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部分
關燈
小
中
大
我。
【註】鯫,士垢反。
服虔曰:小人貌也。
瓚曰:《楚漢春秋》:鯫,姓也。
又【廣韻】徂鉤切【集韻】徂侯切,□音。
又【集韻】此苟切,音趣。
又【廣韻】七逾切【集韻】逡須切,□音趨。
又【正韻】七演切,音淺。
義□同。
鲱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鯡 【廣韻】方味切【集韻】方未切,□音沸。
【玉篇】魚子也。
又【類篇】一曰海魚名。
又【集韻】匪微切,音飛。
與□同。
詳□字註。
鲻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鯔 【廣韻】側持切【集韻】莊持切,□音菑。
魚名。
【本草】鯔魚,似鯉,身圓頭扁,骨軟,生江海淺水中。
【左思吳都賦】鮫鯔琵琶。
【註】鯔魚如鯢,長七尺,吳會稽臨海皆有之。
鳏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鰥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古頑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姑頑切【正韻】姑還切,□音關。
【說文】魚也。
【詩齊風】其魚魴鰥。
【傳】大魚也。
【孔叢子抗志篇】衞人釣於河,得鰥魚焉,其大盈車。
子思問曰:如何得之。
對曰:吾垂一魴之餌,鰥過而不視,更以豚之半,則吞矣。
又【書堯典】有鰥在下曰虞舜。
【傳】無妻曰鰥。
【禮王制】老而無妻曰鰥。
【釋名】鰥,昆也。
昆,明也。
愁悒不寐,目恆鰥鰥然也。
故其字從魚,魚目恆不閉者也。
【白虎通】鰥之言鰥鰥無所親,則寡者少也。
又【集韻】公渾切,音昆。
與鯤同。
【爾雅釋魚疏】鰥,魚子。
鰥鯤字異,蓋古字通用也。
又與瘝同。
【爾雅釋詁】鰥,病也。
【鄭樵註】鰥,卽瘝也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古幻切,音慣。
視貌。
或作□。
又葉眞韻。
【楚辭天問】舜閔在家,父何以鰥。
堯不姚合,二女何親。
鳢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鱧 【唐韻】盧啓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裡第切,□音禮。
【說文】鱯也。
【爾雅釋魚】鱧。
【註】鮦也。
【詩小雅】魚麗于罶,魴鱧。
【正字通】今烏魚。
又與蠡同。
【本草】蠡魚。
一名鮦魚,生九江。
【註】蠡今皆作鱧字。
【午集上】【瓦字部】【唐韻】郞擊切【集韻】郞狄切,□音歷。
瓦器。
或作。
鯕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鯕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渠之切,音其。
【說文】魚名。
【玉篇】□鯕。
【廣韻】鯿魚也。
【類篇】亦作□。
鯝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鯝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古暮切,音顧。
魚肚中腸。
【類篇】杭越之閒謂魚胃爲鯝。
又【正字通】黃鯝,狀似白魚,長不近尺,闊不踰寸,扁身細鱗,腸腹多脂,南人譌名黃姑,北人譌名黃骨魚。
鯡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鯡 【廣韻】方味切【集韻】方未切,□音沸。
【玉篇】魚子也。
又【類篇】一曰海魚名。
又【集韻】匪微切,音飛。
與□同。
詳□字註。
【巳集下】【犬字部】【廣韻】之戍切【集韻】朱戍切,□音註。
【玉篇】鄕名。
【廣韻】在河南。
又【玉篇】亭名。
鰄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鰄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於非切,音威。
魚名。
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【集韻】他刀切,音絛。
或從支。
日色也。
鰅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鰅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魚容切,音顒。
【說文】魚名。
皮有文,出樂浪,東暆。
神爵四年初捕收輸考工。
周成王時,揚州獻鰅。
博雅:也。
【玉篇】鰅魚也。
【前漢司馬相如傳】鰅鰫鰬魠。
【註】郭璞曰:鰅魚有文彩。
又【楚辭大招】鰅鱅短狐。
【註】鰅鱅,短狐類。
【補註】狀如犂牛。
又【廣韻】遇俱切【集韻】元俱切,□音虞。
義同。
【備考】【午集】【玉字部】【篇海類編】同玫。
鳺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鳺 【廣韻】甫無切【集韻】風無切,□音膚。
【玉篇】鳺鳩也。
【爾雅釋鳥】隹其鳺鴀。
【郭註】今鳩。
一作夫。
【詩小雅】翩翩者鵻。
【傳】鵻,夫不也。
【箋】夫不,鳥之慤謹者。
一作□。
又【集韻】馮無切,音扶。
義同。
又均窺切,音規。
子□,鳥名。
鴃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鴃 【集韻】扃闃切【正韻】古闃切,□音狊。
與鵙同。
【孟子】南蠻鴃舌之人。
【趙註】鴃,博勞鳥也。
鵁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鵁 【唐韻】古肴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居肴切,□音交。
【說文】鵁鶄也。
【爾雅釋鳥】鳽,鵁靑。
【郭註】似鳧。
腳高,毛冠。
【郉疏】鵁鶄一名鳽。
【博物志】鵁鶄,巢於高樹,生子穴中,銜其母翼,飛下飮食。
【師曠禽經】鵁鶄,睛交而孕。
又曰旋目其名鷃,方目其名鴋。
【司馬相如上林賦】鵁鶄目。
【正字通】鵁鶄,似鳧。
腳高,觜丹,頂有紅毛如冠。
又鵁鸕。
【爾雅釋鳥】鴢頭鵁。
【郭註】似鳧。
江東謂之魚鵁。
【釋文】許交切,音骹。
【郉疏】一名頭鵁。
【司馬相如上林賦】□鴜鵁鸕。
【註】魚鵁也。
又【山海經】蔓聯山有鳥,羣居而朋飛,其毛如雌雉,名曰鵁。
又【集韻】虛交切,音虓。
義同。
鵃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鵃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張流切,音輈。
【說文】鵃,鶻鵃也。
似山鵲而小。
一名鶌鳩。
【爾雅釋鳥】鶌鳩,鶻鵃。
【本草】其鳴雲:鉤輈格磔,自呼也。
又【玉篇】止遙切【集韻】之遙切,□音昭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陟交切,音啁。
義□同。
又【玉篇】丁交切【集韻】丁聊切,□音鵰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丁了切,音鳥。
鵃,船長貌。
字原刻從了從鳥。
考證:〔【爾雅釋鳥】鶌鳩,鶻鳩。
〕謹照原文鶻鳩改鶻鵃。
鵄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鵄 【集韻】同鴟。
【史記條枝有大鳥註】鵄,鷹聲,蹄駱,色蒼,舉頭八九尺。
鵛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鵛 【廣韻】古靈切【集韻】堅靈切,□音經。
鳥名。
【爾雅釋鳥】輿頸鷋。
【郭註】未詳。
【廣雅】鵛雀,怪鳥。
鵝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鵝 〔古文〕【唐韻】五何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牛何切,□音峩。
【說文】鴚鵝也。
長脰善鳴,峩首似傲,故曰鵝。
【埤雅】鵝頸如瘤,今鵝江東呼鴚。
李時珍曰:鵝綠眼黃喙紅掌,善□,夜鳴應更。
禽經曰:腳近臎者能步,鵝騖是也。
鵝見異類差翅鳴,一名家雁。
一名舒雁。
一名鵱鷜。
又【爾雅釋鳥】舒雁,鵝。
【李巡曰】野曰雁,家曰鵝。
【本草註】又有野鵝,大於雁,似人家蒼鵝,謂之鴐鵝。
又【禽經】鵝鳴則蜮沉,養之圍林,則蛇遠去。
又【嶺南異物志】蠻人聚鵝腹毳毛爲衣被。
又【洞冥記】日出銜翅而舞,名喜白鵝。
又陣名。
【左傳昭二十一年】鄭翩願爲鸛,其禦願爲鵝。
又人名。
榮駕鵝,魯大夫成伯。
又草名。
黑鵝。
【管子地員篇】其種陵稻黑鵝馬夫。
又鵝抱,亦草名。
見【本草】。
鱣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鱣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張連切,音邅。
【說文】鯉類也。
【爾雅釋魚】鱣。
【註】大魚。
似鱏而短鼻,口在頷下,體有邪行甲,無鱗,肉黃,大者長二三丈,江東呼爲黃魚。
【陸璣草木蟲魚疏】鱣出江海,三月中從河下頭來上,形似龍,銳頭,口在頷下,背上腹下皆有甲。
今於盟津東石磧上鉤取之,大者千餘斤,可蒸爲□。
又可爲鮓。
魚子可爲醬。
【詩衞風】鱣鮪發發。
【前漢賈誼傳】橫江湖之鱣鯨。
【註】師古曰:鱣,亦作鱏。
又【史記建元以來年表】城陽頃王子封鱣。
【註】索隱曰:縣名。
又【集韻】唐幹切,音壇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上演切,音善。
同鱓。
【後漢楊震傳】有冠雀銜三鱣魚,飛集講堂前,都講取魚進曰:虵鱣者,卿大夫服之象也。
【註】續漢書,謝承書鱣皆作鱓。
然則鱣鱓古字通也。
【顏氏家訓】後漢書雲:鸛雀銜三鱓魚,多假借爲鱣鮪之鱣。
俗之學士因謂之鱣魚。
按魏武四時食制,鱣魚大如五鬥匳,長一丈。
郭璞註爾雅,鱣長二三丈,安有鸛雀能勝一者,況三頭乎。
鱣又純灰色,無文章也。
鱓魚,長者不過三尺,大者不過三指,黃地黑文,故都講雲:虵鱣,卿大夫服之象也。
續漢書及搜神記亦說此事,皆作鱓字。
孫卿雲:魚鱉鰌鱣,及韓非說苑,皆曰鱣似蛇,□作鱣字。
假鱣字爲鱓字,其來久矣。
鱧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鱧 【唐韻】盧啓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裡第切,□音禮。
【說文】鱯也。
【爾雅釋魚】鱧。
【註】鮦也。
【詩小雅】魚麗于罶,魴鱧。
【正字通】今烏魚。
又與蠡同。
【本草】蠡魚。
一名鮦魚,生九江。
【註】蠡今皆作鱧字。
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【唐韻】博旁切【集韻】逋旁切,□謗平聲。
捍也,衞也。
又□也。
□ 【未集上】【竹字部】 □ 【集韻】歷各切,音洛。
籬□也。
又籠也。
【揚子方言】桮□,陳楚宋衞之閒,自關而西謂之桮□。
【註】盛桮器籠也。
鲡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鱺 【唐韻】郞奚切【集韻】憐題切,□音黎。
與□同。
【說文】魚名。
【玉篇】魚似蛇,無鱗甲,其氣辟蠹魚也。
又【廣韻】盧啓切【集韻】裡弟切,□音禮。
與鱧同。
【博雅】小鮦也。
【爾雅釋魚註】靑州呼小鱺爲鮵。
【疏】鮵與鱧,音義□同。
又【集韻】鄰知切,音離。
義同。
鲢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鰱 【唐韻】力延切【集韻】陵延切,□音連。
【說文】魚名。
【博雅】鱮也。
【陸璣草木蟲魚疏】鱮,徐州人謂之鰱。
【郭璞江賦】鯪鯉鰩鰱。
又【正字通】鰫魚似鰱。
俗呼黑鰱。
【卯集上】【心字部】【五音集韻】子列切,音節。
心有度也。
一曰燭餘也。
【午集中】【皿字部】【廣韻】五下切【集韻】語下切,□音雅。
酒器。
【揚子方言】杯也。
秦晉之郊謂之。
通作雅。
【字彙補】譌作□,非。
【巳集上】【水字部】【字彙補】與澔同。
或書作。
【午集下】【立字部】【集韻】詢趨切,音須。
待也。
【卯集上】【心字部】【集韻】歷各切,音洛。
娛也。
本作樂。
或從心。
鴆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鴆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直禁切,音沈。
【說文】毒鳥也。
【玉篇】毒鳥食蛇,其羽畫酒,飮之卽死。
【廣雅】鴆鳥。
其雄謂之運日,其雌謂之隂諧。
【廣志】鴆形似鷹,大如鶚,毛黑,喙長,食蛇及橡實。
【晉語】置鴆於酒。
【屈原離騷】吾令鴆爲媒兮,鴆告予以不好。
又鴆有同名殊類者。
【山海經】瑤碧之山有鳥,狀如雉,恆食蜚,名曰鴆。
又通作酖。
【左傳閔元年】宴安酖毒,不可懷也。
【註】酖與鴆通。
又【集韻】徒南切,音覃。
義同。
又丁紺切,音馾。
鳥名。
或作□□。
鴠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鴠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得案切【正韻】得爛切,□音旦。
旦,鳥也。
【增韻】旦,求旦之鳥,似雞,晝夜常鳴。
【揚子方言】周魏齊宋之閒謂之獨春,自關而東謂之城旦,秦隴之內謂之鶡鴠。
【禮月令】仲冬,鶡旦不鳴。
又【集韻】黨旱切,音亶。
義同。
○按鶡鴠,因求旦之聲得名,本作盍旦。
《禮坊記》引《詩》相彼盍旦,尙猶患之。
或作曷旦。
《月令》作鶡旦,《廣志》作侃旦,《方言》作鶡鴠,別作鳱鴠、鴠、渴旦。
鴨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鴨 〔古文〕鵪□【唐韻】烏甲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乙甲切,□音押。
【玉篇】小鳥也。
【爾雅釋鳥】舒鳧,騖。
【註】鳧也。
【禽經】鴨鳴呷呷,其鳴自呼,鳧能高飛,而鴨舒緩不能飛,故曰舒鳧。
【廣雅】一名□匹,亦作鴄。
又水名,鴨淥。
【唐書地理志】馬訾水出白山,色若鴨頭,號鴨淥水,今鴨淥江也。
又葉乙頰切,音謁。
【蘇軾畫鴈詩】徐行意自得,俯仰若有節。
我衰寄江湖,我伴雜鵝鴨。
又葉於質切,音乙。
【蘇軾岐亭詩】知我犯寒來,呼酒意頗急。
拊掌動鄰裡,遶村捉鵝鴨。
【說文】從鳥甲聲。
【玉篇】亦作□,別作□。
【午集上】【瓦字部】【集韻】悉合切,音趿。
器破。
鱕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鱕 【廣韻】甫煩切【集韻】方煩切,□音蕃。
【玉篇】魚名。
【南越志】鱕魚,鼻有橫骨如鐇,海船逢之必斷。
【左思蜀都賦】鮣龜鱕。
【註】鱕有橫骨在鼻前,如斤斧形。
東人謂斧斤之斤爲鐇,故謂之鱕也。
又【集韻】孚袁切,音番。
又符袁切,音煩。
義□同。
鱨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鱨 【廣韻】市羊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辰羊切,□音常。
【說文】揚也。
【玉篇】黃鱨魚。
【詩小雅】魚麗于罶,鱨鯊。
【傳】鱨,揚也。
【疏】鱨揚者,魚有二名,釋魚無文。
陸璣疏雲:鱨,一名黃頰魚是也。
似燕頭,角身,形厚而長大,頰骨正黃,魚之大而有力解飛者。
徐州人謂之揚。
黃頰,通語也。
鱲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鱲 【廣韻】良涉切【集韻】力涉切,□音獵。
【類篇】魚名。
□ 【未集中】【糸字部】 □ 【字彙補】方孔切,音□。
縛也。
○按卽綁字。
皆俗字也。
魚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魚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語居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牛居切,□禦平聲。
【說文】本作□,水蟲也。
象形,與燕尾相似。
【註】徐鍇曰:下火象尾而已,非水火之火。
【韻會】隷省作魚。
【易中孚】豚魚吉。
【註】魚者,蟲之隱者也。
【儀禮有司徹】魚□。
【註】魚無足翼。
【史記周本紀】白魚躍入王舟中。
【註】馬融曰:魚者介鱗之物,兵象也。
又蠹魚,亦名衣魚,本草生,久藏衣帛及書紙中。
又【詩小雅】象弭魚服。
【傳】魚服,魚皮。
【陸璣疏】魚服,魚獸之皮也。
似豬,東海有之。
一名魚貍,其皮背上斑文,腹下純靑,今以爲弓鞬步叉者也。
又【唐書車服志】初罷龜袋,復給以魚。
【遼史興宗記】試進士於廷,賜馮立等緋衣銀魚。
【金史輿服志】親王佩玉魚,一品至四品佩金魚,以下佩銀魚。
