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部分
關燈
小
中
大
眞臘國呼僧爲苧菇,僧皆茹魚肉,惟不飮酒,供佛亦用魚肉。
僧用金銀轎,扛傘柄者,國王有大政,亦咨訪之。
又【唐本草】密陀,僧一名沒多僧,出波斯國,形似黃龍齒而堅重。
儜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儜 【廣韻】女耕切【韻會】泥耕切,□音薴。
困弱也。
【韓愈詩】始知樂名敎,何用苦拘儜。
又【唐書劉禹錫傳】鼓吹裴回,其聲傖儜。
【註】相呼聲。
【集韻】通作嬣。
償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償 【廣韻】市羊切【集韻】辰羊切,□音常。
還所值也。
【前漢雋不疑傳】不疑爲郞,或誤持同舍郞金去,同舍郞意不疑,不疑買金償之。
又酬報。
【左傳僖十五年】西鄰責言,不可償也。
又【集韻】始兩切,音賞。
又時亮切,音尚。
義□同。
□ 【未集中】【耳字部】 □ 【廣韻】徒含切,音覃。
聒也。
儴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儴 【集韻】忍將切,壤平聲。
【爾雅釋詁】儴,仍,因也。
【註】皆謂因緣。
【醜集上】【口字部】【廣韻】離灼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力灼切,□音略。
【爾雅釋詁】利也。
又【廣韻】人名。
晉有褚。
【玉篇】今作略。
籀文作剠。
【廣韻】同。
偮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偮 【集韻】側立切,音戢。
人衆貌。
亦作緝。
倖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倖 【廣韻】胡耿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下耿切,□音幸。
徼倖。
佞倖。
又葉虛陵切,音興。
【班固奕旨】博縣於投,不專在行。
優者有不遇,劣者有僥倖。
踦挐相淩,氣勢力爭。
雖有雌雄,未足以爲平也。
◎按倖,韻書皆讀上聲。
惟《正字通》臆增去聲,今不從。
偯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偯 【廣韻】於豈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隱豈切,□音扆。
哭餘聲。
【禮雜記】童子哭不偯。
又【閒傳】大功之哭,三曲而偯。
【鄭註】聲餘從容也。
◎按大功哀殺,故哭聲宛偯。
童子未能成聲,直遂其哀而已。
兖 【子集下】【兒字部】 兗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以轉切【正韻】以淺切,□沿上聲。
【說文】兗州之兗,九州之渥地也。
【書禹貢】濟河惟兗州。
【春秋元命包】五星爲兗州。
兗,端也,信也。
【韻會】蓋取流水以名。
後魏置南兗州於譙,置西兗州於定陶,隋改魯州,唐復兗州,宋襲慶府。
又【韻會】姓也。
【集韻】通作沇。
偻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僂 【廣韻】落侯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郞侯切【正韻】盧侯切,□音樓。
【說文】尫也。
【六書故】曲背也。
別作瘻。
【穀梁傳成元年】曹公于手僂。
【淮南子地形訓】西方高土,其人面末僂修頸,卬行。
【白虎通】周公背僂。
【莊子達生篇】痀僂承蜩。
又屈也。
【荀子儒效篇】雖有聖人之知,未能僂指也。
又曲薄曰聚僂。
【莊子達生篇】聚僂之中,則爲之。
【註】曲而可以聚物曰聚僂,畚筥之類是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郞豆切,樓去聲。
僂佝,短醜貌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隴主切,音縷。
義同。
又僂句。
【左傳昭二十五年】臧昭伯如晉,臧會竊其寶龜僂句。
【註】僂句,龜所出地名。
又【韻會】龍遇切,音慮。
義同。
【集韻】作軁。
偓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偓 【唐韻】於角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乙角切,□音握。
【玉篇】偓促,拘也。
又姓。
又偓佺,仙人名。
倬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倬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竹角切,音桌。
著也,大也。
【詩大雅】倬彼雲漢。
又【大雅】有倬其道。
【傳】倬,明貌。
考證:〔【小雅】有倬其道。
〕謹照原書小雅改大雅。
僕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僕 〔古文〕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蒲沃切,蓬入聲。
【說文】給事者。
【禮禮運】仕于公曰臣,仕于家曰僕。
【周禮春官】車僕掌戎路。
廣車,闕車,蘋車,輕車之萃。
【註】車僕,主供副車者。
僕猶禦也,萃猶副也。
謂供副車,以待乏用也。
五車皆兵車也。
又司僕,官名。
【五代史百官志】唐龍朔中,改太保曰司馭,又改爲司僕。
齊職儀衆僕之長曰太僕,掌輿馬。
明制有太僕寺。
又禦車曰僕。
【論語】冉有僕。
又僕隷,賤役。
【左傳僖二十四年】秦伯送衞于晉三千人,實紀綱之僕。
又自謙之辭。
【前漢韋玄成傳】自稱爲僕,□辭也。
又辱也。
【戰國策】傳命僕官。
又徒也。
【莊子則陽篇】仲尼曰:是聖人僕也。
【註】猶言聖人之徒也。
又僕僕,煩猥貌。
又附也。
【詩大雅】君子萬年,景命有僕。
又隱也。
【左傳昭七年】楚芋尹無宇曰:吾先君文王,作僕區之法,曰:盜所隱器,與盜同罪。
【註】僕區,□書名。
區,匿也,作爲隱匿亡人之法。
又虎僕,獸名。
【博物志】羽民國有獸,文似豹,名虎僕,毛可爲筆。
又僕纍,蝸牛也。
【山海經】靑要之山,多僕纍蒲盧。
【註】僕纍一名蚹贏。
蒲盧,細腰蟲,蠮螉也。
又姓。
漢僕朋,宋僕鬥,南明僕淮。
又【集韻】普木切,音撲。
羣飛貌。
【莊子天運篇】蚉蝱僕緣。
又葉鼻墨切,音匐。
【柳宗元佩韋賦】尼父戮齊而誅卯兮,本柔仁以作極。
蘭竦顏以誚秦兮,入降廉猶臣僕。
僅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僅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渠吝切【正韻】具吝切,□音覲。
【說文】纔能也。
又少也,餘也。
通作堇廑。
亦作。
【禮射義】蓋有存者。
又劣也。
傳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傳 【廣韻】直攣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重緣切,□音椽。
轉也。
【左傳莊九年】公喪戎路,傳乗而歸。
【註】戎路,兵車。
傳乗,乗他車。
【釋文】傳,直專反。
又丁戀反。
又【正韻】授也,續也,布也。
【周禮夏官訓方氏】誦四方之傳道。
【註】傳說往古之事也。
讀平聲。
又【禮曲禮】七十曰老而傳。
【註】倦勤,傳家事于子也。
又【禮內則】父母,舅姑之衣衾,簟席枕幾不傳。
【註】移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株戀切,專去聲。
傳舍。
【釋名】傳,轉也。
人所止息,去者復來。
轉,相傳無常主也。
【史記酈食其傳註】高陽傳舍。
又【說文】遽也,驛遞曰傳。
【禮玉藻】士曰傳遽之臣。
【註】驛傳車馬,所以供急遽之令,士賤而給役使,故自稱如此。
又古者以車駕馬,乗詣京師,謂之傳車。
後又置驛騎,用單馬乗之,若今之遞馬。
凡四馬高足爲置傳,四馬中足爲馳傳,四馬下足爲乗傳,一馬二馬爲軺傳。
漢律,諸當乗傳及發駕置傳者,皆持尺五寸木傳信,封以禦史大夫印章,其乗傳參封之。
參,三也。
有期會絫封兩端,端各兩封,凡四封。
乗置馳傳五封之,兩端各二,中央一軺,傳兩馬再封之,一馬一封,以馬駕軺車而乗傳,曰一封軺傳。
又關傳。
【周禮地官司關】凡所達貨賄,則以節傳出之。
《前漢文帝紀》【註】張晏曰:信也,若今過所也。
如淳曰:兩行書繒帛,分持其一,出入關,合之乃得過,謂之傳。
師古曰:今或用棨刻木爲合符。
【後漢□蕃傳】投傳而去。
【註】符也。
丁戀切。
【釋名】傳,轉也。
轉移所在,執以爲信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柱戀切,音瑑。
訓也。
賢人之書曰傳。
又紀載事迹以傳於世亦曰傳,諸史列傳是也。
【釋名】傳,傳也。
以傳示後人也。
又續也。
【孟子】傳食於諸侯。
又葉重倫切,音□。
【前漢敘傳】帝庸親親,厥國五分,德不堪寵,四支不傳。
◎按諸字書傳本有直攣、知戀、直戀三切,《廣韻》分析極細,《正韻》因之。
然歷考經史註疏,驛傳之傳,平、去二音可以互讀,至傳道、傳聞、傳授之傳,乃一定之平聲,紀載之傳,一定之去聲。
此音之分動靜,不可易者也。
《正字通》專闢動靜字音之說,每於此等處,爲渾同之說以亂之,此斷斷不可從者。
又按《廣韻》二仙,傳,直攣切,音椽,又持戀,丁戀二切。
三十三線,傳,直戀切,卽持戀切。
知戀切,卽丁戀切。
丁戀切蓋用交互門法,不如用音和知戀切爲安也。
考證:〔【左傳莊九年】傳乗而歸。
註傳乗,乗他小車。
〕謹照原文省小字。
〔【註】傳,直專反。
〕謹照原書註改釋文。
〔【禮內則】父母,舅姑之衣衾,簟度枕幾不傳。
〕謹照原文簟度改簟席。
〔【周禮地官司關】凡所達貨賄,則以節傳出之。
【註】張晏曰,信也,〕謹按張晏曰雲雲乃漢書註,非周禮註。
註字上增前漢文帝紀五字。
【子集下】【冫字部】【字彙補】古丙切,扃上聲。
冷也。
□ 【未集中】【耒字部】 □ 【集韻】□卦切,音湃。
【博雅】種也。
【備考】【子集】【人字部】【字彙補】其季切,音忌。
心動也。
〇按卽悸字之譌。
傓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傓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式戰切,音扇。
【說文】熾盛也。
引《詩小雅》豔妻傓方處。
○按《詩小雅》今作煽。
通作扇。
儐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儐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必刃切,賓去聲。
導也,相也。
【禮聘義】卿爲上儐,大夫爲承儐,士爲紹儐。
又接賓以禮曰儐,接鬼神亦然。
又【禮運】山川所以儐鬼神也。
【註】儐禮鬼神,而祭山川也。
【石經】從手作擯,亦省作賔。
又進也。
【周禮春官】王命諸侯則儐。
又□也。
【詩小雅】儐爾籩豆。
又【廣韻】必鄰切【集韻】□民切,□音賔。
敬也。
又同擯。
【戰國策】六國從親以儐秦。
又同顰。
眉蹙也。
【枚乗菟園賦】儐笑連便。
考證:〔【禮聘義】主人三儐,賓三介,因賓而作,故從賓。
接賓以禮曰儐,接鬼神亦然。
〕謹按聘義無此文,其見於註中者曰賓見主人陳擯。
釋文擯,本又作儐。
下文及註皆同。
所謂下文者謂卿爲上擯三句也,是經文擯又作儐矣。
今據此謹以主人三儐十四字改作卿爲上儐,大夫爲承儐,士爲紹儐。
其下文接賓以禮曰儐,接鬼神亦然。
别是一義謹增又字以别之。
儫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儫 【字彙補】音義與豪同。
字見《前秦錄》。
【補遺】。
【字彙補】與豪同。
見《前秦錄》。
【子集下】【刀字部】【集韻】竹角切,音琢。
斫也。
□或作。
又當侯切,音兜。
本作剅,小穿也。
一曰割也。
倗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倗 【唐韻】步崩切【集韻】蒲登切,□音朋。
【說文】輔也。
【六書統】委也,託也。
朋同類,故可託。
又姓也。
傮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傮 【唐韻】作曹切【集韻】臧曹切,□音遭。
【說文】終也。
【荀子富國篇】漕然要時務民。
【揚子方言】一周曰一傮。
俗作遭。
又【集韻】字秋切,音酋。
義同。
或作□。
僄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僄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匹妙切,音剽。
【說文】輕也。
【玉篇】僄狡,輕迫也。
【廣韻】身輕便也。
【荀子修身篇】怠慢僄棄,則炤之以禍災。
又【廣韻】撫招切,音飄。
義同。
【正譌】本作□。
□,火飛也,故從□,會輕意。
【字彙】僄從西從示,誤。
考證:〔【荀子修身篇】怠慢僄棄,則招之以禍災。
〕謹照原文招之改炤之。
傜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傜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餘招切,音姚。
【六書故】傜役也。
亦作徭。
又作繇。
【揚子方言】傜,衺也。
自山而西,爲凡物細大不純者謂之傜。
又姓。
漢更始將傜偉。
又莫傜。
【隋書地理志】長沙郡有夷,名莫傜,自言其先祖有功,常免征役,故以爲名。
【杜甫詩】莫傜射鴈鳴桑弓。
考證:〔【揚子方言】傜,衺也。
自山而西,凡物不能純者謂傜。
〕謹照原文改:爲凡物細大不純者謂之傜。
傢 【備考】【子集】【人字部】 傢 【海篇】音象。
傏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傏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徒郞切,音唐。
傏□,不遜也。
儮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儮 【集韻】狼狄切,音歷。
人名。
□ 【未集中】【耳字部】 □ 【正字通】同聰。
□ 【未集中】【耳字部】 □ 【玉篇】與同。
傽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傽 【集韻】同嫜。
又傽偟,驚恐貌。
【楚辭九思】遽傽偟兮驅林澤。
通作慞。
【醜集上】【口字部】【集韻】【類篇】□洪孤切,音胡。
□,聲也。
【王褒洞簫賦】瞋□以紆鬱。
【註】,顄頤也。
,咽下垂也。
言氣之盛,□類瞋怒也。
傲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傲 【唐韻】五到切【集韻】牛到切【韻會】疑到切【正韻】魚到切,□敖去聲。
慢也,倨也。
【書益稷】無若丹朱傲。
【禮曲禮】傲不可長。
又【荀子勸學篇】不問而告謂之傲。
本作傲。
或借奡,慠通。
傲字原刻從□作。
儦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儦 【唐韻】甫嬌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悲嬌切【正韻】悲遙切,□音標。
【說文】行貌。
【詩齊風】汶水滔滔,行人儦儦。
【傳】儦儦,衆貌。
又禽獸多也。
【詩小雅】儦儦俟俟。
【傳】趨則儦儦,行則俟俟。
◎按《廣韻》儦,甫嬌切,音標,用交互門法,以非母切幫母下字。
今應用音和門□遙切爲是。
儼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儼 〔古文〕□【廣韻】魚掩切【集韻】魚檢切【韻會】疑檢切,□嚴上聲。
【說文】昂頭也。
一曰好貌。
又恭也。
【爾雅釋詁】儼,敬也。
【禮曲禮】儼若思。
又與嚴通。
【前漢匡衡傳】正躬嚴恪。
音義□同儼。
又【詩□風】有美一人,碩大且儼。
【傳】儼,矜莊貌。
又【淮南子本經訓】盤紆刻儼。
【註】刻儼,浮首虎頭之屬。
【韻會】琰韻,儼通曮。
儬 【補遺】【子集】【人字部】 儬 【篇海類編】楚敬切,音襯。
與瀙同。
傋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傋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古項切,音講。
【玉篇】傋□,不媚。
又【集韻】虎項切,音□。
【廣韻】儋傋也。
又【集韻】與怐同。
【前漢五行志】不敬而傋,霿之所緻也。
又【集韻】居□切,音叩。
亦訓無知。
【荀子儒效篇】愚陋傋瞀。
俗本荀子譌作溝。
傅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傅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方遇切,音付。
師傅,官名。
古者天子有太師,大傅,太保,爲三公。
傅,傅之德義也。
【詩大雅】王命傅禦,遷其私人。
【箋】傅禦者,貳王治事,謂冢宰也。
【禮文王世子】立太傅,少傅以養之。
又同付。
【史記夏本紀】興人徒以傅土。
【註】索隱曰:傅卽付也,謂付功屬役之事。
又姓。
又【正韻】芳無切。
同敷。
□也。
