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部分
關燈
小
中
大
【集韻】虎晃切,音謊。
火明也。
具 【子集下】【八字部】 具 【唐韻】其遇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衢遇切【正韻】忌遇切,□音懼。
【說文】共置也。
【廣韻】備也,辦也,器具也。
【儀禮饋食禮】東北面告濯具。
【前漢劉澤傳】田生子請張卿臨,親修具。
【註】師古曰:具,供具也。
【荀子王制篇】具具而王,具具而霸。
【註】言具其所具也。
又與俱通。
【詩小雅】則具是違。
【詩詁】俱也。
又姓。
【左傳】有具丙。
又【詩小雅】爾牲則具。
【註】居律反,音橘。
又【韻補】葉忌救切,求去聲。
【漢馬融廣成頌】上無飛鳥,下無走獸。
虞人植旍,獵者效具。
車弊田罷,從入禁囿。
考證:〔又姓。
【左傳】有丙具。
〕謹按其右具丙見襄公十八年左傳。
謹將丙具改爲具丙。
冂 【子集下】【冂字部】 冂 【集韻】涓熒切,音扃。
【說文】邑外謂之郊,郊外謂之野,野外謂之林,林外謂之冂。
象遠界也。
【集韻】古作冋,象國邑也。
今文從土作坰。
又【集韻】欽熒切,音褧。
遠也。
又【集韻】戸茗切,音迥。
空也。
兆 【子集下】【兒字部】 兆 【唐韻】治小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直紹切,□音肇。
【說文】灼龜坼也。
【周禮春官大蔔】掌三兆之法,一曰玉兆,二曰瓦兆,三曰原兆。
【註】兆者,灼龜發于火,其形可占者。
【前漢文帝紀】兆得大橫。
【註】應劭曰:龜曰兆。
又壇域塋界皆曰兆。
【前漢郊祀志】謹按周官兆五帝于四郊。
【註】兆謂爲壇之塋域也。
【孝經喪親章】蔔其宅兆,而安厝之。
【註】塋墓界域也。
又朕兆。
【老子道德經】我則泊兮其未兆。
【註】意未作之時也。
又數名。
【韻會】十萬爲億,十億爲兆。
又京兆。
【韻會】兆者,衆數。
言大衆所在也。
又【史記曆書】遊兆執徐三年。
【註】遊兆,景也。
執徐,辰也。
丙辰歲也。
又【韻補】葉直遙切,音朝。
【晉書樂志歌】神之來,光景昭。
聽無聲,視無兆。
劧 【子集下】【力字部】 劧 【字彙補】諸氏切,音隻。
功堅也。
剘 【子集下】【刀字部】 剘 【篇海】渠羈切,音奇。
克也,信也。
又割截也。
刢 【子集下】【刀字部】 刢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郞丁切,音靈。
刀剖物。
本作□,或作□。
刟 【子集下】【刀字部】 刟 【集韻】丁聊切,音貂。
【博雅】斷也。
或作□。
【玉篇】同□。
冢 【子集下】【冖字部】 冢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知隴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展勇切,□音塚。
【說文】高墳也。
【徐曰】地高起,若有所包也。
【釋名】腫也。
象山頂之高腫起。
又大也。
【周禮天官】乃立天官冢宰。
【註】冢宰,大宰也。
【爾雅釋詁】冢,大也。
【疏】冢者,封之大也。
又山頂也。
【爾雅釋山】山頂,冢。
【疏】小雅山冢崒崩。
毛傳,山頂曰冢。
又封土爲社。
【玉篇】大社也。
【詩大雅】乃立冢土。
【註】大社封之高于他社,故曰冢土也。
又墓之墳者亦曰冢。
【周禮春官冢人註】冢,封土爲丘壠,象冢而爲之。
【疏】山頂曰冢,故雲象冢而爲之也。
【玉篇】鬼神舍也,高墳也。
【正韻】通作塚。
凇 【子集下】【冫字部】 凇 【唐韻】息恭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思恭切【正韻】息中切,□音鬆。
【字林】凍□也。
寒氣結木如珠,見晛乃消。
齊魯謂之霧凇。
又【集韻】蘇弄切,鬆去聲。
【曾鞏齊州冬夜詩】淸香一榻氍毹煖,月淡千門霧凇寒。
又【詠霧凇詩】園林初日淨無風,霧凇開花樹樹同。
匞 【子集下】【匚字部】 匞 【精薀】匠本字。
聖人□物,愚者與能。
從工從匚,出于規矩準繩,象方正之意。
匞譌爲工之重文,別作匠。
工之緻用,所重不在斤也。
凍 【子集下】【冫字部】 凍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多貢切,東去聲。
【說文】冰也。
【禮月令】孟冬,地始凍。
孟春,東風解凍。
【風俗通】冰壯曰凍。
又【唐韻】德紅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都籠切,□音東。
義同。
肻 【未集下】【肉字部】 肻 【廣韻】同肯。
典 【子集下】【八字部】 典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多殄切,顚上聲。
【說文】典,五帝之書也。
從□在丌上,尊閣之也。
【爾雅釋言】典,經也。
【廣韻】法也。
【書舜典】愼□五典。
【註】五典,五常也。
【周禮天官大宰之職】掌建邦之六典。
【秋官大司□】掌建邦之三典。
【疏】常經卽是法式。
又【周語】召公曰:瞽獻典。
【註】典,樂典也。
又典守,猶主也。
【周禮春官】典同。
【又】典瑞。
【戰國策】我典主東地。
【註】典猶職典也。
又姓。
【魏志】有典韋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徒典切,音殄。
【正韻】堅潤貌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】是故輈欲頎典。
【註】頎讀爲懇。
典,堅韌貌。
【韻會】一曰車轅束。
冫 【子集下】【冫字部】 冫 【唐韻】筆陵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悲陵切,□逼平聲。
【說文】凍也。
【玉篇】冬寒水結也。
【韻會】本作仌,今文作冰。
仌字偏旁書作冫。
冀 【子集下】【八字部】 冀 【唐韻】九利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幾利切【正韻】吉器切,□音驥。
【說文】北方。
從北,異聲。
【徐曰】北方之州也。
【玉篇】北方州,故從北。
【爾雅釋地】兩河閒曰冀州。
【廣韻】九州名。
【晉書地理志】冀州,其地有險有易,帝王所都。
舜以南北闊大,分衞以西爲幷州,燕以北爲幽州。
又欲也。
【左傳僖三十三年】鄭有備矣,不可冀也。
又姓。
【韻會】晉大夫冀苪。
又【韻補】葉苟起切,音已。
【楚辭九辯】心搖悅而日□兮,然惆悵而無冀。
冄 【子集下】【冂字部】 冄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而琰切,音染。
【說文】毛冄冄也。
【徐曰】冄,弱也。
又【廣韻】冄冄,行貌。
【楚辭九章】時亦冄冄而將至。
【韻會】又姓。
又【前漢食貨志】元龜岠冄,長尺二寸。
【註】冄,龜甲緣也。
□ 【未集下】【肉字部】 □ 【字彙補】魚陵切,音凝。
肥也。
刞 【子集下】【刀字部】 刞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七慮切,音覷。
耕土器。
冠 【子集下】【冖字部】 冠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古丸切【正韻】沽歡切,□音官。
【說文】絭也,所以絭髮。
從冖,元。
冠有法制,故從寸。
【徐曰】取其在首,故從元。
古亦謂冠爲元服。
【白虎通】冠者,卷也。
卷持其髮也。
【釋名】冠,貫也,所以貫韜髮也。
【後漢輿服志】上古穴居野處,衣毛冒皮。
後世聖人見鳥獸有冠角□胡,遂制冠冕纓緌。
又姓。
【風俗通】古者鶡冠子之後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古玩切,官去聲。
【禮曲禮】二十曰弱冠。
【冠儀】冠者,禮之始也。
故聖王重冠。
【白虎通】男子幼,娶必冠。
【韻會】男子二十加冠曰冠。
又爲衆之首曰冠。
【前漢魏相丙吉傳贊】高祖開基,蕭曹爲冠。
【史記灌夫傳】夫名冠三軍。
又姓。
【韻會】列仙傳有仙人冠先。
又葉俱倫切,音麇。
【張紘枕箴】瓌材允麗,惟淑惟珍。
安安文枕,式彼弁冠。
又【韻補】葉居員切,眷平聲。
【劉歆孟母贊】子學不進,斷機示焉。
子遂成德,爲當世冠。
又葉扃縣切,音睊。
【蘇轍燕山詩】丹子號無策,亦數遊俠冠。
玉帛非足雲:女子罹蹈踐。
冽 【子集下】【冫字部】 冽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良薛切【集韻】力蘖切【韻會】力薛切,□音列。
【玉篇】寒氣也。
【詩小雅】有冽氿泉。
又【韻會】通作烈。
詩二之日栗烈。
又【集韻】力制切,音例。
義同。
【易井卦】九五井冽寒泉食。
【王肅註】音例。
【漢王褒聖主得賢臣頌】虎嘯而谷風冽,龍興而緻雲氣。
【馬融笛賦】氣噴勃以布覆兮,乍跱蹠以狼戾。
靁叩鍛之岌峇兮,正瀏溧以風冽。
胿 【未集下】【肉字部】 胿 【廣韻】古攜切【集韻】涓畦切,□音圭。
【廣韻】腣胿。
【集韻】大腹。
又【廣韻】胡雞切【集韻】弦雞切,□音兮。
義同。
又【五音集韻】睽桂切,音。
孔也。
凈 【子集下】【冫字部】 凈 【唐韻】楚耕切【集韻】初耕切,□音琤。
冷貌。
凥 【子集下】【幾字部】 凥 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斤於切,音居。
【說文】處也。
從屍,得幾而止也。
【玉篇】與居同。
【晉書胡母謙傳】凥背東壁。
【正韻】古居字。
凥從幾案之幾,與尻字不同。
哬 【醜集上】【口字部】 哬 【集韻】寒歌切,音何。
與□同,衆聲。
凞 【子集下】【冫字部】 凞 【字彙補】曉伊切,音熙。
和也。
剛 【子集下】【刀字部】 剛 〔古文〕□□□【唐韻】古郞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居郞切,□音岡。
【說文】彊斷也。
從刀,岡聲。
【增韻】堅也,勁也。
【易乾卦】大哉乾乎,剛健中正。
【司馬光潛虛】剛,天之道也。
又作。
【史記樂書】而民毅。
删 【子集下】【刀字部】 删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所姦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師姦切,□音澘。
【說文】剟也。
從刀冊。
冊,書也。
古以□牘,故曰孔子刪詩,言有所取捨也。
會意。
【廣韻】又除削也。
【前漢律歷志】刪其僞辭,取正義著於篇。
冋 【子集下】【冂字部】 冋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古文坰字。
註見土部五畫。
又【唐韻】戸頃切【集韻】戸茗切,□音迥。
義同。
凬 【戌集下】【風字部】 凬 【玉篇】古文風字。
【正字通】風從天氣形,從日中出氣成風。
【字彙】作凮,非。
今攺正。
冒 【子集下】【冂字部】 冒 〔古文〕□□【唐韻】莫到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莫報切,□音耄。
【說文】蒙而前也。
從冃目,以物自蒙而前也。
謂貪冒若目無所見也。
【前漢翟方進傳】冒濁苟容。
【註】師古曰:貪蔽也。
【食貨志】舉陵夷廉恥相冒。
【註】冒,蔽也。
又假稱曰冒。
【前漢衞靑傳】冒姓衞氏。
【註】冒爲假稱,若人首之有覆冒也。
又所以覆其首。
【前漢雋不疑傳】著黃冒。
又【玉篇】覆也,食巾也。
又與媢通。
【正韻】忌也。
【書秦誓】冒嫉以惡之。
又通作瑁。
【周禮春官】天子執冒四寸,以朝諸侯。
【註】名玉。
曰冒者,言德能覆天下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密北切,音黙。
【增韻】貪也。
【左傳昭三十一年】貪冒之民。
又犯也。
【前漢衞靑傳】直冒漢圍。
又單于名。
【史記匈奴傳】及冒頓立,攻破月氏。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莫佩切,音妹。
【前漢司馬相如傳】毒冒鼈黿。
【註】毒音代,冒音妹。
【韻會】龜屬。
身似龜,首尾如鸚鵡,甲有文。
考證:〔【說文】蒙而前。
從冃目,以物自蔽而前也。
〕謹照原文蒙而前改爲蒙而前也。
自蔽改爲自蒙。
【醜集上】【口字部】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子六切,音蹙。
【玉篇】咨,慙也。
【集韻】忸怩也。
或作□。
虸 【申集中】【蟲字部】 虸 【唐韻】卽裡切【集韻】祖似切,□音子。
虸蚄,蟲名。
害稼。
【齊民要術】《汜勝之術》曰:牽馬,令就穀堆食數口,卽以馬踐過爲種,無虸蚄蟲也。
涼 【子集下】【冫字部】 涼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呂張切,音良。
【正韻】涼,通作涼。
【韻會】薄寒爲涼。
【前漢五行志】□涼,冬殺也。
【註】師古曰:涼,薄也。
(涼)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呂張切【正韻】龍張切,□音良。
【說文】薄也。
【左傳莊三十二年】虢多涼德。
又風名。
【禮月令】孟秋之月涼風至。
又州名。
【廣韻】漢武帝攺雍州爲涼州。
又姓。
魏太子太傅山陽涼茂。
又與同。
【周禮天官】漿人掌共王之六飮,水漿醴涼醫酏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力讓切【正韻】力仗切,□音亮。
佐也。
【詩大雅】涼彼武王。
本亦作諒。
【韓詩】作亮。
又信也。
【詩大雅】涼曰不可。
儖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儖 【廣韻】魯甘切【集韻】盧甘切,□音藍。
儖儳,形惡貌。
○按儖與□音別訓同,疑有誤。
《正字通》以□爲譌文,沿襲《篇海》前後矛盾,非,臆說也。
僗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僗 【集韻】同勞。
又郞到切,音澇。
【玉篇】伴僗也。
儰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儰 【廣韻】韋委切【集韻】羽委切,□威上聲。
不安也。
儩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儩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斯義切,音賜。
盡也。
【唐書李密傳】賈潤甫諫密曰:稟取不節,敖庾之藏,有時而儩。
粟竭人散,何仰而成功。
又【潘嶽西征賦】超長懷以遐念,若循環而無儩。
又【維摩經】缽飯悉飽衆,會猶故不儩。
兂 【子集下】【兒字部】 兂 【正譌】古文簪字。
註見竹部十二畫。
兕 【子集下】【兒字部】 兕 〔古文〕□□【唐韻】徐姊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序姊切,□音祀。
【說文】狀如野牛而靑。
象形。
本作□。
【爾雅釋獸】兕似牛。
【註】一角,靑色,重千斤。
【疏】其皮堅厚,可制甲。
交州記,角長三尺餘,形如馬鞭柄。
【儀禮鄕射禮】大夫兕中各以其物獲。
【註】兕,獸名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】兕甲六屬。
又,兕甲壽二百年。
【韻會】陸佃雲:兕善抵觸,故先王制罰爵以爲酒戒。
【詩周南】我姑酌彼兕觥。
【傳】兕觥,角爵也。
考證:〔【周禮冬官考工記】兕甲六屬。
【註】兕甲壽二百年。
〕謹按下句亦考工記正文,非註也。
註字謹改爲又字。
偩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偩 【廣韻】房久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扶缶切【正韻】房缶切,□音阜。
【禮樂記】禮樂偩天地之情。
【鄭註】偩猶依象也。
又同負。
【淮南子詮言訓】自偩而辭助。
【註】自偩,自恃也。
傯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傯 【集韻】同偬。
僼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僼 【正字通】俗字。
傪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傪 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倉含切,音驂。
【說文】好貌。
又人名。
唐有陸傪。
【寅集中】【巾字部】【五音集韻】所加切,音沙。
細絲也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類篇】□彌遙切,音篻。
【集韻】綱細者。
傑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傑 【唐韻】渠列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巨列切,□音桀。