又【左傳閔二年】歸夫人魚軒。
【註】以魚皮爲飾。
又馬名。
【爾雅釋畜】二目白,魚。
【註】似魚目也。
【詩魯頌】有驔有魚。
又地名。
【左傳僖二年】齊寺人貂漏師于多魚。
又【文十六年】惟裨儵魚,人實逐之。
【註】魚,魚復縣,今巴東永安縣。
又【晉語】夷鼓,彤魚氏之甥也。
【註】彤魚,國名。
又姓。
【左傳成十五年】魚石爲左師。
【史記秦本紀】秦之先爲嬴姓,其後分封,以國爲姓,有修魚氏。
又與吾同。
【列子黃帝篇】姬,魚語女。
【註】姬讀居,魚讀吾。
又葉魚羈切,音宜。
【徐幹七喩】大宛之犧,三江之魚。
雲鶬水鵠,禽蹯豹胎。
胎音怡。
又葉語鳩切,音牛。
【庾闡詩】煉形去人俗,飄忽乗雲遊。
暫憩扶桑隂,忽見東嶽魚。
考證:〔今以爲弓鞬步又者也。
〕謹照陸璣疏原文步又改步叉。
【巳集下】【犬字部】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類篇】□充山切,平聲。
【玉篇】噬也。
【集韻】犬噬也。
又【五音集韻】於權切,音僤。
義同。
鵝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鵝 〔古文〕【唐韻】五何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牛何切,□音峩。
【說文】鴚鵝也。
長脰善鳴,峩首似傲,故曰鵝。
【埤雅】鵝頸如瘤,今鵝江東呼鴚。
李時珍曰:鵝綠眼黃喙紅掌,善□,夜鳴應更。
禽經曰:腳近臎者能步,鵝騖是也。
鵝見異類差翅鳴,一名家雁。
一名舒雁。
一名鵱鷜。
又【爾雅釋鳥】舒雁,鵝。
【李巡曰】野曰雁,家曰鵝。
【本草註】又有野鵝,大於雁,似人家蒼鵝,謂之鴐鵝。
又【禽經】鵝鳴則蜮沉,養之圍林,則蛇遠去。
又【嶺南異物志】蠻人聚鵝腹毳毛爲衣被。
又【洞冥記】日出銜翅而舞,名喜白鵝。
又陣名。
【左傳昭二十一年】鄭翩願爲鸛,其禦願爲鵝。
又人名。
榮駕鵝,魯大夫成伯。
又草名。
黑鵝。
【管子地員篇】其種陵稻黑鵝馬夫。
又鵝抱,亦草名。
見【本草】。
鳔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鰾 【廣韻】符少切【集韻】婢小切,□音摽。
魚鰾。
可作膠。
【類篇】魚胞也。
又【本草】鱁鮧魚。
一名鰾。
【午集下】【禾字部】【玉篇】【集韻】□安很切,恩上聲。
草名。
【未集上】【竹字部】【集韻】訖嶽切,音角。
【篇海】竹榱也。
又【集韻】乙角切。
【篇海】於角切,□音渥。
竹名。
【未集上】【竹字部】【廣韻】徒盍切【集韻】敵盍切【韻會】敵合切,□音蹋。
窻也。
【集韻】客扉謂之。
又窻明也。
鼈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鱉 【廣韻】幷列切【集韻】必列切。
□與鼈同。
【幹祿字書】鱉通鼈。
【易說卦】離爲鱉。
【釋文】鱉本又作鼈。
【莊子秋水篇】東海之鱉。
【音義】鱉亦作□。
【卯集上】【心字部】【廣韻】苦加切【集韻】丘加切,□音。
□,伏態也。
又【廣韻】五加切【集韻】牛加切,□音牙。
義同。
鴖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鴖 【玉篇】音珉。
鳥名。
【山海經】符禺山鳥多鴖,似翠赤喙,可以禦火。
又【集韻】無分切,音文。
鴖母,鳥名。
鴝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鴝 〔古文〕□□【唐韻】其俱切【集韻】權俱切,□音劬。
【說文】鴝鵒。
【爾雅翼】鴝鵒,似鵙而有幘,飛輒成羣。
字書謂之哵哵鳥。
一名鴝□。
一作鸜。
【山海經註】鸜鵒,鴝鵒也。
【正字通】又名八哥。
幽明錄雲:五月五日,翦其舌端使圓,敎令學語,能人言。
又鴝掇,蟲名。
【列子天瑞篇】蝴蝶胥也。
化而爲蟲,生竈下,其狀若脫,其名曰鴝掇。
鴝掇千日,化而爲鳥,其名爲乾餘骨。
又【廣韻】古侯切【集韻】居侯切,□音鉤。
【廣韻】鴝鵒鳥。
【集韻】鵂鶹也。
又【集韻】居□切,音冓。
鳥聲,雉鳴也。
【午集上】【玉字部】【玉篇】古文瑟字。
註詳九畫。
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【集韻】同欠。
又【正韻】七四切,音刺。
人名也。
【荀子註】荊有飛,得寶劒於幹越。
【漢書註】作茲非。
【呂覽】作次非。
或曰作飛。
〇按《正字通》謂無次音,誤。
【午集中】【疒字部】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呼來切,音咍。
病也。
鴻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鴻 〔古文〕【唐韻】戸工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胡公切,□音洪。
【說文】鴻,鵠也。
【玉篇】鴻,鴈也。
詩傳雲:大曰鴻,小曰鴈。
【陸璣疏】鴻羽毛光澤純白,似鶴而大,長頸,肉美如鷹。
又有小鴻如鳧,色白,今人直謂之鴻。
【易漸卦】鴻漸于陸,其羽可用爲儀。
又旗名。
【禮曲禮】前有車騎,則載飛鴻。
【鄭註】鴻取飛有行列也。
又通作洪,大也。
【史記河渠書】禹抑鴻水。
【楚辭天問】不任汨鴻,何以尙之。
【註】鴻,大水也。
又傭也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】梓人爲筍簴,小首而長,摶身而鴻,若是者謂之鱗屬,以爲筍。
【註】鴻,傭也。
又【周禮冬官考工記】矢人橈之,以眡其鴻殺之稱也。
【疏】釋雲:鴻卽上文強是也。
殺,卽上文弱是也。
又地名。
【左傳昭二十一年】齊師宋師敗吳師于鴻口。
【註】梁國睢陽縣東有鴻口亭。
又鴻溝。
【史記蘇秦傳】大王之地,南有鴻溝。
【註】在滎陽。
又蟲名。
蜚鴻。
【史記周本紀】蜚鴻滿野。
【註】蠛蠓也。
又姓。
衞大夫鴻騮魋,見【左傳】。
鴻安丘,見【後漢書】。
又人名。
大鴻,堯臣名。
梁鴻,漢人。
又【廣韻】【韻會】胡孔切【集韻】戸孔切,□音汞。
與澒同。
【揚雄羽獵賦】鴻絧緁獵。
【師古註】鴻絧,直馳貌。
又鴻濛,元氣也。
【淮南子俶眞訓】以鴻濛爲景柱。
【註】東方之野日所出。
又【集韻】【類篇】□虎孔切,音嗊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胡貢切,音□。
鴻洞,深遠。
一曰相連次貌。
又【字彙】古送切,音貢。
【淮南子精神訓】澒濛鴻洞。
【註】鴻,讀如子贛之贛。
又葉胡光切,音黃。
【呂氏春秋】彭祖以壽,三代以昌。
五帝以昭,神農以鴻。
考證:〔搏身而鴻。
〕謹照周禮原文搏身改摶身。
〔【廣韻】【韻會】胡孔切,【集韻】戸孔切,□音永。
〕謹照原文音永改音汞。
〔【揚雄校獵賦】鴻絧緁獵。
〕謹照原文校獵賦改羽獵賦。
〔【淮南子俶眞訓】以鴻濛爲景。
【註】鴻濛,東方日所出地。
〕謹照原文爲景下增柱字。
鴻濛東方日所出地改東方之野日所出。
鴽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鴽 【廣韻】人諸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人餘切,□音如。
鴿也。
【爾雅釋鳥】鴽,鴾母。
【郭註】也。
靑州人呼曰鴾母。
【禮月令】田化爲鴽。
又【內則】鴽釀之蓼。
【註】鴽不爲羹,惟蒸煑切蓼。
【儀禮公食大夫禮】以雉兔鶉鴽。
【正字通】田化爲鴽。
鴽卽鶉也。
十二支神,子水位,屬,水午伏乃鶉火之次,豈可移易。
蓋三月大辰□,當出火,故田至建辰月化爲鴽。
八月辰伏,九月當納火,而鴽於建酉月爲者,辰巳伏也。
子午隂陽之極,神交爲變化如此,餘可類推。
鴾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鴾 【廣韻】莫浮切【集韻】迷浮切,□音謀。
鴾母。
註見上。
鵢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鵢 【海篇】申人切,音身。
鳥名。
鱖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鱖 【唐韻】居衞切【集韻】姑衞切,□音劌。
【說文】魚名。
【玉篇】魚大口細鱗斑彩。
【爾雅釋魚】鱊鮬鱖鯞。
【註】小魚也。
詳鮬字註。
【本草】鱖然背有黑點。
昔仙人劉憑嘗食石桂魚,今此魚猶有桂名,恐是此也。
生江溪閒。
【正字通】魚扁形闊腹,大口細鱗,皮厚肉緊,味如豚。
一名水豚,又名鱖豚。
焦氏《筆乗》謂鱖名鮰魚,誤。
蓋因鄕語謂鱖爲計,故以鱖本音桂,與鮠近也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居月切,音厥。
又【集韻】於月切,音噦。
又居逵切,音龜。
義□同。
【本草】鱖魚背有黑點。
魯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魯 〔古文〕□【廣韻】【正韻】郞古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籠五切,□音虜。
【說文】鈍詞也。
【論語】參也魯。
【何晏註】魯,鈍也。
曾子性遲鈍。
又國名。
【詩魯頌譜】魯者,少昊摯之墟也。
【前漢地理志】周興,以少昊之虛曲阜封周公子伯禽爲魯侯,以爲周公主。
【釋名】魯,魯鈍也。
國多山水,民性樸魯也。
又姓。
【廣韻】伯禽之後,以國爲姓,出扶風。
又複姓有魯步氏。
又【集韻】旅,古作魯。
註詳方部六畫。
鳥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鳥 【唐韻】都了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丁了切,□音蔦。
【說文】長尾禽總名也。
【正韻】常時曰鳥,胎卵曰禽。
【爾雅釋鳥】鳥之雌雄不可別者以翼,右掩左雄,左掩右雌。
【書堯典】厥民析鳥獸孳尾。
【周禮秋官翨氏】掌攻猛鳥。
又【硩蔟氏】掌覆妖鳥之巢。
【註】硩,摘也。
摘其巢而去之。
【正字通】二足而羽謂之禽。
或曰鳥觜曰咮曰喙,爪曰距,尾曰翠,一作臎,一名尾罌。
膍胵曰奧,嚨曰亢曰員官,項畜食處曰嗉,翅曰翮曰翎,頸毛曰翁,腳短者多伏,腳長者多立,腳近翠者好步,腳近臆者好躑。
【師曠禽經】羽蟲三百六十,毛協四時,色合五方。
又星名。
朱鳥,南方七宿名。
【書堯典】日中星鳥。
又國名。
【山海經】鹽長之國有人鳥首,名曰鳥氏。
又山名。
鳥。
【地志】在隴西郡首陽縣西南,禹貢,終南惇物至于鳥。
又【山海經】鳥危之山,鳥危之水出焉。
又官名。
【周禮夏官】射鳥氏掌射鳥。
【左傳昭十七年】少皡摯之立也,紀於鳥,爲鳥師,而鳥名。
又秦之先有鳥俗氏。
【史記秦本紀】大費生子二人,一曰大廉,實鳥俗氏。
【索隱曰】以仲衍鳥身人言,故爲鳥俗氏。
又丹鳥,白鳥,俱蟲名。
【夏小正】丹鳥者,丹良也。
白鳥者,蚊蚋也。
又妙音鳥。
【法華經偈頌】聖主天中王,迦陵頻伽聲。
【註】迦陵頻伽,妙音鳥也。
鳥未出聲時,卽發音微妙,一切天人聲皆不及,惟佛音類之,故以取況。
又【正韻】尼了切,音裊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【類篇】□與島同。
【書禹貢】島夷皮服。
【史記夏本紀】【前漢地理志】□作鳥夷。
孔讀鳥爲島。
又【字彙補】子削切,音爵。
【前漢地理志】武威郡鸞鳥縣。
【後漢段熲傳】欲攻武威,熲復追擊於鸞鳥。
【註】鳥音爵。
又葉都縷切,音女。
【史記自序】穆公思義,悼殽之旅。
以人爲殉,詩歌黃鳥。
又葉丁柳切,音近鬥。
【前漢敘傳】沐浴屍鄕,北面奉首。
旅人慕殉,義過黃鳥。
考證:〔【正韻】尼了切,音。
〕謹照原文音梟改音裊。
【午集中】【目字部】【集韻】董五切,音睹。
【篇海】多也。
又【類篇】仉,梁公子名。
【字彙補】譌作□,非。
【卯集上】【心字部】【唐韻】莫角切【集韻】墨角切,□音邈。
與□同。
【說文】美也。
【曹操祭橋公墓文】國念明訓,士思令謨。
幽靈潛翳,哉緬矣。
從心貌聲。
本作。
鴗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鴗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力入切,音立。
【爾雅釋鳥】鴗,天狗。
【郭註】小鳥也。
靑似翠,喙紅,項下白,食魚。
江東呼爲水狗。
亦名翠孥。
【本草】名魚師。
【爾雅翼】謂之魚狗。
又名魚虎。
【正字通】又名翠碧鳥。
與翡翠鳥別。
陸龜蒙詩:紅襟翠翰兩參差,徑拂煙華上細枝。
春水漸生魚易得,不辭風雨坐多時。
崔德符《通羊驛》詩:翠裘錦帽初相識,魚虎彎環掠岸飛。
□指鴗言。
鴴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鴴 【玉篇】戸庚切,音衡。
荒鳥也。
又戸孟切,衡去聲。
義同。
□ 【未集中】【網字部】 □ 【玉篇】【篇韻】□古文軍字。
【集韻】作□。
註詳車部二畫。
□ 【午集下】【立字部】 □ 【集韻】口駭切,音鍇。
桂林謂人短爲矲雉。
或作□□。
鹕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鶘 【玉篇】戸徒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洪孤切,□音胡。
鵜鶘也。
【莊子外物篇】魚不畏網,而畏鵜鶘。
【山海經】廬其之山,無草木,多沙石,沙水出焉,南流注于涔水中,多□鶘,狀如鴛鴦,人足,其鳴自詨。
【註】今鵜鶘,足頗似人腳。
鴸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鴸 【廣韻】章俱切【集韻】鍾輸切,□音朱。
【玉篇】鳥似雞。
【廣韻】鳥似鴟也。
【山海經】櫃山有鳥,其狀如鴟而人手,其音如痺,名鴸。
【註】痺,鶉之者。
又【廣韻】陟輸切【集韻】追輸切,□音株。
鳥名。
鵏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鵏 【廣韻】博孤切【集韻】奔謨切,□音逋。
鵏□,鳥名。
【字彙】鵏,鵑也。
一曰鵏穀。
又【廣韻】薄故切【集韻】蒲故切,□音捕。
鵏,鳥。
又【集韻】滂模切,音痡。
鵝也。
又蓬逋切,音蒲。
鳥膺前也。
鵙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鵙 【韻會】扃闃切,音郹。
卽伯勞鳥。
一名伯鷯,一名伯趙,一名姑惡,一名苦吻鳥。
【爾雅釋鳥】鵙,伯勞也。
【郭註】似鶷鶡而大。
左傳曰:伯趙氏。
【禽經】伯勞似鴝鵒喙黑。
【埤雅】鵙能制蛇,鵙鳴在上,蛇盤不動。
又【爾雅釋鳥】鵲鵙醜,其飛也□。
【詩豳風】七月鳴鵙。
【禮月令】仲夏之月,鵙始鳴。
【易通卦驗】雲博勞,夏至應隂而鳴,冬至而止,故帝少皡以爲司至之官。
嚴粲雲:五月伯勞始鳴,應一隂之氣,至七月猶鳴,則三隂之□,寒將至,故七月聞闃之鳴,先時感事也。
本作鶪。
【曹植惡鳥論】鵙聲嗅嗅,故以名之。
感隂而動,殘害之鳥也。
互詳鶪字註。
【爾雅釋鳥】鵲鵙醜,其飛也翪。
鵦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鵦 【玉篇】盧谷切,音祿。
鳥雜毛色。
【午集上】【玉字部】【集韻】仕諫切,音棧。
玉名。
鱊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鱊 【廣韻】餘律切【集韻】允律切,□音聿。
【爾雅釋魚】鱊鮬鱖鯞。
【註】小魚也。
又【廣韻】食聿切【集韻】食律切,□音術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古滑切,音劀。
又【集韻】古穴切,音玦。
義□同。
鱑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鱑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胡光切,音黃。
魚名。
或作鰉。
鱙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鱙 【路史】三鱙,美言聞於內,惡言聞於外。
【楊愼外集】三苗,路史作三鱙。
鲈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鱸 【廣韻】落胡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龍都切,□音盧。
魚名。
【正字通】巨口細鱗似鱖,長數寸,有四腮,俗呼四腮魚。
以七八月出吳江,松江尤盛。
天下之鱸皆兩腮,惟松江四腮。
【後漢左慈傳】所少吳松江之鱸魚耳。
【註】神仙傳雲:松江出好鱸,魚味異他處。
【晉書張翰傳】見秋風起,思松江蒪羹鱸鱠,命駕歸。
鱷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鱷 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逆各切,音咢。
本作□。
亦作鰐。
【唐書韓愈傳】愈至潮,問民疾苦,皆曰:惡溪有鱷魚,食民畜產且盡,民以是窮。
數日愈自往視,令其屬秦濟以一羊一豕投溪水而祝之。
