,爲注下之症。
考證:〔瀉水也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】以澮瀉水【謝靈運詩】石磴瀉紅泉。
〕謹按周禮原文作寫,無水旁。
且以澮瀉水係地官稻人文非考工記。
謹改爲謝靈運詩石磴瀉紅泉或作寫周禮稻人以澮寫水。
扢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扢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古忽切,音骨。
摩也。
【前漢禮樂志】扢嘉壇,椒蘭芳。
【註】摩拭其壇。
【左思吳都賦】挂扢而爲創痏。
又【唐韻】戸骨切【集韻】胡骨切,□音鶻。
又【集韻】下沒切,音齕。
義□同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居乙切,音訖。
擊也。
又【集韻】許訖切,音迄。
奮舞貌。
一曰喜也。
【莊子讓王篇】子路扢然執幹而舞。
又魚乞切,音屹。
義同。
又九傑切,音紇。
拔引也。
【正字通】同,省文。
扠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扠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初加切,音叉。
挾取也。
【韓愈詩】饞扠飽活臠。
又器名。
【周禮天官□人】簎魚□。
【註】以扠刺泥中搏取之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初佳切,音釵。
打也。
又【廣韻】醜佳切【集韻】攄佳切,□與搋同。
以拳加物也。
【韻會】通作叉。
或借用杈。
抈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抈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魚厥切,音月。
【說文】折也。
【揚子太□經】車軸折。
其衡抈。
又動也。
【晉語】其置本也固矣。
故不可抈也。
又【集韻】五活切,玩入聲。
義同。
折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折 【唐韻】旨熱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之列切,□音浙。
拗折也。
【詩鄭風】無折我樹□。
【周語】體解節折而共飮食之,於是乎有折俎。
又斷之也。
【易賁象】君子以明庶政,無敢折獄。
【疏】勿得直用果敢,折斷訟獄。
又折中也。
【前漢貢禹傳】微孔子之言,亡所折中。
又曲也。
【禮玉藻】折還中矩。
【註】曲行宜方。
還亦作旋。
【史記灌夫傳】吾益知吳壁中曲折,請復往。
又屈也。
【前漢伍被傳】折節下士。
又挫也。
【史記項羽紀】諸侯吏卒乗勝輕折辱秦吏卒。
【前漢蒯通傳】漢王一日數戰,亡尺寸之功,折北不救。
又止也。
【詩大雅】予曰有禦侮。
【傳】武臣折衝曰禦侮。
【疏】能折止敵人之衝突者。
又直指人過失也。
【史記呂後紀】面折廷諍。
又毀也。
【易說卦】兌爲毀折。
【前漢高帝紀】常從王媼武負貰酒,兩家常折券棄責。
【註】折毀之,棄其所負。
又封土爲祭處曰折。
【禮祭法】瘞埋于泰折,祭地也。
【註】折,昭晢也,必爲昭明之名,尊神也。
又【前漢郊祀志註】言方澤之形四曲折也。
又短折,不祿也。
【書洪範】六極。
一曰兇短折。
【疏】未齓曰兇,未冠曰短,未婚曰折。
【前漢五行志】傷人曰兇,禽獸曰短,草木曰折。
【又】兄喪弟曰短,父喪子曰折。
又葬具也。
【儀禮旣夕】折橫覆之。
【註】折猶庪也。
方鑿連木爲之,如牀而無簀,加之壙上,以承抗席。
又地名。
【春秋桓十一年】柔會宋公,□侯,蔡叔,盟于折。
又姓。
【後漢方術傳】折象,其先封折侯,因氏焉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食列切,音舌。
【說文】斷也。
【廣韻】斷而猶連也。
【易鼎卦】鼎折足,覆公餗。
【禮月令】孟秋命理,瞻傷察創視折。
【註】折損筋骨也。
【前漢賈誼傳】釋斤斧之用,而欲嬰以芒刃不缺則折。
又【唐韻】【正韻】杜奚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田黎切,□音題。
【禮檀弓】吉事欲其折折爾。
【註】安舒貌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征例切,音制。
亦斷之也。
【班固西都賦】許少施巧,秦成力折。
掎僄佼,猛噬。
【註】許少,古捷人。
秦成,壯士也。
又【集韻】時制切,音逝。
亦曲也。
【禮曲禮】立則磬折垂佩。
【疏】身宜僂折如磬之背也。
【陸德明音義】折,之列反,一音逝。
【屈原離騷】何瓊佩之偃蹇兮,衆薆然而蔽之。
惟此黨人之不亮兮,恐嫉妒而折之。
【註】沈重曰折。
《說文》作□,從斤斷艸。
籀文作□,從艸在仌中,冰寒故折。
隸從手從斤。
考證:〔【禮祭法】瘞埋于泰折,祭地也。
【註】折,昭晳也。
〕謹照原文晳改晢。
萂 【申集上】【艸字部】 萂 【集韻】同。
苃 【申集上】【艸字部】 苃 〔古文〕□【字彙補】以久切,音友。
草名。
扽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扽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都困切,音頓。
撼也。
又【博雅】引也。
一曰摩也。
或作□。
執 【醜集中】【土字部】 執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之入切【正韻】質入切,□音汁。
守也,持也。
【書大禹謨】允執厥中。
又處也。
【禮樂記】師乙曰:請誦其所聞,吾子自執焉。
又塞也。
【左傳僖二十八年】子玉使伯棼請戰曰:非敢必有功也,願以聞執讒慝之口。
又父之友曰執友。
【禮曲禮】見父之執,不問不敢對。
【後漢馬援傳】援爲梁松父執,松貴拜援牀下,援不之答。
又捕也。
【禮檀弓】肆諸市朝,而妻妾執。
【孟子】執之而已。
又姓。
又執失代,三字姓。
又與慹同。
【前漢朱博傳】豪強執服。
【註】謂畏威懾服也。
本作□,省作執。
亦作瓡。
考證:〔【書大禹謨】允執其中。
〕謹照原其改厥。
捑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捑 【集韻】實側切,音崱。
攴也。
摻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摻 【唐韻】所鹹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師鹹切,□音毿。
讀與衫近。
女手貌。
【詩魏風】摻摻女手,可以縫裳。
【傳】摻摻,猶纖纖也。
【疏】纖好手。
古詩雲:纖纖出素手是也。
與攕同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思廉切,音纖。
義同。
又【唐韻】所減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所斬切,□毿上聲。
義同。
又取也。
一曰執也。
【詩鄭風】摻執子之祛兮。
【傳】摻,擥也。
又【集韻】素檻切。
【揚子方言】細也。
凡細貌謂之笙,斂物而細謂之揫。
或曰摻。
又疏簪切,音森。
林離摻攦也。
又倉含切,音驂。
摻搓,捫也。
又千遙切,悄平聲。
持物也。
又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七紺切,驂去聲。
與參同。
鼓曲也。
【後漢禰衡傳漁陽參撾註】王僧孺詩雲:散度廣陵音,參寫漁陽曲。
自音雲:參,七紺反。
【天中記】吳淑校理古樂府中有摻字,多改爲操。
【徐鍇曰】非可一例,若漁陽摻者,音七鑒反,三撾鼓也。
古歌雲:邊城晏開漁陽摻,黃塵蕭蕭白日暗。
【蘇軾詩】幅巾起作鴝鵒舞,壘鼓誰摻漁陽撾。
又【魏了翁答張洽書】魏晉閒避曹操諱,改爲摻。
或謂詩鄭風,摻執子之祛。
本作操,傳解擥不誤。
箋註音所覽,所斬二切,謬也。
此說附存以備參考。
捭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捭 【唐韻】比買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補買切,□拜上聲。
【說文】兩手擊也。
一曰擲也。
【左思吳都賦】莫不衂銳挫鋩,拉捭摧藏。
【註】鳥獸莫不衂挫鋒鋩拉擲折挫之也。
又與擺通。
鬼谷子有捭闔篇,戰國時蘇秦學捭闔揣摩,捭之者開也,闔之者閉也。
又【集韻】部買切,排上聲。
義同。
又普未切,音睥。
毀也。
與□同。
又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博厄切,音蘖。
【禮禮運】燔黍捭豚。
【疏】捭析豚肉,加於燒石之上而熟之。
【釋文】或作擗。
又作擘。
捲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捲 【唐韻】巨員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逵員切,□音權。
【說文】氣勢也。
【齊語】有捲勇股肱之力。
【註】人勇爲拳。
今本捲作拳。
【史記孫子傳】解雜亂紛糾者不控捲。
【註】捲即拳也。
又捲捲,用力貌。
【莊子讓王篇】捲捲乎後之爲人,葆力之士也。
【註】自勞貌。
又【說文】一曰捲,收也。
又【唐韻】【廣韻】居轉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古轉切,□與卷通。
斂也。
【說文】俗以爲捲舒之捲。
【史記張儀傳】席捲常山之險。
【王勃膝王閣詩】珠簾暮捲西山雨。
又【唐韻】【廣韻】居倦切【集韻】古倦切,□音眷。
西捲,縣名。
【前漢地理志】日南郡西捲縣。
或作棬。
又【集韻】苦遠切,音綣。
搏也。
捶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捶 【唐韻】之累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主橤切,□錐上聲。
【說文】以杖擊也。
【魏志何夔傳】加其捶撲之罰。