【淮南子泰族訓】知過萬人者謂之英,千人者謂之俊,百人者謂之豪,十人者謂之傑。
又【前漢高祖紀】子房,蕭何,韓信三者,皆人傑也。
又【說文】傲也。
又【詩周頌】有厭其傑。
【傳】傑,苗之先長者。
又葉其利切,音暨。
【曹植學宮頌】於鑠尼父,生民之傑。
性與天成,該聖備藝。
像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像 【唐韻】徐兩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似兩切,□音象。
形象也,肖似也。
又摹倣也。
【易繫辭】象也者,像此者也。
【荀子議兵篇】像上之意。
通作象。
僐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僐 【唐韻】常演切【集韻】上演切,□音善。
【說文】本作□。
作姿也。
儁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儁 【集韻】同俊。
【左傳莊十一年】得儁曰克。
【正義】勝也。
戰勝其師,獲得其雄儁者。
又異也。
【左傳昭十二年】晉伯瑕曰:壺何爲焉,其以中儁也。
【註】言投壺中,不足爲儁異。
又卓特也。
【世說】王澄曰:兄似道,而神鋒太儁。
通作雋。
儧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儧 【正韻】積產切,賛上聲。
聚也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祖管切,音纂。
聚而計事也。
○按《說文》上從二先作儹。
諸韻書沿俗作儧,非。
儍 【補遺】【子集】【人字部】 儍 【字彙補】與傻同。
兒 【子集下】【兒字部】 兒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而鄰切,音仁。
【說文】人也。
【玉篇】仁人也。
孔子曰:人在下,故詰屈。
【戴侗六書故】人兒非二字,特因所合而變其勢。
合於左者,若伯若仲。
合於下者,若兒若見。
【鄭樵六書略】人象立人,兒象行人。
又【集韻】居拜切,音戒。
仁人也。
(兒)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汝移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如支切,□爾平聲。
【說文】孺子也。
象形。
小兒頭囟未合。
又【韻會】男曰兒,女曰嬰。
又【韻會】兒,倪也。
人之始,如木有端倪。
又【倉頡篇】兒,嬬也。
謂嬰兒嬬嬬然,幼弱之形也。
又【韻會】姓也。
漢有兒寬。
又【唐韻】五稽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研奚切【正韻】五黎切,□音霓。
姓也。
【前漢藝文志】兒良一篇。
【註】師古曰:六國時人也。
【兒寬傳】兒寬,千乘人也。
又【韻會】弱小也。
通作倪。
【孟子】反其旄倪。
(兒)考證:〔【說文】孩子也。
象形。
小兒頭囪未合。
〕謹照原文孩子改孺子。
頭囪改頭囟。
〔【孟子】反其耄倪。
〕謹照原文耄倪改旄倪。
儷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儷 【廣韻】【韻會】□郞計切,音麗。
並也。
【淮南子繆稱訓】與俗儷走,而內行無繩。
又伉儷,偶也。
【左傳成十一年】郤犫奪施氏婦。
婦人曰:鳥獸猶不失儷,子將若何。
【又】已不能庇其伉儷而亡之。
通作麗。
又【儀禮士冠禮】主人酬賔束帛儷皮。
【註】兩鹿皮也。
古文儷爲離。
又【士昏禮】納徵曰:某有先人之禮,儷皮束帛,使某也請納徵。
又【集韻】鄰知切,音離。
【說文】棽儷也。
【韻會】木枝條貌。
考證:〔【左傳成十一年】不能庇其伉儷而亡之。
〕謹照原文不能上增已字。
儸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儸 【廣韻】魯何切【集韻】良何切,□音羅。
【玉篇】□儸,健而不德也。
互詳□字註。
又幹辨能事之稱。
【五代史劉銖傳】諸君可謂僂儸兒。
兢 【子集下】【兒字部】 兢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居陵切,音矜。
【說文】競也。
【徐曰】競,強也。
一曰敬也。
又【爾雅釋訓】兢兢,戒也。
【玉篇】戒愼也。
【書臯陶謨】兢兢業業,一日二日萬幾。
【註】言當戒懼萬事之微。
【前漢外戚傳】唯婚姻爲兢兢。
【註】戒懼也。
又【正韻】不自安貌。
又【前漢司馬相如傳】人淩兢。
【註】師古曰:寒涼戰栗處。
又【韻會】通作矜。
【文選韋孟詩】矜矜先王。
【註】戒也。
又【集韻】巨興切,音殑。
兢兢,堅彊貌。
□ 【未集中】【耳字部】 □ 【字彙】思計切,胥去聲。
與壻同。
【風俗通】怪神女新從□家來。
【揚子方言】東齊閒□謂之倩。
【博物志】王粲與族兄凱依劉表,表有女周率,謂粲非女□才,乃妻凱。
僋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僋 【集韻】他紺切,探去聲。
僋俕,癡貌。
傾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傾 【唐韻】去營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窺營切,□音卿。
【說文】側也。
又伏也,敧也。
【禮曲禮】傾則姦。
【註】視流則容側,必有不正之心存乎胷中,此君子所以愼也。
又圯也,空也。
【淮南子天文訓】天傾西北。
又西傾,山名。
【書禹貢】西傾因桓是來。
又通作頃。
【詩周南】不盈頃筐。
又【韻補】葉曲陽切,音匡。
【黃庭經】羅列六腑生三光,心精意專內不傾,上合三焦下玉漿。
傺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傺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醜例切,音懘。
止也。
【屈原離騷】忳鬰邑餘侘傺兮。
【註】侘傺,失志貌。
傺,住也,楚人謂住曰傺。
【揚子方言】傺,逗也。
【註】逗卽今住字。
又【楚辭九辯】然坎傺而沈藏。
【註】謂冬時物皆陷止潛藏。
又【玉篇】敕厲切,音蠆。
義同。
考證:〔【楚辭九辯】坎傺而沈藏。
〕謹照原文坎上增然字。
傱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傱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荀勇切,音竦。
疾貌。
【揚雄甘泉賦】風傱傱以扶轄。
【註】師古曰:前進意。
又葉疾容切,音從。
【玉篇】傱傱,走貌。
【前漢郊祀歌】神之行,旌容容,騎沓沓,般傱傱。
仏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仏 【正字通】古文佛字。
宋張子賢言,京口甘露寺鐵鑊有文,梁天監造仏殿前。
僃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僃 【集韻】同備。
傚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傚 【廣韻】胡敎切【集韻】後敎切【正韻】胡孝切,□音效。
法也,倣也。
通作效。
又【韻補】葉胡高切,音豪。
【詩小雅】君子是則是傚。
葉上昭下敖。
考證:〔【詩小雅】君子是則是傚。
葉上昭下敎。
〕謹照原文敎改敖。
傫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傫 【集韻】同儽。
儑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儑 【集韻】吾含切,音玵。
不慧也。
又謔言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五紺切。
不自安也。
又【集韻】鄂合切,音□。
傝儑,不著事。
又與累義同。
【荀子不苟篇】窮則棄而儑。
【註】優也。
冿 【子集下】【冫字部】 冿 【字彙補】宗占切,音尖。
進也。
【篇海】子仙切,音鐫。
志也,息進也。
僥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僥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堅堯切,音驍。
僞也。
又【唐韻】五聊切,音堯。
僬僥,短人,西南夷別名。
又【集韻】吉了切,音矯。
僥倖,求利不止貌。
□ 【未集中】【羽字部】 □ 【玉篇】呼爛切。
飛貌。
儂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儂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奴冬切【正韻】奴宗切,□音農。
俗謂我爲儂。
【韓愈詩】鱷魚大于船,牙眼怖殺儂。
又渠儂,他也。
【古樂府】有懊儂歌。
【六書故】吳人謂人儂,卽人聲之轉。
甌人呼若能。
又姓。
宋儂智高。
又儂人,今雲南苗類,卽僰人,沙人種。
價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價 【唐韻】古訝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居迓切,□音駕。
【說文】物直也。
【家語】孔子爲政三月,鬻羔豚者不飾價。
【後漢張讓傳】當差之官者,皆于西園諧價。
古借用賈。
賈音古,轉去聲,義同。
葊 【申集上】【艸字部】 葊 【玉篇】古文菴字,註見八畫。
僰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僰 【唐韻】蒲北切【集韻】鼻墨切,□音匐。
【禮王制】屛之遠方,西方曰僰。
【註】僰,偪也,使之偪寄於荒遠也。
又【說文】犍爲蠻夷也。
【田汝成炎徼紀聞】僰人在漢爲犍爲郡,在唐爲于矢部,蓋南詔東鄙也。
【揚雄長楊賦】羌僰東馳。
【說文】作僰。
從人棘聲。
或作□。
考證:〔【禮王制】屛之遠方,西曰僰。
〕謹照原文西字下增方字。
〔【說文】作僰。
從人,在棘中。
〕謹照原文在棘中改爲棘聲。
傗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傗 【廣韻】醜六切【集韻】敕六切,□音蓄。
傗,不申也。
見字註。
又與畜同。
【古三墳歸藏易】育敎傗。
【註】聖人以敎養六傗。
僓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僓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徒回切,音頹。
順也。
【莊子外物篇】僓然而道盡。
【註】郭象雲:僓然無矜,遺形自得,道乃盡也。
又【說文】嫺也。
一曰長貌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吐猥切,音腿。
又【集韻】戸賄切,音瘣。
義□同。
僬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僬 【廣韻】卽消切【集韻】慈焦切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茲消切,□音焦。
僬僬,明察貌。
【荀子不苟篇】誰能以己之僬僬,受人之棫棫。
又僬僥氏,長三尺。
【韋昭曰】西南夷別名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子肖切,音醮。
趨走促數,不爲容止也。
【禮曲禮】士蹌蹌,庶人僬僬。
【註】□者體蹙。
又【集韻】子了切,音剿。
僬仯,驚竦。
傷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傷 【唐韻】式羊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屍羊切,□音商。
痛也。
【爾雅釋詁】傷思也。
【詩周南】維以不永傷。
【小雅】我心憂傷。
又創也,損也。
【書說命】若跣弗視地,厥足用傷。
又毀傷也。
【禮緇衣】心以體全,亦以體傷。
又戕害也。
【左傳僖二十二年】君子不重傷。
又姓。
【左傳】傷省,宋人。
又【諡法】未家短折曰傷。
又葉式亮切,同慯。
【張衡四愁詩】路遠莫緻倚愁悵,何爲懷憂心煩傷。
考證:〔【爾雅釋訓】憂思也。
〕謹照原文釋訓改釋詁,憂思也改傷思也。
〔【書說命】若跣勿視地。
〕謹照原文勿視改弗視。
僙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僙 【廣韻】古黃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姑黃切,□音光。
武貌。
借作洸。
義同。
儅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儅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都郞切,音當。
止也。
又【集韻】他浪切,當去聲。
伄儅。
【正字通】俗當字。
儣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儣 【廣韻】苦廣切【集韻】苦晃切,□音壙。
儣俍,不平也。
儡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儡 【廣韻】落猥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魯猥切,□音壘。
傀儡,木偶戲。
【列子殷湯篇】周穆王時巧人有偃師者,爲木人,能歌舞,此傀儡之始也。
【通典】窟礧子,亦曰傀儡。
俗讀匯磊。
又【淮南子俶眞訓】孔墨之弟子,以仁義敎導于世,不免于儡其身。
又【潘嶽西征賦】寮位儡其隆替。
【註】儡,敗壞貌。
又木名。
【騈雅】思儡不腐,女貞不凋。
【桂海虞衡志】思儡木生兩江州。
又【集韻】魚鬼切,音嵬。
儡然,意不安貌。
【說文】儡,讀若雷。
相敗也。
【長箋】畾當是厽異文,壁也,故從畾。
相格鬥謂之對儡。
通作對厽。
□ 【未集下】【肉字部】 □ 【集韻】補範切,音覂。
河東謂浮腫爲□。
□ 【備考】【未集】【耳字部】 □ 【五音篇海】同聯。
□ 【未集下】【肉字部】 □ 【集韻】肰古作□。
註詳四畫。
劮 【子集下】【力字部】 劮 【集韻】弋質切,音逸。
【博雅】劮,也。
或作妷。
冃 【子集下】【冂字部】 冃 【唐韻】莫到切【集韻】莫報切,□音帽。
【說文】小兒頭衣也。
【徐曰】今作冒。
【玉篇】或作帽。
又【集韻】莫□切,音茂。
覆也。
僤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僤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徒案切【正韻】杜晏切,□音憚。
篤也。
【詩大雅】我生不辰,逢天僤怒。
【毛傳】厚也。
陸氏音都但反。
亦作亶。
又疾也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】句兵欲無僤。
又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上演切,音善。
婉僤,行動貌。
【司馬相如上林賦】象輿婉僤於西淸。
又【集韻】齒善切,音闡。
地名。
【公羊傳哀八年】齊人取讙及僤。
【左傳】作闡。
又【集韻】昌然切,音川。
義同。
考證:〔【詩大雅】我生不辰,逢天僤怒。
【毛氏曰】厚也。
〕謹照本書之例毛氏曰改毛傳。
〔【周禮冬官考工記】兵欲無僤。
〕謹照原文兵字上增句字。
僘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僘 【廣韻】【正韻】昌兩切【集韻】齒兩切,□音敞。
寬也。
通作敞。
僷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僷 【玉篇】與攝切【集韻】弋涉切,□音葉。
輕麗貌。
【揚子方言】奕僷,容也。
自關而西,凡美容謂之奕,或謂之僷。
宋衞曰僷,□楚汝潁之閒謂之奕。
又【玉篇】攝僷,不舒展貌。
引楚辭:衣攝僷以儲與兮。
傶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傶 【廣韻】將毒切【集韻】租毒切,□音。
姓也。
僩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僩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下赧切【正韻】下□切,□閑上聲。
【說文】武貌。
【詩衞風】瑟兮僩兮。
【玉篇】寬大也。
又【荀子榮辱篇】陋者,俄且僩也。
【註】晉魏閒謂猛爲僩。
又通撊。
【唐書王叔文傳】僩然以爲天下無人。
又同瞷。
【王充論衡】璵璠,寶物也。
魯人用斂,姦人僩之。
又【玉篇】音□。
義同。
僑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僑 【唐韻】巨嬌切【集韻】渠嬌切【正韻】祁堯切,□音橋。
【說文】高也。