【前漢文帝紀】傅納以言。
【註】師古曰:傅讀曰敷,□其言,而納用之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符遇切,音附。
近也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】刺兵同強,舉圍欲重重欲傅人,傅人則密。
【註】傅,近也。
密,審也。
又至也。
【詩大雅】鳳凰于飛,翽翽其羽,亦傅于天。
【箋】傅,猶戾也。
又麗著也。
【左傳襄六年】環城傅于堞。
又【僖十四年】皮之不存,毛將安傅。
又傅別,手書也。
【周禮天官】八成經邦治,四曰聽,稱責以傅別。
【註】稱責謂貸予,傅別謂券書也。
聽訟責者,以券書決之,傅著約束於文書,別爲兩,兩家各得一也。
又著名籍,給公家徭役也。
【前漢高帝紀】蕭何發關中老弱未傅者,悉詣軍。
【註】服虔曰:傅音附,師古曰:傅著也。
言著名籍,給公家徭役也。
未二十三爲弱,過五十六爲老。
又同附。
曲意黨同曰傅會。
又草名。
【爾雅釋草疏】傅,一名橫目草,蔓延生。
又葉方味切,音廢。
【班固西都賦】惇誨故老,名儒師傅,講論乎六藝,稽合乎同異。
【說文】相也,從人尃聲。
倭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倭 【玉篇】【唐韻】□於爲切,音煨。
【說文】順貌。
又倭遲,回遠貌。
【詩小雅】周道倭遲。
與逶迤,□迆,委蛇,威遲,委移□通。
又人名。
魯宣公名倭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烏禾切,音渦。
【前漢地理志】樂浪海中有倭人,分爲百餘國。
【師古註】魏略雲:倭在帶方東南大海中,依山島爲國。
度海千裡,復有國,皆倭種。
又【廣韻】烏果切【集韻】鄔果切,□音婐。
倭墮。
假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假 【廣韻】古雅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舉下切,□音賈。
【詩小雅】不遑假寐。
【註】不脫衣冠而寢。
又借也。
【禮王制】大夫祭器不假。
【左傳桓六年】申繻曰:取于物爲假。
又【周禮六書註】假借者,令長之類是也。
又【禮曲禮】假爾泰龜有常,假爾泰筮有常。
【疏】假,因也。
又【楚漢春秋】會稽假守殷通。
【註】假謂兼攝也。
又【爾雅釋詁】假,大也。
【詩大雅】假哉天命。
【儀禮士冠禮】髦士攸宜,宜之于假。
又設辭。
【列子楊朱篇】楊子曰:世固非一毛之所濟。
禽子曰:假濟爲之乎。
又北假,地名。
【史記秦始皇紀】使蒙恬渡,取高關陶山北假中。
又與嘉同。
美也。
【詩大雅】假樂君子。
【中庸】作嘉。
【毛傳】假,嘉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何加切。
與遐通。
【揚子法言】假言周於天地,贊於神明。
【註】假作遐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居迓切【正韻】居亞切,□音價。
休沐也。
【晉書王尼傳】護軍與尼長假。
【歐陽修題跋】言旬休,皆休假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與格同,至也。
【易萃卦】王假有廟。
又葉胡故切,音互。
【宋玉招魂】結撰至思,蘭芳假些。
人有所極,同心賦些。
又葉古我切,音果。
【陶潛命子詩】旣見其生,實欲其可。
人亦有言,斯情無假。
又與嘏同。
【禮禮運】是謂大假。
【纂言】假與嘏通。
大假者,大其嘏詞也。
凱 【子集下】【幾字部】 凱 【唐韻】苦亥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可亥切,□同愷。
【玉篇】凱,樂也。
或作愷。
又善也。
【史記五帝本紀】高陽氏有才子八人,謂之八愷。
又【正韻】和也。
南風謂之凱風。
【詩衞風】凱風自南。
又通作闓。
【史記司馬相如傳】昆蟲凱澤。
【前漢司馬相如傳】昆蟲闓澤。
【註】師古曰:闓讀曰凱。
文穎曰:闓樂也。
傎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傎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同顚。
【穀梁傳僖二十八年】晉文公之行事爲巳傎矣。
或作□。
□ 【未集下】【肉字部】 □ 【集韻】同。
□ 【未集下】【肉字部】 □ 【唐韻】胡田切,音賢。
【說文】牛百葉也。
從肉,弦省聲。
傂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傂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丈□切,音豸。
偨傂,不齊也。
又【廣韻】與虒同。
傂祁,地名。
亦作虒。
儗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儗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魚紀切【韻會】隅起切【正韻】養裡切,□疑上聲。
【說文】僭也。
一曰相疑。
又比也。
通擬。
【禮曲禮】儗人必于其倫。
又通作疑。
【前漢食貨志】遠方之能疑者,竝舉而爭起。
【註】疑讀曰擬。
【史記蘇秦傳】疑於王者。
【荀子儒效篇】無所儗。
【註】儗讀爲疑。
又通薿。
【詩小雅】黍稷薿薿。
【前漢食貨志】引《詩》作儗儗。
又【正韻】以智切,音異。
佁儗,固滯貌。
又【廣韻】海愛切【集韻】許代切,□海去聲。
儓儗,癡貌。
僞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僞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危睡切,危去聲。
【說文】詐也。
【周禮地官】大司徒之職,以五禮防萬民之僞,而敎之中。
【書周官】作僞心勞日拙。
【左傳襄三十年】淑愼爾止,無載爾僞。
又位悲切,讀作帷。
【禮喪大記】素錦褚,加僞荒。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與訛同。
【周禮春官馮相氏註】中夏,辨秩南僞。
【前漢王莽傳】以勸南僞。
【註】韋昭讀。
【正字通】書堯典本作南訛,周禮註及漢書誤從僞。
轉註古音謂吪假借作僞,泥。
【說文】從人,爲聲。
【徐曰】僞者人爲之,非天眞也,故人爲爲僞。
考證:〔【周禮夏官馮相氏註】中夏,辨秩南僞。
〕謹照原書夏官改春官。
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【集韻】盧含切,音婪。
儓,駑鈍貌。
僻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僻 【廣韻】芳辟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毗亦切【正韻】匹亦切□,批入聲。
陋也。
又偏僻,邪僻。
又【正韻】匹智切,音譬。
僻倪,與□堄同。
城上女牆也。
【正字通】僻,辟通。
辟借作避,《詩魏風》宛然左辟是也。
僻通作辟,辟則爲天下僇,放辟邪侈,非辟之心無自而入是也。
經傳避借僻者不多見。
《說文》僻,避也,引《詩》作左僻,一曰從旁牽也。
《長箋》謂詩不當作辟。
□非。
本作僻,俗作□。
兘 【子集下】【兒字部】 兘 【字彙補】古文始字。
註詳女部五畫。
儓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儓 【廣韻】徒哀切【集韻】湯來切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堂來切,□音臺。
陪儓,臣也。
【玉篇】輿儓也。
【左傳昭七年】僕臣臺。
臺,與儓同。
又田儓,庸賤之稱。
【揚子方言】儓,西□,農夫之醜稱也。
又【廣韻】他代切,音貸。
儓儗,癡貌。
本作臺。
考證:〔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堂來切,□音臺。
倍儓,臣也。
〕謹照原文倍儓改陪儓。
〔【揚子方言】儓,西服農夫之醜稱也。
〕謹按西服乃□字之譌,謹改爲□。
儝 【補遺】【子集】【人字部】 儝 【海篇】音瓊。
待也。
儹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儹 【正字通】儹本字。
萀 【申集上】【艸字部】 萀 【唐韻】呼古切,音滸。
豆名,俗加艸。
【類篇】似貍豆而大。
偁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偁 【廣韻】稱本字。
【說文】揚也。
【爾雅釋言】舉也。
考證:〔【爾雅釋詁】舉也。
〕謹照原書釋詁改釋言。
僡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僡 俗惠字。
儕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儕 【唐韻】士皆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牀皆切,□音柴。
等輩也。
【禮樂記】先王之喜怒,皆得其儕焉。
【註】儕猶輩類。
【左傳僖二十三年】晉鄭同儕。
又【成二年】文王猶用衆,況吾儕乎。
【列子湯問篇】長幼儕居。
又葉相稽切,音齊。
【齊王元長雙樹歌】春王玉所府,檀林芳所棲。
庵園無異轍,祗舒有同儕。
又葉仕之切,音時。
【韓愈猛虎行】猛虎雖雲惡,亦各有匹儕。
羣行深谷閒,百獸望風低。
□ 【備考】【未集】【肉字部】 □ 【搜眞玉鏡】音迄。
□ 【未集中】【耒字部】 □ 【字彙補】古文耬字。
註詳十一畫。
儠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儠 【唐韻】良涉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力涉切,□音獵。
【說文】長壯儠儠也。
引春秋傳,長儠者相之。
【徐曰】左傳註:長鬣,多鬚也。
許氏在杜註前,故義或與今註異。
又儠□,惡貌也。
僆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僆 【集韻】力展切,音輦。
雙生子也。
【揚子方言】秦晉之閒,謂之僆子。
又【類篇】力健切,音□。
【爾雅釋畜】未成雞僆。
【郭註】今江東呼雞少者曰僆。
又【集韻】陵延切,音連。
義同。
僌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僌 【集韻】餘陵切,音蠅。
理也。
儀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儀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魚羈切【韻會】疑羈切,□音宜。
兩儀,天地也。
又三儀,天地人也。
又容也。
【詩曹風】其儀不忒。
又威儀。
【詩邶風】威儀棣棣,不可選也。
又【周禮地官保氏】敎國子以六儀,一祭祀,二賔客,三朝廷,四喪紀,五軍旅,六車馬之容。
又【春官典命】掌諸侯之五儀。
【註】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也。
又【秋官司儀】掌九儀之賔客□相之禮,以詔儀容辭令揖讓之節。
又唐禮部之長曰大儀。
又【釋名】宜也。
得事宜也。
又由儀,笙詩。
【序】由儀,萬物之生,各得其宜也。
又象也,法也。
【詩大雅】儀□文王。
又【爾雅釋詁】匹也。
【疏】詩鄘風,實維我儀。
又【周語】丹朱馮身以儀之。
【通雅】偶也。
謂牉合也。
又度也。
【詩大雅】我儀圖之。
又【揚子方言】來也。
淮穎之閒曰儀。
又儀栗,周邑名。
見【左傳定七年】。
又姓。
秦大夫儀楚,漢儀長孺。
又通作擬。
【前漢外戚傳】皆心儀霍將軍女。
【註】心儀卽心擬。
又【韻補】葉牛何切,音俄。
【揚子太玄經】陽氣氾施,不偏不頗。
物無爭訟,各遵其儀。
本作□。
考證:〔又由儀,笙詩。
【疏】由儀,萬物之生,各得其宜也。
〕謹按此詩序也。
疏改序。
〔【周語】丹朱坋身以儀之。
〕謹照原文坋身改馮身。
儊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儊 【廣韻】瘡據切,初去聲。
不滑也。
傘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傘 【廣韻】蘇旱切【集韻】顙旱切,□音散。
禦雨蔽日,可以卷舒者。
通作繖。
亦作□。
【說文】蓋也。
【通雅】繖本因古之縿,升庵謂傘亦古文,晉輿服志,功曹吏繖扇騎從傘。
始見於南史,王縉以笠傘覆面。
魏書裴延儁傳,山胡持白傘白旛。
○按《說文》幓,旌旗之斿。
《爾雅》纁帛縿。
註:衆旒所著正幅爲縿。
此卽繖之原也。
又地名。
【遼史太宗紀】駐蹕於傘澱。
傡 【補遺】【子集】【人字部】 傡 【篇海類編】蒲孟切,鼓上聲。
俱也,□也。
又音□。
義同。
【備考】【醜集】【口字部】【龍龕】音陵。
□ 【未集中】【羽字部】 □ 【廣韻】戸萌切,音宏。
【正韻】胡盲切,音橫。
【廣雅】飛也。
【玉篇】蟲飛也。
又【集韻】呼弘切,音薨。
□或作□。
通作薨。
◎按韻書俱作□,集韻□或書作翃,《正字通》止收翃,則反失正字矣。
今補入。
□ 【未集下】【肉字部】 □ 【篇海類編】同乳。
偈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偈 【廣韻】渠列切【集韻】巨列切,□音傑。
武也。
又偈偈,用力貌。
【莊子天道篇】偈偈乎揭仁義。
又【揚子太玄經】輔其折,廅其闕,其人暉且偈。
又武貌。
與竭通。
又郅偈,竿也。
【揚雄甘泉賦】夫何旟旐,郅偈之旖旎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其例切,音堨。
息也。
【揚雄甘泉賦】度三巒兮偈棠梨。
【師古曰】偈與憩通。
又偈句。
釋氏詩詞也。
又【正韻】奇熱切,音朅。
疾也。
【詩檜風】匪車偈兮。
葉上發下怛。
【朱傳】偈,疾驅貌。
考證:〔【揚子太□經】輔其折,廅其闕,其人暉且揭。
〕謹照原文揭改偈。
【王宏源註】【揚子太玄經】。
傝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傝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他紺切,舑去聲。
不自安也。
又【廣韻】託盍切【集韻】吐盍切,□音榻。
傝,下材不肖之人。
或作□宂,闒茸。
俗作□。
又【玉篇】傝□,惡也。
一曰不謹貌。
字原刻從冘。
本書有字,同。
僎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僎 【廣韻】士免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雛免切,□音撰。
【說文】僎,具也。
【增韻】數也,整也。
又【韻會】雛戀切,音篆。
義同。
又【廣韻】子倫切【韻會】蹤倫切。
【六書故】僎,通作遵。
【禮少儀】介爵,酢爵,僎爵皆居右。
【註】古文禮僎作遵,謂鄕人爲卿大夫,來觀禮者。
又【儀禮鄕飮酒禮】遵者降席。
【註】遵者,謂此鄕之仕至大夫者,今來助主人樂賔,主人所榮而遵法者也。
今文遵爲僎,或爲全。
本作□。
噄 【醜集上】【口字部】 噄 【正字通】俗喫字。
僮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僮 【唐韻】徒紅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徒東切,□音同。
【說文】未冠也。
又【前漢衞靑傳註】僮者,婢妾之總稱。
【史記貨殖傳】卓王孫家僮八百人。
【前漢張安世傳】僮七百人,皆有手技。
【玉篇】僮幼迷荒者。
【詩鄭風】狂僮之狂也且。
【傳】狂行僮昏所化也。
【廣雅】僮,癡也。
今爲童。
又無知貌。
【揚子太玄經】物僮然未有知。
又竦敬貌。
【詩召南】被之僮僮,夙夜在公。
又縣名。
【前漢地理志】徐,僮,取慮三縣名,屬臨淮郡。
又姓。
漢交趾刺史僮尹。
【鄭樵族略】卽童姓。
或從人,以別其族。
【韻會】《說文》童,孥也。
僮,幼也。
今以僮幼字作童,童僕字作僮,相承失也。
儙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儙 【玉篇】去戰切,音譴。
儙開也。
【醜集上】【口字部】【字彙】啗字之譌。
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【玉篇】師入切,音澀。
不及也。
圶 【醜集中】【土字部】 圶 【篇海類編】苦洽切,音恰。
地名。
僊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僊 【集韻】同仙。
又僊僊,舞貌。
【詩小雅】屢舞僊僊。
【註】軒舉之狀。
【莊子在宥篇】鴻蒙謂雲將曰:毒哉,僊僊乎歸矣。
又葉斯人切,音新。
【班固東都賦】建章甘泉館禦列僊,孰與靈臺明堂統和天人。
儘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儘 【字彙】同盡。
冁 【醜集上】【口字部】 囅 【集韻】醜展切,音蕆。
囅然笑貌。
又【類篇】敕列切,音徹。
義同。
◎按辴囅二字,諸韻書音義大同小異,應卽一字,譌分爲二。