是夕暴風震電起谿中,數日水盡涸,西徙六十裡,自是潮無鱷魚患。
【秀水閒居錄】鱷魚之狀,龍吻虎爪,蟹目鼉鱗,尾長數尺,末大如箕,芒刺成鉤,仍自膠黏,多於水濵潛伏,人畜近,以尾擊取,蓋猶象之任鼻也。
【卯集下】【攴字部】【廣韻】巨金切【集韻】渠金切,□音琴。
持也,或作鈙。
又【廣韻】口含切【集韻】枯含切,□音龕。
敧,不齊也。
又【廣韻】丘廣切【集韻】丘凡切,□音奩義同。
又【廣韻】丘釅切【集韻】去劒切,□音欠。
厓下也。
【類篇】厓閒也。
又【廣韻】丘嚴切【集韻】口嚴切,□音厱。
拈,或作。
又【集韻】其淹切,音箝。
義同。
【卯集上】【心字部】【五音集韻】力中切,音隆。
意也。
鴘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鴘 【廣韻】被免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披免切,□篇上聲。
【集韻】鷹隼二歲,色赤。
【正字通】鴘,鸄鳥屬。
【酉陽雜俎】鸄色黃,一變爲靑鴘,又一變爲白鴘。
詳鸄字註。
又【廣韻】方免切【集韻】邦免切,□音辯。
又【集韻】【類篇】□翻阮切,音。
又【集韻】父遠切,音。
義□同。
□ 【午集下】【穴字部】 □ 【篇海】同□。
老弱也。
□ 【未集上】【竹字部】 □ 【集韻】九勿切,音屈。
【篇海】刷也。
【博雅】□謂之刷。
又【集韻】吉忽切,音骨。
義同。
鴜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鴜 【唐韻】卽夷切【集韻】將支切,□音貲。
【說文】□,鴜也。
【玉篇】水鳥,似魚虎,蒼黑色。
又【廣韻】疾移切【集韻】才支切,□音疵。
義同。
鴧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鴧 【集韻】戎用切,音□。
鸇飛貌。
○按《字彙》鴧從宂,與從穴者不同。
《正字通》雲:鴥字之譌。
存考。
鴰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鴰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古活切,音括。
【玉篇】鶬,鴰也。
【爾雅釋鳥】鶬,麋鴰。
【郭註】今呼鶬鴰。
【班固西都賦】鶬鴰鳵鶂。
【司馬相如子虛賦】雙鶬下。
【註】鶬鴰也。
又【廣韻】古切,音刮。
鶬鴰,鳥毛逆九尾。
【韓詩外傳】孔子渡江見之異,衆莫能名。
孔子嘗聞河上人歌曰:鶬兮鴰兮,逆毛衰兮,一身九尾長兮。
鶬鴰也。
鴷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鴷 【廣韻】良薛切【集韻】力蘖切,□音列。
鴷,卽斲木鳥。
常斲樹食蟲。
【爾雅釋鳥】鴷,斲木。
【異物志】此鳥有大有小,有褐有斑,褐者雌,斑者雄。
又山中有一種,靑黑色,頭上有紅毛,土人呼山斲木,亦名火老鴉。
【王元之詩】淮南斲木大如鴉,頂似仙鶴堆丹砂。
【埤雅】鴷善爲禁法,能曲爪畫地爲印,則穴之塞自開,飛卽以翼墁之。
鴹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鴹 【廣韻】與章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餘章切【正韻】移章切,□音羊。
鳥名。
【廣韻】□鴹,一足,舞則天下雨。
【家語】作商羊。
又【呂覽】田化爲鴽。
【高誘註】鴽鵲,靑州謂之鴹鴹。
又【正字通】字統雲:一足鳥。
一名山蕭。
文身赤口,晝伏夜飛,聲如人嘯,將雨轉鳴。
明永樂中西域進獨腳異鳥,上以問解縉。
對曰:此名商羊,左肋有肉鼓,右肋有肉鍾,伐鼓則舞,考鐘則鳴。
試之果然。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徐羊切,音詳。
回飛也。
與翔同。
【前漢郊祀志】聲氣遠條鳳鳥鴹。
鵑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鵑 【廣韻】古懸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圭懸切【正韻】圭淵切,□音涓。
杜鵑,鳥名。
【玉篇】甄鵑。
【顏師古曰】鷤,一名買□,一名子規,一名杜鵑。
【李時珍曰】杜鵑,出蜀中,狀如雀鷂,而色慘黑,赤口,有小冠,春暮卽鳴,夜啼達旦,鳴必向北,至夏尤甚,晝夜不止,其聲哀切,田家□之,以興農事。
惟食蟲蠹,不能爲巢,居他巢生子。
【埤雅】杜鵑苦啼,啼血不止,一名怨鳥,夜啼達旦,啼苦則倒懸於樹。
【異物志】杜鵑一名巂周,自呼曰謝豹。
【寰宇記】蜀王杜宇號望帝,立鼈靈爲相,後因禪位,自亡去,化爲子規。
【華陽國志】杜宇稱帝,會有水災,其相開明,決玉壘山以除害,帝遂委以政,升西山隱焉。
時適二月,子規鳥鳴,故蜀人聞輒悲思之。
又花名杜鵑。
【花木考】亦名山石榴,山躑躅,映山紅。
互見□鴂鷤鷶□諸字註。
巂字原刻從隹從冏。
或雋字。
□字原刻從嶣從鳥。
。
考證:〔【玉篇】盤鵑。
〕謹照原文盤鵑改甄鵑。
鵕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鵕 【正字通】同鵔。
鵗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鵗 【廣韻】香衣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香依切,□音希。
北方雉名。
【爾雅釋鳥】北方曰鵗。
又官名。
【左傳昭十七年】五雉爲五工正。
【註】北方曰鵗雉,攻皮之工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展幾切,音黹。
義同。
鱌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鱌 【廣韻】徐兩切【集韻】似兩切,□音象。
魚名。
似魟而鼻長。
鱢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鱢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蘇遭切,音騷。
【說文】鮏臭也。
周禮曰:膳膏鱢。
○按今《周禮天官庖人》作臊。
【巳集下】【犬字部】【集韻】籲爲切,音麾。
【神異經】西荒之中有人焉,長短如人,著敗衣,手虎爪,名獏。
伺人獨自,欲食人腦。
【集韻】獏出舌丈餘。
東方朔說。
又【廣韻】呼艾切,音餀。
獸名。
出音譜。
【醜集下】【女字部】【集韻】母敢切,音□。
鄕名,在山西猗氏縣。
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【玉篇】止臾切,音株。
又章喩切,音駐。
義□闕。
【正字通】舊註訓止,非。
【午集中】【目字部】【集韻】倉先切,音千。
瞑,遙視也。
【張衡南都賦】靑冥瞑。
【註】遙視闇未明也。
又通作芊。
【楚辭九懷】遠望兮芊眠。
【註】芊眠與瞑音義同。
□ 【備考】【未集】【羊字部】 □ 【搜眞玉鏡】音甫。
【卯集上】【心字部】【集韻】郝格切,音赫。
楚人謂慚曰□。
又【廣韻】許激切【集韻】馨激切,□音。
慙也。
與通。
【醜集下】【女字部】【字彙】同娠。
鴟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鴟 【廣韻】處脂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稱脂切,□音摛。
【說文】也。
【玉篇】鳧屬。
鴟鴞,惡鳥,捉鳥子而食者。
又角鴟,一名鵂鶹,一名鵋,一名鵅。
【爾雅釋鳥】鴟鴞,鸋鴂。
又茅鴟。
【釋鳥】狂,茅鴟。
【郭註】今鵵鴟也。
似鷹而白。
【疏】茅鴟,一名狂。
廣雅雲:茅鴟,鳩也。
又怪鴟。
【釋鳥註】卽鴟鵂也。
【廣雅】今江東呼此屬爲怪鳥。
【埤雅】怪鴟,一名隻狐,晝無所見,夜卽飛噉蚊蟲。
莊子所謂夜撮蚤察毫末,晝出瞑目而不見丘山是也。
又梟鴟。
【爾雅釋鳥郭註】土梟。
又【山海經】南海蒼梧山有鴟久。
【註】卽鴟舊。
【又】三危山有鳥,狀如□,名曰鴟。
○按此鳥,疑別是一種。
又鴟夷,革囊也。
【史記伍子胥傳】盛以鴟夷革。
【註】取馬革爲榼形也。
又【揚雄酒箴】自用如此,不如鴟夷。
【顏雲】盛酒者也。
又蹲鴟,芋也。
【史記貨殖傳】汶山下有蹲鴟。
【華陽國志】汶山大芋如蹲鴟。
又《茅鴟》,逸詩篇名。
【左傳襄二十八年】慶封來奔,穆子使工爲之誦《茅鴟》。
【杜註】刺不敬也。
又【書呂□】鴟義姦宄。
註鴟義,以鴟張跋扈爲義也。
庚桑子曰:人實鴟義而有其國。
又【史記貨殖傳】範蠡適齊爲鴟夷子皮。
【正字通】字彙以鴟夷爲複姓,誤。
考證:〔【書呂□】罔不□賊鴟義。
【註】以鴟張跋扈爲義也。
〕謹照原文以鴟義姦宄連讀,謹據改爲:鴟義姦宄。
註鴟義,以鴟張跋扈爲義也。
鴦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鴦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於良切,音央。
鴛鴦,匹鳥也。
【荊楚記】鴦名節木鳥。
又紫鴛鴦,鸂□別名。
又黃鶯,一名黃鴦。
又瓦名。
【蘇軾詩】瓦弄寒蟾鴦臥月。
又人名。
梁鴦。
見【列子】。
文鴦。
見【晉書】。
又【廣韻】烏郞切【集韻】於郞切,□音佒。
義同。
互詳鴛字註。
鴭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鴭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都回切,音磓。
【廣韻】雀屬。
鹁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鵓 【廣韻】蒲沒切【集韻】薄沒切,□音孛。
鵓□鳥,今之鵓鴣也。
【六書故】斑鳩差小者,頸有白點斑,聲若布穀。
又謂勃姑,又謂步姑。
李時珍曰:鴿性易合,故名。
鵓者,其聲也。
鵋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鵋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渠記切,音忌。
鵋,鵂鶹鳥,今之角鴟。
一名鵅。
【午集上】【瓦字部】【集韻】淳緣切,音遄。
江東呼盆曰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朱遄切,音專。
燒墼。
與甎同。
鱥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鱥 【集韻】姑衞切,音劌。
魚名。
鲔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鮪 【唐韻】榮美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羽軌切,□音洧。
【說文】鮥也。
【爾雅釋魚】鮥鮛鮪。
【註】鮪,鱣屬也。
【詩衞風】鱣鮪發發。
【傳】鮪,鮥也。
【釋文】鮪似鱣,大者名□鮪,小者名鮛鮪。
沈雲:江淮閒曰鮛,伊洛曰鮪,海濵曰鮥。
【周禮天官人】春獻王鮪。
【禮月令】薦鮪于寢廟。
【陸璣疏】鮪似鱣而靑黑,頭小而尖,似鐵兜鍪,口在頷下,大者爲王鮪,小者爲叔鮪,肉白,味不逮鱣,今東萊遼東謂之尉魚。
互詳鮥字註。
又【類篇】一曰水名。
鞏縣西北臨河有周武山,武王伐紂,使膠革禦之鮪水上,蓋其處也。
相傳山下有穴通江,穴有黃魚,春則赴龍門,故曰鮪岫。
今爲河所侵,不知穴之所在。
又【集韻】雲九切,音有。
義同。
鯉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鯉 【唐韻】良止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兩耳切【正韻】良以切,□音裡。
【說文】鱣也。
【爾雅釋魚】鯉。
【註】今赤鯉魚。
【詩□風】豈其食魚,必河之鯉。
【陶弘景本草】鯉最爲魚中之主,形旣可愛,又能神變,乃至飛越山湖,所以琴高乗之。
【酉陽雜俎】道書以鯉多爲龍,故不欲食。
【正字通】神農書曰:鯉爲魚王,無大小,脊旁鱗皆三十有六,鱗上有小黑點,文有赤白黃三種。
○按《爾雅釋魚》鯉、鱣二字相偶,無二名。
毛公、《說文》誤謂《爾雅》以鱣釋鯉,遂合鱣、鯉爲一,非也。
又唐制,佩用魚符,亦象鯉形。
又書紮曰雙鯉。
【古樂府】客從遠方來,遺我雙鯉魚。
【李商隱詩】雙鯉迢迢一紙書。
【註】古人尺素結爲鯉魚形,卽緘也。
【類篇】亦作□。
【亥集下】【鼻字部】【篇海】尼六切,音忸。
鼻出血。
通作衄。
譌作□。
【集韻】作□。
鳐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鰩 【唐韻】餘招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餘招切,□音遙。
【說文】文鰩,魚名。
【山海經】觀水西流注于流沙,其中多文鰩魚,狀如鯉魚,魚身而鳥翼,蒼文而白首赤喙,以夜飛,其音如鸞雞。
【呂氏春秋】雚水之魚,名曰鰩。
其狀若鯉而有翼。
【神異經】東南海中有溫湖,中有鰩魚,長八尺。
【本草】文鰩出海南,大者長尺許,有翅,與尾齊,一名飛魚。
羣飛水上,海人□之,當有大風。
考證:〔【本草】文鰩出海南,大者長尺許,有翅,如尾齊。
〕謹照原文如尾齊改與尾齊。
鯢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鯢 【唐韻】五稽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硏奚切,□音倪。
【說文】刺魚也。
【爾雅釋魚】鯢大者謂之鰕。
【註】今鯢魚似鮎,四腳,前似獮猴後似狗,聲如小兒啼,大者長八九尺,別名鰕。
【疏】鯢,雌鯨也。
【本草】鯢魚,一名王鮪,在山溪中,似鮎,有四腳長尾,能上樹,天旱則含水上葉覆身,鳥來飮水,因而取之。
伊洛閒亦有,聲如小兒啼,故曰鯢魚。
一名鱯魚,一名人魚,膏燃燭不滅。
【左傳宣十二年】取其鯨鯢而封之。
【註】鯨鯢,大魚名。
以喩不義之人吞食小國。
【疏】雄曰鯨,雌曰鯢。
又【莊子庚桑楚】尋常之溝,巨魚無所還其體,而鯢鰌爲之制。
【註】制,折也,謂小魚得曲折也。
又【外物篇】灌瀆守鯢鮒。
【註】鯢、鮒,皆小魚也。
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【集韻】覩動切,音董。
擊也。
【巳集下】【牛字部】【字彙】同豢。
詳豕部豢字註。
【莊子達生篇】吾將三月汝。
鯿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鯿 【說文】同鯾。
【爾雅釋魚註】江東呼魴魚爲鯿。
【宋玉釣賦】思不出乎鮒鯿。
【後漢馬融傳】魴鱮鱏鯿。
【註】鯿,魴之類也。
襄陽耆舊傳:漢中鯿魚甚美,常禁人捕,以槎斷水,因謂之槎頭縮項鯿。
又【劉弇詩】歸釣潭頭楓葉鯿。
又【廣韻】布還切,音斑。
又【集韻】逋閑切,音斒。
義□同。
鰎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鰎 【集韻】紀偃切,音犍。
魚名。
又【正字通】魚微用鹽曰鰎。
【卯集上】【心字部】【集韻】倚謹切,音隱。
【類篇】憂病也,哀也。
【寅集下】【弓字部】【集韻】同鬻。
鱒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鱒 【廣韻】才本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粗本切,□蹲上聲。
【說文】赤目魚也。
【爾雅釋魚】鮅鱒。
【註】似鯶子赤眼。
【疏】鮅,一名鱒。
【陸璣草木蟲魚疏】鱒似鯶魚,而鱗細於鯶,赤眼。
【詩豳風】九罭之魚,鱒魴。
【傳】大魚也。
又【五音集韻】士晚切,音撰。
又柱兗切,音篆。
義□同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徂悶切,音鐏。
魚名。
又魚入泥。
又【五音集韻】士戀切,音饌。
義同。
鱤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鱤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古禫切,音感。
魚名,魠也。
又【山海經】減水多鱤魚。
【註】一名黃頰。
【本草】鱤魚,卽魚。
一名鰥魚。
鱤,敢也。
,也。
食而無厭也。
又其性獨行,故曰鰥。
【集韻】或省作鰔。
鱱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鱱 【集韻】力制切,音例。
魚名。
或作□。
鮑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鮑 【唐韻】薄巧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部巧切,□音抱。
【說文】饐魚也。
【玉篇】漬魚也。
今謂裛魚。
【釋名】鮑魚,鮑,腐也,埋藏奄使腐臭也。
【急就篇註】鮑亦海魚,加之以鹽,而不乾者也。
【周禮天官籩人】膴,鮑魚,鱐。
【註】鮑者,於楅室中糗乾之,出於江淮也。