又旅寓曰僑居,六朝有僑置郡縣。
通作。
又姓。
儭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儭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初覲切,與襯通。
裹也。
別作嚫。
又【集韻】雌人切。
與親通。
父母稱。
匓 【子集下】【勹字部】 匓 【篇海】居又切,音救。
飽也,厭也,謀也。
□ 【未集下】【肉字部】 □ 【廣韻】與之切,音飴。
豕息肉也。
又謂之豬□。
【正字通】豕脾息肉。
【類篇】亦作胰。
儾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儾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奴浪切,囊去聲。
緩也。
喖 【醜集上】【口字部】 喖 【集韻】洪孤切,音胡。
咽喉也。
【揚子太玄經】爲喖。
○按《集韻》《類篇》沃韻收□字,義與模韻喖同,疑喖爲□字之譌。
冼 【子集下】【冫字部】 冼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色拯切,音。
□冼,寒貌。
準 【子集下】【冫字部】 準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俗準字。
【正字通】字林準與準同。
正韻軫韻準準二字□存,當卽準字重文。
(準)【唐韻】【正韻】之允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主尹切,□肫上聲。
【說文】平也。
【前漢律歷志】繩直生準。
準者,所以揆平取正也。
【書立政】準人。
【正義】準人,正法之人,謂士官。
又均也。
【禮月令】先定準直。
【正義】謂輕重平均。
又【周禮冬官考工記】權之然後準之。
【註】謂準擊平正之也。
又平準,漢官名。
武帝置平準官,籠天下鹽鐵。
又則也,倣也。
【易繫辭】易與天地準。
又樂器,漢京房所作,以定律數。
亦作準。
【莊子天道篇】平中準,大匠取法焉。
【字林】準與準同。
又【唐韻】職悅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朱劣切,□音拙。
【史記高祖本紀】隆準而龍顏。
【註】服虔曰:準,頰權也。
文穎曰:準,鼻也。
又【集韻】數軌切【正韻】式軌切,□音水。
亦平也。
一曰車轅脊不停水。
(準)考證:〔【周禮冬官考工記】準之,然後量之。
【註】謂準擊平正之也。
〕謹按註係上句權之然後準之之註。
謹將改準之然後量之句,改爲權之然後準之。
刂 【子集下】【刀字部】 刂 【韻會】刀,隷或作刂。
補遺:【五音篇海】必堯切,音標。
飛火也。
岡 【寅集中】【山字部】 岡 〔古文〕□【廣韻】古郎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居郎切,□音剛。
【說文】岡,山脊也。
從網從山,取上銳下廣形。
【爾雅釋山】山脊岡。
【詩周南】陟彼高岡。
【小雅】如岡如陵。
【五代史唐紀】李克用破孟方立於郉州,還軍置酒三垂岡。
又【韻會】通作阬。
【前漢揚雄傳】□衆軍於東阬。
【註】阬,讀作岡。
【韻會】說文本從山,俗又加山作崗,非。
【集韻】或作□。
僶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僶 【廣韻】武盡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弭盡切,□音泯。
勉也。
【陸機文賦】在有無而僶勉。
毛詩作黽勉。
【嚴粲曰】力所不堪,心所不欲,而勉爲之,謂之曰僶。
凲 【子集下】【幾字部】 凲 【五音集韻】與□同。
傼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傼 【玉篇】呼旰切,音漢。
姓也。
儲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儲 【廣韻】直魚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如切【正韻】長魚切,□音除。
偫也。
【淮南子主術訓】十八年而有六年之積,二十七年而有九年之儲。
又副也。
【南齊書】太子曰東儲。
又儲胥,猶言禦苑也。
【張衡西京賦】旣新作于迎風,加露寒與儲胥。
【註】武帝先作迎風館,後加露寒,儲胥二館。
又儲與,卽容與。
【淮南子俶眞訓】儲與扈冶。
一作諸與。
【揚雄羽獵賦】儲與乎大浦,聊浪乎宇內。
【服虔曰】儲與,相羊也。
與,音餘。
聊浪,放浪也。
又姓。
兎 【子集下】【兒字部】 兎 【正字通】俗兔字。
□ 【未集下】【肉字部】 □ 【五音類聚】兩舉切,音呂。
□,脊也。
□ 【未集下】【肉字部】 □ 【字彙補】於縛切,音約。
少肉也。
儚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儚 【韻會】彌登切,音萌。
【爾雅釋訓】儚儚,佪佪,惛也。
兓 【子集下】【兒字部】 兓 【唐韻】子心切【集韻】咨林切,□浸平聲。
【說文】兓兓,銳意也。
【正譌】通用駸。
從二旡諧聲,與兟別。
又【集韻】則旰切。
音贊。
二人屈己以贊也。
內 【子集下】【入字部】 內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奴對切,餒去聲。
【說文】入也,從冂入,自外而入也。
【玉篇】裏也。
【增韻】中也。
【易坤卦】君子敬以直內,義以方外。
又【前漢鼂錯傳】先爲築室家,有一堂二內。
【註】二房也。
【韻會】房室曰內,天子宮禁曰內。
漢制,天子內中曰行,內猶禁中也。
唐有三內,皇城在長安西北隅,曰西內。
東內曰大明宮,在西內之東。
南內曰興慶宮,在東內之南。
又五內,五中也。
【魏志王浚傳註】聞命驚愕,五內失守。
又職內,官名。
【周禮天官註】職內,主人也。
若今之泉所入,謂之少內。
又河內,地名。
【周禮夏官職方氏】河內曰冀州,其山鎭曰霍山。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儒稅切。
同汭,水相入也。
或省文作內。
又【正韻】同枘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註】調其鑿,內而合之。
又【正韻】奴荅切。
同納。
【孟子】若已推而內之溝中。
考證:〔【周禮夏官職方氏】河內曰冀北。
〕謹照原文冀北改冀州。
茲 【申集上】【艸字部】 茲 〔古文〕□茊【唐韻】子之切【集韻】津之切,□音孜。
【說文】草木多益也。
又【爾雅釋詁】此也。
【書大禹謨】念茲在茲。
又蓐席也。
【爾雅釋器】蓐謂之茲。
【公羊傳桓十六年】屬負茲舍不卽罪爾。
【註】諸侯有疾稱負茲。
又【史記周本紀】康叔封布茲。
【徐廣曰】茲,藉草之名。
又【通志氏族略】宋茲成,墊江人。
又通滋。
【前漢五行志】賦歛茲重。
【揚子太□經】天不之茲。
又【荀子正論篇】琅玕龍茲。
【註】與髭同。
又【篇海】音慈。
龜茲,國名。
刔 【子集下】【刀字部】 刔 【集韻】古穴切,音決。
【玉篇】剔也。
劽 【子集下】【力字部】 劽 【集韻】力蘖切,音列。
有力也。
再 【子集下】【冂字部】 再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作代切,音載。
【說文】一舉而二也。
從冓省。
【徐曰】一言舉二也。
【玉篇】兩也。
【廣韻】重也,仍也。
【書禹謨】朕言不再。
【禮儒行】過言不再。
【註】知過則改,故不再也。
【左傳僖五年】一之謂甚,其可再乎。
又子例切,音祭。
【楚辭九章】背法度而心治兮,辟與此其無異。
寧溘死而流亡兮,恐禍殃之有再。
冞 【子集下】【冖字部】 冞 【唐韻】武移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民□切【正韻】綿兮切,□音彌。
【說文】周也。
從網,米聲。
【徐曰】網卽周布之意。
今文作冞。
【廣韻】人也,周行也。
【詩商頌】冞入其阻。
【韻會】深也,冒也。
又扞冞,國名,在大宛東。
【史記大宛傳】東則扞冞于寘。
【正韻】與穼字不同。
穼音森,從穴從木。
冞從冖從米。
從木誤。
□,同朶。
萓 【申集上】【艸字部】 萓 【集韻】魚羈切,音宜。
【玉篇】萓莮草卽鹿蔥也。
本作宜。
苸 【申集上】【艸字部】 苸 【玉篇】火烏切【篇海】音呼。
草名。
億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億 【廣韻】於力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乙力切,□音臆。
數名,十萬曰億。
一說億數不定。
【禮內則降德于衆兆民疏】算法,億之數有大小二法。
小數以十爲等,十萬爲億,十億爲兆也。
大數以萬爲等,萬至萬,是萬萬爲億也。
又安也。
【左傳昭二十一年】伶州鳩曰:心億則樂。
又【三十年】盍姑億吾鬼神。
又料度也。
【左傳襄二十五年】不可億逞。
【論語】億則屢中。
又供億,謂供其匱乏,使之安也。
【左傳隱十一年】寡人惟是一二父兄,不能供億。
又【吳幼淸雲】億,賭錢也。
以意猜度,如漢人射覆之類,故曰億。
又與臆通。
【前漢平都侯相□】餘悲憑億。
考證:〔【左傳襄二十五年】不可以億逞。
〕謹照原文省以字。
〔【左傳隱十一年】寡君惟是一二父兄,不能供億。
〕謹照原文寡君改寡人。
傕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傕 【集韻】訖嶽切,音角。
姓也。
又人名。
後漢李傕。
儒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儒 【唐韻】人朱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汝朱切,□音襦。
學者之稱。
【揚子法言】通天地人曰儒。
【周禮天官】四曰儒,以道得民。
又侏儒,短人也。
又侏儒,柱名,與株檽同。
【韓愈進學解】欂櫨侏儒。
又與偄同。
【隸釋魯峻孟郁□】儒作偄。
淨 【子集下】【冫字部】 凈 【唐韻】楚耕切【集韻】初耕切,□音琤。
冷貌。
僺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僺 【集韻】七肖切,音悄。
僥俏,長貌。
儢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儢 【廣韻】力舉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兩舉切,□音呂。
儢儢,不欲爲也。
【增韻】不勉強貌。
【荀子非十二子篇】儢儢然,離離然,學者之嵬也。
儆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儆 【韻會】舉影切,音景。
戒也。
【書大禹謨】儆戒無虞。
【春秋宣十二年】在軍,無日不討,軍實而申儆之。
亦與警通。
又【廣韻】渠敬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渠映切,□音競。
義同。
【醜集上】【口字部】【廣韻】五各切【集韻】逆各切,□音咢。
【廣韻】口中斷。
與齶同。
【集韻】本作齶。
或作□。
儇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儇 【廣韻】許緣切【集韻】隳緣切,□音翾。
慧利也。
【揚子方言】疾也。
【詩齊風】揖我謂我儇兮。
【荀子非相篇】鄕曲之儇子。
又國名。
【路史】黃帝之宗有儇國。
從暄音。
本作儇。
省作儇。
儳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儳 【廣韻】士鹹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鋤鹹切,□音讒。
【說文】儳,互不齊也。
又師次不整。
【左傳僖二十二年】宋公及楚人戰于泓。
司馬子魚曰:聲盛緻志,鼓儳可也。
【註】乗其陣未成列,急攻之也。
又疾也。
【後漢何進傳】進驚馳,從儳道歸營。
又【廣韻】儖儳,惡貌。
又【集韻】仕懺切【韻會】仕陷切,□音。
輕言也。
又【禮表記】君子不以一日使其躬儳焉,如不終日。
【註】謂苟且不整肅也。
鄭氏曰:可輕賤之貌。
又【集韻】初鑒切,音懺。
亦不齊也。
又雜言也。
【禮曲禮】毋儳言。
又蒼鑒切。
蹔也。
考證:〔【左傳僖二十二年】宋公及楚人戰于泓。
司馬子魚曰,聲盛緻氣,鼓儳可也。
〕謹照原文緻氣改緻志。
剓 【子集下】【刀字部】 剓 【集韻】良脂切,音棃。
本作剺。
【說文】剝也,劃也。
【五篇】同剺。
兀 【子集下】【兒字部】 兀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五忽切,音杌。
【說文】兀,高而上平也。
從一在人上。
又刖足曰兀。
【莊子德充符】魯有兀者叔山無趾,踵見仲尼。
仲尼曰:無趾,兀者也。
又【柳宗元晉問篇】乗水潦之波,以入於河而流焉,盪突硉兀。
【註】危石也。
又兀兀,不動貌。
【韓愈進學解】常兀兀以窮年。
又【正韻】臬兀,不安也。
亦作卼。
【易困卦】于臲卼。
又姓。
【韻會】後魏改樂安王元覽爲兀氏。
又【韻會】或作掘。
【莊子齊物論】掘若槁木。
□ 【未集下】【肉字部】 □ 【集韻】乎韽切,音陷。
餅中肉。
□ 【補遺】【未集】【肉字部】 □ 【集韻】同能。
蘭 【申集上】【艸字部】 蘭 【唐韻】落幹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郞幹切,□音闌。
【說文】香草也。
【陸甸雲】闌艸爲蘭,闌不祥也。
【陸璣詩疏】其莖似藥草澤蘭,廣而長節,漢諸池苑及許昌宮中皆種之。
【易繫辭】同心之言,其臭如蘭。
【左傳宣三年】鄭文公妾燕姞,夢天與蘭,曰:蘭有國香,人服媚之。
【屈原離騷】紉秋蘭以爲佩。
【爾雅翼】一榦一花而香有餘者蘭。
又【本草】木蘭。
【屈原離騷】朝搴阰之木蘭兮。
又【管子小匡篇】輕罪入蘭盾、鞈革二戟。
【註】蘭卽所謂蘭錡,兵架也。
又脈也。
【史記扁鵲傳】夫以陽入隂支蘭藏者生。
【註】支者順節,蘭者橫節。
隂支蘭,膽藏也。
又布名。
【華陽國志】蘭幹細布。
蘭幹,獠言紵也。
又人名。
【列子說符篇】宋有蘭子。
【張堪註】凡物不知生謂之蘭。
【殷敬順曰】《史記》無符傳出入謂之闌。
此蘭子謂以技妄遊,義與闌同。
又姓。
【通志氏族略】漢有太守蘭廣。
又萑蘭。
【前漢息夫躬傳】涕泣流兮萑蘭。
【註】萑蘭,淚闌幹也。
又芄蘭。
【揚子太□經】陽氣親天,萬物芄蘭。
【註】芄蘭,茂密也。
又通欄。
【後漢東夷傳】徙于馬蘭。
【註】蘭卽欄。
又通斕。
【吳志孫權傳】童謠曰:黃金車,斑蘭耳。
又【韻補】陵延切,音連。
【宋玉招】川谷徑複流潺湲,光風轉蕙氾崇蘭,經堂入奧塵朱筵。
公 【子集下】【八字部】 公 〔古文〕【唐韻】【正韻】古紅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沽紅切,□音工。
【說文】平分也。
從八從厶。
八,猶背也。
厶音私。
【韓非曰】自營爲厶,背厶爲公。
【徐曰】會意。
【爾雅釋言】無私也。
【書周官】以公滅私,民其允懷。
又【玉篇】方平也,正也,通也。
又【禮禮運】大道之行,天下爲公。
【註】公猶共也。
又爵名,五等之首曰公。
【書微子之命】庸建爾于上公。
又三公官名。
【韻會】周太師,太傅,太保爲三公。
漢末大司馬,大司徒,大司空爲三公。
東漢太尉,司徒,司空爲三公。
又官所曰公。
【詩召南】退食自公。
又父曰公。
【列子黃帝篇】家公執席。
【前漢郊祀志】天子爲天下父,故曰鉅公。
又婦謂舅曰公。
【前漢賈誼策】與公倂倨。
又尊稱曰公。
【賈誼策】此六七公皆亡恙。
又相呼曰公。
【史記毛遂傳】公等碌碌。
又事也。
【詩召南】夙夜在公。
【註】夙夜在視濯垢饎爨之事。
又星名。
【隋書天文志】七公七星,在招搖東,天之相也。
又姓。
【韻會】漢有公儉。
又諡法,立志及衆曰公。
又與功通。
【詩小雅】以奏膚公。
【大雅】王公伊濯。
又【集韻】諸容切,音鐘。
同妐。
夫之兄爲兄妐。
一曰關中呼夫之父曰妐。
或省作公。
通作鍾。
又【韻補】葉姑黃切,音光。
【東方朔七諫】邪說飾而多曲兮,正法弧而不公。
直士隱而避匿兮,讒諛登乎明堂。
伂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伂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博蓋切,音貝。
顚伂。
今作沛。
僉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僉 〔古文〕□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千廉切,音籖。
皆也,鹹也。
衆共言之也。
【書堯典】僉曰:於鯀哉。
又【揚子方言】自山而東,五國之郊曰僉。
又連枷亦曰僉,打穀具也。
【總要】亼部僉從亼從吅會意。
合集衆口,詢謀相從之義。
儨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儨 【篇海】音質。
正也。
◎按《集韻》有懫無儨,儨註與懫同。
疑卽懫字之譌。