兟 【子集下】【兒字部】 兟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所臻切【韻會】疏臻切,□音莘。
【說文】進也。
從二先。
又【玉篇】兟兟,衆多貌。
【六書本義】與侁駪同。
□ 【未集中】【耳字部】 □ 【廣韻】聞古作□。
註詳八畫。
冡 【子集下】【冖字部】 冡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莫紅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謨蓬切,□音蒙。
【說文】覆也。
從□從豕。
【精薀】幼學未通也。
養之以正,作聖胚胎也。
羣生蚩蚩,有物蔽覆,暗者當求明也。
【集韻】通作蒙。
冰 【子集下】【冫字部】 冰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筆陵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悲陵切,□逼平聲。
【說文】本作仌。
【徐曰】今文作冰。
【韓詩】說冰者,窮谷隂氣所聚,不洩,則結而爲伏隂。
【禮月令】孟冬水始冰,仲冬冰益壯,季冬冰方盛。
水澤腹堅,命取冰,冰以入。
【周禮天官】淩人共冰。
秋刷冰室,冬藏春啓,夏頒冰。
又【爾雅釋器】冰,脂也。
【註】莊子雲:肌膚若冰雪。
冰雪,脂膏也。
【疏】脂膏一名冰脂。
又矢筩蓋曰冰。
【左傳昭二十五年】公徒釋甲執冰而踞。
【註】冰,櫝丸蓋。
【疏】盛弓者也。
或雲:櫝丸是箭筩,其蓋可以取飮。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魚陵切,音凝。
同凝。
【正韻】古文冰作仌,凝作冰。
後人以冰代仌,以凝代冰。
又【集韻】讀去聲,逋孕切。
【唐書韋思謙傳】涕泗冰須。
【註】謂涕著須而凝也。
【李商隱詩】碧玉冰寒漿。
又【韻補】葉筆良切,音近浜。
【□琳大荒賦】心慇懃以伊感兮,愵永思以增傷。
悵太息而攬涕,乃揮雹而淚冰。
考證:〔【韓詩外傳】冰者,窮谷隂氣所聚,不洩,則結爲伏隂。
〕謹按韓詩外傳無此語,查初學記引作韓詩。
謹照初學記原文省外傳二字。
冰字上增說字。
結字下增而字改。
〔【正韻】古文冰作仌,凝作冰。
後人以冰代仌,以凝伐冰。
〕謹按文義伐冰改代冰。
冸 【子集下】【冫字部】 冸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普半切,音判。
冰釋也。
通作泮。
【詩邶風】士如歸妻,迨冰未泮。
又【韻補】葉匹見切,音片。
【蘇軾燕山詩】攻堅甚攻玉,乗瑕易冰冸。
中原但常治,敵勢要生變。
傹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傹 【字彙】同僵。
【荀子仲尼篇】可吹而傹也。
【註】傹當爲僵,言可以氣吹之而僵仆也。
又同競。
【周禮春官鍾師註】繁遏執傹也。
考證:〔【荀子仲尼篇】可吹而傹也。
【註】言其人可以氣吹之使仆,喻不足恃也。
〕謹照原文於註下改:傹當爲僵,言可以氣吹之而僵仆也。
僟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僟 【集韻】渠希切,音幾。
【說文】精謹也。
又近也。
僿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僿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相吏切,音笥。
細碎也,無悃誠也。
【史記高祖紀贊】救僿莫若以忠。
又【廣韻】式吏切,音試。
義同。
僁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僁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先結切,音屑。
【爾雅釋言】聲也。
【疏】言聲音僁僁然也。
【玉篇】小聲也。
一曰僁僁,呻吟也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息七切,音悉。
義同。
考證:〔【爾雅釋詁】聲也。
〕謹照原書釋詁改釋言。
傻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傻 【廣韻】沙瓦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數瓦切,□沙上聲。
輕慧貌。
【韻箋逸字】傻音灑。
【韻會】傻俏,不仁。
玌 【午集上】【玉字部】 玌 【字彙】渠尤切,音虯。
玉名。
亦作虯。
僠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僠 【字彙】同番。
儋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儋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都甘切【正韻】都監切,□音擔。
負荷也。
又儋耳,郡名。
【前漢武帝紀應劭註】儋耳者,大耳種也。
其渠率耳垂肩三寸。
唐立儋州,後爲昌化郡。
今儋州屬廣東瓊州府。
又姓。
周大夫儋翩。
又人名。
司馬遷疑太史儋卽老耼。
又罃也。
【揚子方言】齊之東北,海岱之閒,罃謂之儋。
【史記貨殖傳】漿千儋。
【註】一儋,兩罃也。
【前漢蒯通傳】守儋石之祿。
【揚雄傳】家無儋石之儲。
【註】儋平聲。
【通雅】漢書一石爲石,再石爲儋,言人儋之也。
通作擔。
別作□。
僣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僣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他結切,音鐵。
僣侻,狡猾也。
【佩觿集】俗以僣侻之僣爲踰僭之僭,非是。
□ 【未集下】【肉字部】 □ 【廣韻】香靳切。
與同。
瘡中冷也。
又【集韻】同脪。
僪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僪 【集韻】古穴切,音玦。
狂也。
【玉篇】引甘泉宮賦,捎夔而抶僪狂。
本亦作獝。
又日旁氣。
【呂氏春秋】其日有□蝕,有倍僪,有暈珥。
考證:〔【玉篇】引甘泉宮賦,捎夔而扶僪狂。
〕謹照原文扶改抶。
儵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儵 【集韻】倏本字。
【楚辭九歌】儵而來兮忽而逝。
【莊子應帝王】南海之帝爲儵,北海之帝爲忽,中央之帝爲混沌。
又靑黑色。
【說文】靑黑繒發白色。
一曰儵儵,罹禍毒也。
【說文】列□部,俗誤借倏,□譌作倏。
唐褚遂良作儵,以當□字,讀若□入聲,非是。
兄 【子集下】【兒字部】 兄 【唐韻】許榮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呼榮切,□虩平聲。
【說文】長也。
【通論】口兒爲兄。
兒者,人在下,以兄敎其下也。
【精薀】從人從口,以弟未有知而誨之。
【爾雅釋親】男子先生爲兄。
【玉篇】昆也。
【詩小雅】凡今之人,莫如兄弟。
【管子心衛篇】善氣迎人,親於弟兄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許放切【正韻】虛放切,□音貺。
【前漢尹翁歸傳】尹翁歸字子兄。
【註】師古曰:兄讀曰況。
又【詩大雅】不殄心憂,倉兄塡兮。
【註】倉兄與愴怳同。
【又】職兄斯引。
【註】兄怳同。
又與況同。
【漢樊毅華嶽廟□】君善必書,兄乃盛德。
【註】兄與況同。
【管子大匡篇】召忽語管仲曰:雖得天下,吾不生也。
吾不生也,兄與我齊國之政也。
又【說文】況貺皆以兄得聲。
【白虎通】兄,況也。
兄況于父。
今江南北猶呼兄爲況。
又虛王切,音荒。
【詩魏風】陟彼岡兮,瞻望兄兮。
【晉魯褒錢神論】親愛如兄,字曰孔方。
【通雅】謂兄爲況,本於荒音。
【釋名】兄,荒也。
荒,大也。
靑徐人稱兄曰荒。
又【正字通】方音讀若熏。
義同。
倥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倥 【廣韻】【正韻】苦紅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枯公切,□音空。
倥侗,無知也。
與悾同。
又【正韻】康董切,音孔。
倥傯,事迫促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苦貢切,音控。
倥傯,困貌。
【楚辭九歎】愁倥傯於山陸。
偲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偲 【廣韻】息茲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新茲切【正韻】相咨切,□音司。
偲偲,相切責也。
詳勉也。
又【集韻】倉來切【韻會】倉才切,□音猜。
【說文】彊力也,又多才力也。
又葉桑才切,音鰓。
【詩齊風】其人美且偲。
葉上鋂。
【朱傳】多鬚貌。
健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健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渠建切,乾去聲。
【說文】伉也。
【增韻】強有力也。
【易乾卦】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。
又官健。
【唐書德宗紀】張萬福曰:官健虛費衣糧,無所事。
【註】州兵給衣糧者,爲官健。
又健兒。
天寶十四載,京師召募十萬,號天寶健兒。
又姓。
宋遺民健武,邯鄲人。
又【正韻】巨展切,音件。
【廣韻】難也,舉也。
儔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儔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直由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留切【正韻】除留切,□音酬。
衆也,等類也。
【梁元帝懷舊序】臨水登山,命儔嘯侶。
【楚辭王逸註】二人爲匹,四人爲儔。
又通作疇。
【前漢韓信傳】其疇十三人。
又誰也。
【揚子法言】儔克爾。
與疇同。
又【集韻】大到切。
與翿同。
【說文】翳也。
【玉篇】隱蔽也。
又葉□如切,音除。
【韓愈盧夫人墓誌銘】伊昔淑哲,或圖或書。
嗟咨夫人,孰與爲儔。
側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側 【唐韻】阻力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劄色切,□音。
旁也,傾也。
【詩召南】在南山之側。
【書洪範】無反無側。
【註】不偏邪也。
又□隘也。
【書堯典】明明揚側陋。
又叛黨曰反側。
【後漢光武紀】使反側子自安。
又【儀禮旣夕】有司請祖期曰日側。
【註】側,昳也。
謂將過中之時。
與□同。
又側注,冠名。
酈食其服以見沛公。
又側生,茘支名。
又與特通。
【儀禮士冠禮】側尊一甒醴。
【註】特設一尊醴也。
又【聘禮】公側授宰玉。
又側授宰幣。
【註】謂君特授,不假相也。
又同仄。
【史記平準書】公卿鑄鏱官赤側。
【註】赤側,錢名。
考證:〔【禮聘禮】公側授宰玉。
又側授宰幣。
〕謹照本書之例上禮字改又字。
坬 【醜集中】【土字部】 坬 【集韻】古罵切,音詿。
土陲也。
僒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僒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巨隕切,音窘。
傴也。
【賈誼鵩賦】僒若囚拘。
【蘇林註】謂人肩傴僒。
【文選李善註】僒,囚拘之貌。
【五臣註】僒,困也。
愚者繫縛俗累,困如囚人拘束。
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通作窘。
□ 【未集中】【聿字部】 □ 【字彙補】音未詳。
姓也。
【南史傅縡傳】縡依湘州刺史□循。
□ 【備考】【未集】【肉字部】 □ 【篇海類編】胃本字。
□ 【備考】【未集】【舟字部】 □ 【海篇】音卑。
兊 【子集下】【兒字部】 兊 【廣韻】徒外切,尵去聲。
【玉篇】說也。
【韻會】兌,今文作兊。
僭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僭 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子念切,尖去聲。
【說文】假也。
【廣韻】儗也。
又差也。
【書湯誥】天命弗僭。
【詩大雅】不僭不賊。
又側禁切,音譖。
【詩小雅】亂之初生,僭始旣涵。
【註】僭始,不信之端也。
由讒人以不信之言始入,王涵容不察眞僞也。
又七林切,音侵。
亂也。
【詩小雅】以雅以南,以籥不僭。
考證:〔【書大浩】天命弗僭。
〕謹照原書誥改湯誥。
【王宏源註】僭原字作亻。
俑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俑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尹竦切,音勇。
從葬木偶。
【禮檀弓】孔子謂爲芻靈者,善爲俑者不仁。
【註】芻靈,束草爲人形,以爲死者之從,略似人形。
俑則設機發動,全似人,能踴躍也。
今倡端不善曰作俑。
又【廣韻】【正韻】□他紅切,音通。
【說文】痛也。
俯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俯 【廣韻】方矩切【集韻】匪父切,□音府。
俛也。
【禮樂記】執其幹戚,習其俯仰詘伸,容貌得莊焉。
【又】進俯退俯。
【註】曲也,不齊一也。
【禮月令】季秋之月,蟄蟲鹹俯,在內皆墐其戸。
又通府。
【荀子非相篇】府然若渠堰櫽括之於已也。
【註】府俯通。
【韻會小補】古音流變,字亦隨異。
如俯仰之俯,本作頫,或作俛,今皆作俯。
而頫音兆,俛音免,不復音俯矣。
考證:〔【荀子非相篇】府然若渠堰櫽括之已也。
〕謹照原文已上增於字。
【醜集上】【口字部】【集韻】所澋切,音眚。
【玉篇】緘口也。
【集韻】不言也。
佲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佲 【集韻】母迥切,名上聲。
與酩同。
大醉也。
亦作□。
通作茗。
俆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俆 【玉篇】【集韻】□與徐同。
又【集韻】商居切,音書。
地名。
通作舒。
俚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俚 【廣韻】良士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兩耳切【正韻】良以切,□音李。
【說文】俚,聊也。
【前漢季布傳贊】其畫無俚之至耳。
【註】晉灼曰:計畫無所聊賴。
又鄙俗也。
【前漢司馬遷傳贊】質而不俚。
【司馬貞曰】俚卽鄙也。
又野人歌曰俚。
又【博物志】交州夷名曰俚子。
又通作裡。
【詩大雅】雲如何裡。
【註】愛也。
與俚同。
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【字彙】奴何切,音那。
見釋典。
□ 【未集下】【肉字部】 □ 【廣韻】同。
侗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侗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他紅切【集韻】他東切,□音通。
無知也。
【書顧命】在後之侗,敬迓天威,嗣守文武大訓。
【註】愚也。
成王自稱。
又【廣韻】【正韻】□徒紅切,音同。
未成器之人曰侗。
倥侗,童蒙也。
古作空同。
【揚子法言】倥侗顓蒙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吐孔切【正韻】他總切,□音桶。
儱侗,直也,長大也。
又【集韻】徒弄切。
音洞。
誠慤也。
【莊子庚桑楚】脩然而往,侗然而來。
俠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俠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□胡頰切,音協。
任俠。
相與信爲任,同是非曰俠。
【前漢季布傳】任俠有名。
【師古曰】俠之言挾,以權力俠輔人也。
又姓。
韓相俠累。
又與挾通。
【前漢叔孫通傳】殿下郞中俠陛。
【揚子法言】滕懽樊酈曰俠介。
□與挾同。
又【集韻】古洽切。
與夾通。
傍也,□也。
【公羊傳哀四年註】滕薛俠轂。
又【儀禮士喪禮】婦人俠牀東西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註】今時鐘乳俠鼓與舞。
□與夾同。
俗作俠,非。
偘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偘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同侃。
【唐書薛延陀傳】偘偘不幹虛譽。
勎 【子集下】【力字部】 勎 【集韻】力竹切,音陸。
【玉篇】勎力,幷力也。
【篇海】同勠。