又擣也。
【禮內則】欲乾肉則捶而食之。
或從木作棰。
又【集韻】是棰切,音菙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都果切【正韻】都火切,□音朵。
與揣同。
【莊子知北遊】大馬之捶鉤者。
【註】玷捶鉤之輕重。
玷音點平聲。
捶或作。
本作□,省作〈扌□〉。
通作搥。
授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授 【唐韻】殖酉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是酉切,□受上聲。
【說文】予也。
【廣韻】付也。
又【集韻】承呪切,音壽。
義同。
【詩鄭風】還,予授子之粲兮。
【禮曲禮】男女不親授。
【史記留侯世家】沛公殆天授。
【前漢翟方進傳】當大都授時。
【註】總集諸生,大講授也。
又姓。
漢有授異眾。
【集韻
讀近諂平聲。
亦長也。
又夷然切,音延。
亦取也。
又周也。
捆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捆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苦本切,音閫。
齊等也。
【孟子】捆屨織席。
【註】捆猶叩也。
欲使堅,故叩之。
【詩大雅】室家之壼。
【箋】壼之言捆也。
【疏】捆逼而密緻也。
又【集韻】苦悶切,音困。
義同。
【儀禮大射儀】旣拾,取矢捆之。
劉昌宗讀。
或譌作梱。
又胡昆切,音。
與同。
又【玉篇】取也,抒也,纂組也。
考證:〔【周禮大司□軍形疏】〕謹照原文形改□。
〔【司射命】中離維綱。
〕謹照儀禮原文,司射命改大射儀。
【子集下】【冫字部】【玉篇】他丁切,音汀。
【字彙】冰貌。
持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持 【唐韻】直之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澄之切,□音治。
【說文】握也。
【廣韻】執也。
【詩大雅鳧鷖序】持盈守成。
【疏】執而不釋謂之持,是手執之也。
【禮射義】持弓矢審固。
【史記秦始皇紀】大吏持祿取容。
又把持也。
【史記酷吏傳】寧成爲任俠,持吏長短。
又軍持,汲水具,梵語也,猶華言缾。
【陸遊詩】遊山雙不借,取水一軍持。
【註】不借,草履名。
又【正韻】□知切,音馳。
義同。
又葉□如切,音除。
【古隴西行】淸白各異尊,酒上玉華疏。
酌酒持與客,客言主人持。
損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損 〔古文〕扻【唐韻】【正韻】蘇本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鎖本切,□孫上聲。
【說文】減也。
又卦名。
【易損卦】損下益上,其道大行。
【疏】下自減損,以奉於上也。
又傷也,貶也,失也。
捦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捦 【唐韻】巨今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渠金切,□音琴。
急持也。
又捉也。
又【說文】急持衣衿也。
或作。
【集韻】又作擒。
或作扲。
戟 【卯集中】【戈字部】 戟 〔古文〕屰【廣韻】幾據切【集韻】訖逆切,□音。
有枝兵也。
【增韻】雙枝爲戟,單枝爲戈。
【釋名】戟,格也,傍有枝格也。
【典略】周有雍狐之戟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】戟廣寸有半寸,內三之,胡四之,援五之。
【註】戟,今三鋒戟也。
內長四寸半,胡長六寸,援長七寸半。
又地名。
【戰國策】秦舉安邑,而塞女戟。
【註】女戟在太行西。
又與棘通。
【周禮天官掌舍棘門註】以戟爲門。
【左傳隱十一年】子都拔棘以逐之。
【註】棘戟也。
【禮明堂位】越棘大弓。
【註】棘戟同。
又【韻補】葉訖約切,音腳。
【詩秦風】脩我矛戟,與子偕作。
【揚子太玄經】比劄爲甲,冠矜爲戟。
被甲荷戟,以威不恪。
【說文】作□。
考證:〔比禮爲甲。
〕謹照揚子原文比禮改比劄。
戮 【卯集中】【戈字部】 戮 〔古文〕□□【唐韻】【韻會】力竹切【集韻】力六切,□音陸。
【說文】殺也。
【廣韻】□戮。
又【晉語】殺其生者而戮其死者。
【註】□屍爲戮。
又癡行也。
又辱也。
【左傳文六年】夷之蒐,賈季戮臾駢,臾駢之人欲盡殺賈氏以報焉。
臾駢曰:不可。
【爾雅釋詁】病也。
【註】相戮辱,亦可恥病也。
又或作僇。
【荀子非相篇】爲天下大僇。
【史記田單傳】僇及先人。
又與勠通。
【書湯誥】與之戮力。
亦與□通,野鵝也。
【揚雄蜀都賦】戮鶂初乳。
又【集韻】憐蕭切【正韻】憐條切,□音聊。
又【正韻】力救切,音溜。
義□同。
挬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挬 【唐韻】蒲沒切【集韻】薄沒切,□音勃。
拔也。
茾 【申集上】【艸字部】 茾 【集韻】輕煙切,音牽。
【類篇】秦茾,藥草。
戺 【卯集中】【戶字部】 戺 【廣韻】【韻會】□鉏裡切,音士。
【爾雅釋宮】落時謂之戺。
◎按爾雅作□。
疏,持樞也。
詳□字註。
又堂廉曰戺。
【書顧命】四人綦弁執戈,夾兩階戺。
又砌也,閾也。
【張衡西京賦】金戺玉階。
又【集韻】巸,古作戺。
註詳巳部六畫。
考證:〔堂簾以戺〕謹照書孔傳堂簾改堂廉。
戽 【卯集中】【戶字部】 戽 【廣韻】侯古切【集韻】後五切,□音戶。
【廣韻】抒也。
本作□或作戽。
又【廣韻】呼古切【集韻】火五切,□音虎。
【廣韻】戽鬥,舟中渫水器也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荒故切,謼去聲。
義同。
房 【卯集中】【戶字部】 房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符方切,音防。
【說文】室在旁也。
又東南宿名。
【爾雅釋天】天駟房也。
【禮月令】十月日在房。
【尙書運期授】所謂房四表之道。
又州名。
春秋時房渚,秦爲房陵郡,唐武德時改爲房州。
又姓。
舜封堯子爲房邑侯,子陵以父封爲氏。
又俎名。
【詩魯頌】籩豆大房。
【註】半體之俎,足下有跗,如堂房也。
又箭室也。
【左傳宣十二年】知莊子每射抽矢菆,納諸子之房。
又【廣韻】步光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蒲光切,□音傍。
【廣韻】阿房,秦宮名。
又【韻補】葉符風切,音馮。
【道藏中嶽仙人謌】徘徊元嶽顚,翻焉禦飛龍。
齊騰八紘外,翺翔閶闔房。
考證:〔【爾雅釋天】房,天駟也。
〕謹照原文天駟房也。
才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才 【唐韻】昨哉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牆來切,□音裁。
【說文】艸木之初也。
從丨,上貫一,將生枝葉。
一,地也。
【徐曰】上一,初生岐枝。
下一,地也。
【六書正譌】才,木質也。
在地爲木,旣伐爲才,象其枝根斬伐之餘。
從木省。
別作材,非。
又天地人爲三才。
【易繫辭】有天道焉,有人道焉,有地道焉。
兼三才而兩之,故六。
一曰能也。
【禮文王世子】必取賢斂才焉。
【論語】才難,不其然乎。
【前漢武帝紀】其令州縣舉茂才異等。
【唐書百官志】擇人以四才。
【邵堯夫曰】臨大事然後見才之難。
才者,天之良質也,學者所以成其才也。
又質也,力也。
【詩魯頌】思無期,思馬斯才。
【傳】多材也。
【孟子】非天之降才爾殊也。
【近思錄】性出於天,才出於氣,氣淸則才淸,氣濁則才濁。
又姓。
明尙書才寬。
又【集韻】通作材。
【說文】材,水挺也。
從木,才聲。
【徐曰】木勁直可用,故曰入山掄可爲材者。
人之有才,義出於此。
又【正韻】與纔通。
古用才爲纔始字。
【晉書謝混傳】才小冨貴,便豫人家事。
又與裁通。
【戰國策】惟王才之。
又與財通。
【前漢揚雄傳】財足以奉宗廟。
又【集韻】將來切,與哉同。
亦始也。
【爾雅釋詁疏】哉,古文作才。
以聲近,借爲哉始之哉。
又作代切,音再。
義同。
又葉卽由切,音遒。
【焦氏易林】季子多才,使我不憂。
打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打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都挺切,音頂。
【說文】擊也。
從手丁聲。
【穀梁傳宣十八年】邾人戕繒子于繒,梲殺也。
【註】謂捶打。
音頂。
又【六書故】都假切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都瓦切。
【正韻箋】打字通音當作都那切,如讀都瓦切,不成聲矣。
◎按打與撻同義。
楊愼曰:尚書撻音人聲,又轉上聲。
俗用打爲撻,然從撻轉音,亦未合。
今讀德馬切,答上聲爲正。
【北史張彜傳】羽林武賁將幾千人,至尚書省,以瓦石擊打公門。
又白打,毬采名。
【蹴踘譜】每人兩踢名打二,曳開大踢名白打。
【韋莊詩】內官初賜淸明火,上相閒分白打錢。
又【唐韻】德冷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都冷切,□讀與等近。
義同。
又【歐陽脩歸田錄】打字當滴耿切。
○按《字彙》誤改音滴。
又【項氏家說】俗助語每與本辭相反,其於打字用之尤多。
凡打□、打聽、打量、打睡,無非打者。
托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托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闥各切。
同拓。
見拓字註。
又不托,與餺飥通。
【五代史李茂貞傳】一日食粥,一日食不托。
【歐陽脩歸田錄】唐人謂湯餠爲不托。
又柈名。
宋曰托子,今曰托盤。
扚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扚 【唐韻】都了切【集韻】丁了切,□音鳥。
【說文】疾擊也。
【揚子方言】揜取曰扚。
又【廣韻】都歷切【集韻】丁歷切,□音的。
引也。