優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優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於求切【正韻】於尤切,□音憂。
【爾雅釋訓】優優,和也。
【詩商頌】敷政優優。
言人君德政和樂也。
又優遊,和柔也。
【詩大雅】優遊爾休矣。
又【詩大雅】天之降罔,維其優矣。
【傳】渥也。
【箋】寬也。
又【說文】饒也。
又饒洽也。
【詩小雅】旣優旣渥。
又有餘力也。
【論語】仕而優則學。
又勝也,對劣之稱。
又【小爾雅】優,多也。
又【正韻】調戲也。
【左傳襄六年】宋華弱與樂轡,少相狎,長相優。
又伊優,屈曲佞媚貌。
又倡優。
【前漢東方朔傳】朔好詼諧,武帝以俳優畜之。
又【左傳襄二十八年】□氏鮑氏之圉人爲優。
【正義】優者,戲名也。
【晉語】有優施。
【史記滑稽傳】有優孟,優旃,皆善爲優戲,而以優著名。
又姓。
又【集韻】烏侯切,音謳。
【前漢東方朔傳】伊優亞者,辭未定也。
亞音鴉。
又通作要,平聲。
【禮深衣】要縫半下。
【鄭註】要或爲優。
儲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儲 【廣韻】直魚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如切【正韻】長魚切,□音除。
偫也。
【淮南子主術訓】十八年而有六年之積,二十七年而有九年之儲。
又副也。
【南齊書】太子曰東儲。
又儲胥,猶言禦苑也。
【張衡西京賦】旣新作于迎風,加露寒與儲胥。
【註】武帝先作迎風館,後加露寒,儲胥二館。
又儲與,卽容與。
【淮南子俶眞訓】儲與扈冶。
一作諸與。
【揚雄羽獵賦】儲與乎大浦,聊浪乎宇內。
【服虔曰】儲與,相羊也。
與,音餘。
聊浪,放浪也。
又姓。
催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催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倉回切,音崔。
促也,迫也。
本作趣,古有趣無催,催促皆後人所增。
催趣同聲,實一字。
儌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儌 【廣韻】古了切,音繳。
【玉篇】儌,行也。
又【集韻】堅堯切,音澆。
儌幸,覬非望也。
【毛氏曰】儌倖,字本作儌,後人又以邊徼之徼爲儌倖之儌,相承亂久矣。
僂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僂 【廣韻】落侯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郞侯切【正韻】盧侯切,□音樓。
【說文】尫也。
【六書故】曲背也。
別作瘻。
【穀梁傳成元年】曹公于手僂。
【淮南子地形訓】西方高土,其人面末僂修頸,卬行。
【白虎通】周公背僂。
【莊子達生篇】痀僂承蜩。
又屈也。
【荀子儒效篇】雖有聖人之知,未能僂指也。
又曲薄曰聚僂。
【莊子達生篇】聚僂之中,則爲之。
【註】曲而可以聚物曰聚僂,畚筥之類是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郞豆切,樓去聲。
僂佝,短醜貌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隴主切,音縷。
義同。
又僂句。
【左傳昭二十五年】臧昭伯如晉,臧會竊其寶龜僂句。
【註】僂句,龜所出地名。
又【韻會】龍遇切,音慮。
義同。
【集韻】作軁。
僯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僯 【集韻】裡忍切,鄰上聲。
慚恥也。
僵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僵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居良切,音姜。
仆也,偃也。
【莊子則陽篇】推而僵之。
一作強。
通作傹。
又葉居戎切,音躬。
【易林】小窻多明,道裡利通。
仁賢君子,國安不僵。
□ 【備考】【未集】【肉字部】 □ 【篇海類編】同肐。
□ 【備考】【未集】【耳字部】 □ 【五音篇海】同耽。
入 【子集下】【入字部】 入 【唐韻】人執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日汁切【正韻】日執切,□任入聲。
【說文】內也。
【玉篇】進也。
【禮少儀】事君,量而後入。
【檀弓】孟獻子□比禦而不入。
【註】言雖比次婦人之當禦者,猶不入寢也。
又【春秋隱二年】莒人入向。
【定六年】於越入吳。
【傳】造其國都曰入,弗地曰入。
【註】謂勝其國邑,不有其地也。
入者,逆而不順,非王命而入人國也。
又【廣韻】納也,得也。
又【增韻】沒也。
又【楞嚴經】六入謂六塵,卽眼入色,耳入聲也。
又【敎坊記】每日常在天子左右爲長入。
考證:〔【檀弓】孟子□比禦而不入。
〕謹照原書孟子改爲孟獻子。
冓 【子集下】【冂字部】 冓 【唐韻】古□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居□切,□音遘。
【說文】交積財也。
象對交之形。
又【韻會】數也。
十秭曰冓。
又【韻會】邑名。
又中冓,宮中構結深密之處。
【詩鄘風】中冓之言。
【前漢梁共王傳】聽聞中冓之言。
【註】應劭曰:中冓,材構在堂中。
顏曰:舍之交積材木,蓋閫內隱奧處。
凸 【子集下】【凵字部】 凸 【唐韻】陀骨切【集韻】陁沒切,□豚入聲。
出貌。
【杜甫詩】雲靁心凸知難捧。
【杜牧詩】酒凸觥心瀲灩光。
又【通俗文】肉凸曰瘤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徒結切,音疊。
高也。
浂 【巳集上】【水字部】 浂 【字彙補】餘日切,音逸。
涯也。
佅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佅 【廣韻】莫話切【集韻】莫敗切,□音賣。
樂名。
【班固東都賦】僸佅兜離。
【禮明堂位】作昧。
【周禮】作□,義同。
考證:〔【廣韻】莫話切,【集韻】莫敗切,□音賣。
藥名。
〕謹照東都賦註,藥名改樂名。
冤 【子集下】【冖字部】 冤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於袁切,音鴛。
【說文】屈也。
從兔從冖。
兔在冖下不得走,益屈折也。
【廣韻】枉曲也。
【史記于定國傳】張釋之爲廷尉,天下無冤民。
定國爲廷尉,民自以不冤。
又冤句縣。
【韻會】在曹州。
句音劬。
【正韻】亦作寃。
茡 【申集上】【艸字部】 茡 【玉篇】同芓。
債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債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側賣切,齋去聲。
【說文】負也。
今俗負財曰債。
【前漢鼂錯傳】賣田宅,鬻子孫,以償債。
【谷永傳】爲人起債分利受謝。
又通作責。
【周禮天官小宰】八成經邦治,四曰聽稱責。
【戰國策】馮諼爲孟嘗君收責於薛。
【史記】作收債。
【前漢高帝紀】歲竟,兩家常折券棄責。
讀如債。
僔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僔 【廣韻】茲損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祖本切,□尊上聲。
【說文】聚也。
引《詩》僔沓背憎。
◎【按】今《詩小雅》作噂。
又《周禮秋官》朝士族談者。
註:噂,語也。
噂僔義通。
又【廣韻】衆也。
又恭敬也。
【荀子仲尼篇】主尊貴之,則恭敬而僔。
又人名。
徐陵第四子名僔。
考證:〔周禮天官朝士族談者註,噂,語也。
〕謹照原書天官改秋官。
儛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儛 【集韻】同舞。
【莊子在宥篇】鼓歌以儛之。
【楚辭九歌】丘陵翔儛。
【註】山丘踴躍而歡喜也。
又朝儛,齊山名。
又儛衞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矢人夾而搖之註】今人以指夾矢儛衞是也。
儛衞謂挾搖聲,試矢者,以指撚箭鏃,去有聲,以徵其直也。
□ 【備考】【未集】【肉字部】 □ 【五音篇海】同脈。
備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備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平祕切,音避。
成也。
【周禮春官樂師】凡樂成則告備。
又鹹也,副也。
【書周官】官不必備惟其人。
又先具以待用也。
【書說命】惟事事,乃其有備,有備無患。
【左傳僖五年】凡分至啓閉,必書雲物,爲備故也。
又足也。
【易繫辭】易之爲書也,廣大悉備。
又【禮祭統】福者,備也。
備者,百順之名也。
無所不順者之謂備。
又盡也。
【禮月令】季秋之月,乃命冢宰,農事備收。
又長兵曰備。
【左傳昭二十一年】用少莫如齊緻死,齊緻死莫如去備。
又搔也。
【周禮秋官】冥氏若得其獸,則獻其皮革齒須備。
【註】須直謂頤下須,備謂搔也。
搔音爪。
又姓。
又葉蒲必切,音弼。
【詩小雅】禮儀旣備,鐘鼓旣戒。
戒音吉。
考證:〔【周禮春官大司樂】凡樂則告備。
〕謹照原書大司樂改樂師。
凡樂下增成字。
〔【禮月令】季秋之月,命冢宰,農事備收。
〕謹照原文命字上增乃字。
冐 【子集下】【冂字部】 冐 【篇海】俗昌字。
儃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儃 【廣韻】市連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時連切,□音蟬。
態也。
又儃佪,不進貌。
【楚辭九章】欲儃佪以幹傺。
又【正韻】徒亶切,壇上聲。
儃儃,舒閒貌。
【莊子田子方】儃儃然不趨。
又【集韻】徒案切,音憚。
徒也,語辭。
亦作但亶。
又時戰切,音繕。
傳與也。
【揚子法言】允哲堯儃舜之重。
【註】與禪同。
傸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傸 【廣韻】初丈切【集韻】楚兩切,□音磢。
惡也。
僦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僦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□卽就切,酒去聲。
【說文】賃也。
【淮南子汜論訓】今夫僦載者,救一車之任,極一牛之力,爲軸之折也。
古用就轉僦音,後又加人。
從人,就,會意。
今僦就音訓別。
償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償 【廣韻】市羊切【集韻】辰羊切,□音常。
還所值也。
【前漢雋不疑傳】不疑爲郞,或誤持同舍郞金去,同舍郞意不疑,不疑買金償之。
又酬報。
【左傳僖十五年】西鄰責言,不可償也。
又【集韻】始兩切,音賞。
又時亮切,音尚。
義□同。
傊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傊 【字彙】羽敏切,音磒。
優也。
○按六書無傊字。
倘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倘 【集韻】齒兩切【正韻】昌兩切,□音敞。
忽止貌。
又【集韻】他朗切,湯上聲。
義同。
又同儻。
【莊子在宥篇】雲將見之,倘然止。
【醜集上】【口字部】【廣韻】呼麥切【集韻】忽麥切,□音。
【揚子方言】,聲也。
【玉篇】或作。
又【廣韻】大笑貌。
又【集韻】古獲切,音幗。
與嘓同。
詳後嘓字註。
又忽域切,音洫。
聲也。
或作□。
又【集韻】【類篇】□乙六切,音郁。
義同。
或作喐。
偱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偱 【正字通】須倫切,音旬。
述也。
値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値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直吏切,音治。
【說文】措也。
又遇也。
又持也。
【詩□風】値其鷺羽。
【註】値,値也。
以鷺羽爲翳,舞者所執,以指麾也。
又與直通。
【史記甯成傳】無直甯成怒。
又物價曰値。
或作直。
□ 【補遺】【未集】【耳字部】 □ 【篇海類編】丁果切,音朶。
耳垂也。
偆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偆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尺尹切,音蠢。
富也,厚也。
倩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倩 【廣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倉甸切,千去聲。
美好也。
【說文】男子之美稱,若草木之蔥蒨也。
蕭望之字長倩,東方朔字曼倩,皆美也。
又【詩衞風】巧笑倩兮。
【傳】好口輔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七正切,淸去聲。
【揚子方言】東齊之閒,壻謂之倩。
又凡假代及暫雇使令亦曰倩。
【□琳爲曹洪與魏文帝書】怪乃輕其家丘,謂爲倩人。
傍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傍 【唐韻】步光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蒲光切。
□通旁。
【說文】近也。
【廣韻】側也。
又姓。
唐北地羌豪傍企本。
又【集韻】補朗切,音縍。
左右也。
【賈子保傅篇】成王之生,仁者養之,孝者強之,四聖傍之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蒲浪切,音□。
【正韻】倚也。
【集韻】亦近也。
或作並。
又【正韻】補耕切,音綳。
【詩小雅】四牡彭彭,王事傍傍。
【朱傳】傍傍然不得已也。
僖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僖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許其切,音歖。
【說文】樂也。
與喜通。
又姓。
又【諡法】小心畏忌曰僖,又剛克爲僖。
又【諡解曰】有過爲僖,伯禽十九世孫申諡僖。
【漢志】作釐。
倦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倦 【廣韻】渠卷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逵眷切,□權去聲。
懈也。
疲也。
【禮儒行】敦行而不倦。
又倨也。
【淮南子道應訓】盧敖遊乎北海,見一士焉,方倦龜殼而食蛤梨。
【註】楚人謂倨爲倦。
又葉渠運切,音郡。
【劉楨魯都賦】至於日昃,體勞怠倦。
一張一弛,文武之訓。
【說文】力部作□,人部作〈亻□〉,音義同。
宜合倦爲券字,重文不必分爲二。
傁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傁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同叟。
【揚子方言】傁艾,長老也,東齊魯衞之閒,凡尊老謂之傁。
【左傳宣十二年】趙傁在後,怒之使下。
【註】傁,老稱。
又人名。
春秋齊大夫公孫傁。
亦作□。
傈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傈 【字彙】力質切,音栗。
廟主。
【正字通】古廟主木用栗,未有稱傈爲廟主者。
《篇海》傈本作栗,益信字彙註誤。
傭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傭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餘封切,音容。
【說文】均直也。
今雇役於人受直也。
【後漢夏馥傳】黨錮事起,馥變姓爲冶家傭。
又【廣韻】醜兇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癡兇切,□音踵。
【爾雅釋言】均也。
【疏】謂齊等也。
【詩小雅】昊天不傭。
又【荀子非相篇】近世而不傭。
又【正名篇】色不及傭而可以養目。
【註】傭,作也,用也。
考證:〔【爾雅釋詁】均也。
〕謹照原書釋詁改釋言。
〔【正名篇】色不及傭而可以養羽。
〕謹照原文養羽改養目。
僧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僧 【廣韻】蘇增切【集韻】慈陵切【韻會】思澄切【正韻】思登切,□塞平聲。
沙門也。
梵音雲僧伽,從浮屠敎者,或稱上人。
梵語僧伽邪三合音,俗取一字,名曰僧。
【魏書釋老志】其始修心,則依佛法,僧之三歸,若君子之三畏也。
又【禪宗記】禪僧衣褐,講僧衣紅,瑜伽僧衣蔥白。