傞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傞 【唐韻】素何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桑何切,□音娑。
【說文】醉舞貌。
【詩小雅】屢舞傞傞。
俷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俷 【集韻】父沸切,音奜。
敗也,背也。
【史記三王世家】燕王策曰:無作怨,無俷德。
【註】索隱曰:勿使王背德也。
俷與偝背倍北悖□通。
俐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俐 【字彙】力至切,音利。
今方言謂黠慧曰伶俐。
◎按俐字諸書不載。
倁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倁 【字彙】□知切,音池。
行也。
偀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偀 俗英字。
垥 【醜集中】【土字部】 垥 【篇海類編】虛業切,音脅。
堤水。
偵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偵 【廣韻】醜貞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癡貞切【正韻】醜成切,□音檉。
□也,探伺也。
【杜預左傳註】諜者曰遊偵,亦謂之閒諜。
【後漢淸河孝王傳】內使禦者,偵伺得失。
【循吏任延傳】止罷偵候戍卒。
一作□。
【鶡冠子王鈇篇】□諜足以相止。
【註】□偵同。
倚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倚 【唐韻】於綺切【集韻】巨綺切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隱綺切,□音輢。
因也。
【老子道德經】禍兮福所倚,福兮禍所伏。
又【左傳昭五年】薳啓彊曰:設機而不倚,爵盈而不飮。
又恃也。
【前漢韓信傳】百姓罷極怨望,容容無所倚。
又偏也,側也。
【禮問喪】居于倚廬。
又倚瑟,合曲也。
【前漢張釋之傳】愼夫人倚瑟而歌。
今塡詞家謂之倚聲。
又姓。
楚左史倚相之後。
又【正韻】於戲切,音意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與奇同。
【荀子修身篇】倚魁之行。
【註】引《揚子方言》:秦晉之閒,凡物體不具謂之倚。
又【莊子天下篇】南方有倚人焉,曰黃繚。
音義同畸。
【六書故】偏頗依倚,聲義近而微不同。
頗甚於偏,倚力於依,察聲之廣陿輕重,義可知也。
凡文各有義,以彼喻此,終不親切。
《說文》依倚互相釋,此類甚多,蓋無所取之,取諸近似而已。
偌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偌 【集韻】人夜切,惹去聲。
姓也。
□ 【未集中】【耳字部】 □ 【集韻】惕得切,音忒。
□,目欲臥貌。
【正字通】□字之譌。
字彙音訓與目部□義同,知□之不同聽,不知□之誤作□也。
◎按字本從目,旁加□,非從耳。
字彙誤收。
□ 【未集下】【肉字部】 □ 【五音類聚】名移切,音彌。
汙面貌。
偪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偪 【集韻】與逼同。
侵迫也。
【禮雜記】君子不僭上,不偪下。
又爲行縢之名。
【釋名】偪,所以自逼束。
今謂之行縢,言以裹腳,可以跳騰輕便也。
【禮內則】偪屨著綦。
【註】行縢也。
【詩小雅邪幅在下註】幅偪也。
邪纏於足,所以束脛在股下也。
諸侯見天子,人子事父母,皆然。
又【揚子方言】腹滿曰偪。
【註】言敕偪也。
【晉書明帝紀】阮孚告溫嶠內迫,卽謂偪也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方六切,音福。
偪陽,地名。
見【左傳襄十年】。
考證:〔又借爲偪屨之偪。
【禮內則】偪屨著綦。
〕謹按內則偪屨著綦,偪字自爲一句,不與屨字連讀。
謹改偪屨之偪爲行縢之名。
〔【釋名】偪,所以自逼。
〕謹照原文逼下增束字。
倯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倯 【廣韻】息恭切【集韻】思恭切,□音松。
【揚子方言】隴右人名嬾曰倯。
又【揚子方言】□倯,罵也。
【玉篇】燕之北郊曰倯,謂形小可憎之貌。
傔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傔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詰念切,音歉。
【說文】從也。
【類篇】侍從也。
【唐書封常淸傳】奏傔從三十人。
【通雅】唐制,大使副使皆有傔人,河西節度崔希逸,襲破吐蕃於靑海,會希逸傔人孫誨入奏事。
【正字通】傔卽今承差也。
俗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俗 〔古文〕圱【唐韻】似足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松玉切,□音續。
習也。
上所化曰風,下所習曰俗。
【釋名】俗,欲也,俗人所欲也。
【禮曲禮】禮從宜,使從俗。
又【周禮天官】八則治都鄙,六曰禮俗,以馭其民。
又不雅曰俗。
【黃庭堅曰】士俗不可醫。
或問不俗之狀,庭堅曰:難言也。
視其平居,無以異於人,臨大節而不可奪,此不俗人也。
【說文】從人,谷聲。
【徐曰】俗之言續也。
轉相習也。
考證:〔相如上林賦徼□受屈。
〕謹照原文上林賦改子虛賦。
【寅集中】【巾字部】【唐韻】□履切【集韻】補履切,□音比。
【說文】裂也。
【急就篇】□囊橐不直錢。
【註】者,殘之帛也。
又【集韻】部鄙切,音否,義同。
俨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儼 〔古文〕□【廣韻】魚掩切【集韻】魚檢切【韻會】疑檢切,□嚴上聲。
【說文】昂頭也。
一曰好貌。
又恭也。
【爾雅釋詁】儼,敬也。
【禮曲禮】儼若思。
又與嚴通。
【前漢匡衡傳】正躬嚴恪。
音義□同儼。
又【詩□風】有美一人,碩大且儼。
【傳】儼,矜莊貌。
又【淮南子本經訓】盤紆刻儼。
【註】刻儼,浮首虎頭之屬。
【韻會】琰韻,儼通曮。
偉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偉 【唐韻】于鬼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羽鬼切,□音韙。
【說文】奇也。
【徐曰】人才傀偉。
【增韻】大也。
【史記□平世家】張負旣見之喪所。
獨視偉平。
【韓詩外傳】仁者好偉,和者好粉。
又姓。
漢光祿勲偉璋。
又【正韻】于貴切,音胃。
【陸機文賦】彼榛楛之勿翦,亦蒙榮於集翠。
綴下裡於白雪,吾亦濟夫所偉。
倞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倞 【集韻】渠映切,音競。
【說文】彊也。
又【集韻】力讓切【正韻】力仗切,□音諒。
遠也。
又【禮郊特牲】祊之爲言倞也。
【註】倞猶索也。
倞或爲諒。
又【開元五經文字】讀彊去聲,其亮切。
強也。
【詩大雅】秉心無倞。
【又】無倞維人。
今俱作競。
偃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偃 【唐韻】【韻會】於幰切【集韻】隱幰切,□煙上聲。
【說文】僵也,仆也。
【儀禮鄕射禮】偃旌興而俟。
【淮南子精神訓】牆之立,不若其偃也。
又服也,靡也,臥也。
【詩小雅】或息偃在牀。
【書武成】偃武修文。
又偃蹇,困頓失志貌。
【左傳哀六年】彼皆偃蹇,將棄子之命。
【註】偃蹇,驕傲也。
又與堰同,壅水也。
【周禮天官人註】梁,水偃也,偃水爲關空也。
又偃豬,下溼之地。
【左傳襄二十五年】規偃豬。
【正義曰】偃豬,謂偃水爲豬也。
又廁也。
【莊子庚桑楚】觀室者周於寢廟,又適其偃焉。
【註】偃謂屛厠也。
屛厠則以偃溲。
又地名。
【春秋僖元年】公敗邾師于偃。
又姓。
晉偃籍。
又【集韻】於殄切,音蝘。
義同。
考證:〔【周禮天官人註】梁,水偃也,偃水爲闊空也。
〕謹照原文闊空改關空。
冭 【子集下】【冫字部】 冭 【集韻】他蓋切,音汰。
【玉篇】今作泰。
【說文】大也,通也。
或省作太。
亦作大泰。
【易泰卦】天地交泰。
又【說文】泰,滑也。
又【六書故】冭,他達切,音獺。
冰凍滑冭也。
俗作汰澾。
左傳伯棼射王汰輈註:汰,過也,箭過車轅上也。
兾 【子集下】【八字部】 兾 【韻會】冀或作兾。
【書禹貢】兾州。
【玉篇】同冀。
倲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倲 【廣韻】德紅切【集韻】都籠切,□音東。
儱倲,儜劣貌。
又【集韻】多貢切,音凍。
□倲,愚貌。
【韻譜本義】加氵作□,卽倲字。
偂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偂 【玉篇】【篇海】□則前切,音煎。
偂進也。
又【篇海類編】子淺切,音翦。
義同。
偷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偷 【廣韻】託侯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他侯切,□透平聲。
【說文】苟且也。
【左傳昭十三年】子產曰:晉政多門,貳偷之不暇。
又【禮表記】安肆日偷。
又【爾雅釋言】佻也。
【廣韻】盜也。
【管子形勢解】偷得利,而後有害,偷得樂,而後有憂者,聖人不爲也。
又薄也。
【左傳襄三十一年】趙孟之語偷。
又葉容朱切,音餘。
【張衡西京賦】敬愼威儀,示民不偷。
我有嘉賔,其樂愉愉。
聲敎布濩,盈溢天區。
考證:〔【爾雅釋詁】佻也。
〕謹照原書釋詁改釋言。
蛠 【申集中】【蟲字部】 蛠 【集韻】郞計切,音麗。
【類篇】蜃屬也。
侜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侜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張流切,音輈。
【說文】有廱蔽也。
【詩□風】誰侜予美。
又與□同。
侜張猶□張,誑也。
侵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侵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七林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千尋切,□音駸。
【說文】漸進也。
又朘削也。
【春秋胡傳】聲罪緻討曰伐,潛師掠境曰侵。
又【周禮大司馬】負固不服則侵之。
又侵尋。
【史記武帝紀】天子始巡郡縣,侵尋於泰山。
【封禪書】作浸尋。
【郊祀志】作寢尋。
義同。
又歲兇。
【穀梁傳襄二十四年】五穀不登,謂之大侵。
【韓詩外傳】一穀不升曰歉,二穀不升曰饑,三穀不升曰饉,四穀不升曰荒,五穀不升曰大侵。
又姓。
【三輔決錄】有侵恭。
又【正韻】七稔切,音寢。
貌不揚也。
【前漢田蚡傳】貌侵。
【註】師古曰:短小曰侵。
亦作寢。
偦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偦 【集韻】寫與切,音諝。
有才智者之稱。
又新於切,音胥。
疏也。
坔 【醜集中】【土字部】 坔 【集韻】與地同。
偛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偛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側洽切,音插。
偛,小人貌。
僚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僚 【廣韻】落蕭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憐蕭切【正韻】連條切,□音聊。
朋也,官僚也。
【書臯陶謨】百僚師師。
通作寮。
【左傳文七年】荀林父曰:同官爲寮。
又姓。
晉陽大夫僚安。
又【左傳昭七年】隷臣僚,僚臣僕。
【註】僚,勞也,共勞事也。
【焦氏筆乗】僚卽古牢字。
又【集韻】朗鳥切,音了。
好貌。
【詩□風】佼人僚兮。
【陸氏曰】亦作嫽。
又葉力鳩切。
【韓愈祭穆員外文】留守無事,多君子僚。
罔有疑忌,維其嬉遊。
又葉力魚切。
【傅毅洛神賦】革服朔,正官僚,辨方位,摹八區。
□ 【未集中】【羽字部】 □ 【廣韻】醜法切【集韻】敕法切。
□,飛貌。
刐 【子集下】【刀字部】 刐 【玉篇】得旱切,丹上聲。
割也。
佼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佼 【廣韻】古卯切【集韻】吉巧切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古巧切,□音攪。
好也。
【詩□風】佼人僚兮。
陸氏作姣。
【揚子方言】自關而東,河濟之閒,凡好謂之佼。
【禮月令】仲夏養壯佼。
【註】壯,形體碩大。
佼,形容佼好。
擇此類養之,亦順長養之令。
【後漢劉盆子傳】光武曰:卿所謂鐵中錚錚,庸中佼佼。
【王充論衡】上世之人,侗長佼好,堅強老壽。
又健也。
【淮南子覽冥訓】草木不搖,而燕雀佼之。
【註】燕雀自以爲能佼於鳳凰也。
又姓。
漢佼彊,南北朝佼長生。
又【廣韻】古肴切。
與郊同。
【史記趙世家】宜爲上佼而今乃抵辠。
偖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偖 【字彙】音義同撦。
【正字通】撦省作偖。
譌文。
坜 【醜集中】【土字部】 壢 【五音集韻】郞擊切,音歷。
坑也。
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【唐韻】【正韻】□以豉切,音異。
【說文】輕也。
古借易轉去聲,義同。
與偒別。
又【說文】一曰交,與互市之易溷。
侒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侒 【唐韻】烏寒切【集韻】於寒切,□音安。
【說文】晏也。
與安通。
儉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儉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巨險切,箝上聲。
【說文】約也。
【禮檀弓】國奢示之以儉,國儉示之以禮。
又【王制】祭,豐年不奢,兇年不儉。
【左傳莊二十四年】儉德之共也。
又少也,歲歉也。
又姓。
又【正韻】詰念切,箝去聲。
義同。
又與險同。
【荀子富國篇】下疑俗儉。
【註】儉讀爲險。
倂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倂 【廣韻】同幷。
又【韻會】部迥切,音□。
相□也。
【禮祭義】行肩而不倂。
【註】老幼□行,肩臂不得倂。
又競也。
【前漢賈誼傳】高皇帝與諸公倂起。
【又】與公倂倨。
【註】對敵相拒也。
又與屛棄之屛同。
【荀子彊國篇】倂己之私欲,必以道。
考證:〔【賈誼治安策】高皇帝與諸公倂起。
〕謹照原書改前漢賈誼傳。
傒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傒 【廣韻】胡雞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弦雞切,□音奚。
江右人曰傒。
【南史胡諧之傳】是何傒狗。
諧之南昌人,故雲。
又人名。
【左傳】齊卿高傒。
又【集韻】同繫。
【淮南子本經訓】傒人之子女。
【註】傒與囚繫之繫同。
又【六書故】戸禮切。
通徯。
待也。
一說傒,奚同。
與徯別。
僇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僇 【廣韻】力竹切【正韻】盧谷切,□音六。
辱也。
【荀子非相篇】爲天下大僇。
又【集韻】力救切,音雡。
【說文】癡行僇僇也。
一曰且也。
傿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傿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於建切,音匽。
【玉篇】引爲價也。
又【集韻】隱幰切。
與鄢同。
縣名。
【前漢地理志】傿屬□留郡。
【註】同鄢。
又【國名記】傿,姓。
今襄之宜城,楚之鄢都。
一曰郢。
又【集韻】於虔切,音焉。
神仙名。
【揚子太玄賦】納傿祿於江淮兮。
【註】二神仙名。
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【集韻】演女切,音與。
謹也,倚也。
□ 【未集中】【耒字部】 □ 【集韻】同畟。
□ 【未集中】【耒字部】 □ 【篇海】所景切,音省。
麥也。
□ 【補遺】【未集】【肉字部】 □ 【龍龕】餘六切,音育。
長養覆□也。
僈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僈 〔古文〕□【集韻】莫晏切,音慢。
舒遲也。
【荀子不苟篇】君子寬而不僈。
又【修身篇】由禮則治通,不由禮則勃亂提僈。
又同漫,污也。
【荀子榮辱篇】污僈突盜,常危之術也。
【楊倞註】僈當作漫,水冒物謂之漫。
又與慢嫚謾通。
侴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侴 【字彙】敕久切,音醜。