又【集韻】職略切,音灼。
旁擊也。
又乙卻切,音約。
手指節文也。
又狼敵切,音歷。
按也。
拐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拐 【唐韻】求蟹切,音箉。
手腳物枝也。
又【正字通】古買切,乖上聲。
俗謂拐騙。
撓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撓 【唐韻】奴巧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女巧切,□鐃上聲。
【說文】擾也。
【釋名】物繁則相雜撓也。
【左傳成十三年】撓亂我同盟。
【註】乃卯反。
或作摎。
又【說文】一曰捄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尼交切,音鐃。
抓也,搔也,亦擾也。
又屈也。
【孟子】不膚撓。
【趙岐註】讀平聲。
或作□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女敎切,音鬧。
義同。
【左傳成二年】畏君之震,師徒撓敗。
【史記酷吏傳】所愛者,撓法活之。
【前漢劉向傳】不撓衆枉。
又【唐韻】呼毛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呼高切,□音蒿。
攪也。
【前漢鼂錯傳】匈奴之衆易撓亂也。
【註】火高反,其字從手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爾紹切,音繞。
亦屈也。
與揉同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人要切,饒去聲。
纏也。
與繞同。
【史記太史公自序】名家苛察繳繞。
或作撓。
又【集韻】馨幺切,音嘵。
撓挑,宛轉也。
【正字通】撓橈,從手從木,古互通。
與鐃從金,音同義異。
考證:〔【前漢劉向傳】守正不撓。
〕謹照原文獨處守正爲句,不撓衆枉爲句。
謹據改爲不撓衆枉。
拿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拿 俗拏字。
挑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挑 【唐韻】吐彫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他彫切,□音祧。
【說文】撓也。
一曰摷也。
又器名。
【儀禮有司徹】二手執挑□枋,以挹湆,注于疏七。
【註】挑謂之歃,讀如或舂或抭之抭字。
或作挑者,秦人語也。
【釋文】湯堯反,又他羔反。
又與佻通。
偸薄也。
【荀子彊國篇】其服不挑。
又【增韻】杖荷也。
俗謂肩荷曰挑。
又取也。
今揀選人物亦謂之挑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徒了切,音窕。
引也,撥也。
【博雅】疾也。
一曰弄也。
【史記項羽紀】願與漢王挑戰,決雌雄。
【註】擿嬈敵求戰,古謂之緻師。
【前漢司馬相如傳】卓王孫有女文君,好音,相如以琴心挑之。
【註】寄心於琴聲,以挑動之也。
亦與誂通。
誘也,戲也。
又【正韻】土了切,祧上聲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徒弔切,與掉同。
振也搖也。
又【唐韻】土刀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他刀切,□音叨。
【詩鄭風】挑兮達兮。
【毛傳】往來相見貌。
【朱傳】挑,輕儇跳躍之貌。
又抒物之器。
或作抭。
又【集韻】田聊切,音條。
撓挑也。
一曰攪也。
【莊子大宗師】登天遊霧,撓挑無極。
【註】宛轉循環貌。
或作。
捌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捌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布拔切,音八。
破也,分也。
又擊也。
【淮南子說林訓】解捽者不在於捌格,在於批伔。
【集韻】同扒。
又官文書紀數,借爲八字。
【正字通】秦法,凡數目字文單者,取茂密字易之。
一作壹,二作貳是也。
◎按秦諸□惟一二三改易,四以下仍用本文,徐氏始收附捌字,今則一至十字□改,非秦之舊也。
又【集韻】必結切。
與同。
捩也。
又筆別切。
讀若分別之別。
與扒同。
亦剖分也。
又皮列切。
讀若離別之別。
義同。
又【唐韻】百轄切。
【說文】《方言》雲:無齒杷。
從手別聲。
【急就篇】捌杷。
【師古註】無齒爲捌,有齒爲杷。
皆所以推引聚禾穀也。
又博拔切,音八。
同朳。
〇按集韻從木作。
別見木部。
考證:〔【淮南子說林訓】解梓者不在於捌格。
〕謹照原文梓改捽。
栥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栥 【類篇】津之切,音茲。
欂櫨也。
戞 【卯集中】【戈字部】 戞 【字彙】俗戛字。
戴 【卯集中】【戈字部】 戴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都代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丁代切,□□去聲。
【說文】分物得增益曰戴。
一曰首戴也。
【廣韻】荷戴也。
【書大禹謨】衆非元後何戴。
【孟子】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。
又【爾雅釋地】途出其前戴丘。
【疏】道過丘南,若爲道負戴。
又値也。
【禮喪大記】君纁戴六。
【註】戴之言値也。
【爾雅釋地】戴日爲丹穴。
【註】値也。
【疏】値日之下,其處名丹穴。
又【諡法】典禮無愆曰戴。
【左傳隱三年】其娣戴嬀生桓公。
【註】戴謂諡。
又姓。
出濟北,本宋戴穆公後。
又或作載。
【禮月令】載靑旂。
【詩周頌】載弁俅俅。
【音義】如字。
又與戴同。
又【韻會】作代切,音再。
地名。
【春秋隱十年】宋人,蔡人,衞人伐戴。
【註】戴國,今□留外黃縣東南有戴城。
【釋文】戴音再。
紮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紮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側八切,音劄。
拔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乙黠切。
與揠同。
見揠字註。
抑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抑 【唐韻】於力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乙力切,□音億。
【說文】按也。
【史記三王世家】緣恩寬忍,抑案不揚。
又愼密也。
【詩小雅】威儀抑抑。
又治也,塞也。
又屈也,逼也。
【禮學記】君子之教喩也,強而弗抑。
【疏】但勸強其神識,而不抑之令曉也。
【楚辭懷沙】俛屈以自抑。
又遏也,止也。
【史記平準書】抑天下物,名曰平準。
【後漢明帝紀】章奏若有過稱虛譽,尚書宜抑而不省。
又美也。
【詩齊風】抑若揚兮。
【疏】揚是顙之別名。
抑爲揚之貌。
又損也,退也。
【後漢蔡邕傳】人自抑損,以塞咎戒。
又【班固傳論】固之序事,不激詭,不抑抗。
【註】抑,退也。
抗,進也。
通作挹。
又轉語,亦然之辭。
【詩鄭風】抑磬控忌。
又發語辭。
【詩小雅】抑此皇父。
【王應麟詩攷】韓詩,抑,意也。
又詩篇名。
【楚語】衞武公作懿,戒以自儆。
【註】大雅抑之篇,懿讀曰抑。
【說文】從反印,或從手作□。
隷作□。
今文省作抑。
□字從扌從□。
扣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扣 【唐韻】苦□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丘□切,□音□。
擊也。
【晉書張華傳】吳郡臨平岸,出一石鼓,華曰:可取蜀中桐材,刻爲魚形,扣之則鳴矣。
又【廣韻】【正韻】苦後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去後切,□音口。
義同。
又【說文】牽馬也。
本作□。
通作叩。
扜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扜 【唐韻】憶俱切【集韻】邕俱切,□音紆。
【說文】指麾也。
又持也。
又【廣韻】況于切【集韻】匈于切,□音籲。
義同。
挢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撟 【唐韻】居少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舉夭切,□音矯。
【說文】舉手也。
一曰撟擅也。
與矯通。
【周禮秋官士師】掌士之八成,五曰撟邦令。
【註】稱詐以有爲者。
【疏】撟,卽詐也。
【前漢武帝紀】撟虔史乘埶以侵蒸庶。
【註】撟,託也。
虔,固也。
妄託上命,而堅固爲邪惡者也。
又【高五王傳】撟制以令天下。
【註】託天子制詔也。
又【倉頡篇】正也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】撟幹欲孰于火而無贏,撟角欲孰于火而無燂。
【前漢諸侯王表】撟枉過其正。
【註】正曲曰撟。
又強貌。
【荀子臣道篇】撟然剛折端立,而無傾側之心。
又【集韻】渠嬌切,音喬。
亦舉手也。
又【唐韻】舉橋切【集韻】居妖切,□音驕。
義同。
又【博雅】取也。
一曰選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嬌廟切,驕去聲。
撟捎,略取也。
互見捎字註。
又【集韻】巨天切,音趫。
天撟,頻伸貌。
【爾雅釋獸】人曰撟。
【註】伸引手足。
又丘祅切,音蹺。
舉也。
又渠廟切,音嶠。
義同。
【史記扁鵲傳】舌撟然而不下。
又苦浩切,音考。
以火曲物也。
【考工記】撟幹,劉昌宗說。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吉了切,音皎。
撓曲也,屈也。
【考工記釋文】沈讀古了反。