瑜伽僧者,今應赴僧也。
又
火明也。
具 【子集下】【八字部】 具 【唐韻】其遇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衢遇切【正韻】忌遇切,□音懼。
【說文】共置也。
【廣韻】備也,辦也,器具也。
【儀禮饋食禮】東北面告濯具。
【前漢劉澤傳】田生子請張卿臨,親修具。
【註】師古曰:具,供具也。
【荀子王制篇】具具而王,具具而霸。
【註】言具其所具也。
又與俱通。
【詩小雅】則具是違。
【詩詁】俱也。
又姓。
【左傳】有具丙。
又【詩小雅】爾牲則具。
【註】居律反,音橘。
又【韻補】葉忌救切,求去聲。
【漢馬融廣成頌】上無飛鳥,下無走獸。
虞人植旍,獵者效具。
車弊田罷,從入禁囿。
考證:〔又姓。
【左傳】有丙具。
〕謹按其右具丙見襄公十八年左傳。
謹將丙具改爲具丙。
冂 【子集下】【冂字部】 冂 【集韻】涓熒切,音扃。
【說文】邑外謂之郊,郊外謂之野,野外謂之林,林外謂之冂。
象遠界也。
【集韻】古作冋,象國邑也。
今文從土作坰。
又【集韻】欽熒切,音褧。
遠也。
又【集韻】戸茗切,音迥。
空也。
兆 【子集下】【兒字部】 兆 【唐韻】治小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直紹切,□音肇。
【說文】灼龜坼也。
【周禮春官大蔔】掌三兆之法,一曰玉兆,二曰瓦兆,三曰原兆。
【註】兆者,灼龜發于火,其形可占者。
【前漢文帝紀】兆得大橫。
【註】應劭曰:龜曰兆。
又壇域塋界皆曰兆。
【前漢郊祀志】謹按周官兆五帝于四郊。
【註】兆謂爲壇之塋域也。
【孝經喪親章】蔔其宅兆,而安厝之。
【註】塋墓界域也。
又朕兆。
【老子道德經】我則泊兮其未兆。
【註】意未作之時也。
又數名。
【韻會】十萬爲億,十億爲兆。
又京兆。
【韻會】兆者,衆數。
言大衆所在也。
又【史記曆書】遊兆執徐三年。
【註】遊兆,景也。
執徐,辰也。
丙辰歲也。
又【韻補】葉直遙切,音朝。
【晉書樂志歌】神之來,光景昭。
聽無聲,視無兆。
劧 【子集下】【力字部】 劧 【字彙補】諸氏切,音隻。
功堅也。
剘 【子集下】【刀字部】 剘 【篇海】渠羈切,音奇。
克也,信也。
又割截也。
刢 【子集下】【刀字部】 刢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郞丁切,音靈。
刀剖物。
本作□,或作□。
刟 【子集下】【刀字部】 刟 【集韻】丁聊切,音貂。
【博雅】斷也。
或作□。
【玉篇】同□。
冢 【子集下】【冖字部】 冢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知隴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展勇切,□音塚。
【說文】高墳也。
【徐曰】地高起,若有所包也。
【釋名】腫也。
象山頂之高腫起。
又大也。
【周禮天官】乃立天官冢宰。
【註】冢宰,大宰也。
【爾雅釋詁】冢,大也。
【疏】冢者,封之大也。
又山頂也。
【爾雅釋山】山頂,冢。
【疏】小雅山冢崒崩。
毛傳,山頂曰冢。
又封土爲社。
【玉篇】大社也。
【詩大雅】乃立冢土。
【註】大社封之高于他社,故曰冢土也。
又墓之墳者亦曰冢。
【周禮春官冢人註】冢,封土爲丘壠,象冢而爲之。
【疏】山頂曰冢,故雲象冢而爲之也。
【玉篇】鬼神舍也,高墳也。
【正韻】通作塚。
凇 【子集下】【冫字部】 凇 【唐韻】息恭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思恭切【正韻】息中切,□音鬆。
【字林】凍□也。
寒氣結木如珠,見晛乃消。
齊魯謂之霧凇。
又【集韻】蘇弄切,鬆去聲。
【曾鞏齊州冬夜詩】淸香一榻氍毹煖,月淡千門霧凇寒。
又【詠霧凇詩】園林初日淨無風,霧凇開花樹樹同。
匞 【子集下】【匚字部】 匞 【精薀】匠本字。
聖人□物,愚者與能。
從工從匚,出于規矩準繩,象方正之意。
匞譌爲工之重文,別作匠。
工之緻用,所重不在斤也。
凍 【子集下】【冫字部】 凍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多貢切,東去聲。
【說文】冰也。
【禮月令】孟冬,地始凍。
孟春,東風解凍。
【風俗通】冰壯曰凍。
又【唐韻】德紅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都籠切,□音東。
義同。
肻 【未集下】【肉字部】 肻 【廣韻】同肯。
典 【子集下】【八字部】 典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多殄切,顚上聲。
【說文】典,五帝之書也。
從□在丌上,尊閣之也。
【爾雅釋言】典,經也。
【廣韻】法也。
【書舜典】愼□五典。
【註】五典,五常也。
【周禮天官大宰之職】掌建邦之六典。
【秋官大司□】掌建邦之三典。
【疏】常經卽是法式。
又【周語】召公曰:瞽獻典。
【註】典,樂典也。
又典守,猶主也。
【周禮春官】典同。
【又】典瑞。
【戰國策】我典主東地。
【註】典猶職典也。
又姓。
【魏志】有典韋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徒典切,音殄。
【正韻】堅潤貌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】是故輈欲頎典。
【註】頎讀爲懇。
典,堅韌貌。
【韻會】一曰車轅束。
冫 【子集下】【冫字部】 冫 【唐韻】筆陵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悲陵切,□逼平聲。
【說文】凍也。
【玉篇】冬寒水結也。
【韻會】本作仌,今文作冰。
仌字偏旁書作冫。
冀 【子集下】【八字部】 冀 【唐韻】九利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幾利切【正韻】吉器切,□音驥。
【說文】北方。
從北,異聲。
【徐曰】北方之州也。
【玉篇】北方州,故從北。
【爾雅釋地】兩河閒曰冀州。
【廣韻】九州名。
【晉書地理志】冀州,其地有險有易,帝王所都。
舜以南北闊大,分衞以西爲幷州,燕以北爲幽州。
又欲也。
【左傳僖三十三年】鄭有備矣,不可冀也。
又姓。
【韻會】晉大夫冀苪。
又【韻補】葉苟起切,音已。
【楚辭九辯】心搖悅而日□兮,然惆悵而無冀。
冄 【子集下】【冂字部】 冄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而琰切,音染。
【說文】毛冄冄也。
【徐曰】冄,弱也。
又【廣韻】冄冄,行貌。
【楚辭九章】時亦冄冄而將至。
【韻會】又姓。
又【前漢食貨志】元龜岠冄,長尺二寸。
【註】冄,龜甲緣也。
□ 【未集下】【肉字部】 □ 【字彙補】魚陵切,音凝。
肥也。
刞 【子集下】【刀字部】 刞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七慮切,音覷。
耕土器。
冠 【子集下】【冖字部】 冠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古丸切【正韻】沽歡切,□音官。
【說文】絭也,所以絭髮。
從冖,元。
冠有法制,故從寸。
【徐曰】取其在首,故從元。
古亦謂冠爲元服。
【白虎通】冠者,卷也。
卷持其髮也。
【釋名】冠,貫也,所以貫韜髮也。
【後漢輿服志】上古穴居野處,衣毛冒皮。
後世聖人見鳥獸有冠角□胡,遂制冠冕纓緌。
又姓。
【風俗通】古者鶡冠子之後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古玩切,官去聲。
【禮曲禮】二十曰弱冠。
【冠儀】冠者,禮之始也。
故聖王重冠。
【白虎通】男子幼,娶必冠。
【韻會】男子二十加冠曰冠。
又爲衆之首曰冠。
【前漢魏相丙吉傳贊】高祖開基,蕭曹爲冠。
【史記灌夫傳】夫名冠三軍。
又姓。
【韻會】列仙傳有仙人冠先。
又葉俱倫切,音麇。
【張紘枕箴】瓌材允麗,惟淑惟珍。
安安文枕,式彼弁冠。
又【韻補】葉居員切,眷平聲。
【劉歆孟母贊】子學不進,斷機示焉。
子遂成德,爲當世冠。
又葉扃縣切,音睊。
【蘇轍燕山詩】丹子號無策,亦數遊俠冠。
玉帛非足雲:女子罹蹈踐。
冽 【子集下】【冫字部】 冽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良薛切【集韻】力蘖切【韻會】力薛切,□音列。
【玉篇】寒氣也。
【詩小雅】有冽氿泉。
又【韻會】通作烈。
詩二之日栗烈。
又【集韻】力制切,音例。
義同。
【易井卦】九五井冽寒泉食。
【王肅註】音例。
【漢王褒聖主得賢臣頌】虎嘯而谷風冽,龍興而緻雲氣。
【馬融笛賦】氣噴勃以布覆兮,乍跱蹠以狼戾。
靁叩鍛之岌峇兮,正瀏溧以風冽。
胿 【未集下】【肉字部】 胿 【廣韻】古攜切【集韻】涓畦切,□音圭。
【廣韻】腣胿。
【集韻】大腹。
又【廣韻】胡雞切【集韻】弦雞切,□音兮。
義同。
又【五音集韻】睽桂切,音。
孔也。
凈 【子集下】【冫字部】 凈 【唐韻】楚耕切【集韻】初耕切,□音琤。
冷貌。
凥 【子集下】【幾字部】 凥 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斤於切,音居。
【說文】處也。
從屍,得幾而止也。
【玉篇】與居同。
【晉書胡母謙傳】凥背東壁。
【正韻】古居字。
凥從幾案之幾,與尻字不同。
哬 【醜集上】【口字部】 哬 【集韻】寒歌切,音何。
與□同,衆聲。
凞 【子集下】【冫字部】 凞 【字彙補】曉伊切,音熙。
和也。
剛 【子集下】【刀字部】 剛 〔古文〕□□□【唐韻】古郞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居郞切,□音岡。
【說文】彊斷也。
從刀,岡聲。
【增韻】堅也,勁也。
【易乾卦】大哉乾乎,剛健中正。
【司馬光潛虛】剛,天之道也。
又作。
【史記樂書】而民毅。
删 【子集下】【刀字部】 删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所姦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師姦切,□音澘。
【說文】剟也。
從刀冊。
冊,書也。
古以□牘,故曰孔子刪詩,言有所取捨也。
會意。
【廣韻】又除削也。
【前漢律歷志】刪其僞辭,取正義著於篇。
冋 【子集下】【冂字部】 冋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古文坰字。
註見土部五畫。
又【唐韻】戸頃切【集韻】戸茗切,□音迥。
義同。
凬 【戌集下】【風字部】 凬 【玉篇】古文風字。
【正字通】風從天氣形,從日中出氣成風。
【字彙】作凮,非。
今攺正。
冒 【子集下】【冂字部】 冒 〔古文〕□□【唐韻】莫到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莫報切,□音耄。
【說文】蒙而前也。
從冃目,以物自蒙而前也。
謂貪冒若目無所見也。
【前漢翟方進傳】冒濁苟容。
【註】師古曰:貪蔽也。
【食貨志】舉陵夷廉恥相冒。
【註】冒,蔽也。
又假稱曰冒。
【前漢衞靑傳】冒姓衞氏。
【註】冒爲假稱,若人首之有覆冒也。
又所以覆其首。
【前漢雋不疑傳】著黃冒。
又【玉篇】覆也,食巾也。
又與媢通。
【正韻】忌也。
【書秦誓】冒嫉以惡之。
又通作瑁。
【周禮春官】天子執冒四寸,以朝諸侯。
【註】名玉。
曰冒者,言德能覆天下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密北切,音黙。
【增韻】貪也。
【左傳昭三十一年】貪冒之民。
又犯也。
【前漢衞靑傳】直冒漢圍。
又單于名。
【史記匈奴傳】及冒頓立,攻破月氏。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莫佩切,音妹。
【前漢司馬相如傳】毒冒鼈黿。
【註】毒音代,冒音妹。
【韻會】龜屬。
身似龜,首尾如鸚鵡,甲有文。
考證:〔【說文】蒙而前。
從冃目,以物自蔽而前也。
〕謹照原文蒙而前改爲蒙而前也。
自蔽改爲自蒙。
【醜集上】【口字部】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子六切,音蹙。
【玉篇】咨,慙也。
【集韻】忸怩也。
或作□。
虸 【申集中】【蟲字部】 虸 【唐韻】卽裡切【集韻】祖似切,□音子。
虸蚄,蟲名。
害稼。
【齊民要術】《汜勝之術》曰:牽馬,令就穀堆食數口,卽以馬踐過爲種,無虸蚄蟲也。
涼 【子集下】【冫字部】 涼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呂張切,音良。
【正韻】涼,通作涼。
【韻會】薄寒爲涼。
【前漢五行志】□涼,冬殺也。
【註】師古曰:涼,薄也。
(涼)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呂張切【正韻】龍張切,□音良。
【說文】薄也。
【左傳莊三十二年】虢多涼德。
又風名。
【禮月令】孟秋之月涼風至。
又州名。
【廣韻】漢武帝攺雍州爲涼州。
又姓。
魏太子太傅山陽涼茂。
又與同。
【周禮天官】漿人掌共王之六飮,水漿醴涼醫酏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力讓切【正韻】力仗切,□音亮。
佐也。
【詩大雅】涼彼武王。
本亦作諒。
【韓詩】作亮。
又信也。
【詩大雅】涼曰不可。
儖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儖 【廣韻】魯甘切【集韻】盧甘切,□音藍。
儖儳,形惡貌。
○按儖與□音別訓同,疑有誤。
《正字通》以□爲譌文,沿襲《篇海》前後矛盾,非,臆說也。
僗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僗 【集韻】同勞。
又郞到切,音澇。
【玉篇】伴僗也。
儰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儰 【廣韻】韋委切【集韻】羽委切,□威上聲。
不安也。
儩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儩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斯義切,音賜。
盡也。
【唐書李密傳】賈潤甫諫密曰:稟取不節,敖庾之藏,有時而儩。
粟竭人散,何仰而成功。
又【潘嶽西征賦】超長懷以遐念,若循環而無儩。
又【維摩經】缽飯悉飽衆,會猶故不儩。
兂 【子集下】【兒字部】 兂 【正譌】古文簪字。
註見竹部十二畫。
兕 【子集下】【兒字部】 兕 〔古文〕□□【唐韻】徐姊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序姊切,□音祀。
【說文】狀如野牛而靑。
象形。
本作□。
【爾雅釋獸】兕似牛。
【註】一角,靑色,重千斤。
【疏】其皮堅厚,可制甲。
交州記,角長三尺餘,形如馬鞭柄。
【儀禮鄕射禮】大夫兕中各以其物獲。
【註】兕,獸名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】兕甲六屬。
又,兕甲壽二百年。
【韻會】陸佃雲:兕善抵觸,故先王制罰爵以爲酒戒。
【詩周南】我姑酌彼兕觥。
【傳】兕觥,角爵也。
考證:〔【周禮冬官考工記】兕甲六屬。
【註】兕甲壽二百年。
〕謹按下句亦考工記正文,非註也。
註字謹改爲又字。
偩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偩 【廣韻】房久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扶缶切【正韻】房缶切,□音阜。
【禮樂記】禮樂偩天地之情。
【鄭註】偩猶依象也。
又同負。
【淮南子詮言訓】自偩而辭助。
【註】自偩,自恃也。
傯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傯 【集韻】同偬。
僼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僼 【正字通】俗字。
傪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傪 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倉含切,音驂。
【說文】好貌。
又人名。
唐有陸傪。
【寅集中】【巾字部】【五音集韻】所加切,音沙。
細絲也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類篇】□彌遙切,音篻。
【集韻】綱細者。
傑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傑 【唐韻】渠列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巨列切,□音桀。
【淮南子泰族訓】知過萬人者謂之英,千人者謂之俊,百人者謂之豪,十人者謂之傑。
又【前漢高祖紀】子房,蕭何,韓信三者,皆人傑也。
又【說文】傲也。
又【詩周頌】有厭其傑。