姓也。
【正字通】侴卽□字,變體作侴。
附見女部□字註。
偨 【
僧用金銀轎,扛傘柄者,國王有大政,亦咨訪之。
又【唐本草】密陀,僧一名沒多僧,出波斯國,形似黃龍齒而堅重。
儜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儜 【廣韻】女耕切【韻會】泥耕切,□音薴。
困弱也。
【韓愈詩】始知樂名敎,何用苦拘儜。
又【唐書劉禹錫傳】鼓吹裴回,其聲傖儜。
【註】相呼聲。
【集韻】通作嬣。
償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償 【廣韻】市羊切【集韻】辰羊切,□音常。
還所值也。
【前漢雋不疑傳】不疑爲郞,或誤持同舍郞金去,同舍郞意不疑,不疑買金償之。
又酬報。
【左傳僖十五年】西鄰責言,不可償也。
又【集韻】始兩切,音賞。
又時亮切,音尚。
義□同。
□ 【未集中】【耳字部】 □ 【廣韻】徒含切,音覃。
聒也。
儴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儴 【集韻】忍將切,壤平聲。
【爾雅釋詁】儴,仍,因也。
【註】皆謂因緣。
【醜集上】【口字部】【廣韻】離灼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力灼切,□音略。
【爾雅釋詁】利也。
又【廣韻】人名。
晉有褚。
【玉篇】今作略。
籀文作剠。
【廣韻】同。
偮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偮 【集韻】側立切,音戢。
人衆貌。
亦作緝。
倖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倖 【廣韻】胡耿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下耿切,□音幸。
徼倖。
佞倖。
又葉虛陵切,音興。
【班固奕旨】博縣於投,不專在行。
優者有不遇,劣者有僥倖。
踦挐相淩,氣勢力爭。
雖有雌雄,未足以爲平也。
◎按倖,韻書皆讀上聲。
惟《正字通》臆增去聲,今不從。
偯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偯 【廣韻】於豈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隱豈切,□音扆。
哭餘聲。
【禮雜記】童子哭不偯。
又【閒傳】大功之哭,三曲而偯。
【鄭註】聲餘從容也。
◎按大功哀殺,故哭聲宛偯。
童子未能成聲,直遂其哀而已。
兖 【子集下】【兒字部】 兗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以轉切【正韻】以淺切,□沿上聲。
【說文】兗州之兗,九州之渥地也。
【書禹貢】濟河惟兗州。
【春秋元命包】五星爲兗州。
兗,端也,信也。
【韻會】蓋取流水以名。
後魏置南兗州於譙,置西兗州於定陶,隋改魯州,唐復兗州,宋襲慶府。
又【韻會】姓也。
【集韻】通作沇。
偻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僂 【廣韻】落侯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郞侯切【正韻】盧侯切,□音樓。
【說文】尫也。
【六書故】曲背也。
別作瘻。
【穀梁傳成元年】曹公于手僂。
【淮南子地形訓】西方高土,其人面末僂修頸,卬行。
【白虎通】周公背僂。
【莊子達生篇】痀僂承蜩。
又屈也。
【荀子儒效篇】雖有聖人之知,未能僂指也。
又曲薄曰聚僂。
【莊子達生篇】聚僂之中,則爲之。
【註】曲而可以聚物曰聚僂,畚筥之類是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郞豆切,樓去聲。
僂佝,短醜貌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隴主切,音縷。
義同。
又僂句。
【左傳昭二十五年】臧昭伯如晉,臧會竊其寶龜僂句。
【註】僂句,龜所出地名。
又【韻會】龍遇切,音慮。
義同。
【集韻】作軁。
偓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偓 【唐韻】於角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乙角切,□音握。
【玉篇】偓促,拘也。
又姓。
又偓佺,仙人名。
倬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倬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竹角切,音桌。
著也,大也。
【詩大雅】倬彼雲漢。
又【大雅】有倬其道。
【傳】倬,明貌。
考證:〔【小雅】有倬其道。
〕謹照原書小雅改大雅。
僕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僕 〔古文〕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蒲沃切,蓬入聲。
【說文】給事者。
【禮禮運】仕于公曰臣,仕于家曰僕。
【周禮春官】車僕掌戎路。
廣車,闕車,蘋車,輕車之萃。
【註】車僕,主供副車者。
僕猶禦也,萃猶副也。
謂供副車,以待乏用也。
五車皆兵車也。
又司僕,官名。
【五代史百官志】唐龍朔中,改太保曰司馭,又改爲司僕。
齊職儀衆僕之長曰太僕,掌輿馬。
明制有太僕寺。
又禦車曰僕。
【論語】冉有僕。
又僕隷,賤役。
【左傳僖二十四年】秦伯送衞于晉三千人,實紀綱之僕。
又自謙之辭。
【前漢韋玄成傳】自稱爲僕,□辭也。
又辱也。
【戰國策】傳命僕官。
又徒也。
【莊子則陽篇】仲尼曰:是聖人僕也。
【註】猶言聖人之徒也。
又僕僕,煩猥貌。
又附也。
【詩大雅】君子萬年,景命有僕。
又隱也。
【左傳昭七年】楚芋尹無宇曰:吾先君文王,作僕區之法,曰:盜所隱器,與盜同罪。
【註】僕區,□書名。
區,匿也,作爲隱匿亡人之法。
又虎僕,獸名。
【博物志】羽民國有獸,文似豹,名虎僕,毛可爲筆。
又僕纍,蝸牛也。
【山海經】靑要之山,多僕纍蒲盧。
【註】僕纍一名蚹贏。
蒲盧,細腰蟲,蠮螉也。
又姓。
漢僕朋,宋僕鬥,南明僕淮。
又【集韻】普木切,音撲。
羣飛貌。
【莊子天運篇】蚉蝱僕緣。
又葉鼻墨切,音匐。
【柳宗元佩韋賦】尼父戮齊而誅卯兮,本柔仁以作極。
蘭竦顏以誚秦兮,入降廉猶臣僕。
僅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僅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渠吝切【正韻】具吝切,□音覲。
【說文】纔能也。
又少也,餘也。
通作堇廑。
亦作。
【禮射義】蓋有存者。
又劣也。
傳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傳 【廣韻】直攣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重緣切,□音椽。
轉也。
【左傳莊九年】公喪戎路,傳乗而歸。
【註】戎路,兵車。
傳乗,乗他車。
【釋文】傳,直專反。
又丁戀反。
又【正韻】授也,續也,布也。
【周禮夏官訓方氏】誦四方之傳道。
【註】傳說往古之事也。
讀平聲。
又【禮曲禮】七十曰老而傳。
【註】倦勤,傳家事于子也。
又【禮內則】父母,舅姑之衣衾,簟席枕幾不傳。
【註】移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株戀切,專去聲。
傳舍。
【釋名】傳,轉也。
人所止息,去者復來。
轉,相傳無常主也。
【史記酈食其傳註】高陽傳舍。
又【說文】遽也,驛遞曰傳。
【禮玉藻】士曰傳遽之臣。
【註】驛傳車馬,所以供急遽之令,士賤而給役使,故自稱如此。
又古者以車駕馬,乗詣京師,謂之傳車。
後又置驛騎,用單馬乗之,若今之遞馬。
凡四馬高足爲置傳,四馬中足爲馳傳,四馬下足爲乗傳,一馬二馬爲軺傳。
漢律,諸當乗傳及發駕置傳者,皆持尺五寸木傳信,封以禦史大夫印章,其乗傳參封之。
參,三也。
有期會絫封兩端,端各兩封,凡四封。
乗置馳傳五封之,兩端各二,中央一軺,傳兩馬再封之,一馬一封,以馬駕軺車而乗傳,曰一封軺傳。
又關傳。
【周禮地官司關】凡所達貨賄,則以節傳出之。
《前漢文帝紀》【註】張晏曰:信也,若今過所也。
如淳曰:兩行書繒帛,分持其一,出入關,合之乃得過,謂之傳。
師古曰:今或用棨刻木爲合符。
【後漢□蕃傳】投傳而去。
【註】符也。
丁戀切。
【釋名】傳,轉也。
轉移所在,執以爲信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柱戀切,音瑑。
訓也。
賢人之書曰傳。
又紀載事迹以傳於世亦曰傳,諸史列傳是也。
【釋名】傳,傳也。
以傳示後人也。
又續也。
【孟子】傳食於諸侯。
又葉重倫切,音□。
【前漢敘傳】帝庸親親,厥國五分,德不堪寵,四支不傳。
◎按諸字書傳本有直攣、知戀、直戀三切,《廣韻》分析極細,《正韻》因之。
然歷考經史註疏,驛傳之傳,平、去二音可以互讀,至傳道、傳聞、傳授之傳,乃一定之平聲,紀載之傳,一定之去聲。
此音之分動靜,不可易者也。
《正字通》專闢動靜字音之說,每於此等處,爲渾同之說以亂之,此斷斷不可從者。
又按《廣韻》二仙,傳,直攣切,音椽,又持戀,丁戀二切。
三十三線,傳,直戀切,卽持戀切。
知戀切,卽丁戀切。
丁戀切蓋用交互門法,不如用音和知戀切爲安也。
考證:〔【左傳莊九年】傳乗而歸。
註傳乗,乗他小車。
〕謹照原文省小字。
〔【註】傳,直專反。
〕謹照原書註改釋文。
〔【禮內則】父母,舅姑之衣衾,簟度枕幾不傳。
〕謹照原文簟度改簟席。
〔【周禮地官司關】凡所達貨賄,則以節傳出之。
【註】張晏曰,信也,〕謹按張晏曰雲雲乃漢書註,非周禮註。
註字上增前漢文帝紀五字。
【子集下】【冫字部】【字彙補】古丙切,扃上聲。
冷也。
□ 【未集中】【耒字部】 □ 【集韻】□卦切,音湃。
【博雅】種也。
【備考】【子集】【人字部】【字彙補】其季切,音忌。
心動也。
〇按卽悸字之譌。
傓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傓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式戰切,音扇。
【說文】熾盛也。
引《詩小雅》豔妻傓方處。
○按《詩小雅》今作煽。
通作扇。
儐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儐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必刃切,賓去聲。
導也,相也。
【禮聘義】卿爲上儐,大夫爲承儐,士爲紹儐。
又接賓以禮曰儐,接鬼神亦然。
又【禮運】山川所以儐鬼神也。
【註】儐禮鬼神,而祭山川也。
【石經】從手作擯,亦省作賔。
又進也。
【周禮春官】王命諸侯則儐。
又□也。
【詩小雅】儐爾籩豆。
又【廣韻】必鄰切【集韻】□民切,□音賔。
敬也。
又同擯。
【戰國策】六國從親以儐秦。
又同顰。
眉蹙也。
【枚乗菟園賦】儐笑連便。
考證:〔【禮聘義】主人三儐,賓三介,因賓而作,故從賓。
接賓以禮曰儐,接鬼神亦然。
〕謹按聘義無此文,其見於註中者曰賓見主人陳擯。
釋文擯,本又作儐。
下文及註皆同。
所謂下文者謂卿爲上擯三句也,是經文擯又作儐矣。
今據此謹以主人三儐十四字改作卿爲上儐,大夫爲承儐,士爲紹儐。
其下文接賓以禮曰儐,接鬼神亦然。
别是一義謹增又字以别之。
儫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儫 【字彙補】音義與豪同。
字見《前秦錄》。
【補遺】。
【字彙補】與豪同。
見《前秦錄》。
【子集下】【刀字部】【集韻】竹角切,音琢。
斫也。
□或作。
又當侯切,音兜。
本作剅,小穿也。
一曰割也。
倗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倗 【唐韻】步崩切【集韻】蒲登切,□音朋。
【說文】輔也。
【六書統】委也,託也。
朋同類,故可託。
又姓也。
傮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傮 【唐韻】作曹切【集韻】臧曹切,□音遭。
【說文】終也。
【荀子富國篇】漕然要時務民。
【揚子方言】一周曰一傮。
俗作遭。
又【集韻】字秋切,音酋。
義同。
或作□。
僄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僄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匹妙切,音剽。
【說文】輕也。
【玉篇】僄狡,輕迫也。
【廣韻】身輕便也。
【荀子修身篇】怠慢僄棄,則炤之以禍災。
又【廣韻】撫招切,音飄。
義同。
【正譌】本作□。
□,火飛也,故從□,會輕意。
【字彙】僄從西從示,誤。
考證:〔【荀子修身篇】怠慢僄棄,則招之以禍災。
〕謹照原文招之改炤之。
傜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傜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餘招切,音姚。
【六書故】傜役也。
亦作徭。
又作繇。
【揚子方言】傜,衺也。
自山而西,爲凡物細大不純者謂之傜。
又姓。
漢更始將傜偉。
又莫傜。
【隋書地理志】長沙郡有夷,名莫傜,自言其先祖有功,常免征役,故以爲名。
【杜甫詩】莫傜射鴈鳴桑弓。
考證:〔【揚子方言】傜,衺也。
自山而西,凡物不能純者謂傜。
〕謹照原文改:爲凡物細大不純者謂之傜。
傢 【備考】【子集】【人字部】 傢 【海篇】音象。
傏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傏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徒郞切,音唐。
傏□,不遜也。
儮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儮 【集韻】狼狄切,音歷。
人名。
□ 【未集中】【耳字部】 □ 【正字通】同聰。
□ 【未集中】【耳字部】 □ 【玉篇】與同。
傽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傽 【集韻】同嫜。
又傽偟,驚恐貌。
【楚辭九思】遽傽偟兮驅林澤。
通作慞。
【醜集上】【口字部】【集韻】【類篇】□洪孤切,音胡。
□,聲也。
【王褒洞簫賦】瞋□以紆鬱。
【註】,顄頤也。
,咽下垂也。
言氣之盛,□類瞋怒也。
傲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傲 【唐韻】五到切【集韻】牛到切【韻會】疑到切【正韻】魚到切,□敖去聲。
慢也,倨也。
【書益稷】無若丹朱傲。
【禮曲禮】傲不可長。
又【荀子勸學篇】不問而告謂之傲。
本作傲。
或借奡,慠通。
傲字原刻從□作。
儦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儦 【唐韻】甫嬌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悲嬌切【正韻】悲遙切,□音標。
【說文】行貌。
【詩齊風】汶水滔滔,行人儦儦。
【傳】儦儦,衆貌。
又禽獸多也。
【詩小雅】儦儦俟俟。
【傳】趨則儦儦,行則俟俟。
◎按《廣韻》儦,甫嬌切,音標,用交互門法,以非母切幫母下字。
今應用音和門□遙切爲是。
儼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儼 〔古文〕□【廣韻】魚掩切【集韻】魚檢切【韻會】疑檢切,□嚴上聲。
【說文】昂頭也。
一曰好貌。
又恭也。
【爾雅釋詁】儼,敬也。
【禮曲禮】儼若思。
又與嚴通。
【前漢匡衡傳】正躬嚴恪。
音義□同儼。
又【詩□風】有美一人,碩大且儼。
【傳】儼,矜莊貌。
又【淮南子本經訓】盤紆刻儼。
【註】刻儼,浮首虎頭之屬。
【韻會】琰韻,儼通曮。
儬 【補遺】【子集】【人字部】 儬 【篇海類編】楚敬切,音襯。
與瀙同。
傋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傋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古項切,音講。
【玉篇】傋□,不媚。
又【集韻】虎項切,音□。
【廣韻】儋傋也。
又【集韻】與怐同。
【前漢五行志】不敬而傋,霿之所緻也。
又【集韻】居□切,音叩。
亦訓無知。
【荀子儒效篇】愚陋傋瞀。
俗本荀子譌作溝。
傅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傅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方遇切,音付。
師傅,官名。
古者天子有太師,大傅,太保,爲三公。
傅,傅之德義也。
【詩大雅】王命傅禦,遷其私人。
【箋】傅禦者,貳王治事,謂冢宰也。
【禮文王世子】立太傅,少傅以養之。
又同付。
【史記夏本紀】興人徒以傅土。
【註】索隱曰:傅卽付也,謂付功屬役之事。
又姓。
又【正韻】芳無切。
同敷。
□也。
【前漢文帝紀】傅納以言。