【史記貨殖傳】鮑千鈞。
【註】鮑,膊魚也。
謂破開中,頭尾不相離爲鮑,謂之膊關者也。
【周語】鮑魚不登俎豆。
【家語】與不善人居,如入鮑魚之肆,久而不聞其臭。
又姓。
【左傳莊十四年註】鮑叔牙,小白之傅。
【齊語】鮑叔牙,齊大夫姒姓之後。
又與鞄同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】攻皮之工,函,鮑。
【註】鮑,或書爲鞄。
蒼頡篇有鞄□。
又【集韻】披交切,音拋。
魚名。
又【集韻】班交切,音包。
人名。
楚有申鮑胥。
通作包。
【午集中】【疒字部】【唐韻】食聿切,音術。
【說文】狂走也。
【玉篇】狂走貌。
又【字彙補】借作踢之。
獸名。
【續騷經】顧踢以中理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呼骨切,音忽。
又【集韻】敕律切,音黜。
又休必切,音矞。
義□同。
□ 【未集中】【糸字部】 □ 【廣韻】強魚切【集韻】求於切,□音渠。
【玉篇】綵名也。
履緣也。
【類篇】或作□。
詳□字註。
□ 【未集中】【羊字部】 □ 【說文】羍省作□。
鲕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鮞 【唐韻】如之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人之切,□音而。
【說文】魚子也。
【魯語】魚禁鯤鮞。
【註】鯤,魚子。
鮞,未成魚也。
又【呂氏春秋】魚之美者,洞庭之□,東海之鮞。
【註】□鮞,魚名。
又【廣韻】如六切,音肉。
義同。
鲷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鯛 【唐韻】都僚切【集韻】丁聊切,□音雕。
【說文】骨耑脃也。
又【玉篇】魚名。
【類篇】或作鮉。
考證:〔【說文】骨專脃也。
〕謹照原文專改耑。
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【唐韻】武巾切【集韻】眉貧切,□音珉。
【說文】撫也。
一曰摹也。
又【集韻】美隕切,音敏。
義同。
又武粉切,音吻。
與抆同。
本作捪,或省作抿。
【卯集中】【戶字部】【正字通】屇字之譌。
鲸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鯨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渠京切,音擎。
【說文】本作,海大魚也。
【玉篇】魚之王。
【古今注】鯨魚者,海魚也。
大者長千裡,小者數十丈。
其雌曰鯢,大者亦長千裡,眼如明月珠。
互詳鯢字註。
【後漢班固傳】於是發鯨魚,鏗華鐘。
【註】海岸中有大魚名鯨。
又有獸名蒲牢。
蒲牢素畏鯨魚,鯨魚擊蒲牢,蒲牢輒大鳴。
凡鐘欲令其聲大者,故作蒲牢於其上,撞鐘者名爲鯨魚。
又【西京雜記】漢武刻石爲鯨,置昆明池,每雷雨,魚常鳴吼,鱗鬣皆動。
【杜甫詩】石鯨鱗甲動秋風。
又【集韻】渠良切,音彊。
義同。
鳍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鰭 【廣韻】渠脂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渠伊切,□音祁。
魚脊上骨。
【禮少儀】夏右鰭。
【註】脊也。
【疏】夏時陽氣在魚脊,故右鰭。
【史記司馬相如傳】揵鰭擢尾。
【註】正義曰:鰭,魚背上鬣也。
又【玉篇】與鮨同。
魚名。
又鮓屬。
鱗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鱗 【廣韻】力珍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離珍切,□音鄰。
【說文】魚甲也。
【玉篇】魚龍之鱗也。
【周禮地官大司徒】其動物宜鱗物。
【註】鱗,龍之屬。
【禮月令】其蟲(鱗。
【註】)龍蛇之屬。
【淮南子地形訓】凡鱗者,生於庶魚。
又【正字通】雙鱗魚,產湖廣石門縣東陽山水中,鱗有兩重,與諸魚別,味肥(美。
)又姓。
【左傳文十六年】鱗鱹爲司徒。
【類篇】或作。
此條有四字脫落,包括一個空格。
今補於()中。
鯟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鯟 【廣韻】德紅切【集韻】都籠切,□音東。
魚名。
似鯉。
【郭璞江賦】鯟□鮋。
【註】鯟似鱦。
【卯集上】【心字部】【廣韻】許聿切,音矞。
本作怵。
或作□。
【博雅】狂也。
【春秋桓五年】春正月,甲戌,已醜,□侯鮑卒。
【公羊傳】曷爲以二日,卒之也。
【註】者,狂也。
又【集韻】翾劣切,音決。
【博雅】怒也。
一曰愚貌。
【卯集中】【戶字部】【廣韻】口答切【集韻】葛合切【韻會】克盍切,□音閤。
【說文】閉也。
【廣韻】閉戶曰。
又【廣韻】近倨切【集韻】丘據切,□音去。
義同。
又【廣韻】胡臘切【集韻】轄臘切,□音盍。
【纂文】姓也。
鱔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鱔 【集韻】上演切,音善。
魚名。
○按與鱓同。
鱘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鱘 【本草】鱘魚出江中,背如龍,長一二丈。
【註】音尋。
鱟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鱟 【廣韻】胡遘切【集韻】下遘切,□音□。
魚名。
似蟹,有子可爲醬。
【山海經註】鱟魚形如惠文冠,靑黑色,十二足,長五六尺,似蟹,雌常負雄,漁子取之,必得其雙。
子如麻子,南人爲醬。
【嶺表異錄】雄小雌大,水中雄者浮雌者沉。
【左思吳都賦】乗鱟黿鼉。
又號鱟媚。
【郭璞江賦】蜦鱟媚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烏酷切,音沃。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許□切,音詬。
又【集韻】乙角切,音渥。
義□同。
□ 【備考】【未集】【舟字部】 □ 【字彙補】同窗。
□ 【未集上】【竹字部】 □ 【玉篇】先後切【集韻】蘇後切,□音叟。
十六鬥曰□。
又炊也。
同籔。
【集韻】亦作。
鲑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鮭 【廣韻】古攜切【集韻】涓畦切,□音圭。
魚名。
【山海經】敦薨之山,其中多赤鮭。
【註】今名鯸鮐爲鮭魚。
【雷公炮炙論】鮭魚插樹,立使枯乾。
一名魚,一名嗔魚。
日華子謂之鰗魚,今謂之河豚。
【論衡】鮭肝死人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戸佳切,音鞵。
吳人謂魚菜總稱。
【世說】庾杲之淸貧,每食三韭。
任昉戲之曰:誰謂庾郞貧,每食鮭菜,常有二十七種。
又【廣韻】苦圭切【集韻】頃畦切,□音睽。
複姓。
【後漢牟融傳】代鮭陽鴻爲大司農。
【註】鮭陽,姓也。
又【集韻】烏媧切,音蛙。
鮭蠪,神名。
【莊子達生篇】倍阿鮭蠪。
【註】倍阿,神名也。
鮭蠪,狀如小兒,長一尺四寸,黑衣赤幘大冠,帶劒持戟。
又【集韻】戸瓦切,音跨。
楚冠名。
鲽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鰈 【唐韻】吐盍切【集韻】託盍切,□音榻。
【說文】比目魚也。
【爾雅釋地】東方有比目魚,不比不行,其名謂之鰈。
【註】狀似牛□,鱗細,紫黑色,一眼,兩片相合乃得行。
今水中所在有之。
江東又呼爲王餘魚。
【後漢邊讓傳註】比目魚,一名鰈,今江東呼爲闆魚。
【異物志】一名箬葉魚。
俗呼鞋底魚。
臨海志曰:婢屣魚。
風土記曰:奴屩魚。
【集韻】或作魼。
又【集韻】達協切,音牒。
義同。
或作鰨。
又【集韻】七接切,音妾。
與鯜同。
魚名。
出樂浪潘國。
又【集韻】實洽切,音箑。
魻鰈,鱗次衆多也。
一曰裝飾重疉貌。
詳魻字註。
鳝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鱔 【集韻】上演切,音善。
魚名。
○按與鱓同。
鯚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鯚 【篇海】音季。
【字彙】魚名。
【正字通】魚統喙細鱗,俗呼鯚魚。
統喙疑鋭喙。
【午集上】【玉字部】【廣韻】紀力切【集韻】訖力切,□音殛。
【集韻】垂,地名。
字林本作棘,以其出美玉,故從玉。
或謂玉曰垂。
【類篇】亦作□。
通作蕀。
【未集上】【竹字部】【廣韻】古三切【集韻】沽三切,□音甘。
竹名。
又【唐韻】【類篇】□古覽切,音敢。
實中大竹也。
鷗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鷗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烏侯切,音謳。
【說文】鷗,水鴞也。
一名鷖。
【李時珍曰】鷗者,浮水上,輕漾如漚也。
又本作漚。
【列子黃帝篇】海上之人有好漚鳥者,每旦之海上,從漚鳥遊,漚鳥之至者,百住而不止。
【註】漚同鷗。
又【集韻】□于切,音區。
水鳥也。
又於求切,音優。
義同。
鯩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鯩 【廣韻】力迍切【集韻】龍春切,□音倫。
魚名。
【山海經】來需之水多鯩魚,黑文,其狀如鮒,食者不睡。
【郭璞江賦】鯪鰩鯩鰱。
鰈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鰈 【唐韻】吐盍切【集韻】託盍切,□音榻。
【說文】比目魚也。
【爾雅釋地】東方有比目魚,不比不行,其名謂之鰈。
【註】狀似牛□,鱗細,紫黑色,一眼,兩片相合乃得行。
今水中所在有之。
江東又呼爲王餘魚。
【後漢邊讓傳註】比目魚,一名鰈,今江東呼爲闆魚。
【異物志】一名箬葉魚。
俗呼鞋底魚。
臨海志曰:婢屣魚。
風土記曰:奴屩魚。
【集韻】或作魼。
又【集韻】達協切,音牒。
義同。
或作鰨。
又【集韻】七接切,音妾。
與鯜同。
魚名。
出樂浪潘國。
又【集韻】實洽切,音箑。
魻鰈,鱗次衆多也。
一曰裝飾重疉貌。
詳魻字註。
鰑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鰑 【廣韻】與章切【集韻】餘章切,□音陽。
魚名。
【博雅】鮦也。
【玉篇】赤鱺也。
鰨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鰨 【唐韻】吐盍切【集韻】託盍切,□音榻。
【說文】虛鰨也。
【前漢司馬相如上林賦】禺禺魼鰨。
【註】鰨,鯢魚也。
似鮎,有四足,聲如嬰兒。
【正字通】鰨,卽今福州銅盆魚。
又【集韻】諾盍切,音納。
與魶同。
又【集韻】達協切,音沓。
東方比目魚名也。
鰫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鰫 【唐韻】餘封切【集韻】餘封切,□音容。
與鱅同。
【說文】魚也。
【類篇】似鰱而黑。
又【集韻】常容切,音鱅。
又尹竦切,音勇。
義□同。
□ 【未集中】【糸字部】 □ 【字彙補】與縱同。
□ 【未集中】【糸字部】 □ 【六書正譌】□,從糸囪聲。
俗作捴□総,□非。
◎按《說文》總從悤聲,不從囪聲。
囪,楚江切,悤,倉紅切,從悤乃得聲。
《正譌》之說非是。
鰭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鰭 【廣韻】渠脂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渠伊切,□音祁。
魚脊上骨。
【禮少儀】夏右鰭。
【註】脊也。
【疏】夏時陽氣在魚脊,故右鰭。
【史記司馬相如傳】揵鰭擢尾。
【註】正義曰:鰭,魚背上鬣也。
又【玉篇】與鮨同。
魚名。
又鮓屬。
【醜集中】【土字部】同圻。
一作畿。
畿字原從土從畿。
鶗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鶗 【廣韻】杜奚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田黎切【正韻】杜兮切,□音啼。
【玉篇】鶗肩鷹,仲春化爲鳩。
又【廣韻】鶗鴂,子規也。
又【廣韻】特計切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大計切,□音弟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常支切,音匙。
鷂也。
鶰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鶰 【玉篇】于權切,音員。
鳥名。
鶱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鶱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虛言切,音軒。
【說文】鶱飛貌。
【張衡西京賦】鳳鶱翥於甍標,鹹遡風而欲翔。
【沈約水鳥賦】將鶱復斂翮。
【杜甫詩】風雅藹孤鶱。
【韓愈詩】得時方張王,挾勢欲騰鶱。
俗讀音愆,誤。
鷃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鷃 【廣韻】烏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於諫切,□音晏。
同鴳鴽也。
一名鵪,又名鸋。
小雀也。
【禽經】雉上有丈,鷃上有赤。
雉上飛能丈,故計丈。
鷃上飛能尺。
赤與尺通。
亦作斥,莊子所雲斥鷃是也。
李時珍曰:鷃不木處,可謂安寧自如矣。
莊子所謂騰躍不過數仞,下翔蓬蒿之閒者也。
又曰鷃,□鳥也。
常晨鳴如雞,趨民收麥,行者以爲□。
【禮內則】雉兔鶉鷃。
又【集韻】伊甸切,音宴。
鶉屬。
【午集上】【玉字部】【集韻】居悸切,音季。
玉名。
【午集中】【皿字部】【廣韻】五堅切【集韻】倪堅切,□音妍。
【玉篇】椀也。
【廣韻】醆也。
原字從幵。
鴅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鴅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呼官切,音歡。
【玉篇】鳥名。
鴼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鴼 【唐韻】盧各切,音洛。
【說文】烏鸔也。
【爾雅釋鳥】鵅,烏□。
【郭註】水鳥也。
似鶂而短頸,腹翅紫白,背上綠色,江東呼鳥□。
又【廣韻】古伯切【集韻】各頟切,□音格。
【玉篇】鵋也。
【爾雅釋鳥】鵅,鵋。
【郭註】今江東呼鵂鶹爲鵋。
亦謂之鴝鵅。
鱞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鱞 【字彙】同鰥。
【楚辭天問】舜閔在家,父何以鱞。
【王逸註】無妻曰鱞。
【補註】鱞經傳多作鰥。
鱠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鱠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古外切,音膾。
細切肉也。
【幹祿字書】膾通鱠。
又【博物志】吳王江行食魚膾,棄殘餘於水,化爲魚,名膾殘,卽今銀魚。
鱭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鱭 【廣韻】徂禮切【集韻】在禮切,□音薺。
與鮆同。
鱳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鱳 【唐韻】盧各切【集韻】歷各切,□音洛。
【說文】魚名。
出樂浪潘國。
【類篇】或作□。
又【集韻】盧谷切,音祿。
義同。
又狼狄切,音歷lì。
□或作鱳。
鱵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鱵 【廣韻】職深切【集韻】諸深切,□音針。
魚名。
【正字通】俗呼針觜魚。
鱸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鱸 【廣韻】落胡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龍都切,□音盧。
魚名。
【正字通】巨口細鱗似鱖,長數寸,有四腮,俗呼四腮魚。
以七八月出吳江,松江尤盛。
天下之鱸皆兩腮,惟松江四腮。
【後漢左慈傳】所少吳松江之鱸魚耳。
【註】神仙傳雲:松江出好鱸,魚味異他處。
【晉書張翰傳】見秋風起,思松江蒪羹鱸鱠,命駕歸。
鶘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鶘 【玉篇】戸徒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洪孤切,□音胡。
鵜鶘也。
【莊子外物篇】魚不畏網,而畏鵜鶘。
【山海經】廬其之山,無草木,多沙石,沙水出焉,南流注于涔水中,多□鶘,狀如鴛鴦,人足,其鳴自詨。
【註】今鵜鶘,足頗似人腳。