【傳】傑,苗之先長者。
又葉其利切,音暨。
【曹植學宮頌】於鑠尼父,生民之傑。
性與天成,該聖備藝。
像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像 【唐韻】徐兩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似兩切,□音象。
形象也,肖似也。
又摹倣也。
【易繫辭】象也者,像此者也。
【荀子議兵篇】像上之意。
通作象。
僐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僐 【唐韻】常演切【集韻】上演切,□音善。
【說文】本作□。
作姿也。
儁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儁 【集韻】同俊。
【左傳莊十一年】得儁曰克。
【正義】勝也。
戰勝其師,獲得其雄儁者。
又異也。
【左傳昭十二年】晉伯瑕曰:壺何爲焉,其以中儁也。
【註】言投壺中,不足爲儁異。
又卓特也。
【世說】王澄曰:兄似道,而神鋒太儁。
通作雋。
儧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儧 【正韻】積產切,賛上聲。
聚也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祖管切,音纂。
聚而計事也。
○按《說文》上從二先作儹。
諸韻書沿俗作儧,非。
儍 【補遺】【子集】【人字部】 儍 【字彙補】與傻同。
兒 【子集下】【兒字部】 兒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而鄰切,音仁。
【說文】人也。
【玉篇】仁人也。
孔子曰:人在下,故詰屈。
【戴侗六書故】人兒非二字,特因所合而變其勢。
合於左者,若伯若仲。
合於下者,若兒若見。
【鄭樵六書略】人象立人,兒象行人。
又【集韻】居拜切,音戒。
仁人也。
(兒)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汝移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如支切,□爾平聲。
【說文】孺子也。
象形。
小兒頭囟未合。
又【韻會】男曰兒,女曰嬰。
又【韻會】兒,倪也。
人之始,如木有端倪。
又【倉頡篇】兒,嬬也。
謂嬰兒嬬嬬然,幼弱之形也。
又【韻會】姓也。
漢有兒寬。
又【唐韻】五稽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研奚切【正韻】五黎切,□音霓。
姓也。
【前漢藝文志】兒良一篇。
【註】師古曰:六國時人也。
【兒寬傳】兒寬,千乘人也。
又【韻會】弱小也。
通作倪。
【孟子】反其旄倪。
(兒)考證:〔【說文】孩子也。
象形。
小兒頭囪未合。
〕謹照原文孩子改孺子。
頭囪改頭囟。
〔【孟子】反其耄倪。
〕謹照原文耄倪改旄倪。
儷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儷 【廣韻】【韻會】□郞計切,音麗。
並也。
【淮南子繆稱訓】與俗儷走,而內行無繩。
又伉儷,偶也。
【左傳成十一年】郤犫奪施氏婦。
婦人曰:鳥獸猶不失儷,子將若何。
【又】已不能庇其伉儷而亡之。
通作麗。
又【儀禮士冠禮】主人酬賔束帛儷皮。
【註】兩鹿皮也。
古文儷爲離。
又【士昏禮】納徵曰:某有先人之禮,儷皮束帛,使某也請納徵。
又【集韻】鄰知切,音離。
【說文】棽儷也。
【韻會】木枝條貌。
考證:〔【左傳成十一年】不能庇其伉儷而亡之。
〕謹照原文不能上增已字。
儸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儸 【廣韻】魯何切【集韻】良何切,□音羅。
【玉篇】□儸,健而不德也。
互詳□字註。
又幹辨能事之稱。
【五代史劉銖傳】諸君可謂僂儸兒。
兢 【子集下】【兒字部】 兢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居陵切,音矜。
【說文】競也。
【徐曰】競,強也。
一曰敬也。
又【爾雅釋訓】兢兢,戒也。
【玉篇】戒愼也。
【書臯陶謨】兢兢業業,一日二日萬幾。
【註】言當戒懼萬事之微。
【前漢外戚傳】唯婚姻爲兢兢。
【註】戒懼也。
又【正韻】不自安貌。
又【前漢司馬相如傳】人淩兢。
【註】師古曰:寒涼戰栗處。
又【韻會】通作矜。
【文選韋孟詩】矜矜先王。
【註】戒也。
又【集韻】巨興切,音殑。
兢兢,堅彊貌。
□ 【未集中】【耳字部】 □ 【字彙】思計切,胥去聲。
與壻同。
【風俗通】怪神女新從□家來。
【揚子方言】東齊閒□謂之倩。
【博物志】王粲與族兄凱依劉表,表有女周率,謂粲非女□才,乃妻凱。
僋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僋 【集韻】他紺切,探去聲。
僋俕,癡貌。
傾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傾 【唐韻】去營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窺營切,□音卿。
【說文】側也。
又伏也,敧也。
【禮曲禮】傾則姦。
【註】視流則容側,必有不正之心存乎胷中,此君子所以愼也。
又圯也,空也。
【淮南子天文訓】天傾西北。
又西傾,山名。
【書禹貢】西傾因桓是來。
又通作頃。
【詩周南】不盈頃筐。
又【韻補】葉曲陽切,音匡。
【黃庭經】羅列六腑生三光,心精意專內不傾,上合三焦下玉漿。
傺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傺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醜例切,音懘。
止也。
【屈原離騷】忳鬰邑餘侘傺兮。
【註】侘傺,失志貌。
傺,住也,楚人謂住曰傺。
【揚子方言】傺,逗也。
【註】逗卽今住字。
又【楚辭九辯】然坎傺而沈藏。
【註】謂冬時物皆陷止潛藏。
又【玉篇】敕厲切,音蠆。
義同。
考證:〔【楚辭九辯】坎傺而沈藏。
〕謹照原文坎上增然字。
傱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傱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荀勇切,音竦。
疾貌。
【揚雄甘泉賦】風傱傱以扶轄。
【註】師古曰:前進意。
又葉疾容切,音從。
【玉篇】傱傱,走貌。
【前漢郊祀歌】神之行,旌容容,騎沓沓,般傱傱。
仏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仏 【正字通】古文佛字。
宋張子賢言,京口甘露寺鐵鑊有文,梁天監造仏殿前。
僃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僃 【集韻】同備。
傚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傚 【廣韻】胡敎切【集韻】後敎切【正韻】胡孝切,□音效。
法也,倣也。
通作效。
又【韻補】葉胡高切,音豪。
【詩小雅】君子是則是傚。
葉上昭下敖。
考證:〔【詩小雅】君子是則是傚。
葉上昭下敎。
〕謹照原文敎改敖。
傫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傫 【集韻】同儽。
儑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儑 【集韻】吾含切,音玵。
不慧也。
又謔言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五紺切。
不自安也。
又【集韻】鄂合切,音□。
傝儑,不著事。
又與累義同。
【荀子不苟篇】窮則棄而儑。
【註】優也。
冿 【子集下】【冫字部】 冿 【字彙補】宗占切,音尖。
進也。
【篇海】子仙切,音鐫。
志也,息進也。
僥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僥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堅堯切,音驍。
僞也。
又【唐韻】五聊切,音堯。
僬僥,短人,西南夷別名。
又【集韻】吉了切,音矯。
僥倖,求利不止貌。
□ 【未集中】【羽字部】 □ 【玉篇】呼爛切。
飛貌。
儂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儂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奴冬切【正韻】奴宗切,□音農。
俗謂我爲儂。
【韓愈詩】鱷魚大于船,牙眼怖殺儂。
又渠儂,他也。
【古樂府】有懊儂歌。
【六書故】吳人謂人儂,卽人聲之轉。
甌人呼若能。
又姓。
宋儂智高。
又儂人,今雲南苗類,卽僰人,沙人種。
價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價 【唐韻】古訝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居迓切,□音駕。
【說文】物直也。
【家語】孔子爲政三月,鬻羔豚者不飾價。
【後漢張讓傳】當差之官者,皆于西園諧價。
古借用賈。
賈音古,轉去聲,義同。
葊 【申集上】【艸字部】 葊 【玉篇】古文菴字,註見八畫。
僰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僰 【唐韻】蒲北切【集韻】鼻墨切,□音匐。
【禮王制】屛之遠方,西方曰僰。
【註】僰,偪也,使之偪寄於荒遠也。
又【說文】犍爲蠻夷也。
【田汝成炎徼紀聞】僰人在漢爲犍爲郡,在唐爲于矢部,蓋南詔東鄙也。
【揚雄長楊賦】羌僰東馳。
【說文】作僰。
從人棘聲。
或作□。
考證:〔【禮王制】屛之遠方,西曰僰。
〕謹照原文西字下增方字。
〔【說文】作僰。
從人,在棘中。
〕謹照原文在棘中改爲棘聲。
傗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傗 【廣韻】醜六切【集韻】敕六切,□音蓄。
傗,不申也。
見字註。
又與畜同。
【古三墳歸藏易】育敎傗。
【註】聖人以敎養六傗。
僓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僓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徒回切,音頹。
順也。
【莊子外物篇】僓然而道盡。
【註】郭象雲:僓然無矜,遺形自得,道乃盡也。
又【說文】嫺也。
一曰長貌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吐猥切,音腿。
又【集韻】戸賄切,音瘣。
義□同。
僬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僬 【廣韻】卽消切【集韻】慈焦切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茲消切,□音焦。
僬僬,明察貌。
【荀子不苟篇】誰能以己之僬僬,受人之棫棫。
又僬僥氏,長三尺。
【韋昭曰】西南夷別名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子肖切,音醮。
趨走促數,不爲容止也。
【禮曲禮】士蹌蹌,庶人僬僬。
【註】□者體蹙。
又【集韻】子了切,音剿。
僬仯,驚竦。
傷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傷 【唐韻】式羊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屍羊切,□音商。
痛也。
【爾雅釋詁】傷思也。
【詩周南】維以不永傷。
【小雅】我心憂傷。
又創也,損也。
【書說命】若跣弗視地,厥足用傷。
又毀傷也。
【禮緇衣】心以體全,亦以體傷。
又戕害也。
【左傳僖二十二年】君子不重傷。
又姓。
【左傳】傷省,宋人。
又【諡法】未家短折曰傷。
又葉式亮切,同慯。
【張衡四愁詩】路遠莫緻倚愁悵,何爲懷憂心煩傷。
考證:〔【爾雅釋訓】憂思也。
〕謹照原文釋訓改釋詁,憂思也改傷思也。
〔【書說命】若跣勿視地。
〕謹照原文勿視改弗視。
僙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僙 【廣韻】古黃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姑黃切,□音光。
武貌。
借作洸。
義同。
儅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儅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都郞切,音當。
止也。
又【集韻】他浪切,當去聲。
伄儅。
【正字通】俗當字。
儣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儣 【廣韻】苦廣切【集韻】苦晃切,□音壙。
儣俍,不平也。
儡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儡 【廣韻】落猥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魯猥切,□音壘。
傀儡,木偶戲。
【列子殷湯篇】周穆王時巧人有偃師者,爲木人,能歌舞,此傀儡之始也。
【通典】窟礧子,亦曰傀儡。
俗讀匯磊。
又【淮南子俶眞訓】孔墨之弟子,以仁義敎導于世,不免于儡其身。
又【潘嶽西征賦】寮位儡其隆替。
【註】儡,敗壞貌。
又木名。
【騈雅】思儡不腐,女貞不凋。
【桂海虞衡志】思儡木生兩江州。
又【集韻】魚鬼切,音嵬。
儡然,意不安貌。
【說文】儡,讀若雷。
相敗也。
【長箋】畾當是厽異文,壁也,故從畾。
相格鬥謂之對儡。
通作對厽。
□ 【未集下】【肉字部】 □ 【集韻】補範切,音覂。
河東謂浮腫爲□。
□ 【備考】【未集】【耳字部】 □ 【五音篇海】同聯。
□ 【未集下】【肉字部】 □ 【集韻】肰古作□。
註詳四畫。
劮 【子集下】【力字部】 劮 【集韻】弋質切,音逸。
【博雅】劮,也。
或作妷。
冃 【子集下】【冂字部】 冃 【唐韻】莫到切【集韻】莫報切,□音帽。
【說文】小兒頭衣也。
【徐曰】今作冒。
【玉篇】或作帽。
又【集韻】莫□切,音茂。
覆也。
僤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僤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徒案切【正韻】杜晏切,□音憚。
篤也。
【詩大雅】我生不辰,逢天僤怒。
【毛傳】厚也。
陸氏音都但反。
亦作亶。
又疾也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】句兵欲無僤。
又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上演切,音善。
婉僤,行動貌。
【司馬相如上林賦】象輿婉僤於西淸。
又【集韻】齒善切,音闡。
地名。
【公羊傳哀八年】齊人取讙及僤。
【左傳】作闡。
又【集韻】昌然切,音川。
義同。
考證:〔【詩大雅】我生不辰,逢天僤怒。
【毛氏曰】厚也。
〕謹照本書之例毛氏曰改毛傳。
〔【周禮冬官考工記】兵欲無僤。
〕謹照原文兵字上增句字。
僘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僘 【廣韻】【正韻】昌兩切【集韻】齒兩切,□音敞。
寬也。
通作敞。
僷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僷 【玉篇】與攝切【集韻】弋涉切,□音葉。
輕麗貌。
【揚子方言】奕僷,容也。
自關而西,凡美容謂之奕,或謂之僷。
宋衞曰僷,□楚汝潁之閒謂之奕。
又【玉篇】攝僷,不舒展貌。
引楚辭:衣攝僷以儲與兮。
傶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傶 【廣韻】將毒切【集韻】租毒切,□音。
姓也。
僩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僩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下赧切【正韻】下□切,□閑上聲。
【說文】武貌。
【詩衞風】瑟兮僩兮。
【玉篇】寬大也。
又【荀子榮辱篇】陋者,俄且僩也。
【註】晉魏閒謂猛爲僩。
又通撊。
【唐書王叔文傳】僩然以爲天下無人。
又同瞷。
【王充論衡】璵璠,寶物也。
魯人用斂,姦人僩之。
又【玉篇】音□。
義同。
僑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僑 【唐韻】巨嬌切【集韻】渠嬌切【正韻】祁堯切,□音橋。
【說文】高也。
又旅寓曰僑居,六朝有僑置郡縣。
通作。
又姓。