【荀子臣道篇】率羣臣百吏,而相與強君撟君。
考證:〔【前漢武帝紀】百姓所安,殊路而撟虔。
〕謹按原文撟虔二字屬下爲句,不屬上。
謹改爲撟虔史乘埶以侵蒸庶。
挨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挨 【唐韻】於駭切【集韻】倚駭切,□唉上聲。
【說文】擊背也。
又【唐韻】於攺切【集韻】倚亥切,□愛上聲。
擊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英皆切,音唉。
本作□。
義同。
又推也。
【六書故】旁排也。
【揚子方言】強進曰挨。
【正字通】今俗凡物相近謂之挨。
戰 【卯集中】【戈字部】 戰 古文□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之膳切,旃去聲。
【說文】□也。
【左傳莊十一年】皆□曰戰。
又懼也。
【書仲虺之誥】小大戰戰。
又姓。
漢戰兢,明戰愼。
戼 【卯集中】【戶字部】 戼 【說文】卯本字。
與丣字上畫連者有別。
丣音酉。
【六書正譌】戼,闢戶也。
從二戶,象門兩闢形。
因聲借爲寅卯字,爲日出物生之象。
□。
(卯)〔古文〕□□□□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莫飽切,音昴。
【說文】冒也。
二月,萬物冒地而出,象開門之形,故二月爲天門。
【徐曰】二月,隂不能制,陽冒而出也。
天門,萬物畢出也。
又【廣韻】辰名。
【爾雅釋天】歲在卯曰單閼。
【晉書樂志】卯,茂也,謂陽氣生而孳茂也。
【韻會】俗作夘,非。
扛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扛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古雙切,音杠。
【說文】橫關對舉也。
【史記項羽紀】籍長八尺餘,力能扛鼎。
【韓愈贈張籍詩】龍文百斛鼎,筆力可獨扛。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居郞切,音岡。
亦舉也。
與掆同。
或作抗。
又【集韻】虎項切。
與□同。
荷擔也。
詳□字註。
【韻會】通作□。
扟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扟 【唐韻】所臻切【集韻】疏臻切,□音莘。
【說文】從上挹也。
【廣韻】自上擇取物也。
又【博雅】掊扟,減也。
【元包經】損扟且剺。
傳曰:扟且剺剝之也。
扡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扡 【正字通】俗□字。
□字原從扌從遷作。
扪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捫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正韻】謨奔切【韻會】謨昆切,□音門。
【說文】撫持也。
【詩大雅】莫捫朕舌。
又摸也。
【史記高祖紀】漢王傷胷,乃捫足。
【楚辭九章】遂儵忽而捫天。
又【韻補】葉眉貧切,音珉。
【歐陽修菱溪石詩】嗟予有口莫能辨,歎息但以兩手捫。
皆雲女媧初鍛鍊,融結一氣凝精純。
俗作,非。
揚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揚 〔古文〕敭□【唐韻】與章切【集韻】餘章切【正韻】移章切,□音陽。
飛舉也。
【詩王風】揚之水,不流束薪。
【傳】揚,激揚也。
【疏】謂水急激而飛揚,波流疾之意也。
又【豳風】以伐遠揚。
【疏】謂長條揚起者。
又【增韻】發也,顯也。
【廣韻】舉也。
【易夬卦】揚于王庭。
【疏】發揚決斷之事於王者之庭。
【書堯典】明明揚側陋。
【禮文王世子】或以言揚。
【疏】能言語應對,亦舉用之。
又稱說也。
【禮祭統】銘者,自名以稱揚其先祖之美,而明著之後世者也。
【前漢季布傳】使僕遊揚足下,名於天下,顧不美乎。
又【爾雅釋詁】□揚,續也。
又簸去糠粃也。
【詩小雅】維南有箕,不可以簸揚。
又眉上下曰揚。
【詩鄘風】揚且之皙也。
【傳】揚,眉上廣。
【又】子之淸揚。
【疏】揚者,眉上之美名。
旣名眉爲揚,因謂眉之上,眉之下皆曰揚。
又鉞也。
【詩大雅】幹戈戚揚。
又州名。
【書禹貢】淮海惟揚州。
【疏】江南之氣躁勁,厥性輕揚,故曰揚州。
亦曰:州界多水,水波揚也。
又姓。
【揚雄自序】揚別爲一族。
周宣王子尚父封揚侯,因氏。
又宋揚避舉,明揚光休。
通作颺。
擾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擾 【玉篇】于救切,音宥。
福也。
◎按《說文》□字,重文作抭。
《正字通》牽引擾字,謂與揄通,改周禮爲舂擾,誤。
(擾)【唐韻】而沼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爾紹切,□音繞。
【說文】煩也。
【廣韻】亂也。
【書胤征】俶擾天紀。
【前漢曹參傳】以齊獄市爲寄,愼勿擾也。
又馴也,順也,安也。
【書臯陶謨】擾而毅。
【註】馴擾而果毅。
又【周官】司徒掌邦敎,敷五典,擾兆民。
【周禮地官大司徒】以佐王安擾邦國。
【註】擾亦安也。
言饒衍之。
又【夏官職方氏】河南曰豫州,其畜宜六擾。
【註】馬牛羊豕犬雞。
【疏】六擾,與爾雅六畜,周禮六牲,一也。
【左傳昭二十九年】董父實甚好龍,乃擾畜龍。
【疏】順龍所欲而畜養之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如招切,音饒。
義同擽。
【周禮六擾釋文】徐邈,劉昌宗讀饒。
【前漢高帝紀贊】劉累學擾龍。
【註】師古又讀饒。
又【集韻】乃老切,音惱。
亦煩也。
又葉忍九切,柔上聲。
【李尤平樂觀賦】飛丸躍劒,沸渭回擾。
巴渝隈一,踰眉相受。
本從□。
《說文》作□。
又□。
(擾)考證:〔【左傳昭二十九年】董父實甚好龍,乃擾畜龍。
【註】順龍所欲而畜養之。
〕謹照原書註改疏。
扳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扳 【廣韻】布還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逋還切,□音班。
挽也,引也,援也。
【公羊傳隱元年】諸大夫扳隱而立之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普患切,音眅。
義同。
又【唐韻】普班切【集韻】披班切,□與攀同。
詳攀字註。
扼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扼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乙革切。
同。
【前漢李陵傳】力扼虎,射命中。
又【正韻】與軛通。
【莊子馬蹄篇】加之以衡扼。
本作搹。
詳字註。
承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承 【唐韻】署陵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辰陵切,□音丞。
【說文】奉也。
【書說命】後克聖,臣不命其承。
【詩小雅】承筐是將。
又受也。
【禮禮運】是謂承天之祜。
【疏】受天之福也。
又【增韻】下載上也。
【易坤彖】萬物資生,乃順承天。
【尚書大傳】庶人有石承。
【註】屋柱下石也。
又【廣韻】次也。
【左傳昭十三年】同盟于平丘,子產爭承。
【註】承貢賦之次也。
又繼也。
【詩小雅】如松柏之茂,無不爾或承。
【疏】新故相承,無彫落也。
又止也。
【詩魯頌】則莫我敢承。
【疏】無有於我敢禦止之者。
又通丞。
【左傳哀十八年】楚右司馬子國帥師而行,請承。
【註】承,佐也。
又州名。
漢牂柯郡地,宋置承州。
又姓。
【後漢承宮傳註】承姓,衞大夫成叔承之後。
又【正韻】時征切,音成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諸仍切,音蒸。
水名。
【前漢地理志】長沙國承陽縣。
【註】承水,出零陵永昌縣界,東流注湘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持陵切,音懲。
【左傳哀四年】蔡昭侯如吳,諸大夫恐其又遷也,承。
【註】承,蓋楚言。
又【集韻】【類篇】□蒸上聲,與抍通。
【列子黃帝篇】孔子觀於呂梁,見一丈夫遊之,使弟子□流而承之。
【註】出溺爲承。
直作拯。
又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昨亙切,音贈。
猶送也。
【禮文王世子】賵賻承含,皆有正焉。
【註】承讀爲贈,聲之誤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諸應切,音證。
縣名。
【前漢地理志】東海郡承縣。
【註】應劭讀。
又葉辰羊切,音常。
【班固高祖泗水亭□】休勳顯祚,永永無疆。
於皇舊亭,苗嗣是承。
【集韻】或作□。
又作氶。
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【集韻】遣禮切,音啓。
開衣領也。
又□,開腳行貌。
挴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挴 【唐韻】武罪切【玉篇】莫攺切【集韻】母罪切,□音每。
【揚子方言】貪也。
【史記賈誼服賦】品庶馮生。
【註】索隱曰:漢書作每生。
按方言每字合從手旁,音謀攺反。
【楚辭天問】□王巧挴,夫何周流。
捓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捓 【集韻】餘遮切。
同擨。
捓揄,舉手相弄也。
【白居易詩】時遭人指點,數被鬼捓揄。
亦作擨□。
又或作歋歈。
【說文】作歋□。
【後漢書】作邪。
別作揶。
互詳揄擨二字註。
又【集韻】羊諸切,音餘。
胥捓,殘餘也。
戩 【卯集中】【戈字部】 戩 【唐韻】卽淺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子淺切,□音翦。
盡也。
【詩小雅】俾爾戩穀。
【註】俾爾盡善,有以受天之祿也。
又與翦通。