【註】師古曰:傅讀曰敷,□其言,而納用之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符遇切,音附。
近也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】刺兵同強,舉圍欲重重欲傅人,傅人則密。
【註】傅,近也。
密,審也。
又至也。
【詩大雅】鳳凰于飛,翽翽其羽,亦傅于天。
【箋】傅,猶戾也。
又麗著也。
【左傳襄六年】環城傅于堞。
又【僖十四年】皮之不存,毛將安傅。
又傅別,手書也。
【周禮天官】八成經邦治,四曰聽,稱責以傅別。
【註】稱責謂貸予,傅別謂券書也。
聽訟責者,以券書決之,傅著約束於文書,別爲兩,兩家各得一也。
又著名籍,給公家徭役也。
【前漢高帝紀】蕭何發關中老弱未傅者,悉詣軍。
【註】服虔曰:傅音附,師古曰:傅著也。
言著名籍,給公家徭役也。
未二十三爲弱,過五十六爲老。
又同附。
曲意黨同曰傅會。
又草名。
【爾雅釋草疏】傅,一名橫目草,蔓延生。
又葉方味切,音廢。
【班固西都賦】惇誨故老,名儒師傅,講論乎六藝,稽合乎同異。
【說文】相也,從人尃聲。
倭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倭 【玉篇】【唐韻】□於爲切,音煨。
【說文】順貌。
又倭遲,回遠貌。
【詩小雅】周道倭遲。
與逶迤,□迆,委蛇,威遲,委移□通。
又人名。
魯宣公名倭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烏禾切,音渦。
【前漢地理志】樂浪海中有倭人,分爲百餘國。
【師古註】魏略雲:倭在帶方東南大海中,依山島爲國。
度海千裡,復有國,皆倭種。
又【廣韻】烏果切【集韻】鄔果切,□音婐。
倭墮。
假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假 【廣韻】古雅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舉下切,□音賈。
【詩小雅】不遑假寐。
【註】不脫衣冠而寢。
又借也。
【禮王制】大夫祭器不假。
【左傳桓六年】申繻曰:取于物爲假。
又【周禮六書註】假借者,令長之類是也。
又【禮曲禮】假爾泰龜有常,假爾泰筮有常。
【疏】假,因也。
又【楚漢春秋】會稽假守殷通。
【註】假謂兼攝也。
又【爾雅釋詁】假,大也。
【詩大雅】假哉天命。
【儀禮士冠禮】髦士攸宜,宜之于假。
又設辭。
【列子楊朱篇】楊子曰:世固非一毛之所濟。
禽子曰:假濟爲之乎。
又北假,地名。
【史記秦始皇紀】使蒙恬渡,取高關陶山北假中。
又與嘉同。
美也。
【詩大雅】假樂君子。
【中庸】作嘉。
【毛傳】假,嘉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何加切。
與遐通。
【揚子法言】假言周於天地,贊於神明。
【註】假作遐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居迓切【正韻】居亞切,□音價。
休沐也。
【晉書王尼傳】護軍與尼長假。
【歐陽修題跋】言旬休,皆休假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與格同,至也。
【易萃卦】王假有廟。
又葉胡故切,音互。
【宋玉招魂】結撰至思,蘭芳假些。
人有所極,同心賦些。
又葉古我切,音果。
【陶潛命子詩】旣見其生,實欲其可。
人亦有言,斯情無假。
又與嘏同。
【禮禮運】是謂大假。
【纂言】假與嘏通。
大假者,大其嘏詞也。
凱 【子集下】【幾字部】 凱 【唐韻】苦亥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可亥切,□同愷。
【玉篇】凱,樂也。
或作愷。
又善也。
【史記五帝本紀】高陽氏有才子八人,謂之八愷。
又【正韻】和也。
南風謂之凱風。
【詩衞風】凱風自南。
又通作闓。
【史記司馬相如傳】昆蟲凱澤。
【前漢司馬相如傳】昆蟲闓澤。
【註】師古曰:闓讀曰凱。
文穎曰:闓樂也。
傎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傎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同顚。
【穀梁傳僖二十八年】晉文公之行事爲巳傎矣。
或作□。
□ 【未集下】【肉字部】 □ 【集韻】同。
□ 【未集下】【肉字部】 □ 【唐韻】胡田切,音賢。
【說文】牛百葉也。
從肉,弦省聲。
傂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傂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丈□切,音豸。
偨傂,不齊也。
又【廣韻】與虒同。
傂祁,地名。
亦作虒。
儗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儗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魚紀切【韻會】隅起切【正韻】養裡切,□疑上聲。
【說文】僭也。
一曰相疑。
又比也。
通擬。
【禮曲禮】儗人必于其倫。
又通作疑。
【前漢食貨志】遠方之能疑者,竝舉而爭起。
【註】疑讀曰擬。
【史記蘇秦傳】疑於王者。
【荀子儒效篇】無所儗。
【註】儗讀爲疑。
又通薿。
【詩小雅】黍稷薿薿。
【前漢食貨志】引《詩》作儗儗。
又【正韻】以智切,音異。
佁儗,固滯貌。
又【廣韻】海愛切【集韻】許代切,□海去聲。
儓儗,癡貌。
僞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僞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危睡切,危去聲。
【說文】詐也。
【周禮地官】大司徒之職,以五禮防萬民之僞,而敎之中。
【書周官】作僞心勞日拙。
【左傳襄三十年】淑愼爾止,無載爾僞。
又位悲切,讀作帷。
【禮喪大記】素錦褚,加僞荒。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與訛同。
【周禮春官馮相氏註】中夏,辨秩南僞。
【前漢王莽傳】以勸南僞。
【註】韋昭讀。
【正字通】書堯典本作南訛,周禮註及漢書誤從僞。
轉註古音謂吪假借作僞,泥。
【說文】從人,爲聲。
【徐曰】僞者人爲之,非天眞也,故人爲爲僞。
考證:〔【周禮夏官馮相氏註】中夏,辨秩南僞。
〕謹照原書夏官改春官。
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【集韻】盧含切,音婪。
儓,駑鈍貌。
僻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僻 【廣韻】芳辟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毗亦切【正韻】匹亦切□,批入聲。
陋也。
又偏僻,邪僻。
又【正韻】匹智切,音譬。
僻倪,與□堄同。
城上女牆也。
【正字通】僻,辟通。
辟借作避,《詩魏風》宛然左辟是也。
僻通作辟,辟則爲天下僇,放辟邪侈,非辟之心無自而入是也。
經傳避借僻者不多見。
《說文》僻,避也,引《詩》作左僻,一曰從旁牽也。
《長箋》謂詩不當作辟。
□非。
本作僻,俗作□。
兘 【子集下】【兒字部】 兘 【字彙補】古文始字。
註詳女部五畫。
儓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儓 【廣韻】徒哀切【集韻】湯來切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堂來切,□音臺。
陪儓,臣也。
【玉篇】輿儓也。
【左傳昭七年】僕臣臺。
臺,與儓同。
又田儓,庸賤之稱。
【揚子方言】儓,西□,農夫之醜稱也。
又【廣韻】他代切,音貸。
儓儗,癡貌。
本作臺。
考證:〔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堂來切,□音臺。
倍儓,臣也。
〕謹照原文倍儓改陪儓。
〔【揚子方言】儓,西服農夫之醜稱也。
〕謹按西服乃□字之譌,謹改爲□。
儝 【補遺】【子集】【人字部】 儝 【海篇】音瓊。
待也。
儹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儹 【正字通】儹本字。
萀 【申集上】【艸字部】 萀 【唐韻】呼古切,音滸。
豆名,俗加艸。
【類篇】似貍豆而大。
偁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偁 【廣韻】稱本字。
【說文】揚也。
【爾雅釋言】舉也。
考證:〔【爾雅釋詁】舉也。
〕謹照原書釋詁改釋言。
僡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僡 俗惠字。
儕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儕 【唐韻】士皆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牀皆切,□音柴。
等輩也。
【禮樂記】先王之喜怒,皆得其儕焉。
【註】儕猶輩類。
【左傳僖二十三年】晉鄭同儕。
又【成二年】文王猶用衆,況吾儕乎。
【列子湯問篇】長幼儕居。
又葉相稽切,音齊。
【齊王元長雙樹歌】春王玉所府,檀林芳所棲。
庵園無異轍,祗舒有同儕。
又葉仕之切,音時。
【韓愈猛虎行】猛虎雖雲惡,亦各有匹儕。
羣行深谷閒,百獸望風低。
□ 【備考】【未集】【肉字部】 □ 【搜眞玉鏡】音迄。
□ 【未集中】【耒字部】 □ 【字彙補】古文耬字。
註詳十一畫。
儠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儠 【唐韻】良涉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力涉切,□音獵。
【說文】長壯儠儠也。
引春秋傳,長儠者相之。
【徐曰】左傳註:長鬣,多鬚也。
許氏在杜註前,故義或與今註異。
又儠□,惡貌也。
僆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僆 【集韻】力展切,音輦。
雙生子也。
【揚子方言】秦晉之閒,謂之僆子。
又【類篇】力健切,音□。
【爾雅釋畜】未成雞僆。
【郭註】今江東呼雞少者曰僆。
又【集韻】陵延切,音連。
義同。
僌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僌 【集韻】餘陵切,音蠅。
理也。
儀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儀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魚羈切【韻會】疑羈切,□音宜。
兩儀,天地也。
又三儀,天地人也。
又容也。
【詩曹風】其儀不忒。
又威儀。
【詩邶風】威儀棣棣,不可選也。
又【周禮地官保氏】敎國子以六儀,一祭祀,二賔客,三朝廷,四喪紀,五軍旅,六車馬之容。
又【春官典命】掌諸侯之五儀。
【註】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也。
又【秋官司儀】掌九儀之賔客□相之禮,以詔儀容辭令揖讓之節。
又唐禮部之長曰大儀。
又【釋名】宜也。
得事宜也。
又由儀,笙詩。
【序】由儀,萬物之生,各得其宜也。
又象也,法也。
【詩大雅】儀□文王。
又【爾雅釋詁】匹也。
【疏】詩鄘風,實維我儀。
又【周語】丹朱馮身以儀之。
【通雅】偶也。
謂牉合也。
又度也。
【詩大雅】我儀圖之。
又【揚子方言】來也。
淮穎之閒曰儀。
又儀栗,周邑名。
見【左傳定七年】。
又姓。
秦大夫儀楚,漢儀長孺。
又通作擬。
【前漢外戚傳】皆心儀霍將軍女。
【註】心儀卽心擬。
又【韻補】葉牛何切,音俄。
【揚子太玄經】陽氣氾施,不偏不頗。
物無爭訟,各遵其儀。
本作□。
考證:〔又由儀,笙詩。
【疏】由儀,萬物之生,各得其宜也。
〕謹按此詩序也。
疏改序。
〔【周語】丹朱坋身以儀之。
〕謹照原文坋身改馮身。
儊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儊 【廣韻】瘡據切,初去聲。
不滑也。
傘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傘 【廣韻】蘇旱切【集韻】顙旱切,□音散。
禦雨蔽日,可以卷舒者。
通作繖。
亦作□。
【說文】蓋也。
【通雅】繖本因古之縿,升庵謂傘亦古文,晉輿服志,功曹吏繖扇騎從傘。
始見於南史,王縉以笠傘覆面。
魏書裴延儁傳,山胡持白傘白旛。
○按《說文》幓,旌旗之斿。
《爾雅》纁帛縿。
註:衆旒所著正幅爲縿。
此卽繖之原也。
又地名。
【遼史太宗紀】駐蹕於傘澱。
傡 【補遺】【子集】【人字部】 傡 【篇海類編】蒲孟切,鼓上聲。
俱也,□也。
又音□。
義同。
【備考】【醜集】【口字部】【龍龕】音陵。
□ 【未集中】【羽字部】 □ 【廣韻】戸萌切,音宏。
【正韻】胡盲切,音橫。
【廣雅】飛也。
【玉篇】蟲飛也。
又【集韻】呼弘切,音薨。
□或作□。
通作薨。
◎按韻書俱作□,集韻□或書作翃,《正字通》止收翃,則反失正字矣。
今補入。
□ 【未集下】【肉字部】 □ 【篇海類編】同乳。
偈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偈 【廣韻】渠列切【集韻】巨列切,□音傑。
武也。
又偈偈,用力貌。
【莊子天道篇】偈偈乎揭仁義。
又【揚子太玄經】輔其折,廅其闕,其人暉且偈。
又武貌。
與竭通。
又郅偈,竿也。
【揚雄甘泉賦】夫何旟旐,郅偈之旖旎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其例切,音堨。
息也。
【揚雄甘泉賦】度三巒兮偈棠梨。
【師古曰】偈與憩通。
又偈句。
釋氏詩詞也。
又【正韻】奇熱切,音朅。
疾也。
【詩檜風】匪車偈兮。
葉上發下怛。
【朱傳】偈,疾驅貌。
考證:〔【揚子太□經】輔其折,廅其闕,其人暉且揭。
〕謹照原文揭改偈。
【王宏源註】【揚子太玄經】。
傝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傝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他紺切,舑去聲。
不自安也。
又【廣韻】託盍切【集韻】吐盍切,□音榻。
傝,下材不肖之人。
或作□宂,闒茸。
俗作□。
又【玉篇】傝□,惡也。
一曰不謹貌。
字原刻從冘。
本書有字,同。
僎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僎 【廣韻】士免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雛免切,□音撰。
【說文】僎,具也。
【增韻】數也,整也。
又【韻會】雛戀切,音篆。
義同。
又【廣韻】子倫切【韻會】蹤倫切。
【六書故】僎,通作遵。
【禮少儀】介爵,酢爵,僎爵皆居右。
【註】古文禮僎作遵,謂鄕人爲卿大夫,來觀禮者。
又【儀禮鄕飮酒禮】遵者降席。
【註】遵者,謂此鄕之仕至大夫者,今來助主人樂賔,主人所榮而遵法者也。
今文遵爲僎,或爲全。
本作□。
噄 【醜集上】【口字部】 噄 【正字通】俗喫字。
僮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僮 【唐韻】徒紅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徒東切,□音同。
【說文】未冠也。
又【前漢衞靑傳註】僮者,婢妾之總稱。
【史記貨殖傳】卓王孫家僮八百人。
【前漢張安世傳】僮七百人,皆有手技。
【玉篇】僮幼迷荒者。
【詩鄭風】狂僮之狂也且。
【傳】狂行僮昏所化也。
【廣雅】僮,癡也。
今爲童。
又無知貌。
【揚子太玄經】物僮然未有知。
又竦敬貌。
【詩召南】被之僮僮,夙夜在公。
又縣名。
【前漢地理志】徐,僮,取慮三縣名,屬臨淮郡。
又姓。
漢交趾刺史僮尹。
【鄭樵族略】卽童姓。
或從人,以別其族。
【韻會】《說文》童,孥也。
僮,幼也。
今以僮幼字作童,童僕字作僮,相承失也。
儙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儙 【玉篇】去戰切,音譴。
儙開也。
【醜集上】【口字部】【字彙】啗字之譌。
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【玉篇】師入切,音澀。
不及也。
圶 【醜集中】【土字部】 圶 【篇海類編】苦洽切,音恰。
地名。
僊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僊 【集韻】同仙。
又僊僊,舞貌。
【詩小雅】屢舞僊僊。
【註】軒舉之狀。
【莊子在宥篇】鴻蒙謂雲將曰:毒哉,僊僊乎歸矣。
又葉斯人切,音新。
【班固東都賦】建章甘泉館禦列僊,孰與靈臺明堂統和天人。
儘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儘 【字彙】同盡。
冁 【醜集上】【口字部】 囅 【集韻】醜展切,音蕆。
囅然笑貌。
又【類篇】敕列切,音徹。
義同。
◎按辴囅二字,諸韻書音義大同小異,應卽一字,譌分爲二。
兟 【子集下】【兒字部】 兟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所臻切【韻會】疏臻切,□音莘。