儭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儭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初覲切,與襯通。
裹也。
別作嚫。
又【集韻】雌人切。
與親通。
父母稱。
匓 【子集下】【勹字部】 匓 【篇海】居又切,音救。
飽也,厭也,謀也。
□ 【未集下】【肉字部】 □ 【廣韻】與之切,音飴。
豕息肉也。
又謂之豬□。
【正字通】豕脾息肉。
【類篇】亦作胰。
儾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儾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奴浪切,囊去聲。
緩也。
喖 【醜集上】【口字部】 喖 【集韻】洪孤切,音胡。
咽喉也。
【揚子太玄經】爲喖。
○按《集韻》《類篇》沃韻收□字,義與模韻喖同,疑喖爲□字之譌。
冼 【子集下】【冫字部】 冼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色拯切,音。
□冼,寒貌。
準 【子集下】【冫字部】 準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俗準字。
【正字通】字林準與準同。
正韻軫韻準準二字□存,當卽準字重文。
(準)【唐韻】【正韻】之允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主尹切,□肫上聲。
【說文】平也。
【前漢律歷志】繩直生準。
準者,所以揆平取正也。
【書立政】準人。
【正義】準人,正法之人,謂士官。
又均也。
【禮月令】先定準直。
【正義】謂輕重平均。
又【周禮冬官考工記】權之然後準之。
【註】謂準擊平正之也。
又平準,漢官名。
武帝置平準官,籠天下鹽鐵。
又則也,倣也。
【易繫辭】易與天地準。
又樂器,漢京房所作,以定律數。
亦作準。
【莊子天道篇】平中準,大匠取法焉。
【字林】準與準同。
又【唐韻】職悅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朱劣切,□音拙。
【史記高祖本紀】隆準而龍顏。
【註】服虔曰:準,頰權也。
文穎曰:準,鼻也。
又【集韻】數軌切【正韻】式軌切,□音水。
亦平也。
一曰車轅脊不停水。
(準)考證:〔【周禮冬官考工記】準之,然後量之。
【註】謂準擊平正之也。
〕謹按註係上句權之然後準之之註。
謹將改準之然後量之句,改爲權之然後準之。
刂 【子集下】【刀字部】 刂 【韻會】刀,隷或作刂。
補遺:【五音篇海】必堯切,音標。
飛火也。
岡 【寅集中】【山字部】 岡 〔古文〕□【廣韻】古郎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居郎切,□音剛。
【說文】岡,山脊也。
從網從山,取上銳下廣形。
【爾雅釋山】山脊岡。
【詩周南】陟彼高岡。
【小雅】如岡如陵。
【五代史唐紀】李克用破孟方立於郉州,還軍置酒三垂岡。
又【韻會】通作阬。
【前漢揚雄傳】□衆軍於東阬。
【註】阬,讀作岡。
【韻會】說文本從山,俗又加山作崗,非。
【集韻】或作□。
僶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僶 【廣韻】武盡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弭盡切,□音泯。
勉也。
【陸機文賦】在有無而僶勉。
毛詩作黽勉。
【嚴粲曰】力所不堪,心所不欲,而勉爲之,謂之曰僶。
凲 【子集下】【幾字部】 凲 【五音集韻】與□同。
傼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傼 【玉篇】呼旰切,音漢。
姓也。
儲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儲 【廣韻】直魚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如切【正韻】長魚切,□音除。
偫也。
【淮南子主術訓】十八年而有六年之積,二十七年而有九年之儲。
又副也。
【南齊書】太子曰東儲。
又儲胥,猶言禦苑也。
【張衡西京賦】旣新作于迎風,加露寒與儲胥。
【註】武帝先作迎風館,後加露寒,儲胥二館。
又儲與,卽容與。
【淮南子俶眞訓】儲與扈冶。
一作諸與。
【揚雄羽獵賦】儲與乎大浦,聊浪乎宇內。
【服虔曰】儲與,相羊也。
與,音餘。
聊浪,放浪也。
又姓。
兎 【子集下】【兒字部】 兎 【正字通】俗兔字。
□ 【未集下】【肉字部】 □ 【五音類聚】兩舉切,音呂。
□,脊也。
□ 【未集下】【肉字部】 □ 【字彙補】於縛切,音約。
少肉也。
儚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儚 【韻會】彌登切,音萌。
【爾雅釋訓】儚儚,佪佪,惛也。
兓 【子集下】【兒字部】 兓 【唐韻】子心切【集韻】咨林切,□浸平聲。
【說文】兓兓,銳意也。
【正譌】通用駸。
從二旡諧聲,與兟別。
又【集韻】則旰切。
音贊。
二人屈己以贊也。
內 【子集下】【入字部】 內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奴對切,餒去聲。
【說文】入也,從冂入,自外而入也。
【玉篇】裏也。
【增韻】中也。
【易坤卦】君子敬以直內,義以方外。
又【前漢鼂錯傳】先爲築室家,有一堂二內。
【註】二房也。
【韻會】房室曰內,天子宮禁曰內。
漢制,天子內中曰行,內猶禁中也。
唐有三內,皇城在長安西北隅,曰西內。
東內曰大明宮,在西內之東。
南內曰興慶宮,在東內之南。
又五內,五中也。
【魏志王浚傳註】聞命驚愕,五內失守。
又職內,官名。
【周禮天官註】職內,主人也。
若今之泉所入,謂之少內。
又河內,地名。
【周禮夏官職方氏】河內曰冀州,其山鎭曰霍山。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儒稅切。
同汭,水相入也。
或省文作內。
又【正韻】同枘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註】調其鑿,內而合之。
又【正韻】奴荅切。
同納。
【孟子】若已推而內之溝中。
考證:〔【周禮夏官職方氏】河內曰冀北。
〕謹照原文冀北改冀州。
茲 【申集上】【艸字部】 茲 〔古文〕□茊【唐韻】子之切【集韻】津之切,□音孜。
【說文】草木多益也。
又【爾雅釋詁】此也。
【書大禹謨】念茲在茲。
又蓐席也。
【爾雅釋器】蓐謂之茲。
【公羊傳桓十六年】屬負茲舍不卽罪爾。
【註】諸侯有疾稱負茲。
又【史記周本紀】康叔封布茲。
【徐廣曰】茲,藉草之名。
又【通志氏族略】宋茲成,墊江人。
又通滋。
【前漢五行志】賦歛茲重。
【揚子太□經】天不之茲。
又【荀子正論篇】琅玕龍茲。
【註】與髭同。
又【篇海】音慈。
龜茲,國名。
刔 【子集下】【刀字部】 刔 【集韻】古穴切,音決。
【玉篇】剔也。
劽 【子集下】【力字部】 劽 【集韻】力蘖切,音列。
有力也。
再 【子集下】【冂字部】 再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作代切,音載。
【說文】一舉而二也。
從冓省。
【徐曰】一言舉二也。
【玉篇】兩也。
【廣韻】重也,仍也。
【書禹謨】朕言不再。
【禮儒行】過言不再。
【註】知過則改,故不再也。
【左傳僖五年】一之謂甚,其可再乎。
又子例切,音祭。
【楚辭九章】背法度而心治兮,辟與此其無異。
寧溘死而流亡兮,恐禍殃之有再。
冞 【子集下】【冖字部】 冞 【唐韻】武移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民□切【正韻】綿兮切,□音彌。
【說文】周也。
從網,米聲。
【徐曰】網卽周布之意。
今文作冞。
【廣韻】人也,周行也。
【詩商頌】冞入其阻。
【韻會】深也,冒也。
又扞冞,國名,在大宛東。
【史記大宛傳】東則扞冞于寘。
【正韻】與穼字不同。
穼音森,從穴從木。
冞從冖從米。
從木誤。
□,同朶。
萓 【申集上】【艸字部】 萓 【集韻】魚羈切,音宜。
【玉篇】萓莮草卽鹿蔥也。
本作宜。
苸 【申集上】【艸字部】 苸 【玉篇】火烏切【篇海】音呼。
草名。
億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億 【廣韻】於力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乙力切,□音臆。
數名,十萬曰億。
一說億數不定。
【禮內則降德于衆兆民疏】算法,億之數有大小二法。
小數以十爲等,十萬爲億,十億爲兆也。
大數以萬爲等,萬至萬,是萬萬爲億也。
又安也。
【左傳昭二十一年】伶州鳩曰:心億則樂。
又【三十年】盍姑億吾鬼神。
又料度也。
【左傳襄二十五年】不可億逞。
【論語】億則屢中。
又供億,謂供其匱乏,使之安也。
【左傳隱十一年】寡人惟是一二父兄,不能供億。
又【吳幼淸雲】億,賭錢也。
以意猜度,如漢人射覆之類,故曰億。
又與臆通。
【前漢平都侯相□】餘悲憑億。
考證:〔【左傳襄二十五年】不可以億逞。
〕謹照原文省以字。
〔【左傳隱十一年】寡君惟是一二父兄,不能供億。
〕謹照原文寡君改寡人。
傕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傕 【集韻】訖嶽切,音角。
姓也。
又人名。
後漢李傕。
儒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儒 【唐韻】人朱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汝朱切,□音襦。
學者之稱。
【揚子法言】通天地人曰儒。
【周禮天官】四曰儒,以道得民。
又侏儒,短人也。
又侏儒,柱名,與株檽同。
【韓愈進學解】欂櫨侏儒。
又與偄同。
【隸釋魯峻孟郁□】儒作偄。
淨 【子集下】【冫字部】 凈 【唐韻】楚耕切【集韻】初耕切,□音琤。
冷貌。
僺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僺 【集韻】七肖切,音悄。
僥俏,長貌。
儢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儢 【廣韻】力舉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兩舉切,□音呂。
儢儢,不欲爲也。
【增韻】不勉強貌。
【荀子非十二子篇】儢儢然,離離然,學者之嵬也。
儆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儆 【韻會】舉影切,音景。
戒也。
【書大禹謨】儆戒無虞。
【春秋宣十二年】在軍,無日不討,軍實而申儆之。
亦與警通。
又【廣韻】渠敬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渠映切,□音競。
義同。
【醜集上】【口字部】【廣韻】五各切【集韻】逆各切,□音咢。
【廣韻】口中斷。
與齶同。
【集韻】本作齶。
或作□。
儇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儇 【廣韻】許緣切【集韻】隳緣切,□音翾。
慧利也。
【揚子方言】疾也。
【詩齊風】揖我謂我儇兮。
【荀子非相篇】鄕曲之儇子。
又國名。
【路史】黃帝之宗有儇國。
從暄音。
本作儇。
省作儇。
儳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儳 【廣韻】士鹹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鋤鹹切,□音讒。
【說文】儳,互不齊也。
又師次不整。
【左傳僖二十二年】宋公及楚人戰于泓。
司馬子魚曰:聲盛緻志,鼓儳可也。
【註】乗其陣未成列,急攻之也。
又疾也。
【後漢何進傳】進驚馳,從儳道歸營。
又【廣韻】儖儳,惡貌。
又【集韻】仕懺切【韻會】仕陷切,□音。
輕言也。
又【禮表記】君子不以一日使其躬儳焉,如不終日。
【註】謂苟且不整肅也。
鄭氏曰:可輕賤之貌。
又【集韻】初鑒切,音懺。
亦不齊也。
又雜言也。
【禮曲禮】毋儳言。
又蒼鑒切。
蹔也。
考證:〔【左傳僖二十二年】宋公及楚人戰于泓。
司馬子魚曰,聲盛緻氣,鼓儳可也。
〕謹照原文緻氣改緻志。
剓 【子集下】【刀字部】 剓 【集韻】良脂切,音棃。
本作剺。
【說文】剝也,劃也。
【五篇】同剺。
兀 【子集下】【兒字部】 兀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五忽切,音杌。
【說文】兀,高而上平也。
從一在人上。
又刖足曰兀。
【莊子德充符】魯有兀者叔山無趾,踵見仲尼。
仲尼曰:無趾,兀者也。
又【柳宗元晉問篇】乗水潦之波,以入於河而流焉,盪突硉兀。
【註】危石也。
又兀兀,不動貌。
【韓愈進學解】常兀兀以窮年。
又【正韻】臬兀,不安也。
亦作卼。
【易困卦】于臲卼。
又姓。
【韻會】後魏改樂安王元覽爲兀氏。
又【韻會】或作掘。
【莊子齊物論】掘若槁木。
□ 【未集下】【肉字部】 □ 【集韻】乎韽切,音陷。
餅中肉。
□ 【補遺】【未集】【肉字部】 □ 【集韻】同能。
蘭 【申集上】【艸字部】 蘭 【唐韻】落幹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郞幹切,□音闌。
【說文】香草也。
【陸甸雲】闌艸爲蘭,闌不祥也。
【陸璣詩疏】其莖似藥草澤蘭,廣而長節,漢諸池苑及許昌宮中皆種之。
【易繫辭】同心之言,其臭如蘭。
【左傳宣三年】鄭文公妾燕姞,夢天與蘭,曰:蘭有國香,人服媚之。
【屈原離騷】紉秋蘭以爲佩。
【爾雅翼】一榦一花而香有餘者蘭。
又【本草】木蘭。
【屈原離騷】朝搴阰之木蘭兮。
又【管子小匡篇】輕罪入蘭盾、鞈革二戟。
【註】蘭卽所謂蘭錡,兵架也。
又脈也。
【史記扁鵲傳】夫以陽入隂支蘭藏者生。
【註】支者順節,蘭者橫節。
隂支蘭,膽藏也。
又布名。
【華陽國志】蘭幹細布。
蘭幹,獠言紵也。
又人名。
【列子說符篇】宋有蘭子。
【張堪註】凡物不知生謂之蘭。
【殷敬順曰】《史記》無符傳出入謂之闌。
此蘭子謂以技妄遊,義與闌同。
又姓。
【通志氏族略】漢有太守蘭廣。
又萑蘭。
【前漢息夫躬傳】涕泣流兮萑蘭。
【註】萑蘭,淚闌幹也。
又芄蘭。
【揚子太□經】陽氣親天,萬物芄蘭。
【註】芄蘭,茂密也。
又通欄。
【後漢東夷傳】徙于馬蘭。
【註】蘭卽欄。
又通斕。
【吳志孫權傳】童謠曰:黃金車,斑蘭耳。
又【韻補】陵延切,音連。
【宋玉招】川谷徑複流潺湲,光風轉蕙氾崇蘭,經堂入奧塵朱筵。
公 【子集下】【八字部】 公 〔古文〕【唐韻】【正韻】古紅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沽紅切,□音工。
【說文】平分也。
從八從厶。
八,猶背也。
厶音私。
【韓非曰】自營爲厶,背厶爲公。
【徐曰】會意。
【爾雅釋言】無私也。
【書周官】以公滅私,民其允懷。
又【玉篇】方平也,正也,通也。
又【禮禮運】大道之行,天下爲公。
【註】公猶共也。
又爵名,五等之首曰公。
【書微子之命】庸建爾于上公。
又三公官名。
【韻會】周太師,太傅,太保爲三公。
漢末大司馬,大司徒,大司空爲三公。
東漢太尉,司徒,司空爲三公。
又官所曰公。
【詩召南】退食自公。
又父曰公。
【列子黃帝篇】家公執席。
【前漢郊祀志】天子爲天下父,故曰鉅公。
又婦謂舅曰公。
【前漢賈誼策】與公倂倨。
又尊稱曰公。
【賈誼策】此六七公皆亡恙。
又相呼曰公。
【史記毛遂傳】公等碌碌。
又事也。
【詩召南】夙夜在公。
【註】夙夜在視濯垢饎爨之事。
又星名。
【隋書天文志】七公七星,在招搖東,天之相也。
又姓。
【韻會】漢有公儉。
又諡法,立志及衆曰公。
又與功通。
【詩小雅】以奏膚公。
【大雅】王公伊濯。
又【集韻】諸容切,音鐘。
同妐。
夫之兄爲兄妐。
一曰關中呼夫之父曰妐。
或省作公。
通作鍾。
又【韻補】葉姑黃切,音光。
【東方朔七諫】邪說飾而多曲兮,正法弧而不公。
直士隱而避匿兮,讒諛登乎明堂。
伂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伂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博蓋切,音貝。
顚伂。
今作沛。
僉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僉 〔古文〕□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千廉切,音籖。
皆也,鹹也。
衆共言之也。
【書堯典】僉曰:於鯀哉。
又【揚子方言】自山而東,五國之郊曰僉。
又連枷亦曰僉,打穀具也。
【總要】亼部僉從亼從吅會意。
合集衆口,詢謀相從之義。
儨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儨 【篇海】音質。
正也。
◎按《集韻》有懫無儨,儨註與懫同。
疑卽懫字之譌。
優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優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於求切【正韻】於尤切,□音憂。