【說文】滅也。
【詩魯頌】實始翦商。
古本作戩。
聞人氏曰:戩與翦同。
又【集韻】旨善切,音□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【類篇】□子賤切,音箭。
義同。
孫炎說。
扡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扡 【集韻】同拕。
詳拕字註。
又【集韻】待可切,駝上聲。
引也。
【音學五書】古音徒可切。
後人誤入紙韻。
【詩小雅】伐木掎矣。
析薪扡矣。
詳掎字註。
又【唐韻】移爾切,迤上聲。
加也。
又離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醜豸切,褫上聲。
析也。
又落也。
與搋同。
或作拸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丈尒切,音豸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丈蟹切,音廌。
亦析也。
又餘支切,音移。
遷徙也。
又是義切,音豉。
牽也。
【韻會】《說文》引《詩》漢五經本作杝,今文《毛詩》陸德明所定作扡,音異字異而義實同。
◎按《詩小雅釋文》敕氏反。
又疏雲:扡者,施也。
觀其裂而漸相施及也。
諸家音訓多從紙韻,今依《類篇》以古音爲正,而餘音附之。
考證:〔按詩小雅箋註,敕氏反。
〕謹照原書箋註改釋文。
扱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扱 【唐韻】楚洽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測洽切,□音鍤。
【說文】收也。
又【廣韻】取也,獲也,引也,舉也。
又【周禮地官】共其接盛。
【疏】讀接爲扱,頒扱也。
詳接字註。
又拜手至地也。
【儀禮士昏禮】婦拜扱地。
【註】猶男子稽首。
又與插通。
【詩周南】薄言襭之。
【傳】扱衽曰襭。
【疏】扱衣上衽于帶也。
【禮問喪】雞斯徒跣扱上衽。
又【集韻】乞及切,音泣。
亦手至地也。
【儀禮註】劉昌宗讀。
又逆及切,音岌。
義同。
又測入切,讖入聲。
亦取也。
又【唐韻】【正韻】許及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迄及切,□音吸。
斂取也。
【禮曲禮】以箕自鄕而扱之。
【疏】讀爲吸者,以其穢物少,吸然則盡也。
又【集韻】訖立切,音急。
亦引也。
又七接切,音妾。
搢也。
或作插。
抃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抃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皮變切,音卞。
拊手也。
【魏志文帝紀註】能言之倫,莫不抃舞。
【楚辭天問】鼇戴山抃,何以安之。
【註】手拍曰抃。
【□晹樂書】帝嚳命伶人作唐歌,有抃以爲節。
【註】兩手相擊也。
今龜茲樂人彈指爲歌舞之節,亦抃之細。
又【正韻】毗面切,音便。
義同。
【說文】本作□。
古借用作卞。
亦通作弁。
又【集韻】方煩切,音藩。
連抃,宛轉貌。
與犿同。
捁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捁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古巧切。
與攪同。
【馬融廣成頌】散毛族,牿羽羣。
【韓愈曹成王□文】踏隨光化捁其州。
又【集韻】枯沃切,音酷。
打也。
抇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抇 【正字通】□字之譌。
抉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抉 【唐韻】於悅切【集韻】娟悅切,□音妜。
【說文】挑也。
【集韻】剔也。
【增韻】捾也。
【史記伍子胥傳】抉吾眼,縣吳東門之上,以觀越□之入滅吳也。
【韓愈進學解】爬羅剔抉,刮垢磨光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古穴切,音玦。
義同。
或作刔。
又通作觖。
【前漢孫寶傳】故欲擿觖,以揚我惡。
【註】擿觖謂挑發也。
與抉同。
又與決通。
縱弦彄也。
【周禮夏官】繕人掌王之用弓弩矢箙矰弋抉拾。
【註】抉謂挾矢時所以持弦飾也。
著右手巨指。
【史記蘇秦傳】革抉芮,無不畢具。
【註】以革爲決也。
又【唐韻】於決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一決切,□讀與吷近。
亦挑也。
抌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抌 【唐韻】竹甚切【集韻】陟甚切,□碪上聲。
【說文】深擊也。
從手冘聲。
一說楚謂搏曰抌。
又【集韻】食荏切,音甚。
【揚子方言】抌,推也。
【列子黃帝篇】攩挨抌,亡所不爲。
又【唐韻】以主切【集韻】勇主切,□音庾。
刺也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都感切,音黕。
義同。
【集韻】或作。
又作□。
○按《說文》□或從手從宂作抭,非抌也。
諸書音義譌抭爲抌,不合《說文》本訓者,今俱考正。
詳後抭字註。
抍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抍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蒸上聲。
【說文】上舉也。
易曰:用抍馬壯吉。
◎按易渙初爻,今文作拯。
疏雲:用馬以自拯拔也。
亦上舉之意。
【揚子方言】拔也。
出爲抍。
,古文溺字。
又【廣韻】救也,助也。
【周禮天官職幣】振掌事者之餘財。
【註】振,猶抍也。
【疏】以財與之謂之抍。
又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之庱切,音整。
【集韻】諸仍切,音蒸。
義□同。
又【廣韻】識蒸切【集韻】書蒸切,□音升。
亦上舉也。
又【集韻】辰陵切,音承。
又常證切,丞去聲。
義□同。
【說文】或從登作撜。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或作拯。
又作承。
別作丞。
【聲類】【玉篇】氶,亦同抍。
抏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抏 【唐韻】五丸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吾官切,□音岏。
挫也。
【史記平準書】百姓抏敝以巧法。
【註】抏,消耗之名。
【前漢食貨志註】抏,訛也,謂摧挫也。
◎按訛同鈋。
又【集韻】同園圓,削也。
又與刓通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五換切,音玩。
義同。
又與玩通。
【史記扁鵲傳】鑱石撟引,案抏毒熨。
【註】抏,謂按摩而玩弄身體,使調也。
今本多譌杭。
又與翫同。
習厭也。
撫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撫 【篇海】俗撫字。
(撫)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芳武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斐父切,□音捬。
【說文】安也。
【增韻】慰勉也。
【禮文王世子】西方有九國焉,君王其終撫諸。
【註】撫猶有也。
【疏】撫爲存撫,故爲有也。
【左傳文十二年】鎭撫其社稷。
又【說文】一曰循也。
【書臯陶謨】撫于五辰。
又【廣韻】持也。
又按也。
【禮曲禮】君撫僕之手。
【又】客跪撫席而辭。
【疏】以手按止之也。
【又】國君撫式。
【註】撫,猶據也。
又拍也。
【儀禮鄕射禮】左右撫矢而乗之。
又【揚子方言】拊撫,疾也。
【郭璞註】謂急疾也。
又州名。
漢豫章郡,隋置撫州。
又【集韻】蒙逋切。
與摹同。
【韻會】通作拊。
挶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挶 【唐韻】居玉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拘玉切,□音鋦。
【說文】戟持也。
或作拘。
又土轝也。
【左傳襄九年】□畚挶,具綆缶。
【周語】偫而畚挶。
【註】挶,舁土之器。
戣 【卯集中】【戈字部】 戣 【廣韻】渠追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渠龜切,□音逵。
【廣韻】戟屬。
【書顧命】一人冕執戣。
又人名。
【韓愈孔公誌銘】孔子之後三十八世,有孫曰戣,字君嚴。
又【集韻】求位切,音匱。
【字林】兵也。
或從金。
戸 【卯集中】【戶字部】 戶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【正韻】侯古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後五切,□音祜。
【說文】護也。
【釋名】所以謹護閉塞也。
【六書精薀】室之口也。
凡室之口曰戶,堂之口曰門。
內曰戶,外曰門。
一扉曰戶,兩扉曰門。
【易節卦】不出戶庭。
【詩豳風】塞向墐戶。
又民居曰編戶。
【唐六典】戶部掌天下戶口。
又止也。
【左傳宣十二年】屈蕩戶之。
【註】止也。
又【前漢王嘉傳】坐戶殿門失闌免。
【註】掌守殿門,止不當入者,而失闌入之。
又【爾雅釋地】觚竹北戶。
【註】北戶,南方之國。
【疏】卽日南郡也。
師古曰:言其在日之南,所謂北戶以向日者。
又【禮月令】蟄蟲鹹動,啓戶始出。
【註】戶,猶穴也。
又飮酒有大小戶。
【吳志】孫皓每饗宴,人以七升爲限,小戶雖不入,□澆灌取盡。
【白居易詩】戶大嫌甜酒。
又姓。
漢有戶尊。
又與昈通。
文采貌。
【揚雄蜀都賦】戶豹能黃。
又與濩通。
湯樂名。
【揚雄蜀都賦】戶音六成。
又翁姑切,音烏。
【淮南子時則訓】烏孫國,作戶孫。