鶛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鶛 【廣韻】古諧切【集韻】居諧切
【註】鯫,士垢反。
服虔曰:小人貌也。
瓚曰:《楚漢春秋》:鯫,姓也。
又【廣韻】徂鉤切【集韻】徂侯切,□音。
又【集韻】此苟切,音趣。
又【廣韻】七逾切【集韻】逡須切,□音趨。
又【正韻】七演切,音淺。
義□同。
鲱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鯡 【廣韻】方味切【集韻】方未切,□音沸。
【玉篇】魚子也。
又【類篇】一曰海魚名。
又【集韻】匪微切,音飛。
與□同。
詳□字註。
鲻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鯔 【廣韻】側持切【集韻】莊持切,□音菑。
魚名。
【本草】鯔魚,似鯉,身圓頭扁,骨軟,生江海淺水中。
【左思吳都賦】鮫鯔琵琶。
【註】鯔魚如鯢,長七尺,吳會稽臨海皆有之。
鳏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鰥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古頑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姑頑切【正韻】姑還切,□音關。
【說文】魚也。
【詩齊風】其魚魴鰥。
【傳】大魚也。
【孔叢子抗志篇】衞人釣於河,得鰥魚焉,其大盈車。
子思問曰:如何得之。
對曰:吾垂一魴之餌,鰥過而不視,更以豚之半,則吞矣。
又【書堯典】有鰥在下曰虞舜。
【傳】無妻曰鰥。
【禮王制】老而無妻曰鰥。
【釋名】鰥,昆也。
昆,明也。
愁悒不寐,目恆鰥鰥然也。
故其字從魚,魚目恆不閉者也。
【白虎通】鰥之言鰥鰥無所親,則寡者少也。
又【集韻】公渾切,音昆。
與鯤同。
【爾雅釋魚疏】鰥,魚子。
鰥鯤字異,蓋古字通用也。
又與瘝同。
【爾雅釋詁】鰥,病也。
【鄭樵註】鰥,卽瘝也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古幻切,音慣。
視貌。
或作□。
又葉眞韻。
【楚辭天問】舜閔在家,父何以鰥。
堯不姚合,二女何親。
鳢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鱧 【唐韻】盧啓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裡第切,□音禮。
【說文】鱯也。
【爾雅釋魚】鱧。
【註】鮦也。
【詩小雅】魚麗于罶,魴鱧。
【正字通】今烏魚。
又與蠡同。
【本草】蠡魚。
一名鮦魚,生九江。
【註】蠡今皆作鱧字。
【午集上】【瓦字部】【唐韻】郞擊切【集韻】郞狄切,□音歷。
瓦器。
或作。
鯕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鯕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渠之切,音其。
【說文】魚名。
【玉篇】□鯕。
【廣韻】鯿魚也。
【類篇】亦作□。
鯝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鯝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古暮切,音顧。
魚肚中腸。
【類篇】杭越之閒謂魚胃爲鯝。
又【正字通】黃鯝,狀似白魚,長不近尺,闊不踰寸,扁身細鱗,腸腹多脂,南人譌名黃姑,北人譌名黃骨魚。
鯡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鯡 【廣韻】方味切【集韻】方未切,□音沸。
【玉篇】魚子也。
又【類篇】一曰海魚名。
又【集韻】匪微切,音飛。
與□同。
詳□字註。
【巳集下】【犬字部】【廣韻】之戍切【集韻】朱戍切,□音註。
【玉篇】鄕名。
【廣韻】在河南。
又【玉篇】亭名。
鰄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鰄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於非切,音威。
魚名。
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【集韻】他刀切,音絛。
或從支。
日色也。
鰅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鰅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魚容切,音顒。
【說文】魚名。
皮有文,出樂浪,東暆。
神爵四年初捕收輸考工。
周成王時,揚州獻鰅。
博雅:也。
【玉篇】鰅魚也。
【前漢司馬相如傳】鰅鰫鰬魠。
【註】郭璞曰:鰅魚有文彩。
又【楚辭大招】鰅鱅短狐。
【註】鰅鱅,短狐類。
【補註】狀如犂牛。
又【廣韻】遇俱切【集韻】元俱切,□音虞。
義同。
【備考】【午集】【玉字部】【篇海類編】同玫。
鳺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鳺 【廣韻】甫無切【集韻】風無切,□音膚。
【玉篇】鳺鳩也。
【爾雅釋鳥】隹其鳺鴀。
【郭註】今鳩。
一作夫。
【詩小雅】翩翩者鵻。
【傳】鵻,夫不也。
【箋】夫不,鳥之慤謹者。
一作□。
又【集韻】馮無切,音扶。
義同。
又均窺切,音規。
子□,鳥名。
鴃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鴃 【集韻】扃闃切【正韻】古闃切,□音狊。
與鵙同。
【孟子】南蠻鴃舌之人。
【趙註】鴃,博勞鳥也。
鵁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鵁 【唐韻】古肴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居肴切,□音交。
【說文】鵁鶄也。
【爾雅釋鳥】鳽,鵁靑。
【郭註】似鳧。
腳高,毛冠。
【郉疏】鵁鶄一名鳽。
【博物志】鵁鶄,巢於高樹,生子穴中,銜其母翼,飛下飮食。
【師曠禽經】鵁鶄,睛交而孕。
又曰旋目其名鷃,方目其名鴋。
【司馬相如上林賦】鵁鶄目。
【正字通】鵁鶄,似鳧。
腳高,觜丹,頂有紅毛如冠。
又鵁鸕。
【爾雅釋鳥】鴢頭鵁。
【郭註】似鳧。
江東謂之魚鵁。
【釋文】許交切,音骹。
【郉疏】一名頭鵁。
【司馬相如上林賦】□鴜鵁鸕。
【註】魚鵁也。
又【山海經】蔓聯山有鳥,羣居而朋飛,其毛如雌雉,名曰鵁。
又【集韻】虛交切,音虓。
義同。
鵃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鵃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張流切,音輈。
【說文】鵃,鶻鵃也。
似山鵲而小。
一名鶌鳩。
【爾雅釋鳥】鶌鳩,鶻鵃。
【本草】其鳴雲:鉤輈格磔,自呼也。
又【玉篇】止遙切【集韻】之遙切,□音昭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陟交切,音啁。
義□同。
又【玉篇】丁交切【集韻】丁聊切,□音鵰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丁了切,音鳥。
鵃,船長貌。
字原刻從了從鳥。
考證:〔【爾雅釋鳥】鶌鳩,鶻鳩。
〕謹照原文鶻鳩改鶻鵃。
鵄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鵄 【集韻】同鴟。
【史記條枝有大鳥註】鵄,鷹聲,蹄駱,色蒼,舉頭八九尺。
鵛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鵛 【廣韻】古靈切【集韻】堅靈切,□音經。
鳥名。
【爾雅釋鳥】輿頸鷋。
【郭註】未詳。
【廣雅】鵛雀,怪鳥。
鵝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鵝 〔古文〕【唐韻】五何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牛何切,□音峩。
【說文】鴚鵝也。
長脰善鳴,峩首似傲,故曰鵝。
【埤雅】鵝頸如瘤,今鵝江東呼鴚。
李時珍曰:鵝綠眼黃喙紅掌,善□,夜鳴應更。
禽經曰:腳近臎者能步,鵝騖是也。
鵝見異類差翅鳴,一名家雁。
一名舒雁。
一名鵱鷜。
又【爾雅釋鳥】舒雁,鵝。
【李巡曰】野曰雁,家曰鵝。
【本草註】又有野鵝,大於雁,似人家蒼鵝,謂之鴐鵝。
又【禽經】鵝鳴則蜮沉,養之圍林,則蛇遠去。
又【嶺南異物志】蠻人聚鵝腹毳毛爲衣被。
又【洞冥記】日出銜翅而舞,名喜白鵝。
又陣名。
【左傳昭二十一年】鄭翩願爲鸛,其禦願爲鵝。
又人名。
榮駕鵝,魯大夫成伯。
又草名。
黑鵝。
【管子地員篇】其種陵稻黑鵝馬夫。
又鵝抱,亦草名。
見【本草】。
鱣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鱣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張連切,音邅。
【說文】鯉類也。
【爾雅釋魚】鱣。
【註】大魚。
似鱏而短鼻,口在頷下,體有邪行甲,無鱗,肉黃,大者長二三丈,江東呼爲黃魚。
【陸璣草木蟲魚疏】鱣出江海,三月中從河下頭來上,形似龍,銳頭,口在頷下,背上腹下皆有甲。
今於盟津東石磧上鉤取之,大者千餘斤,可蒸爲□。
又可爲鮓。
魚子可爲醬。
【詩衞風】鱣鮪發發。
【前漢賈誼傳】橫江湖之鱣鯨。
【註】師古曰:鱣,亦作鱏。
又【史記建元以來年表】城陽頃王子封鱣。
【註】索隱曰:縣名。
又【集韻】唐幹切,音壇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上演切,音善。
同鱓。
【後漢楊震傳】有冠雀銜三鱣魚,飛集講堂前,都講取魚進曰:虵鱣者,卿大夫服之象也。
【註】續漢書,謝承書鱣皆作鱓。
然則鱣鱓古字通也。
【顏氏家訓】後漢書雲:鸛雀銜三鱓魚,多假借爲鱣鮪之鱣。
俗之學士因謂之鱣魚。
按魏武四時食制,鱣魚大如五鬥匳,長一丈。
郭璞註爾雅,鱣長二三丈,安有鸛雀能勝一者,況三頭乎。
鱣又純灰色,無文章也。
鱓魚,長者不過三尺,大者不過三指,黃地黑文,故都講雲:虵鱣,卿大夫服之象也。
續漢書及搜神記亦說此事,皆作鱓字。
孫卿雲:魚鱉鰌鱣,及韓非說苑,皆曰鱣似蛇,□作鱣字。
假鱣字爲鱓字,其來久矣。
鱧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鱧 【唐韻】盧啓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裡第切,□音禮。
【說文】鱯也。
【爾雅釋魚】鱧。
【註】鮦也。
【詩小雅】魚麗于罶,魴鱧。
【正字通】今烏魚。
又與蠡同。
【本草】蠡魚。
一名鮦魚,生九江。
【註】蠡今皆作鱧字。
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【唐韻】博旁切【集韻】逋旁切,□謗平聲。
捍也,衞也。
又□也。
□ 【未集上】【竹字部】 □ 【集韻】歷各切,音洛。
籬□也。
又籠也。
【揚子方言】桮□,陳楚宋衞之閒,自關而西謂之桮□。
【註】盛桮器籠也。
鲡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鱺 【唐韻】郞奚切【集韻】憐題切,□音黎。
與□同。
【說文】魚名。
【玉篇】魚似蛇,無鱗甲,其氣辟蠹魚也。
又【廣韻】盧啓切【集韻】裡弟切,□音禮。
與鱧同。
【博雅】小鮦也。
【爾雅釋魚註】靑州呼小鱺爲鮵。
【疏】鮵與鱧,音義□同。
又【集韻】鄰知切,音離。
義同。
鲢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鰱 【唐韻】力延切【集韻】陵延切,□音連。
【說文】魚名。
【博雅】鱮也。
【陸璣草木蟲魚疏】鱮,徐州人謂之鰱。
【郭璞江賦】鯪鯉鰩鰱。
又【正字通】鰫魚似鰱。
俗呼黑鰱。
【卯集上】【心字部】【五音集韻】子列切,音節。
心有度也。
一曰燭餘也。
【午集中】【皿字部】【廣韻】五下切【集韻】語下切,□音雅。
酒器。
【揚子方言】杯也。
秦晉之郊謂之。
通作雅。
【字彙補】譌作□,非。
【巳集上】【水字部】【字彙補】與澔同。
或書作。
【午集下】【立字部】【集韻】詢趨切,音須。
待也。
【卯集上】【心字部】【集韻】歷各切,音洛。
娛也。
本作樂。
或從心。
鴆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鴆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直禁切,音沈。
【說文】毒鳥也。
【玉篇】毒鳥食蛇,其羽畫酒,飮之卽死。
【廣雅】鴆鳥。
其雄謂之運日,其雌謂之隂諧。
【廣志】鴆形似鷹,大如鶚,毛黑,喙長,食蛇及橡實。
【晉語】置鴆於酒。
【屈原離騷】吾令鴆爲媒兮,鴆告予以不好。
又鴆有同名殊類者。
【山海經】瑤碧之山有鳥,狀如雉,恆食蜚,名曰鴆。
又通作酖。
【左傳閔元年】宴安酖毒,不可懷也。
【註】酖與鴆通。
又【集韻】徒南切,音覃。
義同。
又丁紺切,音馾。
鳥名。
或作□□。
鴠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鴠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得案切【正韻】得爛切,□音旦。
旦,鳥也。
【增韻】旦,求旦之鳥,似雞,晝夜常鳴。
【揚子方言】周魏齊宋之閒謂之獨春,自關而東謂之城旦,秦隴之內謂之鶡鴠。
【禮月令】仲冬,鶡旦不鳴。
又【集韻】黨旱切,音亶。
義同。
○按鶡鴠,因求旦之聲得名,本作盍旦。
《禮坊記》引《詩》相彼盍旦,尙猶患之。
或作曷旦。
《月令》作鶡旦,《廣志》作侃旦,《方言》作鶡鴠,別作鳱鴠、鴠、渴旦。
鴨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鴨 〔古文〕鵪□【唐韻】烏甲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乙甲切,□音押。
【玉篇】小鳥也。
【爾雅釋鳥】舒鳧,騖。
【註】鳧也。
【禽經】鴨鳴呷呷,其鳴自呼,鳧能高飛,而鴨舒緩不能飛,故曰舒鳧。
【廣雅】一名□匹,亦作鴄。
又水名,鴨淥。
【唐書地理志】馬訾水出白山,色若鴨頭,號鴨淥水,今鴨淥江也。
又葉乙頰切,音謁。
【蘇軾畫鴈詩】徐行意自得,俯仰若有節。
我衰寄江湖,我伴雜鵝鴨。
又葉於質切,音乙。
【蘇軾岐亭詩】知我犯寒來,呼酒意頗急。
拊掌動鄰裡,遶村捉鵝鴨。
【說文】從鳥甲聲。
【玉篇】亦作□,別作□。
【午集上】【瓦字部】【集韻】悉合切,音趿。
器破。
鱕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鱕 【廣韻】甫煩切【集韻】方煩切,□音蕃。
【玉篇】魚名。
【南越志】鱕魚,鼻有橫骨如鐇,海船逢之必斷。
【左思蜀都賦】鮣龜鱕。
【註】鱕有橫骨在鼻前,如斤斧形。
東人謂斧斤之斤爲鐇,故謂之鱕也。
又【集韻】孚袁切,音番。
又符袁切,音煩。
義□同。
鱨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鱨 【廣韻】市羊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辰羊切,□音常。
【說文】揚也。
【玉篇】黃鱨魚。
【詩小雅】魚麗于罶,鱨鯊。
【傳】鱨,揚也。
【疏】鱨揚者,魚有二名,釋魚無文。
陸璣疏雲:鱨,一名黃頰魚是也。
似燕頭,角身,形厚而長大,頰骨正黃,魚之大而有力解飛者。
徐州人謂之揚。
黃頰,通語也。
鱲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鱲 【廣韻】良涉切【集韻】力涉切,□音獵。
【類篇】魚名。
□ 【未集中】【糸字部】 □ 【字彙補】方孔切,音□。
縛也。
○按卽綁字。
皆俗字也。
魚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魚 〔古文〕□【唐韻】語居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牛居切,□禦平聲。
【說文】本作□,水蟲也。
象形,與燕尾相似。
【註】徐鍇曰:下火象尾而已,非水火之火。
【韻會】隷省作魚。
【易中孚】豚魚吉。
【註】魚者,蟲之隱者也。
【儀禮有司徹】魚□。
【註】魚無足翼。
【史記周本紀】白魚躍入王舟中。
【註】馬融曰:魚者介鱗之物,兵象也。
又蠹魚,亦名衣魚,本草生,久藏衣帛及書紙中。
又【詩小雅】象弭魚服。
【傳】魚服,魚皮。
【陸璣疏】魚服,魚獸之皮也。
似豬,東海有之。
一名魚貍,其皮背上斑文,腹下純靑,今以爲弓鞬步叉者也。
又【唐書車服志】初罷龜袋,復給以魚。
【遼史興宗記】試進士於廷,賜馮立等緋衣銀魚。
【金史輿服志】親王佩玉魚,一品至四品佩金魚,以下佩銀魚。
又【左傳閔二年】歸夫人魚軒。
【註】以魚皮爲飾。