【爾雅釋訓】優優,和也。
【詩商頌】敷政優優。
言人君德政和樂也。
又優遊,和柔也。
【詩大雅】優遊爾休矣。
又【詩大雅】天之降罔,維其優矣。
【傳】渥也。
【箋】寬也。
又【說文】饒也。
又饒洽也。
【詩小雅】旣優旣渥。
又有餘力也。
【論語】仕而優則學。
又勝也,對劣之稱。
又【小爾雅】優,多也。
又【正韻】調戲也。
【左傳襄六年】宋華弱與樂轡,少相狎,長相優。
又伊優,屈曲佞媚貌。
又倡優。
【前漢東方朔傳】朔好詼諧,武帝以俳優畜之。
又【左傳襄二十八年】□氏鮑氏之圉人爲優。
【正義】優者,戲名也。
【晉語】有優施。
【史記滑稽傳】有優孟,優旃,皆善爲優戲,而以優著名。
又姓。
又【集韻】烏侯切,音謳。
【前漢東方朔傳】伊優亞者,辭未定也。
亞音鴉。
又通作要,平聲。
【禮深衣】要縫半下。
【鄭註】要或爲優。
儲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儲 【廣韻】直魚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如切【正韻】長魚切,□音除。
偫也。
【淮南子主術訓】十八年而有六年之積,二十七年而有九年之儲。
又副也。
【南齊書】太子曰東儲。
又儲胥,猶言禦苑也。
【張衡西京賦】旣新作于迎風,加露寒與儲胥。
【註】武帝先作迎風館,後加露寒,儲胥二館。
又儲與,卽容與。
【淮南子俶眞訓】儲與扈冶。
一作諸與。
【揚雄羽獵賦】儲與乎大浦,聊浪乎宇內。
【服虔曰】儲與,相羊也。
與,音餘。
聊浪,放浪也。
又姓。
催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催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倉回切,音崔。
促也,迫也。
本作趣,古有趣無催,催促皆後人所增。
催趣同聲,實一字。
儌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儌 【廣韻】古了切,音繳。
【玉篇】儌,行也。
又【集韻】堅堯切,音澆。
儌幸,覬非望也。
【毛氏曰】儌倖,字本作儌,後人又以邊徼之徼爲儌倖之儌,相承亂久矣。
僂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僂 【廣韻】落侯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郞侯切【正韻】盧侯切,□音樓。
【說文】尫也。
【六書故】曲背也。
別作瘻。
【穀梁傳成元年】曹公于手僂。
【淮南子地形訓】西方高土,其人面末僂修頸,卬行。
【白虎通】周公背僂。
【莊子達生篇】痀僂承蜩。
又屈也。
【荀子儒效篇】雖有聖人之知,未能僂指也。
又曲薄曰聚僂。
【莊子達生篇】聚僂之中,則爲之。
【註】曲而可以聚物曰聚僂,畚筥之類是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郞豆切,樓去聲。
僂佝,短醜貌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隴主切,音縷。
義同。
又僂句。
【左傳昭二十五年】臧昭伯如晉,臧會竊其寶龜僂句。
【註】僂句,龜所出地名。
又【韻會】龍遇切,音慮。
義同。
【集韻】作軁。
僯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僯 【集韻】裡忍切,鄰上聲。
慚恥也。
僵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僵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居良切,音姜。
仆也,偃也。
【莊子則陽篇】推而僵之。
一作強。
通作傹。
又葉居戎切,音躬。
【易林】小窻多明,道裡利通。
仁賢君子,國安不僵。
□ 【備考】【未集】【肉字部】 □ 【篇海類編】同肐。
□ 【備考】【未集】【耳字部】 □ 【五音篇海】同耽。
入 【子集下】【入字部】 入 【唐韻】人執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日汁切【正韻】日執切,□任入聲。
【說文】內也。
【玉篇】進也。
【禮少儀】事君,量而後入。
【檀弓】孟獻子□比禦而不入。
【註】言雖比次婦人之當禦者,猶不入寢也。
又【春秋隱二年】莒人入向。
【定六年】於越入吳。
【傳】造其國都曰入,弗地曰入。
【註】謂勝其國邑,不有其地也。
入者,逆而不順,非王命而入人國也。
又【廣韻】納也,得也。
又【增韻】沒也。
又【楞嚴經】六入謂六塵,卽眼入色,耳入聲也。
又【敎坊記】每日常在天子左右爲長入。
考證:〔【檀弓】孟子□比禦而不入。
〕謹照原書孟子改爲孟獻子。
冓 【子集下】【冂字部】 冓 【唐韻】古□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居□切,□音遘。
【說文】交積財也。
象對交之形。
又【韻會】數也。
十秭曰冓。
又【韻會】邑名。
又中冓,宮中構結深密之處。
【詩鄘風】中冓之言。
【前漢梁共王傳】聽聞中冓之言。
【註】應劭曰:中冓,材構在堂中。
顏曰:舍之交積材木,蓋閫內隱奧處。
凸 【子集下】【凵字部】 凸 【唐韻】陀骨切【集韻】陁沒切,□豚入聲。
出貌。
【杜甫詩】雲靁心凸知難捧。
【杜牧詩】酒凸觥心瀲灩光。
又【通俗文】肉凸曰瘤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徒結切,音疊。
高也。
浂 【巳集上】【水字部】 浂 【字彙補】餘日切,音逸。
涯也。
佅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佅 【廣韻】莫話切【集韻】莫敗切,□音賣。
樂名。
【班固東都賦】僸佅兜離。
【禮明堂位】作昧。
【周禮】作□,義同。
考證:〔【廣韻】莫話切,【集韻】莫敗切,□音賣。
藥名。
〕謹照東都賦註,藥名改樂名。
冤 【子集下】【冖字部】 冤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於袁切,音鴛。
【說文】屈也。
從兔從冖。
兔在冖下不得走,益屈折也。
【廣韻】枉曲也。
【史記于定國傳】張釋之爲廷尉,天下無冤民。
定國爲廷尉,民自以不冤。
又冤句縣。
【韻會】在曹州。
句音劬。
【正韻】亦作寃。
茡 【申集上】【艸字部】 茡 【玉篇】同芓。
債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債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側賣切,齋去聲。
【說文】負也。
今俗負財曰債。
【前漢鼂錯傳】賣田宅,鬻子孫,以償債。
【谷永傳】爲人起債分利受謝。
又通作責。
【周禮天官小宰】八成經邦治,四曰聽稱責。
【戰國策】馮諼爲孟嘗君收責於薛。
【史記】作收債。
【前漢高帝紀】歲竟,兩家常折券棄責。
讀如債。
僔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僔 【廣韻】茲損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祖本切,□尊上聲。
【說文】聚也。
引《詩》僔沓背憎。
◎【按】今《詩小雅》作噂。
又《周禮秋官》朝士族談者。
註:噂,語也。
噂僔義通。
又【廣韻】衆也。
又恭敬也。
【荀子仲尼篇】主尊貴之,則恭敬而僔。
又人名。
徐陵第四子名僔。
考證:〔周禮天官朝士族談者註,噂,語也。
〕謹照原書天官改秋官。
儛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儛 【集韻】同舞。
【莊子在宥篇】鼓歌以儛之。
【楚辭九歌】丘陵翔儛。
【註】山丘踴躍而歡喜也。
又朝儛,齊山名。
又儛衞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矢人夾而搖之註】今人以指夾矢儛衞是也。
儛衞謂挾搖聲,試矢者,以指撚箭鏃,去有聲,以徵其直也。
□ 【備考】【未集】【肉字部】 □ 【五音篇海】同脈。
備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備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平祕切,音避。
成也。
【周禮春官樂師】凡樂成則告備。
又鹹也,副也。
【書周官】官不必備惟其人。
又先具以待用也。
【書說命】惟事事,乃其有備,有備無患。
【左傳僖五年】凡分至啓閉,必書雲物,爲備故也。
又足也。
【易繫辭】易之爲書也,廣大悉備。
又【禮祭統】福者,備也。
備者,百順之名也。
無所不順者之謂備。
又盡也。
【禮月令】季秋之月,乃命冢宰,農事備收。
又長兵曰備。
【左傳昭二十一年】用少莫如齊緻死,齊緻死莫如去備。
又搔也。
【周禮秋官】冥氏若得其獸,則獻其皮革齒須備。
【註】須直謂頤下須,備謂搔也。
搔音爪。
又姓。
又葉蒲必切,音弼。
【詩小雅】禮儀旣備,鐘鼓旣戒。
戒音吉。
考證:〔【周禮春官大司樂】凡樂則告備。
〕謹照原書大司樂改樂師。
凡樂下增成字。
〔【禮月令】季秋之月,命冢宰,農事備收。
〕謹照原文命字上增乃字。
冐 【子集下】【冂字部】 冐 【篇海】俗昌字。
儃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儃 【廣韻】市連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時連切,□音蟬。
態也。
又儃佪,不進貌。
【楚辭九章】欲儃佪以幹傺。
又【正韻】徒亶切,壇上聲。
儃儃,舒閒貌。
【莊子田子方】儃儃然不趨。
又【集韻】徒案切,音憚。
徒也,語辭。
亦作但亶。
又時戰切,音繕。
傳與也。
【揚子法言】允哲堯儃舜之重。
【註】與禪同。
傸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傸 【廣韻】初丈切【集韻】楚兩切,□音磢。
惡也。
僦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僦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□卽就切,酒去聲。
【說文】賃也。
【淮南子汜論訓】今夫僦載者,救一車之任,極一牛之力,爲軸之折也。
古用就轉僦音,後又加人。
從人,就,會意。
今僦就音訓別。
償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償 【廣韻】市羊切【集韻】辰羊切,□音常。
還所值也。
【前漢雋不疑傳】不疑爲郞,或誤持同舍郞金去,同舍郞意不疑,不疑買金償之。
又酬報。
【左傳僖十五年】西鄰責言,不可償也。
又【集韻】始兩切,音賞。
又時亮切,音尚。
義□同。
傊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傊 【字彙】羽敏切,音磒。
優也。
○按六書無傊字。
倘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倘 【集韻】齒兩切【正韻】昌兩切,□音敞。
忽止貌。
又【集韻】他朗切,湯上聲。
義同。
又同儻。
【莊子在宥篇】雲將見之,倘然止。
【醜集上】【口字部】【廣韻】呼麥切【集韻】忽麥切,□音。
【揚子方言】,聲也。
【玉篇】或作。
又【廣韻】大笑貌。
又【集韻】古獲切,音幗。
與嘓同。
詳後嘓字註。
又忽域切,音洫。
聲也。
或作□。
又【集韻】【類篇】□乙六切,音郁。
義同。
或作喐。
偱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偱 【正字通】須倫切,音旬。
述也。
値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値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直吏切,音治。
【說文】措也。
又遇也。
又持也。
【詩□風】値其鷺羽。
【註】値,値也。
以鷺羽爲翳,舞者所執,以指麾也。
又與直通。
【史記甯成傳】無直甯成怒。
又物價曰値。
或作直。
□ 【補遺】【未集】【耳字部】 □ 【篇海類編】丁果切,音朶。
耳垂也。
偆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偆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尺尹切,音蠢。
富也,厚也。
倩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倩 【廣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倉甸切,千去聲。
美好也。
【說文】男子之美稱,若草木之蔥蒨也。
蕭望之字長倩,東方朔字曼倩,皆美也。
又【詩衞風】巧笑倩兮。
【傳】好口輔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七正切,淸去聲。
【揚子方言】東齊之閒,壻謂之倩。
又凡假代及暫雇使令亦曰倩。
【□琳爲曹洪與魏文帝書】怪乃輕其家丘,謂爲倩人。
傍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傍 【唐韻】步光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蒲光切。
□通旁。
【說文】近也。
【廣韻】側也。
又姓。
唐北地羌豪傍企本。
又【集韻】補朗切,音縍。
左右也。
【賈子保傅篇】成王之生,仁者養之,孝者強之,四聖傍之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蒲浪切,音□。
【正韻】倚也。
【集韻】亦近也。
或作並。
又【正韻】補耕切,音綳。
【詩小雅】四牡彭彭,王事傍傍。
【朱傳】傍傍然不得已也。
僖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僖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許其切,音歖。
【說文】樂也。
與喜通。
又姓。
又【諡法】小心畏忌曰僖,又剛克爲僖。
又【諡解曰】有過爲僖,伯禽十九世孫申諡僖。
【漢志】作釐。
倦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倦 【廣韻】渠卷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逵眷切,□權去聲。
懈也。
疲也。
【禮儒行】敦行而不倦。
又倨也。
【淮南子道應訓】盧敖遊乎北海,見一士焉,方倦龜殼而食蛤梨。
【註】楚人謂倨爲倦。
又葉渠運切,音郡。
【劉楨魯都賦】至於日昃,體勞怠倦。
一張一弛,文武之訓。
【說文】力部作□,人部作〈亻□〉,音義同。
宜合倦爲券字,重文不必分爲二。
傁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傁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同叟。
【揚子方言】傁艾,長老也,東齊魯衞之閒,凡尊老謂之傁。
【左傳宣十二年】趙傁在後,怒之使下。
【註】傁,老稱。
又人名。
春秋齊大夫公孫傁。
亦作□。
傈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傈 【字彙】力質切,音栗。
廟主。
【正字通】古廟主木用栗,未有稱傈爲廟主者。
《篇海》傈本作栗,益信字彙註誤。
傭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傭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餘封切,音容。
【說文】均直也。
今雇役於人受直也。
【後漢夏馥傳】黨錮事起,馥變姓爲冶家傭。
又【廣韻】醜兇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癡兇切,□音踵。
【爾雅釋言】均也。
【疏】謂齊等也。
【詩小雅】昊天不傭。
又【荀子非相篇】近世而不傭。
又【正名篇】色不及傭而可以養目。
【註】傭,作也,用也。
考證:〔【爾雅釋詁】均也。
〕謹照原書釋詁改釋言。
〔【正名篇】色不及傭而可以養羽。
〕謹照原文養羽改養目。
僧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僧 【廣韻】蘇增切【集韻】慈陵切【韻會】思澄切【正韻】思登切,□塞平聲。
沙門也。
梵音雲僧伽,從浮屠敎者,或稱上人。
梵語僧伽邪三合音,俗取一字,名曰僧。
【魏書釋老志】其始修心,則依佛法,僧之三歸,若君子之三畏也。
又【禪宗記】禪僧衣褐,講僧衣紅,瑜伽僧衣蔥白。
瑜伽僧者,今應赴僧也。
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