抆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抆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武粉切,音吻。
拭也。
又挋也。
【前漢朱博傳】欲灑卿恥,抆拭用禁。
【註】摩也。
【唐書李勉傳】居官久,未嘗抆飾器,用車服。
又【玉篇】【唐韻】無運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文運切,□音問。
義同。
抓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抓 【唐韻】側巧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側絞切,□音蚤。
【博雅】搔也。
又掐也。
【莊子徐無鬼】有一狙焉,委蛇攫抓,見巧乎王。
【杜甫詩註】玉搔頭,今之抓頭也。
又【唐】韻】【廣韻】側交切【集韻】【類篇】莊交切,□音摷。
義同。
又【唐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側教切【集韻】阻教切,□音笊。
亦爪刺也。
扨 【備考】【卯集】【手字部】 扨 【搜眞玉鏡】音刃。
掃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掃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蘇老切,音嫂。
棄也,拚除也。
【詩大雅】灑掃廷內。
又鬧掃,髻名。
【三夢記】鬧掃,猶盤雅墮馬之類也。
唐詩雲:還梳鬧掃學宮妝。
又【唐韻】【廣韻】蘇到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先到切,□音譟。
義同。
【論語】當灑掃應對進退,則可矣。
本作埽。
又與騷通。
別詳土部,馬部。
扮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扮 【廣韻】【正韻】房吻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父吻切,□音憤。
【說文】握也。
一曰動也。
又【唐韻】方吻切【集韻】府吻切,□音粉。
義同。
【史記貨殖傳註】大官常以十月作沸湯,燖羊胃,以椒薑扮之訖,暴使燥,謂之脯。
或作□。
又【廣韻】符文切【集韻】方文切,□音分。
義同。
又幷也。
【戰國策】恐其伐秦之疑也。
又身自醜於秦扮之。
【註】言合諸國。
【揚子太□經】地則虛三,以扮天十八也。
又【集韻】敷文切,音芬。
義同。
又【唐韻】晡幻切【集韻】博幻切,□班去聲。
【中原雅音】裝扮也。
今俗以裝飾爲打扮。
又【集韻】虎買切。
亂也。
捚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捚 【篇海】莊皆切,音齋。
掌擎也。
扶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扶 〔古文〕□□【唐韻】防無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馮無切【正韻】逢夫切,□音符。
【說文】佐也。
一曰相也。
【揚子方言】護也。
【郭璞註】扶挾將護。
【論語】顚而不扶。
【前漢高祖紀】不如更遣長者,扶義而西。
【註】以義自助也。
又緣也。
【晉語】侏儒扶盧。
又州名。
扶州在隴右,唐屬山南道。
又澤名。
【前漢地理志扶柳縣註】地有扶澤,澤中多柳。
又姓。
【前漢藝文志】傳魯論語者,魯扶卿。
又【集韻】與芙通。
扶蕖,荷也。
又與□通。
大風也。
又【唐韻】甫無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風無切,□音夫。
【禮投壺】籌,室中五扶,堂上七扶,庭中九扶。
【註】鋪四指曰扶。
通作膚。
【公羊傳僖三十一年】觸石而出,膚寸而合。
【註】側手曰膚,按指曰寸。
又幼小貌。
【揚子太□經】赤子扶扶。
又【集韻】蓬逋切,音蒲。
與匍同。
手行也。
【左傳昭二十一年】扶伏而擊之。
【註】伏,蒲北反。
【禮檀弓】詩雲:扶服救之。
【陸氏音義】作匍匐,音同。
又【前漢天文志】晷長爲潦,短爲旱,奢爲扶。
【註】鄭氏曰:扶當爲蟠,齊魯之閒聲如酺酺,扶聲近蟠,止不行也。
晉灼曰:扶,附也,小臣附近君子之側也。
又葉房尤切,音浮。
【陸雲答兄詩】昔我先公,爰造斯猷。
今我六蔽,匪崇克扶。
考證:〔【公羊傳僖三十一年】觸石而出,扶寸而合。
【註】側手曰扶,按指曰寸。
通作膚。
〕謹照原文兩扶字□改膚。
以通作膚三字移於公羊傳之上。
捖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捖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胡官切,音完。
揳刮摩也。
一曰捖摩,工治玉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戸管切【正韻】胡管切,□音緩。
擊也。
摩也。
又【集韻】苦緩切,音款。
亦擊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古刹切【正韻】古滑切,□與刮同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】刮摩之工五。
【註】故書刮作捖。
鄭司農雲:捖摩之工謂玉工也。
【釋文】捖音刮,一音完。
又音侯管反。
捴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捴 【集韻】俗摠字。
皂 【午集中】【白字部】 皂 【正字通】俗皁字。
掗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掗 【集韻】倚下切,音啞。
掗,搖也。
又【篇海】取也。
又倚可切,婀上聲。
義同。
又【字彙】衣駕切,音亞。
強與人物也。
【醜集上】【口字部】【玉篇】古□切【集韻】居□切,□音遘。
【玉篇】□也。
又【集韻】與雊同,雉鳴。
或作呴鴝。
又【廣韻】古侯切【集韻】居侯切,□音鉤。
【廣韻】唱。
又【集韻】聒,聲亂。
一曰大聲。
挾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挾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胡頰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檄頰切,□音協。
【說文】俾持也。
【增韻】帶也,掖也。
一曰輔也。
【詩大雅】旣挾四鍭。
【儀禮鄕射禮】兼挾乗矢。
【註】方持弦矢曰挾。
古文作接。
【齊語】挾其槍刈耨鎛,以旦莫從事於田野。
【註】在掖曰挾。
又【爾雅釋言】藏也。
【前漢惠帝紀】除挾書律。
【註】秦律,敢有挾書者族。
又【廣韻】懷也,護也。
【孟子】不挾長,不挾貴。
【朱註】挾者,兼有而恃之之稱。
又會也。
【晉語】遇兆挾以銜骨,齒牙爲猾。
又【揚子方言】挾斯,敗也。
南楚凡人貧,衣被醜弊,或器物弊,謂之挾斯。
又【集韻】屍牒切,音蜨。
亦持也。
【左傳宣十二年】三軍之士,皆如挾纊。
又【集韻】訖洽切【正韻】古洽切,□與夾同。
亦持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子洽切,音啑。
又【集韻】吉協切,音頰。
又作荅切,音匝。
義□同。
或作抸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卽協切。
與浹通。
【詩大雅】使不挾四方。
【傳】挾,達也。
【疏】挾者,周匝之義,故爲達。
【周禮天官大宰】縣治象之灋于象魏,挾日而斂之。
【註】從甲至甲謂之挾日,凡十日。
【釋文】又作浹。
【荀子禮論篇】方皇周挾。
【註】挾讀爲浹。
匝也。
又【正韻】卽涉切,音接。
義同。
揮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揮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許歸切【集韻】籲韋切,□音輝。
【說文】奮也。
【廣韻】振也,動也,灑也。
【爾雅釋詁】竭也。
【註】揮振,去水也。
【禮曲禮】飲玉爵者弗揮。
【註】振去餘酒曰揮。
【左傳僖二十三年】懷嬴奉匜沃盥,旣而揮之。
【註】揮,湔也。
又散也,揮霍也。
【易乾文言】六爻發揮,旁通情也。
【疏】六爻發越揮散,旁通萬物之情也。
又指揮也。
【宋三朝政錄】乘快指揮一事誤失,史官必書。
又【集韻】籲運切,音訓。
亦奮也。
又胡昆切,音魂。
揮掄,全而不破也。
又葉于倫切,音筠。
【王桀詩】荊軻爲燕使,送者盈水濵。
縞素易水上,涕泣不可揮。
◎按《音學五書》引《詩》雲:揮古本音熏。
【集韻】或作。
【正字通】與麾撝□通。
【說文】分撝揮爲二。
捉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捉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側角切,莊入聲。
【說文】搤也。
一曰握也。
【廣韻】捉搦也。
【前漢王褒傳】周公躬吐捉之勞。
【註】一飯三吐飡,一沐三捉髮。
【蜀志趙雲傳註】先主捉手而別。
又【增韻】捕也。
【釋名】促也。
使相促及也。
又【唐書兵志】唐初,兵之戍邊者,大曰軍,小曰守捉。
扈 【卯集中】【戶字部】 扈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【正韻】侯古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後五切,□音祜。
【說文】有扈,國名。
夏後同姓所封,戰于甘者在鄠,有扈谷。
又桑扈,烏名。
【詩小雅】交交桑扈,有鶯其羽。
【註】桑扈,竊脂也。
又當扈。
【山海經郭璞贊】鳥飛以翼,當扈以須。
又官名。
【左傳昭十七年】九扈爲九農正,扈民無淫者也。
【註】扈,止也。
又尾也。
後從曰扈。
【司馬相如上林賦】扈從橫行。
【留靑日劄】言隨從天子,逐獸橫行也。
又跋扈,猶強梁也。
【後漢質帝紀】目梁冀爲跋扈將軍。
又被也。