又馬名。
【爾雅釋畜】二目白,魚。
【註】似魚目也。
【詩魯頌】有驔有魚。
又地名。
【左傳僖二年】齊寺人貂漏師于多魚。
又【文十六年】惟裨儵魚,人實逐之。
【註】魚,魚復縣,今巴東永安縣。
又【晉語】夷鼓,彤魚氏之甥也。
【註】彤魚,國名。
又姓。
【左傳成十五年】魚石爲左師。
【史記秦本紀】秦之先爲嬴姓,其後分封,以國爲姓,有修魚氏。
又與吾同。
【列子黃帝篇】姬,魚語女。
【註】姬讀居,魚讀吾。
又葉魚羈切,音宜。
【徐幹七喩】大宛之犧,三江之魚。
雲鶬水鵠,禽蹯豹胎。
胎音怡。
又葉語鳩切,音牛。
【庾闡詩】煉形去人俗,飄忽乗雲遊。
暫憩扶桑隂,忽見東嶽魚。
考證:〔今以爲弓鞬步又者也。
〕謹照陸璣疏原文步又改步叉。
【巳集下】【犬字部】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類篇】□充山切,平聲。
【玉篇】噬也。
【集韻】犬噬也。
又【五音集韻】於權切,音僤。
義同。
鵝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鵝 〔古文〕【唐韻】五何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牛何切,□音峩。
【說文】鴚鵝也。
長脰善鳴,峩首似傲,故曰鵝。
【埤雅】鵝頸如瘤,今鵝江東呼鴚。
李時珍曰:鵝綠眼黃喙紅掌,善□,夜鳴應更。
禽經曰:腳近臎者能步,鵝騖是也。
鵝見異類差翅鳴,一名家雁。
一名舒雁。
一名鵱鷜。
又【爾雅釋鳥】舒雁,鵝。
【李巡曰】野曰雁,家曰鵝。
【本草註】又有野鵝,大於雁,似人家蒼鵝,謂之鴐鵝。
又【禽經】鵝鳴則蜮沉,養之圍林,則蛇遠去。
又【嶺南異物志】蠻人聚鵝腹毳毛爲衣被。
又【洞冥記】日出銜翅而舞,名喜白鵝。
又陣名。
【左傳昭二十一年】鄭翩願爲鸛,其禦願爲鵝。
又人名。
榮駕鵝,魯大夫成伯。
又草名。
黑鵝。
【管子地員篇】其種陵稻黑鵝馬夫。
又鵝抱,亦草名。
見【本草】。
鳔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鰾 【廣韻】符少切【集韻】婢小切,□音摽。
魚鰾。
可作膠。
【類篇】魚胞也。
又【本草】鱁鮧魚。
一名鰾。
【午集下】【禾字部】【玉篇】【集韻】□安很切,恩上聲。
草名。
【未集上】【竹字部】【集韻】訖嶽切,音角。
【篇海】竹榱也。
又【集韻】乙角切。
【篇海】於角切,□音渥。
竹名。
【未集上】【竹字部】【廣韻】徒盍切【集韻】敵盍切【韻會】敵合切,□音蹋。
窻也。
【集韻】客扉謂之。
又窻明也。
鼈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鱉 【廣韻】幷列切【集韻】必列切。
□與鼈同。
【幹祿字書】鱉通鼈。
【易說卦】離爲鱉。
【釋文】鱉本又作鼈。
【莊子秋水篇】東海之鱉。
【音義】鱉亦作□。
【卯集上】【心字部】【廣韻】苦加切【集韻】丘加切,□音。
□,伏態也。
又【廣韻】五加切【集韻】牛加切,□音牙。
義同。
鴖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鴖 【玉篇】音珉。
鳥名。
【山海經】符禺山鳥多鴖,似翠赤喙,可以禦火。
又【集韻】無分切,音文。
鴖母,鳥名。
鴝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鴝 〔古文〕□□【唐韻】其俱切【集韻】權俱切,□音劬。
【說文】鴝鵒。
【爾雅翼】鴝鵒,似鵙而有幘,飛輒成羣。
字書謂之哵哵鳥。
一名鴝□。
一作鸜。
【山海經註】鸜鵒,鴝鵒也。
【正字通】又名八哥。
幽明錄雲:五月五日,翦其舌端使圓,敎令學語,能人言。
又鴝掇,蟲名。
【列子天瑞篇】蝴蝶胥也。
化而爲蟲,生竈下,其狀若脫,其名曰鴝掇。
鴝掇千日,化而爲鳥,其名爲乾餘骨。
又【廣韻】古侯切【集韻】居侯切,□音鉤。
【廣韻】鴝鵒鳥。
【集韻】鵂鶹也。
又【集韻】居□切,音冓。
鳥聲,雉鳴也。
【午集上】【玉字部】【玉篇】古文瑟字。
註詳九畫。
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【集韻】同欠。
又【正韻】七四切,音刺。
人名也。
【荀子註】荊有飛,得寶劒於幹越。
【漢書註】作茲非。
【呂覽】作次非。
或曰作飛。
〇按《正字通》謂無次音,誤。
【午集中】【疒字部】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呼來切,音咍。
病也。
鴻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鴻 〔古文〕【唐韻】戸工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胡公切,□音洪。
【說文】鴻,鵠也。
【玉篇】鴻,鴈也。
詩傳雲:大曰鴻,小曰鴈。
【陸璣疏】鴻羽毛光澤純白,似鶴而大,長頸,肉美如鷹。
又有小鴻如鳧,色白,今人直謂之鴻。
【易漸卦】鴻漸于陸,其羽可用爲儀。
又旗名。
【禮曲禮】前有車騎,則載飛鴻。
【鄭註】鴻取飛有行列也。
又通作洪,大也。
【史記河渠書】禹抑鴻水。
【楚辭天問】不任汨鴻,何以尙之。
【註】鴻,大水也。
又傭也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】梓人爲筍簴,小首而長,摶身而鴻,若是者謂之鱗屬,以爲筍。
【註】鴻,傭也。
又【周禮冬官考工記】矢人橈之,以眡其鴻殺之稱也。
【疏】釋雲:鴻卽上文強是也。
殺,卽上文弱是也。
又地名。
【左傳昭二十一年】齊師宋師敗吳師于鴻口。
【註】梁國睢陽縣東有鴻口亭。
又鴻溝。
【史記蘇秦傳】大王之地,南有鴻溝。
【註】在滎陽。
又蟲名。
蜚鴻。
【史記周本紀】蜚鴻滿野。
【註】蠛蠓也。
又姓。
衞大夫鴻騮魋,見【左傳】。
鴻安丘,見【後漢書】。
又人名。
大鴻,堯臣名。
梁鴻,漢人。
又【廣韻】【韻會】胡孔切【集韻】戸孔切,□音汞。
與澒同。
【揚雄羽獵賦】鴻絧緁獵。
【師古註】鴻絧,直馳貌。
又鴻濛,元氣也。
【淮南子俶眞訓】以鴻濛爲景柱。
【註】東方之野日所出。
又【集韻】【類篇】□虎孔切,音嗊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胡貢切,音□。
鴻洞,深遠。
一曰相連次貌。
又【字彙】古送切,音貢。
【淮南子精神訓】澒濛鴻洞。
【註】鴻,讀如子贛之贛。
又葉胡光切,音黃。
【呂氏春秋】彭祖以壽,三代以昌。
五帝以昭,神農以鴻。
考證:〔搏身而鴻。
〕謹照周禮原文搏身改摶身。
〔【廣韻】【韻會】胡孔切,【集韻】戸孔切,□音永。
〕謹照原文音永改音汞。
〔【揚雄校獵賦】鴻絧緁獵。
〕謹照原文校獵賦改羽獵賦。
〔【淮南子俶眞訓】以鴻濛爲景。
【註】鴻濛,東方日所出地。
〕謹照原文爲景下增柱字。
鴻濛東方日所出地改東方之野日所出。
鴽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鴽 【廣韻】人諸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人餘切,□音如。
鴿也。
【爾雅釋鳥】鴽,鴾母。
【郭註】也。
靑州人呼曰鴾母。
【禮月令】田化爲鴽。
又【內則】鴽釀之蓼。
【註】鴽不爲羹,惟蒸煑切蓼。
【儀禮公食大夫禮】以雉兔鶉鴽。
【正字通】田化爲鴽。
鴽卽鶉也。
十二支神,子水位,屬,水午伏乃鶉火之次,豈可移易。
蓋三月大辰□,當出火,故田至建辰月化爲鴽。
八月辰伏,九月當納火,而鴽於建酉月爲者,辰巳伏也。
子午隂陽之極,神交爲變化如此,餘可類推。
鴾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鴾 【廣韻】莫浮切【集韻】迷浮切,□音謀。
鴾母。
註見上。
鵢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鵢 【海篇】申人切,音身。
鳥名。
鱖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鱖 【唐韻】居衞切【集韻】姑衞切,□音劌。
【說文】魚名。
【玉篇】魚大口細鱗斑彩。
【爾雅釋魚】鱊鮬鱖鯞。
【註】小魚也。
詳鮬字註。
【本草】鱖然背有黑點。
昔仙人劉憑嘗食石桂魚,今此魚猶有桂名,恐是此也。
生江溪閒。
【正字通】魚扁形闊腹,大口細鱗,皮厚肉緊,味如豚。
一名水豚,又名鱖豚。
焦氏《筆乗》謂鱖名鮰魚,誤。
蓋因鄕語謂鱖爲計,故以鱖本音桂,與鮠近也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居月切,音厥。
又【集韻】於月切,音噦。
又居逵切,音龜。
義□同。
【本草】鱖魚背有黑點。
魯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魯 〔古文〕□【廣韻】【正韻】郞古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籠五切,□音虜。
【說文】鈍詞也。
【論語】參也魯。
【何晏註】魯,鈍也。
曾子性遲鈍。
又國名。
【詩魯頌譜】魯者,少昊摯之墟也。
【前漢地理志】周興,以少昊之虛曲阜封周公子伯禽爲魯侯,以爲周公主。
【釋名】魯,魯鈍也。
國多山水,民性樸魯也。
又姓。
【廣韻】伯禽之後,以國爲姓,出扶風。
又複姓有魯步氏。
又【集韻】旅,古作魯。
註詳方部六畫。
鳥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鳥 【唐韻】都了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丁了切,□音蔦。
【說文】長尾禽總名也。
【正韻】常時曰鳥,胎卵曰禽。
【爾雅釋鳥】鳥之雌雄不可別者以翼,右掩左雄,左掩右雌。
【書堯典】厥民析鳥獸孳尾。
【周禮秋官翨氏】掌攻猛鳥。
又【硩蔟氏】掌覆妖鳥之巢。
【註】硩,摘也。
摘其巢而去之。
【正字通】二足而羽謂之禽。
或曰鳥觜曰咮曰喙,爪曰距,尾曰翠,一作臎,一名尾罌。
膍胵曰奧,嚨曰亢曰員官,項畜食處曰嗉,翅曰翮曰翎,頸毛曰翁,腳短者多伏,腳長者多立,腳近翠者好步,腳近臆者好躑。
【師曠禽經】羽蟲三百六十,毛協四時,色合五方。
又星名。
朱鳥,南方七宿名。
【書堯典】日中星鳥。
又國名。
【山海經】鹽長之國有人鳥首,名曰鳥氏。
又山名。
鳥。
【地志】在隴西郡首陽縣西南,禹貢,終南惇物至于鳥。
又【山海經】鳥危之山,鳥危之水出焉。
又官名。
【周禮夏官】射鳥氏掌射鳥。
【左傳昭十七年】少皡摯之立也,紀於鳥,爲鳥師,而鳥名。
又秦之先有鳥俗氏。
【史記秦本紀】大費生子二人,一曰大廉,實鳥俗氏。
【索隱曰】以仲衍鳥身人言,故爲鳥俗氏。
又丹鳥,白鳥,俱蟲名。
【夏小正】丹鳥者,丹良也。
白鳥者,蚊蚋也。
又妙音鳥。
【法華經偈頌】聖主天中王,迦陵頻伽聲。
【註】迦陵頻伽,妙音鳥也。
鳥未出聲時,卽發音微妙,一切天人聲皆不及,惟佛音類之,故以取況。
又【正韻】尼了切,音裊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【類篇】□與島同。
【書禹貢】島夷皮服。
【史記夏本紀】【前漢地理志】□作鳥夷。
孔讀鳥爲島。
又【字彙補】子削切,音爵。
【前漢地理志】武威郡鸞鳥縣。
【後漢段熲傳】欲攻武威,熲復追擊於鸞鳥。
【註】鳥音爵。
又葉都縷切,音女。
【史記自序】穆公思義,悼殽之旅。
以人爲殉,詩歌黃鳥。
又葉丁柳切,音近鬥。
【前漢敘傳】沐浴屍鄕,北面奉首。
旅人慕殉,義過黃鳥。
考證:〔【正韻】尼了切,音。
〕謹照原文音梟改音裊。
【午集中】【目字部】【集韻】董五切,音睹。
【篇海】多也。
又【類篇】仉,梁公子名。
【字彙補】譌作□,非。
【卯集上】【心字部】【唐韻】莫角切【集韻】墨角切,□音邈。
與□同。
【說文】美也。
【曹操祭橋公墓文】國念明訓,士思令謨。
幽靈潛翳,哉緬矣。
從心貌聲。
本作。
鴗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鴗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□力入切,音立。
【爾雅釋鳥】鴗,天狗。
【郭註】小鳥也。
靑似翠,喙紅,項下白,食魚。
江東呼爲水狗。
亦名翠孥。
【本草】名魚師。
【爾雅翼】謂之魚狗。
又名魚虎。
【正字通】又名翠碧鳥。
與翡翠鳥別。
陸龜蒙詩:紅襟翠翰兩參差,徑拂煙華上細枝。
春水漸生魚易得,不辭風雨坐多時。
崔德符《通羊驛》詩:翠裘錦帽初相識,魚虎彎環掠岸飛。
□指鴗言。
鴴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鴴 【玉篇】戸庚切,音衡。
荒鳥也。
又戸孟切,衡去聲。
義同。
□ 【未集中】【網字部】 □ 【玉篇】【篇韻】□古文軍字。
【集韻】作□。
註詳車部二畫。
□ 【午集下】【立字部】 □ 【集韻】口駭切,音鍇。
桂林謂人短爲矲雉。
或作□□。
鹕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鶘 【玉篇】戸徒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洪孤切,□音胡。
鵜鶘也。
【莊子外物篇】魚不畏網,而畏鵜鶘。
【山海經】廬其之山,無草木,多沙石,沙水出焉,南流注于涔水中,多□鶘,狀如鴛鴦,人足,其鳴自詨。
【註】今鵜鶘,足頗似人腳。
鴸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鴸 【廣韻】章俱切【集韻】鍾輸切,□音朱。
【玉篇】鳥似雞。
【廣韻】鳥似鴟也。
【山海經】櫃山有鳥,其狀如鴟而人手,其音如痺,名鴸。
【註】痺,鶉之者。
又【廣韻】陟輸切【集韻】追輸切,□音株。
鳥名。
鵏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鵏 【廣韻】博孤切【集韻】奔謨切,□音逋。
鵏□,鳥名。
【字彙】鵏,鵑也。
一曰鵏穀。
又【廣韻】薄故切【集韻】蒲故切,□音捕。
鵏,鳥。
又【集韻】滂模切,音痡。
鵝也。
又蓬逋切,音蒲。
鳥膺前也。
鵙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鵙 【韻會】扃闃切,音郹。
卽伯勞鳥。
一名伯鷯,一名伯趙,一名姑惡,一名苦吻鳥。
【爾雅釋鳥】鵙,伯勞也。
【郭註】似鶷鶡而大。
左傳曰:伯趙氏。
【禽經】伯勞似鴝鵒喙黑。
【埤雅】鵙能制蛇,鵙鳴在上,蛇盤不動。
又【爾雅釋鳥】鵲鵙醜,其飛也□。
【詩豳風】七月鳴鵙。
【禮月令】仲夏之月,鵙始鳴。
【易通卦驗】雲博勞,夏至應隂而鳴,冬至而止,故帝少皡以爲司至之官。
嚴粲雲:五月伯勞始鳴,應一隂之氣,至七月猶鳴,則三隂之□,寒將至,故七月聞闃之鳴,先時感事也。
本作鶪。
【曹植惡鳥論】鵙聲嗅嗅,故以名之。
感隂而動,殘害之鳥也。
互詳鶪字註。
【爾雅釋鳥】鵲鵙醜,其飛也翪。
鵦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鵦 【玉篇】盧谷切,音祿。
鳥雜毛色。
【午集上】【玉字部】【集韻】仕諫切,音棧。
玉名。
鱊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鱊 【廣韻】餘律切【集韻】允律切,□音聿。
【爾雅釋魚】鱊鮬鱖鯞。
【註】小魚也。
又【廣韻】食聿切【集韻】食律切,□音術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古滑切,音劀。
又【集韻】古穴切,音玦。
義□同。
鱑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鱑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胡光切,音黃。
魚名。
或作鰉。
鱙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鱙 【路史】三鱙,美言聞於內,惡言聞於外。
【楊愼外集】三苗,路史作三鱙。
鲈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鱸 【廣韻】落胡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龍都切,□音盧。
魚名。
【正字通】巨口細鱗似鱖,長數寸,有四腮,俗呼四腮魚。
以七八月出吳江,松江尤盛。
天下之鱸皆兩腮,惟松江四腮。
【後漢左慈傳】所少吳松江之鱸魚耳。
【註】神仙傳雲:松江出好鱸,魚味異他處。
【晉書張翰傳】見秋風起,思松江蒪羹鱸鱠,命駕歸。
鱷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鱷 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逆各切,音咢。
本作□。
亦作鰐。
【唐書韓愈傳】愈至潮,問民疾苦,皆曰:惡溪有鱷魚,食民畜產且盡,民以是窮。
數日愈自往視,令其屬秦濟以一羊一豕投溪水而祝之。
是夕暴風震電起谿中,數日水盡涸,西徙六十裡,自是潮無鱷魚患。