【說文】進也。
從二先。
又【玉篇】兟兟,衆多貌。
【六書本義】與侁駪同。
□ 【未集中】【耳字部】 □ 【廣韻】聞古作□。
註詳八畫。
冡 【子集下】【冖字部】 冡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莫紅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謨蓬切,□音蒙。
【說文】覆也。
從□從豕。
【精薀】幼學未通也。
養之以正,作聖胚胎也。
羣生蚩蚩,有物蔽覆,暗者當求明也。
【集韻】通作蒙。
冰 【子集下】【冫字部】 冰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筆陵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悲陵切,□逼平聲。
【說文】本作仌。
【徐曰】今文作冰。
【韓詩】說冰者,窮谷隂氣所聚,不洩,則結而爲伏隂。
【禮月令】孟冬水始冰,仲冬冰益壯,季冬冰方盛。
水澤腹堅,命取冰,冰以入。
【周禮天官】淩人共冰。
秋刷冰室,冬藏春啓,夏頒冰。
又【爾雅釋器】冰,脂也。
【註】莊子雲:肌膚若冰雪。
冰雪,脂膏也。
【疏】脂膏一名冰脂。
又矢筩蓋曰冰。
【左傳昭二十五年】公徒釋甲執冰而踞。
【註】冰,櫝丸蓋。
【疏】盛弓者也。
或雲:櫝丸是箭筩,其蓋可以取飮。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魚陵切,音凝。
同凝。
【正韻】古文冰作仌,凝作冰。
後人以冰代仌,以凝代冰。
又【集韻】讀去聲,逋孕切。
【唐書韋思謙傳】涕泗冰須。
【註】謂涕著須而凝也。
【李商隱詩】碧玉冰寒漿。
又【韻補】葉筆良切,音近浜。
【□琳大荒賦】心慇懃以伊感兮,愵永思以增傷。
悵太息而攬涕,乃揮雹而淚冰。
考證:〔【韓詩外傳】冰者,窮谷隂氣所聚,不洩,則結爲伏隂。
〕謹按韓詩外傳無此語,查初學記引作韓詩。
謹照初學記原文省外傳二字。
冰字上增說字。
結字下增而字改。
〔【正韻】古文冰作仌,凝作冰。
後人以冰代仌,以凝伐冰。
〕謹按文義伐冰改代冰。
冸 【子集下】【冫字部】 冸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普半切,音判。
冰釋也。
通作泮。
【詩邶風】士如歸妻,迨冰未泮。
又【韻補】葉匹見切,音片。
【蘇軾燕山詩】攻堅甚攻玉,乗瑕易冰冸。
中原但常治,敵勢要生變。
傹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傹 【字彙】同僵。
【荀子仲尼篇】可吹而傹也。
【註】傹當爲僵,言可以氣吹之而僵仆也。
又同競。
【周禮春官鍾師註】繁遏執傹也。
考證:〔【荀子仲尼篇】可吹而傹也。
【註】言其人可以氣吹之使仆,喻不足恃也。
〕謹照原文於註下改:傹當爲僵,言可以氣吹之而僵仆也。
僟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僟 【集韻】渠希切,音幾。
【說文】精謹也。
又近也。
僿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僿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相吏切,音笥。
細碎也,無悃誠也。
【史記高祖紀贊】救僿莫若以忠。
又【廣韻】式吏切,音試。
義同。
僁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僁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先結切,音屑。
【爾雅釋言】聲也。
【疏】言聲音僁僁然也。
【玉篇】小聲也。
一曰僁僁,呻吟也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息七切,音悉。
義同。
考證:〔【爾雅釋詁】聲也。
〕謹照原書釋詁改釋言。
傻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傻 【廣韻】沙瓦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數瓦切,□沙上聲。
輕慧貌。
【韻箋逸字】傻音灑。
【韻會】傻俏,不仁。
玌 【午集上】【玉字部】 玌 【字彙】渠尤切,音虯。
玉名。
亦作虯。
僠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僠 【字彙】同番。
儋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儋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都甘切【正韻】都監切,□音擔。
負荷也。
又儋耳,郡名。
【前漢武帝紀應劭註】儋耳者,大耳種也。
其渠率耳垂肩三寸。
唐立儋州,後爲昌化郡。
今儋州屬廣東瓊州府。
又姓。
周大夫儋翩。
又人名。
司馬遷疑太史儋卽老耼。
又罃也。
【揚子方言】齊之東北,海岱之閒,罃謂之儋。
【史記貨殖傳】漿千儋。
【註】一儋,兩罃也。
【前漢蒯通傳】守儋石之祿。
【揚雄傳】家無儋石之儲。
【註】儋平聲。
【通雅】漢書一石爲石,再石爲儋,言人儋之也。
通作擔。
別作□。
僣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僣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他結切,音鐵。
僣侻,狡猾也。
【佩觿集】俗以僣侻之僣爲踰僭之僭,非是。
□ 【未集下】【肉字部】 □ 【廣韻】香靳切。
與同。
瘡中冷也。
又【集韻】同脪。
僪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僪 【集韻】古穴切,音玦。
狂也。
【玉篇】引甘泉宮賦,捎夔而抶僪狂。
本亦作獝。
又日旁氣。
【呂氏春秋】其日有□蝕,有倍僪,有暈珥。
考證:〔【玉篇】引甘泉宮賦,捎夔而扶僪狂。
〕謹照原文扶改抶。
儵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儵 【集韻】倏本字。
【楚辭九歌】儵而來兮忽而逝。
【莊子應帝王】南海之帝爲儵,北海之帝爲忽,中央之帝爲混沌。
又靑黑色。
【說文】靑黑繒發白色。
一曰儵儵,罹禍毒也。
【說文】列□部,俗誤借倏,□譌作倏。
唐褚遂良作儵,以當□字,讀若□入聲,非是。
兄 【子集下】【兒字部】 兄 【唐韻】許榮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呼榮切,□虩平聲。
【說文】長也。
【通論】口兒爲兄。
兒者,人在下,以兄敎其下也。
【精薀】從人從口,以弟未有知而誨之。
【爾雅釋親】男子先生爲兄。
【玉篇】昆也。
【詩小雅】凡今之人,莫如兄弟。
【管子心衛篇】善氣迎人,親於弟兄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許放切【正韻】虛放切,□音貺。
【前漢尹翁歸傳】尹翁歸字子兄。
【註】師古曰:兄讀曰況。
又【詩大雅】不殄心憂,倉兄塡兮。
【註】倉兄與愴怳同。
【又】職兄斯引。
【註】兄怳同。
又與況同。
【漢樊毅華嶽廟□】君善必書,兄乃盛德。
【註】兄與況同。
【管子大匡篇】召忽語管仲曰:雖得天下,吾不生也。
吾不生也,兄與我齊國之政也。
又【說文】況貺皆以兄得聲。
【白虎通】兄,況也。
兄況于父。
今江南北猶呼兄爲況。
又虛王切,音荒。
【詩魏風】陟彼岡兮,瞻望兄兮。
【晉魯褒錢神論】親愛如兄,字曰孔方。
【通雅】謂兄爲況,本於荒音。
【釋名】兄,荒也。
荒,大也。
靑徐人稱兄曰荒。
又【正字通】方音讀若熏。
義同。
倥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倥 【廣韻】【正韻】苦紅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枯公切,□音空。
倥侗,無知也。
與悾同。
又【正韻】康董切,音孔。
倥傯,事迫促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苦貢切,音控。
倥傯,困貌。
【楚辭九歎】愁倥傯於山陸。
偲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偲 【廣韻】息茲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新茲切【正韻】相咨切,□音司。
偲偲,相切責也。
詳勉也。
又【集韻】倉來切【韻會】倉才切,□音猜。
【說文】彊力也,又多才力也。
又葉桑才切,音鰓。
【詩齊風】其人美且偲。
葉上鋂。
【朱傳】多鬚貌。
健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健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渠建切,乾去聲。
【說文】伉也。
【增韻】強有力也。
【易乾卦】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。
又官健。
【唐書德宗紀】張萬福曰:官健虛費衣糧,無所事。
【註】州兵給衣糧者,爲官健。
又健兒。
天寶十四載,京師召募十萬,號天寶健兒。
又姓。
宋遺民健武,邯鄲人。
又【正韻】巨展切,音件。
【廣韻】難也,舉也。
儔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儔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直由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留切【正韻】除留切,□音酬。
衆也,等類也。
【梁元帝懷舊序】臨水登山,命儔嘯侶。
【楚辭王逸註】二人爲匹,四人爲儔。
又通作疇。
【前漢韓信傳】其疇十三人。
又誰也。
【揚子法言】儔克爾。
與疇同。
又【集韻】大到切。
與翿同。
【說文】翳也。
【玉篇】隱蔽也。
又葉□如切,音除。
【韓愈盧夫人墓誌銘】伊昔淑哲,或圖或書。
嗟咨夫人,孰與爲儔。
側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側 【唐韻】阻力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劄色切,□音。
旁也,傾也。
【詩召南】在南山之側。
【書洪範】無反無側。
【註】不偏邪也。
又□隘也。
【書堯典】明明揚側陋。
又叛黨曰反側。
【後漢光武紀】使反側子自安。
又【儀禮旣夕】有司請祖期曰日側。
【註】側,昳也。
謂將過中之時。
與□同。
又側注,冠名。
酈食其服以見沛公。
又側生,茘支名。
又與特通。
【儀禮士冠禮】側尊一甒醴。
【註】特設一尊醴也。
又【聘禮】公側授宰玉。
又側授宰幣。
【註】謂君特授,不假相也。
又同仄。
【史記平準書】公卿鑄鏱官赤側。
【註】赤側,錢名。
考證:〔【禮聘禮】公側授宰玉。
又側授宰幣。
〕謹照本書之例上禮字改又字。
坬 【醜集中】【土字部】 坬 【集韻】古罵切,音詿。
土陲也。
僒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僒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巨隕切,音窘。
傴也。
【賈誼鵩賦】僒若囚拘。
【蘇林註】謂人肩傴僒。
【文選李善註】僒,囚拘之貌。
【五臣註】僒,困也。
愚者繫縛俗累,困如囚人拘束。
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通作窘。
□ 【未集中】【聿字部】 □ 【字彙補】音未詳。
姓也。
【南史傅縡傳】縡依湘州刺史□循。
□ 【備考】【未集】【肉字部】 □ 【篇海類編】胃本字。
□ 【備考】【未集】【舟字部】 □ 【海篇】音卑。
兊 【子集下】【兒字部】 兊 【廣韻】徒外切,尵去聲。
【玉篇】說也。
【韻會】兌,今文作兊。
僭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僭 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子念切,尖去聲。
【說文】假也。
【廣韻】儗也。
又差也。
【書湯誥】天命弗僭。
【詩大雅】不僭不賊。
又側禁切,音譖。
【詩小雅】亂之初生,僭始旣涵。
【註】僭始,不信之端也。
由讒人以不信之言始入,王涵容不察眞僞也。
又七林切,音侵。
亂也。
【詩小雅】以雅以南,以籥不僭。
考證:〔【書大浩】天命弗僭。
〕謹照原書誥改湯誥。
【王宏源註】僭原字作亻。
俑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俑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尹竦切,音勇。
從葬木偶。
【禮檀弓】孔子謂爲芻靈者,善爲俑者不仁。
【註】芻靈,束草爲人形,以爲死者之從,略似人形。
俑則設機發動,全似人,能踴躍也。
今倡端不善曰作俑。
又【廣韻】【正韻】□他紅切,音通。
【說文】痛也。
俯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俯 【廣韻】方矩切【集韻】匪父切,□音府。
俛也。
【禮樂記】執其幹戚,習其俯仰詘伸,容貌得莊焉。
【又】進俯退俯。
【註】曲也,不齊一也。
【禮月令】季秋之月,蟄蟲鹹俯,在內皆墐其戸。
又通府。
【荀子非相篇】府然若渠堰櫽括之於已也。
【註】府俯通。
【韻會小補】古音流變,字亦隨異。
如俯仰之俯,本作頫,或作俛,今皆作俯。
而頫音兆,俛音免,不復音俯矣。
考證:〔【荀子非相篇】府然若渠堰櫽括之已也。
〕謹照原文已上增於字。
【醜集上】【口字部】【集韻】所澋切,音眚。
【玉篇】緘口也。
【集韻】不言也。
佲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佲 【集韻】母迥切,名上聲。
與酩同。
大醉也。
亦作□。
通作茗。
俆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俆 【玉篇】【集韻】□與徐同。
又【集韻】商居切,音書。
地名。
通作舒。
俚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俚 【廣韻】良士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兩耳切【正韻】良以切,□音李。
【說文】俚,聊也。
【前漢季布傳贊】其畫無俚之至耳。
【註】晉灼曰:計畫無所聊賴。
又鄙俗也。
【前漢司馬遷傳贊】質而不俚。
【司馬貞曰】俚卽鄙也。
又野人歌曰俚。
又【博物志】交州夷名曰俚子。
又通作裡。
【詩大雅】雲如何裡。
【註】愛也。
與俚同。
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【字彙】奴何切,音那。
見釋典。
□ 【未集下】【肉字部】 □ 【廣韻】同。
侗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侗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他紅切【集韻】他東切,□音通。
無知也。
【書顧命】在後之侗,敬迓天威,嗣守文武大訓。
【註】愚也。
成王自稱。
又【廣韻】【正韻】□徒紅切,音同。
未成器之人曰侗。
倥侗,童蒙也。
古作空同。
【揚子法言】倥侗顓蒙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吐孔切【正韻】他總切,□音桶。
儱侗,直也,長大也。
又【集韻】徒弄切。
音洞。
誠慤也。
【莊子庚桑楚】脩然而往,侗然而來。
俠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俠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□胡頰切,音協。
任俠。
相與信爲任,同是非曰俠。
【前漢季布傳】任俠有名。
【師古曰】俠之言挾,以權力俠輔人也。
又姓。
韓相俠累。
又與挾通。
【前漢叔孫通傳】殿下郞中俠陛。
【揚子法言】滕懽樊酈曰俠介。
□與挾同。
又【集韻】古洽切。
與夾通。
傍也,□也。
【公羊傳哀四年註】滕薛俠轂。
又【儀禮士喪禮】婦人俠牀東西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註】今時鐘乳俠鼓與舞。
□與夾同。
俗作俠,非。
偘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偘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同侃。
【唐書薛延陀傳】偘偘不幹虛譽。
勎 【子集下】【力字部】 勎 【集韻】力竹切,音陸。
【玉篇】勎力,幷力也。
【篇海】同勠。
傞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傞 【唐韻】素何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桑何切,□音娑。