【屈原離騷】扈江離與辟芷兮。
又【爾雅釋山】山□而大曰扈。
又桑扈,隱士也。
【楚辭九章】接輿髠首兮,桑扈臝行。
又扈扈,廣也。
【禮檀弓】爾毋扈扈爾。
又姓。
【風俗通】趙有扈輒。
扔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扔 【唐韻】如乗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如蒸切,□音仍。
【說文】因也。
【博雅】引也,就也。
或作□。
又姓。
【前漢古今人表】有扔君。
又【廣韻】【正韻】而證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如證切,□音認。
強牽引也。
又摧也。
【後漢馬融廣成頌】竄伏扔輪。
【註】言爲輪所摧也。
扝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扝 【唐韻】苦胡切【集韻】空胡切,□音枯。
【揚子方言】扝搷揚也。
又【廣韻】哀都切【集韻】汪胡切,□音烏。
引也。
扝原字從亐。
扭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扭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女久切,音紐。
【佩觿集】手轉貌。
今俗謂手揪爲扭。
一曰按也。
又【廣韻】陟柳切,音肘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陟救切,音晝。
挼也。
搝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搝 【集韻】去久切,音糗。
手舉也。
揂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揂 【唐韻】卽由切【集韻】將由切,□音啾。
【說文】聚也。
又【集韻】字秋切,音遒。
義同。
又夷周切,音由。
掩也。
揃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揃 【唐韻】卽淺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子淺切,□音翦。
【說文】搣也。
【三蒼】猶翦也。
【史記西南夷傳】西夷後揃剽分二方。
【註】揃,分割也。
剽亦分義。
又【魯世家】周公自揃其蚤,沈之河。
【唐書韋表微傳】吾年五十,拭鏡揃白。
一曰擇也。
又平聲。
【集韻】子仙切,音煎。
義同。
【儀禮士喪禮】蚤揃。
【釋文】子前反。
又箋識也。
與同。
亦作椾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千廉切。
與籤同。
驗也。
一曰銳也。
貫也。
【集韻】或作□。
◎按正字通雲:揃卽剪也。
亦與翦通。
或加刀作,加羽作□,□贅文。
揄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揄 【唐韻】羊朱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容朱切,□音兪。
【說文】引也。
【史記貨殖傳】揄長袂,躡利屣。
【前漢禮樂志】神之揄臨壇宇。
又揄揚,譽言也。
【班固西都賦序】雍容揄揚,著於後嗣。
【註】揄引,揚舉也。
又邪揄也。
【後漢王霸傳】市人皆大笑,舉手邪揄之。
或作□。
【說文】作□。
又【正韻】雲俱切,音于。
義同。
又與褕同。
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餘招切,音搖。
【禮玉藻】夫人揄狄。
【疏】揄,讀如搖。
狄,讀如翟。
謂畫搖翟之雉於衣也。
【陸氏音義】爾雅雲:江淮而南,靑質五色皆備成章曰鷂。
音搖,謂畫此雉也。
又與舀抭同。
【唐韻】以周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夷周切,□音由。
抒臼也。
【詩大雅】或舂或揄。
又【唐韻】度侯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徒侯切,□音頭。
亦引也。
【班固西都賦】揄文竿,出比目。
又徒口切,音鋀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他侯切,音偸。
垂也。
【莊子漁父篇】被髮揄袂。
又醜鳩切,音抽。
垂手行也。
又舂朱切,音輸。
閃揄,傾貌。
揆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揆 【唐韻】求癸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巨癸切,□葵上聲。
【說文】葵也。
【爾雅釋言】度也。
【易繫辭】初率其辭而揆其方。
【註】循其辭,以度其義。
【詩鄘風】揆之以日。
【史記律書】癸之爲言揆也,言萬物可揆度,故曰癸。
又百揆,官名。
【書舜典】納于百揆。
【傳】納舜于此官,揆度百事也。
【後漢百官志註】百揆,堯初別置,周更名冢宰。
又【正字通】渠惟切,音葵。
字彙闕平聲,非。
◎按唐韻,集韻諸書,揆字止收紙韻,不入支韻。
經典釋文亦無平聲,從舊可也。
本作□。
捏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捏 【唐韻】奴結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乃結切,□音涅。
捺也,搦也。
【增韻】撚聚也。
捐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捐 【唐韻】與專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餘專切,□音沿。
【說文】棄也。
【前漢竇嬰傳】侯自我得之,自我捐之,無所恨。
又【增韻】除去也,損也。
【史記吳起傳】捐不急之官。
又病死曰捐瘠。
【列子楊朱篇】生相憐,死相捐。
又【正韻】于權切,音員。
義同。
又葉于倫切,音筠。
【陸雲詩】靑雲方乗,芳餌可捐。
達觀在一,萬物自賔。
俗捐字。
別見七畫。
捐字原從作。
戹 【卯集中】【戶字部】 戹 【唐韻】於革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乙革切,□音厄。
【說文】隘也。
【徐曰】戶小門也。
又艱也。
【周禮地官】賙萬民之囏戹。
又【增韻】困也。
【史記季布傳】兩賢豈相戹哉。
又通作阨。
【孟子】阨窮而不憫。
又【韻補】葉乙得切。
【王逸九思】悼屈子兮遭戹,沉玉躬兮湘汨。
何楚國兮難化,迄子今兮不易。
【六書正譌】凡阨軛等字從此。
俗用厄,乃五果切,木節也。
考證:〔【王逸九思】悼屈子兮遭戹,沈玉躬兮湘汨。
何楚國兮難化,迄如今兮不易。
〕謹照原文如今改子今。
扃 【卯集中】【戶字部】 扃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古熒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涓熒切,□音駉。
【說文】外閉之關也。
【禮曲禮】入戶奉扃。
【註】扃,門關木也。
入戶之時,兩手當心,如奉扃然,雖瞻視而不回轉,嫌於幹人私也。
又車前橫木。
【左傳宣十二年】楚人惎之脫扃。
【註】扃,車上橫木,所以約車上之兵器。
又【集韻】犬迥切,音褧。
扃扃,明察也。
又與鉉通。
【儀禮士喪禮】右人左執七抽扃。
【註】扃卽鉉字。
戵 【卯集中】【戈字部】 戵 【唐韻】其俱切【集韻】權俱切,□音衢。
【廣韻】戟屬也。
古謂四出矛爲戵。
又通作瞿。
【書顧命】一人冕執瞿,立于西垂。
扞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扞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侯幹切,音翰。
以手扞也。
又衞也。
【左傳文六年】親帥扞之,送緻諸竟。
【前漢□法志】手足之扞頭目。
【註】扞,禦難也。
又【說文】忮也。
【增韻】抵也。
【禮學記】發然後禁,則扞格而不勝。
【註】扞,堅不可入之貌。
又【史記楚世家】蜀伐楚,於是楚爲扞關以距之。
【後漢郡國志】巴郡魚復扞水,有扞關。
又與□通。
臂衣也。
【前漢尹賞傳】被鎧扞,持刀兵。
又與銲通。
【戰國策】豫讓刃其扞。
【註】矛鐏謂之銲,施刃其端。
又【集韻】古旱切,幹上聲。
與擀同。
【集韻】或作捍。
別作。
瀉 【巳集上】【水字部】 瀉 【廣韻】息姐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洗野切【正韻】先野切,□音寫。
【玉篇】傾也。
一曰瀉水也。
謝靈運詩:石磴瀉紅泉或作寫。
《周禮稻人》以澮寫水。
又【類篇】一曰鑑形。
又【廣韻】【正韻】司夜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四夜切,□音卸。
鹵也。
【王充論衡書解篇】地無毛,則爲瀉土。
又吐瀉也。
【釋名】揚豫以東,以吐爲瀉。
又洩也。
【揚子方言】洩瀉,爲注下之症。
考證:〔瀉水也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】以澮瀉水【謝靈運詩】石磴瀉紅泉。
〕謹按周禮原文作寫,無水旁。
且以澮瀉水係地官稻人文非考工記。
謹改爲謝靈運詩石磴瀉紅泉或作寫周禮稻人以澮寫水。
扢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扢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古忽切,音骨。
摩也。
【前漢禮樂志】扢嘉壇,椒蘭芳。
【註】摩拭其壇。
【左思吳都賦】挂扢而爲創痏。
又【唐韻】戸骨切【集韻】胡骨切,□音鶻。
又【集韻】下沒切,音齕。
義□同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居乙切,音訖。
擊也。
又【集韻】許訖切,音迄。
奮舞貌。
一曰喜也。
【莊子讓王篇】子路扢然執幹而舞。
又魚乞切,音屹。
義同。
又九傑切,音紇。