【秀水閒居錄】鱷魚之狀,龍吻虎爪,蟹目鼉鱗,尾長數尺,末大如箕,芒刺成鉤,仍自膠黏,多於水濵潛伏,人畜近,以尾擊取,蓋猶象之任鼻也。
【卯集下】【攴字部】【廣韻】巨金切【集韻】渠金切,□音琴。
持也,或作鈙。
又【廣韻】口含切【集韻】枯含切,□音龕。
敧,不齊也。
又【廣韻】丘廣切【集韻】丘凡切,□音奩義同。
又【廣韻】丘釅切【集韻】去劒切,□音欠。
厓下也。
【類篇】厓閒也。
又【廣韻】丘嚴切【集韻】口嚴切,□音厱。
拈,或作。
又【集韻】其淹切,音箝。
義同。
【卯集上】【心字部】【五音集韻】力中切,音隆。
意也。
鴘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鴘 【廣韻】被免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披免切,□篇上聲。
【集韻】鷹隼二歲,色赤。
【正字通】鴘,鸄鳥屬。
【酉陽雜俎】鸄色黃,一變爲靑鴘,又一變爲白鴘。
詳鸄字註。
又【廣韻】方免切【集韻】邦免切,□音辯。
又【集韻】【類篇】□翻阮切,音。
又【集韻】父遠切,音。
義□同。
□ 【午集下】【穴字部】 □ 【篇海】同□。
老弱也。
□ 【未集上】【竹字部】 □ 【集韻】九勿切,音屈。
【篇海】刷也。
【博雅】□謂之刷。
又【集韻】吉忽切,音骨。
義同。
鴜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鴜 【唐韻】卽夷切【集韻】將支切,□音貲。
【說文】□,鴜也。
【玉篇】水鳥,似魚虎,蒼黑色。
又【廣韻】疾移切【集韻】才支切,□音疵。
義同。
鴧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鴧 【集韻】戎用切,音□。
鸇飛貌。
○按《字彙》鴧從宂,與從穴者不同。
《正字通》雲:鴥字之譌。
存考。
鴰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鴰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古活切,音括。
【玉篇】鶬,鴰也。
【爾雅釋鳥】鶬,麋鴰。
【郭註】今呼鶬鴰。
【班固西都賦】鶬鴰鳵鶂。
【司馬相如子虛賦】雙鶬下。
【註】鶬鴰也。
又【廣韻】古切,音刮。
鶬鴰,鳥毛逆九尾。
【韓詩外傳】孔子渡江見之異,衆莫能名。
孔子嘗聞河上人歌曰:鶬兮鴰兮,逆毛衰兮,一身九尾長兮。
鶬鴰也。
鴷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鴷 【廣韻】良薛切【集韻】力蘖切,□音列。
鴷,卽斲木鳥。
常斲樹食蟲。
【爾雅釋鳥】鴷,斲木。
【異物志】此鳥有大有小,有褐有斑,褐者雌,斑者雄。
又山中有一種,靑黑色,頭上有紅毛,土人呼山斲木,亦名火老鴉。
【王元之詩】淮南斲木大如鴉,頂似仙鶴堆丹砂。
【埤雅】鴷善爲禁法,能曲爪畫地爲印,則穴之塞自開,飛卽以翼墁之。
鴹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鴹 【廣韻】與章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餘章切【正韻】移章切,□音羊。
鳥名。
【廣韻】□鴹,一足,舞則天下雨。
【家語】作商羊。
又【呂覽】田化爲鴽。
【高誘註】鴽鵲,靑州謂之鴹鴹。
又【正字通】字統雲:一足鳥。
一名山蕭。
文身赤口,晝伏夜飛,聲如人嘯,將雨轉鳴。
明永樂中西域進獨腳異鳥,上以問解縉。
對曰:此名商羊,左肋有肉鼓,右肋有肉鍾,伐鼓則舞,考鐘則鳴。
試之果然。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徐羊切,音詳。
回飛也。
與翔同。
【前漢郊祀志】聲氣遠條鳳鳥鴹。
鵑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鵑 【廣韻】古懸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圭懸切【正韻】圭淵切,□音涓。
杜鵑,鳥名。
【玉篇】甄鵑。
【顏師古曰】鷤,一名買□,一名子規,一名杜鵑。
【李時珍曰】杜鵑,出蜀中,狀如雀鷂,而色慘黑,赤口,有小冠,春暮卽鳴,夜啼達旦,鳴必向北,至夏尤甚,晝夜不止,其聲哀切,田家□之,以興農事。
惟食蟲蠹,不能爲巢,居他巢生子。
【埤雅】杜鵑苦啼,啼血不止,一名怨鳥,夜啼達旦,啼苦則倒懸於樹。
【異物志】杜鵑一名巂周,自呼曰謝豹。
【寰宇記】蜀王杜宇號望帝,立鼈靈爲相,後因禪位,自亡去,化爲子規。
【華陽國志】杜宇稱帝,會有水災,其相開明,決玉壘山以除害,帝遂委以政,升西山隱焉。
時適二月,子規鳥鳴,故蜀人聞輒悲思之。
又花名杜鵑。
【花木考】亦名山石榴,山躑躅,映山紅。
互見□鴂鷤鷶□諸字註。
巂字原刻從隹從冏。
或雋字。
□字原刻從嶣從鳥。
。
考證:〔【玉篇】盤鵑。
〕謹照原文盤鵑改甄鵑。
鵕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鵕 【正字通】同鵔。
鵗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鵗 【廣韻】香衣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香依切,□音希。
北方雉名。
【爾雅釋鳥】北方曰鵗。
又官名。
【左傳昭十七年】五雉爲五工正。
【註】北方曰鵗雉,攻皮之工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展幾切,音黹。
義同。
鱌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鱌 【廣韻】徐兩切【集韻】似兩切,□音象。
魚名。
似魟而鼻長。
鱢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鱢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蘇遭切,音騷。
【說文】鮏臭也。
周禮曰:膳膏鱢。
○按今《周禮天官庖人》作臊。
【巳集下】【犬字部】【集韻】籲爲切,音麾。
【神異經】西荒之中有人焉,長短如人,著敗衣,手虎爪,名獏。
伺人獨自,欲食人腦。
【集韻】獏出舌丈餘。
東方朔說。
又【廣韻】呼艾切,音餀。
獸名。
出音譜。
【醜集下】【女字部】【集韻】母敢切,音□。
鄕名,在山西猗氏縣。
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【玉篇】止臾切,音株。
又章喩切,音駐。
義□闕。
【正字通】舊註訓止,非。
【午集中】【目字部】【集韻】倉先切,音千。
瞑,遙視也。
【張衡南都賦】靑冥瞑。
【註】遙視闇未明也。
又通作芊。
【楚辭九懷】遠望兮芊眠。
【註】芊眠與瞑音義同。
□ 【備考】【未集】【羊字部】 □ 【搜眞玉鏡】音甫。
【卯集上】【心字部】【集韻】郝格切,音赫。
楚人謂慚曰□。
又【廣韻】許激切【集韻】馨激切,□音。
慙也。
與通。
【醜集下】【女字部】【字彙】同娠。
鴟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鴟 【廣韻】處脂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稱脂切,□音摛。
【說文】也。
【玉篇】鳧屬。
鴟鴞,惡鳥,捉鳥子而食者。
又角鴟,一名鵂鶹,一名鵋,一名鵅。
【爾雅釋鳥】鴟鴞,鸋鴂。
又茅鴟。
【釋鳥】狂,茅鴟。
【郭註】今鵵鴟也。
似鷹而白。
【疏】茅鴟,一名狂。
廣雅雲:茅鴟,鳩也。
又怪鴟。
【釋鳥註】卽鴟鵂也。
【廣雅】今江東呼此屬爲怪鳥。
【埤雅】怪鴟,一名隻狐,晝無所見,夜卽飛噉蚊蟲。
莊子所謂夜撮蚤察毫末,晝出瞑目而不見丘山是也。
又梟鴟。
【爾雅釋鳥郭註】土梟。
又【山海經】南海蒼梧山有鴟久。
【註】卽鴟舊。
【又】三危山有鳥,狀如□,名曰鴟。
○按此鳥,疑別是一種。
又鴟夷,革囊也。
【史記伍子胥傳】盛以鴟夷革。
【註】取馬革爲榼形也。
又【揚雄酒箴】自用如此,不如鴟夷。
【顏雲】盛酒者也。
又蹲鴟,芋也。
【史記貨殖傳】汶山下有蹲鴟。
【華陽國志】汶山大芋如蹲鴟。
又《茅鴟》,逸詩篇名。
【左傳襄二十八年】慶封來奔,穆子使工爲之誦《茅鴟》。
【杜註】刺不敬也。
又【書呂□】鴟義姦宄。
註鴟義,以鴟張跋扈爲義也。
庚桑子曰:人實鴟義而有其國。
又【史記貨殖傳】範蠡適齊爲鴟夷子皮。
【正字通】字彙以鴟夷爲複姓,誤。
考證:〔【書呂□】罔不□賊鴟義。
【註】以鴟張跋扈爲義也。
〕謹照原文以鴟義姦宄連讀,謹據改爲:鴟義姦宄。
註鴟義,以鴟張跋扈爲義也。
鴦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鴦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於良切,音央。
鴛鴦,匹鳥也。
【荊楚記】鴦名節木鳥。
又紫鴛鴦,鸂□別名。
又黃鶯,一名黃鴦。
又瓦名。
【蘇軾詩】瓦弄寒蟾鴦臥月。
又人名。
梁鴦。
見【列子】。
文鴦。
見【晉書】。
又【廣韻】烏郞切【集韻】於郞切,□音佒。
義同。
互詳鴛字註。
鴭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鴭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都回切,音磓。
【廣韻】雀屬。
鹁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鵓 【廣韻】蒲沒切【集韻】薄沒切,□音孛。
鵓□鳥,今之鵓鴣也。
【六書故】斑鳩差小者,頸有白點斑,聲若布穀。
又謂勃姑,又謂步姑。
李時珍曰:鴿性易合,故名。
鵓者,其聲也。
鵋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鵋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渠記切,音忌。
鵋,鵂鶹鳥,今之角鴟。
一名鵅。
【午集上】【瓦字部】【集韻】淳緣切,音遄。
江東呼盆曰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朱遄切,音專。
燒墼。
與甎同。
鱥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鱥 【集韻】姑衞切,音劌。
魚名。
鲔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鮪 【唐韻】榮美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羽軌切,□音洧。
【說文】鮥也。
【爾雅釋魚】鮥鮛鮪。
【註】鮪,鱣屬也。
【詩衞風】鱣鮪發發。
【傳】鮪,鮥也。
【釋文】鮪似鱣,大者名□鮪,小者名鮛鮪。
沈雲:江淮閒曰鮛,伊洛曰鮪,海濵曰鮥。
【周禮天官人】春獻王鮪。
【禮月令】薦鮪于寢廟。
【陸璣疏】鮪似鱣而靑黑,頭小而尖,似鐵兜鍪,口在頷下,大者爲王鮪,小者爲叔鮪,肉白,味不逮鱣,今東萊遼東謂之尉魚。
互詳鮥字註。
又【類篇】一曰水名。
鞏縣西北臨河有周武山,武王伐紂,使膠革禦之鮪水上,蓋其處也。
相傳山下有穴通江,穴有黃魚,春則赴龍門,故曰鮪岫。
今爲河所侵,不知穴之所在。
又【集韻】雲九切,音有。
義同。
鯉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鯉 【唐韻】良止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兩耳切【正韻】良以切,□音裡。
【說文】鱣也。
【爾雅釋魚】鯉。
【註】今赤鯉魚。
【詩□風】豈其食魚,必河之鯉。
【陶弘景本草】鯉最爲魚中之主,形旣可愛,又能神變,乃至飛越山湖,所以琴高乗之。
【酉陽雜俎】道書以鯉多爲龍,故不欲食。
【正字通】神農書曰:鯉爲魚王,無大小,脊旁鱗皆三十有六,鱗上有小黑點,文有赤白黃三種。
○按《爾雅釋魚》鯉、鱣二字相偶,無二名。
毛公、《說文》誤謂《爾雅》以鱣釋鯉,遂合鱣、鯉爲一,非也。
又唐制,佩用魚符,亦象鯉形。
又書紮曰雙鯉。
【古樂府】客從遠方來,遺我雙鯉魚。
【李商隱詩】雙鯉迢迢一紙書。
【註】古人尺素結爲鯉魚形,卽緘也。
【類篇】亦作□。
【亥集下】【鼻字部】【篇海】尼六切,音忸。
鼻出血。
通作衄。
譌作□。
【集韻】作□。
鳐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鰩 【唐韻】餘招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餘招切,□音遙。
【說文】文鰩,魚名。
【山海經】觀水西流注于流沙,其中多文鰩魚,狀如鯉魚,魚身而鳥翼,蒼文而白首赤喙,以夜飛,其音如鸞雞。
【呂氏春秋】雚水之魚,名曰鰩。
其狀若鯉而有翼。
【神異經】東南海中有溫湖,中有鰩魚,長八尺。
【本草】文鰩出海南,大者長尺許,有翅,與尾齊,一名飛魚。
羣飛水上,海人□之,當有大風。
考證:〔【本草】文鰩出海南,大者長尺許,有翅,如尾齊。
〕謹照原文如尾齊改與尾齊。
鯢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鯢 【唐韻】五稽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硏奚切,□音倪。
【說文】刺魚也。
【爾雅釋魚】鯢大者謂之鰕。
【註】今鯢魚似鮎,四腳,前似獮猴後似狗,聲如小兒啼,大者長八九尺,別名鰕。
【疏】鯢,雌鯨也。
【本草】鯢魚,一名王鮪,在山溪中,似鮎,有四腳長尾,能上樹,天旱則含水上葉覆身,鳥來飮水,因而取之。
伊洛閒亦有,聲如小兒啼,故曰鯢魚。
一名鱯魚,一名人魚,膏燃燭不滅。
【左傳宣十二年】取其鯨鯢而封之。
【註】鯨鯢,大魚名。
以喩不義之人吞食小國。
【疏】雄曰鯨,雌曰鯢。
又【莊子庚桑楚】尋常之溝,巨魚無所還其體,而鯢鰌爲之制。
【註】制,折也,謂小魚得曲折也。
又【外物篇】灌瀆守鯢鮒。
【註】鯢、鮒,皆小魚也。
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【集韻】覩動切,音董。
擊也。
【巳集下】【牛字部】【字彙】同豢。
詳豕部豢字註。
【莊子達生篇】吾將三月汝。
鯿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鯿 【說文】同鯾。
【爾雅釋魚註】江東呼魴魚爲鯿。
【宋玉釣賦】思不出乎鮒鯿。
【後漢馬融傳】魴鱮鱏鯿。
【註】鯿,魴之類也。
襄陽耆舊傳:漢中鯿魚甚美,常禁人捕,以槎斷水,因謂之槎頭縮項鯿。
又【劉弇詩】歸釣潭頭楓葉鯿。
又【廣韻】布還切,音斑。
又【集韻】逋閑切,音斒。
義□同。
鰎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鰎 【集韻】紀偃切,音犍。
魚名。
又【正字通】魚微用鹽曰鰎。
【卯集上】【心字部】【集韻】倚謹切,音隱。
【類篇】憂病也,哀也。
【寅集下】【弓字部】【集韻】同鬻。
鱒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鱒 【廣韻】才本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粗本切,□蹲上聲。
【說文】赤目魚也。
【爾雅釋魚】鮅鱒。
【註】似鯶子赤眼。
【疏】鮅,一名鱒。
【陸璣草木蟲魚疏】鱒似鯶魚,而鱗細於鯶,赤眼。
【詩豳風】九罭之魚,鱒魴。
【傳】大魚也。
又【五音集韻】士晚切,音撰。
又柱兗切,音篆。
義□同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徂悶切,音鐏。
魚名。
又魚入泥。
又【五音集韻】士戀切,音饌。
義同。
鱤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鱤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古禫切,音感。
魚名,魠也。
又【山海經】減水多鱤魚。
【註】一名黃頰。
【本草】鱤魚,卽魚。
一名鰥魚。
鱤,敢也。
,也。
食而無厭也。
又其性獨行,故曰鰥。
【集韻】或省作鰔。
鱱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鱱 【集韻】力制切,音例。
魚名。
或作□。
鮑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鮑 【唐韻】薄巧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部巧切,□音抱。
【說文】饐魚也。
【玉篇】漬魚也。
今謂裛魚。
【釋名】鮑魚,鮑,腐也,埋藏奄使腐臭也。
【急就篇註】鮑亦海魚,加之以鹽,而不乾者也。
【周禮天官籩人】膴,鮑魚,鱐。
【註】鮑者,於楅室中糗乾之,出於江淮也。
【史記貨殖傳】鮑千鈞。
【註】鮑,膊魚也。