【說文】醉舞貌。
【詩小雅】屢舞傞傞。
俷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俷 【集韻】父沸切,音奜。
敗也,背也。
【史記三王世家】燕王策曰:無作怨,無俷德。
【註】索隱曰:勿使王背德也。
俷與偝背倍北悖□通。
俐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俐 【字彙】力至切,音利。
今方言謂黠慧曰伶俐。
◎按俐字諸書不載。
倁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倁 【字彙】□知切,音池。
行也。
偀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偀 俗英字。
垥 【醜集中】【土字部】 垥 【篇海類編】虛業切,音脅。
堤水。
偵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偵 【廣韻】醜貞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癡貞切【正韻】醜成切,□音檉。
□也,探伺也。
【杜預左傳註】諜者曰遊偵,亦謂之閒諜。
【後漢淸河孝王傳】內使禦者,偵伺得失。
【循吏任延傳】止罷偵候戍卒。
一作□。
【鶡冠子王鈇篇】□諜足以相止。
【註】□偵同。
倚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倚 【唐韻】於綺切【集韻】巨綺切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隱綺切,□音輢。
因也。
【老子道德經】禍兮福所倚,福兮禍所伏。
又【左傳昭五年】薳啓彊曰:設機而不倚,爵盈而不飮。
又恃也。
【前漢韓信傳】百姓罷極怨望,容容無所倚。
又偏也,側也。
【禮問喪】居于倚廬。
又倚瑟,合曲也。
【前漢張釋之傳】愼夫人倚瑟而歌。
今塡詞家謂之倚聲。
又姓。
楚左史倚相之後。
又【正韻】於戲切,音意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與奇同。
【荀子修身篇】倚魁之行。
【註】引《揚子方言》:秦晉之閒,凡物體不具謂之倚。
又【莊子天下篇】南方有倚人焉,曰黃繚。
音義同畸。
【六書故】偏頗依倚,聲義近而微不同。
頗甚於偏,倚力於依,察聲之廣陿輕重,義可知也。
凡文各有義,以彼喻此,終不親切。
《說文》依倚互相釋,此類甚多,蓋無所取之,取諸近似而已。
偌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偌 【集韻】人夜切,惹去聲。
姓也。
□ 【未集中】【耳字部】 □ 【集韻】惕得切,音忒。
□,目欲臥貌。
【正字通】□字之譌。
字彙音訓與目部□義同,知□之不同聽,不知□之誤作□也。
◎按字本從目,旁加□,非從耳。
字彙誤收。
□ 【未集下】【肉字部】 □ 【五音類聚】名移切,音彌。
汙面貌。
偪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偪 【集韻】與逼同。
侵迫也。
【禮雜記】君子不僭上,不偪下。
又爲行縢之名。
【釋名】偪,所以自逼束。
今謂之行縢,言以裹腳,可以跳騰輕便也。
【禮內則】偪屨著綦。
【註】行縢也。
【詩小雅邪幅在下註】幅偪也。
邪纏於足,所以束脛在股下也。
諸侯見天子,人子事父母,皆然。
又【揚子方言】腹滿曰偪。
【註】言敕偪也。
【晉書明帝紀】阮孚告溫嶠內迫,卽謂偪也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方六切,音福。
偪陽,地名。
見【左傳襄十年】。
考證:〔又借爲偪屨之偪。
【禮內則】偪屨著綦。
〕謹按內則偪屨著綦,偪字自爲一句,不與屨字連讀。
謹改偪屨之偪爲行縢之名。
〔【釋名】偪,所以自逼。
〕謹照原文逼下增束字。
倯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倯 【廣韻】息恭切【集韻】思恭切,□音松。
【揚子方言】隴右人名嬾曰倯。
又【揚子方言】□倯,罵也。
【玉篇】燕之北郊曰倯,謂形小可憎之貌。
傔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傔 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詰念切,音歉。
【說文】從也。
【類篇】侍從也。
【唐書封常淸傳】奏傔從三十人。
【通雅】唐制,大使副使皆有傔人,河西節度崔希逸,襲破吐蕃於靑海,會希逸傔人孫誨入奏事。
【正字通】傔卽今承差也。
俗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俗 〔古文〕圱【唐韻】似足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松玉切,□音續。
習也。
上所化曰風,下所習曰俗。
【釋名】俗,欲也,俗人所欲也。
【禮曲禮】禮從宜,使從俗。
又【周禮天官】八則治都鄙,六曰禮俗,以馭其民。
又不雅曰俗。
【黃庭堅曰】士俗不可醫。
或問不俗之狀,庭堅曰:難言也。
視其平居,無以異於人,臨大節而不可奪,此不俗人也。
【說文】從人,谷聲。
【徐曰】俗之言續也。
轉相習也。
考證:〔相如上林賦徼□受屈。
〕謹照原文上林賦改子虛賦。
【寅集中】【巾字部】【唐韻】□履切【集韻】補履切,□音比。
【說文】裂也。
【急就篇】□囊橐不直錢。
【註】者,殘之帛也。
又【集韻】部鄙切,音否,義同。
俨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儼 〔古文〕□【廣韻】魚掩切【集韻】魚檢切【韻會】疑檢切,□嚴上聲。
【說文】昂頭也。
一曰好貌。
又恭也。
【爾雅釋詁】儼,敬也。
【禮曲禮】儼若思。
又與嚴通。
【前漢匡衡傳】正躬嚴恪。
音義□同儼。
又【詩□風】有美一人,碩大且儼。
【傳】儼,矜莊貌。
又【淮南子本經訓】盤紆刻儼。
【註】刻儼,浮首虎頭之屬。
【韻會】琰韻,儼通曮。
偉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偉 【唐韻】于鬼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羽鬼切,□音韙。
【說文】奇也。
【徐曰】人才傀偉。
【增韻】大也。
【史記□平世家】張負旣見之喪所。
獨視偉平。
【韓詩外傳】仁者好偉,和者好粉。
又姓。
漢光祿勲偉璋。
又【正韻】于貴切,音胃。
【陸機文賦】彼榛楛之勿翦,亦蒙榮於集翠。
綴下裡於白雪,吾亦濟夫所偉。
倞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倞 【集韻】渠映切,音競。
【說文】彊也。
又【集韻】力讓切【正韻】力仗切,□音諒。
遠也。
又【禮郊特牲】祊之爲言倞也。
【註】倞猶索也。
倞或爲諒。
又【開元五經文字】讀彊去聲,其亮切。
強也。
【詩大雅】秉心無倞。
【又】無倞維人。
今俱作競。
偃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偃 【唐韻】【韻會】於幰切【集韻】隱幰切,□煙上聲。
【說文】僵也,仆也。
【儀禮鄕射禮】偃旌興而俟。
【淮南子精神訓】牆之立,不若其偃也。
又服也,靡也,臥也。
【詩小雅】或息偃在牀。
【書武成】偃武修文。
又偃蹇,困頓失志貌。
【左傳哀六年】彼皆偃蹇,將棄子之命。
【註】偃蹇,驕傲也。
又與堰同,壅水也。
【周禮天官人註】梁,水偃也,偃水爲關空也。
又偃豬,下溼之地。
【左傳襄二十五年】規偃豬。
【正義曰】偃豬,謂偃水爲豬也。
又廁也。
【莊子庚桑楚】觀室者周於寢廟,又適其偃焉。
【註】偃謂屛厠也。
屛厠則以偃溲。
又地名。
【春秋僖元年】公敗邾師于偃。
又姓。
晉偃籍。
又【集韻】於殄切,音蝘。
義同。
考證:〔【周禮天官人註】梁,水偃也,偃水爲闊空也。
〕謹照原文闊空改關空。
冭 【子集下】【冫字部】 冭 【集韻】他蓋切,音汰。
【玉篇】今作泰。
【說文】大也,通也。
或省作太。
亦作大泰。
【易泰卦】天地交泰。
又【說文】泰,滑也。
又【六書故】冭,他達切,音獺。
冰凍滑冭也。
俗作汰澾。
左傳伯棼射王汰輈註:汰,過也,箭過車轅上也。
兾 【子集下】【八字部】 兾 【韻會】冀或作兾。
【書禹貢】兾州。
【玉篇】同冀。
倲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倲 【廣韻】德紅切【集韻】都籠切,□音東。
儱倲,儜劣貌。
又【集韻】多貢切,音凍。
□倲,愚貌。
【韻譜本義】加氵作□,卽倲字。
偂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偂 【玉篇】【篇海】□則前切,音煎。
偂進也。
又【篇海類編】子淺切,音翦。
義同。
偷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偷 【廣韻】託侯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他侯切,□透平聲。
【說文】苟且也。
【左傳昭十三年】子產曰:晉政多門,貳偷之不暇。
又【禮表記】安肆日偷。
又【爾雅釋言】佻也。
【廣韻】盜也。
【管子形勢解】偷得利,而後有害,偷得樂,而後有憂者,聖人不爲也。
又薄也。
【左傳襄三十一年】趙孟之語偷。
又葉容朱切,音餘。
【張衡西京賦】敬愼威儀,示民不偷。
我有嘉賔,其樂愉愉。
聲敎布濩,盈溢天區。
考證:〔【爾雅釋詁】佻也。
〕謹照原書釋詁改釋言。
蛠 【申集中】【蟲字部】 蛠 【集韻】郞計切,音麗。
【類篇】蜃屬也。
侜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侜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張流切,音輈。
【說文】有廱蔽也。
【詩□風】誰侜予美。
又與□同。
侜張猶□張,誑也。
侵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侵 【唐韻】【正韻】七林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千尋切,□音駸。
【說文】漸進也。
又朘削也。
【春秋胡傳】聲罪緻討曰伐,潛師掠境曰侵。
又【周禮大司馬】負固不服則侵之。
又侵尋。
【史記武帝紀】天子始巡郡縣,侵尋於泰山。
【封禪書】作浸尋。
【郊祀志】作寢尋。
義同。
又歲兇。
【穀梁傳襄二十四年】五穀不登,謂之大侵。
【韓詩外傳】一穀不升曰歉,二穀不升曰饑,三穀不升曰饉,四穀不升曰荒,五穀不升曰大侵。
又姓。
【三輔決錄】有侵恭。
又【正韻】七稔切,音寢。
貌不揚也。
【前漢田蚡傳】貌侵。
【註】師古曰:短小曰侵。
亦作寢。
偦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偦 【集韻】寫與切,音諝。
有才智者之稱。
又新於切,音胥。
疏也。
坔 【醜集中】【土字部】 坔 【集韻】與地同。
偛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偛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側洽切,音插。
偛,小人貌。
僚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僚 【廣韻】落蕭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憐蕭切【正韻】連條切,□音聊。
朋也,官僚也。
【書臯陶謨】百僚師師。
通作寮。
【左傳文七年】荀林父曰:同官爲寮。
又姓。
晉陽大夫僚安。
又【左傳昭七年】隷臣僚,僚臣僕。
【註】僚,勞也,共勞事也。
【焦氏筆乗】僚卽古牢字。
又【集韻】朗鳥切,音了。
好貌。
【詩□風】佼人僚兮。
【陸氏曰】亦作嫽。
又葉力鳩切。
【韓愈祭穆員外文】留守無事,多君子僚。
罔有疑忌,維其嬉遊。
又葉力魚切。
【傅毅洛神賦】革服朔,正官僚,辨方位,摹八區。
□ 【未集中】【羽字部】 □ 【廣韻】醜法切【集韻】敕法切。
□,飛貌。
刐 【子集下】【刀字部】 刐 【玉篇】得旱切,丹上聲。
割也。
佼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佼 【廣韻】古卯切【集韻】吉巧切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古巧切,□音攪。
好也。
【詩□風】佼人僚兮。
陸氏作姣。
【揚子方言】自關而東,河濟之閒,凡好謂之佼。
【禮月令】仲夏養壯佼。
【註】壯,形體碩大。
佼,形容佼好。
擇此類養之,亦順長養之令。
【後漢劉盆子傳】光武曰:卿所謂鐵中錚錚,庸中佼佼。
【王充論衡】上世之人,侗長佼好,堅強老壽。
又健也。
【淮南子覽冥訓】草木不搖,而燕雀佼之。
【註】燕雀自以爲能佼於鳳凰也。
又姓。
漢佼彊,南北朝佼長生。
又【廣韻】古肴切。
與郊同。
【史記趙世家】宜爲上佼而今乃抵辠。
偖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偖 【字彙】音義同撦。
【正字通】撦省作偖。
譌文。
坜 【醜集中】【土字部】 壢 【五音集韻】郞擊切,音歷。
坑也。
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【唐韻】【正韻】□以豉切,音異。
【說文】輕也。
古借易轉去聲,義同。
與偒別。
又【說文】一曰交,與互市之易溷。
侒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侒 【唐韻】烏寒切【集韻】於寒切,□音安。
【說文】晏也。
與安通。
儉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儉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巨險切,箝上聲。
【說文】約也。
【禮檀弓】國奢示之以儉,國儉示之以禮。
又【王制】祭,豐年不奢,兇年不儉。
【左傳莊二十四年】儉德之共也。
又少也,歲歉也。
又姓。
又【正韻】詰念切,箝去聲。
義同。
又與險同。
【荀子富國篇】下疑俗儉。
【註】儉讀爲險。
倂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倂 【廣韻】同幷。
又【韻會】部迥切,音□。
相□也。
【禮祭義】行肩而不倂。
【註】老幼□行,肩臂不得倂。
又競也。
【前漢賈誼傳】高皇帝與諸公倂起。
【又】與公倂倨。
【註】對敵相拒也。
又與屛棄之屛同。
【荀子彊國篇】倂己之私欲,必以道。
考證:〔【賈誼治安策】高皇帝與諸公倂起。
〕謹照原書改前漢賈誼傳。
傒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傒 【廣韻】胡雞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弦雞切,□音奚。
江右人曰傒。
【南史胡諧之傳】是何傒狗。
諧之南昌人,故雲。
又人名。
【左傳】齊卿高傒。
又【集韻】同繫。
【淮南子本經訓】傒人之子女。
【註】傒與囚繫之繫同。
又【六書故】戸禮切。
通徯。
待也。
一說傒,奚同。
與徯別。
僇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僇 【廣韻】力竹切【正韻】盧谷切,□音六。
辱也。
【荀子非相篇】爲天下大僇。
又【集韻】力救切,音雡。
【說文】癡行僇僇也。
一曰且也。
傿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傿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於建切,音匽。
【玉篇】引爲價也。
又【集韻】隱幰切。
與鄢同。
縣名。
【前漢地理志】傿屬□留郡。
【註】同鄢。
又【國名記】傿,姓。
今襄之宜城,楚之鄢都。
一曰郢。
又【集韻】於虔切,音焉。
神仙名。
【揚子太玄賦】納傿祿於江淮兮。
【註】二神仙名。
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【集韻】演女切,音與。
謹也,倚也。
□ 【未集中】【耒字部】 □ 【集韻】同畟。
□ 【未集中】【耒字部】 □ 【篇海】所景切,音省。
麥也。
□ 【補遺】【未集】【肉字部】 □ 【龍龕】餘六切,音育。
長養覆□也。
僈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僈 〔古文〕□【集韻】莫晏切,音慢。
舒遲也。
【荀子不苟篇】君子寬而不僈。
又【修身篇】由禮則治通,不由禮則勃亂提僈。
又同漫,污也。
【荀子榮辱篇】污僈突盜,常危之術也。
【楊倞註】僈當作漫,水冒物謂之漫。
又與慢嫚謾通。
侴 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侴 【字彙】敕久切,音醜。
姓也。
【正字通】侴卽□字,變體作侴。
附見女部□字註。
偨 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