拔引也。
【正字通】同,省文。
扠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扠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初加切,音叉。
挾取也。
【韓愈詩】饞扠飽活臠。
又器名。
【周禮天官□人】簎魚□。
【註】以扠刺泥中搏取之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初佳切,音釵。
打也。
又【廣韻】醜佳切【集韻】攄佳切,□與搋同。
以拳加物也。
【韻會】通作叉。
或借用杈。
抈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抈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魚厥切,音月。
【說文】折也。
【揚子太□經】車軸折。
其衡抈。
又動也。
【晉語】其置本也固矣。
故不可抈也。
又【集韻】五活切,玩入聲。
義同。
折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折 【唐韻】旨熱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之列切,□音浙。
拗折也。
【詩鄭風】無折我樹□。
【周語】體解節折而共飮食之,於是乎有折俎。
又斷之也。
【易賁象】君子以明庶政,無敢折獄。
【疏】勿得直用果敢,折斷訟獄。
又折中也。
【前漢貢禹傳】微孔子之言,亡所折中。
又曲也。
【禮玉藻】折還中矩。
【註】曲行宜方。
還亦作旋。
【史記灌夫傳】吾益知吳壁中曲折,請復往。
又屈也。
【前漢伍被傳】折節下士。
又挫也。
【史記項羽紀】諸侯吏卒乗勝輕折辱秦吏卒。
【前漢蒯通傳】漢王一日數戰,亡尺寸之功,折北不救。
又止也。
【詩大雅】予曰有禦侮。
【傳】武臣折衝曰禦侮。
【疏】能折止敵人之衝突者。
又直指人過失也。
【史記呂後紀】面折廷諍。
又毀也。
【易說卦】兌爲毀折。
【前漢高帝紀】常從王媼武負貰酒,兩家常折券棄責。
【註】折毀之,棄其所負。
又封土爲祭處曰折。
【禮祭法】瘞埋于泰折,祭地也。
【註】折,昭晢也,必爲昭明之名,尊神也。
又【前漢郊祀志註】言方澤之形四曲折也。
又短折,不祿也。
【書洪範】六極。
一曰兇短折。
【疏】未齓曰兇,未冠曰短,未婚曰折。
【前漢五行志】傷人曰兇,禽獸曰短,草木曰折。
【又】兄喪弟曰短,父喪子曰折。
又葬具也。
【儀禮旣夕】折橫覆之。
【註】折猶庪也。
方鑿連木爲之,如牀而無簀,加之壙上,以承抗席。
又地名。
【春秋桓十一年】柔會宋公,□侯,蔡叔,盟于折。
又姓。
【後漢方術傳】折象,其先封折侯,因氏焉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食列切,音舌。
【說文】斷也。
【廣韻】斷而猶連也。
【易鼎卦】鼎折足,覆公餗。
【禮月令】孟秋命理,瞻傷察創視折。
【註】折損筋骨也。
【前漢賈誼傳】釋斤斧之用,而欲嬰以芒刃不缺則折。
又【唐韻】【正韻】杜奚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田黎切,□音題。
【禮檀弓】吉事欲其折折爾。
【註】安舒貌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征例切,音制。
亦斷之也。
【班固西都賦】許少施巧,秦成力折。
掎僄佼,猛噬。
【註】許少,古捷人。
秦成,壯士也。
又【集韻】時制切,音逝。
亦曲也。
【禮曲禮】立則磬折垂佩。
【疏】身宜僂折如磬之背也。
【陸德明音義】折,之列反,一音逝。
【屈原離騷】何瓊佩之偃蹇兮,衆薆然而蔽之。
惟此黨人之不亮兮,恐嫉妒而折之。
【註】沈重曰折。
《說文》作□,從斤斷艸。
籀文作□,從艸在仌中,冰寒故折。
隸從手從斤。
考證:〔【禮祭法】瘞埋于泰折,祭地也。
【註】折,昭晳也。
〕謹照原文晳改晢。
萂 【申集上】【艸字部】 萂 【集韻】同。
苃 【申集上】【艸字部】 苃 〔古文〕□【字彙補】以久切,音友。
草名。
扽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扽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都困切,音頓。
撼也。
又【博雅】引也。
一曰摩也。
或作□。
執 【醜集中】【土字部】 執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之入切【正韻】質入切,□音汁。
守也,持也。
【書大禹謨】允執厥中。
又處也。
【禮樂記】師乙曰:請誦其所聞,吾子自執焉。
又塞也。
【左傳僖二十八年】子玉使伯棼請戰曰:非敢必有功也,願以聞執讒慝之口。
又父之友曰執友。
【禮曲禮】見父之執,不問不敢對。
【後漢馬援傳】援爲梁松父執,松貴拜援牀下,援不之答。
又捕也。
【禮檀弓】肆諸市朝,而妻妾執。
【孟子】執之而已。
又姓。
又執失代,三字姓。
又與慹同。
【前漢朱博傳】豪強執服。
【註】謂畏威懾服也。
本作□,省作執。
亦作瓡。
考證:〔【書大禹謨】允執其中。
〕謹照原其改厥。
捑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捑 【集韻】實側切,音崱。
攴也。
摻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摻 【唐韻】所鹹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師鹹切,□音毿。
讀與衫近。
女手貌。
【詩魏風】摻摻女手,可以縫裳。
【傳】摻摻,猶纖纖也。
【疏】纖好手。
古詩雲:纖纖出素手是也。
與攕同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思廉切,音纖。
義同。
又【唐韻】所減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所斬切,□毿上聲。
義同。
又取也。
一曰執也。
【詩鄭風】摻執子之祛兮。
【傳】摻,擥也。
又【集韻】素檻切。
【揚子方言】細也。
凡細貌謂之笙,斂物而細謂之揫。
或曰摻。
又疏簪切,音森。
林離摻攦也。
又倉含切,音驂。
摻搓,捫也。
又千遙切,悄平聲。
持物也。
又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七紺切,驂去聲。
與參同。
鼓曲也。
【後漢禰衡傳漁陽參撾註】王僧孺詩雲:散度廣陵音,參寫漁陽曲。
自音雲:參,七紺反。
【天中記】吳淑校理古樂府中有摻字,多改爲操。
【徐鍇曰】非可一例,若漁陽摻者,音七鑒反,三撾鼓也。
古歌雲:邊城晏開漁陽摻,黃塵蕭蕭白日暗。
【蘇軾詩】幅巾起作鴝鵒舞,壘鼓誰摻漁陽撾。
又【魏了翁答張洽書】魏晉閒避曹操諱,改爲摻。
或謂詩鄭風,摻執子之祛。
本作操,傳解擥不誤。
箋註音所覽,所斬二切,謬也。
此說附存以備參考。
捭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捭 【唐韻】比買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補買切,□拜上聲。
【說文】兩手擊也。
一曰擲也。
【左思吳都賦】莫不衂銳挫鋩,拉捭摧藏。
【註】鳥獸莫不衂挫鋒鋩拉擲折挫之也。
又與擺通。
鬼谷子有捭闔篇,戰國時蘇秦學捭闔揣摩,捭之者開也,闔之者閉也。
又【集韻】部買切,排上聲。
義同。
又普未切,音睥。
毀也。
與□同。
又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博厄切,音蘖。
【禮禮運】燔黍捭豚。
【疏】捭析豚肉,加於燒石之上而熟之。
【釋文】或作擗。
又作擘。
捲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捲 【唐韻】巨員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逵員切,□音權。
【說文】氣勢也。
【齊語】有捲勇股肱之力。
【註】人勇爲拳。
今本捲作拳。
【史記孫子傳】解雜亂紛糾者不控捲。
【註】捲即拳也。
又捲捲,用力貌。
【莊子讓王篇】捲捲乎後之爲人,葆力之士也。
【註】自勞貌。
又【說文】一曰捲,收也。
又【唐韻】【廣韻】居轉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古轉切,□與卷通。
斂也。
【說文】俗以爲捲舒之捲。
【史記張儀傳】席捲常山之險。
【王勃膝王閣詩】珠簾暮捲西山雨。
又【唐韻】【廣韻】居倦切【集韻】古倦切,□音眷。
西捲,縣名。
【前漢地理志】日南郡西捲縣。
或作棬。
又【集韻】苦遠切,音綣。
搏也。
捶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捶 【唐韻】之累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主橤切,□錐上聲。
【說文】以杖擊也。
【魏志何夔傳】加其捶撲之罰。
又擣也。
【禮內則】欲乾肉則捶而食之。
或從木作棰。
又【集韻】是棰切,音菙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都果切【正韻】都火切,□音朵。
與揣同。
【莊子知北遊】大馬之捶鉤者。
【註】玷捶鉤之輕重。
玷音點平聲。
捶或作。
本作□,省作〈扌□〉。
通作搥。
授 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授 【唐韻】殖酉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是酉切,□受上聲。
【說文】予也。
【廣韻】付也。
又【集韻】承呪切,音壽。
義同。
【詩鄭風】還,予授子之粲兮。
【禮曲禮】男女不親授。
【史記留侯世家】沛公殆天授。
【前漢翟方進傳】當大都授時。
【註】總集諸生,大講授也。
又姓。
漢有授異眾。
【集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