謂破開中,頭尾不相離爲鮑,謂之膊關者也。
【周語】鮑魚不登俎豆。
【家語】與不善人居,如入鮑魚之肆,久而不聞其臭。
又姓。
【左傳莊十四年註】鮑叔牙,小白之傅。
【齊語】鮑叔牙,齊大夫姒姓之後。
又與鞄同。
【周禮冬官考工記】攻皮之工,函,鮑。
【註】鮑,或書爲鞄。
蒼頡篇有鞄□。
又【集韻】披交切,音拋。
魚名。
又【集韻】班交切,音包。
人名。
楚有申鮑胥。
通作包。
【午集中】【疒字部】【唐韻】食聿切,音術。
【說文】狂走也。
【玉篇】狂走貌。
又【字彙補】借作踢之。
獸名。
【續騷經】顧踢以中理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呼骨切,音忽。
又【集韻】敕律切,音黜。
又休必切,音矞。
義□同。
□ 【未集中】【糸字部】 □ 【廣韻】強魚切【集韻】求於切,□音渠。
【玉篇】綵名也。
履緣也。
【類篇】或作□。
詳□字註。
□ 【未集中】【羊字部】 □ 【說文】羍省作□。
鲕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鮞 【唐韻】如之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人之切,□音而。
【說文】魚子也。
【魯語】魚禁鯤鮞。
【註】鯤,魚子。
鮞,未成魚也。
又【呂氏春秋】魚之美者,洞庭之□,東海之鮞。
【註】□鮞,魚名。
又【廣韻】如六切,音肉。
義同。
鲷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鯛 【唐韻】都僚切【集韻】丁聊切,□音雕。
【說文】骨耑脃也。
又【玉篇】魚名。
【類篇】或作鮉。
考證:〔【說文】骨專脃也。
〕謹照原文專改耑。
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【唐韻】武巾切【集韻】眉貧切,□音珉。
【說文】撫也。
一曰摹也。
又【集韻】美隕切,音敏。
義同。
又武粉切,音吻。
與抆同。
本作捪,或省作抿。
【卯集中】【戶字部】【正字通】屇字之譌。
鲸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鯨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渠京切,音擎。
【說文】本作,海大魚也。
【玉篇】魚之王。
【古今注】鯨魚者,海魚也。
大者長千裡,小者數十丈。
其雌曰鯢,大者亦長千裡,眼如明月珠。
互詳鯢字註。
【後漢班固傳】於是發鯨魚,鏗華鐘。
【註】海岸中有大魚名鯨。
又有獸名蒲牢。
蒲牢素畏鯨魚,鯨魚擊蒲牢,蒲牢輒大鳴。
凡鐘欲令其聲大者,故作蒲牢於其上,撞鐘者名爲鯨魚。
又【西京雜記】漢武刻石爲鯨,置昆明池,每雷雨,魚常鳴吼,鱗鬣皆動。
【杜甫詩】石鯨鱗甲動秋風。
又【集韻】渠良切,音彊。
義同。
鳍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鰭 【廣韻】渠脂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渠伊切,□音祁。
魚脊上骨。
【禮少儀】夏右鰭。
【註】脊也。
【疏】夏時陽氣在魚脊,故右鰭。
【史記司馬相如傳】揵鰭擢尾。
【註】正義曰:鰭,魚背上鬣也。
又【玉篇】與鮨同。
魚名。
又鮓屬。
鱗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鱗 【廣韻】力珍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離珍切,□音鄰。
【說文】魚甲也。
【玉篇】魚龍之鱗也。
【周禮地官大司徒】其動物宜鱗物。
【註】鱗,龍之屬。
【禮月令】其蟲(鱗。
【註】)龍蛇之屬。
【淮南子地形訓】凡鱗者,生於庶魚。
又【正字通】雙鱗魚,產湖廣石門縣東陽山水中,鱗有兩重,與諸魚別,味肥(美。
)又姓。
【左傳文十六年】鱗鱹爲司徒。
【類篇】或作。
此條有四字脫落,包括一個空格。
今補於()中。
鯟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鯟 【廣韻】德紅切【集韻】都籠切,□音東。
魚名。
似鯉。
【郭璞江賦】鯟□鮋。
【註】鯟似鱦。
【卯集上】【心字部】【廣韻】許聿切,音矞。
本作怵。
或作□。
【博雅】狂也。
【春秋桓五年】春正月,甲戌,已醜,□侯鮑卒。
【公羊傳】曷爲以二日,卒之也。
【註】者,狂也。
又【集韻】翾劣切,音決。
【博雅】怒也。
一曰愚貌。
【卯集中】【戶字部】【廣韻】口答切【集韻】葛合切【韻會】克盍切,□音閤。
【說文】閉也。
【廣韻】閉戶曰。
又【廣韻】近倨切【集韻】丘據切,□音去。
義同。
又【廣韻】胡臘切【集韻】轄臘切,□音盍。
【纂文】姓也。
鱔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鱔 【集韻】上演切,音善。
魚名。
○按與鱓同。
鱘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鱘 【本草】鱘魚出江中,背如龍,長一二丈。
【註】音尋。
鱟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鱟 【廣韻】胡遘切【集韻】下遘切,□音□。
魚名。
似蟹,有子可爲醬。
【山海經註】鱟魚形如惠文冠,靑黑色,十二足,長五六尺,似蟹,雌常負雄,漁子取之,必得其雙。
子如麻子,南人爲醬。
【嶺表異錄】雄小雌大,水中雄者浮雌者沉。
【左思吳都賦】乗鱟黿鼉。
又號鱟媚。
【郭璞江賦】蜦鱟媚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烏酷切,音沃。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許□切,音詬。
又【集韻】乙角切,音渥。
義□同。
□ 【備考】【未集】【舟字部】 □ 【字彙補】同窗。
□ 【未集上】【竹字部】 □ 【玉篇】先後切【集韻】蘇後切,□音叟。
十六鬥曰□。
又炊也。
同籔。
【集韻】亦作。
鲑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鮭 【廣韻】古攜切【集韻】涓畦切,□音圭。
魚名。
【山海經】敦薨之山,其中多赤鮭。
【註】今名鯸鮐爲鮭魚。
【雷公炮炙論】鮭魚插樹,立使枯乾。
一名魚,一名嗔魚。
日華子謂之鰗魚,今謂之河豚。
【論衡】鮭肝死人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戸佳切,音鞵。
吳人謂魚菜總稱。
【世說】庾杲之淸貧,每食三韭。
任昉戲之曰:誰謂庾郞貧,每食鮭菜,常有二十七種。
又【廣韻】苦圭切【集韻】頃畦切,□音睽。
複姓。
【後漢牟融傳】代鮭陽鴻爲大司農。
【註】鮭陽,姓也。
又【集韻】烏媧切,音蛙。
鮭蠪,神名。
【莊子達生篇】倍阿鮭蠪。
【註】倍阿,神名也。
鮭蠪,狀如小兒,長一尺四寸,黑衣赤幘大冠,帶劒持戟。
又【集韻】戸瓦切,音跨。
楚冠名。
鲽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鰈 【唐韻】吐盍切【集韻】託盍切,□音榻。
【說文】比目魚也。
【爾雅釋地】東方有比目魚,不比不行,其名謂之鰈。
【註】狀似牛□,鱗細,紫黑色,一眼,兩片相合乃得行。
今水中所在有之。
江東又呼爲王餘魚。
【後漢邊讓傳註】比目魚,一名鰈,今江東呼爲闆魚。
【異物志】一名箬葉魚。
俗呼鞋底魚。
臨海志曰:婢屣魚。
風土記曰:奴屩魚。
【集韻】或作魼。
又【集韻】達協切,音牒。
義同。
或作鰨。
又【集韻】七接切,音妾。
與鯜同。
魚名。
出樂浪潘國。
又【集韻】實洽切,音箑。
魻鰈,鱗次衆多也。
一曰裝飾重疉貌。
詳魻字註。
鳝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鱔 【集韻】上演切,音善。
魚名。
○按與鱓同。
鯚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鯚 【篇海】音季。
【字彙】魚名。
【正字通】魚統喙細鱗,俗呼鯚魚。
統喙疑鋭喙。
【午集上】【玉字部】【廣韻】紀力切【集韻】訖力切,□音殛。
【集韻】垂,地名。
字林本作棘,以其出美玉,故從玉。
或謂玉曰垂。
【類篇】亦作□。
通作蕀。
【未集上】【竹字部】【廣韻】古三切【集韻】沽三切,□音甘。
竹名。
又【唐韻】【類篇】□古覽切,音敢。
實中大竹也。
鷗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鷗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□烏侯切,音謳。
【說文】鷗,水鴞也。
一名鷖。
【李時珍曰】鷗者,浮水上,輕漾如漚也。
又本作漚。
【列子黃帝篇】海上之人有好漚鳥者,每旦之海上,從漚鳥遊,漚鳥之至者,百住而不止。
【註】漚同鷗。
又【集韻】□于切,音區。
水鳥也。
又於求切,音優。
義同。
鯩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鯩 【廣韻】力迍切【集韻】龍春切,□音倫。
魚名。
【山海經】來需之水多鯩魚,黑文,其狀如鮒,食者不睡。
【郭璞江賦】鯪鰩鯩鰱。
鰈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鰈 【唐韻】吐盍切【集韻】託盍切,□音榻。
【說文】比目魚也。
【爾雅釋地】東方有比目魚,不比不行,其名謂之鰈。
【註】狀似牛□,鱗細,紫黑色,一眼,兩片相合乃得行。
今水中所在有之。
江東又呼爲王餘魚。
【後漢邊讓傳註】比目魚,一名鰈,今江東呼爲闆魚。
【異物志】一名箬葉魚。
俗呼鞋底魚。
臨海志曰:婢屣魚。
風土記曰:奴屩魚。
【集韻】或作魼。
又【集韻】達協切,音牒。
義同。
或作鰨。
又【集韻】七接切,音妾。
與鯜同。
魚名。
出樂浪潘國。
又【集韻】實洽切,音箑。
魻鰈,鱗次衆多也。
一曰裝飾重疉貌。
詳魻字註。
鰑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鰑 【廣韻】與章切【集韻】餘章切,□音陽。
魚名。
【博雅】鮦也。
【玉篇】赤鱺也。
鰨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鰨 【唐韻】吐盍切【集韻】託盍切,□音榻。
【說文】虛鰨也。
【前漢司馬相如上林賦】禺禺魼鰨。
【註】鰨,鯢魚也。
似鮎,有四足,聲如嬰兒。
【正字通】鰨,卽今福州銅盆魚。
又【集韻】諾盍切,音納。
與魶同。
又【集韻】達協切,音沓。
東方比目魚名也。
鰫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鰫 【唐韻】餘封切【集韻】餘封切,□音容。
與鱅同。
【說文】魚也。
【類篇】似鰱而黑。
又【集韻】常容切,音鱅。
又尹竦切,音勇。
義□同。
□ 【未集中】【糸字部】 □ 【字彙補】與縱同。
□ 【未集中】【糸字部】 □ 【六書正譌】□,從糸囪聲。
俗作捴□総,□非。
◎按《說文》總從悤聲,不從囪聲。
囪,楚江切,悤,倉紅切,從悤乃得聲。
《正譌》之說非是。
鰭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鰭 【廣韻】渠脂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渠伊切,□音祁。
魚脊上骨。
【禮少儀】夏右鰭。
【註】脊也。
【疏】夏時陽氣在魚脊,故右鰭。
【史記司馬相如傳】揵鰭擢尾。
【註】正義曰:鰭,魚背上鬣也。
又【玉篇】與鮨同。
魚名。
又鮓屬。
【醜集中】【土字部】同圻。
一作畿。
畿字原從土從畿。
鶗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鶗 【廣韻】杜奚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田黎切【正韻】杜兮切,□音啼。
【玉篇】鶗肩鷹,仲春化爲鳩。
又【廣韻】鶗鴂,子規也。
又【廣韻】特計切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大計切,□音弟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常支切,音匙。
鷂也。
鶰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鶰 【玉篇】于權切,音員。
鳥名。
鶱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鶱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□虛言切,音軒。
【說文】鶱飛貌。
【張衡西京賦】鳳鶱翥於甍標,鹹遡風而欲翔。
【沈約水鳥賦】將鶱復斂翮。
【杜甫詩】風雅藹孤鶱。
【韓愈詩】得時方張王,挾勢欲騰鶱。
俗讀音愆,誤。
鷃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鷃 【廣韻】烏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於諫切,□音晏。
同鴳鴽也。
一名鵪,又名鸋。
小雀也。
【禽經】雉上有丈,鷃上有赤。
雉上飛能丈,故計丈。
鷃上飛能尺。
赤與尺通。
亦作斥,莊子所雲斥鷃是也。
李時珍曰:鷃不木處,可謂安寧自如矣。
莊子所謂騰躍不過數仞,下翔蓬蒿之閒者也。
又曰鷃,□鳥也。
常晨鳴如雞,趨民收麥,行者以爲□。
【禮內則】雉兔鶉鷃。
又【集韻】伊甸切,音宴。
鶉屬。
【午集上】【玉字部】【集韻】居悸切,音季。
玉名。
【午集中】【皿字部】【廣韻】五堅切【集韻】倪堅切,□音妍。
【玉篇】椀也。
【廣韻】醆也。
原字從幵。
鴅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鴅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□呼官切,音歡。
【玉篇】鳥名。
鴼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鴼 【唐韻】盧各切,音洛。
【說文】烏鸔也。
【爾雅釋鳥】鵅,烏□。
【郭註】水鳥也。
似鶂而短頸,腹翅紫白,背上綠色,江東呼鳥□。
又【廣韻】古伯切【集韻】各頟切,□音格。
【玉篇】鵋也。
【爾雅釋鳥】鵅,鵋。
【郭註】今江東呼鵂鶹爲鵋。
亦謂之鴝鵅。
鱞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鱞 【字彙】同鰥。
【楚辭天問】舜閔在家,父何以鱞。
【王逸註】無妻曰鱞。
【補註】鱞經傳多作鰥。
鱠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鱠 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正韻】□古外切,音膾。
細切肉也。
【幹祿字書】膾通鱠。
又【博物志】吳王江行食魚膾,棄殘餘於水,化爲魚,名膾殘,卽今銀魚。
鱭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鱭 【廣韻】徂禮切【集韻】在禮切,□音薺。
與鮆同。
鱳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鱳 【唐韻】盧各切【集韻】歷各切,□音洛。
【說文】魚名。
出樂浪潘國。
【類篇】或作□。
又【集韻】盧谷切,音祿。
義同。
又狼狄切,音歷lì。
□或作鱳。
鱵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鱵 【廣韻】職深切【集韻】諸深切,□音針。
魚名。
【正字通】俗呼針觜魚。
鱸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鱸 【廣韻】落胡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龍都切,□音盧。
魚名。
【正字通】巨口細鱗似鱖,長數寸,有四腮,俗呼四腮魚。
以七八月出吳江,松江尤盛。
天下之鱸皆兩腮,惟松江四腮。
【後漢左慈傳】所少吳松江之鱸魚耳。
【註】神仙傳雲:松江出好鱸,魚味異他處。
【晉書張翰傳】見秋風起,思松江蒪羹鱸鱠,命駕歸。
鶘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鶘 【玉篇】戸徒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洪孤切,□音胡。
鵜鶘也。
【莊子外物篇】魚不畏網,而畏鵜鶘。
【山海經】廬其之山,無草木,多沙石,沙水出焉,南流注于涔水中,多□鶘,狀如鴛鴦,人足,其鳴自詨。
【註】今鵜鶘,足頗似人腳。
鶛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鶛 【廣韻】古諧切【集韻】居諧切